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言文考試歷年試題及翻譯解析_第1頁
全國文言文考試歷年試題及翻譯解析_第2頁
全國文言文考試歷年試題及翻譯解析_第3頁
全國文言文考試歷年試題及翻譯解析_第4頁
全國文言文考試歷年試題及翻譯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全國文言文考試歷年試題及翻譯解析文言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也是語文考試的核心模塊之一。從全國卷到新高考卷,文言文考查始終占據(jù)19-22分的權(quán)重(約占語文總分的13%-15%),涵蓋實詞理解、虛詞辨析、句式判斷、句子翻譯、文意概括五大考點。本文結(jié)合____年全國卷(甲、乙、丙卷)、新高考卷(Ⅰ、Ⅱ卷)的歷年真題,梳理命題規(guī)律,解析典型試題,總結(jié)翻譯技巧,為考生提供實用備考方案。一、命題趨勢:從“知識考查”到“能力導向”1.文體偏好:史傳文為主,散文、議論文為輔歷年試題中,史傳文(如《史記》《漢書》《后漢書》《宋史》)占比約60%,其次是唐宋散文(如韓愈《師說》、蘇軾《石鐘山記》)和先秦議論文(如《荀子·勸學》《孟子·得道多助》)。史傳文因情節(jié)連貫、人物鮮明,便于考查“文言斷句”“人物形象分析”等能力;散文則側(cè)重“語言品味”“情感把握”;議論文則聚焦“邏輯推理”“觀點概括”。2.考點聚焦:“實詞+翻譯”是核心,“情境化”是趨勢實詞: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其中“一詞多義”占比最高(約70%)。如2021年全國甲卷《宋史·蘇軾傳》中“屬”(囑托)、“易”(更換)、“奪”(改變);2022年新高考Ⅰ卷《論語·先進》中“率爾”(輕率)、“攝”(夾處)。翻譯:考查“信、達、雅”的原則,重點是“關(guān)鍵詞”(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被動句)。如2023年全國乙卷《舊唐書·魏征傳》中“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需翻譯“正”(使……端正)、“興替”(興衰)、“明”(明白)三個關(guān)鍵詞。情境化:近年試題逐漸結(jié)合“文化常識”“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淮南子·齊俗訓》中“禮者,所以救淫也”,要求結(jié)合“禮的功能”分析;2023年全國甲卷《史記·李將軍列傳》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求聯(lián)系“李廣的性格”理解。二、典型試題解析:以“翻譯”為核心,拆解得分點翻譯題是文言文考試的“壓軸題”(占6-8分),也是考生的“失分重災區(qū)”。以下結(jié)合2021年全國甲卷《宋史·蘇軾傳》片段,解析翻譯的“關(guān)鍵步驟”:原文選段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翻譯要求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復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解析過程(以第1句為例)1.拆分句子結(jié)構(gòu),識別特殊句式“軾廬于其上”:狀語后置(正常語序“軾于其上廬”),“廬”是名詞作動詞(居住);“過家不入”:省略句(省略主語“軾”);“使官吏分堵以守”:“分堵以守”是“分段防守”(“堵”指“墻段”,引申為“段落”);“卒全其城”:“全”是使動用法(使……保全)。2.翻譯關(guān)鍵詞,落實“信”的原則廬:居住(名詞作動詞);于其上:在堤上(狀語后置,調(diào)整語序);過家:路過家門;分堵以守:分段防守(“堵”結(jié)合語境譯為“段落”);卒:最終;全:使……保全(使動用法)。3.調(diào)整語序,保證“達”的流暢原句翻譯:蘇軾在堤上居住,路過家門也不進入,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使城池保全。4.優(yōu)化表達,追求“雅”的規(guī)范(參考標準答案)蘇軾在堤上搭建房屋(居?。愤^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城池。三、翻譯技巧總結(jié):“留刪換調(diào)補變”六字訣翻譯的核心是“準確傳達原文意思”,以下六類技巧覆蓋90%的翻譯場景:1.留:保留專有名詞人名、地名、官職名、年號、器物名等無需翻譯,直接保留。如“沛公軍霸上”(《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沛公”“霸上”;“元和十年”(《琵琶行》)中的“元和”。2.刪:刪除無實義虛詞句首發(fā)語詞(如“夫”“蓋”)、句中結(jié)構(gòu)助詞(如“之”用于主謂之間)、句末語氣詞(如“也”“矣”)可刪除。如“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中的“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中的“之”“也”。3.換:替換古今異義詞將古詞換成今詞,注意“古今異義”的差異。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中的“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品德惡劣);“犧牲玉帛”(《曹劌論戰(zhàn)》)中的“犧牲”(古義:祭祀用的牲畜;今義:為正義事業(yè)獻身)。4.調(diào):調(diào)整特殊句式語序狀語后置:“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青,從藍草中取得卻比藍草更青;定語后置:“馬之千里者”(《馬說》)→日行千里的馬;賓語前置:“何陋之有”(《陋室銘》)→有什么簡陋的;被動句:“不拘于時”(《師說》)→不被時俗限制。5.補:補充省略成分文言文中常省略主語、賓語、介詞,翻譯時需補充。如“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史記·項羽本紀》)→(你)估計我到了軍中,你再進去;“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村人)看見漁人,就非常驚訝。6.變:靈活處理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沛公軍霸上”(《史記·項羽本紀》)→沛公駐軍在霸上;形容詞作動詞:“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親近賢臣,疏遠小人;使動用法:“項伯殺人,臣活之”(《史記·項羽本紀》)→項伯殺人,我使他活下來;意動用法:“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我的妻子認為我美。四、備考建議:從“積累”到“運用”的三階訓練1.基礎階段:積累常見實詞虛詞實詞:重點掌握120個常見實詞(如“屬”“易”“奪”“卒”“全”),每個實詞記住3-5個常見義項,結(jié)合例句記憶(如“屬”:囑托(屬予作文以記之)、隸屬(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類(忠之屬也))。虛詞:掌握18個常見虛詞(如“之”“其”“以”“于”“而”),重點記憶“介詞”“連詞”“助詞”的用法(如“以”:介詞(以刀劈狼首)、連詞(以其境過清)、助詞(無以倫比))。2.提升階段:練習斷句與翻譯斷句:每天做1-2段斷句練習,重點關(guān)注“名詞(人名、地名)”“虛詞(之、乎、者、也)”“對話標志(曰、云)”(如2023年全國乙卷《舊唐書·魏征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翻譯:每天做1段翻譯練習,用“留刪換調(diào)補變”六字訣標記關(guān)鍵詞和句式,對照標準答案修改,總結(jié)錯誤原因(如“詞類活用沒識別”“特殊句式?jīng)]調(diào)整”)。3.沖刺階段:模擬真題與總結(jié)規(guī)律做真題:做近5年全國卷、新高考卷的文言文試題,熟悉命題風格(如史傳文的“人物事跡概括”、散文的“情感分析”)??偨Y(jié)規(guī)律:整理真題中的“高頻實詞”(如“屬”“易”“奪”“卒”“全”)、“高頻句式”(如狀語后置、使動用法),形成“個人錯題本”。結(jié)語:文言文學習的“長期主義”文言文考試的核心是“閱讀能力”,而非“死記硬背”。考生需從“積累”(實詞虛詞)、“理解”(語境推斷)、“運用”(翻譯斷句)三個層面入手,堅持“每天10分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