2025年手術室無菌技術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手術室無菌技術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手術室無菌技術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手術室無菌技術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手術室無菌技術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手術室無菌技術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關于手術室無菌區(qū)域的界定,正確的是A.術者腰以上至頭頂部區(qū)域B.術者腰以上、肩以下、兩側腋前線以內區(qū)域C.器械臺平面以上30cm范圍D.患者手術野周圍50cm區(qū)域答案:B解析:無菌區(qū)域指術者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后,腰以上(臍部為界)、肩以下(鎖骨以下)、兩側腋前線以內的區(qū)域為無菌區(qū),此區(qū)域內的衣物及手套視為無菌,其他區(qū)域為有菌區(qū)。2.開啟后未使用的無菌包(未被污染),在25℃、濕度≤60%的環(huán)境中,有效期為A.4小時B.6小時C.12小時D.24小時答案:D解析:根據(jù)《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guī)范》,無菌包開啟后若未被污染,在符合環(huán)境要求(溫度≤24℃、濕度≤70%時,有效期為24小時;溫度25℃、濕度≤60%時,同樣遵循24小時原則)的情況下,可保存24小時。3.手術中傳遞無菌器械時,錯誤的操作是A.器械護士將器械柄端傳遞給術者B.跨越無菌區(qū)域傳遞時需高舉器械C.傳遞手術刀時用彎盤承接D.傳遞過程中保持器械尖端向下答案:B解析:無菌操作中禁止任何人員或物品跨越無菌區(qū)域,包括傳遞器械時。正確做法是器械護士應站在無菌區(qū)域邊緣,將器械直接傳遞至術者手中,避免跨越。4.戴無菌手套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未戴手套的手直接接觸手套內面B.戴手套后雙手置于胸前低于腰平面C.手套污染后立即用無菌鹽水沖洗D.脫手套時先將手套口翻轉脫下答案:A解析:戴無菌手套時,未戴手套的手應接觸手套內面(即貼近皮膚的一面),已戴手套的手接觸手套外面(無菌面)。戴手套后雙手應保持在腰以上、肩以下的無菌區(qū)域;手套污染后需立即更換;脫手套時應先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外口翻轉脫下,再用已脫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內口翻轉脫下,避免手部接觸手套外表面。5.手術野鋪無菌單時,第一層鋪巾的順序是A.先鋪患者頭側,再鋪足側,最后鋪兩側B.先鋪術者對側,再鋪近側,最后鋪頭側、足側C.先鋪患者左側,再鋪右側,最后鋪頭側、足側D.先鋪器械臺周圍,再鋪患者手術野答案:B解析:手術野鋪巾原則為“先對側后近側”,以避免術者身體接觸未鋪巾的區(qū)域造成污染。第一層鋪巾時,由器械護士傳遞無菌巾,助手先鋪術者對側(相對無菌的一側),再鋪術者近側(操作側),最后鋪頭側和足側,確保手術野周圍覆蓋至少4層無菌單。6.無菌持物鉗的使用錯誤的是A.干式保存的持物鉗每4小時更換B.濕式保存時消毒液需浸沒鉗軸節(jié)以上2-3cmC.取放持物鉗時閉合鉗端,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D.用于夾取油紗布或換藥答案:D解析:無菌持物鉗只能用于夾取無菌物品,不可夾取油紗布(油脂會黏附于鉗端,影響消毒效果)或直接接觸患者傷口(屬于有菌區(qū)域)。干式保存的持物鉗每4小時更換,濕式保存時消毒液需浸沒鉗軸節(jié)以上2-3cm,取放時需閉合鉗端避免污染。7.連臺手術時,手術間空氣消毒的要求是A.無需消毒,直接進行下一臺手術B.采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C.使用空氣凈化系統(tǒng)持續(xù)運行,自凈時間≥15分鐘D.用含氯消毒液噴灑地面后立即手術答案:C解析:連臺手術時,手術間需進行空氣凈化。使用層流凈化系統(tǒng)的手術間,需在術后及時清理污染物,關閉手術間門,啟動凈化系統(tǒng)自凈,自凈時間應≥15分鐘(百級手術間≥15分鐘,千級≥25分鐘,萬級≥30分鐘),確??諝饩鋽?shù)符合標準(≤4CFU/30分鐘·φ90mm平皿)。8.手術中若無菌單被血液滲透,正確的處理是A.在滲透區(qū)域表面覆蓋一層無菌單B.用無菌紗布覆蓋滲透區(qū)域C.立即更換被滲透的無菌單D.繼續(xù)手術,術后處理答案:A解析:無菌單被液體(如血液、滲液)滲透后,微生物可能通過滲透區(qū)域污染手術野。此時應在滲透區(qū)域表面覆蓋一層新的無菌單,擴大無菌區(qū)域覆蓋范圍,避免直接更換(可能導致更廣泛的污染)。若滲透范圍過大或位于關鍵區(qū)域(如手術野中心),則需更換無菌單。9.關于無菌物品的存放,錯誤的是A.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B.無菌包存放架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墻≥5cmC.一次性無菌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順序使用D.無菌物品存放環(huán)境溫度≤24℃,濕度≤70%答案:B解析:無菌物品存放架(柜)應距地面≥20cm(防止地面潮氣)、距天花板≥50cm(利于空氣流通)、距墻≥5cm(避免墻面污染),但《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guī)范》中明確要求距地面應為≥20cm,距墻≥5cm,距天花板≥50cm,因此B選項描述正確。若題目中選項B為“距地面≥10cm”則錯誤,此處需注意題干是否為“錯誤”選項。10.手術中術者更換位置時,正確的做法是A.直接轉身背對背交換位置B.先退后一步,轉身面向無菌區(qū)域C.先脫手術衣、手套,重新穿戴后換位D.由巡回護士協(xié)助平移換位答案:A解析:手術中術者需更換位置(如從患者左側移至右側)時,應采取“背對背”或“面對面”換位法。背對背換位時,兩人均向后退一步,轉身時保持面向無菌區(qū)域,避免身體側面或背部接觸有菌區(qū)域;面對面換位時,需確保兩人均面向對方的無菌區(qū)域,避免交叉污染。11.無菌手套戴畢,確認無菌的方法是A.觀察手套表面無破損B.雙手浸入無菌鹽水查看是否有氣泡C.用無菌紗布擦拭手套表面D.觸摸無菌器械臺邊緣答案:A解析:戴無菌手套后,應檢查手套表面是否有破損、漏洞(如指尖是否有可見破口)。若懷疑破損,需立即更換。浸入鹽水查看氣泡是檢測手套完整性的方法,但屬于額外操作,常規(guī)確認僅需肉眼觀察無破損即可。12.手術中使用的無菌溶液,開啟后未用完,其有效期為A.2小時B.4小時C.12小時D.24小時答案:D解析:無菌溶液開啟后,若未被污染(如未接觸非無菌物品、未被滴入污染物),在符合環(huán)境要求的情況下,有效期為24小時。但實際操作中,手術室通常要求開啟后4小時內使用完畢,以降低污染風險,需注意題目是否依據(jù)最新規(guī)范(部分指南更新為24小時)。13.關于手術衣的無菌區(qū)域,正確的是A.背部、肩部以上、腰部以下為無菌區(qū)B.前面、肩部以下、腰部以上為無菌區(qū)C.整個手術衣均為無菌區(qū)D.僅袖口和前胸部為無菌區(qū)答案:B解析:手術衣的無菌區(qū)域為:前面(從領口至腰部)、肩部以下、兩側腋前線以內的區(qū)域。背部、肩部以上(領口以上)、腰部以下(腰帶以下)為有菌區(qū),穿戴時需避免接觸。14.手術中器械臺鋪無菌單后,其有效高度為A.高于術者腰部B.與術者肩部平齊C.低于術者腰部D.無高度要求答案:A解析:器械臺鋪無菌單后,臺面應高于術者腰部(約90-100cm),確保臺面處于術者的無菌區(qū)域內,避免臺面低于腰部導致無菌物品被污染。15.無菌包打開后,若未使用且未被污染,重新包裹時應A.直接按原折痕包裹B.更換包布重新包裹C.用無菌持物鉗整理包布后包裹D.丟棄并重新滅菌答案:B解析:無菌包打開后,包布外表面已接觸有菌環(huán)境(如操作臺、空氣),若需重新包裹保存,必須更換新的無菌包布,原包布不可重復使用,否則會導致包內物品被污染。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屬于手術室無菌技術原則的有A.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嚴格區(qū)分B.無菌操作時手臂保持在腰以上、肩以下C.一份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D.無菌單下垂臺緣以下≥30cm答案:ABCD解析:無菌技術核心原則包括:明確無菌與非無菌界限(A正確);保持無菌區(qū)域不被污染(如手臂位置B正確);防止交叉感染(一份物品僅用一人C正確);無菌單下垂≥30cm(避免臺緣以下的有菌區(qū)域污染臺面D正確)。2.手術中可能導致無菌區(qū)域污染的操作有A.術者咳嗽時轉向手術野B.巡回護士跨越器械臺傳遞物品C.器械護士的手觸及手術衣腰帶以下區(qū)域D.無菌包潮濕后未重新滅菌直接使用答案:ABCD解析:A選項術者咳嗽轉向手術野會導致唾液噴至手術野;B選項跨越器械臺屬于污染無菌區(qū)域;C選項腰帶以下為有菌區(qū),觸及后污染手套;D選項潮濕的無菌包微生物可穿透包布,需重新滅菌。3.關于手術野鋪巾的要求,正確的有A.至少覆蓋4層無菌單B.無菌單邊緣距手術野≥15cmC.先鋪相對清潔區(qū),再鋪污染區(qū)D.下垂至手術床緣以下≥30cm答案:ABD解析:手術野鋪巾需覆蓋至少4層(A正確),邊緣距手術野≥15cm(B正確),下垂≥30cm(D正確)。鋪巾順序為“先對側后近側,先上后下”,污染區(qū)(如會陰部)應最后鋪(C錯誤)。4.無菌物品失效的判斷標準包括A.無菌包超過有效期B.包布有破損或潮濕C.滅菌指示卡未變色D.無菌包打開后超過24小時答案:ABCD解析:無菌物品失效的情況包括:超過有效期(A)、包裝破損或潮濕(B)、滅菌標識未達標準(如指示卡未變色C)、開啟后超過保存時間(D)。5.連臺手術時,術者更換手術衣和手套的正確步驟包括A.先脫手術衣,再脫手套B.脫手套時避免手部接觸手套外表面C.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雙手后直接穿新手術衣D.若前一臺手術為感染手術,需重新刷手答案:ABD解析:連臺手術脫衣步驟:先脫手術衣(由巡回護士協(xié)助提拉衣領,術者退出手術衣),再脫手套(A正確);脫手套時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外口翻轉脫下,避免手接觸外表面(B正確);若為清潔手術,脫手套后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即可穿新手術衣;若為感染手術,需重新刷手(D正確);C選項錯誤,因脫手套后手部可能接觸有菌區(qū)域,需消毒后穿手術衣。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正確打√,錯誤打×)1.無菌持物鉗可以夾取無菌紗布直接用于患者傷口止血。(×)解析:無菌持物鉗不可直接接觸患者傷口(屬于有菌區(qū)域),需用無菌鑷子或直接由術者用無菌手套操作。2.手術中若無菌手套有小破口,可繼續(xù)使用至手術結束。(×)解析:手套破損后需立即更換,避免術者手部細菌污染手術野。3.無菌包的滅菌日期標注為“2023年10月1日”,有效期7天,則10月8日仍可使用。(×)解析:有效期計算從滅菌次日開始,10月1日滅菌的包,有效期至10月7日(含7日),10月8日失效。4.鋪無菌器械臺時,無菌單需覆蓋整個臺面并下垂至臺緣以下≥30cm。(√)解析:下垂≥30cm可避免臺緣以下的有菌區(qū)域污染臺面無菌物品。5.手術中術者的肘部觸及未鋪巾的患者腿部,無需處理。(×)解析:術者肘部屬于無菌區(qū)域(穿手術衣后),若觸及患者未鋪巾的腿部(有菌區(qū)),需立即更換手術衣或用無菌單覆蓋污染區(qū)域。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24分)1.簡述手術室無菌技術的核心原則。答案:(1)明確無菌與非無菌界限:所有無菌物品必須存放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非無菌物品不可接觸無菌區(qū)域;(2)保持無菌物品干燥:潮濕的無菌包視為污染,需重新滅菌;(3)減少人員流動與交談:手術間內人員應避免頻繁走動,交談時需轉向非手術野方向,防止飛沫污染;(4)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包括穿脫手術衣、戴手套、傳遞器械、鋪巾等步驟需符合規(guī)范;(5)一份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6)定期監(jiān)測與消毒:手術間空氣、物體表面、人員手衛(wèi)生需定期監(jiān)測,確保符合無菌標準。2.手術野鋪無菌單的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答案:步驟:(1)準備:選擇大小合適的無菌巾(通常4塊治療巾、2塊中單、1塊大洞單);(2)鋪第一層治療巾:由助手站于術者對側,先鋪對側(相對無菌側),再鋪近側(術者操作側),最后鋪頭側、足側,每塊治療巾邊緣距手術野≥15cm,用巾鉗固定;(3)鋪中單:覆蓋治療巾上方,上至患者肩部,下至手術床尾;(4)鋪大洞單:將洞單頭端覆蓋患者頭部上方距頭端45-50cm,尾端覆蓋器械托盤,洞口對準手術野,展開后兩側下垂至手術床緣以下≥30cm。注意事項:(1)鋪巾時手不可觸及無菌單內面(無菌面);(2)若鋪巾位置不準確,不可直接移動,需用無菌持物鉗調整;(3)污染的鋪巾需立即更換;(4)大洞單鋪畢后,確認洞口完全暴露手術野,避免覆蓋患者口鼻影響呼吸。3.列舉5種手術中常見的無菌技術違規(guī)操作及其危害。答案:(1)跨越無菌區(qū)域:如巡回護士跨越器械臺傳遞物品,可能導致衣物、頭發(fā)上的微生物落入無菌區(qū)域,引發(fā)手術部位感染;(2)無菌單下垂不足30cm:臺緣以下的有菌區(qū)域(如手術床輪、地面)微生物可通過空氣流動污染臺面無菌物品;(3)戴手套后觸碰非無菌區(qū):如術者觸碰手術燈、麻醉機,手套外表面被污染,可能將細菌帶入手術野;(4)無菌包潮濕后使用:潮濕的包布失去屏障作用,微生物穿透包布污染內部物品,導致無菌物品失效;(5)連臺手術未重新刷手(感染手術后):前一臺手術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殘留于術者手部,帶入下一臺手術引發(fā)交叉感染。五、案例分析題(共21分)案例:某三甲醫(yī)院手術室進行“右下肢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過程中發(fā)生以下情況:(1)巡回護士在傳遞器械時,手臂跨越器械臺上方;(2)術者因調整體位,肘部觸碰到未鋪巾的患者左下肢;(3)術中出血較多,無菌單被血液滲透,范圍約10cm×10cm,位于手術野邊緣;(4)手術結束后,器械護士將未使用的無菌紗布放回原無菌包。問題:1.分析上述情況中違反無菌技術的操作及危害。(12分)2.針對每種情況,提出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