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云南省昆明第二中學華山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其中1-7題為單選題,8-10題為多選題,共30.0分)1.“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方法。小明對下列物理量的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張課桌的高度約為150cmB.課間操的時間約為20minC.教室門框的高度約500mm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min2.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水中傳播C.小兒回答路人的詢問聲能在水中傳播,會驚跑魚兒D.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3.如圖所示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運動,那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的速度為4m/sB.以甲車為參照物,丙車靜止C.10s時甲、乙兩車相距70mD.若乙、丙的路程之比為2:3,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8:34.用毫米刻度尺對一工件做如圖所示的四次測量,其中測量方法和讀數(shù)都正確的是()A.3.81cm B.3.68cmC.3.80cm D.3.8cm5.下列單位換算過程正確的是()A.170cm=170×10﹣2m=1.7mB.108km/h=108÷3.6=30m/sC.0.2×106mm=0.2×105×106nm=2×1010nmD.72cm=72×105km=7.2×105km6.小明媽媽新買了一部大屏手機,雖然是新手機但待機時間卻比較短,這是為什么呢?經(jīng)過思考,小明所作的判斷是科學探究中的哪個步驟()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D.交流與合作7.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fā)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動牙刷發(fā)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C.超聲波的音調(diào)很低所以人聽不到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8.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乙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C.圖丙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實像D.圖丁中,用電視遙控器發(fā)射紅外線經(jīng)墻面實現(xiàn)對電視機的控制,利用了光的反射9.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詩詞涉及物理知識,對其解釋正確的是()A.“天寒紅葉稀”,紅葉是由于樹葉反射紅光B.“明鏡可鑒形”,明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C.“潭清疑水淺”,感覺水淺是由于光的反射D.“瀑水噴成虹”,彩虹形成是由于光的色散10.下列事例中,你認為錯誤的是()A.在《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中,孩子們很容易辨別出爸爸發(fā)出的聲音,這主要是爸爸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B.在道路旁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可以有效減弱噪聲C.文明城市要求植樹種草,樹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減弱噪聲的作用D.古代行軍宿營時,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敵人的馬蹄聲,是因為大地傳聲比空氣快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14.0分)11.電影院的幕布表面比較粗糙,這是為了使放映機發(fā)出的光在幕布上發(fā)生反射,該反射的每一條光線在反射時都(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國慶節(jié)期間,鄭能隨父母到花果山爬山,他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約1.6s聽到回聲,他們距山崖大約m,(聲速為340m/s).聲音以形式傳播。13.圖為高空跳傘運動員在極速下降過程中的一個畫面,在圖示的情景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的,以其中一個運動員為參照物,其他運動員是的。(填“靜止”或“運動”)14.“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現(xiàn)象。彩色電視機屏幕上各種艷麗色彩是由紅、、藍三種色光通過適當?shù)谋壤旌系玫降摹?5.如圖所示,記錄了一輛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情況,該小汽車做的是直線運動,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16.如圖是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原理圖;下表中記錄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對應的折射角的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γ6.7°13.3°19.6°25.2°30.7°35.1°38.6°40.6°請你結(jié)合圖,以光從空氣進入到玻璃中的情況為例,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光從空氣進入其他透明介質(zhì)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規(guī)律的實驗數(shù)據(jù))a.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并且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但折射角總是入射角(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陽光燦爛的日子,在茂密的樹林下常能在地上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填“樹葉”“樹枝”或“太陽”)的像。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三、讀數(shù)、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0分)18.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所測物體的長度是cm;19.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請完成光路。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20.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2.0分)21.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同學們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1)將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邊緣,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它,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音調(diào)與振動有關;(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選填“不同”或“相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聲音看現(xiàn)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有關;(3)以上探究方法叫(選填“轉(zhuǎn)換法”、“類比法”或“控制變量法”)。22.小強利用帶有刻度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滑下(顯示時間的單位是“時:分:秒”)。(1)該實驗的原理是;(2)通過小強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3)小強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選填“A”或“B”)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4)在實驗過程中,由于小車的運動時間較短,不便于計時,可以通過使斜面的傾斜程度變(選填“陡”或“緩”)的方式改變小車的運動時間,達到的目的;(5)好奇的小強提出一個問題:路程中點速度大?。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時間中點速度大小。23.小福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實驗器材有:薄玻璃板、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白紙、刻度尺等。(1)為了便于觀察,本實驗最好在(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2)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將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直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蠟燭A的像與蠟燭A。(3)當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它所成像的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放一個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表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像(選填“虛”或“實”);(5)如果將玻璃板豎直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會觀察到蠟燭A的像(選填“向上移動”“向下移動”或“不動”)。(6)實驗中,有的同學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的白紙上移動,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24.小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遇到了問題,請你幫他解決:(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應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這樣做的目的是使;(2)當蠟燭位于圖中的B處時,移動光屏到D處,觀察到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焦距為cm;(3)緊接著用不透明的硬紙板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發(fā)現(xiàn)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是(選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當把蠟燭向右移動5cm,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要使像變清晰移動光屏,此時光屏上的像應該是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8.0分)25.如表為某列車的運行時刻表,根據(jù)列車運行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站名站點1站點2站點3站點4站點5到站時刻18:4019:0019:2020:10發(fā)車時刻17:4018:4219:0219:22距起始站里程/km0118183275(1)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若列車由站點2到站點3的平均速度120km/h,則表格中橫線處的里程數(shù)應為多少?(3)若列車以108km/h的速度通過長為4744m的大橋,列車全長244m,則列車全部在大橋上的時間為多少秒?26.汽車距離山洞370米,當它鳴笛后繼續(xù)向前勻速行駛,經(jīng)過2秒后,聽到回聲,求:(1)2S內(nèi)聲音傳播的距離;(2)2S內(nèi)汽車前進的距離;(3)汽車的速度。(已知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A、一張課桌的高度約為150cm,將這個高度與自己的身高比較可知,此選項不符合實際,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故A錯誤。
B、課間操的時間約為20min,此選項符合實際,故B正確。
C、教室門框的高度約500mm,等于0.5m,沒有一個中學生正常高度高,選項不符合實際。故C錯誤。
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min,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所以跳動一次大約為1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故D錯誤。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對一些常見物理量的估測能力,需要對生活中的常見物理量單位、大小有所認識。對于生活中數(shù)據(jù)的估測,應從實際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判斷,也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判斷,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體重、自己正常時的體溫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來與題目中的數(shù)據(jù)比較,只要相差不大,即該數(shù)據(jù)就是合理的。2.【答案】C【解析】【解答】A.聲波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變化?!?5℃時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B、C.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說明聲音可以經(jīng)過空氣、水傳播到魚兒處。故B、C錯誤。
D.聲速大小與物質(zhì)種類有關,一般地講,在固體、液體中的聲速比空氣中的大.聲速還與溫度有關。故D錯誤。
【分析】1.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一切氣體、液體、固體都能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而在真空中沒有這些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因此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叫聲速.聲速大小與物質(zhì)種類有關,一般地講,在固體、液體中的聲速比空氣中的大.聲速還與溫度有關,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3.聲源發(fā)出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傳回耳朵里就是回聲。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上,人耳就能把回聲與原聲區(qū)分開,否則,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3.【答案】C【解析】【解答】A、B.(1)丙是v-t圖象,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定值,速度大小v丙=4m/s;
(2)乙圖象是s-t圖象,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即v甲=s/t=8m/2s=4m/s;
(3)乙的圖象也是s-t圖象,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路程和時間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即v乙=s/t=4m/4s=1m/s;由于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因此速度相同的是甲和丙,甲和丙保持相對靜止,以甲車為參照物,則丙車靜止。故A、B正確。
C.由s=vt可知,10s時,甲運動距離為40m,乙運動的距離為10m,甲、乙兩車相距30m。故C錯誤。
D.由t=s/v及乙、丙的速度之比為1:4,若乙、丙的路程之比為2:3,則乙的時間為2,丙用的時間為34,則乙和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8:3。故D正確。
4.【答案】C【解析】【解答】A.工件沒有緊靠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cè),A不符合題意;B.工件左側(cè)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整格刻線對齊,B不符合題意;CD.工件左側(cè)與刻度尺0刻度線對齊,并且緊靠刻線,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其讀數(shù)為3.80cm,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痉治觥靠潭瘸叩氖褂靡?guī)則:①刻度尺要放正;②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jié)果要減去前面的數(shù)值;③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④讀數(shù)時結(jié)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shù)據(jù)要寫單位。5.【答案】A【解析】【解答】A.1cm=0.01m,所以170cm=170×0.001m=1.7m.過程結(jié)果正確。故A正確。
B、速度常用的兩套單位的進制是1m/s=3.6km/h,108km/h=108×1000m3600s=30m/s.此過程錯誤;
C、1mm=1×106nm,所以0.2×106mm=0.2×106×106nm=2×1011nm.此過程錯誤;
D、1cm=0.000001m,所以72cm=72×0.000001=7.2×10-5nm.此過程錯誤。
6.【答案】B【解析】【解答】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實驗、得出正確結(jié)論的重要方法,科學、正確的探究方法與步驟是正確進行科學探究的前提與關鍵,根據(jù)對科學探究過程的掌握分析答題。
在本題中,對“待機時間卻比較短,這是為什么呢?”的問題,經(jīng)過思考,小明所作的判斷是對手機待機時間較短原因的初步判斷,屬于科學探究的“猜想與假設”環(huán)節(jié)。故選B。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科學探究過程的掌握和判斷,屬于基本方法的考查,是一道基礎題。7.【答案】D【解析】【解答】A、超聲波能在空氣中傳播,故A錯誤;
B、超聲波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B錯誤;
C、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頻率太高,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之內(nèi),所以聽不到超聲波,故C錯誤;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故D正確.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zhì)的,它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可傳遞能量。8.【答案】B,C,D【解析】【解答】A、光的反射有漫反射和鏡面反射,光發(fā)生反射時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
B、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題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在空氣中沿的直線傳播。故B正確。
C、小孔成像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故C正確。
D、紅外線是一種看不見的光,它也遵循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規(guī)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實際的應用.
遙控器發(fā)出的紅外線,它會以光波的性質(zhì)直線傳播,并且可以發(fā)生反射,有時遙控器并沒有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適的方向?qū)蕢Ρ诎聪掳粹o,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正確。
故選BCD。
【分析】本題考查了光學中的幾個常見現(xiàn)象,包括光的反射、直線傳播等,屬光學的基本知識,難度不大。9.【答案】A,D【解析】【解答】A.人眼能夠看見物體是因為光照射到物體上發(fā)生了反射現(xiàn)象,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光決定,特別注意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光?!疤旌t葉稀”,紅葉是由于樹葉反射紅光,故A正確。
B.物體在鏡子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明鏡可鑒形”,明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故B錯誤。
C.光從一種介質(zhì)傳播到另一種介質(zhì),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即光的折射現(xiàn)象?!疤肚逡伤疁\”是光從水傳播進入空氣中的人眼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感覺水淺看到的水底是比實際位置偏高的虛像。故C錯誤。
D.“瀑水噴成虹”,是陽光照射到水珠上發(fā)生折射,小水珠好比一個個三棱鏡將陽光分解成7中色光,所以彩虹形成是由于光的色散。故D正確。
【分析】此題考查的內(nèi)容有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識點,是一道光現(xiàn)象的綜合題,但難度不大,認真分析即可。10.【答案】A,B【解析】【解答】A.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zhì)和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同,通過音色辨別不同的聲音。故孩子們是通過音色的不同辨別爸爸的聲音。故A錯誤。
B.噪聲監(jiān)測器是測量噪聲等級的,不可以減弱噪聲。故B錯誤。
C.樹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減弱噪聲的作用,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傳播比氣體的快,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敵人的馬蹄聲,是因為大地傳聲比空氣快。故D正確。
【分析】主要考查聲音的產(chǎn)生、傳播、特征以及減弱噪聲的方法。11.【答案】漫;遵循【解析】【解答】電影院的幕布表面比較粗糙,光射向幕布時,發(fā)生漫反射,電影院各個方向都能看到幕布上的影像。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光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現(xiàn)象叫漫反射,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答案】272;聲波【解析】【解答】(2)聲音在空氣中聲波的形式傳播。
【分析】考查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以及利用回聲測距來計算距離。13.【答案】運動;靜止【解析】【解答】(1)跳傘運動員極速下降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運動員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則是運動的。
(2)以其中一個運動員為參照物,其他運動員的位置不變,則是靜止的。
【分析】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需要選定參照物,如果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靜止的。14.【答案】色散;綠【解析】【解答】(1)空氣的小水滴將太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色光,形成彩虹,所以這是一種色散現(xiàn)象,實質(zhì)是光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傳播發(fā)生了折射。
(2)顏色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分析】考查光的色散現(xiàn)象,比較簡單。15.【答案】變速;13.5【解析】【解答】(1)從運動圖可知,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在相同1min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變大,所以小汽車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2)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總的運動路程S=3240m,所用時間t=4min=240s,則平均速度v=st=3240m16.【答案】增大;小于【解析】【解答】(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折射規(guī)律:a.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并且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
b.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2)從表格中數(shù)據(jù)還可以看出:
入射角為10°.折射角為6.7°;
入射角變?yōu)?0°,折射角為13.3
入射角為30°.折射角為19.6°
入射角為40°.折射角為25.2°
入射角為50°.折射角為30.7°
可見,入射角較小時,入射角增大幾倍,折射角近似增大幾倍;入射角增大的倍數(shù)較大時,這種關系不再成立.
故答案為:(1)a、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b、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增大?!痉治觥靠疾閷φ凵洮F(xiàn)象中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能力。(1)分析表格中入射角i大小變化時,折射角γ隨入射角的變化情況,并比較它們的大小,得到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
(2)入射角i為10°時,折射角γ為6.7°,比較入射角每增加一倍,折射角是否增大一倍,得出折射角是否與入射角成正比.
(3)經(jīng)過本實驗的探究得到的折射規(guī)律是: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17.【答案】太陽;直線傳播【解析】【解答】光斑是太陽通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所成的像,這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分析】樹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18.【答案】2.45【解析】【解答】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體的長度是:3.45cm-1.00cm=2.45cm,故答案為:2.45cm.
【分析】考查刻度尺的讀數(shù),注意分度值和物體左邊沿對齊的刻度。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9.【答案】解:如圖所示:【解析】【解答】由圖可知,入射角為40°,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為40°;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cè)的空氣中作出反射光線;反射角為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大小為40°;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介質(zhì)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cè)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分析】平靜的水面即可以反射光,也可以折射光,明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關系,結(jié)合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作圖即可。20.【答案】【解析】【解答】分別過A,B兩點做與鏡面的垂線,A、B兩點在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A,B兩點到鏡面的距離,在虛線上找出像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如圖:
【分析】平面鏡成像中物體和像相對鏡面對稱,成正立等大虛像。21.【答案】(1)頻率(2)不同;振幅(3)控制變量法【解析】【解答】(1)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因此
此實驗可用來探究的問題是音調(diào)是否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實質(zhì)是保持振動頻率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改變鋼尺振動的幅度,聽聲音看現(xiàn)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
(3)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聲音的三個特征,探究音調(diào)時,控制音色和響度不變;探究響度時,控制音色和音調(diào)不變。
【分析】該題通過實驗考查了音調(diào)高低與振動頻率的關系,響度與振幅有關,屬于基礎知識。
實驗中,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實質(zhì)是保持振動幅度不變,改變的是物體的振動快慢,改變物體的振動頻率.所以得出了聲音的音調(diào)與振動頻率有關。22.【答案】(1)v=(2)小于(3)A(4)緩;延長時間(5)大于【解析】【解答】(1)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st。
(2)據(jù)公式v=s/t,由圖知,sAB=4.00cm,tAB=2s;則vAB=sAB/tAB=4.00cm/2s=2.00cm/s;
sBC=3.00cm,tBC=1s;則vBC=sBC/tBC=3.00cm/1s=3cm/s,則vAB<vBC,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3)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應從A點開始釋放小車。
(4)由于小車的運動時間較短,說明速度太大,可以通過使斜面的傾斜程度變緩的方式改變小車的運動時間,使小車運動的時間變長。
(5)由圖可知,路程中點為在下半程BC間,時間中點在上半程AB間,故路程中點速度大小大于時間中點速度大小。23.【答案】(1)較暗(2)大小相等(3)不變(4)虛(5)不動(6)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解析】【解答】(1)點燃蠟燭,燭焰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燭焰和明亮環(huán)境對比度較小,成像不太清晰,燭焰在黑暗環(huán)境中,燭焰和黑暗環(huán)境的對比度大,成像更清晰.所以,為了便于觀察,本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cè),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蠟燭A的蠟燭B,當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時,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從而便于比較物像大小。所以,實驗現(xiàn)象說明蠟燭A的像與蠟燭A大小相等。
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是來測量像到鏡的距離和物到鏡的距離,從而得出二者的關系。
(3)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所以將蠟燭逐漸靠近玻璃板時,蠟燭所成像的大小不變。
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4)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因此移走后面的蠟燭B,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5)因為像到鏡的距離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將玻璃板豎直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會觀察到蠟燭A的像不動。
(6)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所以,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分析】本題考查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jié)論,動手操作實驗時,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提高實驗能力。24.【答案】(1)同一高度;像成在光屏中央(2)10.0(3)完整(4)右;放大【解析】【解答】(1)實驗前應調(diào)整燭焰的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燭焰的像才可以成在光屏的中央。
(2)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u=v=2f=20cm,則f=10cm。
(3)遮住凸透鏡的一半,物體上任一點的光射向凸透鏡的另一半,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
(4)如圖所示,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向右移動至5cm,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屏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因物距小于2f,則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分析】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不僅要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
(1)光屏上得不到燭焰像的情況有三種:①成的像是虛像,虛像是不會成在光屏上的;②成實像,但由于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雖然成的是實像,但光屏上顯示不出來;③不成像,當物體位于焦點上,即u=f時,此時不成像,所以光屏上也得不到燭焰的像.
(2)凸透鏡成像時,u=v=2f時,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3)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當u=f時,無像.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是平行的,沒有會聚點.
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發(fā)言稿 設計院
- 愛心資助發(fā)言稿
- 時間的腳丫課件
- 挖竹筍教學課件
- 時間圖課件教學課件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房屋維修基金擔保合同范本參考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子女撫養(yǎng)權變更及監(jiān)護責任轉(zhuǎn)移合同
- 2025版快遞行業(yè)與旅游行業(yè)聯(lián)合服務合作協(xié)議范本
- 二零二五年婚姻解除出軌賠償與財產(chǎn)分割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12333薪酬福利政策設計與實施合同
- 武理工水處理生物學課件第11章 污水生物處理系統(tǒng)中的微生物
- 臨床實驗中不良事件的管理
- 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 英語選修4單詞表
- 煉鋼廠電工應知應會考試題庫500題(含各題型)
- GB/T 5069-2007鎂鋁系耐火材料化學分析方法
- GB/T 3840-1991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
- 旅游區(qū)獎懲制度管理辦法
-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童年》整書閱讀課件
- 幼兒舞蹈《蝸?!肺璧附贪?/a>
- 生物藥劑學:第七章 非線性藥物動力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