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天津市五區(qū)縣重點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第I卷(共24分)一、課內基礎知識(本題共3小題,每題3分,共9分)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A.居則曰:平日、平時今也制民之產:規(guī)定敢以煩執(zhí)事:辦事的官員B.攝乎大國之間:夾處唯君圖之:考慮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統(tǒng)治C.乃中《經(jīng)首》之會:看中彼節(jié)者有間:間隙共其乏困:共同D.批大郤,導大窾:引導俯不足以蓄妻子:養(yǎng)活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視力【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句意:(你們)平時常常說。正確。句意:現(xiàn)在規(guī)定百姓的產業(yè)。正確。句意::怎敢拿這件事來麻煩您。B.正確。句意:夾在大國之間。正確。句意:希望您考慮這件事。正確。句意: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并安撫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C.錯誤。中:合乎、符合。句意:(動作)竟然合乎《經(jīng)首》樂章的節(jié)奏。正確。句意:牛的骨節(jié)之間有間隙。錯誤。共:通“供”,意為“供給、提供”。句意:供給他們所缺乏的物資。D.正確。句意:擊入大的縫隙,引導(刀)進入大的空處。正確。句意:向下不足以養(yǎng)活妻子和兒女。正確。句意: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新長出的細毛的尖端。故選C。2.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可使有勇②加之以師旅③不吾知也④何厭之有⑤是乃仁術也⑥臣之所好者,道也⑦敢以煩執(zhí)事⑧構怨于諸侯⑨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A.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 B.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C.①⑦\③④\⑤⑥\②⑧⑨ D.①④⑦\③\⑤⑥\②⑧⑨【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①省略句,正常語序“可使(之)有勇”。句意:可以讓(百姓)勇敢起來②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以師旅加之”。句意:有別國的軍隊來侵犯它。③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是“不知吾也”。句意:人們不了解我啊。④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是“有何厭”;“之”,賓語前置的標志。句意:有什么滿足的呢?⑤判斷句,以“也”為標志。句意:這是行仁政的方式。⑥判斷句,判斷標志是“……者……也”。句意:我所喜好的,是道。⑦省略句,正常語序是“敢以(之)煩執(zhí)事”。句意:怎敢冒昧的用(亡鄭這件事)來麻煩您?⑧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于諸侯構怨”。句意:與各諸侯國結怨。⑨主謂倒裝句,正常語序是“百姓之謂我愛也宜乎”。句意:百姓認為我很吝嗇是理所當然的啊。綜上,①⑦為省略句,③④為賓語前置句,⑤⑥為判斷句,②⑧為狀語后置句,⑨為主謂倒裝。故選B。3.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司馬遷,又是“二十四史”的開篇,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元雜劇的結構都是每本四折一楔子,劇本由“唱”“白”“科”三部分組成。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孔尚任。C.冠者,成年人,20歲以上的人。古時女子和男子20歲行冠禮,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歲的人。D.釁鐘是周朝的一種禮儀。在古代,鐘被視為一種神器,新鑄成的鐘要用牛羊的鮮血予以祭祀。【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說法錯誤,《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B.“都是”“孔尚任”錯誤,元雜劇通常每本四折一楔子,劇本由“唱”“白”“科”三部分組成。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C.“古時女子和男子20歲行冠禮”錯,應該是“古時男子20歲行冠禮”,女子不行冠禮,而在十五歲時行“笄禮”。故選D。二、(本題共5小題,每題3分,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周慎靚王五年,巴、蜀相攻擊,俱告急于秦。司馬錯請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鼻鼗萃踉唬骸罢埪勂湔f?!眱x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據(jù)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yè)也。而王不爭焉,顧爭于戎翟,去王業(yè)遠矣?!彼抉R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愿先從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蓖鯊腻e計,起兵伐蜀。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為太子時不說張儀,及即位,群臣多毀短之。諸侯聞儀與秦王有隙,皆畔衡,復合從。周赧王五年,張儀說武王曰:“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齊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伐梁,齊、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yè)也。”王許之。齊王果伐梁,梁王恐。張儀曰:“王勿患也,請令齊罷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謂齊王曰:“甚矣王之托儀于秦也!”齊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張儀之去秦也,固與秦王謀矣,欲齊、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以信儀于秦王也?!饼R王乃解兵還。張儀相魏一歲,卒。(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秦并六國》)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欲富國者務廣其地廣:使……廣,擴大B.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拔:攻克,攻取C.顧爭于戎翟顧:回頭看D.王以其間伐韓間:機會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B.乃使其舍人之楚臣之壯也,猶不如人C.齊王乃解兵還夫我乃行之D.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蟹六跪而二螯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B.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C.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D.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親魏善楚”的“善”指親善,與《鴻門宴》中“素善留侯張良”的“善”相同。B.圖籍,指地圖和戶口冊,圖是指繪制的地形圖,籍指記載戶口隸屬關系的簿冊?!而欓T宴》中“籍吏民,封府庫”中“籍”就是戶口冊的意思。C.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又可指諸侯,后又可泛指達官貴人。D.“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的“不肖”是不賢能,不才之意。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巴、蜀兩國互相攻擊,司馬錯建議秦惠王伐蜀,張儀則建議攻打韓國,后者認為爭奪邊遠的戎狄小族,離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大業(yè)太遠。B.司馬錯陳述的攻打蜀地的理由是,秦國要想成就帝王大業(yè),首先需要的是開拓疆土、使百姓富裕,而攻蜀可以達到這個目的。C.秦惠王去世后,他的兒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當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繼位后很多大臣詆毀張儀,在此背景下天下形勢發(fā)生了變化。D.張儀使齊王退兵,成功原因有二:一是借楚使者之口,言自己之事,更易使人相信;二是抓住了齊王的心理,分析透了各國之間的矛盾。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2)諸侯聞儀與秦王有隙,皆畔衡,復合從。10.張儀離開秦國到梁國的目的是什么?請簡要概括?!敬鸢浮?.C5.D6.C7.B8.B9.(1)蜀國歸附于秦國,秦國因而更加強盛富裕,對各諸侯國更輕視(看不起)了。(2)各諸侯國聽說張儀與秦王之間有矛盾,都背叛了連橫的盟約,又結成合縱盟約。10.①表面上,張儀離開秦國到梁國,是想讓齊、梁為敵而讓秦國有利可乘。②實際上,是張儀不被秦武王信任后,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容身之處?!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言文選自《通鑒紀事本末》,通過秦惠王時期伐蜀與伐韓之爭,展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期的外交謀略與軍事決策。文章以張儀與司馬錯的辯論為核心,前者主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霸權策略,后者則強調“廣地富民”的務實路線,最終秦惠王采納司馬錯之策伐蜀成功。后半部分通過張儀在秦武王時期的處境變化,揭示了縱橫家命運的起伏。全文敘事簡潔有力,人物對話鮮明,既體現(xiàn)了戰(zhàn)國策士的智慧,也反映了秦國崛起過程中的戰(zhàn)略選擇。【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句意:要使國家富強必須擴大疆土。B.正確。句意:我們攻取一個國家,天下人卻不認為殘暴。C.錯誤。顧:卻。句意:卻去爭奪邊遠的戎狄小族。D.正確。句意:大王可乘機攻打韓國。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不同。認為/把……作為。句意:獲得四方的利益,天下人卻不認為秦國貪婪。/如果放棄攻打鄭國,而讓鄭國作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B.不同。動詞,前往,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于是張儀派他的舍人到楚國去。/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C.不同。副詞,于是/代詞,這樣。句意:齊王于是下令撤軍回國。/我這樣做了。D.相同。并列。句意:大王這樣對內使齊國國力疲憊,對外攻打同盟之國。/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故選D。【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蜀國是西南偏遠的國家,又居于戎狄族首領的位置,政治上昏亂,如同夏桀和商紂王,用秦國的強兵去攻蜀國,猶如用豺狼驅趕羊群一般。獲得它的土地足以使秦國的國土廣闊遼遠,占有它的財富足以使秦國的百姓生活富裕,整治軍隊又不傷害百姓,他們就會完全臣服?!叭值灾L也”句意連貫,“也”在句末表示判斷,其后斷開,排除BD兩項;“眾”是“傷”的賓語,其后斷開,排除A項。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文化常識及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我們應該與魏國、楚國保持親善關系。/一向與張良親善。B.“就是戶口冊的意思”錯誤?!而欓T宴》中“籍吏民,封府庫”中“籍”這里是動詞,登記造冊。句意:登記管理百姓,封閉府庫。D.正確。句意:我請求大王允許我這個不肖之人前往梁國去。故選B?!?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秦國要想成就帝王大業(yè),首先需要的是開拓疆土、使百姓富裕,而攻蜀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錯誤,司馬錯的理由是“今王地小民貧,故臣愿先從事于易”,即建議攻打蜀地最簡單。而“開拓疆土、使百姓富?!?,張儀所說的“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也能實現(xiàn)。故選B?!?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屬”歸附?!耙妗备?。“輕”輕視(看不起)。(2)隙:嫌隙、矛盾。畔:同“叛”,背叛。合從:合縱?!?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①根據(jù)“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齊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伐梁,齊、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yè)也”“張儀之去秦也,固與秦王謀矣,欲齊、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可知,表面上,張儀離開秦國到梁國,是想讓齊、梁為敵而讓秦國有利可乘。②根據(jù)“武王自為太子時不說張儀,及即位,群臣多毀短之。諸侯聞儀與秦王有隙,皆畔衡,復合從”“今王果伐梁,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以信儀于秦王也”可知,秦武王不信任張儀,所以張儀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容身之處。參考譯文:周慎靚王五年,巴、蜀兩國互相攻擊,都派人向秦國請求救援。秦將司馬錯建議秦惠王伐蜀。張儀說:“不如攻打韓國?!鼻鼗萃跽f:“請讓我聽聽您的解釋。”張儀說:“我們應該與魏國、楚國保持親善關系,然后出兵攻打三川一帶,奪取新城、宜陽,兵臨東西兩周的郊外,占據(jù)象征王權的九鼎,控制天下的地圖和戶籍,挾持周天子來號令天下,天下沒有敢不服從的,這就是您帝王的大業(yè)。然而大王您不去爭,卻去爭奪邊遠的戎狄小族,這離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大業(yè)太遠了?!彼抉R錯說:“不是這樣。我聽說,要使國家富強必須擴大疆土,要使軍隊強盛必須使百姓富裕,要想稱王天下必須廣泛樹立恩德,具備這三個條件,帝王大業(yè)就自然成功了?,F(xiàn)在大王的土地面積狹小,百姓還很貧窮,所以我希望大王先從容易的做起。蜀國是西南偏遠的國家,又居于戎狄族首領的位置,政治上昏亂,如同夏桀和商紂王,用秦國的強兵去攻蜀國,猶如用豺狼驅趕羊群一般。獲得它的土地足以使秦國的國土廣闊遼遠,占有它的財富足以使秦國的百姓生活富裕,整治軍隊又不傷害百姓,他們就會完全臣服。我們攻取一個國家,天下人卻不認為殘暴,獲得四方的利益,天下人卻不認為秦國貪婪,這樣我們一舉而名利雙收,并獲得止暴除亂的名聲?!鼻鼗萃踅邮芰怂抉R錯的計謀,出兵攻打蜀國。取消了蜀王的稱號,貶為侯爵,派遣陳莊任蜀相。蜀國歸附于秦國,秦國因而更加強盛富裕,對各諸侯國更輕視(看不起)了。秦惠王去世,他的兒子秦武王即位。武王從當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等到繼位之后,很多大臣便詆毀張儀。各諸侯國聽說張儀與秦王之間有矛盾,都背叛了連橫的盟約,又結成合縱盟約。周赧王五年,張儀勸說秦武王:“我聽說齊王非常憎恨我,我到哪個國家,齊國就一定去攻打。我請求大王允許我這個不肖之人前往梁國去,齊國一定會攻打梁國,齊國與梁國因交戰(zhàn)而無法分身時,大王可乘機攻打韓國,進入三川,挾制天子,收取圖籍,這是帝王的大業(yè)?!鼻匚渫跬鈴垉x的請求。齊王果然出兵進攻梁國,梁王十分害怕。張儀說:“大王不必擔憂,請允許讓我使齊國退兵。”于是張儀派他的舍人到楚國去,聘請楚國的使者去見齊王,對齊王說:“大王這種向秦國抬舉張儀的行為太愚蠢了!”齊王問:“為什么呢?”楚國的使者說:“張儀離開秦國,本來就是張儀與秦王定下的計謀,他們想讓齊國、梁國互相攻打而讓秦國借機出兵奪取三川之地。現(xiàn)在大王您果然出兵進攻梁國,大王這樣對內使齊國國力疲憊,對外攻打同盟之國,來使張儀獲得秦王的信任?!饼R王于是下令撤軍回國。張儀當了一年魏國的丞相,就去世了。第Ⅱ卷(共96分)三、閱讀下面詩歌,回答相關問題。月夜與客飲杏花下蘇軾杏花飛簾散馀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①如流水涵青蘋②。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③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紓渥ⅰ舰倬迹汗饷鞯臉幼?。②青蘋:淺水生植物。③山城:當時,作者在徐州任上。1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的開頭兩句描寫馀春景物,富于動感。B.“褰衣”二句移步戶外,靜賞一派月夜景致。C.在洞簫聲中詩人看月落杯空,詩人的惆悵只為此而生。D.全篇緊扣題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頗可玩味。12.有人評價這首詩“人因物而情遷”,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隨景物的變化而變化。請通觀全詩,在“杏花”與“月”中任選一個物象,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敬鸢浮?1.C12.示例一:以杏花為物象,前四句,杏花飄落,花影在地,景色清幽靜雅,寫出詩人對美的欣賞喜愛之情。五、六兩句,詩人“與客飲杏花下”,爭相搖落杏花,花香盈庭,詩人與客聞香飲酒,豪情與雅趣兼具。最后四句,詩人想象明天春風勁起,滿地落紅,借花的凋零表達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層。示例二:以月為物象,前四句寫月入戶尋人,引人月下賞花,流露出詩人的雅趣和對月下空靈之景的喜愛;“勸君且吸杯中月”以月代酒,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月的迷戀與享受已達癡迷狀態(tài);“聲斷月明”“惟憂月落”二句,表現(xiàn)詩人對美好景物行將消失的憂慮與惆悵,以及對花好月圓世界的向往與留戀,寓意更深一層?!窘馕觥俊緦дZ】蘇軾此詩以月夜杏花為媒,構建了“物我互化”的審美意境。前六句通過“飛簾”“踏影”等動態(tài)描寫,展現(xiàn)人花月交融的醉態(tài);后六句以“簫斷月落”為轉折,在“春風惡”的預感中,完成從及時行樂到人生無常的情感升華。物象的明滅牽引著詩人情感的起伏,體現(xiàn)宋詩理趣與唐詩意象的完美結合?!?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能力。C.“詩人看月落杯空,詩人的惆悵只為此而生”錯誤,作者因自己的際遇而惆悵,并非只因“月落杯空”。故選C?!?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物象、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情感的能力。示例一:以杏花為物象?!靶踊w簾散馀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寫杏花飛撲簾幕散播著最后的春光,明月進入門戶尋找我這幽居的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著搖曳花影,月華如水,花影點點。杏花飄落,飛簾入戶,散發(fā)著暮春的氣息,營造出清幽靜雅的氛圍,體現(xiàn)出詩人對杏花之美的欣賞與喜愛以及對春日時光的留戀。“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句,寫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爭攀枝條花片如紛紛香雪。詩人與客在花間置酒,杏花清香四溢,眾人爭相挽住長條,杏花如香雪般飄落,花香盈庭,展現(xiàn)出詩人與客飲酒賞花的豪情與雅趣?!岸春嵚晹嘣旅髦校n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句,詩人想象明日春風卷地而來,杏花凋零,只剩綠葉間殘留的紅花,借杏花的凋零表達對春景易逝的惜春之情,同時也暗含對人生中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寄寓了身世之感,情感從賞春的愉悅轉為對時光流逝的深沉憂慮。示例二:以月為物象?!靶踊w簾散馀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句,明月進入門戶尋找我這幽居的人,詩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著搖曳花影,月華如水,詩人起身步月,踏賞花影,月光如流水涵著青蘋般明亮,描繪出月下空靈美妙的景致,流露出詩人對月下雅景的喜愛與享受其中的雅趣?!皠窬椅性隆本?,詩人勸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詩人以月代酒,將對月的欣賞與喜愛推向極致,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月的迷戀已達癡迷狀態(tài),沉浸于與月相伴的獨特情境之中?!岸春嵚晹嘣旅髦校n月落酒杯空”句,洞簫聲在月明中中斷,詩人只擔憂月落酒杯空,體現(xiàn)出對明月即將西沉、美好景物行將消失的憂慮與惆悵以及對花好月圓、美好永恒世界的向往與留戀,情感從對月的欣賞轉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層憂慮。13.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完成下面小題。(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沒有直接讓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學生的顧慮,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他說:“______,______?!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最贊同曾皙的回答,從“______,______”這句話可以看出來。(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3)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相關小題。鄉(xiāng)魂馮驥才倘若你生長在故鄉(xiāng),那份鄉(xiāng)情鄉(xiāng)戀牽腸掛肚自不必說;倘若你出生在異地他鄉(xiāng),你對它的印象與情感都是從長輩那里間接獲得的,對故鄉(xiāng),你又是怎樣一種感覺?數(shù)年前,我應邀與幾位作家南下訪游,依主人安排,途經(jīng)寧波一日。車子一入寧波,大家還在嘻哈交談,我卻默然不語,臉貼車窗,使勁向外張望著,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鄉(xiāng)勾掛在一起。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心里的故鄉(xiāng)原是空空的。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面對祖父與父親的出生地,為何毫無感應?啊,故鄉(xiāng)原本只是我的一個符號——籍貫!我不是“回”故鄉(xiāng),而是“來”故鄉(xiāng),第一次。我渴望與故鄉(xiāng)擁抱和共鳴,但我不知道與故鄉(xiāng)的情感怎樣接通。好似一張琴閑在那兒,誰來彈響?怎么彈響?下車在街上走走,來往行人的寧波話一入耳,意外地有種親切感,透入心懷,驅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我很笨,一直沒從祖父和父親那里學會寧波話。但這特有的鄉(xiāng)音仿佛是經(jīng)常掛在人們嘴邊的家鄉(xiāng)的民歌,伴著我的童年、少年。那時,來串門看望祖父的爺爺奶奶們,大都用這種話與祖父交談。父親平時講普通話,逢到此時便也用這種怪腔怪調插言談話,好像故意不叫我聽懂,氣得我噘起小嘴抗議。那些爺爺奶奶們便逗我,哄我,依然還說那種難懂的寧波話……這曾經(jīng)讓我又氣又恨的寧波話。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時的咒語,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滅的舊情、把對祖父與父親那些活生生的感覺,全都召喚回來,逼真地如畫一般地復活了?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師為我們講述這座古寺的經(jīng)歷。他地道的寧波口音,使我如聽外語,全然不懂。我便仔細去端詳這法師的儀容,竟然發(fā)現(xiàn)他與祖父模樣很像:布衣布襪,清瘦身軀,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頭頂中央有個微微隆起的尖兒。北方大漢剃了光頭,見棱見角,或圓或平;寧波人歇頂后,頭頂正中央便顯露出這個尖兒來,青亮青亮,仿佛透著此地山水那種聰秀靈氣。我覷起眼睛再感覺一下,簡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說話!寧波臨海,這里的人吃起海鮮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絕后,滿滿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幾翻,伴隨著吱吱的吸吮聲,再吐出來便都是玲瓏精巧的空殼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請,祖父總會令人驚嘆又神氣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兒呢?我心頭情感一涌,忽然張開眼睛,想對老法師大喊一聲:爺爺!奇怪,祖父是在我十歲那年去世的,三十年過去了,什么緣故使我隔著歲月煙塵,如此動情地呼叫他呢?是我走到故鄉(xiāng)來了,還是故鄉(xiāng)已悄然走進我的心中?前兩年,我去新加坡參加一個會議。忽有十幾位上了年紀的華僑同胞到賓館來訪,見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寫一個“馮”字。原來是此地馮氏宗親會的成員。華人在海外,組織各種同鄉(xiāng)同族會,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膽。每每同鄉(xiāng)同族人有了難題,便一齊合力解助;若同鄉(xiāng)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賀。一位馮姓長者對我說:“你是咱馮家的驕傲啊!”我看見坐在側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識,心有所動,問道:“您家鄉(xiāng)在哪兒?”“寧波?!彼婚_口,便帶著很重的鄉(xiāng)音。我聽了,隨即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寧波?!彼R上叫起來:“現(xiàn)在就是一家,我們好近呀!”隨即急渴渴向我打聽故鄉(xiāng)的情形。多虧我頭年途經(jīng)故鄉(xiāng),有點見聞,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邊聽我講,一邊忽而大發(fā)感慨:“全都不一樣了,不一樣了……”忽而沖動地站起來,手一指叫著:“那是我去捉過魚的地方!”然后逼我講出更多細節(jié),仿佛直要講得往事重現(xiàn)才肯作罷。這老鄉(xiāng)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對面拼命問,使勁聽??上抑辉诠枢l(xiāng)停了一天,說不出更多見聞。但我發(fā)現(xiàn),我隨便扯些街道的名稱、舊樓的式樣、蔬菜的種類,他也都視如珍聞,引發(fā)他一串串的問題、感嘆或驚叫。他脫口吟道:“今時明月他鄉(xiāng)客,舊地故人往日情?!蔽腋械焦枢l(xiāng)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屬于它的人們,不管背離它多久多遠。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轉換話題,那些人卻笑瞇瞇擺手說:“不礙事,你再給他多講講吧……”他們高興這樣旁聽,直聽得臉上全都散發(fā)出微醺的神氣,好像與我的這位老鄉(xiāng)分享著一種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鄉(xiāng)戀。此時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間,張張陌生的面孔埋藏著遙遠的親切。我想象著在哪里曾與他們相關相連,唐宋還是秦漢?我想起在黃河邊望著它煙云迷漫、波光閃耀的來處,幻想著它萬里之外那充滿魅力的源頭。同種同族,同鄉(xiāng)同姓,有一種血脈相通的源頭感。有著共同源頭的人,身上必定潛在著一個共同的生命密碼,神秘地相牽。(取材于馮驥才同名散文,有刪改)1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〢.文章首段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引發(fā)了讀者對于鄉(xiāng)情的思考,也為整篇文章奠定了情感基調。B.作者先說故鄉(xiāng)只是他的一個符號,接著又說自己不是“回”故鄉(xiāng),而是“來”故鄉(xiāng),表現(xiàn)出他對故鄉(xiāng)的冷漠。C.作者寫寧波人歇頂后的頭頂時,用了“青亮青亮”一詞,直接寫出了寧波山水的聰秀靈氣。D.文中對祖父嫻熟地吃江螺的描寫,不僅展示了祖父的性格和生活習慣,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祖父深深的懷念之情。E.忽而大發(fā)感慨、忽而沖動地站起來、拼命問、使勁聽、脫口吟道等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新加坡同鄉(xiāng)對故鄉(xiāng)的深厚眷戀。15.賞析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16.文中多次提到“寧波話”,請分析“寧波話”在文章中的作用。17.結尾段中“共同的生命密碼”一詞含義豐富,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敬鸢浮?4.BC15.①運用比喻,將“我與故鄉(xiāng)的情感連接”比作“一張閑置的琴”,形象生動地表達了我面對故鄉(xiāng)時情感上的迷茫與陌生。②連用兩個問句,寫出了我對與故鄉(xiāng)進行情感溝通的期待與渴望。16.①寧波話是作者與故鄉(xiāng)情感連接的載體,驅散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陌生感。②寧波話觸發(fā)作者的童年回憶。③寧波話是作者組織材料的關鍵要素。④與操寧波口音的老鄉(xiāng)交流,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了故鄉(xiāng)的偉大和神奇力量,深化文章主題:故鄉(xiāng)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歸宿。17.①共同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愁:同鄉(xiāng)同姓,血脈相通。②共同的情感追求:守望相助、同喜同賀。③共同的文化觀:同種同族,歷史傳承。【解析】【導語】這篇散文以細膩的筆觸探討了鄉(xiāng)愁與血脈認同的主題。作者通過自身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異鄉(xiāng)人對故鄉(xiāng)的復雜情感:從初到寧波的陌生茫然,到鄉(xiāng)音喚起的親切記憶,再到海外同鄉(xiāng)會中強烈的歸屬感。文中巧妙運用細節(jié)描寫和象征手法,層層遞進地揭示:故鄉(xiāng)不僅是地理概念,更是文化基因的載體。結尾“生命密碼”的提法,升華了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文化認同?!?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表現(xiàn)出他對故鄉(xiāng)的冷漠”錯誤。根據(jù)“啊,故鄉(xiāng)原本只是我的一個符號——籍貫!”可知,作者不是出生在故鄉(xiāng),所以作者說“來”故鄉(xiāng),體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印象的模糊和陌生,結合后文“我渴望與故鄉(xiāng)擁抱和共鳴”,可知作者想要對故鄉(xiāng)多些了解,并無對故鄉(xiāng)的冷漠之情。C.“直接寫出了寧波山水的聰秀靈氣”錯誤?!扒嗔燎嗔痢笔菍憣幉ㄈ诵敽蟮念^頂,由“仿佛透著此地山水那種聰秀靈氣”可知,“青亮青亮”是間接體現(xiàn)寧波山水的聰秀靈氣,而非“直接寫出”。故選BC?!?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①“好似一張琴閑在那兒”一句,將“我與故鄉(xiāng)的情感連接”比作“一張閑置的琴”,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伴e在那兒”說明此琴經(jīng)常不彈,比較生疏,形象地寫出了作者面對故鄉(xiāng)時,情感處于一種未被激發(fā)、迷茫且陌生的狀態(tài),就像閑置的琴無人彈奏。②連用“誰來彈響?怎么彈響?”兩個問句,生動地表現(xiàn)出作者渴望與故鄉(xiāng)建立情感聯(lián)系,迫切期待找到能讓自己與故鄉(xiāng)情感接通的方式,問句突出了這種期待與渴望之情?!?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jié)、語段的作用的能力。①文中提到“來往行人的寧波話一入耳,意外地有種親切感,透入心懷,驅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表明寧波話是作者與故鄉(xiāng)情感連接的載體,讓作者對故鄉(xiāng)的陌生感得以消除。②“這特有的鄉(xiāng)音仿佛是經(jīng)常掛在人們嘴邊的家鄉(xiāng)的民歌,伴著我的童年、少年”,“那些爺爺奶奶們便逗我,哄我,依然還說那種難懂的寧波話”,“這曾經(jīng)讓我又氣又恨的寧波話,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時的咒語,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滅的舊情、把對祖父與父親那些活生生的感覺,全都召喚回來,逼真地如畫一般地復活了”,說明寧波話勾起了作者的童年記憶,召回了自己與故鄉(xiāng)以及家人的親密情感。③作者圍繞寧波話寫了自己對故鄉(xiāng)情感的變化,從最初的陌生到后來因寧波話而產生親切感、回憶起童年等,所以寧波話是作者組織材料的關鍵要素。④作者與新加坡操寧波口音的老鄉(xiāng)交流,老鄉(xiāng)對故鄉(xiāng)的深情通過寧波話展現(xiàn)出來,讓作者“感到故鄉(xiāng)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從而深化了故鄉(xiāng)是精神寄托和情感歸宿這一主題?!?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①共同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愁:文中“有著共同源頭的人,身上必定潛在著一個共同的生命密碼”,像作者與新加坡的寧波同鄉(xiāng),因著共同的鄉(xiāng)音,有著相同的鄉(xiāng)愁,“寧波話”讓他們有血脈相通的感覺,體現(xiàn)了共同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愁是“生命密碼”的一部分。②共同的情感追求:文中提到“華人在海外,組織各種同鄉(xiāng)同族會,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膽。每每同鄉(xiāng)同族人有了難題,便一齊合力解助;若同鄉(xiāng)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賀”,這種守望相助、同喜同賀的情感追求,是同種同族的人所共有的,也是“共同的生命密碼”的內涵之一。③共同的文化觀:“同種同族,同鄉(xiāng)同姓,有一種血脈相通的源頭感”,他們有著共同的歷史傳承,從唐宋秦漢延續(xù)而來的文化根源,讓他們有著共同的文化觀,這也是“共同的生命密碼”所包含的內容。五、名著閱讀及寫作18.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黛玉嘆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里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薄瓕氣O笑道:“雖是取笑兒,卻也是真話。你放心,我在這里一日,我與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煩難,只管告訴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同病相憐?!保?)選文中說寶釵素日待人是極好的,請結合書中其他兩處情節(jié),加以印證。(2)學者俞平伯在評論黛玉和寶釵性格時說:“黛玉天真而寶釵世故?!苯Y合材料與書中其他情節(jié),闡述你對林黛玉天真性格的理解?!敬鸢浮浚?)①寶釵得知黛玉體弱多病,送給她燕窩,勸其保重身體,體現(xiàn)出她的關心與體貼。(《紅樓夢》第四十一回)②寶釵資助湘云舉辦螃蟹宴,既解決了湘云的困境,又維護了湘云的面子,展現(xiàn)了她的慷慨和善解人意。(《紅樓夢》三十七回)(2)①情感直率:如第四十五回,黛玉坦白自己曾誤解寶釵,對其勸解深表感激,情感表達直接且真摯,無遮掩。②心性單純:在與寶釵的對話中,黛玉展現(xiàn)出對友情的渴望與信任,愿意傾訴心聲,顯示出其內心的純凈與不設防。③超凡脫俗:黛玉葬花、題詩等舉動,反映了她不拘泥于世俗眼光,對美好事物有獨特追求,天真中透看高潔?!窘馕觥浚?)本題考查學生把握相關情節(jié)、內容的能力。①送燕窩給黛玉: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寶釵深知黛玉體弱多病,需要長期調養(yǎng),而黛玉寄人籬下,在賈府中雖衣食無憂,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可能有所不便。寶釵主動送燕窩給黛玉,這一行為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體現(xiàn)出她對黛玉身體狀況的關心與體貼。她能設身處地為黛玉著想,察覺到黛玉的需求,這充分表明她待人的細心與周到,是其“待人極好”的有力印證。②資助湘云辦螃蟹宴:《紅樓夢》三十七回中,湘云想要在詩社做東,卻因經(jīng)濟不寬裕而犯難。寶釵敏銳地察覺到湘云的困境,主動提出資助她舉辦螃蟹宴。寶釵不僅提供了資金支持,還幫忙策劃安排,讓螃蟹宴既熱鬧又得體。同時,她在處理這件事時,充分考慮到湘云的自尊心,沒有讓湘云感到難堪,維護了湘云的面子。這種慷慨解囊又善解人意的做法,體現(xiàn)了寶釵對朋友的真誠幫助,進一步證明了她素日“待人極好”。(2)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①情感直率:在第四十五回中,黛玉直接對寶釵說“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她毫不掩飾自己曾經(jīng)對寶釵的誤解,以及現(xiàn)在對寶釵的感激之情。這種情感表達沒有絲毫的拐彎抹角,直接且真摯,展現(xiàn)出她不善于隱藏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特點,體現(xiàn)了她天真直率的一面。在復雜的賈府人際關系中,多數(shù)人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6高考數(shù)學專項復習講義:曼哈頓距離問題(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題(含答案及解析)
- 2026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講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含答案)
- 2026高考物理練習帶答案解析-實驗四 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
- 2026高考物理練習帶答案解析-固體、液體和氣體
- 2025年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上冊期末綜合測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綏化市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期末復習:任務型閱讀【答案+解析】
- 辦公室安全知識培訓內容課件
- 辦公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空中乘務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調研報告
- 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含答案)2025
- 醫(yī)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催收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 DB34T 4940-2024食用菌種植智慧方艙及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指南
- 閱讀 第6課《怎么都快樂》(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一年級語文下冊同步課堂系列(統(tǒng)編版)
- JT-T 329-2025 公路橋梁預應力鋼絞線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
- 供應商盡職調查報告(模板)
- 三通四通尺寸數(shù)據(jù)及標準表
- 2025年“十五五”金融規(guī)劃研究白皮書
- 鋁屑清掃安全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