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疫情防控工作經驗總結自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我校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嚴格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校園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以“全鏈條閉環(huán)”管理為核心,構建“責任全覆蓋、流程全規(guī)范、措施全落地”的防控體系,實現了“零感染、零擴散”的目標,有效保障了校園教育教學秩序穩(wěn)定?,F將主要工作經驗總結如下:一、強化組織架構,筑牢防控“責任墻”(一)成立領導小組,統籌全局我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協同配合的責任體系。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傳達上級防控要求,研究解決防控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防控工作有序推進。(二)設立工作專班,分工負責在領導小組下設立綜合協調、健康監(jiān)測、校園管控、應急處置、宣傳教育、后勤保障六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明確具體職責和責任人:綜合協調專班:負責統籌調度防控工作,協調各專班之間的配合,收集整理防控信息,上報上級部門。健康監(jiān)測專班:負責師生員工健康檔案管理,每日健康申報、晨午晚檢、因病缺課追蹤等工作。校園管控專班:負責校門管理、校園內人員流動管控、外來人員登記等工作。應急處置專班:負責制定應急處置預案,開展應急演練,處理突發(fā)疫情事件。宣傳教育專班:負責防控知識宣傳、學生健康教育、家長溝通等工作。后勤保障專班:負責防控物資儲備、校園環(huán)境消殺、餐飲安全等工作。二、完善制度體系,織密防控“規(guī)范網”(一)制定“兩案九制”,明確防控標準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以及《健康監(jiān)測制度》《晨午晚檢制度》《因病缺課追蹤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物資保障制度》《疫苗接種制度》《核酸檢測制度》《校園管控制度》《家校協同制度》等“九制”,明確各項工作的流程、標準和責任,確保防控工作有章可循。(二)動態(tài)調整制度,適應形勢變化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定期修訂完善制度。例如,2022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yōu)化,我校及時調整《核酸檢測制度》,從“每周全員檢測”調整為“按需檢測”(重點人群定期檢測、可疑癥狀人員即時檢測);2023年春季學期,根據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fā)情況,修訂《晨午晚檢制度》,增加“查咽喉紅腫、咳嗽等癥狀”內容,提高健康監(jiān)測的精準性。三、聚焦日常防控,守好防控“關鍵關”(一)精準健康監(jiān)測,筑牢“第一道防線”每日健康申報:通過“校園疫情防控平臺”,要求師生員工每日上學前申報健康狀況(體溫、有無發(fā)熱咳嗽等癥狀、行程軌跡),未申報或申報異常者不得入校。晨午晚檢“三查”:入校時,校門口值班教師和校醫(yī)對學生進行“查體溫、查健康碼、查口罩佩戴”;班級晨午晚檢時,班主任再次測量學生體溫,詢問健康狀況,填寫《晨午晚檢記錄表》。因病缺課追蹤:對因病缺課學生,班主任當日聯系家長了解病情,填寫《因病缺課追蹤記錄表》,若懷疑為傳染病,立即報告校醫(yī)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啟動追蹤流程。(二)嚴格校園管控,切斷“傳播途徑”校門管理:實行“封閉式管理”,外來人員(包括家長)非必要不得入校,確需入校的,須出示身份證、健康碼、行程卡,測量體溫,登記事由,由接待人員全程陪同。人員流動管控:校園內,學生課間活動實行“分區(qū)域、分時段”管理,避免扎堆聚集;教師辦公區(qū)實行“相對固定”,減少跨年級、跨部門流動??谡峙宕饕螅簩W生入校、放學途中必須佩戴口罩,校園內非必要不佩戴口罩(如體育課、戶外活動),教師在教室、會議室等人員密集場所必須佩戴口罩。(三)規(guī)范環(huán)境消殺,凈化“校園環(huán)境”日常消毒:每日對教室、食堂、衛(wèi)生間、樓梯扶手、門把手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濃度500mg/L),作用30分鐘后通風換氣;食堂餐具實行“一人一用一消毒”,采用高溫消毒(100℃,15分鐘)。重點區(qū)域消毒:對發(fā)熱隔離室、臨時觀察點等重點區(qū)域,每日消毒2次;對快遞、物資等外來物品,實行“先消毒、后接收”,避免病毒通過物品傳播。通風換氣:教室、辦公室等場所每日通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通風時注意保暖,避免學生受涼。(四)充足物資保障,做好“后勤支撐”物資儲備:建立“物資儲備臺賬”,儲備足夠的口罩、消毒液、體溫計、防護服、護目鏡等防控物資,確保滿足30天以上的使用需求;定期檢查物資有效期,及時補充和更換過期物資。物資管理:實行“專人管理、定點存放”,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倉庫,遠離火源和兒童接觸區(qū)域;校醫(yī)負責物資的發(fā)放和登記,確保物資合理使用。四、強化應急管理,提升“處置能力”(一)制定應急處置預案,明確“流程節(jié)點”我校制定《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發(fā)現異常、隔離處置、報告聯動、消毒管控、信息發(fā)布”等流程節(jié)點:發(fā)現異常:若學生在校園內出現發(fā)熱、咳嗽等癥狀,班主任立即帶至隔離室(遠離教學區(qū)、通風良好的房間),校醫(yī)再次測量體溫,詢問病史和行程軌跡。隔離處置:校醫(yī)判斷為可疑病例的,立即通知家長帶學生前往醫(yī)院就診,同時報告疾控中心和教育部門;隔離室使用后,立即進行全面消毒。聯動處置:接到疾控中心通知后,立即啟動“密切接觸者追蹤”流程,對密切接觸的學生、教師進行隔離觀察,對相關區(qū)域進行封閉消毒;同時,向家長發(fā)布通知,說明情況,穩(wěn)定情緒。(二)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實戰(zhàn)能力”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應急演練,模擬“發(fā)熱學生處置”“密切接觸者追蹤”“校園封閉管理”等場景,讓師生熟悉流程、掌握技能。例如,2023年春季學期,我校開展“發(fā)熱學生應急處置演練”,模擬了“學生在校內發(fā)熱→班主任帶至隔離室→校醫(yī)排查→通知家長→報告疾控中心→封閉班級→消毒區(qū)域→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全過程,參演師生120余人,提高了應急處置的熟練度。五、深化家校協同,凝聚“防控合力”(一)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家長防控意識通過家長會、微信群、公眾號、短信等方式,向家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如正確戴口罩、洗手方法、居家消毒技巧),解讀學校防控政策(如健康申報、入校要求),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健康監(jiān)測和教育引導。例如,2022年疫情期間,我校發(fā)布《致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學生在家出現發(fā)熱癥狀,不得送校上學,及時就醫(yī)并向學校報告”,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響應。(二)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家校共育”格局每日溝通:班主任每日通過微信群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健康狀況,家長向班主任報告學生在家健康狀況(如體溫、有無外出),形成“家校健康監(jiān)測閉環(huán)”。特殊情況聯動:若學生在家出現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家長必須及時向班主任報告,不得隱瞞;學校發(fā)現學生在校健康異常,立即通知家長,共同配合就醫(yī)和隔離。家長志愿者參與:邀請家長志愿者參與校門值守、物資發(fā)放、疫情宣傳等工作,例如,2023年秋季學期,有15名家長志愿者參與校門值班,協助測量學生體溫、檢查健康碼,緩解了學校防控壓力。六、注重教育引導,提升“防控素養(yǎng)”(一)開展防控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課堂教育:將疫情防控知識納入課程體系,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微課等方式,教學生正確戴口罩(“戴口罩要遮住口鼻,調整鼻夾”)、洗手(“七步洗手法,每步15秒”)、保持社交距離(“至少1米,避免扎堆”)的方法。實踐活動:組織“疫情防控小衛(wèi)士”活動,讓學生擔任“班級防控監(jiān)督員”,提醒同學戴口罩、保持距離;開展“家庭防控小能手”活動,讓學生教家長正確洗手、消毒,提高家庭防控能力。(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學生焦慮情緒疫情期間,學生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我校通過“心理咨詢室”“線上心理輔導”“心理主題班會”等方式,幫助學生緩解情緒。例如,2022年疫情期間,我校開展“疫情下的心理調適”主題班會,通過“情緒分享”“放松訓練”“案例分析”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識別情緒、接納情緒、調節(jié)情緒”,共有300余名學生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傳染病面試模擬題庫
- 2026屆昆明市第二中學化學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產業(yè)發(fā)展階段的動力學模型
- 場頻光電融合技術
- 手部護理專業(yè)面試真題與解析:護膚知識應用與操作技巧
- 物流裝備與技術
- 細胞組織器官
- 神經損傷的電生理學評估
- 歐萊雅年報解讀
- 細胞表面受體
- 廣西賀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
- 臺州市開發(f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DL∕T 5344-2018 電力光纖通信工程驗收規(guī)范
- 14生活日用品的聯想 (教案)人美版美術四年級上冊
- CH+8016-199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型接收機檢定規(guī)程
- DL-T5493-2014電力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程
- 人教版2024年小學升學考試數學模擬測試卷(共5套)(含答案解析)
- 醫(yī)院系統癱瘓應急預案
- 光伏項目技術標準清單
- 117湖南省懷化市雅禮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數學試題
- 輸氣管線破裂漏氣應急處置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