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大學試題(藝術學)-音樂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2025年大學試題(藝術學)-音樂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篇1)【題干1】巴洛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不包括以下哪位?【選項】A.巴赫B.維瓦爾第C.莫扎特D.帕赫貝爾【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莫扎特屬于古典主義時期,而巴洛克時期代表人物包括巴赫(A)、維瓦爾第(B)和帕赫貝爾(D),因此正確答案為C?!绢}干2】十二平均律的創(chuàng)立者是中國古代哪位音樂家?【選項】A.鐘子期B.精衛(wèi)C.蔡邕D.鄭和【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蔡邕是東漢時期著名音樂家,其著作《樂書》記載了十二平均律的原理,而鐘子期(A)是伯牙的知音,精衛(wèi)(B)是神話人物,鄭和(D)是航海家,故選C?!绢}干3】下列哪種樂器屬于中國五聲音階的典型代表?【選項】A.小提琴B.鋼琴C.笛子D.長笛【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笛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竹制吹奏樂器,其音階體系基于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而小提琴(A)、鋼琴(B)、長笛(D)均為西方樂器,音階多為七聲音階,因此正確答案為C。【題干4】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調性是?【選項】A.D大調B.A小調C.E大調D.F小調【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以A小調寫成,具有獨特的抒情性和戲劇性,其開篇的持續(xù)低音和弦與旋律的對比是識別該作品的關鍵特征,故選B?!绢}干5】西方音樂史中“新藝術”(ArsNova)運動興起于哪個世紀?【選項】A.12世紀B.14世紀C.15世紀D.16世紀【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14世紀歐洲音樂進入“新藝術”時期,以法國作曲家紀堯姆·德·馬肖為代表,推動了復調音樂的復雜化和記譜法的革新,因此正確答案為B?!绢}干6】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生旦凈丑”分別對應以下哪類角色?【選項】A.生-老生B.旦-花旦C.凈-武生D.丑-丑角【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生旦凈丑”是中國戲曲行當的基本分類,其中“丑”即指喜劇角色,而武生(C)屬于“生”的分支,老生(A)和花旦(B)亦為“生”與“旦”的細分,故正確答案為D?!绢}干7】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包含多少首前奏曲與賦格?【選項】A.24首B.48首C.72首D.96首【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包含24首前奏曲與賦格,每首前奏曲對應一個調性,共三個八度內的全部調式,因此正確答案為A。【題干8】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的序曲創(chuàng)作于哪個國家?【選項】A.德國B.法國C.意大利D.英國【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瓦格納是德國浪漫主義歌劇巨匠,《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全劇包含四部歌劇,其序曲創(chuàng)作于德國,融合了日耳曼神話元素與交響樂技術,故選A。【題干9】中國民族器樂“文曲”與“武曲”分別指哪兩種樂器?【選項】A.笙與簫B.笙與琵琶C.笛子與嗩吶D.笛子與鑼【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文曲”通常指笛子(細膩悠揚),“武曲”指嗩吶(高亢嘹亮),而笙(A)、簫(A)、琵琶(B)等樂器多用于文場,鑼(D)屬打擊樂,故正確答案為C?!绢}干10】肖邦《夜曲》Op.9No.2的調性是?【選項】A.A小調B.E大調C.D小調D.F大調【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該夜曲以A小調寫成,通過細膩的左手低音與右手旋律的對比,營造出靜謐而略帶憂郁的意境,符合肖邦夜曲的創(chuàng)作特征,因此選A。【題干11】佛教音樂傳入中國后,對哪種戲曲聲腔產生直接影響?【選項】A.京劇B.昆曲C.越劇D.川劇【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佛教音樂中的梵唄(佛歌)在唐宋時期傳入中國,對昆曲的唱腔形成產生重要影響,昆曲吸收了梵唄的平緩節(jié)奏與婉轉音調,因此正確答案為B?!绢}干12】勛伯格十二音體系的核心特征是?【選項】A.基于五聲音階B.禁止使用傳統(tǒng)調性C.強調和聲功能D.采用固定節(jié)奏型【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十二音技法(Zw?lftonmusic)的核心是打破傳統(tǒng)調性,通過全音階和半音階的排列組合實現無調性音樂創(chuàng)作,因此正確答案為B?!绢}干13】中國古琴曲《流水》通過哪種演奏技法表現水的聲音?【選項】A.掃拂B.泛音C.琶音D.琶散【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流水》通過右手“掃拂”技法模擬急流奔騰之聲,左手“吟猱”表現水波蕩漾,而泛音(B)多用于表現空靈效果,故正確答案為A。【題干14】巴洛克時期復調音樂最典型的結構是?【選項】A.回旋曲式B.奏鳴曲式C.賦格D.變奏曲式【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賦格是巴洛克復調音樂的核心結構,通過多個聲部在模仿與對位中展開,代表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因此正確答案為C。【題干15】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導板”的演唱者屬于哪個行當?【選項】A.生B.旦C.凈D.丑【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導板”是京劇唱腔的起始部分,由老生(A)演唱,通過長甩腔表現人物情感,而旦(B)、凈(C)、丑(D)行當多使用短促或念白式唱腔,故選A?!绢}干16】德彪西《牧神午后》的調式屬于?【選項】A.調性中心明確B.調性模糊C.完全無調性D.大調主導【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該作品采用印象派音樂手法,通過模糊的調性轉換和色彩性的和聲,營造光與影交織的夢幻意境,因此正確答案為B?!绢}干17】中國唐代“燕樂二十八調”包含幾個宮調系統(tǒng)?【選項】A.4個B.5個C.6個D.7個【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燕樂二十八調包含宮、商、角、徵、羽五個宮調系統(tǒng),每個宮調系統(tǒng)包含四個調式(正宮、屬宮、變宮、下屬宮),共5×4=20調,加上“黃鐘宮”和“太簇商”等四調為補充,總計28調,因此正確答案為C。【題干18】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中使用的定音鼓聲效如何表現?【選項】A.單鼓擊打B.雙鼓對擊C.三鼓疊加D.鼓與號角合奏【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該序曲在高潮部分通過定音鼓與軍號、小號的合奏模擬拿破侖軍隊的沖鋒,形成震撼的音響效果,因此正確答案為D?!绢}干19】西方音樂史中“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作曲家不包括?【選項】A.舒伯特B.舒曼C.李斯特D.勛伯格【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勛伯格(A.12音技法)屬于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家,而舒伯特(A)、舒曼(B)、李斯特(C)均為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因此正確答案為D?!绢}干20】中國民族管弦樂合奏《百鳥朝鳳》的主要伴奏樂器是?【選項】A.笙B.笛C.簫D.嗩吶【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百鳥朝鳳》以嗩吶為核心樂器,模仿百鳥鳴叫,通過循環(huán)換氣與花舌技法表現鳥鳴的多樣性,其他樂器(A、B、C)多為輔助聲部,故正確答案為D。2025年大學試題(藝術學)-音樂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篇2)【題干1】音樂學研究中,“樂理分析”與“歷史考證”的劃分依據是()【選項】A.研究方法B.分析對象C.數據來源D.研究目的【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音樂學分支中,樂理分析側重音樂形式的解構(如和聲、曲式),歷史考證關注作品背景與演變,二者屬于以研究對象(形式與歷史)劃分的核心維度。錯誤選項C(數據)和D(目的)與學科分野無關,A(方法)為干擾項?!绢}干2】十二平均律中,C4(中央C)與G4(高G)的頻率比值為()【選項】A.9:16B.5:4C.2:1D.√2:1【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均分為12個半音,每個半音比值為2^(1/12)。C4(中央C)頻率約261.63Hz,G4為392.00Hz,比值約1.498,接近2:1。選項B(5:4)為純五度比例,D(√2:1)為八度開平方比例,均屬聽覺感知誤區(qū)?!绢}干3】以下哪首作品為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首次演出場地?()【選項】A.蘇黎世市政廳B.維也納金色大廳C.佩爾拉赫大教堂D.巴黎愛樂大廳【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1913年3月29日,斯特拉文斯基指揮的《春之祭》在蘇黎世市政廳首演,引發(fā)巨大爭議。選項B(金色大廳)為1924年首演《胡桃夾子》場地,C(佩爾拉赫)為巴赫作品演出地,D(巴黎)為拉赫瑪尼諾夫演出地,均屬干擾項?!绢}干4】和聲學中,屬七和弦(如G7)解決到主和弦時,低音進行模式為()【選項】A.上四度B.下五度C.上二度D.下二度【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屬七和弦(如G-B-D-F#)解決時,通常低音從導音(F#)下行二度至主和弦的根音(G),形成“導音→根音”進行,符合功能性終止進行規(guī)范。選項A(G→C)為下屬和弦進行,B(G→D)為減七和弦轉位,均屬錯誤模式。【題干5】中國唐代“燕樂二十八調”與現代音階體系差異的關鍵在于()【選項】A.調式框架B.微分音運用C.調門固定D.記譜法差異【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唐代燕樂二十八調包含微分音(如“少宮”“少商”介于半音之間),而現代音階為十二平均律整數比體系。選項A(調式)二者均有宮商角徵羽,C(調門)均依賴口傳心授,D(記譜)唐代多用工尺譜,均非核心差異?!绢}干6】巴托克《藍調與農民舞蹈》的調性布局體現()【選項】A.平行調性B.轉調模進C.中古調式混合D.搖滾和聲進行【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該作品融合匈牙利民間藍調與宗教圣詠元素,通過平行進行(如G-D-F#)與教會調式(如多利亞、利底亞)疊加,形成“新民族樂派”特征。選項A(平行調性)為德彪西風格,B(轉調模進)屬馬勒晚期創(chuàng)作,D(搖滾和聲)為20世紀后半葉產物?!绢}干7】管風琴音管共鳴原理中,決定音高主要因素是()【選項】A.管徑B.管長C.管壁厚度D.管口開閉【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管風琴音管遵循空氣柱振動定律,基頻與管長成反比(如八度音管長度比為1:2)。管徑影響泛音列豐富度,管壁厚度影響音色純凈度,管口開閉僅調節(jié)音量。選項A(管徑)為干擾項。【題干8】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四樂章的“急板-回旋曲”結構中,調性布局特點為()【選項】A.三調性循環(huán)B.五度關系模進C.調性倒影D.平行大調【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該樂章以降E大調(第一主題)→降B大調(第二主題)→降E大調(尾聲)形成倒影關系(降E大調→降B大調為降II級→降VII級)。選項A(三調性循環(huán))屬德彪西風格,B(五度模進)符合貝多芬中期創(chuàng)作規(guī)律,D(平行大調)為浪漫派特征。【題干9】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皮黃腔”與“昆腔”的板式差異主要體現在()【選項】A.拍號固定B.節(jié)奏自由C.唱詞韻腳D.伴奏樂器配置【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昆腔為曲牌體,板式變化豐富(如慢板、快板、導板),節(jié)奏自由;皮黃腔為板腔體,以固定板式(如原板、二六、快板)為主。選項A(拍號)二者均有固定節(jié)奏,C(韻腳)均押平仄,D(樂器)昆腔用笛,皮黃用京胡,非核心差異?!绢}干10】音樂心理學中,“聯(lián)覺”現象指音樂聽覺與()的感知聯(lián)動【選項】A.視覺B.觸覺C.味覺D.嗅覺【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聯(lián)覺(Synesthesia)表現為聽覺轉化為視覺(如將音高感知為顏色)、觸覺(如將節(jié)奏感知為重量),臨床案例中約10%的音樂家存在此類現象。選項B(視覺)為正確選項,C(味覺)與D(嗅覺)屬其他聯(lián)覺類型?!绢}干11】莫扎特《安魂曲》創(chuàng)作手稿中,首稿完成時間與定稿時間間隔為()【選項】A.6個月B.2年C.4年D.5年【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莫扎特于1791年9月創(chuàng)作首稿(K.626),同年12月完成修訂版(K.626a),歷時約3個月。選項B(2年)為海頓創(chuàng)作周期,C(4年)為貝多芬晚期創(chuàng)作周期,D(5年)為巴赫創(chuàng)作周期?!绢}干12】音樂人類學中,“文化相對主義”原則要求研究者()【選項】A.以西方音樂為標準B.拒絕價值判斷C.忽略非主流傳統(tǒng)D.優(yōu)先采集書面記錄【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文化相對主義主張不同音樂體系應在其文化語境中理解,反對以西方中心主義評判他者傳統(tǒng)。選項A(西方標準)與D(書面記錄)違背該原則,C(非主流傳統(tǒng))屬田野調查重點。【題干13】調式學中,“混合利底亞調式”與“弗里幾亞調式”的第五音差異為()【選項】A.大三度B.小三度C.大二度D.小二度【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混合利底亞調式(如C-D-E-F-G-A-B-C)第五音(G)為純五度,弗里幾亞調式(如C-D-E-F-G-A-B-C)第五音(G)為增四度(等音于減三度),二者相差大二度。選項A(大三度)為屬音差異,B(小三度)為平行五度,D(小二度)為導音差異。【題干14】指揮家伯恩斯坦在《馬勒第五交響曲》首演中使用的定音鼓節(jié)奏設計,體現()【選項】A.節(jié)奏簡化B.節(jié)奏復合C.節(jié)奏象征D.節(jié)奏固定化【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伯恩斯坦在1979年首演中,將馬勒原稿中模糊的定音鼓節(jié)奏(第Ⅰ樂章末)設計為象征“戰(zhàn)爭”的復合節(jié)奏,與總譜形成戲劇性對比。選項A(簡化)屬斯特拉文斯基風格,B(復合)為節(jié)奏織體特征,D(固定化)屬巴洛克時期特征?!绢}干15】中國古琴減字譜中,“一”字右下小字“O”表示()【選項】A.宮音B.商音C.空弦D.未聲【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減字譜中,“一”為宮音,“O”右下小字表示空弦音(即宮音)。選項A(宮音)為“一”本身含義,B(商音)為“二”,D(未聲)為“五”。【題干16】音樂聲學中,“泛音列”與“諧音列”的物理本質區(qū)別是()【選項】A.振動頻率B.振動方向C.振動持續(xù)時間D.振動能量【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泛音列(OvertoneSeries)為基頻與各次諧波頻率的集合,諧音列(HarmonicSeries)為基頻與整數比頻率的集合。二者物理本質均基于振動頻率,但“諧音列”強調數學比例關系(如C4與C5為2:1),而“泛音列”側重聲學感知(如泛音疊加形成音色)。選項B(方向)、C(持續(xù)時間)、D(能量)均屬干擾項?!绢}干17】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中,主導動機“Rhine渡船”的音樂形態(tài)為()【選項】A.標志性旋律B.節(jié)奏動機C.和聲動機D.調性動機【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Rhine渡船”以五音階旋律(動機Ⅰ)貫穿全劇,通過變形出現在不同場景(如渡船、森林、宮殿),成為全劇核心象征。選項B(節(jié)奏)屬《漂泊的荷蘭人》特征,C(和聲)為《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標志,D(調性)為《帕西法爾》主題?!绢}干18】音樂治療中,“節(jié)奏同步療法”主要針對()【選項】A.注意力缺陷B.情緒障礙C.運動協(xié)調D.語言康復【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通過讓患者跟隨節(jié)拍器或音樂進行肢體運動(如拍手、踏步),改善運動協(xié)調與節(jié)奏感知能力,對自閉癥、腦癱等運動障礙患者效果顯著。選項A(注意力)屬“音樂注意力訓練”,B(情緒)屬“音樂情緒調節(jié)”,D(語言)屬“音樂語言治療”。【題干19】西方中世紀“格里高利圣詠”的記譜法創(chuàng)新為()【選項】A.全音符記譜B.節(jié)奏自由記譜C.調式標記D.動態(tài)標記【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格里高利圣詠采用“紐姆譜”記高音聲部,低音聲部無固定記譜,演唱者需憑聽覺記憶節(jié)奏與裝飾音,形成“節(jié)奏自由”特征。選項A(全音符)屬拜占庭圣詠記譜,C(調式)為教會modes,D(動態(tài))為巴洛克記譜法?!绢}干20】中國傳統(tǒng)音樂“板眼”系統(tǒng)中,“一板三眼”的節(jié)奏結構為()【選項】A.四分音符+兩個八分音符B.八分音符+兩個十六分音符C.四分音符+兩個附點八分音符D.八分音符+兩個附點十六分音符【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一板三眼”為傳統(tǒng)工尺譜節(jié)奏單位,對應1/4+3/8=1/2的時值,即四分音符加兩個附點八分音符(或四分音符加兩個八分音符+兩個十六分音符)。選項A(1/4+2/8=3/8)為“一板二眼”,B(1/8+2/16=3/16)為“一板四眼”,D(1/8+2*(3/16)=7/16)不符合傳統(tǒng)劃分。2025年大學試題(藝術學)-音樂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篇3)【題干1】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中,以發(fā)展半音化和聲與標題音樂著稱的作曲家是()【選項】A.貝多芬B.肖邦C.德彪西D.瓦格納【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德彪西是印象主義音樂先驅,其和聲語言突破傳統(tǒng)調性體系,采用全音階與不規(guī)則和弦(如《月光》《牧神午后》),瓦格納代表浪漫主義晚期的歌劇改革(《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貝多芬為古典轉向浪漫的橋梁,肖邦以波蘭民族風格與浪漫情感表達見長。【題干2】中國唐代“燕樂”制度在音樂形態(tài)上的核心特征是()【選項】A.嚴格遵循雅樂十二律B.融合龜茲樂與中原禮樂元素C.禁用五弦琵琶D.以宮廷宴飲為表演場合【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唐代燕樂制度以“坐部伎”和“立部伎”為表演形式,大量吸收西域龜茲樂元素(如琵琶、胡旋舞),形成《霓裳羽衣曲》等代表作,禮樂制度中雅樂仍占主導地位,五弦琵琶在敦煌壁畫中常見于燕樂場景,但未全面禁用?!绢}干3】巴洛克時期“通奏低音”織體中,唯一固定低音聲部樂器是()【選項】A.大管B.管風琴C.數字低音D.低音提琴【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管風琴作為固定低音聲部樂器,在巴洛克協(xié)奏曲(如維瓦爾第《四季》)中承擔持續(xù)低音功能,數字低音為人工演奏模擬,低音提琴需與其他樂器配合,大管作為中音聲部樂器使用。【題干4】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中標志性的和聲技法是()【選項】A.平行五八度進行B.半音階進行C.無終旋律D.半音化和聲【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該歌劇打破傳統(tǒng)功能和聲體系,采用半音化和聲(如“特里斯坦和弦”C-F-G-C),無終旋律(Leitmotiv)是其主題發(fā)展手法,平行五八度進行多見于巴洛克復調音樂。【題干5】賦格曲的基本結構要素不包括()【選項】A.模仿進入B.卡農式對位C.嚴格對位法D.終止式【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賦格以嚴格對位法為核心,終止式(如帕薩卡利亞終止)增強結束感,模仿進入是核心特征,卡農式對位為更自由的復調形式(如帕萊斯特里那作品)?!绢}干6】宋代“琴樂十志”中記錄的琴曲《廣陵散》創(chuàng)作年代最晚可追溯至()【選項】A.魏晉時期B.唐代C.南北朝D.隋朝【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廣陵散》原為東漢蔡邕所作,魏晉時期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提及演奏此曲,唐代《琴史》仍有記載,但核心創(chuàng)作年代鎖定在東漢末至魏晉初期?!绢}干7】印象派音樂中,阿爾弗雷德·薩蒂《吉諾佩蒂第一號》最具代表性的節(jié)奏特征是()【選項】A.切分音主導B.復合拍子C.固定節(jié)奏型D.自由速度【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薩蒂作品以“固定節(jié)奏型”著稱(如《吉諾佩蒂》中持續(xù)的三連音),自由速度(Rubato)多見于浪漫主義音樂,復合拍子常見于巴洛克時期?!绢}干8】中國明代“過曲”體制中,必須包含的段落是()【選項】A.引子B.過曲C.尾聲D.主曲【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過曲作為獨立體式,需包含“主曲”作為核心段落,引子(如《梅花三弄》散板部分)和尾聲為可選項,主曲包含主題變奏結構?!绢}干9】勛伯格十二音技法中,最早實踐者不包括()【選項】A.斯特拉文斯基B.貝爾格C.韋伯恩D.薩蒂【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十二音技法由勛伯格1923年《五首管弦樂練習曲》確立,貝爾格《月光》和韋伯恩《五樂章交響曲》為早期應用者,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仍屬傳統(tǒng)調性框架。【題干10】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畫中描繪的唐代琵琶形制屬于()【選項】A.曲項琵琶B.四弦琵琶C.五弦琵琶D.箜篌【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敦煌壁畫中曲項琵琶(高曲項、四弦)為唐代主流形制(《樂府雜錄》載“琵琶有高曲項者”),五弦琵琶多見于元代后,箜篌為豎琴類樂器?!绢}干11】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第二卷包含的調性布局屬于()【選項】A.大調優(yōu)先B.小調占優(yōu)C.全音階練習D.調性循環(huán)【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第二卷包含24首前奏曲與賦格,以全音階(如升C全音階)和半音階(如降D半音階)練習為主,調性布局無固定循環(huán)規(guī)律?!绢}干12】中國清代“西學東漸”時期,最早傳入的西方樂器是()【選項】A.小提琴B.鋼琴C.長笛D.大提琴【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1710年法國傳教士白晉(JoachimBietsch)攜長笛至康熙宮廷演奏,現存《御制滋生園圖》中有長笛圖像,小提琴傳入較晚(18世紀中葉)?!绢}干13】肖邦《革命練習曲》(Op.10No.12)的調性布局包含()【選項】A.升C小調B.降E大調C.降A小調D.降D大調【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全曲以降A小調開始,通過模進進入降E大調、降D大調等,最終回歸降A小調,體現浪漫主義調性游移特征?!绢}干14】古希臘音樂理論中,被稱為“音樂元音”的音高系統(tǒng)是()【選項】A.五度相生律B.四分音體系C.畢達哥拉斯音列D.音律實驗【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畢達哥拉斯學派通過弦長比(如2:1、3:2)確立基本音列(宮、商、角、徵、羽),形成西方最早的音高體系,四分音實驗為19世紀后出現?!绢}干15】中國元代“曲紅梅調”音樂風格最接近現代哪種戲曲形式()【選項】A.昆曲B.京劇C.越劇D.粵劇【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散曲《曲紅梅調》以蘇州方言演唱,曲牌體結構,與昆曲(水磨調)同屬南曲聲腔體系,京劇形成于清代中葉,越劇為19世紀末新興劇種?!绢}干16】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中,引發(fā)公憤的段落首次出現于()【選項】A.1913年巴黎首演B.1923年修訂版C.1930年紐約演出D.1945年首演【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1913年4月29日巴黎首演中,舞蹈《春之祭》配以不和諧音列與原始節(jié)奏,觀眾扔雞蛋、砸玻璃,成為現代音樂史標志性事件?!绢}干17】中國明代“琴派”中,以《幽蘭》為傳承核心的流派是()【選項】A.虞山派B.浙派C.徽派D.諸城派【詳細解析】虞山派(張孔山)將《幽蘭》改編為《流水》《鷗鷺忘機》等,形成文人琴學體系,浙派(徐上瀛)重指法,徽派(查阜西)傳《西麓堂琴統(tǒng)》,諸城派以《西陵絕調》著稱?!绢}干18】勛伯格《摩sis》中,首次使用十二音技法并打破調性中心的作品是()【選項】A.五首管弦樂練習曲B.摩sisC.大都會D.帕西法爾【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摩sis》(1924-25)為十二音技法成熟之作,運用調性游移(如第一樂章以降B小調開頭,經半音階移動至降E大調),打破功能和聲框架。【題干19】敦煌曲譜中“散序”(Dun)標記的節(jié)奏自由度屬于()【選項】A.固定節(jié)奏型B.自由速度C.循環(huán)指法D.切分音主導【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敦煌譜中“散序”以“散”字標記,節(jié)奏自由無固定拍,如《傾杯曲》引子部分,需依賴演員對曲目的理解進行即興處理?!绢}干20】日本“雅樂寛政本”記載的唐代燕樂“龜茲樂”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是()【選項】A.箜篌B.篳篥C.篳篥D.篳篥【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敦煌出土唐代箜篌圖像(194窟)與日本正倉院藏唐代箜篌均證明其存在,篳篥(Bansuri)為印度起源樂器,但“篳篥”在選項中重復出現為筆誤,正確答案應為篳篥(Bansuri)。2025年大學試題(藝術學)-音樂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篇4)【題干1】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創(chuàng)作時期屬于哪個歷史階段?【選項】A.巴羅克時期B.古典主義時期C.浪漫主義時期D.印象派時期【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創(chuàng)作于1822-1824年,正值浪漫主義音樂發(fā)展的鼎盛階段。該作品首次將合唱引入交響曲,標志著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的過渡,具有里程碑意義。其他選項中,巴羅克時期(1600-1750)以復調音樂為主,印象派(1870-1910)則以德彪西為代表,均與本題無關?!绢}干2】中國傳統(tǒng)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的典型音階結構屬于哪種音樂體系?【選項】A.全音階體系B.半音階體系C.五聲體系D.埃及音階體系【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中國傳統(tǒng)音樂以五聲調式為基礎,其音階結構由宮(1)、商(2)、角(3)、徵(5)、羽(6)構成,省略了4(fa)和7(si)兩個半音,形成獨特的五聲體系。全音階體系(如烏拉圭音階)和半音階體系(如西方大小調)分別涉及不同音程關系,埃及音階體系已失傳,故排除?!绢}干3】減七和弦在和聲學中主要應用于哪種作曲技法?【選項】A.調式互換B.調式混合C.離調手法D.調性模糊【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減七和弦(diminishedseventhchord)通過臨時變化音(如C-E?-G?-B)制造緊張感,常用于離調(diatonicmodulation),實現從原調到近關系小調的過渡,尤其在印象派和爵士樂中廣泛運用。調式互換(如大小調互換)多依賴共同和弦;調式混合需結合非自然音程;調性模糊更多通過音色和節(jié)奏實現?!绢}干4】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中使用的音階屬于下列哪種音樂風格?【選項】A.巴洛克調式B.印象派全音階C.新音階體系D.日耳曼五聲調式【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瓦格納在《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中創(chuàng)新性地使用“瓦格納音階”(Wagnerianscale),融合全音階與五聲調式元素,通過連續(xù)半音進行和微分音(如16分音)拓展調性功能,打破了傳統(tǒng)大小調體系束縛,成為浪漫主義晚期音樂的典型代表?!绢}干5】宋代姜夔《揚州慢》詞調中,旋律與詞樂的關系體現哪種音樂特征?【選項】A.宮商角徵羽固定應用B.固定節(jié)拍對應固定詞格C.唱和體即興演奏D.靈活依字行腔【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宋詞音樂“依字行腔”原則要求旋律嚴格貼合詞調平仄與節(jié)奏,避免腔句冗長或斷裂。姜夔創(chuàng)作《揚州慢》時,根據《中呂宮·慢》詞牌格律,設計符合“入聲”字需短促、平聲字可延長的旋律處理,體現文人詞樂“聲情并茂”的創(chuàng)作理念,其他選項均不符合宋代音樂實踐?!绢}干6】西方音樂分析中,和聲進行中的“導音傾向”(leadingtone)通常解決到哪類音程?【選項】A.大三度B.純五度C.小三度D.純四度【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導音(如C?在C大調中)具有強烈傾向性,常通過級進下行或跳進解決至主音,形成“導音-主音”的小三度進行(如C?-C),這種解決方式在功能和聲(如古典主義時期)中具有明確調性指向性。純五度(如C-G)為穩(wěn)定音程,大三度(C-E?)為不協(xié)和音程,純四度(C-F)屬增四度,均不符合導音解決規(guī)律?!绢}干7】敦煌莫高窟第17窟“五臺山圖”壁畫中,哪種樂器演奏技法與唐代宮廷雅樂相關?【選項】A.笛子氣震指AB.古琴右手勾剔C.琵琶輪指D.箏子推拉弦【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唐代宮廷雅樂以琴、瑟為主要樂器,古琴演奏技法中“勾剔”指通過右手勾、剔動作彈奏不同徽位,符合壁畫中琴人右手交替撥弦的形態(tài)。敦煌樂器壁畫多顯示唐代遺制(如曲項琵琶),但演奏技法更側重中原傳統(tǒng),笛子氣震指為明清以后發(fā)展技法,琵琶輪指與絲路傳入樂器的演奏方式相關,箏子推拉弦為近代改良技法?!绢}干8】格林卡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哪段唱段體現了俄羅斯民間音樂素材的運用?【選項】A.第一幕“船夫曲”B.第二幕“小星星”C.第三幕“月光詠嘆調”D.尾聲“愛情是良藥”【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第一幕“船夫曲”(“Песняматроса”)采用俄羅斯民間“船歌”節(jié)奏型(2/4拍,三拍子變形),旋律線條模仿民間號子勞動節(jié)奏,歌詞改編自烏克蘭民謠,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其他選項中,“小星星”為西歐童謠旋律;“月光詠嘆調”為浪漫主義詠嘆調典型結構;“愛情是良藥”采用俄羅斯民間舞曲“拉格泰姆”(Ragtime)節(jié)奏,但非核心民間音樂素材?!绢}干9】20世紀“序列主義音樂”理論的核心主張是什么?【選項】A.以音色為主導向音高序列化B.嚴格按音分劃(microtone)創(chuàng)作C.建立音高、節(jié)奏、音色統(tǒng)一序列D.拒絕傳統(tǒng)調性體系【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序列主義(Sserialism)由勛伯格、韋伯恩等開創(chuàng),主張通過音高、節(jié)奏、力度的整體序列(如十二音序列)擺脫傳統(tǒng)調性束縛,將音樂元素分解為獨立序列進行排列組合。選項A將音色與音高序列化混淆,選項B特指微分音創(chuàng)作,選項C未涉及音色序列化,均不符合序列主義核心原則?!绢}干10】中國戲曲“板式變化體”中,以下哪種板式常用于表現歡快情緒?【選項】A.散板B.原板C.變板D.快板【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快板(sànpái)為戲曲板式中最快節(jié)奏類型,通過密集的“眼”與“板”劃分(如1/4拍),配合演員身段翻飛,多用于表現戰(zhàn)斗、歡慶場景。原板(yuánbǎn)為基本節(jié)奏型,散板(sǎnbǎn)自由無固定節(jié)拍,變板(biànbǎn)通過速度變化增強戲劇張力,但情感表達上快板最具典型性?!绢}干11】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第31首前奏曲與賦格的調性關系體現哪種和聲原則?【選項】A.調式交替B.調性倒影C.調式混合D.調性等音轉換【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該作品前奏曲(C大調)與賦格(c小調)構成“主調-屬調小調”關系,c小調為C大調的屬調小調(ii°),其和聲進行通過屬七和弦(G-B-D?)與下屬和弦(F-A-C)交替,形成“倒影”效果(如C大調的屬七和弦在c小調中作為下屬和弦使用),體現巴洛克時期嚴格的等音轉換原則,其他選項均不符合巴赫創(chuàng)作邏輯?!绢}干12】日本雅樂“能樂”中,以下哪種樂器組合最具代表性?【選項】A.笛子+太鼓B.三味線+尺八C.笙+箏D.鈸+琵琶【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能樂為日本古典戲劇,其樂器配置以“三味線+尺八”為核心,三味線彈奏旋律,尺八吹奏主調,形成固定音色組合。其他選項中,笛子(如三線笛)多用于文樂(Bunraku)木偶戲;太鼓為打擊樂器,常用于儀式伴奏;笙、箏組合屬中國南方絲竹樂;鈸(Sankō)與琵琶為佛教法器合奏,均非能樂傳統(tǒng)配置?!绢}干13】西方音樂分析中,賦格曲中“對題”(countersubject)與“答題”(answer)的關系屬于哪種對位類型?【選項】A.主對位B.嚴格對位C.分對位D.復對位【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賦格曲中,答題(answer)為對題的嚴格鏡像倒影(如主調答題為“主音+屬七和弦”),通過音程倒影(如C-E?-G?-B與B-D?-F-A)和調式轉換(如大調對題轉為小調答題)實現邏輯統(tǒng)一,屬于巴洛克時期嚴格的“嚴格對位”(strictcounterpoint)。主對位(freecounterpoint)無固定規(guī)則,分對位(dividedcounterpoint)側重聲部獨立性,復對位(compoundcounterpoint)為多聲部疊加,均不符合賦格對位原則?!绢}干14】阿拉伯音樂中,以下哪種音階結構最具民族特色?【選項】A.五聲調式B.七聲全音階C.四分音音階D.六聲調式【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阿拉伯傳統(tǒng)音階包含6個自然音級(如C-D-E?-F-G-A),通過微分音(如A?與A之間的16分音)擴展音高,形成“六聲四分音音階”(Six-ToneQuarter-ToneScale),尤其在馬卡姆(Maqam)音樂中用于表現宗教情感與哲學思考。其他選項中,五聲調式為東亞音樂體系,七聲全音階(全音階)屬西方實驗音樂,六聲調式(如希臘調式)未涉及微分音系統(tǒng)。【題干15】中國工尺譜記譜法中,“上、下、工、尺、六、五、四”分別對應哪種音高?【選項】A.do、re、mi、fa、sol、la、siB.re、mi、fa、sol、la、si、doC.mi、fa、sol、la、si、do、reD.do、re、mi、fa、sol、la、si【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傳統(tǒng)工尺譜“上、下、工、尺、六、五、四”對應C大調音階:上(do)、下(re)、工(mi)、尺(fa)、六(sol)、五(la)、四(si)。該記譜法通過符號位置(上聲、下聲)區(qū)分音高,后經明代《神奇秘譜》標準化,成為宋元明清戲曲、說唱音樂主要記譜載體,其他選項音高對應關系均不符合歷史記載。【題干16】勛伯格十二音序列中,以下哪種操作方式最具創(chuàng)新性?【選項】A.音高序列固定不變B.調性中心自由轉換C.音色與力度序列化結合D.節(jié)奏序列獨立創(chuàng)作【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勛伯格在十二音序列基礎上,將音色(timbre)與力度(dynamics)納入序列化創(chuàng)作,形成“多維度序列”(如音高序列為C-G?-F-A?-D?-B-C?,音色序列為銅管-木管-打擊樂-人聲-弦樂-合唱),打破傳統(tǒng)單聲部創(chuàng)作模式,該創(chuàng)新為序列主義音樂發(fā)展里程碑,其他選項均屬早期序列主義實踐。【題干17】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水之嬉戲》中,以下哪種和聲技法體現印象派風格?【選項】A.調式混合B.音色對位C.離調半音進行D.調性模糊【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拉威爾在《水之嬉戲》中通過頻繁的離調(如C大調-降A大調-升F大調)與平行和弦(如C-F-G?-C),制造“調性模糊”效果,配合豎琴的裝飾音與長笛的旋律線條,形成光影交織的視覺化音響。調式混合(如大小調交替)為瓦格納手法;音色對位(如德彪西《大?!罚﹤戎囟鄻菲髀暡开毩⒃O計,故排除?!绢}干18】印度拉格音樂中,“特里夏瑪斯”(Trishrams)指哪種音樂結構?【選項】A.三個連音節(jié)B.四個節(jié)奏單位C.五個音階等級D.六個速度層次【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拉格(Rāga)為印度古典音樂旋律框架,特里夏瑪斯(Trishrams)指節(jié)奏循環(huán)單位,即四個基本節(jié)奏型(Dha-Ri-Ga-Ma)的重復組合,形成固定速度(如Dha-Ri-Ga-Ma-Dha-Ri-Ga-Ma),構成旋律發(fā)展的時間框架,其他選項中,三個連音節(jié)(如泰魯維瑪斯)為節(jié)奏細分,五個音階等級屬拉格音階結構,六個速度層次為速度標記系統(tǒng)?!绢}干19】巴洛克時期康塔塔(Cantata)的典型結構包含哪兩項?【選項】A.康復詠嘆調+序曲B.頌歌+宣敘調C.前奏曲+賦格D.詠嘆調+間奏曲【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巴洛克康塔塔(Cantata)以宗教文本為基礎,結構通常包含:1.宣敘調(Recitativo)敘述劇情;2.詠嘆調(Aria)抒發(fā)情感;3.頌歌(Chorale)集體合唱。序曲(Overture)為歌劇前奏,賦格(Fugue)屬復調音樂體裁,間奏曲(Intermezzo)為奏鳴曲式組成部分,均非康塔塔固定結構?!绢}干20】日本“文樂”木偶戲中,以下哪種樂器組合最具代表性?【選項】A.笛子+太鼓B.三味線+尺八C.笙+箏D.鈸+琵琶【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文樂(Bunraku)為17世紀日本木偶戲,核心樂器為“三線”(三味線的簡稱)與“一面”(太鼓),三線分上、中、下三弦,以“撥奏”與“推拉”技法模擬人聲,太鼓打擊節(jié)奏。尺八為能樂樂器,笙、箏組合屬中國絲竹樂,鈸、琵琶為佛教法器,均非文樂主要伴奏配置。2025年大學試題(藝術學)-音樂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篇5)【題干1】中國民族樂器揚琴屬于以下哪種分類?【選項】A.吹奏樂器B.彈撥樂器C.打擊樂器D.拉弦樂器【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揚琴通過琴弦的彈奏發(fā)聲,屬于彈撥樂器。吹奏樂器如笛、笙,打擊樂器如鼓、鐘,拉弦樂器如二胡、小提琴。此題考查樂器分類知識,結合中國民族樂器??贾攸c。【題干2】西方古典音樂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選項】A.貝多芬B.莫扎特C.巴赫D.德彪西【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莫扎特(1756-1791)活躍于古典主義時期,代表作《魔笛》《第40號交響曲》。貝多芬屬浪漫主義,巴赫為巴洛克時期,德彪西屬印象派,需注意時期與作曲家對應關系?!绢}干3】音樂作品中的“賦格”技法主要應用于?【選項】A.旋律發(fā)展B.和聲進行C.復調寫作D.節(jié)奏設計【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賦格是復調音樂的核心技法,通過多聲部對位展開。旋律發(fā)展常見于主調音樂,和聲進行屬調式理論,節(jié)奏設計屬曲式結構。本題需區(qū)分復調與主調音樂特征?!绢}干4】以下哪種樂器屬于中國五聲音階體系?【選項】A.鋼琴B.小提琴C.琵琶D.電子合成器【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琵琶采用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鋼琴和小提琴使用西方七聲音階。電子合成器音域自由,但音階體系依演奏者設定,本題結合民族樂器與音階關聯(lián)性?!绢}干5】音樂史上的“新古典主義”運動興起于哪個時期?【選項】A.18世紀末B.19世紀末C.20世紀初D.21世紀初【參考答案】B【詳細解析】新古典主義(1910-1940)受巴洛克音樂影響,代表作曲家有普朗克、斯特拉文斯基。18世紀末屬古典主義晚期,20世紀后屬現代主義。本題需掌握音樂流派時間線?!绢}干6】交響樂的四種基本形式結構是?【選項】A.奏鳴曲式B.回旋曲式C.變奏曲式D.以上全選【參考答案】D【詳細解析】交響樂通常包含奏鳴曲式(呈示-展開-再現)、回旋曲式(主題重復+變奏)、變奏曲式(單一主題多變體),需綜合掌握曲式分類?!绢}干7】中國昆曲被列入聯(lián)合國非遺的時間是?【選項】A.2001年B.2005年C.2010年D.2017年【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2001年5月昆曲被列入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昆曲納入首批非遺名錄,時間易混淆需注意細節(jié)?!绢}干8】音樂術語“ritornello”在意大利文中意為?【選項】A.回旋B.重復C.終止D.反復【參考答案】A【詳細解析】ritornello意為“回旋”(return+ring),屬奏鳴曲式中發(fā)展部的核心動機,與“重復”repetition、“終止”coda、“反復”reprise區(qū)分。【題干9】西方音樂“十二平均律”最早記載于?【選項】A.古希臘樂譜B.中世紀格里高利圣詠C.朱載堉《律學新說》D.巴赫平均律【參考答案】C【詳細解析】中國明代朱載堉(1583-1660)在《律學新說》(1584)中首次提出十二平均律計算法,古希臘僅存七聲音階記錄,中世紀格里高利圣詠為五聲音階,巴赫將平均律系統(tǒng)化。本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名師授課課件
- 吊籃安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高品質H酸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日用及醫(yī)用橡膠制品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裝備制造信息化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熱縮材料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創(chuàng)業(yè)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血液制品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塑木復合材料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2025年電能替代行業(yè)研究報告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
- 中藥煎煮與服用方法
- 黃岡市臨床重點??粕陥?模板-副本
- GB/T 9124.1-2019鋼制管法蘭第1部分:PN系列
- GB/T 8685-2008紡織品維護標簽規(guī)范符號法
- GB/T 6433-2006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
- 2023年黔西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題庫及答案解析
- GB/T 20145-2006燈和燈系統(tǒng)的光生物安全性
- 運輸供應商年度評價表
- 弱電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斷親協(xié)議書范本
- 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蜘蛛開店》試講模板答案試講稿逐字稿及答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