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基因的傳遞規(guī)律單元練
(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人類Hunter綜合征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下圖是某家庭關于該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1號個體不攜帶該
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不考慮突變及其他遺傳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正常男性
o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
A.該病的致病基因為隱性基因
B.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該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
D.6號個體的致病基因來自2號個體
【答案】C
【分析】分析圖:1號和2號表現(xiàn)正常,所生兒子6號患病,且1號個體不攜帶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說明
該病為隱性遺傳病。
【詳解】A、1號個體和2號個體表現(xiàn)正常,所生兒子6號患病,該遺傳病為隱性遺傳病,A正確;
BCD、由于1號個體不攜帶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6號個體的致病基因只能來自2號個體,說明該遺傳病的
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只能位于X染色體上,BD正確、C錯誤。
故選C。
2.如圖表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已知甲病和乙病分別受等位基因B/b、E/e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
傳,對41和44進行基因檢測時發(fā)現(xiàn),二者都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慮突變和性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等位基因E/e位于X染色體上
B.若41和回-2的表型存在的細微差異很可能與表觀遺傳有關
C.回-4的e基因來自m-3,回-3的e基因可能來自或團-2
D.0-3和44再生育一個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男孩的概率為1/16
【答案】C
【分析】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fā)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即基因型未發(fā)生變化
而表現(xiàn)型卻發(fā)生了改變,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與RNA聚合酶結合,故無法進行轉錄產(chǎn)生
mRNA,也就無法進行翻譯,最終無法合成相應蛋白,從而抑制了基因的表達。
【詳解】A、根據(jù)11-3和II-4不患病,川-4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可知,甲病和乙病均為隱性遺傳病,又因11-4
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再根據(jù)"等位基因B/b、E/e獨立遺傳"可知,甲
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即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體上,等位基因E/e位于X染色體上,A正確;
B、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fā)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41和42是同卵雙胞胎,
兩者的遺傳物質是相同的,表型存在細微差異,很可能與表觀遺傳有關,B正確;
C、等位基因E/e位于X染色體上,III-4的e基因來自11-3,但11-3的e基因應來自1-1,因為1-2不患乙病,
不含e基因,C錯誤;
D、結合上述BC分析可知,11-3和11-4的基因型分別為時*£*0、BbXEY,他們再生育一個既患甲病又患乙病
男孩bbXeY的概率為1/4xl/4=l/16,D正確。
故選C。
3.肝豆狀核變性是13號染色體上的某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負責Ci?+轉運的蛋白功能減弱或消失,使CW+
在肝、腎等中積累而損害健康。一對表型正常夫婦生了一個表型正常女兒和一個患肝豆狀核變性兒子。該
家庭成員自愿進行了相應的基因檢測(如圖所示)。下列金()
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兒子女兒
與正常序列探針雜交r
01雜交結果
受檢者DNA一.*
變性、點樣f與突變序列探針雜交,?陽性
r2廣?.圖
%..*■■■2o陰性
A.若該對父母生育第三胎,則此孩子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B.Cl?+可能通過協(xié)助擴散或主動運輸?shù)姆绞竭M入肝、腎等細胞
C.圖中1為陽性,2為陰性,女兒將該致病基因傳遞給下一代的概率為1/3
D.女兒和一正常男性(母親患有肝豆狀核變性)結婚,生一正常兒子的概率是5/12
【答案】C
【分析】通過題干以及圖示可推測出肝豆狀核變性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肝豆狀核變性是13號染
色體上的某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負責CF+轉運的蛋白功能減弱或消失,使CW+在肝、腎等中積累而損害健
康,涉及到了CW+的跨膜運輸。
【詳解】A、肝豆狀核變性是13號染色體上的某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的,結合題圖可推測該病為常染色體隱
性遺傳病,設控制該病的基因用a表示,則該對夫婦的基因型都為Aa,若該對父母生育第三胎,則此孩子
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A正確;
B、據(jù)題干可知,肝豆狀核變性是13號染色體上的某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負責CW+轉運的蛋白功能減弱或
消失,使Ct?+在肝、腎等中積累而損害健康,說明C/+的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運輸方式可能是協(xié)助擴
散或主動運輸,B正確;
C、女兒的基因型及所占的比例為1/3AA、2/3Aa,故圖中1為陽性,2為陰性或陽性,女兒將該致病基因傳
遞給下一代的概率為1/3,C錯誤;
D、該對夫婦所生的女兒的基因型及所占的比例為1/3AA、2/3Aa,其和一個正常男性(母親患有肝豆狀核變
性)結婚,該正常男性的基因型為Aa,生一個正常兒子的概率是口-2/3xl/4]xl/2=5/:L2,D正確。
故選C。
4.如圖為某家族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及性
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表明甲病在正常人群中攜帶者出現(xiàn)的頻率為IO。。下列相關敘述正
確的是()
□Q正常男性、女性
皿。)患甲病男性、女性
m三患乙病男性、女性
■?患甲、乙兩病男性、女性
A.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且在人群中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014的基因型有兩種且其X染色體只能來自第I代中的4號
C.若回12與該兩種病皆患的男性結婚,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8
D.若四1與正常女子結婚,所生男孩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1/6000
【答案】D
【分析】分析題圖可知,團8與曲正常,生3患甲病,所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回5患乙病,但團11不患乙
病,所以乙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詳解】A、團8與團9正常,回13患甲病,所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回5患乙病,但四1不患乙病,所以乙
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發(fā)病率男性低于女性,A錯誤;
B、就甲病而言,回8與團9正常,生3患甲病,則回8與回9的基因型為Aa,比4的基因型為AA或Aa,生4不患乙病,
貝幅14的基因型為AAXbY或AaXbY,其X染色體來自回9,回9的X染色體可能來自于第I代中的團3或團4,B錯誤;
C、西。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則Elio的基因型為aaXBY,則生的基因型為AaXBXb,凱的基因型為AaXbY,國管正常,
貝崛12的基因型為l/3AAXbXb、2/3AaXbX%兩種病皆患男性基因型為aaXBY,生出后代正常的概率為(l-2/3xl/2)
xl/2=l/3,C錯誤;
D、分析題意可知,甲病在正常人群中攜帶者出現(xiàn)的頻率為10-3,即Aa=10-3,若Kin(l/3AAXbY、2/3AaXbY)
與正常女子A_XbXb結婚,所生后代男孩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2/3x1/4x10-3=1/6000,D正確。
故選D。
5.基因型為Mm的某植株產(chǎn)生的含m基因的花粉中,有2/3的比例是致死的。則該植株自花傳粉產(chǎn)生的子
代中,基因型為MM、Mm、mm的個體的數(shù)量比為()
A.3:4:1B.9:6:1C.3:5:2D.1:2:1
【答案】A
【分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正常情況下,基因型為Mm的植物產(chǎn)生的M和m兩種花粉和卵細胞的比例均
為1:lo又由于“產(chǎn)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因此產(chǎn)生的卵細胞M:m=l:1,而花粉的種類和比例
為M:m=3IM。
【詳解】正常情況下,基因型為Mm的植物產(chǎn)生的M和m兩種花粉和卵細胞的比例均為1:1。又由于“產(chǎn)
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因此產(chǎn)生的卵細胞M:m=l:1,而花粉的種類和比例為M:m=301,因此
產(chǎn)生的卵細胞為1/2M、l/2m,而花粉的種類和比例為3/4M、l/4m?因此該個體自花傳粉,產(chǎn)生的后代基
因型為MM的比例為l/2x3/4=3/8,Mm的比例為l/2x3/4+l/2xl/4=4/8,mm的比例為l/2xl/4=l/8?因此,
該植株自花傳粉產(chǎn)生的子代中MM:Mm:mm基因型個體的數(shù)量比為3:4:1,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6.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重組可導致同胞兄妹之間的遺傳差異
B.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可以引起基因重組
C.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能導致基因重組
D.純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組導致子代性狀分離
【答案】D
【分析】基因重組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①在生物體通過
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產(chǎn)生不同的配子,這樣,
由雌雄配子結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與親代不同的基因型,從而使子代產(chǎn)生變異;②在減數(shù)分裂過
程中的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有時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互換而發(fā)生交換,導
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
【詳解】A、基因重組可導致同胞兄妹之間基因型有差異,導致遺傳差異,A正確;
B、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發(fā)生交換,屬于基因重組,B正確;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屬于基因重組,C正確;
D、純合子自交后代能穩(wěn)定遺傳,不發(fā)生性狀分離,D錯誤。
故選D。
7.如圖為某家族血友?。ㄏ嚓P基因H/h位于X染色體上)系譜圖。人的ABO血型基因(|A/|B/j)位于常染
色體上,人群中有|A|A或內(nèi)(A型血)、|B|B或回(B型血)、]A|B(AB型血)、ii(0型血)。已知團-1、43為A
型血,0-2>0-4為B型血,43為0型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W?tr9□o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n
in?
i
A.0-2的基因型為lBiXHXHB.42的血型可能有3種
C.m-4不攜帶血友病致病基因D.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答案】C
【分析】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這種現(xiàn)象叫做伴性遺傳。
【詳解】A、已知H/h位于X染色體上,回;患血友病,41、42正常,說明血友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病,m-2為B型血,團-3為。型血,說明1-2的基因型為Fix"tA錯誤;
B、回;血型的基因型為內(nèi),國-2的血型基因型為由,42的血型可能有A型、B型、AB型、。型,共4種可
能,B錯誤;
C、由于血友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故44不攜帶血友病致病基因,C正確;
D、0-3的基因型為1/2XHX\1/2XHXh,E-4的基因型為XHY,m-1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8,D錯誤。
故選C。
8.小鼠的毛色有黃色、胡椒面色、黑色、白色等幾種,由常染色體上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有色
基因B、白色基因b決定是否形成色素,B對b完全顯性;黃色基因AXY或AY、胡椒面色基因A、黑色基因
a為復等位基因,決定色素顏色。其中,人丫對A或a完全顯性,A對a完全顯性,人丫人丫個體在胚胎期死亡;
AXY基因的甲基化修飾在不同程度上影響AXY的表達活性,使AXY對A或a不完全顯性。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僅考慮小鼠體色性狀,成年小鼠的基因型共有27種
B.基因型為AaBb的雌雄小鼠交配,后代出現(xiàn)白色小鼠的概率為1/4
C.基因型為AYaBb的雌雄小鼠交配,后代出現(xiàn)黑色小鼠的概率為1/4
D.基因型為AXYaBb的小鼠,AXY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體色越淺
【答案】D
【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詳解】A、由題意可知,有色基因B,白色基因b決定是否形成色素,黃色基因AXY或AY,胡椒面色A,
黑色基因a,且AY對A或a完全顯性,A對a完全顯性,人丫人丫死亡,A*Y基因甲基化影響其表達,則這些復
等位基因有以下基因型:AXYAX\AA、aa、AXYA\AXYA>AXYa>NA、Na、Aa6丫人丫死亡)共9種,B、b基
因型有BB、Bb、bb共3種,僅考慮小鼠體色性狀,成年小鼠的基因型共有9x3=27種,A正確;
B、AaBbxAaBb,后代出現(xiàn)白色鼠(_bb)的概率為1/4,B正確;
C、AYaBbxAYaBb,由于人丫人丫死亡,故后代出現(xiàn)黑色鼠(aaB_)的概率為l/3x3/4=l/4,C正確;
D、基因型為AXYaBb的小鼠,AXY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其表達受到影響越大,使A*Y對A或a不完全顯性,
而a是黑色基因,因此體色應越深,D錯誤。
故選D。
9.普通小麥中有高稈抗病和矮稈易感病兩個品種,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獨立遺傳。高桿對矮桿為
顯性,抗病對感病為顯性。現(xiàn)用顯性純合子高稈抗病小麥和隱性純合子矮稈易感病小麥雜交得Fi,Fi自交或
測交,下列預期結果不正確的是()
A.自交結果中高稈抗病與矮稈抗病的比例為9阻
B.自交結果中高稈與矮稈的比例為3回1,抗病與易感病的比例為3KL
C.測交結果為矮稈抗病團矮稈易感病團高稈抗病國高稈易感病=1回1131131
D.自交和測交后代中均出現(xiàn)四種性狀表現(xiàn)
【答案】A
【分析】基因型類型及概率的問題:
(1)一對任何基因型的親本相交配,產(chǎn)生的子代基因型的類型數(shù)等于親本各對基因單獨相交所產(chǎn)生的基因
型種類數(shù)的乘積。
(2)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親本每對基因雜交所產(chǎn)生相應基因型概率的乘積。即某一具體子代基因型或
表現(xiàn)型所占比例應等于按分離定律拆分,將各種性狀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別求出后,再組合并求乘積。如
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個體相交,求:①子代基因型為AABBCC的概率。②子代基因型為A_BBC_
的概率。先拆分為AAXAA、BBXBB、CCXCC,分別求出AA、BB、CC的概率:依次為1/2、1/2、1/2,則子代
基因型為AABBCC的概率應為l/2xl/2xl/2="8;分別求出A_、BB、C_的概率:依次為3/4、1/2、1,則子
代基因型為A_BBC_的概率應為3/4xl/2xl=3/8。
【詳解】A、高稈和矮稈分別用A、a表示,抗病與不抗病分別用B、b表示,則顯性純合高稈抗病小麥(AABB)
和隱性純合矮稈易感病小麥(aabb)雜交得Fi(AaBb),Fi自交結果是高稈抗?。喊捒共。焊叨捯赘胁。?/p>
矮稈易感病比例為9:3:3:I,自交結果中高稈抗病與矮稈抗病比例為3:1,A錯誤;
B、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都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所以自交結果中高稈與矮稈比例為3:1,抗病與感病比例為3:I,B正確;
C、測交是指Fl(AaBb)與隱性個體(aabb)雜交,其結果是矮稈抗?。喊捀胁。焊叨捒共。焊叨捀胁”?/p>
例為I:I:I:I,C正確;
D、由以上分析可知自交和測交后代出現(xiàn)四種相同的表現(xiàn)型,分別為矮稈抗病、矮稈感病、高稈抗病、高稈
感病,D正確。
故選Ao
10.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人類遺傳病發(fā)病率和遺傳方式的調(diào)查活動。某小組繪制了如圖1所示的系譜圖并對
部分家庭成員是否攜帶甲病基因進行核酸分子檢測,結果如圖2所示。乙病為常染色體遺傳病,且在人群
中每2500人有一人患此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234
I十4限制酶切點
正常13,14
基因
118
n突變12
m9基因
探針位置限制酶酶切基因片
唧)甲病女冒乙病男段與探針雜交顯示
■兩病兼口。正常男女的電泳帶圖譜
患男圖]圖2
A.甲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體上,也可能在X和Y的同源區(qū)段
B.06和團7都攜帶兩種致病基因的概率是8/27
C.畫兩種病都不患的概率是20/27
D.假設勖又與一健康男子再婚,則再婚后他們生一個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153
【答案】A
【分析】1、分析甲病:根據(jù)限制酶切點的位置看出正?;蛲ㄟ^限制酶切成兩段基因片段,突變基因通過
限制酶切下為一個基因片段。"加有3個不同的基因片段,故13、14同時含有正常基因和突變基因,為雜
合子;團8也不患甲病,但有兩個基因片段,故回8為只有正?;虻募兒献?;助只有一段基因片段,即只有
突變的基因,且據(jù)圖1可知上患甲病,故突變基因為甲病致病基因,甲病為隱性遺傳病,若甲病為伴X染
色體隱性遺傳病,則圖1中團6應患甲病,與圖示結果不符,故可判斷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致
病基因為a。
2、分析乙?。?1和12、b和14都不患乙病,但11和12的子代團5、13和14的子代能患乙病,可確定乙病為隱性
遺傳病,結合題干信息,確定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致病基因為b。
【詳解】A、分析圖1和圖2可知,13、14同時含有正?;蚝屯蛔兓?,為雜合子,團8也不患甲病,但有
兩個基因片段,故團8為只有正?;虻募兒献?,據(jù)圖1可知12患甲病,故突變基因為甲病致病基因,甲病
為隱性遺傳病,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則圖1中116和團5關于甲病的性狀應該相同,與圖
示結果不符,故可判斷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錯誤;
B、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致病基因為a,11和12、13和14都不患乙病,但h和12的子代國5、13和
14的子代團8患乙病,可確定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再結合題目中的信息"乙病為常染色體遺傳病"可知,乙病為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致病基因為b,則11的基因型為AaBb,l2的基因型為aaBb,回6的基因型為Aa(1/3BB、
2/3Bb),I3和Lt的基因型均為AaBb,勖攜帶兩種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2/3x2/3=4/9,故%和曲都攜帶
兩種致病基因的概率=2/3x4/9=8/27,B正確;
CEfe的基因型為Aa(1/3BB、2/3Bb),即的基因型為(1/3AA、2/3Aa)(1/3BB、2/3Bb),C不患甲病的概
率=l-2/3xl/4=5/6,的不患乙病的概率=1-2/3X2/3X1/4=8/9,故畫兩種病都不患的概率是5/6X8/9=20/27,C
正確;
D、團7關于乙病的基因型為1/3BB、2/3Bb,人群中乙病的發(fā)病率bb=1/2500,b的基因頻率=1/50,B的基因
頻率=49/50,則BB的基因型頻率為(49/50)2,Bb的基因型頻率=2x49/50x1/50,該健康男子為Bb的概率
=Bb/(BB+Bb)=Bb/(1-bb)=(2x49/50x1/50)/(1-1/2500)=2/51,則即與一健康男子再婚后生一個患乙
病孩子的概率=2/3x2/51x1/4=1/153,D正確。
故選Ao
1L性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xiàn)象。已知人類的某遺傳病
是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控遺傳病,且在男性中該病為顯性遺傳病,在女性中該病為
隱性遺傳病。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性控遺傳和伴性遺傳的致病機理相同
B.一對表型正常的夫婦,子代中男孩可能患病,女孩均正常
C.一對患病的夫婦,子代中男孩可能正常,女孩可能患病
D.一對夫婦,男方正常,女方患病,則生一個男孩患病的概率為1/2
【答案】C
【分析】伴性遺傳是指在遺傳過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這種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
所控制性狀的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這種與性別相關聯(lián)的性狀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
【詳解】A、性控遺傳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伴性遺傳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致病機理不同,
A錯誤;
B、一對夫婦表型正常,設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用Y(y)表示,說明該對夫婦中男方為隱性純合子(基因型
為yy),女方的基因型為Y_,其子代中女孩可能患病,B錯誤;
C、一對夫婦都患病,說明該對夫婦中男方的基因型為Y_,女方的基因型為yy,子代中男孩可能正常(基因
型為yy),女孩可能患?。ɑ蛐蜑閥y),c正確;
D、一對夫婦,男方正常(基因型為yy),女方患?。ɑ蛐蜑閥y),則生一個男孩患病的概率為0,D錯誤。
故選Co
12.圖1、圖2表示甲、乙兩種遺傳方式不同的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一種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甲病
相關基因用A(a)表不、乙病相關基因用B(b)表不;圖3表不A(a)、B(b)四種基因經(jīng)過電泳所形成
的條帶分布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IO-r-[JO-r-Q
條
的鄉(xiāng)甲病男女帶1
1234
條
■兩病男帶2
條
帶3
條
nio"""1~J□o正常男女帶4
5678910
圖1圖2
A.回5的甲病基因和即的乙病的致病基因均來自比和回7
B.圖3中白條帶1、2、3、4對應的基因分別是A、a、B、b
C.即、鳴、瓦。的基因型分別是AAXbY、aaXBY,AAXBXB
D.團6與團9婚配生出兩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24
【答案】D
【分析】題圖分析:瓦和國2個體正常,其女兒團5患有甲病,據(jù)此可判斷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兒
子即患有乙病,可判斷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又甲、乙兩種遺傳病中有一種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所
以可判斷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
【詳解】A、團5的甲病基因(a)來自由和團2,回7的乙病致病基因(b)來自團1,A錯誤;
B、團5和團9都患甲病,其基因型為aa,因此曲、回4的基因型都為Aa;在圖3中由團3、回4、回5的條帶1和條帶
2特點,可以推測條帶1、條帶2分別表示A、a基因。分析條帶3和條帶4的特點,回4不患乙病,其基因
型為XBY,推知條帶3、條帶4分別表示b、B基因。因此,圖3中的條帶1、2、3、4對應的基因分別是A、
a、b、B,B錯誤;
C、團7兩病都患,其基因型為aaXbY;回9只患甲病,其基因型為aaXBY,圖3中的條帶1、2、3、4對應的基
因分別是A、a、b、B,故團10的基因型是AAXBXB,C錯誤;
D、回6的基因型為(2/3)Aa(1/2)XBXb,西的基因型為aaXbY,兩者婚配生出兩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2/3x1/2x1/2x1/4=1/24,D正確。
故選D。
13.圖1表示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圖2表示圖1家系中II、III代部分家庭成員用某種限制酶
將乙病相關基因切割成大小不同的DNA片段后進行電泳的結果(條帶表示檢出的特定長度的酶切片段)。已
知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6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注:
□O正常男女
三患甲病女3--------1:-------二-一腳1
————
皿患乙病男-Z~二二二___I輟
眠患甲乙兩病男345689
②胎兒(未知性狀)圖2
A.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酶切后,乙病正?;虍a(chǎn)生一個片段,致病基因被切成兩個片段
C.若川7為女性,則其不患乙病的概率為3/4
D.川8與一正常男子婚配,生育的后代患病的概率為55/208
【答案】D
【分析】瓦和團2正常,生下了團5患甲病女兒,因此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甲病用aa表示。己知
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625,即aa為1/625,則a為1/25,A為24/25,正常人6_)中Aa為2x1/25x24/25+
(1-1/625)=1/13。配和回6正常,生成國患乙病,則乙病為隱性病,回3和因均攜帶乙病致病基因,結合圖2
可知,最上面一條帶為乙病致病基因酶切后結果,即致病基因酶切后只產(chǎn)生一個片段,正?;蛎盖泻螽a(chǎn)
生兩個片段,則團6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因此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假設乙病相關基因由B/b表示。
【詳解】AB、生和的正常,生下了團5患甲病女兒,因此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恥和彘正常,生成團9
患乙病,則乙病為隱性病,團3和團9均攜帶乙病致病基因,結合圖2可知,最上面一條帶為乙病致病基因酶
切后結果,即致病基因酶切后只產(chǎn)生一個片段,正常基因酶切后產(chǎn)生兩個片段,則團6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
因此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AB錯誤;
C、03為XbY,如為XBXB,川7為女性,不患乙病,C錯誤;
D、現(xiàn)為AaXBXb,與一正常男子(A_XBY)婚配,正常男子為Aa的概率為1/13(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
1/625,即aa為1/625,貝Ua為1/25,A為24/25,正常人(A_)中Aa為2x1/25x24/25-?(1-1/625)=1/13),
生下患甲病的后代的概率為1/13x1/4=1/52,不患甲病的概率為51/52,生下乙病后代的概率為1/4,不患乙
病后的概率為3/4,因此生育的后代正常的概率為51/52x3/4=153/208,患病的概率為55/208,D正確。
故選D。
14.某XY型生物的的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純合時胚胎致死。一對雌雄親本雜交,
子一代雌雄比為2:1。子一代雌雄個體自由交配,子二代中b的基因頻率為()
A.12.5%B.16.7%C.9.1%D.7.1%
【答案】C
【分析】1、根據(jù)"某XY型生物的一對雌雄親本雜交,子一代雌雄比為2:1",后代瓦0=2:1,說明與性別相
關聯(lián),屬于伴性遺傳.
2、因為XbX>\XbY純合致死,而雄果蠅有一半致死,根據(jù)伴性遺傳交叉遺傳的規(guī)律,說明親本雌果蠅的基
因型為XBX。雄果蠅的基因型只能是XBY,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XBXbxXBY。
【詳解】因為親本的基因型為XBXbxXBY,所以得知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XBXbxXBY^lXBXB:lXBXb:1XBY:lXbY
(致死)。
雌果蠅:XBXB:XBXb,=1:1,所以XB=3/4,Xb=l/4?
雄果蠅只有一種基因型(XBY),所以XB=l/2,Y=1/2O
Fi自由交配的后代為:
XBl/2Yl/2
XB3/4XBXB3/8XBY3/8
Xbl/4XBXbl/8XbY(致死)1/8
所以Fi自由交配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BXB:XBXb:XBY=3:1:3?
則F2成活個體中b基因的頻率為1/(3x2+lx2+3)=l/ll=9.1%o
ABD錯誤,C正確。
故選Co
15.下圖為人類結腸息肉(A/a控制)和無眼畸形(B/b控制)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其中3號不是無眼畸
形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在某地區(qū)正常女性中,無眼畸形致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為2/6L不考慮基因突變,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o正常女?結腸息肉女皿無眼畤形男
□正常男■結腸息肉男明兩種病男
A.12號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7號,10號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4號
B.若13號與正常女性結婚,則后代中女孩一定患結腸息肉
C.13號與該地區(qū)正常女性結婚,生出患無眼畸形男孩的概率為1/122
D.9號與正常男性結婚生了一個男孩,則該男孩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8
【答案】C
【分析】據(jù)圖可知,7號和8號都含有結腸息肉,但是子代有正常個體,說明該病是顯性遺傳病,又因為7
號患病而有正常的女兒,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3號和4號都正常,但10號無眼畸形,說明該病
是隱性遺傳病,又因為3號不是無眼畸形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則該病是伴X隱性遺傳病。
【詳解】A、7號和8號患病,11號正常,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12號的致病基因可能來自7
號或8號;3號和4號都正常,但10號無眼畸形,且3號不是無眼畸形致病基因的攜帶者,說明該病該病
是伴X隱性遺傳病,10號基因型是AaXbY,其致病基因A和Xb均來自4號,A錯誤;
B、13號不患病,基因型是aaXBY,若13號與正常女性(aaXBX)結婚,后代一定不會患有結腸息肉,B錯
誤;
C、13號aaXBY與該地區(qū)正常女性aaXB《結婚,由于無眼畸形致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為2/61,即XBY與2/61XBXb
婚配,生出患無眼畸形男孩的概率為2/61x1/4=1/122,C正確;
D、9號(l/2aaXBX\l/2aaXBXb)與正常男性(aaXBY)結婚生了一個男孩,則該男孩患一種病即只能患無眼
畸形,概率為1/2,D錯誤。
故選C。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16.(10分)大豆是一年生植物(2N=40),其花是兩性花??蒲腥藛T用放射性6。0處理大豆種子并種植,
篩選出一株由單基因突變引起的抗花葉病(簡稱抗?。┲仓闤,其花藥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
植株占50%。已知控制大豆子葉顏色基因在1號染色體上(BB個體呈深綠色,Bb個體呈淺綠色,bb個體
呈黃色且在幼苗階段死亡)??蒲腥藛T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親本Fi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實驗子葉深綠不抗?。ɑ兀子葉淺綠抗
子葉深綠抗?。鹤尤~淺綠抗病=1:1
病(回)
實驗子葉深綠不抗?。ɑ兀子葉淺綠抗子葉深綠抗?。鹤尤~深綠不抗?。鹤尤~淺綠抗病:子葉淺綠不
?。?)抗病=1:1:1:1
⑴大豆抗病與不抗病由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科研人員在進行上述兩組雜交實驗之前就已判斷出抗病基
因為顯性基因,其理由是—o
(2)基因R、r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jù)是—o
⑶實驗一中的Fi子葉淺綠抗病植株自交,則F2成熟植株子葉深綠抗?。鹤尤~深綠不抗?。鹤尤~淺綠抗病:
子葉淺綠不抗病=—。
⑷若上述實驗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種,想要快速且簡便地選育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品種,應選用實驗一
的親本中表現(xiàn)型為一的大豆進行一,所得種子中,子葉深綠的即為所需品種。
(5)現(xiàn)有一株白花(dd)突變大豆,用該突變株作為父本,與10號三體(其產(chǎn)生的含有1條或2條10號染
色體的配子活性相當且受精后均能發(fā)育)紫花純合子雜交,再選擇F1中的三體與白花突變株回交得到F2:
①若F2中紫花:白花=—,則基因d不在10號染色體上。
②若F2中紫花:白花=—,則基因d在10號染色體上。
【答案】⑴抗病植株X經(jīng)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說明抗病植株X為雜合子,
雜合子表現(xiàn)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
(2)實驗二中臼的表現(xiàn)型比為1:1:1:1(或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3:1:6:2
(4)子葉淺綠抗病自交
(5)1:15:1
【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詳解】(1)抗病植株X經(jīng)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說明抗病植株X為雜合子,
雜合子表現(xiàn)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因此可說明抗病基因為顯性基因。
(2)實驗二中子葉深綠不抗病(回)x子葉淺綠抗病(E),Fi中子葉深綠:子葉淺綠=1:1,抗?。翰豢共?/p>
=1:1,綜合考慮兩對基因,F(xiàn)i中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深綠不抗?。鹤尤~淺綠抗?。鹤尤~淺綠不抗病=(1:
1)x(1:1)=1:1:1:1,說明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因此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
染色體上,即基因R、r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
(3)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抗病基因為顯性基因,基因型為BB的個體呈深綠色,基因型為Bb的個體呈淺綠
色,因此根據(jù)實驗一中子葉深綠抗?。鹤尤~淺綠抗病=1:1,可知實驗一的親本的基因型為BBrr和BbRR,Fi
子葉淺綠抗病植株的基因型為BbRr,其自交后代中bb個體在幼苗綜合考慮兩對基因,F(xiàn)2成熟植株中子葉階
段死亡,因此后代中BB:Bb=l:2,R_:rr=3:1,深綠抗病:子葉深綠不抗?。鹤尤~淺綠抗?。鹤尤~淺綠
不抗病=3:1:6:2。
(4)欲快速且簡便地選育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BBRR)品種,可選擇實驗一的父本(BbRR、子葉淺綠抗
病)進行自交,由于基因型為RR的個體自交,后代中不會出現(xiàn)雜合子,而基因型為Bb的個體自交,后代
中只有BB個體呈深綠色,因此自交后代所得種子中,子葉深綠的即為所需品種。
(5)①若基因d不在10號染色體上,則該白花突變株(dd)與紫花純合子(DD)的三體雜交,子代的基
因型為Dd,選擇Fl中的三體(Dd)與白花突變株(dd)回交得到F2,F2中Dd:dd=l:1。
②若基因d在10號染色體上,則該白花突變株(dd)與紫花純合子(DDD)的三體雜交,子代的基因型為
DDd(三體植株)、Dd(正常株),選擇Fi中的三體(DDd)與白花突變株(dd)回交得到F2,由于DDd產(chǎn)
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為DD:d:Dd:D=l:1:2:2,F2中DDd:dd:Ddd:Dd=1:1:2:2,即紫花:白花
=5:lo
17.(11分)小家鼠的彎曲尾和正常尾受到一對等位基因(N/n)的控制。科研人員用多只小家鼠進行雜交
實驗,已知雜交組合①和②的親本都僅有一種類型,不考慮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的遺傳,實驗結果如下
表。回答下列問題:
雜交組合PFi
雌雄雌雄
①彎曲尾正常尾1/2彎曲尾,1/2正常尾1/2彎曲尾,1/2正常尾
②彎曲尾彎曲尾全部彎曲尾1/2彎曲尾,1/2正常尾
③彎曲尾正常尾4/5彎曲尾,1/5正常尾4/5彎曲尾,1/5正常尾
⑴基因N/n位于小家鼠細胞的染色體上,顯性性狀是0
(2)基因N突變成n后,基因座位___________(改變/不改變)。
⑶雜交組合①親本雌、雄小家鼠的基因型分別為o
⑷在雜交組合③的親本雌性小家鼠中,已知純合子有30只,則雜合子有只;Fi中彎曲尾雌性
小家鼠所占的比例為o
【答案】⑴X彎曲尾
⑵不改變
(3)XNX\XnY
(4)202/5
【分析】1、伴性遺傳是指性狀的遺傳與性別有關的現(xiàn)象,可利用這種現(xiàn)象來判斷性狀的遺傳方式。
2、基因座位是指各個基因在染色體上所占的位置。
【詳解】(1)根據(jù)雜交組合②,雙親均為彎曲尾,后代出現(xiàn)正常尾,說明彎曲尾為顯性,正常尾為隱性。
因為組合②的子代中雌性全部為彎曲尾,雄性有彎曲尾有正常尾,所以N/n位于X染色體上。
(2)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的增添、缺失或者替換導致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在DNA上的位置不變,即
基因座位不改變。
(3)雜交組合①雄性親本為正常尾,其基因型為X,,子代中雄性1/2彎曲尾XW,1/2正常尾*叫,根據(jù)
雄性的X染色體來自其雌性親本,所以雌性親本的基因型為XNX%
(4)雜交組合③的親本組合有兩種類型:XnYxaXNXN,XnYx(1-a)XNXn,子代中雄性正常尾的比例為(1
-a)xl/2=l/5,a=3/5,己知純合子有30只,則雜合子有20只。Fi中彎曲尾雌性小家鼠在雌性子代中占4/5,
在全部子代中占的比例為2/5。
18.(11分)玉米是遺傳學實驗常用的材料,現(xiàn)有3個純合玉米品種:1個高株(高)、2個矮株(矮甲
和矮乙)。用這3個品種做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組合FiF2
第1組:矮甲x高高3高Ell矮
第2組:矮乙x高高3高矮
第3組:矮甲x矮乙高9高07矮
結合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株高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用A、a表示,若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則用A、a和B、b表示,以此類推)
⑴玉米的株高由對等位基因控制,A、a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是。
(2)親本矮甲和矮乙的基因型分別為和o
⑶如果用矮甲和矮乙雜交得到的Fi與矮乙雜交,則后代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是o
⑷第3組F2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及比例為,讓F2中高株玉米全部進行測交,測交后代中,高株
玉米與矮株玉米的比例為。
【答案】⑴兩位于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
(2)AAbb(aaBB)aaBB(AAbb)
(3)高回矮=1團1
(4)AABBHAABb0AaBB0AaBb=1020204高株國矮株=4回5
【分析】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3組F2的表現(xiàn)型為9高:7矮,為9:3:3:1的變式,說明FI為雙雜合子
AaBb,并且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高株為A_B_,其他基因型為矮株。
【詳解】(])第3組F2的表現(xiàn)型為9高:7矮,為9:3:3:1的變式,說明FI為雙雜合子AaBb,并且該
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組合3中Fi為雙雜合子AaBb,則親本甲為AAbb(或aaBB),親本乙為aaBB(或AAbb)。
(3)Fi(AaBb)與矮乙aaBB(或AAbb)雜交,其中高株為A_B_,其他基因型為矮株,所以高株基因型為
AABB、AABb、AaBB、AaBb,矮株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aabb,則后代的表現(xiàn)型和比例是高
(A_B_):矮=1:lo
(4)組合3中Fi為雙雜合子AaBb,則F2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為1:2:
2:4,讓其全部進行測交,測交后代中,高株的比例=1/9+2/9x1/2+2/9x1/2+4/9x1/4=4/9,所以后
代中高株玉米與矮株玉米的比例為高株:矮株=4:5o
19.(11分)斑馬魚是一種體長4厘米左右的熱帶淡水魚,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
是25對。斑馬魚的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組高度相似,被稱為“水中小白鼠”,常用于科學研究。請回答下列問
題:
固研究發(fā)現(xiàn)斑馬魚的體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體色形成途徑如圖所示?,F(xiàn)有純合紅色雌魚與純合白色雄
魚雜交得到Fi,再相互交配得到F2,結果如表所示(不考慮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
子代表現(xiàn)性及比例
Fi紫色雌魚團紅色雄魚=1團1
F2紅色團紫色團白色=30302
基因A基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
- 基本樂理課件
- 初三化學健康化學卷及答案
- 中國股票市場量價關系的深度剖析與實證研究
- VEGF、Ang-1與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機制、關聯(lián)與治療啟示
- 初二語文說明文閱讀試卷及答案
- 基層消防知識培訓課件會
- 培訓課件流程與時間安排
- 新解讀《GB-T 1800.1-2020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 線性尺寸公差ISO代號體系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礎》
- 臨沂一模試題及答案
- 2024墻面原位加固修復技術規(guī)程
- 新版《工會基礎知識》試題庫及答案匯總-上(單選、多選題)
- 2022年液化氣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地形圖的判讀(共18張) 完整版課件
- 中控室人員進出登記表
- 員工宿舍衛(wèi)生及安全檢查表
- 安全日志(范文范本)
- 口部運動功能評估分級標準
- 細胞重組和細胞融合PPT
- STOP安全觀察卡
- CE-可用性工程評價報告EN6236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