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fā)》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_第1頁
《首發(fā)》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_第2頁
《首發(fā)》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_第3頁
《首發(fā)》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_第4頁
《首發(fā)》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湛江一中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級地理科試卷考試時間:70分鐘滿分:100分命題教師:廖占麗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北京時間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天舟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突破和掌握推進劑在軌補加等關鍵技術。據此完成13題。1.“天舟一號”升空進入預定軌道后,與下列哪個天體所屬的類型相同A.哈雷彗星B.月球C.火星D.太陽2.“天舟一號”升空進入預定軌道后,其屬于①總星系②河外星系③太陽系④地月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天舟一號”發(fā)射時,國際標準時間(世界時)是2017年4月A.21日11時41分B.20日3時41分C.20日11時41分D.21日3時41分太陽有時很暴躁,被稱為“活動的太陽”。太陽暴躁時有大量的帶電粒子被拋入太空,會對人類生活和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中國科學院研制的7波段太陽層析成像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波段最多的多波段層析成像系統,其探測波長涵蓋了太陽的光球層、色球層,可以預測太陽活動的爆發(fā)。據此完成45題。4.太陽處于“暴躁”時期時可能會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是A.無線電長波通訊受干擾B.地表植被遭破壞C.衛(wèi)星導航失靈D.地球獲得穩(wěn)定的光和熱5.7波段太陽層析成像系統能夠預測太陽活動是因為通過它能A.精確觀測太陽B.分析太陽輻射C.推測活動規(guī)律D.探測溫度變化讀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轉位置示意圖,回答68題。6.當地球位于圖示d位置時,下列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城市是A.北京B.廣州C.武漢D.哈爾濱7.國慶期間,地球繞日公轉位置最接近圖中的A.a點B.b點C.c點D.d點8.當地球公轉經過b點時,湛江的晝夜變化是A.晝長夜短,晝漸長B.晝長夜短,晝漸短C.晝短夜長,晝漸長D.晝短夜長,晝漸短右圖中心點為南極點。讀圖,回答910題。9.若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時為A.8時B.9時C.15時D.16時10.若陰影部分為11月20日,非陰影部分為11月21日,甲地地方時為A.9時B.15時C.3時D.12時讀“大氣熱力作用示意圖”,回答1112題。有關大氣熱力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為長波輻射,②為短波輻射B.③只出現在晚上C.地面熱量的收入主要來自③D.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②12.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緯度相當,關于兩地熱力狀況的比較,正確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氣溫較低,與①大小有關B.四川盆地的氣溫日較差較小,與①③大小有關C.四川盆地的年太陽輻射總量較小,與②大小有關D.青藏高原的年太陽輻射總量較大,與④大小有關嶂石巖地貌為中國三大砂巖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風化的薄層砂巖和頁巖形成,形成綿延數公里的巖墻峭壁。右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三類巖石和沉積物,序號代表地質作用。完成1315題。13.嶂石巖的巖石類型是循環(huán)示意圖中的A.甲B.乙C.丙D.丁14.右圖各序號表示的地質作用是A.③表示變質作用B.①表示搬運作用C.②表示固結成巖D.④表示侵蝕作用15.2017年9月23日,菲律賓發(fā)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90千米。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內部圈層中的A.地殼B.地幔C.外核D.內核下圖為我國某山間河谷某時段等溫面和等壓面分布剖面示意圖。完成1617題。16.下列能正確反映圖示情況的是①該時段為夜間②該時段為白天③該時段吹谷風④該時段吹山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下列古詩蘊含的原理與圖中現象相關的是A.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C.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D.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右圖,回答1819題。18.從所處半球和氣壓場分布狀況看,近地面屬于A.北半球、高氣壓B.北半球、低氣壓C.南半球、高氣壓D.南半球、低氣壓19.關于該氣壓場的敘述正確的是A.夏季出現在印度附近B.冬季切斷副熱帶高壓C.夏季切斷副極地低壓D.冬季出現在亞歐大陸讀北半球某天氣系統示意圖,回答2021題。20.甲圖中①③兩地與乙圖中相對應的點分別是A.a、bB.d、aC.b、cD.d、c21.關于圖中天氣現象的正確敘述是A.甲圖中②地不可能出現降水天氣B.甲圖中①地的氣溫最低C.乙圖中城市為晴朗天氣D.乙圖中b處可能出現降水天氣右圖為某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223題。22.圖中a處的盛行風向是A.東北風B.西北風C.東南風D.西南風23.圖中

b處的氣候特征是A.

炎熱干燥

B.

高溫多雨

C.

溫和干燥

D.

溫和濕潤下圖是“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圖”,讀圖,回答2425題。24.城市建設導致了當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徑流匯集速度減慢C.蒸發(fā)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5.城市建設后地面徑流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蓋率增加C.降水下滲量減少D.城市熱島效應讀某海區(qū)表層洋流示意圖,回答2627題。26.據圖中海洋等溫線排列和彎曲情況,可判斷箭頭所示洋流屬于A.北半球暖流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D.南半球寒流27.若該圖所示是太平洋西岸,此洋流為A.北太平洋暖流B.加利福尼亞寒流C.千島寒流D.日本暖流構建模式圖,探究地理基本原理、過程、成因及規(guī)律,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下圖,回答2830題。

28.

如果該圖為大氣環(huán)流模式,S線代表地球表面,則A.

E處氣溫比H處高

B.

F處氣壓比G處低C.

氣流②自西向東運動

D.

E處的高度可達120千米29.

如果該圖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線代表緯線,則A.

洋流①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作用B.

洋流②為西風漂流C.

洋流③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D.

洋流④為赤道逆流30.若此圖表示亞洲東部夏季季風環(huán)流,則A.

④氣流較②氣流濕潤

B.

③氣流由低緯流向高緯C.

G處是海洋,H處是陸地

D.

G處天氣以陰雨為主讀甲地氣候資料及所在區(qū)域圖,完成3132題。31.該區(qū)域海岸非常曲折破碎,最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蝕B.板塊擠壓C.冰川侵蝕D.地殼下陷32.甲地氣候要素與同緯度大陸東岸差異明顯,主要影響因素有①洋流

②大氣環(huán)流

③植被

④太陽高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讀“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回答3334題。33.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正確敘述是A.地球外部圈層由ABCD四部分組成B.地球內部圈層由EFG三部分組成C.外部圈層的溫度總體上高于內部圈層D.各圈層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自然環(huán)境34.地球各圈層中A.巖石圈由莫霍面以上的巖石組成,厚度不均B.大氣圈是由不同類型氣體組成的,干燥潔凈C.生物圈是各種類型的生物的總稱,生機勃勃D.水圈由地球上各種水體構成,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讀某區(qū)域和該區(qū)域乙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3536題。35.丙區(qū)域的氣候類型及其對應自然帶A.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帶B.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帶C.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D.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帶36.左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相同的是A.氣候類型B.大氣環(huán)流C.自然帶D.盛行風下圖為“某山脈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圖”,據此完成3738題。37.圖中山坡原有的一類自然植被現已完全缺失,該類自然植被可能是A.熱帶草原B.落葉闊葉林C.常綠硬葉林D.高山草甸38.導致上題自然植被類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緯度位置 B.人類活動C.地形地勢 D.海陸位置2017年2月8日,格陵蘭島北端的氣溫升至0℃以上,引發(fā)世人關注。近30年來,北極地區(qū)不僅在變暖,而且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這種加速變暖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讀圖完成3940題。39.“北極放大效應”現象的形成機制是A.受高氣壓帶控制,晴朗天氣多B.極晝時間長,海水熱量收入多C.周邊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劇增D.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40.受“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下列北極地區(qū)的現象中,首現日期推遲的是A.苔原植物的花期B.沿海港口的封凍期C.北極鴨的北遷日期D.入海河流的汛期二、綜合題(共40分)41.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20分)圖示水循環(huán)類型是;乙處的地質構造是,丁處可以儲存(填礦產資源);若圖示環(huán)節(jié)④所攜帶的泥沙在山前丙處堆積會形成(外力地貌)。(8分)甲處的地貌形態(tài)是,簡述該地貌的成因。(6分)(3)圖示海區(qū)的漁業(yè)資源豐富與水循環(huán)有關,若該地位于北美洲加拿大東海岸,試分析該區(qū)域能形成漁場的有利條件。(6分)42.“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zhàn)略。讀“一帶一路”主要線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陸上絲綢之路”地帶性植被的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