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根據(jù)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題。
2003年從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企業(yè)共計1.65萬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類企業(yè)在數(shù)量上保持了增長態(tài)勢.其中國有企業(yè)數(shù)量比1999年增長11*
合資企業(yè)數(shù)量增長23%,外商與港澳臺商獨資企業(yè)數(shù)量增長了1.5倍.集體企業(yè)數(shù)量增長了1.2倍.私營企業(yè)數(shù)量增長了30倍。
外商獨資企業(yè)除了數(shù)量躍居首位,其產品出口額也以接近50號的速度增長,并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的主要提供者。2303年,外商與港澳臺商
獨資企業(yè)山口金額達到683億美元,是1996年出口額的16倍,年均增長49%,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62%;中外合資與港澳臺合資企業(yè)2003年
出口金額為236億美元,年均增加28爺,占總額21%;國有企業(yè)出口額從1996年的37億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17%,但2003年
僅占總份額的10%。私營企業(yè)出口25億美元,是1996年9萬美元的近3萬倍,年均增長率高達331%。
1996年,外商與港澳臺商獨資企業(yè)、中外合資與港澳臺合資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與港澳臺商
獨資企業(yè)在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導地位。
116.根據(jù)上述資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o
A.外商與港澳臺商獨資企業(yè)逐漸主導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B.私營企業(yè)已成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視的新生力是
C.1996至2003年間,國有企業(yè)出口額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間,我國從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企業(yè)數(shù)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總額大約為().
A.37億美元B.62億美元C.128億美元D.236億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間,從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企業(yè)數(shù)量增長最快的是()。
A.國有企業(yè)B.私營企業(yè)C.合資企業(yè)D.集體企業(yè)
119.如果2003年相對于2002年的企業(yè)出口額增長率等于年均增長率.則2002年合資和獨資企業(yè)的出口額是國有企業(yè)的倍數(shù)為(A.6.6倍
B.4.6倍C.2.6倍D.1.6倍
120.從1996至2003年間,關于各種企業(yè)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所占的比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私營企業(yè)所占比重幾乎沒有變化B.集體企業(yè)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
C.外商與港澳臺商獨資企業(yè)所占比重增加了15個百分點D.中外合資與港澳臺合資企業(yè)所占比重下降了15個百分點
116.C【解析】根據(jù)資料提供的數(shù)字信息,判斷出答案為C。
117.C【解析】計算出96年外商與港澳臺獨資企業(yè)、中外合資與港澳臺合資企業(yè)和國有企業(yè)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度既可得知我國高新技術
產品的出口總額,正確答案為C。
118.B【解析】私營企業(yè)數(shù)1999年?2003年間增長了30倍。
119.A【解析】(683/1.49+236/1.28)/(115/1.17)=6.54(倍)。
120.B【解析】國營企業(yè)出口額1996所占比重為30吊.2003年僅105。
二、下列是X季度某公司產品計劃完成情況的統(tǒng)計表,請回答表后121725題。
X季度某公司產品計劃完成情況
產量(1牛)產值(元)
單位
產品實際(扣除超計劃部
:元)計劃實際計劃實際
分)
甲300120100360003000030000
乙2006060120001200012000
丙501015500750500
T5002010000
合計485005275042500
121.未完成計劃的品種占()?A.1/4B.1/3C.1/2D.全部完成
122.創(chuàng)產值最多的產品是()。A.甲B.乙C.丙D.T
123.計算產品計劃完成程度的正確算法是()。
A.X100%B.X100%C.X100%D.X100%
124.下述判斷正確的是()。
A,甲產品完成了計劃數(shù)的100%B.乙產品完成了原計劃的60%
C.丙產品完成了原計劃的150%D.丁產品完成了計劃的200%
125.根據(jù)本季度生產計劃完成情況,對下季度生產應實施()。
A.增加甲產品計劃數(shù).減少乙產品的生產計劃B.乙產品的計劃不變.增加丙產品和甲產品的計劃
C增加丁產品計劃,同時維持甲產品在原有水平,減少乙產品的生產計劃
D.增加丁產品和丙產品的計劃.乙產品維持原有水平,減少甲產品的計劃
121.B【解析】看圖可知,計劃完成的產品是甲、乙、丙三種產品,其中甲沒有完成計劃.占三種產品的三分之一。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
122.A【解析】由圖表可知.創(chuàng)產值最多的產品是甲,故答案為A。
123.C【解析】實際值(扣除超計劃部分)+計劃值X100治即X100舟,故選C。
124.C【解析】可分別計算:A.100/120X100%^83.3%;B.60/60X100%=100%;C.15/10X100%=150%;D.丁產品的計劃未知,故不知其完成
了計劃的多少。選項C正確。
125.D【解析】因甲實際產值比計劃要低,乙持平,丙高出150%.丁實際產值完全在計劃外,故選D。
二、根據(jù)下面的統(tǒng)計表回答121?125題
能源消斐總壇和構成
能源消費總量(折占能源消費總量的%
年份
標準燃料)(萬噸)煤炭石油水電天然氣
19816027572.1020.853.993.06
19822494772.7520.004.512.74
19836264674.0218.584.922.48
19846604074.2718.075.262.40
19857090475.3117.454.912.33
19867702075.9217.024.832.23
75.9217.024.832.23
121.能源消費總量最少的一年是()。A.1981B.1982C.1983D.1984
122.1984AE消耗的天然氣為多少萬噸?(折合為標準燃料)(
A.1584.96B.1538.80C.1547.12D.1545.03
123.1986年能源消耗總量比1982年高多少?()0A.16745B.52073C.49125D.6116
124.能源消更構成中,從1981年到1986年變化匕例最大的是(A.煤炭B.石油C.水電D.天然氣
125.在能源消費構成中,比例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的是(A.煤炭B.石油C.水電D.天然氣
121.B【解析】比較六年的能源消費總最,發(fā)現(xiàn)1982年的24947萬噸最少,故答案為B。
122.A【解析】由材料知,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4%,故折合為標準燃料是:66040X2.4%=1584,96(萬噸)。
123.B【解析】由于1986年能源消費總量為77020萬噸,1982年為24947萬噸.故二者之差為:77020-24947=52073(萬噸),B項正確。
124.B【解析】可以分別計算出煤炭、石油、水電、天然氣1981年、1986年的差值,會發(fā)現(xiàn)石油的變化幅度大.故答案為B。
125.A【解析】對比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只有煤炭呈上升趨勢,故答案為A。
(二)西部部分省市區(qū)固定資產(2006年17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市區(qū)單位年內本月止累計比上年同期增長
(%)
重慶億元1531.1228.00
四川億元3120.8432.50
貴州億元786.0221.20
云南億元1412.6632.40
西藏億元165.5113.50
陜西億元1900.3234.30
甘肅億元787.0222.17
青海億元337.3615.10
寧夏億元338.2312.60
新疆億元1024.0617.90
內蒙古億元2893.0534.6
1.13
東北地區(qū)12415
0.82
西部地區(qū)3075
121.各地區(qū)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o
A.西南地區(qū)B.中部地區(qū)C.長江三角洲地區(qū)D.珠江三角洲地區(qū)
122.各地區(qū)中,人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最高的是()。
A.長江三角洲地區(qū)B,珠江三角洲地區(qū)C.環(huán)渤海地區(qū)D.西部地區(qū)
123.長江三甬洲地區(qū)國民生產總值是西部地區(qū)的()。
A.4倍B.5倍C.6倍D.7倍
124.1995年,中、西部地區(qū)國民生產總值(GNP1)和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生產總值(GNP2)相比().
A.GNP1=GNP2B.GNP1>GNP2C.GNP1<GNP2D.無法確定
125.()兩個地區(qū)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和正好與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生產總值相同。
A.中部和西部B.珠江三角洲和西南C環(huán)渤海和西部D.東北和西部
121.C【解析】人口密度可以通過人口數(shù)量/面積來計算,分別計算出四個地區(qū)的人口密度,然后進行比較得出正確答案為C。
122.B【解析】人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等于國民生產總值/人口數(shù)量,涌過計算、比較.可知正確答案為B。
123.A【解析】假定國民生產總值為1,那么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的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20%和5%,那么20%/5%=4,可求出答案為A。
124.C【解析】先假定國民生產總值為1,那么GNP1為14%,GNP2為20%,且14%<20%,可得出答案為C。
125.D【解析】假定國民生產總值為1,分別把四個選項中的兩個地區(qū)的GNP相加值相加與20%比較,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為D。
(-)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比重
0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一高新技術產業(yè)比重
101.1998-2005年,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的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比重^大的年份與最小的年份相比.比重相差多少?A.15.2
B.16.3C.18.9%D.15.2%
102.1998-2005年,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與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相比,大小關系如何A.后者較大
B.恰好相等C.前者較大D.不能比較
10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十五”期間,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B.“十五”期間,蘇州市工業(yè)總產值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C.總體上說,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的比重有逐漸增加趨勢
D.“十五”期間,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
104.2005年與2000年相比.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增加了多少萬元?
X10.B.2.51X105C.2.51X102D.7512
105.哪一年蘇州市規(guī)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的年增長額最多?A.2005B.2004C.2003D.2002
101.【答案】D。解析:比重相差33.3$—18.1%=15.2$。
102.【答案】C。解析: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趨勢.故增長速度較工業(yè)總產值要高。
103.【答案】D。解析:2005年高新技術產業(yè)產值的比重有所下降。
104.【答案】A。解析:增加了3085-575=2510億元=2.51X107萬元。
105.【答案】Bo解析.可由圖中直接觀察得出。
四、根據(jù)下面的統(tǒng)計表回答131?135題。
某大專院校教師情況
老年中年青年
年畬、男女男女男女
19961206024012010040
199721040320200200120
1998300150400270320280
131.該校教師最多的是哪一年()0A.1996B.1997C.1998D.不清楚
132.哪一年青年男教師的增長幅度最大()?A.1996B.1997C.1998D.不清楚
133.1996年到1998年,該校哪一個年齡段的男教師人數(shù)增加最多其增長率為多少()□
A.老年200、B,中年167%C,青年220$D,中年233$
134.該校1997年男女教師的比例為多少()oA,2:1B.2.1:1C.1.5:1D.不清楚
135.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1997年男教師最多B,1998年女教師最少
C1997年中年男教師比1996年多80人D.1998年青年男女教師的比例為1.5:1
131.C【解析】將表中各年度人數(shù)橫向求和可知,1998年共有1720人,為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
132.B【解析】1997年青年男教師比上年增加120人,而上一年度增加100人.應選B。
133.C【解析】1996?1998增加人數(shù)最多的應該是青年,增加了20人,增率為220+100=220$,應選C項。
134.A【解析】1997年男教師為730人,女教師為360人..由730。360y2,應選A項.
135.C【解析】由題意知,1998年的男教師曷多,可排除A;女教師最少的是1996年,可排除B;1997年中年男教師比1996年多:320-240=80
(人)。故C項正確。
一、根據(jù)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題。
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主要用途:(1)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475萬元。(2)投費4958.5萬元用于焊接生產
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980萬元。(3)投資4957.9萬元用于發(fā)動機箱體、箱蓋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2039.29萬元。(4)投資4955.3
萬元用于發(fā)動機曲軸連桿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2376.5萬元。(5)投資4850.5萬元用于塑料注塑成型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980
萬元。
116.在(1)?(5)中哪一項投資最大?().A.(1)B.(2)C.(3)D.(4)
117.在(1)?(5)中,哪一項創(chuàng)效益最少?()。A.(1)B.(2)C.(3)D.(5)
118.總共投資多少?()。A.24605.8萬B.19853.6萬C.27632.4萬D.21672.4萬
119.年創(chuàng)效益共為多少?()。A.9850.79萬B.8972.56萬C.9349.27萬D.9172.38萬
120.年創(chuàng)效益占投資額的比重為多少?().A.40%B.37.2%C.43.1%D,51.2%
116.B【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直接者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958.5萬元用于焊接生產線技術改造,在(1)?(5)項中投資最大。
所以,正確答案為B。
117.A【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475萬元“,在(1)?
(5)中,創(chuàng)效益最少。所以,正確答案為A。
118.A【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線技術改造;投資4958.5萬元用于焊接生產線技
術改造;投燙4957.9萬元用于發(fā)動機箱體、箱蓋生產線技術改造;投資4955.3萬元用于發(fā)動機曲軸連桿生產技術改造;投資4850.5萬元用于塑
料注空成型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所以,總共投資為.4883.6+4958.5+4957.9+4955.
3+4850.5=24605.8(萬元)。故正確答案為A。
119.A【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475萬元;投資4958.5萬
元用于焊接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980萬元;投資4957.9萬元用于發(fā)動機箱體、箱蓋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2039.29萬元;投資4955.3
萬元用于發(fā)動機曲軸連桿生產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2376.5萬元;投資4850.5萬元用于塑料注塑成型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chuàng)效益1980萬元。所
以,年創(chuàng)效益總共為:1475+1980+2039.29+2376.5+1980=9850.79(萬元)。本題正確答案為A。
120.A【解析】由118題和119題可以得知:年創(chuàng)效益共為9850.79萬元.共投資為24605.8萬元。所以,年創(chuàng)效益占投資額的比重為:9850.79
4-24605.8=0.4003442=40%o故正確答案為A。
二、根據(jù)下面的統(tǒng)計表回答121?125題
能源消費總量和構成
能源消費總量(折占能源消費總量的%
年份
標準燃料)(萬噸)煤炭石油水電天然氣
72.1020.853.993.06
198150275
72.7520.004.512.74
198224947
74.0218584.922.48
198362646
74.2718.075.262.40
198466040
75.3117.454.912.33
198570904
75.9217.024.832.23
198677020
75.9217.024.832.23
121.能源消費總量最少的一年是()。A.1981B.1982C.1983D.1984
122.1984年消耗的天然氣為多少萬噸?(折合為標準燃料)(
A.1584.96B.1538.80C.1547.12D.1545.03
123.1986年能源消耗總量比1982年高多少?()0A.16745B.52073C.49125D.6116
124.能源消費構成中,從1981年到1986年變化匕例最大的是()。A.煤炭B.石油C.水電D.天然氣
125.在能源消費構成中,比例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的是(A.煤炭B.石油C.水電D.天然氣
121.B【解析】比較六年的能源消蒞忘串.發(fā)現(xiàn)1982年的24947萬噸最少,故答案為B。
122.A【解析】由材料知,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4%,故折合為標準燃料是:66040X2.4%=1584.96(萬噸)。
123.B【解析】由于1986年能源消費總量為77020萬噸,1982年為24947萬噸.故二者之差為:77020-24947=52073(萬噸),B項正確。
124.B【解析】可以分別計算出煤炭、石油、水電、天然氣1981年、1986年的差值,會發(fā)現(xiàn)石油的變化幅度大,故答案為B。
125.A【解析】對比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只有煤炭呈上升趨勢,故答案為A。
三、下圖是甲、乙、丙三企業(yè)產品成本及其構成比較.回答圖后的126?130題。
甲企業(yè)內企業(yè)乙企業(yè)
材料鎮(zhèn)工長□費用■
2000~2002年某公司銷售額與利潤報表
126.費用支出最高的企業(yè)是().A.甲B.乙C.丙D.無法判斷
127.材料成本最高的企業(yè)是()?A.甲和丙B.甲C.乙D.丙
128.支付工資最少的企業(yè)是()?A.甲B.丙C.乙D.三家都相同
129.成本最大的企業(yè)是()。A.甲B.乙C.丙D,三家都相同
130.利潤最高的企業(yè)是()。A.甲B.乙C.丙D.無法判斷
126.C【解析】甲企業(yè)的費用支出為:10000X5$二500;乙企業(yè)的費用支出為:12000X17$=2040;丙企業(yè)的費用支出為:15000X15%=2250。所以
丙企業(yè)的費用支出最高.故答案為C。
127.D【解析】甲企業(yè)的材料成本為:10000X60$=6000;乙企業(yè)的材料成本為:12000X53$=6360;丙企業(yè)的材料成本為:15000X60%=9000。故
丙企業(yè)的材粒成本最高。
128.A【解析】甲企業(yè)支付工資為:10000X35%=3500;乙企業(yè)支付工資為:12000X30$=3600;丙企業(yè)支付工資為:150:)0X25$=3750。甲企業(yè)的
工資支付最少。
129.C【解析】由于成本包括費用支出、工資支付和材料成本。所以甲企業(yè)的成本為10000;乙企業(yè)為12000;丙企業(yè)為15000,所以成本最大的
企業(yè)是丙。
130.D【解析】由于本題都是討論成本.并沒有涉及利潤.所以無法判斷,故答案為D。
三、根據(jù)下圖回答126?130題。
我國自然科技人員數(shù)及其構成
126.與1952年相比.1978年我國科技人員增加了().
A.392000人B.39.2萬人C.3920000人D.392千人
127.1986年科技人員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衛(wèi)生技術人員B.工程技術人員C.農業(yè)技術人員D.教學人員
128.1986年我國科研人員有()。A.363130人B.364136人C.363146人D.363132人
129.1986年我國科技人員構成中,衛(wèi)生技術人員所占比重比農業(yè)技術人員高()o
A.21.4B.20.4%C.21.4個百分點D.21.4%。
130.1986年我國科技人員約是1952年的().A.19.4倍B.18.4倍C.20.4倍D.21.4倍
126.C【解析】用1978年的科技人員數(shù)減去?52年的科技人員數(shù).可知應選C項,這里需注意單位的換算。
127.B【解析】直接比較扇形圖中人員比重的數(shù)據(jù)可知答案為B.
128.D【解析】科技人員的人數(shù)等于825.3(萬元)X4.4%=363.132(人)。
129.C【解析】直接用衛(wèi)生技術人員所占比值減去農業(yè)技術人員所占比值,應選C項。
130.A【解析】1986年我國科技人員約是1952年科技人員的倍數(shù).可直接用兩個生份的科技人員數(shù)相除,825.34-42.5=19.應選A項。
三、根據(jù)下面的圖形回答126?130題。
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億元)
126.1979年農村儲蓄總額是多少億元?()。
A.59.150B.55.150C.55.915D.55.159
127.1986年比1953年儲蓄存款年底余額多()。
A.1514.4B.1424.4C.1514.4億D.1424.4億
128.1979年比1953年的農村儲蓄總額多多少?(),
A.55.145B.54.145C.54.145億D.55.135億
129.假定1986年的城鄉(xiāng)儲蓄構成與1985年相同.則1985年的城鎮(zhèn)居民儲蓄總額是多少?()。
A.937.197B.973.197C.937.197億D.973.197億
130.下述判斷不正確的是哪項?()。
A.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逐年增長B一農民的存款年底余額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C.到1985年農民存款年底總余額已超過了城鎮(zhèn)居民的存款總額D.城鎮(zhèn)居民存款年底余額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126.C【解析】這道題需要做簡單的計算。1979年底的居民存款年底余額為211億元,其中農村占的比重為26.5%.因此211X26.5%=55.915
(億元)。
127.C【解析】用1986年的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減去1953年的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即得到答案.即1523-8.6=1514.4(億元)。故選C。
128.D【解析】這道題需要做的計算相對復雜一些。首先得分別計算出1979年和1953年的農村儲蓄總額.然后再找出兩者的差值。即:211X26.
5%-8.6X20.7%=54.135(億元因此正確答案為D。
129.D【解析】這道題需要簡單計算。用1986年的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乘以城鎮(zhèn)居民儲蓄所占的比值即可。即1523X63.9%=973.197(億元)。
因此選D。
130.C【解析】選項C的判斷是錯誤的,不需計算即可知道.到1985年,在居民儲蓄存款年底余額中.農村儲蓄存款所占的比例仍然小于城鎮(zhèn)的
儲蓄存款所占的比例.因此農村的存款年底總余額仍然少于城鎮(zhèn)居民的存款總額,說農村的存款年底總余額已經超過了城鎮(zhèn)居民的存款總額顯然是錯
誤的。故選C。
四、根據(jù)下面的統(tǒng)計表回答131?135題。
鐵山港區(qū)1998年經濟發(fā)展狀況
比上年同比
類別產值(億元)
增長
國內生產總
13.2615.1%
值
工業(yè)總產值7.919.2%
農業(yè)總產值6.538.6*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35.1531.2%
財政收入3.198萬元19.46$
131.1998年鐵山港區(qū)工業(yè)總產值比農業(yè)總產值多多少億元()。A.7.9B.1.37C.5.36D.1.47
132.如果1998年鐵山港區(qū)155財政收入用于福利事業(yè),那么用于福利事業(yè)的資金是多少萬元(
A.3198B.319.8C.479.7D.469.7
133.1997年鐵山港區(qū)的工業(yè)總產值為多少億元()oA.6.4B.6.6C.6.5D.7.1
134.1998年鐵山港區(qū)與去年同比增長最快的是()?A國內生產總值B.工業(yè)總產值C.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D.財政收入
135.1997年鐵山港區(qū)的工農業(yè)總產值為多少億元()0A.12.64B,14.43C.13.59D.13.26
131.B【解析】1998年鐵山港區(qū)工業(yè)總產值比農業(yè)總產值多:7.9-6.53=1.37(億元),故選
n?0.1解析】用于福利事業(yè)的資金為??19HX15%=4797(萬元).應選C項。
133.B【解析】1997年的工業(yè)總產值:7.94-(1+19.2%)%6.6(億元),應選B項。
134.C【解析】比較同比增長一欄,增長最快的應該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135.A【解析】同理算出1997年的農業(yè)總產值:6.534-(1+8.6%)%6.04(億元),再算出與工業(yè)總產值的和,答案為A。
文字資料(81-85)
2006年前三季度.江蘇全省經濟繼續(xù)在高平臺上穩(wěn)定快速增長,宏觀調控效果逐步顯現(xiàn).基本情況如下:
一、工業(yè)生產較快增長。1-9月,全省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實現(xiàn)增加值7345.33億元.同比增長21.8%,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yè)實現(xiàn)
增加值4935.38億元,同比增長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yè)增加值總量的比重為67.2%,對全省工業(yè)增長的貢獻率達71.8治
拉動全省工業(yè)生產增長15.7個百分點。“三資”和私營工業(yè)企業(yè)實現(xiàn)增加值2920.17億元和1931.38億元.同比增長23.8$和24.7%,增幅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2.0和2.9個百分點。1-9月產值增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5個行業(yè).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電氣及通用設備制造等六大行業(yè)共實現(xiàn)產
值16821.64億元,占全部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值比重高達5605。對全省產值增長累計貢獻率達53.7%。
二、投燙增速回落。1-9月,全省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94.64億元,同比增長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zhèn)固定
資產投資完成5143.25億元,增長20.7%,漲幅同比回落7.3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最低點。第二產業(yè)投資增速繼續(xù)領先一、三產業(yè).但漲幅減緩。
第二產業(yè)投緩增長25$,增速分別快于第一、三產業(yè)8.9個和7.8個白分點。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幅繼續(xù)回洛。今年1-9月份.全省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完成
1270.24億元.同比增長21.2$,增幅同比回落15.8個百分點。
三、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1-9月,全省實現(xiàn)玨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35億元,增長16M1—9月,汽車、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裝璜材料分別增長
58.1%、35.8%、72.5%;從絕對額來看.汽車類以25,8億元零售額仍居榜首,比重由去生的14.8%上升到18.1%,食品、飲料、煙酒等吃的商品以228.7
億元的零售額居第二位,比重呈下降趨勢,由去年的17.6$下降到15.9$,同比增長12.4$,石油及制品類占12.8用,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占11.9%,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占1L7%。城市零售額增速明顯快于縣及縣以下。城市零售額比重和增速均高于縣及縣以下,1-9月份.城市的零售額3522
億元,比重由去年同期72.2%提高到72.8%,同比培長17%;縣及縣以下的零售額1313億元,增長13.4與。
四、外需保持穩(wěn)定增長。1—9月份,全省累計進出口總值突破兩千億美元,達到2041.5億美元,僅比去年171月份進出口總額少29億美元,同
比增長23.6%其中:進口901億美元,增長17.5以出口1140.5億美元,增長28.9也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6.5$,同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比
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4個百分點。
五'物價保持低幅上漲。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保持低通脹局面。1-9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4$,工業(yè)品出廠價格上漲1.2為原材料價格上漲7.2$。
漲幅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或略有回落。
六、城鄉(xiāng)居民收入較快增長。-9月全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646元,同比增長14.1$。其中,工薪收入7238元,增
長13.9$;經營性收入944元,增長23.6$;財產性收入193元,增長11.7$;轉移性收入3128元,增長12.9%。從各項收入構成來看.均保持了良好
的增長態(tài)勢;從不同收入群來看,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67%T5.5$之間的兩位數(shù)增長。1-9月全省農村居民現(xiàn)金收入4690元.同比增長14.2M
8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2006年前三季度,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電氣及通用設備制造等六大行業(yè)對江蘇產值增長的累計貢獻率在50$以上B.2005年前三季度,江蘇完
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投資的同比增長速度為33.7%C.2005年1?9月,江蘇累計進出口總值突破兩千億美元D.2006年1—9月,江蘇經濟繼續(xù)在
高平臺上穩(wěn)定快速增長.宏觀調控效果逐步顯現(xiàn)
82.2006年前三季度,江蘇城市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A.15%B.16%C.高于16%D.低于15$
83.2006年前三季度,江蘇工業(yè)品出廠價格上漲比率是原材料的百分之幾?
84.2006年前三季度,江蘇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比農對人均現(xiàn)金收入多多少元?
A.5224B.5956C.高于16%D.低于15%
85.2006年1?9月.江蘇汽車類以及食品、飲料、煙酒等吃的商品以外的其他消費品的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A.81.9%B.66%C.34.6%D.34%
81.【答案】C。解析:2005年1?9月份江蘇累計進出口總值為2041.5+(1+23.6%)=1651.7億美元。
82.【答案】C。解析:2006年前三季度,江蘇省全省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戰(zhàn),而城市零售額增速明顯快于縣及縣以下,故應高于16%。
83【答案】D.解析:江蘇工業(yè)品出廠價格上漲比率為1.2%.原材料為7.2機故答案為1.然+7.2%=16.67家
84.【答案】B,解析:多10646—4690=5956元.應選擇B。
85.【答案】B*解析:汽車類占的比重為18.1$,食品、飲料、煙酒等吃的商品占15.9%,則其他商品占1-18.1%-15.9%=66$。
二、表格資粘(86-95)
(-)江蘇省主要運輸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計量單位|2000年|2002年|2005年|
一、旅客運輸萬人107244115889.22145204.34
量
鐵路萬人48915296.66658.3
公路萬人101713110139138287
水路萬人53428437
民航萬人126169.62222.04
二、旅客周轉億人公里776.25924.311222.03
量
鐵路億人公里165.87183.82245.37
公路億人公里594.48719.08
水路億人公里1.450.700.11
民航億人公里14.4520.7128.45
三、貨物運輸萬噸9043688587.83112908.73
量
鐵路萬噸40774407.35090.45
公路萬噸590566029976301
水路萬噸259032241129277
民航萬噸2.52.534.28
管道萬噸139514682236
四、貨物周轉億噸公里1505.571549.123068.88
雖
鐵路億噸公里371.32373.87480.49
公路億噸公里309.72354.98459.18
水路億噸公里746.39770.32056.9
民航億噸公里0.30.340.58
管道億噸公里46.8449.6371.73
五、港口貨物萬噸413644360975517
吞吐量
其中:外貿吞萬噸4536629611364
吐量
8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江蘇2005年的民航旅客周轉量約是2000年的兩倍
B.江蘇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的貨物周轉量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C江蘇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客運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D.2005年與2000年相比,江蘇港口貨物■&吐量中外貿吞吐量的比重明顯上升
87.2000~2005年江蘇旅客運輸量與貨物運輸量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相比:
A.前者較慢B.恰好相等C.前者較快D.無法比較
89.表中顯示,江蘇客、貨運輸?shù)闹饕绞绞鞘裁??A.公路B.鐵路C.水路D.管道
90.2005年江蘇水路貨物運輸?shù)钠骄嚯x是多少公里?A.695B.703C.821D.890
86.【答案】C。解析:江蘇水路客運量呈下降趨勢。
87.【答案】C。解析:2000-2005年旅客運輸量增嗝為(145204.34-107244)4-107244=35.4%,2000—2005年貨物運輸量增幅為112908.73;90436—
1=24.8%,顯然若按年平均增長速度來算的話,旅客運輸量的較快。88.【答案】D。解析:公路旅客周轉量為1222.03—24537—28.45—0.11=948.1
億人公里。
89.【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可觀察得出客、貨運輸量都是公路最高。
90.【答案】B。解析:平均距離為2056.9+29277X10000、703公里。(貨物周轉量二貨坳噸數(shù)X運輸距離)
三、圖形資料(96-105)
(-)全國及粵蘇滬浙魯進口增長情況(%)
96.2000年以來,粵蘇滬浙魯五地進口增長率相差最小的時期是
A.2001年B.2002年C.2005年D.2006年1-11月
97.2000年以來,哥蘇浙告四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西班牙語DELEE級閱讀理解能力測試試卷
- 思政課件評價語簡短
- 醫(yī)療領域的新突破增強現(xiàn)實的獨特價值
- 教育技術行業(yè)在教育政策下的成長路徑
- 企業(yè)如何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fā)展
- 重慶大足區(qū)統(tǒng)計局招聘筆試真題2024
- 侯國躍民法典課件
- 2025年公司法與企業(yè)運營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關傳播與策劃能力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網絡隔離機(卡)合作協(xié)議書
- 學校食堂保潔服務方案(技術標)
- 續(xù)貸款申請書范文
- 兼職音樂教師合同范例
- 科研項目管理質量承諾
- 《妊娠合并闌尾炎》課件
- 21、學生飲用奶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 特立帕肽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第一章 有理數(shù) 大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人教版2024)
- 2024米面油采購合同范本
- AQ 2029-2010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主排水系統(tǒng)安全檢驗規(guī)范(正式版)
- 2024年交管12123學法減分考試題庫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