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646-2013 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5T 646-2013 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5T 646-2013 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5T 646-2013 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5T 646-2013 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2014-01-30實施2014-01-30實施內蒙古自治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I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編寫。本標準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提出。本標準由內蒙古自治區(qū)農牧業(yè)廳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內蒙古五原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逢煥成、王婧、李玉義、趙永敢、任天志、靳存旺、李二珍。1內蒙古河套灌區(qū)鹽堿地套作小麥后茬復種綠肥抑鹽改良技術規(guī)程綠肥(毛葉苕子、箭笞豌豆)及壓青還田改良鹽堿地技術。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496-20022豆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葉卷須半攀援性草本植物。別名大巢菜、荒野豌豆等。植株被微柔毛,主根肥大,入土淺,根瘤多,呈粉紅色。莖斜升或攀援,單一或多分枝,偶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形或近心形,莢果線長圓形,表皮土黃色,種間縊縮,含種子4-8粒。全國各地均有栽培。4產地環(huán)境內蒙古河套灌區(qū),排灌方便,春季播前0-20厘米土層土壤全鹽含量在0.3%以下,土壤pH值在7.50-8.60之間。5技術要點選擇前茬作物為套作小麥(小麥套作玉米、小麥套作向日葵)的茬田,要求產地環(huán)境和鹽堿程度符合要求。5.2精選良種選用通過內蒙古自治區(qū)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的品種。毛葉苕子可選用蒙苕一號等;箭轡豌豆可選擇333/A等。種子質量符合國家二級以上良種要求,符合GB8080的規(guī)定,純度不低于96%、凈度不低于95%、發(fā)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0%。綠肥種子的檢驗方法應按照GB3543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5.3種子處理播種前進行選種,去除土塊、石子等雜質、疵粒、破碎種子和病菌,選用新鮮、成熟度一致、飽滿的籽粒作為種子。選種后進行曬種,將種子在陽光下晾曬1-3天,曬時要攤勻、勤翻,做到曬種程度一致。按每10公斤種子摻1.5-2公斤細砂,裝入編織袋內揉擦,擦破種皮上的蠟質,可提高種子吸水程度,有利播后發(fā)芽。播前用清水浸種18-20小時,有利于種子吸足水分,提高發(fā)芽勢。5.3.5拌種每公斤種子可用0.2-0.3公斤磷肥拌種。3小麥收獲前,最后一次灌水時(6月底至7月初,小麥澆落黃水),及時搶種。每畝播種量4-5公斤,根據(jù)農田鹽堿程度、種子發(fā)芽率及土壤墑情增減,易成苗的地可少一些,成苗困難的地要適當多一些,播后立即灌水。5.5補水追肥小麥收獲后,結合共生的玉米或向日葵等作物的田間管理進行補充灌溉。灌溉量為40-50m3/畝。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5-6公斤,硫酸鉀3-4公斤,磷肥不必另施。施用肥料要求符合NY/T496-2002的相關要求。5.6灌水排澇有灌溉條件的地區(qū),可在毛葉苕子開花前和開花期灌水1-2次。灌溉量為40-50m3/畝。雨季要及時清理排水溝,注意排水,杜絕田間積水,防止綠肥受漬害。加強田間管理,主要是防止人畜踐踏、啃食。5.8壓青肥田,改良鹽堿地毛葉苕子的適宜翻埋時間為初花期至盛花期,約為播種后100天至110天;箭苦豌豆的適宜翻壓時期為盛花期。應掌握在鮮草產量最高和肥分總含量最高的時期進行。翻壓時可選用專用綠肥翻青機具或秸稈旋埋機械。箭笞豌豆翻壓前最好用刀鍘短,并稍加曝曬,既便于翻埋,還能促進其分解。翻壓深度一般為10-15厘米,此層土壤微生物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