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本單元圍繞“家鄉(xiāng)”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寫出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fā)學生贊美家鄉(xiāng)的感情和認識家鄉(xiāng)的渴望。本單元的第一個語文要素是“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了解詞句的意思”。《黃山奇石》《葡萄溝》中以“陡峭”“五光十色”為示例,進行了具體的指導。并在語文園地“字詞句運用”第二題中加以運用。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對遇到不懂的詞句,應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推測意思,再查字典驗證。本單元的第二個語文要素是“學習課文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本單元以寫景的文章為主,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課文《黃山奇石》中用“好像”“真像”仿寫文中句子,介紹黃山奇石,并用課文提供的詞語介紹某處景物;課文《葡萄溝》中課后第三題安排了仿寫的練習;《古詩二首》《日月潭》等課文中安排了詞語的拓展積累,在多篇課文后安排背誦課文或片段的練習。本單元寫話安排的是學習寫留言條。通過例文了解留言條的內(nèi)容,通過例文旁的提示,讓學生明白留言條的基本格式,學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寫留言條。內(nèi)容課時內(nèi)容簡說教學要點古詩二首2《登鸛雀樓》寫了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色,告訴我們?nèi)松恼芾?。《望廬山瀑布》一詩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7個生字,讀準4個多音字,會寫38個字,會寫32個詞語。,理解詞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繪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背誦古詩和指定的課文段落。,提升寫話能力。,并能夠運用。7.激發(fā)學生認識家鄉(xiāng)、贊美家鄉(xiāng)的情感。黃山奇石2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的奇石。日月潭2寫了日月潭的優(yōu)美景色。葡萄溝2介紹了葡萄溝的葡萄品種多、顏色鮮、味道甜,葡萄干也很有名。語文園地四4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展示臺、日積月累、我愛閱讀,增強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意識。2.展開想象,用“像”說句子。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4.學習寫留言條。,并積累相關的詞語。,初步感受山河的壯美。7.閱讀《畫家鄉(xiāng)》,感受家鄉(xiāng)的美。8古詩二首1.認識“樓、依”等12個生字,會寫“樓、依”等10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4.通過朗讀和背誦,理解詩人描繪的意境,讓學生明白想要看到美麗的風景就要登高遠望,感受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難點想象畫面,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和蘊含的人生哲理。本課12個生字中,“瀑、布”的韻母都是“u”,而聲母分別是“p”和“b”,學生可能容易混,教師可以多示范、糾音?!氨M”是前鼻音,“層”是后鼻音,可以借助日常交流,強化正音。(1)識字。①字源識字:“川”是象形字,教學時可出示甲骨文字形讓學生對照識字。②熟字換偏旁識字:“樓、依、遙”可以根據(jù)熟悉的構字部件來識記,也可以聯(lián)系熟字來識記。(2)理解字義。①結合上下文語境,借助文中插圖理解“依、盡”的意思,可以看看插圖,說說詩句所描繪的畫面,理解“依、盡”的意思。②聯(lián)系插圖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層”,看看插圖,這鸛雀樓一層疊著一層,數(shù)數(shù)有幾層?!盃t”,從“火”“戶”入手,表示做飯、取暖、冶煉的器具,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煤爐、微波爐。(3)寫字?!皹恰⒁?、爐、煙、掛”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樓、依、爐、掛”要注意筆畫的穿插?!盃t、煙”左側“火”的捺應改成點。(1)滲透學法,理解詩意。比如:讀懂詩的題目,就能大致了解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查字典理解難懂的字的意思;讀好節(jié)奏,讀出詩的味道;借助插圖和課外收集的資料猜猜詩句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蘊含的人生哲理,等等。(2)想象畫面,感悟詩情。在學生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想象詩中的畫面,結合簡筆畫說說詩中所描寫的景物,讓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圈出生字。(2)再讀古詩,了解古詩內(nèi)容。2.多媒體課件、剪貼畫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登鸛雀樓》課時目標1.認識“樓、依”等6個生字,會寫“樓、依”等5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誦和背誦古詩。通過朗讀和背誦,理解詩人描繪的意境,讓學生明白想要看到美麗的風景就要登高遠望,感受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一、圖畫導入,了解詩題。1.老師知道同學們很喜歡畫畫,課前老師找到了這樣一幅畫,請大家由近及遠仔細觀察。(出示《登鸛雀樓》課文插圖)2.誰能根據(jù)這幅畫編一個故事或說一段話?生交流。3.師邊指圖邊講:在我國唐朝,有一位大詩人,一天傍晚,他來到黃河岸邊,看到夕陽挨著群山慢慢落下,像個大紅球,染紅了天邊,滾滾的黃河水浩浩蕩蕩流向大海。詩人覺得,這里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但是他還不滿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遠處的風景又是什么樣的,只可惜站在這里看不到。同學們,你能想個辦法讓詩人看到遠處的風景嗎?如有學生提出可以登上旁邊那座樓時,教師相機講解:這座樓叫鸛雀樓。課件出示鸛雀樓的相關資料。4.同學們,我們接著來替詩人想辦法,詩人僅僅登上這座樓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嗎?那我站在樓的第一層,行嗎?生(齊):不行,要登到最頂層!師:誰知道為什么登上鸛雀樓的頂層就能看到遠處的風景呢?生:因為站得高,就看得遠。5.你說得太好了!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后,明白了這個道理,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登鸛雀樓》。(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利用小學生喜歡圖畫和聽故事的特點,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再現(xiàn)了這首古詩的內(nèi)容——鸛雀樓、高山、夕陽、詩人、黃河,并啟發(fā)學生看圖說話,說出詩意,理解這首古詩蘊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遠。使學生對詩人、詩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進入到古詩的學習中。二、朗讀古詩,感知節(jié)奏。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不會讀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2.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讀詩,標出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課件出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用多種方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讀。老師引讀,師一句生一句輪流讀,學生模仿教師讀,重在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直至讀準詩句的節(jié)奏和停頓。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重在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直至讀準詩句的節(jié)奏和停頓,為進一步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和理解詩句奠定基礎。三、巧借生字,想象畫面。1.引導學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渙在鸛雀樓上的所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指名讀一讀,說一說,鼓勵學生從說單個事物向說整個畫面發(fā)展。3.巧借生字,指導學生將畫面想豐富,想生動。(1)(師出示圖片)人穿的衣服和人是貼在一起的。和“依”有關的詞語通常表示人與人、人與物之間親密的感情。你看,他們挨得多緊啊?。ㄒ揽俊⒁蕾耍┨柺窃鯓右乐荷铰鲁恋??(在“依”字旁邊標注“靠”)設計意圖:小學課本中所涉及的漢字絕大部分為形聲字,掌握了形聲字就掌握了學習漢字的主動權。學習形聲字重點是把握好形旁,如果理解了常見形旁,就能自主地析形索義,因義記形,就能達到“學一個帶一串”的功效。(2)太陽依靠著山怎么樣?從哪個字讀出來的?(盡)“盡”就是消失、完的意思。那誰能把這種景象完整地說出來?(傍晚的太陽依著連綿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3)你想象中的黃河是怎樣的?(出示圖片)你仿佛聽到了什么?你覺得這是怎樣的黃河?(4)兩行詩連起來讀畫面會更美!現(xiàn)在老師想和大家合作讀這抬頭、低頭滿眼都是自然之美的優(yōu)美詩句!男女生能合作讀嗎?四、反復誦讀,理解詩理。1.引導學生把目光聚焦到王之渙在鸛雀樓上的所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結合古文字,學習理解“欲”。在誦讀中,自然理解“千里目、更”,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讀。3.“欲窮千里目”中“窮”是什么意思?看完、看盡?!扒Ю锬俊本褪侵负苓h很遠的地方。“目”就是——(生:眼睛,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4.生邊做動作,老師邊問。你看到更遠的地方了嗎?怎樣才能看得更遠呢?5.是呀,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呀!通過這樣的體驗我們知道了:課件出示:只有站得,才能看得。(板書:登得高看得遠)讓我們帶著我們的感悟再讀讀這兩句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通過對詩意的大致理解,把學生引入到詩的意境中和詩人的情緒里,喚出學生朗誦這首詩的情感狀態(tài)。五、感情朗讀,配樂誦讀。1.師配樂范讀,生配樂誦讀。2.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吟唱。3.集體帶動作吟唱。設計意圖:通過音樂的烘托、借助圖畫的感染,讓詩中的意境浸透學生的心間,全情投入朗誦。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的情懷,讀出古詩的韻味。六、表達訓練,拓展運用。創(chuàng)設三個背誦古詩的情境(登鸛雀樓、被評為三好學生、爬泰山),讓學生自然地背誦,快樂地背誦。示例1:當你被評為三好學生,為了不讓你驕傲,老師希望你繼續(xù)努力,可以對你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笔纠?:當你爬到泰山的半山腰時,媽媽對你說:“欲看更多景,就要(更上一層樓)?!痹O計意圖: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所背誦積累的詩句意思,學以致用,我特別創(chuàng)設了這一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著運用經(jīng)典,將背誦與運用結合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體現(xiàn)古詩詞“古為今用”的價值。七、鞏固生字,學寫漢字。1.課件出示生字,觀察字形結構,說出其特點。2.看看這些生字,怎樣記住它們呢?說說你的方法。你能記住哪個字就說哪個字。(拆字法、編口訣法、看圖法等)3.記住了字形,怎樣寫好它們呢?來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教寫“樓、依、盡、黃、層”5個字)4.請同學們在自己的書上先描紅,再照著寫兩個。第2課時《望廬山瀑布》課時目標:1.認識“瀑、布”等6個生字,會寫“照、爐”等5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一、賞圖導入,了解題意。1.上節(jié)課,我們隨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眺望黃河美景,這節(jié)課,詩人李白會讓我們欣賞哪里的景色呢?(廬山瀑布)2.讓我們跟隨李白的腳步走進廬山,一起去欣賞吧?。ㄕn件欣賞廬山宣傳短片)3.板書詩題,誦讀詩題。(讀準字音,體會節(jié)奏和停頓)4.題目比較長,讀好它的停頓很重要。誰來說說:“望”是什么意思?(看)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5.教師小結:讀題目,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詩寫了什么,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設計意圖:理解題目,是教學古詩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題目是詩的窗口,通過理解題目,可以大致了解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同時滲透讀詩方法的指導。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1.課件出示自讀提示:讀詩之前,請看要求。課件出示:1.大聲朗讀詩,注意讀準字音。2.多讀幾遍,讀順詩句。(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2)指名讀,開火車讀,檢查自讀情況,相機正音糾錯。(3)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糾正讀音。課件出示:瀑布(pùbù)香爐(lú)紫煙(yān)遙(yáo)看掛前川(chuān)懷疑(yí)銀河落九天(4)去掉拼音,同桌互讀,評價糾正讀音。2.讀出節(jié)奏。你們的字音讀得很準確,可是讀詩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味道,怎么才能讀出詩的味道和節(jié)奏呢?課件出示: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3.指名讀。師范讀,注意聽老師讀詩的節(jié)奏。4.自由練讀,注意節(jié)奏。5.同桌合作朗讀。6.指名兩人一組上臺誦讀。學生評價。(是否讀出節(jié)奏)7.師生接讀。老師前半句:日照香爐——生接:生紫煙。齊讀。想一想: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范讀、互讀、師生接讀、配樂齊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讀準字音,讀對詞語,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讀好詩歌,為積累背誦打下基礎。三、品讀詩句,感悟詩情。過渡:廬山瀑布有多美呢?你想看看嗎?(課件出示廬山瀑布風光圖)1.學生交流看圖片后的感受。(美麗、壯觀、迷人……)2.課件出示“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品讀詩句。(1)學生自由讀詩句,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生1:我讀懂了瀑布的位置,好像“掛”在山上。生2:我讀懂了李白游覽廬山時的天氣是晴天?!?)提出疑問: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預設1:“香爐”是什么意思?相機指導理解詞意:“香爐”指廬山香爐峰。預設2:為什么會“生紫煙”呢?(3)指導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的詩意。(課件出示相關圖片)(4)師解釋學生疑問:剛才同學們問到了“生紫煙”的問題,請看大屏幕,因為廬山太陽高照,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陽光透過水汽形成峰頂云霧,彌漫繚繞,好像香爐峰生成的紫色煙霧,所以李白寫“生紫煙”。一個“生”字把水汽上升的景象寫活了。(5)教師小結:遇到不懂的詞,我們可以查資料或借助圖片來理解,這也是學習古詩的好辦法。(6)自學“遙看瀑布掛前川”。①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你能讀懂這句詩的意思嗎?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歸納:a.遙看:從遠處看。b.掛前川: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帶子從懸崖直掛到山前。c.“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7)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重讀“生”和“掛”字,讀出瀑布的雄奇壯觀,讀出贊美之情。(8)教師小結:(邊小結邊在黑板畫簡筆畫)這兩句寫了詩人遠望廬山瀑布的雄奇景象。瞧:太陽照在香爐峰頂,峰頂云霧彌漫(畫香爐峰),蒙蒙的水汽透過陽光(畫上升的水汽)呈現(xiàn)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于山川之間。(畫瀑布)廬山瀑布多么雄奇!多么壯觀!帶著我們對它的贊嘆再讀這句詩。(齊讀詩句)3.品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1)如果你來到廬山山腳抬頭仰望瀑布,你會想到什么?生1:我仿佛看見珍珠串成的簾子掛在山前。生2:我仿佛看見瀑布閃著銀光,從高高的山直瀉下來。生3:我仿佛看見青山中閃著銀光的帶子。(2)詩人李白和你們一樣,看到如此壯觀、雄奇、美麗的瀑布,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他想到了什么?課件出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3)自由讀詩句,你讀懂了什么?遇到難懂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借助插圖猜一猜意思。(4)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組內(nèi)互讀討論。(5)全班交流,歸納:預設1:“飛流直下”寫了山高水流得很急很急,像在飛一樣……預設2:“三千尺”是指瀑布很長……預設3:詩人說瀑布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了,其實是……預設4:詩人看見瀑布從很高的山峰直瀉下來,以為是銀河掉下來了。(6)教師小結:借助課文插圖和課外收集的廬山瀑布的圖片,我們大致猜出了這兩句詩的意思。這也是學習古詩的好辦法。(7)理解詞意,體會“夸張”。①廬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嗎?(沒有)這就是夸張。②品讀,讀出夸張。(“飛流直下”語調(diào)上揚、聲音響亮,“三千尺”重讀,適當拖長音。)指名讀,男女賽讀,全班讀,師生合作讀。4.想象畫面,誦讀全詩。(1)“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边@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畫中有高高的香爐峰,有銀河一樣的瀑布飛流直下,多么令人震撼!多么雄偉壯觀!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這首詩,可以做動作讀,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讀,讀完了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給點建議吧?。?)讓我們配上音樂,美美地朗讀這首詩吧!5.背誦古詩。(1)古詩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背誦。一起看圖和板書背一背。(2)自由背誦古詩。(3)指名背誦。(4)齊誦。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展示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給孩子們震撼,讓他們直觀的感受瀑布的雄奇美麗。直觀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讓學生借助插圖、課外收集的廬山圖片、查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詩意,教師板畫,讓學生想象畫面,體會詩的意境美,體會到詩人對廬山瀑布的贊美之情。四、鞏固識字,指導書寫。1.讀本課生字:“瀑布、香爐、紫煙、遙望、掛前川”。2.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照、爐、煙、掛、川。重點提醒:①“照”上下結構,上面“昭”窄、大,下面“灬”寬、扁。不要寫成“日”字旁。②“爐、煙”左窄右寬?!盎稹弊詈笠还P是“點”。③“掛”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扌”第三筆是“”。右邊兩個“土”。④“川”獨體字。三筆分立,間距相等,第二筆豎在豎中線上。3.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領,學生跟著書空。寫,寫完對照例字觀察、點評。5.全班展示學生書寫的字,師生點評,學生再次練寫。設計意圖:復習讀詞語的環(huán)節(jié)即是鞏固生字的過程,讓學生在自主觀察生字結構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及時臨寫,教師點評后再寫,讓識字寫字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1.借助插圖,了解詩意。在教學古詩時,我借助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知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土地革命考試試題及答案
- 穿刺面試題目及答案
- 退稅會計面試題及答案
- 動態(tài)分鏡測試題及答案
- 內(nèi)蒙環(huán)保面試題及答案
- 滁州社工面試題及答案
- 濟寧招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 2025年草業(yè)科學專業(yè)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 吊裝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
-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小學生數(shù)學文本閱讀能力的行動研究》中期報告
- 妊娠紋的預防與治療方法的課件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diào)查技術規(guī)程
- 生化系統(tǒng)培訓課件講解
- 2024年教育項目管理培訓課件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殺風險護理(2023版團標)
- 電梯結構與原理-第2版-全套課件
- 瀝青混凝土應急預案范文
- 譚浩強《C程序設計》(第5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jié)題庫】
- 鋼管生產(chǎn)工藝課件(33張)
- rood技術(運動治療技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