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2025級規(guī)培護士理論考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手術室2025級規(guī)培護士理論考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手術室2025級規(guī)培護士理論考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手術室2025級規(guī)培護士理論考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手術室2025級規(guī)培護士理論考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術室2025級規(guī)培護士理論考試題(含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關于手術室無菌區(qū)域的界定,以下哪項描述正確?A.手術衣腰部以上、肩部以下為無菌區(qū)B.鋪好的無菌器械臺邊緣內10cm為無菌區(qū)C.未戴無菌手套的手不可接觸無菌器械臺邊緣D.無菌單下垂至手術床邊緣以下30cm的部分仍視為無菌區(qū)答案:C(解析:手術衣無菌區(qū)為腰部以上、肩部以下、腋前線以前;無菌器械臺邊緣外3cm為非無菌區(qū);無菌單下垂超過床緣30cm的部分視為污染;未戴手套的手接觸邊緣即污染,故C正確。)2.外科手消毒后,手的放置位置正確的是:A.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B.交叉放于胸前C.舉過頭頂D.放于操作臺面答案:B(解析:手消毒后應保持拱手姿勢,高不過肩,低不過腰,避免下垂或上舉,防止污染。)3.腹腔鏡手術中,氣腹機的CO?壓力通常設定為:A.8-12mmHgB.12-15mmHgC.15-18mmHgD.18-22mmHg答案:B(解析:成人腹腔鏡手術CO?氣腹壓力一般為12-15mmHg,兒童或特殊病例需降低至8-12mmHg。)4.以下哪項不屬于手術中常用的止血方法?A.電凝止血B.骨蠟止血C.熱鹽水紗墊壓迫D.肝素抗凝答案:D(解析:肝素用于抗凝,會加重出血,不屬于止血方法。)5.手術患者發(fā)生低體溫(核心體溫<36℃)的最主要原因是:A.環(huán)境溫度過低(<22℃)B.輸入未加溫的液體/血液C.麻醉導致體溫調節(jié)中樞抑制D.手術野暴露時間過長答案:C(解析:麻醉藥物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使機體失去主動保溫能力,是低體溫的主要原因。)6.關于手術體位擺放的原則,錯誤的是:A.充分暴露手術野B.維持患者呼吸循環(huán)功能穩(wěn)定C.骨隆突處墊軟枕預防壓瘡D.上肢外展角度不超過60°答案:D(解析:上肢外展角度應≤90°,超過90°可能損傷臂叢神經。)7.無菌包打開后未使用,有效期為:A.2小時B.4小時C.12小時D.24小時答案:D(解析:無菌包打開后未被污染,在干燥環(huán)境下可保留24小時,超過時間需重新滅菌。)8.以下哪種手術需使用雙極電凝?A.肝癌切除術B.顱內動脈瘤夾閉術C.乳腺癌改良根治術D.剖宮產術答案:B(解析:雙極電凝通過雙極鑷子直接凝血,電流僅通過組織局部,對周圍組織損傷小,常用于神經外科、眼科等精細手術。)9.手術中清點器械、敷料的時機不包括:A.手術開始前B.關閉體腔前C.關閉體腔后D.縫合皮膚后答案:D(解析:清點時機為術前、關體腔前、關體腔后,縫合皮膚后無需再次清點。)10.關于手術患者身份核查,錯誤的是:A.至少使用兩種身份標識(姓名+住院號)B.由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生、護士三方共同核對C.核對內容包括手術部位、手術方式D.昏迷患者可僅核對床頭卡信息答案:D(解析:昏迷患者需核對腕帶、床頭卡及病歷信息,不可僅依賴床頭卡。)11.以下哪種消毒劑可用于手術切口皮膚消毒?A.2%碘酊+75%酒精脫碘B.0.5%碘伏(含酒精)C.95%酒精D.3%過氧化氫答案:B(解析:碘酊需脫碘,可能刺激皮膚;95%酒精無持續(xù)殺菌作用;過氧化氫用于污染傷口,切口消毒常用0.5%-1%碘伏(含酒精型適用于完整皮膚)。)12.手術中突發(fā)火災,正確的處理流程是:A.先滅火,再轉移患者B.立即關閉氧氣源,轉移患者至安全區(qū)域C.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直接噴射患者D.優(yōu)先搶救貴重儀器答案:B(解析:手術室火災處理原則為“RACE”——Rescue(轉移患者)、Alarm(報警)、Contain(關閉氧氣/電源)、Extinguish(滅火),故先轉移患者,關閉氧氣源。)13.關于手術器械的分類,屬于銳性器械的是:A.組織剪B.甲狀腺拉鉤C.持針器D.血管鉗答案:A(解析:銳性器械用于切割或分離組織,如手術刀、組織剪;拉鉤、持針器、血管鉗為鈍性器械。)14.腹腔鏡手術中,“戳卡(trocar)”的主要作用是:A.注入CO?形成氣腹B.提供手術器械進入腹腔的通道C.吸引腹腔內積液D.照明術野答案:B(解析:氣腹通過氣腹針建立,戳卡用于放置器械;吸引器和光源通過其他通道進入,故B正確。)15.手術患者發(fā)生空氣栓塞時,應立即采取的體位是:A.頭低足高位B.左側臥位,頭低足高C.右側臥位,頭高足低D.平臥位答案:B(解析:空氣栓塞時,左側臥位可使空氣聚集于右心室尖部,避免進入肺動脈;頭低足高位減少空氣進入腦內。)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以下屬于無菌操作原則的是:A.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B.無菌操作時,操作者面向無菌區(qū)C.已取出的無菌物品未使用可放回原包D.無菌單被水滲透后,立即加蓋無菌單E.手術人員更換位置時需背對背移動答案:ABDE(解析:已取出的無菌物品不可放回原包,避免污染,故C錯誤。)2.手術中常用的保溫措施包括:A.調節(jié)手術室溫度至24-26℃B.輸入液體前使用加溫裝置(37-40℃)C.使用充氣式保溫毯覆蓋非手術區(qū)域D.用溫鹽水(37℃)沖洗體腔E.給患者穿戴棉制手術衣答案:ABCD(解析:手術室溫度應維持22-25℃(成人),過高易導致醫(yī)護人員不適;棉制手術衣不具備保溫功能,故E錯誤。)3.器械護士的職責包括:A.術前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器械B.保持無菌器械臺干燥、整齊C.監(jiān)督手術人員無菌操作D.負責術中輸血、輸液E.傳遞器械時做到“快、準、穩(wěn)”答案:ABCE(解析:術中輸血、輸液由巡回護士負責,器械護士專注于無菌區(qū)域操作,故D錯誤。)4.以下哪些情況需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A.無菌手套破損更換后B.接觸患者污染部位后C.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D.手被血液污染E.離開手術室返回后答案:BDE(解析:手套破損更換后僅需更換手套,無需重新手消毒;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若未污染可繼續(xù);接觸污染部位、手污染、離開后返回需重新消毒,故BDE正確。)5.腔鏡手術中,“鏡頭模糊”的常見原因及處理方法是:A.鏡頭未預熱,進入體腔后起霧——用37℃溫鹽水浸泡B.鏡頭沾染血跡——用無菌紗布直接擦拭C.氣腹壓力過高——降低CO?流量D.光源故障——檢查光源連接E.鏡頭損壞——立即更換備用鏡頭答案:ADE(解析:鏡頭沾染血跡需用專用鏡頭刷或無菌棉球擦拭,不可用紗布(纖維殘留);氣腹壓力與鏡頭模糊無關,故B、C錯誤。)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40分)1.簡述外科手消毒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答案:步驟:(1)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至肘上10cm;(2)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立、腕)揉搓30秒,沖洗干凈;(3)取無菌刷蘸外科手消毒劑,刷手順序為指尖→指蹼→甲溝→指縫→手掌→手背→腕→前臂→肘上10cm,每側3分鐘,交替進行;(4)流動水沖洗時保持雙手高于肘部,避免水倒流污染;(5)用無菌巾從指尖向肘部擦干;(6)取外科手消毒劑(如氯己定醇)涂抹雙手及前臂,自然干燥。注意事項:(1)刷手范圍應超過肘上10cm,且每次刷手范圍不低于前一次;(2)沖洗時避免污染已刷區(qū)域;(3)消毒后雙手保持拱手姿勢,不可下垂或觸碰非無菌物品;(4)指甲長度不超過指尖,不佩戴首飾;(5)若手被污染,需重新消毒。2.列舉5種常見手術體位及其適用手術,并說明體位擺放的關鍵點。答案:(1)仰臥位:適用于甲狀腺、乳腺、腹部手術。關鍵點:頭下墊軟枕,雙上肢外展≤90°,膝下墊軟枕,足跟部墊防壓瘡墊。(2)側臥位:適用于肺、腎、側胸壁手術。關鍵點:腋下墊軟枕(距腋窩10cm),防止臂叢神經損傷;下腿屈曲、上腿伸直,兩腿間墊軟枕;胸背部用擋板固定,骨盆處用約束帶固定。(3)截石位:適用于婦科、直腸、尿道手術。關鍵點:雙下肢抬高≤30°,腘窩處墊軟枕(避免壓迫腘動脈);兩腿分開角度≤110°;約束帶固定膝部,防止下滑。(4)俯臥位:適用于脊柱、背部手術。關鍵點:頭偏向一側,額部或下頜墊軟枕;胸腹部懸空(避免壓迫呼吸);雙上肢外展或置于頭兩側,肘部墊軟枕;小腿下墊軟枕,足尖懸空。(5)坐位:適用于垂體瘤、后顱窩手術。關鍵點:頭架固定頭部,頸部稍前屈;雙上肢固定于托手架;使用抗休克褲預防體位性低血壓。3.簡述無菌包的質量檢查內容及判斷標準。答案:檢查內容及標準:(1)包裝完整性:無破損、潮濕、洞孔,否則視為污染;(2)滅菌標識:化學指示膠帶變色均勻(由黃色變黑色),與滅菌參數匹配;(3)滅菌日期及有效期:有效期為7天(棉布包裝)或180天(一次性無紡布包裝),超期需重新滅菌;(4)責任標識:標注滅菌者、核對者姓名及滅菌鍋次;(5)包內化學指示卡:變色達標(如嗜熱脂肪桿菌芽孢培養(yǎng)陰性),未達標視為滅菌失敗。4.手術中用藥的“五查十對”具體內容是什么?答案:五查:查藥品名稱、濃度、劑量、用法、時間。十對:對患者姓名、床號、住院號、藥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有效期、批號。補充說明:需雙人核對(巡回護士與手術醫(yī)生/麻醉醫(yī)生),高警示藥品(如氯化鉀、胰島素)需單獨核對并記錄;使用前確認藥品外觀(無渾濁、沉淀、變色)及配伍禁忌。5.簡述手術中發(fā)生“器械清點不符”的處理流程。答案:(1)立即暫停手術,由器械護士、巡回護士、手術醫(yī)生三方共同重新清點(包括手術野、器械臺、吸引器瓶、紗布桶等);(2)若仍未找到,檢查手術記錄單是否漏記,或是否有器械被暫時放置于其他位置(如備用器械臺);(3)懷疑器械遺落體腔時,立即通知術者,必要時使用X線、超聲或腔鏡探查;(4)確認器械遺落體腔后,立即取出并重新清點;(5)若最終無法找到,需在手術記錄中詳細記錄(時間、器械名稱、處理措施),并上報護士長及醫(yī)務科;(6)術后跟蹤患者情況(如復查影像),確保無遺留風險。四、案例分析題(共15分)案例:患者男性,58歲,因“原發(fā)性肝癌”擬行“肝癌切除術”。入室時體溫36.2℃,血壓130/80mmHg,心率78次/分。手術進行至肝葉分離時,患者血壓驟降至85/50mmHg,心率110次/分,手術野可見大量鮮紅色血液涌出。問題:1.分析患者出現(xiàn)血壓下降的可能原因。(5分)2.作為巡回護士,應立即采取哪些配合措施?(10分)答案:1.可能原因:(1)肝門部血管損傷(如肝動脈、門靜脈分支破裂);(2)肝靜脈損傷(靜脈壓力低但出血量可能大);(3)患者凝血功能障礙(肝癌患者常合并肝硬化,導致凝血因子合成減少);(4)術中低體溫影響凝血功能(體溫<35℃時凝血酶活性下降);(5)手術操作導致肝斷面滲血(如肝組織切割不徹底)。2.巡回護士配合措施:(1)立即通知麻醉醫(yī)生,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動脈血氣分析);(2)開放第二路靜脈通路(使用16G以上留置針),快速輸注晶體液(乳酸林格液)及膠體液(羥乙基淀粉),必要時輸注紅細胞懸液、血漿;(3)遵醫(yī)囑給予止血藥物(如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