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高頻熱點特訓:化學能與電能_第1頁
高考化學高頻熱點特訓:化學能與電能_第2頁
高考化學高頻熱點特訓:化學能與電能_第3頁
高考化學高頻熱點特訓:化學能與電能_第4頁
高考化學高頻熱點特訓:化學能與電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化學能與電能

1.控制合適的條件,將反應2Fb+2IU2Fe2++L設(shè)計成如圖所示原電池,下

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時,電流方向是從甲池石墨棒流向乙池石墨棒

B.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Fe“被還原

C.電流計讀數(shù)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

D.電流計讀數(shù)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k固體,乙中石墨電極為負極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總反應方程式得,I被氧化,F(xiàn)e>被還原,因此甲中石墨為正極,乙中石墨為

負極。

【詳解】

A.乙中I被氧化,F(xiàn)e計被還原,因此甲中石墨為正極,乙中石墨為負極,電流方

向是從正經(jīng)導線流向負極,所以從甲池石墨棒流向乙池石墨棒,故A項正確;

B.由總反應方程式知,F(xiàn)e?+被還原成Fe",故B項正確;

C.當電流計為零時,說明沒有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反應達到平衡,故C項正確;

D.加入Fe?+,導致平衡逆向移動,則Fe2+失去電子生成Fe*作為負極,故D項

錯誤;

故選Do

2.將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的K閉合(已知:鹽橋中裝有瓊脂凝膠,內(nèi)含KC1),下

列判斷正確的是

用飽和硫酸鈉.附

取溶液浸濕的沙紙

Imol-L,ZnSO/ff液Imol-L’CiiSOj溶液

甲乙

A.Cu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電子沿Zn-*a~*b~*Cu路徑移動

c.片刻后甲池中C(C1)增大

D.片刻后可觀察到濾紙b處變紅色

【答案】C

【解析】

甲、乙裝置能自發(fā)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是原電池,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

作正極,則含有硫酸鈉溶液的濾紙是電解池,a是陰極,b是陽極。

A.該原電池中鋅作負極,銅作正極,正極上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該A錯誤;

B.電子從Zn-a,b->Cu路徑流動,電子不進入電解質(zhì)溶液,故B錯誤;

C.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鹽橋中的C1移向甲燒杯,所以片刻后甲池中

c(C1)增大,故C正確;

D.電解池中,a電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同時a電極附近生成氫氧根離子,

導致溶液堿性增強,所以a極變紅色,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3.科學家近年發(fā)明了一種新型Zn-C02水介質(zhì)電池。電池示意圖如圖,電極為

金屬鋅和選擇性催化材料,放電時,溫室氣體C02被轉(zhuǎn)化為儲氫物質(zhì)甲酸等,

為解決環(huán)境和能源問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放電時,負極反應為Zn-2e-+40田=Zn(OH):

B.放電時,1molC02轉(zhuǎn)化為HCOOH,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mol

C.充電時,陽極溶液中0E濃度升高

D.充電時,電池總反應為2Zn(OH):=2Zn+02T+40H-+2H20

【答案】C

【解析】

A.放電時,Zn變成Zn(OH):發(fā)生氧化反應做負極,負極反應為:Zn-2e-+40H-

=Zn(OH)t,故A選項正確;

+

B.放電時,根據(jù)右側(cè)可知,電極方程式為:2H+C02+2e=HC00H,可知Imol二氧

化碳轉(zhuǎn)化為甲酸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m01,故B選項正確;

+

C.充電時,右側(cè)為陽極,陽極生成氧氣,電極方程式為:2H204e=02T+4H,生

成氫離子,所以氫氧根離子濃度降低,故C選項錯誤;

D.根據(jù)題中圖示可知,充電時電池的總反應為:2Zn(OH)t=2Zn+02T+40H-+2H20,

故D選項正確;

故選:Co

4.一定條件下,碳鋼腐蝕與溶液pH的關(guān)系如下:

pH2466.5813.514

腐蝕快慢較快慢較快

2+F62O3

主要產(chǎn)物FeFe304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pHV4的溶液中,碳鋼主要發(fā)生析氫腐蝕

B.在pH>6的溶液中,碳鋼主要發(fā)生吸氧腐蝕

C.在pH>14的溶液中,碳鋼腐蝕的反應為02+40H+4e===2H2。

D.在煮沸除氧氣后的堿性溶液中,碳鋼腐蝕速率會減慢

【答案】C

【解析】

A.當pHV4溶液中,碳鋼主要發(fā)生析氫腐蝕,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

+

正極上電極反應式為:2H+2e=H2t,故A正確;

B.當pH>6溶液中,碳鋼主要發(fā)生吸氧腐蝕,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

正極上電極反應式為:02+2H20+4e=40H,故B正確;

C.在pH>14溶液中,碳鋼腐蝕的正極反應02+2H20+4e=40H,故C錯誤;

D.將堿性溶液煮沸除去氧氣后,正極上氧氣生成氫氧根離子的速率減小,所以

碳鋼腐蝕速率會減緩,故D正確;故選C。

5.執(zhí)法交警最常用的一種酒精檢測儀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其反應原理

為CH3CH2OH+O2<H3COOH+H2O,被測者呼出氣體中所含的酒精被輸送到電池中反應

產(chǎn)生微小電流,該電流經(jīng)電子放大器放大后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其酒精含量。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b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02+2H2()+4e=40H

C.呼出氣體中酒精含量越高,微處理器中通過的電流越大

+

D.a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CH3CH20H+H204e=CH3C00H+4H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據(jù)圖示及總反應方程式可知,電解質(zhì)溶液為酸性環(huán)境,氧氣發(fā)生還原反應,b

極為正極,a極為負極,CH3cH20H發(fā)生氧化反應,據(jù)此解答。

【詳解】

B.b為正極,電解質(zhì)溶液為酸性環(huán)境,正極上氧氣得電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水,

所以電極反應式為02+4e+4H=2H20,B錯誤;

C.單位時間內(nèi),人呼出的氣體中酒精含量越多,酒精失電子數(shù)越多,所以微處

理器中通過的電流越大,C正確;

D.a極是負極,CH3cH20H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CRCOOH,所以a極的電極反

+

應式為:CH3CH20H+H204e=CH3C00H+4H,D正確;

答案選B。

A.I從右到左通過離子交換膜

B.電極A上發(fā)生的反應為L+2e=3I,

C.電極Y上發(fā)生的反應為2C12e<l21,

D.當有0.ImoHC通過離子交換膜時,X電極上產(chǎn)生1.12L氣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當閉合開關(guān)K時,X附近溶液先變紅,說明X極生成0H,應為電解池的陰極,Y

為電解池的陽極,則A為原電池的負極,B為原電池的正極,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

A.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即從左向右通過離子交換膜,故A錯誤;

B.A為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K2s?2e=K2s4+21,故B錯誤;

C.Y為電解池陽極,氯離子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2c12e=Ck3故

C正確;

D.未指明溫度和壓強,無法確定氣體的體積,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Co

7.天津理工大學劉喜正等人利用Na2s2O4的生成和分解,研制出NaSOz可充電電

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乙二胺的乙酸溶液。該電池放電時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

關(guān)于放電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B.電子從Na極經(jīng)電解質(zhì)流向石墨極

C.石墨電極反應式為2Na++2soz+2e=Na2s2口

D.若轉(zhuǎn)移3moi電子,則消耗33.6L(標準狀況下)S02

【答案】C

【解析】

Na單質(zhì)為活潑金屬,所以Na電極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石墨電極為正極,S02

在電極上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A.可充電電池放電時相當于原電池,能量變化為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A項錯誤;

B.電解質(zhì)中沒有電子流動,B項錯誤;

C.石墨極是正極,SO?在電極上得電子結(jié)合遷移到正極的Na卡生成Na2s2O4,電極

反應為2Na++2so2+2e=Na2S204,C項正確;

D.根據(jù)以上電極反應式,該電池中轉(zhuǎn)移31noi電子,消耗3molS02,標準狀況下

體積為67.2L,D項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Co

8.電鍍行業(yè)產(chǎn)生的酸性含鋁廢水對環(huán)境有污染,其中所含的+6價倍(以CoO二形

式存在)是主要污染物,可采用電解法將其除去。向酸性含鋁廢水中加入適量NaCl

固體,以Fe為陰、陽電極進行電解。經(jīng)過一段時間,有Cr(0H)3和Fe(0H)3沉淀

生成,從而使廢水中鋁含量低于排放標準。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pH=3.2時Fe"完全轉(zhuǎn)化為Fe(OH)3;pH=5.6時Cf完全轉(zhuǎn)化為Cr(OH)3

(1)向酸性含鋁廢水中加入適量NaCl固體的作用是o

(2)B極上有大量氫氣產(chǎn)生,電極反應為o

(3)結(jié)合化學用語分析酸性廢水中CoO:轉(zhuǎn)化為Cr(0H)3的主要原因

+2++

【答案】增強溶液的導電性2H+2e-=H2t6Fe+Cr20;+14H=7H20

3+3+3

+2Cr+6Fe,酸性減弱,Cr\Fe?+水解生成Cr(OH)3、Fe(0H)3

【解析】

【分析】

根據(jù)信息得到B為陰極,酸中的氫離子得到電子產(chǎn)生氫氣,陽極是鐵失去電子變

為亞鐵離子,亞鐵離子和CeO〉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CF、Fe*Cr3\Fe"水解生

成Cr(0H)3、Fe(0H)3o

【詳解】

(1)向酸性含倍廢水中加入適量NaCl固體的作用是增強溶液的導電性;故答案

為:增強溶液的導電性。

(2)B極上有大量氫氣產(chǎn)生,電極反應為2H++2e一=乩1;故答案為:2H++2e

-

=H2fo

(3)結(jié)合化學用語分析酸性廢水中CRO;轉(zhuǎn)化為Cr(0H)3的主要原因6Fe2++

-+3+3+

Cr20v+14H=7H2O+2Cr+6Fe,酸性減弱,Cd'Fe"水解生成Cr(OH)3>Fe(OH)3;

2++3+3+3

故答案為:6Fe+Cr20;+14H=7H20+2Cr+6Fe,酸性減弱,Cr\Fe>水解

生成Cr(OH)3、Fe(0H)3o

【點睛】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思維邏輯性,陽極的鐵失去電子變?yōu)閬嗚F離子,亞鐵和重銘酸

根反應生成鐵離子、鋁離子。

9.某小組同學利用原電池裝置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資料顯示:原電池裝置中,負

極反應物的還原性越強,或正極反應物的氧化性越強,原電池的電壓越大。

(1)同學們利用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并記錄。

電極

裝置編號溶液B操作及現(xiàn)象

A

pH=2的連接裝置后,石墨表面產(chǎn)生無色

IFe

H2S04氣泡;電壓表指針偏轉(zhuǎn)

電極A小墨

連接裝置后,石墨表面無明顯現(xiàn)

---

溶液-pH=2的

IICu象;電壓表指針偏轉(zhuǎn),記錄讀數(shù)

H2S04

為a

①同學們認為實驗I中鐵主要發(fā)生了析氫腐蝕,其正極反應式是

②針對實驗n現(xiàn)象:甲同學認為不可能發(fā)生析氫腐蝕,其判斷依據(jù)是

乙同學認為實驗n中應發(fā)生吸氧腐蝕,其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o

(2)同學們?nèi)杂蒙鲜鲅b置并用Cu和石墨為電極繼續(xù)實驗,探究實驗II指針偏轉(zhuǎn)

原因及影響氧化性因素。

溶液B操作及現(xiàn)象

經(jīng)煮沸的溶液表面用煤油覆蓋,連接裝置后,電壓表指針微微偏

m

pH=2的H2S04轉(zhuǎn),記錄讀數(shù)為b

在石墨一側(cè)緩慢通入O2并連接裝置,電壓表指針偏轉(zhuǎn),

記錄讀數(shù)為c;取出電極,向溶液中加入數(shù)滴濃Na2sO,

IVpH=2的H2sO4

溶液混合后,插入電極,保持通入,電壓表讀數(shù)仍為

C

在石墨一側(cè)緩慢通入并連接裝置,電壓表指針偏轉(zhuǎn),

VpH=12的NaOH

記錄讀數(shù)為d

①丙同學比較實驗II、IILIV的電壓表讀數(shù)為:c>a>b,請解釋原因是

②丁同學對IV、V進行比較,其目的是探究對氧化性

的影響;實驗IV中加入Na2s溶液的目的是o

【答案】2H++2e=H2t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Cu在H后,Cu不能置換出乩02

+4T+4e=2H20O2濃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強,使電壓值增大溶液的酸堿

性排除溶液中的Na.(或S(V)對實驗的可能干擾;

【解析】

(1)①同學們認為實驗I中鐵主要發(fā)生了析氫腐蝕,即為溶液中的1得電子生

+

成H2,其正極反應式是2H+2e=Hz3

②針對實驗H現(xiàn)象,甲同學考慮到: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Cu排在H的后面,

所以他認為不可能發(fā)生析氫腐蝕。乙同學認為實驗II中應發(fā)生吸氧腐蝕,其正極

是溶解在溶液中的得電子,電極反應式是O2+4田+4e-2H20o

(2)①丙同學比較實驗H、III、IV,同樣是pH=2的H2sO4溶液,只是溶解的

量不同,導致電壓表讀數(shù)為:c>a>b,因此可以看出,氧氣濃度越大,導電能

力越強。

②丁同學對IV、V進行比較,其變量是溶液pH的不同,因此其目的是探究溶液

的酸堿性對氧化性的影響。實驗IV中加入Na2sO4溶液,結(jié)果溶液的導電能力未

變,從而說明溶液中的Na卡(或S(V)對實驗不產(chǎn)生干擾,也由此得出實驗IV中

加入Na2sO,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Na卡(或SCV)對實驗的可能干擾。

10.電化學方法是化工生產(chǎn)及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氯(C10J為一種黃綠色氣體,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效、廣譜、快速、

安全的殺菌消毒劑。目前已開發(fā)出用電解法制取CIO2的新工藝如圖所示。

①圖中用石墨作電極,在一定條件下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CIO?。產(chǎn)生CIO?的電極

應連接電源的(填“正極”或“負極”),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o

②a極區(qū)pH(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圖中應使用(填“陰”或“陽”)離子交換膜。

(2)電解及血。4溶液制備KMn04o工業(yè)上,通常以軟鎰礦(主要成分是Mn02)與K0H

的混合物在鐵生埸(熔融池)中混合均勻,小火加熱至熔融,即可得到綠色的

K2MnO4,化學方程式為。用銀片作陽極(鎮(zhèn)不參與反應),鐵板為陰極,電

解K2M11O4溶液可制備KMn04o上述過程用流程圖表示如下:

則D的化學式為;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

+

【答案】(1)正極C15e+2H20=C102f+4H增大陽

【解析】

【分析】

(1)陽極與電源正極連接,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陰極連接電源負極,陰

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結(jié)合反應式判斷溶液酸堿性的變化情況;

【詳解】

(1)①圖中用石墨作電極,在一定條件下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CIO2。C1失去電

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產(chǎn)生C102,則產(chǎn)生CIO2的電極為陽極,應連接電源的正極,陽

+

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15e+2H20=C102t+4H;

②b極為陽極,a極為陰極,水電離產(chǎn)生的IT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產(chǎn)生慶,H+

不斷放電,使a電極區(qū)cGT)減小,c(OH)增大,因此溶液pH增大;

③根據(jù)圖示可知,離子通過離子交換膜由陽極區(qū)進入到陰極區(qū)。由于陽極b電極

上陰離子C1不斷放電,使附近的陽離子濃度增大,為維持平衡,溶液中的陽離

子通過交換膜進入到陰極區(qū),故圖中使用的離子交換膜是陽離子交換膜;

11.NaCl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將NaCl固體溶于水,溶解過程如圖1

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圖1圖2

A.圖1中水合鈉離子的圖示不科學

B.NaCl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Na+和C「

C.NaCl溶液通電后才發(fā)生電離

D.熔融NaCl通電后離子移動方向如圖2

【答案】C

【解析】

A.Na+帶正電荷,應該吸引帶有部分負電荷的氧離子,所以水合Na+圖應為密,

則圖中水合Na卡的圖示不科學,故A正確;

B.NaCl是電離出陰陽離子而導電,因此氯化鈉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

移動的Na+和C1,故B正確;

C.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發(fā)生電離,電離不需要通電,故C錯誤;

D.熔融NaCl通電后陽離子向陰極即向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移動,陰離子向陽

極移動即向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移動,故D正確;故答案選C。

12.以石墨作電極,電解AgNOs溶液,可在兩極分別得到Ag和。2,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

A.氧化性:Ag>H,還原性:N03>OH-

B.Ag附著在陽極:Ag++e-=Ag

C.電解過程中溶液的酸性將逐漸減弱

D.電路中每轉(zhuǎn)移Imol電子,可生成ImolAg和0.25mol02

【答案】D

【解析】

A.根據(jù)放電順序可知,氧化性:Ag+>H+,還原性:0H->NO;,A錯誤;

B.Ag附著在陰極,陰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Ag++e-=Ag,B錯誤;

C.電解過程中陽極上氫氧根離子不斷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氧氣,陽極附近水的電

離平衡被破壞,氫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將逐漸增強,C錯誤;

D.根據(jù)電子轉(zhuǎn)移守恒4Ag~()2~4e可知,電路中每轉(zhuǎn)移lmol電子,可生成lmolAg

和0.25mol()2,D正確;

答案為D。

13.熱激活電池(又稱熱電池)可用作火箭、導彈的工作電源。一種熱激活電池的

基本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其中作為電解質(zhì)的無水LiCKCl混合物一旦受熱熔融,電

池瞬間即可輸出電能。該電池總反應為:PbS04+2LiCl+Ca=CaCl2+Li2S04+

Pbo關(guān)于該電池的下列說法中,不其確的是

A.負極的電極反應:Ca-2e-=Ca2+

B.放電時,I向硫酸鉛電極移動

C.硫酸鉛作正極材料,LiCl為正極反應物

D.常溫時,在正負極之間連上檢流計,指針不偏轉(zhuǎn)

【答案】C

【解析】

電池總反應為:PbS04+2LiCl+Ca=CaCl2+Li2S04+Pb,Ca化合價升高,失

去電子,作負極,PbS04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作正極。

A.根據(jù)前面分析得到負極的電極反應:Ca-2e-=Ca2+,故A正確;

B.放電時,根據(jù)離子移動方向“同性相吸”,因此I向正極(硫酸鉛)移動,故B

正確;

C.硫酸鉛作正極材料,熔融的LiCl作為電解質(zhì),根據(jù)PbS04+2LiCl+Ca=CaCl2

+Li2S04+Pb信息,PbS04為正極反應物,故C錯誤;

D.根據(jù)題中信息,電解質(zhì)的無水LiCIMCl混合物一旦受熱熔融,因此常溫時,

在正負極之間連上檢流計,指針不偏轉(zhuǎn),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14.鉛蓄電池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其充、放電時的電池反應為:Pb+PbO2

放電

+2H2s(hU2PbsCh+2H0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充電2

二氧化鉛鉛溶液

H3SO4

A.放電時Pb為負極,發(fā)生反應:Pb2e=Pb2+

B.放電時不向正極移動,正極區(qū)域酸性增強

C.充電時Pb。?與外電源的負極相連

+

D.充電時陽極發(fā)生反應:PbS042e+2H20=PbO2+SO;+4H

【答案】D

【解析】

【分析】

放電

由鉛蓄電池的總反應Pb+Pb0+2H2s0402Pbsth+2H2。可知,放電時,Pb被

2充電

氧化,應為電池負極反應,電極反應式為Pb2e+S0:—PbSO”正極上PbO?得電子

被還原,電極反應式為Pb02+S0;+2e+4H+=PbS04+2H2。,在充電時,陽極上發(fā)生氧

化反應,電極反應式和放電時的正極反應互為逆反應,陰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電

極反應式和放電時的負極反應互為逆反應,由此解答;

【詳解】

A.放電時,該原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鉛,鉛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方程式為

Pb+SO:2e=PbS(h,故A錯誤;

B.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所以放電時,溶液中的H+向正極區(qū)移動與PbOz

反應生成水,則正極區(qū)域的溶液濃度減小,即酸性減弱,故B錯誤;

C.充電時為電解池,此時的PbOz外電源的正極相連,故C錯誤;

D.充電時,陽極上電極反應式為PbS()42e+2H2。=Pb02+S0;+4lT,故D正確;

故選D。

15.銀鋅電池廣泛用作各種電子儀器的電源,其電極分別為AgzO和Zn,電解質(zhì)

溶液為KOH溶液,總反應式為Ag20+Zn+H20=2Ag+Zn(0H)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原電池放電時,負極上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是Zn

B.正極發(fā)生的反應是Ag20+2e-+H20=2Ag+20H

C.工作時,負極區(qū)溶液c(0H)減小

D.溶液中0H向正極移動,K\IT向負極移動

【答案】D

【解析】

A.根據(jù)總反應式Ag20+Zn+H20="2Ag+Zn(OH)2可知,放電時Zn元素化合價由0價

變?yōu)?2價,所以負極上Zn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故A正確;

B.正極上Ag2O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Ag20+2e-+H20^=2Ag+20H-,故

B正確;

C.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溶液,所以負極反應為Zn+201r_2e-===Zn(0H)2,在負極區(qū),

0H被消耗導致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故C正確;

D.放電時,溶液中的OH.向負極移動,I、IT向正極移動,故D項錯誤。答案選D。

16.某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鐵的電化學腐蝕原理的探究實驗:

裝置分別進行的操作現(xiàn)象

i.連好裝置一段時間

fi后,向燒杯中滴加酚酬

鐵片七ii.連好裝置一段時間

-碳棒鐵片表面產(chǎn)生

—1.0molL*1后,向燒杯中滴加

NaCl溶液藍色沉淀

K3[Fe(CN”]溶液

(1)小組同學認為以上兩種檢驗方法,均能證明鐵發(fā)生了吸氧腐蝕。

①實驗i中的現(xiàn)象是o

②用化學用語解釋實驗i中的現(xiàn)象:O

(2)查閱資料:K3[Fe(CN)61具有氧化性。

①據(jù)此有同學認為僅通過ii中現(xiàn)象不能證明鐵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理由是

②進行下列實驗,在實驗幾分鐘后的記錄如下:

實驗滴管試管現(xiàn)象

iii.蒸儲水無明顯變化

iv.1.0鐵片表面產(chǎn)生

1

I60.5mol,L

mol?I?NaCl溶液大量藍色沉淀

K[Fe(CN)]

J—鐵片36

2mL

溶液v.0.5

無明顯變化

mol?I?Na2sO4溶液

a.以上實驗表明:在條件下,JUFeGN)」溶液可以與鐵片發(fā)生反應。

b.為探究Cl的存在對反應的影響,小組同學將鐵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凈)

后再進行實驗iii,發(fā)現(xiàn)鐵片表面產(chǎn)生藍色沉淀。此補充實驗表明C1的作用是

(3)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仍不嚴謹。為進一步探究K3[Fe(CN)61的氧化性對實驗

ii結(jié)果的影響,又利用(2)中裝置繼續(xù)實驗。其中能證實以上影響確實存在的

是(填字母序號)。

實驗試劑現(xiàn)象

A酸洗后的鐵片、K3[Fe(CN)61溶液(已除。2)產(chǎn)生藍色沉淀

B酸洗后的鐵片、K31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產(chǎn)生藍色沉淀

C鐵片、K3[Fe(CN)6]^NaCl混合溶液(已除O2)產(chǎn)生藍色沉淀

D鐵片、K3[Fe(CN)61和鹽酸混合溶液(已除02)產(chǎn)生藍色沉淀

【答案1碳棒附近溶液變紅02+4e+2H20=40HK3[Fe(CN)6]可能氧化Fe生成

Fe2+,會干擾由于電化學腐蝕負極生成Fe?*的檢驗C1存在C1破壞了鐵

片表面的氧化膜AC

【解析】

【分析】

根據(jù)圖像可知,該裝置為原電池裝置,鐵作負極,失電子生成亞鐵離子;C作正

極氧氣得電子與水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正極附近顯紅色。要驗證“Fe(CN)6具

有氧化性,則需要排除其它氧化劑的干擾,如氧氣、鐵表面的氧化膜等,據(jù)此分

析解答。

【詳解】

(1)①實驗i中,發(fā)生吸氧腐蝕,碳棒為正極,發(fā)生得電子生成0H的反應,

從而使碳棒附近溶液變紅;

②正極氧氣得電子與水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電極反應式02+4e+2H20=40H;

(2)①有同學認為僅通過ii中現(xiàn)象不能證明鐵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理由是既然

K3[Fe(CN”]具有氧化性,可能氧化Fe為亞鐵離子,影響實驗結(jié)果;

②a.對比試驗iv和v,溶液中的Na.、S(V對鐵的腐蝕無影響,C1使反應加快;

實驗表明:在C1存在的條件下,K3[Fe(CN)61溶液可以與鐵片發(fā)生反應;

b.用稀硫酸酸洗后,鐵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壞,再進行實驗iii,鐵片表面產(chǎn)

生藍色沉淀,則C1的作用與硫酸相同,也是破壞鐵表面的氧化膜;

(3)A.已除的鐵片不能發(fā)生吸氧腐蝕,只能發(fā)生鐵片、K3[Fe(CN)J溶液的反

應,從而表明K3[Fe(CN)J能與鐵作用生成Fe?+,故A符合題意;

B.酸洗后的鐵片、K3[Fe(CN)J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03同時滿足兩個反應發(fā)

生的條件,既可能是K3[Fe(CN)J與鐵作用生成Fe?十,也可能是鐵片發(fā)生了吸氧腐

蝕,故B不合題意;

C.鐵片、&[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2),不能發(fā)生吸氧腐蝕,只能是

Cl破壞氧化膜,然后K3[Fe(CN”]與鐵作用生成Fe2+,C符合題意;

D.鐵片、lUFeGN”]和鹽酸混合溶液(已除。2)反應產(chǎn)生藍色沉淀,可能是鐵

片與鹽酸直接反應生成Fe2+,也可能是K31Fe(CN)J與鐵作用生成Fe?+,故D不合

題意;

答案為ACo

【點睛】

鋼鐵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發(fā)生吸氧腐蝕,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做負極,正極是

氧氣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鋼鐵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發(fā)生析氫腐

蝕,正極是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

17.實驗室有如下材料:銅片、鐵片、石墨棒、CuCL溶液、FeCL溶液、導線、

電流表、鹽橋(裝有瓊脂KC1的U形管)、燒杯等。甲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1的原電池

裝置,但乙同學發(fā)現(xiàn)甲同學設(shè)計的原電池裝置效率不高,電流在短時間內(nèi)就會衰

減,為解決以上問題,將原電池設(shè)計成了帶鹽橋的裝置,如圖2所示。

圖1圖2

(1)①事實證明,能設(shè)計成原電池的反應通常是放熱反應,下列化學反應在

理論上可以設(shè)計成原電池的是(填序號,下同)。

②甲同學設(shè)計的原電池,若將石墨棒改為鐵片,則總電極反應式是否改變,

若是,寫出改變后總的電極反應式,若否,請寫出理由:

③乙同學設(shè)計的原電池電極反應與甲的相同,但電池的效率高很多。乙同學

設(shè)計的原電池兩電極分別為:a是(填“銅片”“鐵片”或“石墨棒”,

下同),b是o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正極的電

極反應式為o

(2)關(guān)于乙同學設(shè)計的原電池,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o

a.實驗過程中,左側(cè)燒杯中C「濃度增大

b.實驗過程中取出鹽橋,原電池不能繼續(xù)工作

c.電子通過鹽橋從右側(cè)燒杯進入左側(cè)燒杯中

【答案】(1)①b

②2FeC13+Fe=3FeCb(或2Fe3++Fe=3Fe2+)

③銅片石墨棒Cu-2e-=Cu2+2Fe3++2e-=2Fe2+

(2)c

【解析】(1)①根據(jù)題中信息,設(shè)計成原電池的反應通常是放熱反應,排除a,

根據(jù)已學知識,原電池反應必是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排除c。

②若將石墨棒改為鐵片,則鐵的活潑性強于銅,總電極反應發(fā)生改變。

③因為乙同學設(shè)計的原電池總電極反應與甲同學的相同,均為Cu+2Fe3+=2Fe2+

+Cu2+,因此兩電極為銅片和石墨棒,再根據(jù)電解液即可確定兩電極的材料。

(2)該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Cu+2Fe"—Cu2++2Fe2+,鹽橋起形成閉合回路和平

衡電荷的作用,因此當電池工作時,鹽橋中的C「向負極移動,因此左側(cè)燒杯中

C「的濃度將增大,a正確。當取出鹽橋,不能形成閉合回路,電池處于斷路狀態(tài),

不能繼續(xù)工作,b正確。電子只能通過導線傳遞,鹽橋傳遞的是離子,c錯誤。

18.脫除煙氣中SO?有電化學法及液相催化氧化法等。

(1)Dennis等設(shè)計的電化學膜法脫除SO2的工藝如圖1所示。

多孔陽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多孔陰極一側(cè)發(fā)生的反應包括:

-

2S20;+2e=3S0t+S02(g)、和2s0,+2S0『=2s2O;,

(2)研究FeS(X液相催化氧化脫硫的實驗流程如圖2所示,循環(huán)槽中循環(huán)液的

pH變化如圖3所示(起始時在脫硫塔中加入9LFeS(h溶液并向循環(huán)槽中鼓入空氣

5min)。

①圖2中設(shè)置分析取樣點A和B的目的是—o

②脫硫塔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循環(huán)槽中產(chǎn)生的氣體為—。

③圖3中430min后脫硫率基本穩(wěn)定在93.5%左右的原因是。

【解析】

【分析】

將含有二氧化硫的煙氣從多空陰極通入電池中,二氧化硫在五氧化二帆催化作用

下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通過空氣吹掃從多空陽極排出已達到除二氧化硫的目

的。將煙氣從A點通入脫硫塔中,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會在循環(huán)液硫酸亞鐵的催化

作用下生成硫酸,硫酸會進入循環(huán)池,在循環(huán)池中加入鐵粉,鐵粉與硫酸反應有

生成硫酸亞鐵,達到脫硫的效果。

【詳解】

(1)多孔陽極發(fā)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其電極反應式為2so廣4e=2S03t+02

t,故答案為:2soi4e-=2S031+021;

(2)①由于A點是進樣口,B點是出樣口,計算A、B兩點的差值就可以算出

二氧化硫的含量,便于計算脫硫率,故答案為:監(jiān)測氣樣中SO?含量數(shù)據(jù),便于

計算脫硫率;

②脫硫塔中進入煙氣,硫酸亞鐵被空氣鼓入到脫硫塔中,脫硫塔中在亞鐵離子催

F

化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水和氧氣發(fā)生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S02+2H20+02:2H2S04,

硫酸亞鐵和二氧化硫和氧氣發(fā)生反應,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以將硫酸鐵又還

原成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2FeS04+S02+02=Fe2(S04)3和Fe2(S04)3+S02+2lW=

2FeS04+2H2S04,循環(huán)槽中加入鐵粉,鐵粉與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在循環(huán)槽中

產(chǎn)生的氣體為H2;

③硫酸是在硫酸亞鐵催化二氧化硫產(chǎn)生的,鐵粉和硫酸反應有生成了硫酸亞鐵,

當二者的化學反應速率相等時,所以在430min后脫硫率基本穩(wěn)定在93.5%左右,

故答案為:SO?在FeSCh催化下產(chǎn)生硫酸的速率與鐵屑和硫酸反應消耗硫酸的速率

基本保持動態(tài)平衡。

材料:鋅棒、鐵棒、銅棒、石墨棒、500mL燒杯2個、鹽橋(裝有含瓊膠的KC1

飽和溶液)等。

回答下列問題:

(1)選用作正極,此電極的電極反應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