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zhì)量測試
八年級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9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用有:個選項符合題意)
1.壁畫所處的環(huán)境相對封閉、幽暗、潮濕,易滋生微生物,導致壁畫受損。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制
出機器人,機器人高速噴射帶負電的粒子殺滅微生物,從而保護壁畫。該粒子可能是()
A.電子B.原子核C.質(zhì)子D.中子
2.如圖是修筑公路的壓路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碾子很重是為了增大壓強
B.輪胎很寬是為了減小壓力
C.方向盤凹凸不平是為了減小摩擦
D.向轉軸加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
3.下列現(xiàn)象不熊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吹氣時紙條向上
B.,用吸管喝水
將硬幣吹進盤中
D.吹氣時乒乓球不掉
4.近期“蘇超聯(lián)賽”如火如荼地舉行,下列關于足球比賽中的物理知識,說法錯誤的是()
A.足球靜止在水平地面,受到平衡力作用
B.足球被踢瞬間,作用力使足球發(fā)生形變
C.腳踢足球瞬間,腳也受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被踢出后在慣性力作用下向前滾動
5.如圖是漢代畫像磚上描繪的《史記》中“泗水取鼎”畫面,兩邊各有數(shù)人用繩子通過滑輪緩慢拉起掉落
水中的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兩邊繩子對鼎拉力的合力豎直向上
B.利用此定滑輪能省一半的力,屬于省力杠桿
C.鼎在水中上升過程中,其底部所受水的壓強不變
D.將鼎緩緩提出水面過程中,繩子拉力一直不變
6.西安交通大學科研團隊研究出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彈性好、韌性好(不易斷裂)、耐高溫、隔熱性好,這
種材料不適宜用來制作()
A.車椅座墊B.消防服C.保溫杯D.煲湯鍋
7.學習完力學知識后,小明對下列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
A.圖①中消防戰(zhàn)士勻速爬升,他所受摩擦力向下
B.圖②中壺嘴和壺身的水靜止時相平,是連通器的原理
C.圖③中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越大,氣體壓強越大
D.將圖④中飲料杯倒立在水平桌面,飲料對杯底壓強比正立時大
8.如圖所示,工人用一塊傾斜直木板將箱子勻速拉上平臺。已知箱子質(zhì)量50kg、底面積為0.2m2,工人拉
力為350N,箱子沿傾斜直木板移動了2m,升高1m,用時10s,g取ION/kg。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上移過程拉力對箱子做功700J
B.上移過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70W
C.箱子與傾斜木板摩擦力為200N
D.箱子對平臺的壓強為2.5x1()3pa
9.大小不同的A、B兩個實心球,分別放入裝有水的甲、乙容器中,兩球靜止時排開水的體積相同,A漂
A.A球所受浮力大于B球所受浮力
B.甲容器中液體質(zhì)量相對較小
C.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相對較大
D.B球的密度約為A球密度的兩倍
10.小制作:蠟燭蹺蹺板。它選用一根塑料管,中間插上一根大號縫衣針,選取兩根相同的蠟燭,根部插入
塑料管,再把縫衣針兩端分別擱在兩個玻璃杯口,點燃蠟燭,就做成了蠟燭蹺蹺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選用相對較粗的蠟燭效果更好
B.轉軸的位置離蹺蹺板重心越遠越好
C.蹺蹺板較低那端的蠟油熔化速度更快
D.防止蠟燭擺動過大而翻轉,可使轉軸處于蹺蹺板重心下方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共70分)
11.物理課上,老師將氣球與毛皮摩擦,氣球能吸引小紅的長頭發(fā),那是因為帶電氣球能吸引;老師
將毛皮摩擦過的兩個氣球用細線懸掛并靠近,發(fā)現(xiàn)兩個帶同種電荷的氣球相互;又將兩個表面光滑
的鉛塊擠壓,它們能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O
12.端午節(jié),每家每戶粽葉飄香,說明了;很多地方有賽龍舟的習俗,隊員們奮力向后劃槳,龍舟快
速前行,說明了力的作用是,沖過終點線后停止劃槳,龍舟還能向前沖,說明了龍舟具有,
行駛一段距離后,龍舟慢慢停下,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13.小明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1)使用前用手指輕按橡皮膜盒,若U形管中液面不發(fā)生變化,說明裝置;
(2)重新安裝調(diào)試成功后,將橡皮膜盒放入水中,隨深度的增加,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保持橡
皮膜盒深度不變,改變它的方向,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
(3)往水中加入鹽,調(diào)成濃鹽水,兩側液面高度差變大,能否得出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的結論,
請判斷并寫出原因:。
14.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先后把長方形物塊放在不同的板上,水平向右
拉動物塊,長方形物塊勻速運動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1)如圖甲,先以物塊b面在玻璃板表面拉動,勻速時讀數(shù)為1N,則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大小為N;接著分別將物塊側面a、側面c作為底面水平拉動,測力計讀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
大小與;(物塊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2)如圖乙,用木板替代玻璃板,勻速拉動讀出示數(shù),再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做實驗,發(fā)現(xiàn)示數(shù)一次比一次
大,得出結論是:壓力不變,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
(3)為探究壓力是否影響摩擦力大小時,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15.圖書館來了一批新書,工人用如圖所示的___滑輪提升書籍,一次運送的書籍重為480N,從底樓運
至二樓書重心提升3m,耗時30s,已知繩端拉力為250N,則滑輪的重為N,手拉繩頭的速度為
m/s,此過程人做的有用功為J,人做功功率為W。(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
16.按題目要求作圖。
(1)如圖甲,冰壺水平向左運動,請作出其所受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的示意圖。
(2)如圖乙,小球漂浮于水面,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圖。
乙
(3)如圖丙,用棒提升重物,畫出B點位置所用最小力片和阻力耳的力臂4。
丙
17.如圖是冰壺女團比賽時的情景。冰壺由花崗巖鑿磨而成,質(zhì)量為20kg,體積為8xl(p3m3,與冰面的
接觸面積為0.02m2。g取ION/kg,求:
(1)冰壺的密度;
(2)冰壺所受摩擦力是冰壺重力的0.01倍,求冰壺所受摩擦力,及滑行30m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18.如圖,重力不計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O.Oln?,容器內(nèi)盛有2kg的水。一木塊漂浮在
水面,其質(zhì)量為0.8kg。g取ION/kg,求:
(2)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
(3)此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19.如圖所示是興趣小組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裝置。
Q~~<~J-p:
0
AU
甲乙
(1)乙裝置是對甲裝置的優(yōu)化,可以忽略影響,甲圖木塊處靜止狀態(tài),在水平方向受到兩端細繩的
合力(選填“為0”、“向左”或“向右”)。
(2)丙裝置比乙裝置更優(yōu),但丙裝置需要選取、硬質(zhì)的小卡片;為證明二力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兩
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可以將(填選項);為證明二力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兩個力是否在同一
直線上,可以將(填選項);
A.小卡片旋轉一定角度,看是否恢復
B.兩端懸掛不同數(shù)量的祛碼
C.小卡片進行剪切成兩半
(3)為證明物體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兩個力不僅限于水平方向,你的操作是
20.學習興趣小組在估測大氣壓的活動中,
(1)同學們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的前段,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是為了;
(2)在活塞上拴掛一個小桶,然后(選填“快速”或“慢慢”)向桶里增加細沙,直至活塞
如圖甲,測得小桶和沙子的總重為N,認為大氣對活塞的壓力等于小桶和沙子對活塞的拉力,用到的
物理知識是;
(3)如圖乙,注射器的容積為20mL,注射器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為cm(注意:長度測量需要估
讀),所測大氣壓強的大小夕=。沒有考慮活塞與筒壁的摩擦,會導致實測數(shù)據(jù)略微偏o
21.小明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如圖甲所示。
(1)安裝好杠桿,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高、右端低,應將平衡螺母向調(diào)節(jié),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
(2)。點懸掛三個鉤碼,A、8、C三點分別懸掛六個、三個、兩個鉤碼,杠桿均能在水平位置平衡,這
說明杠桿平衡時,力越小,對應的力臂越=進一步實驗,可歸納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杠
桿的平衡公式)。
(3)保持。點懸掛鉤碼不變,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E點施加方向的力時拉力最小。
小明自制了一把桿秤,由秤盤、提紐、秤桿、秤蛇構成,如圖乙所示。
(4)當不掛秤坨、秤盤中不放重物,提起提紐時桿秤恰能水平平衡,提紐相當于杠桿中的_____0已知
ZA0=4cm,Z0B=40cm,秤蛇由200g的祛碼組成,則這把桿秤最大測量值為g,提紐右側每厘
米標注go
(5)小明在設計的過程中沒考慮掛秤蛇繩子的重力,這會導致稱量質(zhì)量偏______。
2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跨學科實踐——設計制作“浮力秤”
中國橋梁發(fā)展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任務與要求】古今橋梁調(diào)查。小明查閱資料后從工程技術上把中國橋梁發(fā)展史分為古代、近代、現(xiàn)代三
個時期,典型作品分別是潮州廣濟橋、錢塘江大橋、深中通道。
如圖甲,廣濟橋集梁橋、拱橋、浮橋于一體,由18只木船橫向并排連接而成,兩端用鐵鏈固定在梁橋的磯
頭墩,可隨水位漲落而高低變化。
錢塘江大橋是由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為鋼結構桁梁
橋,分為引橋和正橋兩個部分。
深中通道有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由兩端密封的空心沉管,如同巨大的長方體空心箱子,先漂浮在海面,
后通過內(nèi)部壓載水箱灌水使之沉入海底,一節(jié)節(jié)拼接而成,如圖乙。
圖甲圖7,
【設計與制作】“浮力秤”制作。小明假期到廣濟橋旅游,發(fā)現(xiàn)景區(qū)對浮橋游客數(shù)量限流管制,他想通過
浮橋排水量監(jiān)控浮橋的游客數(shù)量,他便與同學們制作“浮力秤”,稱量不同質(zhì)量的輕小物體,要求耐用、
刻度均勻。“浮力秤”由浮沉桶上方固定一個盤子組成,將“秤盤”裝不同質(zhì)量物體靜置水中時,桶身與
水面結合處標注相應“刻度線”。
【交流評價】小明與同學間交流,對制作過程遇到的問題和創(chuàng)新改進等方面進行評價。
(1)關于中國的橋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錢塘江大橋橋墩受海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大而變大
B.漲潮時,廣濟橋的浮橋露出水面的部分會變小
C.深中通道中的沉管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D.深中通道中的沉管下沉的原理與潛水艇相同
(2)為滿足設計要求,浮沉桶適宜選用(選填“口徑大底座小的紙杯”、“側面有不規(guī)則螺紋的礦
泉水瓶”或“圓柱體桶”),為防止浮力秤不傾覆,桶底部適當鋪些沙子,秤盤選用質(zhì)量較______的托盤,
“浮力秤”在水中靜止時處于狀態(tài);
(3)測得“浮力秤”總質(zhì)量為100g,當秤盤不放物體時,“浮力秤”所受浮力是N,已知桶底面積
為20加2,“浮力秤”的“零刻度線”應距桶底cm位置。測得桶高度為30cm,將質(zhì)量為g的
物體放入秤盤后發(fā)現(xiàn),圓柱體桶恰好完全浸沒,此時可在桶側面標記“浮力秤”的“最大測量值”;(g取
10N/kg)
(4)實驗測試完成后,同學們對“浮力秤”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了交流,他們認為若要使該
“浮力秤”稱量范圍不變,但更精確,可采取的方法是。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zhì)量測試
八年級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9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用有:個選項符合題意)
【1題答案】
【答案】A
【2題答案】
【答案】A
【3題答案】
【答案】B
【4題答案】
【答案】D
【5題答案】
【答案】A
【6題答案】
【答案】D
【7題答案】
【答案】B
【8題答案】
【答案】C
【9題答案】
【答案】D
【10題答案】
【答案】C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共70分)
【11題答案】
【答案】①.輕小物體②.排斥③.引力
【12題答案】
【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項突破:負數(shù)的意義及應用(解析版)-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人教版)
- 小學數(shù)學-百分數(shù)運算 專項復習(含解析)
- 幼兒照護1+X考試模擬題(附解析)
- 2025年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設計與優(yōu)化考核考前沖刺模擬題庫附完整答案
- 2025年保安證考試模擬試題試題及答案
- 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循環(huán)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研究考核試卷
- 養(yǎng)老護理員初級練習題庫(含參考答案解析)
- 校園火災隱患排查考核試卷
- 休養(yǎng)所社區(qū)醫(yī)療的社區(qū)心理健康咨詢服務考核試卷
- 小升初復習講義:變速及平均速度問題(含解析)-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
- 礦山員工請假管理制度
- 產(chǎn)權車位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
- 大學混合式教學的評估體系構建與應用
- 全國一卷2025年高考語文真題含解析
- 呼吸衰竭評估與管理
- 低壓電工說課課件
- 2025課件:紅色基因作風建設七一黨課
- 安全輸血試題及答案
- QCC常用質(zhì)量工具培訓
- 跨部門協(xié)作績效量化方法-洞察闡釋
- 供配電技術(第4版)唐志平全套教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