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手術室管理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手術室管理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手術室管理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手術室管理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手術室管理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手術室管理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以下關于手術室無菌區(qū)域的描述,正確的是()A.手術臺邊緣以上30cm以內為無菌區(qū)域B.穿好無菌手術衣后,背部、肩部為無菌區(qū)域C.器械臺鋪設雙層無菌單后,臺面以下30cm內為無菌區(qū)D.無菌包打開后,包布邊緣向外翻折3cm,視為無菌區(qū)域2.手術中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的時機不包括()A.手術開始前B.關閉體腔前C.關閉體腔后D.縫合皮膚后3.手術室空氣潔凈度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是()A.空氣中細菌菌落數B.空氣中塵埃粒子數C.溫濕度控制范圍D.通風換氣次數4.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執(zhí)行“手術安全核查”的第一步是()A.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B.確認手術方式、手術部位標記C.檢查患者病歷、影像學資料D.與患者及家屬確認知情同意5.以下關于手術體位安置的原則,錯誤的是()A.充分暴露手術野,同時避免神經、血管受壓B.患者肢體應超出手術床邊緣不超過10cmC.約束帶應固定于患者膝關節(jié)上方,松緊以容納1-2指為宜D.頭低腳高位時,需注意保護眼部,防止眼壓過高6.手術室使用的一次性無菌物品,拆封后未使用完畢的處理方式是()A.重新封裝后24小時內使用B.標注開封時間,4小時內使用C.視為污染,禁止再次使用D.存放于無菌柜中,下次手術優(yōu)先使用7.手術中發(fā)現無菌手套破損,正確的處理措施是()A.立即用碘伏消毒破損處,繼續(xù)手術B.由巡回護士協助更換無菌手套C.脫手套后重新洗手、穿手術衣、戴手套D.用無菌紗布包裹破損處,完成當前操作后更換8.手術室醫(yī)療廢物分類中,使用后的一次性吸引管屬于()A.感染性廢物B.病理性廢物C.損傷性廢物D.化學性廢物9.以下關于手術室溫度與濕度的要求,符合規(guī)范的是()A.溫度20-22℃,濕度30%-40%B.溫度22-25℃,濕度40%-60%C.溫度25-28℃,濕度50%-70%D.溫度18-20℃,濕度20%-30%10.手術結束后,器械的初步清洗應在()A.手術間內完成,使用流動水沖洗B.消毒供應中心(CSSD)的去污區(qū)完成C.手術室污洗間完成,使用酶清潔劑浸泡D.手術臺旁完成,用無菌鹽水擦拭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手術室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包括()A.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B.無菌包外需標注滅菌日期、失效期及責任人C.無菌操作時,操作者身體與無菌區(qū)域保持30cm以上距離D.無菌物品取出后未使用,可放回原無菌包E.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2.手術患者發(fā)生低體溫的常見原因包括()A.手術室溫度過低(<22℃)B.輸入未加溫的液體或血液制品C.手術時間過長(>3小時)D.麻醉導致血管擴張、散熱增加E.患者術前禁食導致能量儲備不足3.手術室應急預案需覆蓋的場景包括()A.突發(fā)停電B.火災C.手術患者心跳驟停D.醫(yī)用氣體中斷E.器械設備故障4.以下關于手術部位標識的規(guī)范,正確的是()A.由手術醫(yī)生在患者清醒時標記手術部位B.標記使用不易擦除的記號筆C.標記應在患者皮膚清潔后、消毒前完成D.雙側、多重結構(如卵巢)需明確標注“左”“右”E.昏迷患者由家屬代簽手術部位標記5.手術室感染防控的關鍵措施包括()A.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規(guī)范B.限制手術間人員流動C.規(guī)范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D.控制手術間溫濕度在適宜范圍E.術后環(huán)境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手術室潔凈區(qū)域分為四級,其中Ⅰ級為()手術室,適用于()手術。2.手術安全核查的“三方”是指()、()、()。3.手術中無菌器械臺的高度應不低于()cm,鋪好的無菌單應下垂至少()cm。4.手術患者轉運時,需固定好()、()等管路,防止脫落。5.一次性使用無菌醫(yī)療用品的存放環(huán)境要求溫度()℃,濕度()%。6.手術室空氣質量監(jiān)測的頻次為:潔凈手術室()監(jiān)測1次,非潔凈手術室()監(jiān)測1次。7.手術中銳器傷的處理流程為:()、()、()、報告登記。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40分)1.簡述手術室“三查七對”的具體內容。2.列舉5項手術中預防壓瘡的措施。3.說明手術器械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方法及標準。4.簡述手術室人員著裝規(guī)范(包括手術人員、參觀人員)。5.分析手術中發(fā)生器械清點不符的常見原因及處理流程。五、案例分析題(共10分)某三甲醫(yī)院手術室接一臺“右半結腸癌根治術”,患者男性,65歲,體重85kg,有糖尿病史10年。手術進行至關腹前,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清點發(fā)現縫針少1枚。此時,主刀醫(yī)生已完成腸吻合,術野有少量滲血,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血壓120/75mmHg,心率82次/分)。問題:1.請分析縫針缺失的可能原因。(4分)2.針對此情況,應采取哪些處理措施?(6分)手術室管理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A(解析:手術臺邊緣以上30cm內為無菌區(qū)域;手術衣背部、肩部為非無菌區(qū);器械臺臺面以下視為污染;無菌包邊緣翻折3cm后,邊緣為污染區(qū)。)2.D(解析:器械清點時機為手術開始前、關閉體腔前、關閉體腔后,縫合皮膚后無需再次清點。)3.B(解析:潔凈手術室等級依據空氣中≥0.5μm塵埃粒子數劃分,如Ⅰ級≤1000粒/㎡。)4.A(解析:手術安全核查第一步為“患者身份核查”,即核對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5.B(解析:患者肢體不可超出手術床邊緣,防止墜床;約束帶固定于膝關節(jié)上方,松緊以容納1-2指為宜。)6.C(解析:一次性無菌物品拆封后未使用完畢,視為污染,禁止再次使用。)7.B(解析:無菌手套破損需立即更換,無需重新洗手,僅更換手套即可。)8.A(解析:一次性吸引管接觸患者體液,屬于感染性廢物。)9.B(解析:手術室溫度應控制在22-25℃,濕度40%-60%,以兼顧患者保暖與抑制微生物繁殖。)10.C(解析:器械初步清洗應在手術室污洗間完成,使用酶清潔劑浸泡,防止血漬凝固。)二、多項選擇題1.ABE(解析:無菌操作時身體與無菌區(qū)保持20cm以上;無菌物品取出后不可放回原包。)2.ABCDE(解析:低體溫原因包括環(huán)境溫度低、輸入冷液體、手術時間長、麻醉影響及患者自身因素。)3.ABCDE(解析:手術室應急預案需覆蓋停電、火災、患者心跳驟停、氣體中斷、設備故障等場景。)4.ABCD(解析:昏迷患者無法確認標記,需由手術醫(yī)生、巡回護士雙人核對后標記。)5.ABCDE(解析:感染防控措施包括手衛(wèi)生、人員管理、抗菌藥物使用、環(huán)境控制及術后消毒。)三、填空題1.特別潔凈;關節(jié)置換、器官移植2.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生;巡回護士3.90;304.引流管;導尿管(或靜脈通路、氣管插管等)5.10-24;40-606.每月;每季度7.立即擠壓傷口;流動水沖洗;碘伏消毒四、簡答題1.手術室“三查七對”具體內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對: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床號、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2.手術中預防壓瘡的措施:①評估患者壓瘡風險(如使用Braden量表),高風險患者使用減壓墊(如凝膠墊、泡沫墊);②調整體位時動作輕柔,避免拖拽患者;③骨隆突處(如骶尾部、踝部)使用軟枕或減壓貼保護;④控制手術時間,超過2小時的手術每1小時調整體位或局部按摩(需與術者溝通);⑤保持患者皮膚干燥,及時清理滲液、汗液;⑥使用約束帶時避免過緊,約束部位墊軟布。3.手術器械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方法及標準:①物理監(jiān)測:滅菌過程中記錄溫度、壓力、時間(如高壓蒸汽滅菌需132-134℃,4-6分鐘);②化學監(jiān)測:使用化學指示卡/膠帶,滅菌后顏色由初始色變?yōu)闃藴噬ㄈ绺邏赫羝麥缇甘究ㄓ牲S色變黑色);③生物監(jiān)測:每周進行一次,使用嗜熱脂肪桿菌芽胞(高壓蒸汽滅菌)或枯草桿菌芽胞(環(huán)氧乙烷滅菌),培養(yǎng)48小時無細菌生長為合格;④緊急情況滅菌時(如5類器械)需進行PCD(過程挑戰(zhàn)裝置)監(jiān)測,確保滅菌有效性。4.手術室人員著裝規(guī)范:①手術人員:進入限制區(qū)需更換手術室專用洗手衣、褲,戴圓帽(覆蓋全部頭發(fā))、口罩(覆蓋口鼻);參加手術時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鞋套需覆蓋至踝關節(jié)以上;②參觀人員:需經手術室負責人批準,穿參觀衣、戴圓帽、口罩,鞋套;限制每間手術間參觀人數(≤2人),距離手術臺≥30cm,不得隨意走動;③其他人員(如運送工人):穿專用清潔服,戴圓帽、口罩,避免進入限制區(qū),需進入時按參觀人員管理。5.手術中器械清點不符的常見原因及處理流程:常見原因:①器械滑落至手術臺邊緣或地面(未及時發(fā)現);②縫針、刀片等小物件嵌入組織或敷料中;③清點時漏數(如多人傳遞器械未同步計數);④器械包內物品數量錯誤(滅菌前未核對);⑤患者體位變動導致器械移位(如側臥位時器械滑入術野后方)。處理流程:①立即暫停關腹,通知主刀醫(yī)生、麻醉醫(yī)生;②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雙人重新清點(按“定人、定點、定數”原則),重點檢查手術臺、器械車、地面、吸引器瓶;③若仍未找到,使用X線機或超聲定位(針對金屬器械);④記錄缺失器械的名稱、數量、可能位置,通知手術室護士長及醫(yī)務科;⑤術后再次檢查患者傷口、敷料及手術垃圾,必要時留存手術記錄并上報醫(yī)院感染管理部門;⑥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如加強術前器械核對、使用可追蹤的縫針盒)。五、案例分析題1.縫針缺失的可能原因:①縫針隨紗布或棉墊被帶至術野外(如掉落在器械臺邊緣或手術床縫隙);②縫針嵌入患者脂肪或肌肉組織中(未及時發(fā)現);③清點時漏數(如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未同步計數);④縫針斷裂后部分殘留(需檢查剩余縫針是否完整);⑤手術過程中縫針被誤放入其他器械包(如與備用器械混淆)。2.處理措施:①立即暫停關腹,告知主刀醫(yī)生、麻醉醫(yī)生及患者家屬(需保護患者隱私);②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雙人重新清點(包括手術臺、器械車、地面、吸引器瓶、手術衣口袋);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