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課內(nèi)文言文要點梳理與練習(全國通用)
《醉翁亭記》(過關(guān)訓練)(原卷
知識卡片
文言文閱讀之斷句
★【設(shè)題方式】:①請用“/”為下面句子劃分朗讀停頓。(一般劃一處或兩處)
②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知識梳理]
停頓有兩種:一是句間停頓,就是根據(jù)標點符號來確定句與句之間停頓的長短、語調(diào)的抑揚;二是句中
短暫停頓,它是以詞或詞組為單位,根據(jù)句子成分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來劃分的語氣停頓。
★[技巧點撥]
一、“意義單位劃分法”:
文言句朗讀的停頓劃分可先揣摩意義,再把意思結(jié)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貝IJ“單位”與“單
位”之間往往有一定停頓。
二、“語法結(jié)構(gòu)劃分法”:
根據(jù)語言順序處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動補”來停頓,
也就是說在主謂之間、謂賓之間、狀語與中心語之間、動補之間要作停頓,以使語意明顯。
1、主謂之間、狀謂之間、動補之間可作停頓。
2、動賓之間,結(jié)合緊密時不停頓,但賓語有定語限制或修飾,就須停頓。
3、幾個狀語之間雖有停頓,但只相當于現(xiàn)代的頓號級別,可不作停頓。
4、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一收不停暢
三、“文言句式特點劃分法”:
要留心文言句式特點,如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省略句、判斷句、被動
句、固定結(jié)構(gòu)句等,劃分停頓時須維護其古代語言特點和意義的完整。
四、停頓要體現(xiàn)關(guān)鍵詞的管轄范圍。
五、留心名作狀的朗讀停頓。
六、留心形同于現(xiàn)代雙音合成詞現(xiàn)象的朗讀停頓。
古代漢語連在一起的兩個單音詞,形同于現(xiàn)代的雙音節(jié)合成詞,朗讀時必須分開,不能把古代兩個單
音詞讀成現(xiàn)代的雙音合成詞。
七、留心句首關(guān)聯(lián)詞及語氣助詞“夫、蓋、且、若夫、至若“,將其自成音節(jié),專作停頓,以發(fā)揮統(tǒng)領(lǐng)全
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話題的作用。
八、留心古代的“國名、年號、地名、官名、郡爵、史實”。
九、“也”用在句中表示提示,朗讀時應(yīng)停頓,不能誤為副詞,如作句尾語氣助詞則不作停頓。
十、句式整齊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讀時可用相同的停頓來讀,使語氣語調(diào)一氣貫通。
A---------1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林壑(he)朝而往(zhao)低僂提攜(1U)
B.瑯珊(xie)棄者勝(yi)山肴野不(su)
C.輒醉(zh6)限泉(liang)樹林陰霞(yi)
D.潺潺(chan)頹然(tui)觥籌交錯(gong)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林壑(he)劇然(wei)日寫明(hui)
B.潺潺(chan)宴即(han)麟籌(gong)
CJ區(qū)倭(lu)提萼(xie)野藏(shu)
D.頹然(tm)輒醉(zhe)環(huán)滁(chii)
3.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譯文: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那山。
B.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譯文:發(fā)現(xiàn)了野花,有一股清淡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
濃郁的綠蔭。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水美景中。
D.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譯文: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
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
4.下列各句中“也”字表達的語氣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故自號日醉翁也B.山間之朝暮也
C.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D.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飲少輒醉,加年又最高朝耐往,暮而歸B.太守自謂也太守謂誰
C.山水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奉D.四時年景不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二、句子默寫
6.歐陽修《醉翁亭記》
(1)山水之樂,O
(2),,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3)野芳發(fā)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4)前者呼,后者應(yīng),,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5)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o
7.歐陽修《醉翁亭記》
(1)《醉翁亭記》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環(huán)境特征(領(lǐng)起全文)的句子是“”,
(2)《醉翁亭記》中表明“醉翁”稱號的由來的句子是
(3)《醉翁亭記》中描繪山間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4)《醉翁亭記》中描寫山間春夏美景的句子是“,
(5)《醉翁亭記》中點明欣賞山水的樂趣與酒的關(guān)系的句子是“
(6)《醉翁亭記》中與“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相照應(yīng)的句子是
8.用課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描寫山間朝暮景象的句子是“,,
(2)《醉翁亭記》中,“,”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樂”
是根本。
(3)萬籟此都寂"輕輕再輕輕!”這條提醒保持安靜的標語嵌入了古詩文,別有情趣。請從歐陽修《醉
翁亭記》中選擇句子,填入橫線,完成下面這條提醒護花的標語?!?,你怎么舍得她受
傷?
(4)文中照應(yīng)“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9.根據(jù)提示默寫。
(1)美國發(fā)動貿(mào)易戰(zhàn),不是單純的經(jīng)濟決策,而是借關(guān)稅手段打壓中國向高精尖制造業(yè)強國升級,這一意
圖與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義同。
(2)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用對偶句“,”描繪出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
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瑯哪山有晦有明、交替變化的朝暮景象。
(3)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概括了山間四季的不同風光。“(春),(夏),
(秋),(冬),山間之四時也”,一季一幅畫面,都緊緊抓住山林泉
石的特點,給人不同的美學享受。
(4)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有動靜對比之美。“,”,樹木之靜對比出
百鳥喟瞅之動,相得益彰;",,眾賓歡
也。,,太守醉也”,以眾賓喧嘩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
10.填空。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以神來之筆捕捉到了四時之景的詩情畫意,其中描寫春夏之景的句子
是:,。作者用“,”兩句描繪出山間朝暮的變化,語言精練,對比鮮明。
三、填空題
1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字,自號,晚年又號o宋代家。
(2)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一個“樂”字,圍繞這一主線,作者先介紹了“亭之概況”,接著描繪了“”,
最后抒寫了“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描寫“亭中宴”的過程中,描繪了四個場景圖,依次是:滁人游——一
12.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山行六七里()
(2)翼然臨于泉上()
(3)名之者誰()
(4)自昔日醉翁也()
(5)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2)峰回路轉(zhuǎn)回:
(3)有亭翼然順于泉上者臨:
(4)醉翁之卓不在酒意:
(5)日出而林霏開霏:
(6)云歸而巖穴跟暝:
(7)野芳發(fā)而幽香芳:
(8)停倭提攜低僂:
(9)泉香而酒冽洌:
(10)山肴野募藏:
(11)雜然而前豚者陳:
(12)宴期之樂酣:
(13)弈者勝弈:
(14)糠籌交錯觥:
(15)樹林陰劈翳:
14.全篇共21個“也”字,所表述的語氣有三種:A.陳述(用于描寫景物);B.肯定(用于介紹人名);
C.感嘆(用于直抒胸臆)。試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各表現(xiàn)了哪種語氣。
(1)環(huán)滁皆山也。()
(2)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4)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5)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6)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四、翻譯
15.詞類活用
(1)中行六七里
活用情況:釋義:
(2)雜然而地陳者
活用情況:釋義:
(3)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活用情況:釋義:
(4)多之者誰
活用情況:釋義:
(5)故自昔日醉翁也
活用情況:釋義:
(6)至于負者外于途
活用情況:釋義:
16.詞類活用
(1冷之者誰()(2)中行六七里()
⑶翼然臨于泉上()(4)自券日醉翁也()
(5)雜然而尊陳者()(6)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⑺野芳發(fā)而的奇()(8)佳木秀而暮陽()
(9)太守宴也()
17.一詞多義
(1)樂山水之樂()禽鳥不也()
(2)窮樂亦無去也()欲考其林()
(3)歸云歸而巖穴暝()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4)秀佳木布而繁陰()蔚然而深有者()
18.古今異義
⑴佳木雋而繁陰()(2)山間之四町也()
(3)野芳發(fā)而幽香()(4)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19.古今異義
(1)山間之四町也
古義:今義:
(2)時者中,弈者勝
古義:今義:
20.特殊句式
(1)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句式:__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句式:______________
21.重點字詞
(1)杯滁皆山也環(huán):
(2)望之劇俗而深秀者蔚然:
(3)而涉出于兩峰之間者瀉:
(4)峰回路轉(zhuǎn)回:—
(5)作亭者誰作:—
(6)名之者誰名:—
(7)太守目謂也自謂:.
(8)醉翁之意不在酒忌:.
(9)得之心而害之酒也寓:
(10)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開:
(11)云歸而巖穴暝暝:—
(12)日號明變化者晦:—
(13)野芳發(fā)而幽香芳:—
(14)佳木谷而繁陰秀:—
(15)臨溪而漁漁:____
(16)養(yǎng)然而前陳者雜然:一
(17)須您乎其間者頹然:一
(18)樹林陰翳翳:一
(19)太守謂誰謂:—
2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
(1)不滁皆山也環(huán):—
(2)尉然而深秀者蔚然:
(3)醉翁之塞不在酒思:_
(4)臨溪而漁漁:____
(5)樹林陰翳陰翳:—
23.解釋文言字詞
⑴林擎尤美⑵望之尊然而深秀者
(3)有亭翼然強于泉上者(4)飲少輒醉
(5)醉翁之毒不在酒(6)云歸而巖穴日曇
(7)雜然而前陳者(8)宴酣之樂
(9)解等交錯(10)頒然乎其間者
(11)樹林陰翳(12)太守謂誰
24.一詞多義
(1)歸
①云歸而巖穴暝
②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謂
①太守自謂也
②太守謂誰____________
(3)臨
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②強溪而漁____________
(4)樂
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②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③四時之景不同,而不亦無窮也
(5)而
①飲少輒醉,頂年又最高
②溪深痼魚肥
③朝而往,暮頂歸
④雜然也前陳者
⑤游人去加禽鳥樂也
⑥若夫日出面林霏開
⑦畫不知人之樂
25.句子翻譯。
(1)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
(2)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6)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7)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8)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9)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
中考真題
一、課內(nèi)閱讀
(2022?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下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
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齊?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
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回:(2)弈: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環(huán)滁皆山也.
(2)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3.文章第②-④段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二、對比閱讀
(一)(2023?河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
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杳,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號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予家城市,人事叢委①,應(yīng)酬為勞。老母在堂,于禮不能遠離,日惟避喧南園內(nèi)。園寺城二余里,無雜
木,柏可三百株,松止有五,計其植日,才四十年,而已成林。松柏之間,有一草廬,歲久熟漏,不蔽風
雨,且卑隘②如坐阱中。不得已改作焉。撤草而覆之以瓦,左右置牖③,前后為門,疏朗空洞,落日后猶能
辨蠅頭字。中設(shè)一扁,名以“后知軒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歲寒然后知;又居之四面通明者為軒,孰謂
斯名不情稱哉?
(摘選自李開先《后知軒記》)
【注釋】①叢委:繁雜,堆積。②卑隘:矮小狹窄。③牖(y6u):窗戶。
4.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
(1)四町之景
詞語推斷法:四時更替
—
不同
(2)園去城二查閱詞典法:①離開。②距,距離。③赴,前往。④表示行為的趨勢。(摘(填序
余里自《古代漢語詞典》)號)_____
(3)歲久敞漏課內(nèi)遷移法:余則縊袍敞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
5.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6.下面是甲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另一種標點方式,請解說其合理性。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
7.甲乙兩文所寫的亭和軒分別用“醉翁”和“后知”來命名,原因各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回答。
(二)(2023?山東濱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
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武王問于太公日:“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日:“治國之道,愛民而己。”日:“愛民若何?”日:“利
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國之道?!噬茷閲?,遇民
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p>
(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政理》)
8.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B.太守謂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C.故善為國者公問其故
D.遇民如父母之愛子或遇其叱咄
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B.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其真無馬邪
C.利之而勿害跳往助之
D.故善為國者不足為外人道也
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2)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11.“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啊炯住课慕Y(jié)尾運用設(shè)問手法,在自問自答中流露出作者之情。
12.以民為本的思想在【甲】【乙】兩文中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
(三)(2022?山東聊城?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①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②未下,始極
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B(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西湖游記?晚游六橋待月記》)
【注釋】①午: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未:下午一點到三點。申:下午三點到五點。②夕春:夕陽。
13.加點詞語解釋或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非絲非竹無絲竹之亂耳B.畫不知人之樂學畫不思則罔
C.皆在朝日始出錚指目陳勝D.月景尤為清絕哀轉(zhuǎn)久津
14.翻譯下列句子。
(1)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2)安可為俗士道哉?
15.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發(fā)垂髯”與“低僂提攜”都指代老人和孩子。
B.成語“峰回路轉(zhuǎn)”“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心曠神怡”都出自《醉翁亭記》。
C.【乙】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既寫出了杭人游湖的時間,又引出了下文作者對湖景的描
寫。
D.【甲】【乙】兩文都是游記散文,所選片段都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16.【甲】【乙】兩文中都寫到了“樂”,結(jié)合選文簡析它們的不同之處。
(四)(2022?湖北荊州?中考真題)古詩文聯(lián)讀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游瑯哪山記
宋濂
自驛西南出,過平皋約三里所,望豐山盤亙雄偉出瑯娜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
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歐陽公修所發(fā)。泉上十余步即豐樂亭,直豐樂亭之東數(shù)百步,即醒心亭。由
亭曲轉(zhuǎn)而西入天寧寺。今皆廢,惟涼煙白草①而已。濂聞其語,為悵然者久之。
復西行約三里許,有泉瀉出于兩山之間,分流而下,日讓泉,潺潺清澈,可鑒毛發(fā)。傍岸有亭日“漸入
佳境”,今已廢,惟四大字勒崖石間。沿溪而過薛老橋,入醉翁亭。亭久廢,名人石刻頗夥②,兵后③焚煉為
堊盡。亭后四賢堂,亦廢。亭側(cè)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欄覆之欄下壓以巨石中流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
手掬飲之,溫。
(選自《歷代山水游記選》,有刪節(jié))
注釋:①(涼煙白草)蒼涼的煙霧荒草。②(頗夥)非常多。③(兵后)戰(zhàn)亂后。
1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望西都,意躊躇(躊躇)志得意滿的樣子
B.得之心而國之酒也(寓)寄托
C.有亭翼舉臨于泉上者(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D.樹林陰翳(翳)遮蓋
1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發(fā)則幽香
C.行有休于樹/雜然而前陳有,太守宴也
D.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遺德
19.下面對《山坡羊?撞關(guān)懷古》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一“聚”一“怒”,群山若動,大河有情,作者賦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強烈感情。
B.一“表”一“里”,外寫黃河,內(nèi)寫華山,生動表現(xiàn)潼關(guān)一帶雄奇險要的地理位置。
C.一“望”一“意”,前寫動作,后寫心緒,表現(xiàn)作者對前朝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的失望。
D.一“興”一“亡”,詞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會顛撲不破的興亡之理。
20.下面對《醉翁亭記》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從全景到遠景,再逐層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滿尋幽覽勝之趣。
B.末段抒情以禽鳥之樂烘托眾人之樂,眾人之樂烘托太守之樂,最后落腳到山水之樂。
C.文章大量語句用“也”字做句尾,讀來頓覺嘴上有醉意,臉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以一“樂”字貫穿全篇,表達隨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與民同樂的情懷。
21.下面對《游瑯珊山記》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宋濂一行按當?shù)厝酥敢?,先游豐樂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賞讓泉風景。
B.作者記游的是歷經(jīng)元末戰(zhàn)亂之后的瑯哪山風景,故所見皆衰草涼煙、斷壁殘垣。
C.文中寫自然風光往往雄奇清絕,寫人文風景則傾覆焚毀,兩相比較令人悵惘嘆息。
D.選段以游蹤為線,或遠跳,或問路,或照清影,或賞題刻,或飲清泉,游興頗濃。
22.用給《游瑯哪山記》中劃線部分斷句(限三處)
石欄覆之欄下壓以巨石中流一竅通泉徑可五六寸
2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五)(2023?四川遂寧?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彳區(qū)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乙】
(歐陽修)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①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
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②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日:“以荒遠小邑,且如
此,天下固可知?!弊誀枺鍪虏桓液鲆?。凡歷數(shù)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③之?;騿枺骸盀?/p>
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日:"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
簡者,不為繁碎耳?!?/p>
(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注釋】①機阱:陷阱②枉直乖錯:冤假錯案③便:安逸、安適。
24.用給乙文劃線語句斷句,劃兩處。
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
25.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凡歷契郡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黎
B.以縱為寬人多/書假余
C.而民受其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D.寬簡而不擾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無以自遺,因取舊案反覆觀之。
27.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分析歐陽修的從政理念。
中考模擬.
一、課內(nèi)閱讀
(一)(2023?河南周口?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閱讀《醉翁亭記》,完成下面小題。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醉翁之惠不在酒意:
(2)雜然而前際者陳:
2.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太守的“樂”情之中也隱含‘悲”情,請結(jié)合原文語句,談?wù)勀愕睦斫狻?/p>
4.歐陽修似乎熱衷于建亭命名,下面鏈接材料是他修建豐樂亭的事跡。請結(jié)合文章和材料內(nèi)容,說說你對
他建亭命名的理解。
【鏈接材料】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①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②立;
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游然③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
與滁人往游其間?!?/p>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
泉。掇④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⑤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⑥之豐成,而喜
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釋】①諸:兼詞,之于。②特:突出。③渝然:水勢盛大的樣子。④掇:拾取。⑤刻露:清楚地顯露
出來。⑥歲物:收成。
(二)(2023?湖南婁底?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5.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故/自號日醉翁也B.吾視其/轍亂C.人不知而/不慍D.今齊地方/千里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不知太守之舉其樂也(樂:以……為樂)
B.雜然則前陳者(而:連詞,表轉(zhuǎn)折)
C.山水之樂(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
D.但僂提攜a區(qū)僂:指老人)
7.下面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先介紹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接著由寫景到寫人,最后再到寫“樂”。脈絡(luò)清晰,層次分
明。
B.本文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第③段的用意不在寫宴會之盛。而在展現(xiàn)人民的安居樂業(yè)。
C.“醉,,與“樂,,是統(tǒng)一的。因“樂,,而“醉”,"醉,增其“樂,,廣醉,,是表象,“樂,,是本質(zhì),寫“醉,,正是為了寫“樂,二
D.文章語言簡潔流暢,委婉有致。開篇“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字寫盡滁州環(huán)山的特點,舉重若輕,令人嘆
服。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9.文章多處提到“樂”,主要表現(xiàn)了哪幾種“樂”?“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
(三)(2023?北京???既#╅喿x《醉翁亭記》,完成下面小題。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樞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0.下列選項各有兩組詞語,每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日出而林霏開/連月不開太守歸而賓客隊/喜叢天降
B.雜然而前醫(yī)者/推隋出新四時之錄不同/春和量明
C.往來而不摯者/身懷簞技朝而往,暮而歸/完璧歸趙
D.漸呼水聲潺潺/呼雞起舞而樂亦無方也/理屈詞方
11.翻譯文中三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譯:山勢回環(huán),道路彎轉(zhuǎn),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理解:醉翁亭位于距離滁州城六七里的瑯哪山上的釀泉之上。
【乙】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翻譯:到溪邊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造酒,泉水香甜,酒清亮。
理解:肥魚、美酒和野味野菜,宴席豐盛,太守充分感受到了滁州百姓設(shè)宴招待他的熱忱。
【丙】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翻譯: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
理解:看到滁州百姓過著安樂的日子,隨從自己游山玩水,作者內(nèi)心無比快樂。
12.根據(jù)《醉翁亭記》和下面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
【鏈接材料】
子瞻①遷②于齊安,廬于江上……
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
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④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⑤
為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于前,要之一飽,而
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于中⑥,無責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于是也。
—(選自蘇轍《武昌九曲亭記》)
【注】①子瞻:蘇軾的字。蘇轍是其弟。齊安,即黃州(今湖北黃岡)。當時蘇軾貶謫黃州,蘇轍貶謫筠
州。②遷:貶謫。③褰(qian)裳:提起衣服。④擷(xi6):摘取。⑤適意:合乎自己的心意。⑥中:
內(nèi)心。
歐陽修和蘇軾雖遭貶謫,卻能安然自適,寄情山水?!疤刂畼贰笔洽伲白诱爸畼贰笔洽?,子瞻
感到快樂的原因是“③_____"。
(四)(2023?廣東廣州?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级#╅喿x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彳區(qū)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山間之四時也/年與時馳
B.奧者歌于途饞勢競上
C.醒能述以文/策之不以其道
D.太守歸而賓客隊也/戰(zhàn)則請叢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3)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選文中寫山中早晚的陰晴變化,四時景物的迥然不同,總歸為“樂亦無窮”,余韻不絕。
B.本文大量運用“也”字,如“眾賓歡也”“太守醉也”洋溢著平和、從容、愉悅的情調(diào)。
C.通過對滁人游、太守宴的描述,體現(xiàn)出滁州的政治清明,抒發(fā)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D.“太守”一詞多次出現(xiàn),最后道出“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解開懸念,反問饒有興味。
二、對比閱讀
(一)(2023?河南南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喉倭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
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涉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號,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迂叟①平日多處堂中讀書,上師圣人,下友群賢,窺仁義之原,探禮樂之緒。志倦體疲,則投竿
取魚,執(zhí)紀②采藥,決渠灌花,操斧伐竹,臨高縱目,唯意所適③。明月時至,清風自來,行無所牽,止無
所根,耳目肺腸,不為己有。踽踽④焉、洋洋⑤焉,不知天壤之間復有何樂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日:“獨
樂園
(節(jié)選自司馬光《獨樂園記》)
【注釋】①迂叟:作者自稱。②紅:紡織。③適:閑適,舒暢。④踽踽:孤立行走。⑤洋洋:悠然自得。
14.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佟僂提攜”中的“彳區(qū)僂”本意是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
B.“期者中,弈者勝”中的“射”這里指投壺,是宴飲時的一種游戲。
C.“樹林陰鷺”中的“翳”是“樹蔭”的意思,這里指樹林枝葉茂密、綠樹成蔭。
D.“香為己有”與《桃花源記》“悉如外人”中的“悉”意思相同,翻譯為“全,都”。
15.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6.請簡要分析甲文中“醉”與“樂”之間的關(guān)系,并說說作者是如何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的?
17.兩篇選文都是以文記樂,但作者的志趣各不相同。甲文歐陽修通過寫宴飲之樂、山林之樂、禽鳥之樂、
游人之樂、太守之樂,傳達出寄情山水,的思想;乙文司馬光通過對獨樂園生活的描繪及園名由來,
表現(xiàn)了自己生活閑適,的生活情趣。(請用四字詞語填空)
(二)(2023?廣西柳州?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醉翁亭記
歐陽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樞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獲,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乙】歐陽修傳
修始在滁洲,號醉翁,天資剛勁,雖機阱①在前,觸發(fā)之不顧。
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復觀之,見其枉直乖錯②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日:“以荒遠小邑
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
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shù)郡,不見治跡,寬簡而不擾,
故所至民便③之?;騿枺骸盀檎捄喍虏怀趶U,何也?"日:“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
弊?!?/p>
(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改)
【注】①機阱:陷阱。②枉直乖錯:冤假錯案。③便:安逸,安適。
18.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頒然乎其間夕日欲粼B.未學及文章予學求古仁人之心
C.行者休于樹茍全性命于亂世D.朝畫往雜然畫前陳者
19.下面對【甲】【乙】兩文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醉翁”與“太守”兩個稱謂,一為名號,一為官職,互相映襯,揭示形象的多面性。
B.【甲】文多用對偶句寫景,用散句收束,在整齊中尋求變化,抑揚頓挫,音樂諧美。
C.【乙】文中歐陽修雖然遭遇仕途坎坷,但仍能以百姓為本,盡力搞好政務(wù),可見其堪稱良臣。
D.【甲】文托物言志,處處灑脫豁達,令人神往;【乙】文敘事寫人,字里行間充滿敬佩之情。
20.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
21.【甲】文每段開頭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詞語有什么作用?請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22.歐陽修被貶后,短短兩年就將滁州治理得太平興盛,百姓和樂。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說說歐陽
修政績顯著的原因。
(三)(2023?安徽亳州?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
泉。掇①幽芳而蔭②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
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美業(yè)課件
- 澳洲藥廠面試題及答案
- 智能焊接試題及答案
- 涉稅專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清潔空調(diào)考試題及答案
- 導管固定考試題及答案
- 鉗工鉗工考試題及答案
- 善人惡人測試題及答案
- 噪聲考試題目及答案
- 警察靶場測試題及答案
- 醫(yī)療器械2017版與2002版器械分類目錄對照表
- 2019火災(zāi)自動報警系統(tǒng)施工及驗收標準
- 倉儲中暑應(yīng)急演練預案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冊雙數(shù)課文
- SPC CPK超全EXCEL模板完整版可編輯
- 渠道一百軟件2012戰(zhàn)略合作伙伴推廣計劃課件
- 2023年邢臺沙河市體育教師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GB/T 8424.2-2001紡織品色牢度試驗相對白度的儀器評定方法
- GB/T 23806-2009精細陶瓷斷裂韌性試驗方法單邊預裂紋梁(SEPB)法
- 自動化在組裝廠的應(yīng)用培訓資料
- 房產(chǎn)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政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