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紅燭》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2.2《紅燭》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2.2《紅燭》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2.2《紅燭》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2.2《紅燭》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燭聞一多提到“蠟燭”你會想到哪些詩句呢?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為愛而苦,相思成災。那么在聞一多的筆下又寄托了怎樣的情感呢?學習目標1.通過詩中的具體意象,理解“紅燭”這一意象的精神內涵。2.感受詩人的情緒變化,把握詩歌朗讀節(jié)奏。3.體會詩人獻身祖國、甘愿自我犧牲的愛國精神。作者背景壹整體感知貳深入研讀叁拓展欣賞肆目錄作者背景作者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詩人、學者與民主戰(zhàn)士,在新詩格律化探索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成就卓著。作為新月派代表詩人,他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以濃烈的抒情色彩和唯美意象嶄露頭角。1928年出版的代表作《死水》,標志著其詩歌藝術的巔峰。這部詩集深刻揭露社會黑暗,情感沉郁頓挫,形式上更自覺實踐其“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聞一多將主要精力轉向古典文學研究,任教于清華大學與西南聯(lián)大。他深耕《詩經》《楚辭》與唐詩,著述如《唐詩雜論》等,考證精審,見解獨到,融合傳統(tǒng)訓詁與現(xiàn)代方法,深刻揭示古典文學的文化與人性內涵。1946年,聞一多因積極投身民主運動在昆明遇刺犧牲。其詩作如《死水》《紅燭》,愛國組詩《七子之歌》,以及精深的學術研究,共同構筑起他不朽的文學豐碑。聞一多以詩人的熱忱與學者的嚴謹,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兼具創(chuàng)作高度與理論深度的巨匠,其精神與作品永存。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針對當時新詩形式過分散體化的現(xiàn)象,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三美音樂美(音節(jié))繪畫美(辭藻)建筑美(排列)強調“有音尺、有平仄,有韻腳”表現(xiàn)為詩歌的韻腳嚴整、節(jié)奏鮮明、旋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強調詞藻的選擇要體現(xiàn)出視覺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畫面感);表現(xiàn)為詩的每一節(jié)幾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強調“有節(jié)的勻稱,有句的均齊”,表現(xiàn)在詩節(jié)和詩行的排列組合上,每節(jié)詩的行數基本相同,每行詩的字數基本相等,以求齊整之感。聞一多的詩歌《紅燭》創(chuàng)作于他留學美國期間(1922-1925年),是其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第一部詩集的開卷之作。身處異鄉(xiāng)的孤寂與迷惘:1922年,滿懷藝術理想的聞一多遠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身處繁華卻陌生的異國環(huán)境,他經歷了強烈的文化沖擊和精神孤獨。遠離故土親朋,面對不同的價值觀和社會現(xiàn)實,詩人內心充滿漂泊感和對歸屬的渴求。背景五四精神的延續(xù)與個人理想的投射:五四新文化運動(1919年前后)的浪潮雖已稍緩,但其倡導的個性解放、反抗束縛、追求光明與創(chuàng)造的精神,深深烙印在青年聞一多心中?!都t燭》正是這種精神的詩化表達。,“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意象,生動體現(xiàn)了他渴望沖破黑暗、創(chuàng)造價值(無論是藝術還是國家未來)的五四式理想主義。對“唯美”與“創(chuàng)造”的藝術追求:留學期間,聞一多深受西方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如英國詩人濟慈)的影響。他特別強調藝術的形式美、情感的熱烈與意象的瑰麗?!都t燭》一詩本身即是對這種藝術理念的實踐:全詩情感奔放濃烈,意象(紅燭、火、淚)鮮明奪目,節(jié)奏鏗鏘,色彩(“紅”)極具視覺沖擊力。詩中對“創(chuàng)造光明”的執(zhí)著,也反映了他將藝術創(chuàng)作視為生命最高價值的早期觀念。整體感知聽朗讀1.這首詩哪個意象存在感最強?紅燭2.你是如何找到它的?標題、每一節(jié)的開頭(反復呼告)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種修辭方式。也就是對本來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并且跟他說話。一般可把它分為呼人、呼物兩種形式。運用呼告,可以抒發(fā)強烈的思想感情,加強感染力,引起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反復的作用:結構上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回環(huán)起伏,使全詩的感情脈絡更加鮮明。內容上增強語氣,便于抒發(fā)強烈的思想感情。思考3.這首詩就題材來說屬于什么詩歌?詠物詩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對事物的詠嘆體現(xiàn)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情趣。思考言何志?如何言志?深入研讀“意象解構”,指的是詩人常常將一個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幾個不同的部分來表情達意。4.前面提到的李商隱的“蠟炬”被分為了幾個部分?“紅燭”這個意象在這首詩中主要被解構成了哪幾個部分?灰、淚色、灰、淚、光意象色“紅燭??!這樣紅的燭!”“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將紅燭的紅色,類比成紅心的紅紅心的紅:赤誠、熱烈、忠誠?紅燭的紅色:代表赤誠、熱烈、忠誠光“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光是紅燭的靈魂“燒吧!燒吧!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光”象征著紅燭犧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灰、淚“蠟炬”與“紅燭”的“灰”和“淚”象征意義有什么不同?蠟炬的“灰”:象征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逐漸殘損、衰亡的軀體;紅燭的“灰”:象征為了拯救世人,而主動犧牲后還能培育花果的脂膏;蠟炬的“淚”:象征相思的悲傷之情?!笆菤堬L來侵襲你的光芒,你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啊!”紅燭的“淚”:象征因理想受阻而產生的焦慮之情?!跋灎T”象征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陷入悲傷無法自拔的忠貞;“紅燭”象征為了拯救世人而主動犧牲自我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情緒變化聞一多筆下的“紅燭”意象的內涵和情感是比較固定的,但是他在面對紅燭的時候情緒卻是有變化的,尤其是詩歌的每一節(jié)開頭處,詠嘆“紅燭?。 ?,背后的情緒卻不盡相同,請你分別用一個詞來概括詩人每一節(jié)中詠嘆紅燭的不同情緒。情緒變化第一節(jié):對紅燭的贊頌;第二節(jié):對紅燭的困惑;第三節(jié):對紅燭的了悟;第四節(jié):對紅燭的激勵;第五節(jié):對紅燭的感傷;第六節(jié):對紅燭的徹悟;第七節(jié):對紅燭的慰藉;第八節(jié):對紅燭的認同;第九節(jié):對紅燭的肯定和期望。這首詩以其強烈的抒情性和深刻的象征意蘊,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位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熾熱情懷與精神求索。我們重點分析了“紅燭”這一核心意象。它既是詩人自我形象的投射——“燒蠟成灰”象征著詩人獻身理想、不惜燃燒自我的決心;也是詩人赤誠靈魂的寫照——“紅”代表了那份赤誠的愛國熱忱與對光明的執(zhí)著追求。詩中“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等句,更體現(xiàn)了詩人渴望喚醒民眾、改造社會的強烈使命感。全詩情感跌宕起伏,從對紅燭“流淚”的憐惜與困惑,到最終對其“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精神的禮贊與認同,展現(xiàn)了詩人從自我省思走向堅定信念的心路歷程。聞一多用他澎湃的激情和凝練的語言,將個人情感升華為對時代責任的擔當,對奉獻精神的崇高禮贊。總結拓展欣賞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美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政府內外勾結,瘋狂策劃反共反人民的內戰(zhàn),妄圖使中國永遠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地位。這種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反內戰(zhàn)、反獨裁"的愛國主義運動在全國范圍內蓬勃興起,國民黨反動派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方面撕毀政協(xié)會議,派兵向解放區(qū)大舉進攻;另一方面,在他們暫時統(tǒng)治的區(qū)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殺手段瘋狂鎮(zhèn)壓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愛國民主戰(zhàn)士李公樸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學召開追悼李公樸先生的大會,聞一多先生主持了這次大會,會上由于混入了國民黨分子,在李公樸夫人血淚控訴的過程中,他們毫無顧忌,說笑取鬧,擾亂會場,使人們忍無可忍,李夫人(張曼筠)剛剛離開講臺,聞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滿腔悲憤地發(fā)表了這一篇演講。會后聞一多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