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詩歌鑒賞之選擇題答題技巧
。學習目標《
1、了解詩詞鑒賞常見的題型;
2、了解選擇題詳見的設誤方式。
0知識梳理《
古詩歌鑒賞選擇題,其考查落腳點仍是考綱規(guī)定的4大考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和觀點態(tài)度),
只不過變完全由考生來鑒賞的主觀題形式為命題者加入相關鑒賞信息延通信息和錯送宜匐的選擇題形式,并且
在一定程度上選擇題不僅是降低了詩歌鑒賞題目的整體難度,而且間接降低了詩歌的閱讀難度,解決了閱讀理
解上的部分障礙。
命題人命制錯誤選項的9大設誤方式
設誤方式錯項示例原詩錯用分析判別技法
沙丘城下寄杜甫古詩中有大量詞語為古
錯解詞第六句“空復情,,的意李白“空”的意思是徒勞的、
1.今異義詞,解讀時要充
我來竟何事?
語意思思是滿滿的思念之情。白白的。
高臥沙丘城。分調動積累,聯(lián)系語境,
城邊有古樹,以求精確理解。
日夕連秋聲。
三、四句用“古樹”象魯酒不可醉,注意詩歌的特殊語言現(xiàn)
2.錯解詩三、四句只是寫生活環(huán)境,
征著和杜甫的友情像齊歌空復情。象,聯(lián)系語境,梳理詩
句意思句子理解有誤。
思君若汶水,
古樹一樣長青。句間的語意關系。
浩蕩寄南征。
池上早秋①
“使用了動靜結合的寫凡是有表達技巧的選項
頸聯(lián)寫了蟬、柳這兩
白居易
法”錯,應是虛實相生、要特別關注,要慢讀細
3.藝術手種對秋敏感的物象,荷莢綠參差,
虛實結合。本聯(lián)表面是寫讀詩句,找到切實的依
法辨析錯使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新秋水滿池。
蟬、柳,實際暗寓詩人數(shù)
誤法,以襯托秋天的蜜早涼生北檻,據(jù),再作判斷;切不可
寥。殘照下東籬。十年人世的滄桑之感,實脫離詩句而只看選項,
露飽蟬聲懶,中有虛、虛中有實。以命題人的理解代替自
風干②柳意衰。
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題
過潘二十歲③,
人誘導而選錯答案。
何必更愁悲。
“在格調上頗為相似”錯,找詩歌中的情感詞句來
[注]①公元前825
本詩悲涼甚至悲苦,“何確定詩眼,把握詩歌感
尾聯(lián)的“何必更愁悲”年(唐寶歷元年),白居
4.思想感必”又添無奈而劉禹錫情的總基調;關注詩歌
跟劉禹錫《秋詞》中易出任蘇州刺史;次年
情分析錯
的《秋詞》則一反前人悲中的言行描寫,體會詩
的‘我言秋日勝春朝”,作本詩,詩人36歲因
誤
秋的傷感格調,贊頌秋天中人物的心理世界,從
在格調上頗為相似。病去職,與劉禹錫結伴
的美好,兩者極為不同。而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
歸洛陽。②風干:柳樹
感情。
經秋,風吹葉落,暗指
忽視了注釋中的“因病去
自己年邁體衰。③潘安
詩歌前六句寫景,在作品的注釋,詩前的小
職”“風干”,錯解了作
歲鬢生白發(fā),過潘
結尾抒發(fā)了對中唐衰32序,甚至標題,都是解
5.忽視注者的感情。詩人抒發(fā)的是
二十歲,應是52歲知
敗的惋惜之情,堪稱讀作品的重要信息,一
釋致誤
“人生的黃昏將至,命運
天命的年齡。定要認真審讀,仔細分
寫景詩的典范之作。
無法預料,內心憂苦”之
析,不可忽視。
情。
詩作前半篇寫中夜操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
八)庾信㈤深入體味寫景句本身,
6.形象特琴、書卷滿床的情景,
尋思萬戶侯,意境特點“清新明亮”概敏銳感知并精確表達其
點(或景物
后半篇寫白露明月、中夜忽然愁。括不當,應為“凄清孤
氣氛)概括特點或氛圍;聯(lián)系語境,
琴聲遍屋里,寂”。
不當螢火飄流的秋色,構著眼于整首詩的情感基
書卷滿床頭。
調,切忌孤立理解。
成清新明亮的意境。雖言夢蝴蝶,
定自非莊周。
“雖言”兩句運用莊準確了解典故,是準確
“雖言”兩句運用莊周夢
殘月如初月,
周夢蝶的典故,自己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讀
蝶的典故,“雖言”“定
新秋似舊秋。
如同那個可以齊物我、作品,在準確理解詩句
露泣連珠下,自”兩個虛詞卻是重點,
一是非、在輕飄飄的意思的基礎上,結合全
7.典故分螢飄碎火流。雖然夢為蝴蝶、忘懷自身,
達觀世界中自適其志篇內容,找到典故內容
析錯誤樂天乃知命,
就可以擺脫時刻相隨的
的莊周一樣,夢為蝴與作品人物、事件的內
何時能不憂。
愁思,無奈自己絕對不是
蝶、忘懷自身,就可以在聯(lián)系,找到二者的相
[注]庾信:南北朝時期
擺脫時刻相隨的愁思。那個可以齊物我、一是非、似點或者相異點,才能
詩人,輔佐梁元帝,出
在輕飄飄的達觀世界中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
使西魏被扣留,西魏滅自適其志的莊周。通過反注:生僻的典故一般有
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用典故,表明“愁”之無注釋。
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可消釋。
詩為仕周時期所作。在解讀作品時,望文生
“殘月”兩句由“中夜”
“不能回國輔政盡忠”無
義、斷章取義、浮于表
8.主旨意暗渡而來,表達出時中生有,此時梁已被滅;
面、主觀臆斷、無中生
圖理解偏這里表達的是時光流逝
光流逝而詩人卻不能有、脫離語境任意闡發(fā)、
差
而詩人卻年年如故的悲
回國輔政盡忠的無限
模式化理解,都會使主
哀之情。
惆悵之情。
旨意圖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
9.語言風
格表述不常將詩歌的語言風格(特點)界定錯誤,比如將“清新明快,錯設為“沉郁委婉”等。
當
。專項練習《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外,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下列對這首唐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借“昔”“今”二字展開思路,拉開時間的帷幕,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
直接抒發(fā)了實現(xiàn)夙愿后的喜悅之情。
B.頷聯(lián)兩句緊扣上聯(lián)的“水”字,雖然沒有出現(xiàn)“水”字,卻能讓讀者感受到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闊
大意境,景色的宏偉奇麗。
C.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都是由觀景引出,只不過頷聯(lián)以觀景所見為主,頸聯(lián)以觀望所見而引起的聯(lián)想為主,兩者的內
涵方面是一脈相通的。
D.這首詩意境開闊宏麗,表現(xiàn)手法多樣,尤其是尾聯(lián)運用了抒情寫法,揭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
意境。
2.杜甫在面對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時“憑軒涕泗流”,請簡要分析這淚水中包含了詩人的哪些情感?
【答案】
1.A
2.①舉目無親的孤苦。②年老多病,以孤舟為伴的凄涼。③對國家動蕩不安和戰(zhàn)亂不休的悲傷。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A.“直接抒發(fā)了實現(xiàn)夙愿后的喜悅之情”錯誤。表面看似有初登岳陽樓的喜悅,實質是抒發(fā)早年志向至今尚未
實現(xiàn)、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故選A。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親朋無一字”寫到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自己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寫出了親朋音訊全無的孤
獨之情。
“老病有孤舟”中寫到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
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寫出了自己年老多病,又漂泊
在外的孤危之感。
“戎馬關山北”寫到關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所以憑欄遙望胸懷家國淚水橫流。寫出了國家動蕩不安但自
己卻不能為國家效力的痛苦之感。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山行
王安石[宋]
出寫清淺景,歸穿蒼翠陰。
平頭均楚制①,長耳②嗣吳吟。
暮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誰同此真意,倦鳥亦幽尋。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謂漢人穿的傳統(tǒng)服裝。②“長耳”即毛驢。
3.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始兩句道出了山行的意圖,意欲描寫詩人外出和來時景色清淺和蒼翠的不同特點。
B.詩歌描寫了詩人的裝扮,借此暗喻自己在脫離官場后已儼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了。
C.詩中人著儒服騎毛驢,聽著吳越民歌般的驢鳴,看似逍遙實則有掩不住的寂寞凄苦。
D.詩中“直意”與陶淵明“此中有真意”大抵類同,均可指自然中所包蘊的人生的真諦妙趣。
4.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
3.C
4.①此詩描繪了一幅清幽靜寂的畫面。詩歌描繪了出門時景色的淺淡清新,回歸時濃陰蒼翠,于此景中,詩人
平民裝扮,騎著毛驢,聽著驢鳴,暮嶺山色、寒泉好音,一派清幽靜寂。②流露出詩人悠閑滿足、愜意自得、
澄懷靜虛的情感和心境。
【解析】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掩不住的寂寞凄苦”理解錯誤,由美麗景色的描繪可知,表現(xiàn)了詩
人悠閑滿足、愜意自得。故選C。
4.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形象,品味詩人情感的能力。
首先看詩歌中所寫的景,由詩歌標題“山行”即可得知,詩人所寫的景應是山中之景,開頭兩句“清淺景”“蒼
翠陰”即暗示考生,詩人在山行之中所捕捉到的景象特點,出門時景色的淺淡清新,回歸時濃陰蒼翠頸聯(lián)“暮
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中以“佳色”形容暮嶺山色,以“好音”形容泉水流淌發(fā)出的聲音,尤其在泉水聲音
的襯托之下,山中更顯幽靜,詩人在這樣的情境之中,騎著毛驢,聽著驢鳴,暮嶺山色、寒泉好音,描繪了一
幅清幽靜寂的畫面。
然后結合詩人在這樣情境之下的表現(xiàn)來體會詩人的情感,詩人在這樣的情境之下,騎著毛驢,聽著驢鳴,悠然
前行,由此可以看出詩人的悠閑滿足、愜意自得。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寓驛舍①
陸游
閑坊古驛掩朱扉,又憩空堂綻客衣。
九萬里中鯨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②。
繞庭數(shù)竹饒新筍,解帶量松長舊圍。
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
【注】①驛舍:作者題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館于是"。②晉代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
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p>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尾首呼應,以“暗塵殘墨”回應“閑坊古驛”,氣氛始終幽暗凄冷。
B.詩歌頷聯(lián)運用典故,指出自己重來舊地,亦表明詩人不與世俗同流的歸隱之志。
C.詩人在驛館數(shù)竹量松,撫今追昔,感慨良多,看似悠閑的動作中實含有無窮凄惶。
D.詩歌收篇運用“i韻”的疊詞,意蘊凄涼,《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的開篇疊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6.王弼(三國?魏)說:“象生于意,意以象盡,可尋象以觀意?!北驹姛o一字明說“情”,其意象卻又處處
含有深沉強烈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
5.B
6.①“閑坊”“古驛”“空堂”,寫出了此地的冷清荒涼,表達了詩人天涯落拓的孤寂。
②“鰥鵬自化”喻指不少得志者飛黃騰達,官運亨通,“鶴仍歸”寫自己此日舊地重來,表達人事浮沉,物是
人非感慨。
③“竹增松長”,表達時光流逝的凄惶。
④“暗塵殘墨”,今昔對比,表達壯志難酬的沉痛抑郁。
【解析】
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B.“表明詩人不與世俗同流的歸隱之志”錯誤,應是“物是人非”。頷聯(lián)運用兩個典故,“解自化”用《莊子?
逍遙游》鰻化為鵬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飛黃騰達,官運亨通,但他們扶搖直上,與我本不相干;“鶴仍歸”
用《搜神后記》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舊地重來,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嘆。這一
聯(lián)用的兩個典故,格言升沉異勢,深寓感慨,既表明詩人舊地重來,又蘊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嘆。
故選Bo
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聯(lián)“閑坊古驛掩朱扉,又憩空堂綻客衣”,寫景敘事,借景抒情?!伴e”表明“坊”地處僻靜,“古”突出
“驛”的陳舊、荒涼,?!把凇钡摹爸祆椤?,“客”需憩“空堂”突出住地的冷清。著意突出驛舍荒涼幽寂的
特點,烘托了詩人孤寂凄冷的感情。
頷聯(lián)“九萬里中鰻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鯨自化”用《莊子?逍遙游》鯨化為鵬的典故,喻指不少得志者
飛黃騰達,官運亨通,但他們扶搖宜上,與我本不相干;“鶴仍歸”用《搜神后記》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鶴歸來
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舊地重來,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嘆。這一聯(lián)使用兩個典故,表達作者感慨人事浮沉,
物是人非。
頸聯(lián)“繞庭數(shù)竹饒新筍,解帶量松長舊圍”,緊承“一千年外鶴仍歸”,運用動作描寫,寫此日追尋舊跡的行
動,故地重游,驛中庭院已經起了變化。那片竹子比過去長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過去長得更粗大了。詩人在
思量這些年閑拋的歲月,亦在尋找這些年往來奔波的腳印。竹增松長,歲月如流??梢娺@數(shù)竹量松看似悠閑的
動作中,實含有無窮感慨,萬種凄惶。寫作者一根根數(shù)竹,解下腰帶量松,這些動作寄寓了作者歲月如流的無
窮感慨。
尾聯(lián)“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今昔對比,壁上的詩句,字跡漫潰,蛛網塵封,尚依稀可以辨認,
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鴻爪,也記下了當日的激烈壯懷,撫今追昔,詩人怎能不心事萬千?今昔對比,詩人感慨萬
千,表達了壯志難酬的沉痛抑郁之情。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中夜①
杜甫
中夜江山靜,危樓望北辰②。
長為萬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國風云氣,高堂③戰(zhàn)伐塵。
胡雛④負恩澤,嗟爾太平人。
【注】①本詩作于大歷元年(766年),時杜甫客居夔州西閣。②北辰:指國都長安。③高堂:高大的廳堂,
此處指朝廷。④胡雛:對胡人的蔑稱,此處實指安祿山,作者認為亂局的根源在于胡人負恩,于是激憤地稱之
為“胡雛”。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開篇點題,寫夜半時分江山寂靜,作者夜不能寐,倚樓遐思遙望故國。
B.頷聯(lián)從時空角度表達了漂泊他鄉(xiāng)的愁苦之情,寫法與《登高》的頸聯(lián)相同。
C.尾聯(lián)抒發(fā)了壯志未酬、無以報國的感慨,與《登岳陽樓》有異曲同工之效。
D.本詩將敘述、描寫、議論有機結合,輔以直抒胸臆,情感深沉,意境雄渾。
8.這首詩歌的頸聯(lián)非常精妙,請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答案】
7.C
8.①運用“風云氣”“戰(zhàn)伐塵”描寫出國家風云變幻、戰(zhàn)亂頻繁的畫面;
②運用想象聯(lián)想,由個人命運聯(lián)想到國家動蕩的境況,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形勢的關注和擔憂,情感深厚博大;
③既承接上文對自身命運的感慨,又引出尾聯(lián)對造成國家亂局根源的思考。
【解析】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古詩內容和鑒賞表達技巧的能力。
C.“尾聯(lián)抒發(fā)了壯志未酬、無以報國的感慨,與《登岳陽樓》有異曲同工之效”錯誤。二者不同?!兜窃狸枠恰?/p>
表達了懷才不遇,空有一腔熱忱卻報國無門的凄傷。本詩尾聯(lián)的意思是胡兒辜負了朝廷的恩澤,不禁感嘆那些
安享于太平的人,借此詩人表達了對胡人的激憤之情和對茍且偷安之人的憤恨。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詩詞鑒賞之煉句的能力。
頸聯(lián)“故國風云氣,高堂戰(zhàn)伐塵”意思是國家的局勢像風云一樣變易無常;朝堂之上蒙上了一層戰(zhàn)塵?!帮L云
氣”“戰(zhàn)伐塵”描寫出國家風云變幻、戰(zhàn)亂頻繁的畫面;
頸聯(lián)寫作者雖然處于漂泊之中,但仍舊時時關注著國家形勢,“故國”“高堂”的景象是作者的想象,運用想
象聯(lián)想,由個人命運聯(lián)想到國家動蕩的境況,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形勢的關注和擔憂,情感深厚博大;
頷聯(lián)“有愧百年身”寫詩人深感人生蹉跪,在短暫的一生中,他想要振作,卻無能為力;尾聯(lián)通過寫“胡雛負
恩澤”直指造成眼前亂局的根源胡兒負恩。頸聯(lián)承上啟下,既承接上文對自身命運的感慨,又引出尾聯(lián)對造成
國家亂局根源的思考。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賣花聲?題岳陽樓
(北宋)張舜民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注】本詞是作者在宋神宗元豐六年因譏議邊事被貶南方,途經岳陽時所作。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首兩句勾畫出一幅洞庭葉落、水空迷蒙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
B.樓內詞人正在把酒,因即將離別遠行,侍酒的女子滿斟酒杯,顯出莊重的顏容。
C.詞人安慰友人不必吟唱《陽關曲》來送別自己,表現(xiàn)了詞人對離別的灑脫態(tài)度。
D.詞人憑欄遠望,遙想南行的艱辛,字里行間也蘊含了人生之路充滿艱危的感慨。
10.本詞和杜甫的《登岳陽樓》同為登樓名篇,兩個作品分別提到“長安”和“關山北”兩地,請簡要分析這
兩地分別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
9.C
10.①長安是漢唐舊都,這里借指北宋京城。詞人借回望長安,表達被貶南方的悲傷與怨憤,和對京都的思念、
對朝廷的期待之情。②關山北指北方邊境,是當時戰(zhàn)火燃燒之地。詩人借遙望北方,表達對國家安危、時局動
蕩的憂思,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
【解析】
9.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表現(xiàn)了詞人對離別的灑脫態(tài)度”錯?!安皇俏汲俏魅タ?,休唱陽關”這兩句是詞人聯(lián)系王維《送元二使安
西》一詩,告訴友人不必如古人那樣吟唱《陽關曲》來送別自己。因為自己是南下,并非西行,且元二是出使,
而自己則是被貶,此處有自嘲的意味。故選C。
10.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賣花聲》中的“長安”是漢唐古都,這里借指北宋京城汴京。詞人被貶南方,前途可畏,故頻頻回首,遙望
京城,內心矛盾,雖然對自己蒙冤遭貶心有怨憤,可還是期待皇帝能早日召還自己,有對朝廷的一片眷戀和期
待?!兜窃狸枠恰分械摹瓣P山北”指北方邊境,當時吐蕃入侵,戰(zhàn)爭不息,國家不安寧。詩人向北眺望,雖然
隔著道道關山看不到戰(zhàn)火,但心中已呈現(xiàn)出外族入侵、國家危難的情景,禁不住老淚縱橫,表達對國家時局的
擔憂和報國無門的哀傷。
六、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小題。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①
【宋】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②里奏霓裳③,準擬岳陽樓上。
【注】①公元1167年(在宋孝宗乾道三年)張孝祥當時正在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市)。后改官離開湖南,
乘舟北上,途經洞庭湖畔的黃陵山時,遇風受阻,于是寫了這首詞。②水晶宮:古代傳說水中的宮殿。③霓裳:
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樂舞名。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寫風尚未起時的洞庭風光。“一船秋色”勾勒出時令特征,“十里湖光”
寫出湖面平靜寬廣。水光山色,交相輝映。
B.“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寫的是天氣乍變,微風初起時的湖上景色。以幽默的口吻寫航船遇風受
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襯出作者此時的心境十分安閑自在。
C.“明日風回更好”句,寫他期待天氣變好,及時登程的心情?!敖裣端藓畏痢本浔憩F(xiàn)了他在迫不得己的情
況下“露宿”時的無可奈何,流露出他改官離任的惆悵。
D.“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聽到陣陣波濤聲,龍宮歌舞的奇特想象油然而生。龍宮既然奏歡慶之樂,
明天準能在岳陽樓上欣賞洞庭湖的美景勝狀。
12.本詞用了哪些手法?請結合文本分析。
【答案】
11.C
12.①融情于景,起筆兩句便借開闊美好的景象烘托內心欣悅之情。
②擬人,將水擬人化。航船遇風受阻、被迫停泊,作者卻說是“波神”有意留人,特地布景。
③反問,“何妨”句以反問突出作者在不得已“露宿”時的泰然曠達。
④想象/虛寫,由耳邊濤聲想象龍宮奏樂之景,猜想明日定是好天氣。
【解析】
11.本題考查學生這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C.“流露出他改官離任的惆悵”錯誤,“何妨”二字表現(xiàn)出曠達。故選C。
1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這兩句寫舟泛湘江一路行來的景色。“一船秋色”、“十里湖光”,美景堪
收、旅懷足慰,詩人融情于景,借開闊美好的景象烘托內心欣悅之情。
“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詩人不說自己的行船為大風所阻,不得行駛的實況,相反卻抒寫自己幻
覺的意象,熱情地邀請他欣賞那美好的夕陽景色。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寫航船遇風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況。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對風遏行舟的情況詞人此刻的心境,猶如《定風波》詞中所寫:“誰
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那樣泰然自如。不過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切望風向轉變。如果明天能夠轉為順風的話,那
么今天露宿在江邊也是心情舒暢的?!昂畏痢本湟苑磫柾怀鲎髡咴诓坏靡选奥端蕖睍r的泰然曠達。
“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歌舞曲。“岳陽
樓”,在湖南岳陽市城西,面臨洞庭湖。這里前一句寫一陣陣江中波濤的聲響,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悅耳的音
樂。由耳邊濤聲想象龍宮奏樂之景,猜想明日定是好天氣。
?拓展《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春詞
【唐】劉禹錫
昨來樓上迎春處,今日登樓又送歸。
蘭蕊殘妝含露泣,柳條長袖向風揮。
佳人對鏡容顏改,楚客[注】臨江心事違。
萬古至今同此恨,無如一醉盡忘機。
【注】楚客,指屈原,后成為唐宋詩詞中的代名詞。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昨來迎春”“今日送歸”暗含對比,詩句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B.頷聯(lián)采用擬人手法,寫出蘭花凋零、蘭露如泣、柳枝迎風招搖的情狀。
C.頸聯(lián)對仗工整,典故運用巧妙,不著痕跡,妥帖自然,抒發(fā)心中積郁。
D.尾聯(lián)時空交織,“一醉盡忘機”意味深長,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
14.“萬古至今同此恨”中的“此恨”包含哪些情感,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答案】
13.D
14.①對春天離去的悵惘哀傷。首聯(lián)以迎春送春的對比,表達了傷春之情。(或以殘花凋零,蘭露如泣,融情
于景,抒發(fā)了詩人對春天離去的哀傷之情。)
②對人生易老,年華已逝的悲嘆。借佳人對鏡發(fā)現(xiàn)容顏改變,抒發(fā)對年華已逝的悲嘆。
③貶謫他鄉(xiāng),困頓不得志的郁悶。詩人用屈原的典故,表達理想落空的郁悶。
【解析】
1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D.“'一醉忘機'意味深長,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錯誤,尾聯(lián)意思是自古以來,春夏秋冬,四季變換,
無法更改,面對春天歸去,傷春惜春之情萬古相同,與其感嘆感傷,還不如拼卻一醉,消除機巧之心,忘卻紛
爭的世事。作者認為只有在醉中才能忘卻世俗煩庸,與世無爭,恰恰表現(xiàn)出詩人對現(xiàn)實人生的失意和痛苦。
故選Do
1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首聯(lián)“昨來迎春”“今日送歸”暗含對比,表達對時光流失的迅疾,仿佛昨天才在樓上迎接春天的到來,沒
想到今天春天就要離去,充滿了無奈之情。
頷聯(lián)意思是就連超凡脫俗高雅圣潔的蘭花,花期已過,花瓣凋零,殘妝萎靡,蘭露如泣,似乎不愿意春天離去;
而柳樹已經長出長長的枝條,隨風擺舞,猶如像春天告別。采用擬人手法,用“殘妝”“含露泣”等詞寫暮春
時節(jié)蘭花凋零、蘭露如泣,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離去的傷感和失意。
②頸聯(lián)意思是面對暮春,美人感嘆春光流失,容顏變換,而詩人猶如屈原一樣,忠心耿耿,卻被貶謫他鄉(xiāng),困
頓不得志,這么多年來難以施展心中大志,和自己的原意相違。“容顏改”寫佳人對鏡發(fā)現(xiàn)容顏改變,表明時
間流逝,借此作者抒發(fā)了對年華已逝,人生易老的慨嘆。
③頸聯(lián)中“心事違”指不得志,結合注釋“楚客”本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xiāng),故稱“楚
客”,這里詩人以屈原自喻,表達了自己和他一樣,被貶他鄉(xiāng),客居異地,人生困頓,理想落空的郁悶。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
黃機1注]
寒江夜宿。長嘯江之曲。水底魚龍驚動,風卷地、浪翻屋。
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xù)。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盈掬。
【注】黃機,南宋詞人,身處中原淪喪時期。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景凄寒,詞人夜晚泊舟江上,他佇立在江邊,思潮翻滾,不禁仰天長嘯。
B.狂風卷地,巨浪翻騰,水底魚龍被驚動。一“卷”一“翻”,使詩詞氣勢飛動。
C.“詩情”兩句使全詞過渡到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緒由低沉抑郁漸趨激昂慷慨。
D.“興亡”是偏義復詞,指亡。這句話是對中原淪陷、南宋危殆的命運的感慨。
16.同樣是寫“淚”,這首詞中的“淚”與“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中的“淚”表
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
【答案】
15.C
16.①范詞中的“淚”表達了將士們壯志難酬、功業(yè)難成以及久戍思鄉(xiāng)的深沉情感。②黃詞中的“淚”既是對
自身功名不如人意的感傷,又是對中原淪喪的痛心與無奈。
【解析】
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作者的情緒由低沉抑郁漸趨激昂慷慨”錯?!霸娗橐魑醋恪>婆d斷還續(xù)”,意思是心中潛藏的詩意被激發(fā)
出來,吟誦了許多詩詞仍嫌不夠;又斷斷續(xù)續(xù)地喝了許多酒,仍覺得心中的愁怨排解不出,不足以消愁。這一
過渡,全詞轉入下片抒情??煽闯鲎髡叩那榫w由激昂慷慨漸趨低沉,想借吟詩飲酒強自寬解,然而郁結于心的
如此深廣的憂憤豈是輕易能夠排遣掉的,其結果只能是“吟未足”,“斷還續(xù)”。是什么在困擾著作者,使他
郁悶,心緒難平?那就是國家的“草草興亡”,即中原的匆匆淪喪。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①范詞中“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意思是夜深了,在外征戰(zhàn)的人都難以入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
被霜雪染白了頭發(fā),默默地流淚。抒發(fā)了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思鄉(xiāng)的情懷。據(jù)此看出,“淚”表達了將士們
壯志難酬、功業(yè)難成以及久戍思鄉(xiāng)的深沉情感。
②黃詞中“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盈掬”,意思是不要問國家的興亡為什么就在旦夕之間,(我)雖心有
抱負,卻難以施展,讓我不禁想流下愁苦的淚水。據(jù)此看出,此處的“淚”既是對自身功名不如人意的感傷,
又是對中原淪喪的痛心與無奈。
三、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颶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④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①此詩當作于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都因加王叔文
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貶。漳:漳州。汀:汀州,今屬福建。封:封州。連:連州,今屬廣東。②颼(zhfi
n),吹動。③薜荔:一種蔓生植物,也稱木蓮。④文身:身上文刺花繡,古代有些民族有此習俗。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抒情詩情景交融,凄楚動人。首聯(lián)攝詩題之魂,并為以下的逐層抒寫展開了宏大的畫卷。
B.頷聯(lián)中“驚風亂隨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墻”,寫的是遠景,描繪了風急雨驟的景象。
C.頸聯(lián)同寫遙望,卻一仰一俯,視野各異。仰觀則重嶺密林,俯察則江流曲折,景中寓情。
D.尾聯(lián)用“共來百越文身地”做鋪墊,最后歸結到“音書滯一鄉(xiāng)”,便收到了沉郁頓挫的藝術效果。
18.請結合全詩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答案】
17.B
18.①本詩抒發(fā)了苦悶與憤懣之情?!昂L斐钏颊C!币痪?,詩人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了自己被貶柳州后的苦
悶與憤懣。
②本詩表達了對美好人格的堅守?!败饺亍迸c“薜荔”,象征了人格的美好與芳潔,詩人借此二物來表現(xiàn)自己
對美好人格的堅守。
③本詩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從“嶺樹重遮千里目”一句,可以看出詩人對和自己一樣被貶外地的四位朋
友的無盡思念。
【解析】
1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寫的是遠景”錯誤,寫的是近景。故選B。
18.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詩抒發(fā)了苦悶與憤懣之情?!敖哟蠡摹睂懷壑?,是說柳州城周圍都是荒涼偏遠之地,寫出他們謫所之艱
苦。望到極處,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寫出他們四人所貶之處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愁
思”如同“海天”一樣,茫茫不斷。“海天愁思正茫?!币痪?,詩人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了自己被貶柳州后的
苦悶與憤懣。
本詩表達了對美好人格的堅守。在這里,芙蓉與薜荔,正象征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登城樓而望近處,從所見
者中特意拈出芙蓉與薜荔,顯然是它們在暴風雨中的情狀使詩人心靈顫悸。風而曰驚,雨而曰密,幽而曰亂,
侵而曰斜,足見對客觀事物又投射了詩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礙于風,而驚風仍要亂幽;薜荔覆墻,雨本難
侵,而密雨偏要斜侵。這不禁使詩人產生聯(lián)想,愁思彌漫。在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賦中之比興,有如
水中著鹽,不見痕跡?!败饺亍迸c“薜荔”,象征了人格的美好與芳潔,詩人借此二物來表現(xiàn)自己對美好人格
的堅守。
本詩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盡管嶺樹重遮,卻由于登高望遠,仍能逾越障礙,放眼千里,視線并未被遮住,
這是從下句遙看九回江流的描寫中得到答案的。迫不及待地登上城樓遠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
遠,足見思之甚切。因為他們五人同遭迫害,命運休戚相關,友誼真摯,雖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己。
從“嶺樹重遮千里目”一句,可以看出詩人對和自己一樣被貶外地的四位朋友的無盡思念。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
哀郢①(其二)
陸游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限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幕,慷慨悲歌白發(fā)新。
欲吊章華②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③。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陸游借以為題。郢,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
陵。②章華:章華臺。公元前535年,楚靈王“舉國營之”,修建了一座宏偉宮苑,以豪華富麗夸于諸侯,被
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臺”。③廢城:指郢城。荊榛:荊樹叢。
19.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首句寫景,荊州十月已是早梅初開的小陽春氣候,為下句的感嘆作鋪墊。
B.首聯(lián)次句運用比喻手法,將過去的歲月比作下坡的車輪,表達了對時光飛逝的感慨。
C.頷聯(lián)寫得極為沉重,抒發(fā)了詩人對仁人志士因天地無常與江湖險惡而貧困潦倒的感慨。
D.頸聯(lián)塑造了一位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悲憤苦悶的愛國詩人形象。
20.本詩尾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作賞析。
【答案】
19.C
20.尾聯(lián)勾畫出一幅荊榛滿地、霜露侵襲的慘淡的廢城景象。尾聯(lián)上下兩句通過郢都古今盛衰的強烈對比,表
達了詩人對故土淪喪的痛惜;“廢城霜露濕荊榛”以景結情,眼前之景的慘淡,透露出詩人報國無門的苦悶與
孤獨。
【解析】
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C.“因天地無常與江湖險惡而貧困潦倒”錯誤,頷聯(lián)寫天行有常,何曾有導致壯士途窮困厄之心;自古以來,
皆因人事之非,以致多少像屈原這樣的貞臣節(jié)士去國離鄉(xiāng),放逐江湖。抒發(fā)了詩人對仁人志士因壯志難酬而產
生的感慨。故選C。
2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尾聯(lián)“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勾畫出這種荊榛滿地、霜露侵入的慘淡景象?!罢氯A”象征著郢城
曾經的繁華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前解除投資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廣州南沙體育館屋面板系統(tǒng)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人事專員年終總結經典版(四篇)
- 中考一??荚囶}和答案
- 系統(tǒng)集成技術開發(fā)合同樣本規(guī)范
- 2024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范文(2篇)
- 2025土石礦車輛運輸承包合同
- 國家能源機械類考試題及答案
- 力學原理試題和答案
- 2025年企業(yè)技術支持人員勞動合同模板下載
- 燃氣發(fā)電機安全管理培訓
- 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三方服務服務質量保障方案
- 心血管核醫(yī)學分子影像學進展
- 費用預算管控方案
- 中小學必背飛花令詩詞-(春、月、風、花、山、江、人、日、動物、顏色、數(shù)字)
- 成人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護理
- 抖音本地團購抖音來客開通報白合同
- 機械加工廠新員工培訓
- 公立醫(yī)院績效考核微創(chuàng)手術目錄(第2版)
- 內科胸腔鏡檢查護理查房課件
- 鐵路接觸網安全工作規(guī)則學習與案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