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危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危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危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危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關于危重患者血糖監(jiān)測頻率的描述,正確的是:A.穩(wěn)定期每6小時1次B.胰島素輸注期間每2小時1次C.血糖波動期每4小時1次D.轉出ICU前每8小時1次2.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在危重患者中應用的禁忌證是:A.凝血功能障礙(INR>2.0)B.血糖波動范圍410mmol/LC.連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D.機械通氣患者3.下列哪項不是導致危重患者低血糖的常見原因?A.胰島素輸注速度未及時調整B.腸內營養(yǎng)突然中斷C.嚴重膿毒癥導致肝糖原儲備不足D.應激性高血糖階段4.指尖血糖檢測與靜脈血漿葡萄糖的差異通常為:A.指尖血糖比靜脈血低5%10%B.指尖血糖比靜脈血高5%10%C.兩者無顯著差異D.差異與采血部位有關,無法統一5.持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時,胰島素溶液的配置濃度推薦為:A.0.5U/mL(生理鹽水)B.1U/mL(5%葡萄糖)C.2U/mL(林格液)D.5U/mL(注射用水)6.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標范圍(非糖尿病患者)是:A.4.46.1mmol/LB.6.18.3mmol/LC.8.310.0mmol/LD.10.011.1mmol/L7.懷疑血糖儀檢測結果不準確時,首選的確認方法是:A.更換試紙重新檢測B.采集靜脈血送檢實驗室生化分析C.檢查血糖儀校準記錄D.更換檢測部位(如耳垂)8.機械通氣患者經鼻胃管喂養(yǎng)時,血糖監(jiān)測應在喂養(yǎng)后多久進行?A.喂養(yǎng)前30分鐘B.喂養(yǎng)開始后30分鐘C.喂養(yǎng)結束后30分鐘D.喂養(yǎng)結束后60分鐘9.膿毒癥患者出現血糖>10mmol/L時,首先應評估的因素是:A.胰島素輸注泵工作狀態(tài)B.營養(yǎng)支持方案(熱量/碳水化合物比例)C.感染控制情況(降鈣素原、體溫)D.肝腎功能(ALT、Cr)10.低血糖危急值(需立即處理)的標準是:A.<3.9mmol/LB.<2.8mmol/LC.<4.4mmol/LD.<5.6mmol/L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1.危重患者血糖監(jiān)測的主要目的包括:A.預防高血糖相關并發(fā)癥(如感染、器官功能障礙)B.避免低血糖導致的腦損傷C.評估疾病嚴重程度(血糖波動與APACHEII評分相關)D.指導營養(yǎng)支持方案調整2.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的優(yōu)勢包括:A.提供連續(xù)血糖變化趨勢B.減少指尖采血次數C.準確反映即時血糖值(與靜脈血一致性>95%)D.預警未察覺的低血糖3.影響指尖血糖檢測準確性的因素有:A.末梢循環(huán)障礙(如休克、低溫)B.血氧飽和度<90%C.血中存在高濃度還原物質(如維生素C)D.試紙保存溫度(230℃)4.持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的注意事項包括:A.使用獨立靜脈通道(避免與其他藥物混合)B.每4小時更換輸注部位C.監(jiān)測血鉀(警惕低血鉀)D.胰島素溶液配置后24小時內使用5.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包括:A.意識改變(嗜睡、躁動)B.心率增快(>100次/分)C.血壓下降(SBP<90mmHg)D.出汗(即使機械通氣患者)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40分)1.簡述危重患者易發(fā)生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機制。2.列舉持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CII)的關鍵操作要點。3.簡述低血糖的識別流程及緊急處理措施。4.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局限性有哪些?5.簡述圍手術期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標及調整原則。四、案例分析題(共25分)案例1(15分):患者男性,58歲,因“嚴重多發(fā)傷(脾破裂、骨盆骨折)”入院,術后第3天轉入ICU。目前生命體征:T38.5℃,HR110次/分,BP125/75mmHg,R22次/分(機械通氣SIMV模式),SpO?98%。實驗室檢查:WBC18×10?/L,CRP120mg/L,隨機血糖13.2mmol/L(指尖血),前12小時血糖波動范圍8.514.8mmol/L。醫(yī)囑予持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當前速率4U/h),腸內營養(yǎng)50ml/h(含碳水化合物30%)。問題:(1)該患者高血糖的可能原因有哪些?(5分)(2)需完善哪些監(jiān)測以指導血糖管理?(5分)(3)下一步處理措施及注意事項有哪些?(5分)案例2(10分):患者女性,62歲,糖尿病病史10年(平時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因“重癥肺炎、感染性休克”入ICU。入院第2天,護士發(fā)現患者意識由清醒轉為嗜睡,呼之能應但反應遲鈍。立即測指尖血糖2.1mmol/L(儀器顯示“LO”),復查靜脈血糖1.8mmol/L。問題:(1)該患者低血糖的可能誘因有哪些?(4分)(2)請寫出緊急處理流程(6分)。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B2.A3.D4.A5.A6.A7.B8.C9.B10.B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BD3.ABCD4.ACD5.ABCD三、簡答題1.危重患者易發(fā)生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機制:①應激反應:創(chuàng)傷、感染等刺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導致皮質醇、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②胰島素抵抗:炎癥因子(TNFα、IL6)抑制胰島素信號通路(PI3K/Akt途徑),減少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攝??;③糖異生增強:肝臟在應激激素作用下加速糖原分解和糖異生;④營養(yǎng)支持:腸內/腸外營養(yǎng)中碳水化合物過量或輸注速度過快;⑤藥物影響:糖皮質激素、β受體激動劑(如多巴胺)、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可升高血糖。2.持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CII)的關鍵操作要點:①配置:使用生理鹽水稀釋胰島素(推薦濃度0.51U/mL),避免使用葡萄糖溶液(防止初始階段低血糖);②通道:單獨靜脈通路(避免與含葡萄糖液體、鈣劑等混合),優(yōu)先選擇中心靜脈;③監(jiān)測:每12小時測血糖(血糖穩(wěn)定后可延長至24小時),同步監(jiān)測血鉀(胰島素促進K?向細胞內轉移,易致低血鉀);④調整:根據血糖目標(4.46.1mmol/L)階梯調整輸注速率(如血糖>10mmol/L時每12小時增加12U/h;血糖<4.4mmol/L時立即暫停并給予50%葡萄糖);⑤記錄:詳細記錄胰島素劑量、血糖值、血鉀變化及患者反應;⑥過渡:準備停用CII時,提前30分鐘給予皮下胰島素(基礎+餐時),避免反跳性高血糖。3.低血糖的識別流程及緊急處理措施:識別流程:①臨床表現:意識改變(嗜睡、昏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增快、出汗)、癲癇樣發(fā)作(嚴重時);②儀器檢測:指尖血糖<2.8mmol/L(或儀器顯示“LO”),需立即復查靜脈血糖確認;③排除干擾因素:末梢循環(huán)障礙可能導致指尖血糖假性降低,需結合靜脈血結果。緊急處理:①意識清醒患者:口服1520g葡萄糖(如50%葡萄糖液3040ml或果汁150ml);②意識障礙患者:靜脈推注50%葡萄糖4060ml,隨后以10%葡萄糖持續(xù)輸注(50100ml/h);③持續(xù)低血糖(>15分鐘未糾正):重復推注50%葡萄糖,并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1mg(適用于無肝衰竭者);④病因處理:調整胰島素輸注速率(暫停或降低劑量),檢查營養(yǎng)支持是否中斷,糾正肝腎功能異常;⑤監(jiān)測:每15分鐘測血糖直至穩(wěn)定(>4.4mmol/L),同時監(jiān)測血鉀(補糖后可能出現低血鉀)。4.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局限性:①準確性受限:組織間液葡萄糖與血漿葡萄糖存在1015分鐘延遲,休克、低灌注時組織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滯后時間延長;②校準需求高:需每日24次指尖血糖校準(危重患者采血頻繁可能影響依從性);③禁忌證:凝血功能障礙(INR>2.0、PLT<50×10?/L)易致穿刺部位出血;④干擾因素:高膽紅素血癥(>342μmol/L)、嚴重水腫、局部皮膚感染會影響傳感器信號;⑤無法替代即時檢測:CGM僅提供趨勢,血糖急劇變化時(如胰島素劑量調整后)仍需指尖血確認;⑥成本較高:傳感器需每714天更換,增加醫(yī)療費用。5.圍手術期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標及調整原則:目標:非糖尿病患者4.46.1mmol/L,糖尿病患者6.18.3mmol/L(避免低血糖風險)。調整原則:①術前: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急診手術維持<11.1mmol/L(過高增加感染風險);②術中:避免低血糖(<4.4mmol/L),持續(xù)靜脈胰島素輸注(CII)維持血糖6.18.3mmol/L(大手術、體外循環(huán)患者);③術后:根據手術類型調整,胃腸手術早期腸外營養(yǎng)時需嚴格控制(4.46.1mmol/L),創(chuàng)傷大/感染重患者可放寬至6.18.3mmol/L;④營養(yǎng)支持:腸內營養(yǎng)恢復時,胰島素劑量需隨熱量增加逐步調整(每增加100kcal碳水化合物,胰島素增加24U);⑤藥物調整:術后停用術中使用的激素(如甲強龍)需逐步減量,避免反跳性低血糖;⑥監(jiān)測頻率:術后24小時內每12小時測血糖,穩(wěn)定后每46小時1次。四、案例分析題案例1答案:(1)高血糖可能原因:①創(chuàng)傷應激:多發(fā)傷導致皮質醇、兒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②感染因素:術后發(fā)熱、WBC及CRP升高提示存在感染,炎癥因子(IL6、TNFα)誘導胰島素抵抗;③營養(yǎng)支持:腸內營養(yǎng)中碳水化合物比例30%可能過高(推薦20%25%),輸注速度50ml/h(相當于每小時約15g碳水化合物);④胰島素劑量不足:當前輸注速率4U/h,而應激狀態(tài)下胰島素需求可能增加(通常需要0.51.0U/kg/h);⑤藥物影響:可能使用的抗生素(如亞胺培南)或血管活性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可能影響糖代謝。(2)需完善的監(jiān)測:①靜脈血糖檢測:確認指尖血糖準確性(末梢循環(huán)可能因休克或低溫影響結果);②炎癥指標:復查PCT、血培養(yǎng)明確感染控制情況(感染未控制會持續(xù)導致高血糖);③胰島素輸注系統:檢查泵工作狀態(tài)、管道是否通暢(避免胰島素輸注中斷);④血鉀水平:持續(xù)胰島素輸注可能導致低血鉀(需每46小時監(jiān)測);⑤營養(yǎng)評估:計算24小時總熱量(50ml/h×24h=1200ml,假設1kcal/ml則總熱量1200kcal,碳水化合物占30%即360kcal=90g,需評估是否超過患者代謝需求);⑥動脈血氣分析:了解乳酸水平(高乳酸可能提示組織灌注不足,影響葡萄糖利用)。(3)下一步處理措施及注意事項:處理措施:①調整胰島素輸注速率:根據當前血糖13.2mmol/L,按階梯方案增加劑量(如從4U/h增至6U/h),1小時后復查血糖;②優(yōu)化營養(yǎng)支持:降低腸內營養(yǎng)中碳水化合物比例(如調整為20%),或減慢輸注速度至40ml/h(減少每小時碳水化合物攝入);③控制感染:根據血培養(yǎng)結果調整抗生素(如升級為廣譜抗生素),必要時行感染灶清創(chuàng)(如腹腔引流);④補鉀治療:監(jiān)測血鉀(若<3.5mmol/L),予靜脈補鉀(每升液體含鉀不超過40mmol,速度<10mmol/h);⑤動態(tài)監(jiān)測:每12小時測血糖,直至穩(wěn)定在4.46.1mmol/L。注意事項:①避免低血糖:調整胰島素劑量后需密切觀察,若血糖下降過快(每小時>5mmol/L)需減慢輸注速度;②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高血糖可能與低血容量有關(需評估CVP、尿量,必要時補液);③藥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必須使用需調整胰島素劑量);④記錄完整:詳細記錄胰島素劑量、血糖值、血鉀變化及患者反應(如意識、心率)。案例2答案:(1)低血糖可能誘因:①感染性休克:低灌注導致肝臟糖異生減少(肝血流不足),肌肉組織葡萄糖攝取障礙;②胰島素未調整:患者平時皮下注射胰島素,入ICU后可能未及時轉為靜脈輸注(皮下吸收受休克影響不穩(wěn)定);③營養(yǎng)不足:感染性休克早期可能禁食或腸內營養(yǎng)未達標(熱量攝入<目標量60%);④藥物影響:血管活性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可能掩蓋低血糖癥狀(抑制交感神經反應);⑤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腎病導致胰島素清除減少(Cr升高時胰島素半衰期延長)。(2)緊急處理流程:①立即處理:靜脈推注50%葡萄糖40ml(10ml/s),推注后觀察10分鐘;②復查血糖:推注后15分鐘測指尖血糖(若仍<2.8mmol/L,重復推注50%葡萄糖2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