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資料15篇)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題菊花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翻譯秋風(fēng)颯颯搖動滿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滿寒意,再難有蝴蝶飛來采蜜。若是有朝一日我成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讓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注釋颯颯:形容風(fēng)聲。蕊:花心兒。青帝:司春之神。古代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東方,主行春天時令。報:告訴,告知,這里有命令的意思。鑒賞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fēng)臺》)古往今來,卻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biāo)傲世的高士、隱者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離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xiàn)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藝術(shù)風(fēng)格。“颯颯西風(fēng)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颯颯秋風(fēng)卷地而來,滿院菊花瑟瑟飄搖。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fēng)中開放?!拔黠L(fēng)”點明時節(jié),逗起下句;“滿園”極言菊花之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以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fēng)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jié),這在文人詠菊詩也不難見到;但“滿園栽”卻顯然不同于文人詩中的菊花形象。無論是表現(xiàn)“孤標(biāo)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tài)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了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園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征,與“孤”字無緣。菊花迎風(fēng)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生命力,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的秋風(fēng)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fā)著幽冷細(xì)微的芳香,不像在風(fēng)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竟發(fā),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或懷才不遇。作者的感情有別于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jié),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八晡胰魹榍嗟?,報與桃花一處開?!毙≡姷暮髢删涫钦f,有朝一日,我要當(dāng)了春神,我將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后兩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發(fā)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達了作者宏偉的抱負(fù)。詩中的菊花,是當(dāng)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于底層勞動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fēng)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所遭遇命運的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農(nóng)民政權(quán)的施政綱領(lǐng),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yīng)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rèn)為,這是詩化了的農(nóng)民平等思想。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而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qū)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边@豪邁的語言,正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階級領(lǐng)袖人物推翻舊政權(quán)的豪邁意志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表現(xiàn)了一位胸懷大志者的本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的運用了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創(chuàng)作背景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記載這首詩作于黃巢五歲時,不可信。此詩應(yīng)當(dāng)作于黃巢年青時,發(fā)動起義之前。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2原文: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譯文暗淡的紫色,鮮艷的黃色。它們既有陶淵明籬邊菊花的色彩,又有羅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濕,可是害怕夕陽的來臨。愿意留在水邊暢飲的人的鸚鵡杯中,希望來到富貴人家豐盛的酒席上。注釋①融融:光潤的樣子。②冶冶:艷麗的樣子。③陶令:指陶淵明,因其主彭澤縣做過縣令,故稱陶令。④羅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長,號富和,東晉桂陽郡耒陽(今湖南未陽市)人。博學(xué)能文,不慕榮利,編葦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被江夏太守謝尚贊為“湘中之琳瑯”。桓溫稱之為“江左之秀”。官至散騎廷尉。年老辭官歸里,比及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時人以為德行之感。⑤禁:禁受,承當(dāng)。⑥重露:指寒涼的秋露。⑦怯:膽怯、擔(dān)心。⑧殘:一作“斜”。⑨金鸚鵡:金制的狀如鸚鵡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⑩白玉堂:指豪華的.廳堂,喻朝廷。升:擺進。賞析:〈菊花〉詩的末聯(lián)“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與本詩末聯(lián)所抒發(fā)的感概,可以說同中有異。在〈菊花〉詩中,筆者曾經(jīng)說到,李商隱對于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覺無望,卻想到自我毀滅,成為菊花酒,這樣便可以浮在用黃金鑄成的鸚鵡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這種感情,雖嫌激烈,卻畢竟帶有升上殿堂的愿望。到本詩,那些激烈的感情淡化了,苦竹、椒塢、微香、涓涓淚、寒雁、暮蟬、細(xì)路獨來、清尊相伴,一片嘆老嗟卑的味道,甚麼火氣也沒有了。其殆晚年的自嘆之作歟!除了末聯(lián),前四句形容菊的色、香,與〈野菊〉的筆法相類,只是后者的描述更為抽象,以作者的觀感為主。五、六寫凋零遲暮,亦與「已悲節(jié)物同寒雁」的情感相類。末聯(lián)則可見上述的分析,筆者對於此文有二點看法:首先,說李商隱「自我毀滅」實是見仁見智,我們也可以解讀為一種升華,成為菊花酒是需要釀造的,留下的反而是精華,所以〈菊花〉詩的情感的確比〈野菊〉來得積極一點。再者,李商隱盡管嘆老嗟卑,但基本性格是不會變的,前文曾分析〈野菊〉詩中的苦竹、椒塢、微香,與〈菊花〉詩的陶令、羅含同樣有賢才的涵意,都是詩人對自己的才能品格的肯定。我們從〈菊花〉、〈野菊〉、〈臨發(fā)崇讓宅紫微〉三首詩中,可以看到李商隱處在不同時空之下的感嘆,但是也可以見到李商隱始終如一的態(tài)度,詩人的自尊心不曾稍減。最后,筆者以為選用〈菊花〉詩對照〈野菊〉,較另二首詩作更適合,既可以擺脫附會史事的牽強,亦可於寫作技巧、用詞遣字、情感強度作同中有異的比較。屈復(fù)曰:「通首不出題,亦是大病?!箘t是正好說明了〈野菊〉為何較〈錦瑟〉的詩旨來得明確,〈野菊〉一詩雖未有任何「菊」字,對於菊的形容也是十分抽象,但是縱觀全詩句意,則句句不離菊,首聯(lián)寫菊的生長環(huán)境和形態(tài),頷聯(lián)寫詩人愛菊、憐菊之心,頸聯(lián)寫詩人憶起當(dāng)年賞菊之樂,末聯(lián)寫菊未被種植在宮中的遺憾。同樣,前文所提及的〈菊〉也是通首不出題,因此都顯得詩意十分單純,也令人有思想范圍狹窄的感覺。就寫作技巧而言,野菊、苦竹、椒塢,多層次意象組合的完美搭配,忍字與省字的簡明精確,李商隱用字遣詞可謂匠心獨運。然而詩旨卻完全圍繞在懷才不遇的自憐情緒中打轉(zhuǎn),看多了李商隱這類為數(shù)不少的作品,真會讓人懷念起李白的豪邁瀟灑、杜甫的憂國憂民。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3原文:重陽后菊花二首宋代:范成大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恰如退士垂車后,勢利交親不到門。譯文: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重陽后菊花雖然還帶著濕露,鮮嫩可愛,但已經(jīng)無人來賞。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與重陽前比并沒有差異,還是金色的菊蕊照著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沒有超脫的情趣,不解賞花,只知道看重陽節(jié)那一天的菊花。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過了重陽登高節(jié)之后,菊花還是很新嫩的,但所謂的酒徒與詩客”,都沒有聲息了,不再來賞菊花了。恰如退士垂車后,勢利交親不到門。這就好像當(dāng)官的人辭官之后,親朋故友都不再到門探訪一樣。注釋:寂寞東籬(lí)濕露華,依前金靨(yè)照泥沙。東籬:化自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因陶淵明詩意而后人借以特指菊花栽種之地。金靨(yè):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臉,其實是詩人的化用,實意是形容菊花,這一用法宋朝尤為常見。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恰如退士垂車后,勢利交親不到門。退士:退休之官員。垂車:猶“懸車”,以懸掛車子表示不再當(dāng)官上朝。賞析:第一首,起句先寫重陽后的菊花無人觀賞?!凹拍?,無人到來;“東籬”,特指菊花栽種之地;“濕露華”,菊花帶著濕露,猶鮮嫩可愛。后三字與前二字對照,以見無人見賞的可惜,七字之中,自為比照,詞意充實。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與重陽前比較,進一步比照?!耙狼啊?,不異重陽之前;“金靨”,形容金黃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獨照泥沙,有傷嘆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兒女”指世俗之人;說他們沒有超脫的情趣,即“無高韻”,所以只能應(yīng)著節(jié)日故事,“看重陽一日”之“花”,實際上意在求福求壽,不解賞花。此詩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第二首,起句寫過了重陽“登高節(jié)”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寫“酒徒”與所謂的“詩客”,都沒有聲息了,不再來賞菊花了。第三四句說菊花在節(jié)日與節(jié)后受人們的.不同對待,恰好像當(dāng)官的人辭官之后,“親交”都不再“到門”探訪一樣。范成大做過大官,這時“致仕”家居,大概也嘗過世人這種冷淡的況味,故見重陽后的菊花有感而一發(fā)之。這首詩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勢利”。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4嘆庭前甘菊花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xì)瑣升中堂。念茲空長大枝葉,結(jié)根失所纏風(fēng)霜。古詩簡介《嘆庭前甘菊花》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七言古詩。這首詩寫詩人看庭前甘菊花開得晚了,沒趕上重陽佳節(jié),嘆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時,借以表達了自己沒有機會為國家平定叛亂盡一份綿薄之力的憤慨。這首詩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眾芳喻小人。詩中用“野外”、“眾芳”細(xì)瑣卻被采回擺放廳堂,反襯甘菊花的生不逢時,不被欣賞。對“眾芳”細(xì)瑣被采回擺放廳堂的現(xiàn)象的不滿,對甘菊花的遭遇表達了惋惜與同情。翻譯/譯文庭前的甘菊花因為移載得晚,到重陽節(jié)時花蕊還是青的沒有開花,不能摘來觀賞。等到明天秋景蕭瑟人們從酒醉中清醒了,你再開出些殘花來有什么用呢?籬笆邊的野地里開了許多雜花,人們將這些細(xì)碎瑣屑的花采了擺在中堂中觀賞。感念你空長了大大的枝葉,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為風(fēng)霜所侵。注釋⑴甘菊花:又名真菊,家菊,花黃,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移時晚:謂移植以晚矣,故花開遲,而不堪摘。⑵蕊(ruǐ):花心。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埃耗堋"亲肀M醒:意謂似醉似醒。蕭條:寂寥。醉盡醒:謂無菊飲不歡。⑷爛熳(lànmàn):散亂貌。⑸眾芳:泛指細(xì)瑣之野花。⑹中堂:詩中代指高位。采擷(xié):摘取。升中堂:花得登廟堂之上,而甘菊反失其時。⑺茲:此。⑻失所:謂失其故所,結(jié)根失所,故前曰“空長”。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當(dāng)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重陽節(jié),時杜甫居長安下杜城。詩人看到庭前遲開的甘菊花,不禁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作。賞析/鑒賞文學(xué)賞析這首詩中菊花意象應(yīng)是詩人自況。詩先寫“嘆”的原因是“移時晚”?;ú輼淠径加凶约旱纳L規(guī)律,菊花應(yīng)在深秋開放,重陽節(jié)是賞菊的好時候。檐前的菊花因為移植的時間晚了,沒能趕上在重陽佳節(jié)引萬千人矚目的環(huán)境中綻放。其后,“明日蕭條醉盡醒”,沒有了重陽佳節(jié)其樂融融的氛圍,賞花人的興致由濃轉(zhuǎn)薄直至曲終人散,你開的再絢爛多姿也沒有什么用。再寫“眾芳”被采擷,反襯甘菊不被用,更可嘆?;h邊的野花被精心采摘,甘菊因為生不逢時,即使花蕾綴滿枝頭,非但不再會有人駐足欣賞,而且將敵不過要與殘酷風(fēng)霜抗?fàn)幍拿\。詩人在詩作中嘆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時,實為嘆息自己沒有機會為國家平定叛亂盡一份綿薄之力。杜甫飽讀詩書,有著高漲的.愛國熱情,卻始終壯志難酬。詩人豐富的生命體驗與磅礴的社會背景,時代背景縱橫交錯,抽象的情感經(jīng)驗?zāi)鄢删栈ㄒ庀??!案示铡庇兄鴺O佳的藥用價值,卻不被人們所采摘,詩人滿腹經(jīng)綸,卻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時晚”的結(jié)局,詩人與菊花有著相似的命運,菊花內(nèi)蘊為詩人心內(nèi)之象的寫照。這首詩的尾聯(lián)“念茲空長大枝葉,結(jié)根失所纏風(fēng)霜?!笨此圃卩祰@菊花長的枝繁葉茂,卻不能避免風(fēng)雪寒霜的打擊,實卻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氣概,襯托出了菊花高層次、高品味的風(fēng)格美。不論現(xiàn)實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會多么凋敝,杜甫決不在它面前閉上眼睛,而是大膽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指出解決的途徑。菊花的文化寓意與詩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頑強執(zhí)著精神與詩人永不磨滅的意志交相輝映,而菊花的審美意蘊也正與詩人敢于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意志相映成輝。名家點評遼寧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朱明倫:“杜甫曾參加過科舉考試而落第,還參加過玄宗特詔的制舉也沒及第,又因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賞識而待制集賢院,結(jié)果仍未獲一官半職。此與甘菊遭遇何其相似乃爾!怎能不嘆花且自嘆?”明代學(xué)者、大儒董養(yǎng)性:“此篇賦而比也。言君子不能與小人竟進,雖若有后是之憂,而實則有傲霜之操,故雖嘆之,其實美之也。此即詩人反騷之意?!薄抖殴げ吭娺x注·卷四》明末清初學(xué)者仇兆鰲:“此詩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眾芳喻小人,傷君子晚猶不遇,而小人雜進在位也?!抖旁娫斪ⅰぞ砣肪栈ㄔ姆g及賞析5菊花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隱原文: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譯文一叢一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詩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后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注釋陶家:陶,指東晉陶淵明。賞析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后真隱士不多,要大發(fā)“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lián)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面。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zhuǎn),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fēng)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nèi)セ匚毒捉?,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shù)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6題菊花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古詩簡介《題菊花》是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載于《全唐詩》卷七百三十三。此詩采用比興手法,托物言志,抒發(fā)了作者力圖主宰社會的豪邁思想。其不同凡響之處在于它展開了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的大膽想象:一旦自己成為青帝(春神)就要讓菊花與桃花在大好春光中開放,讓菊花也同樣享受到蕊暖香濃蜂蝶繞叢的歡樂。這種對不公正“天道”的大膽否定和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熱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詩人超越封建文人價值觀念的遠見卓識和勇于掌握、改變自身命運的雄偉膽略。翻譯/譯文譯文颯颯秋風(fēng)卷地而來,滿園菊花瑟瑟飄搖?;ㄈ锘ㄏ愠錆M寒意,蝴蝶蜜蜂難以到來。有朝一日,我要當(dāng)了春神,我將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注釋⑴颯颯:形容風(fēng)聲。⑵蕊:花心兒。⑶青帝:司春之神。古代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東方,主行春天時令。⑷報:告訴,告知,這里有命令的意思。賞析/鑒賞鑒賞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惫磐駚恚_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biāo)傲世的高士、隱者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xiàn)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shù)風(fēng)格。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fēng)中開放。“西風(fēng)”點明節(jié)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fēng)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jié),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也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不同于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無論是表現(xiàn)“孤標(biāo)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tài)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了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征,與“孤”字無緣。菊花迎風(fēng)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jié),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fēng)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fā)著幽冷細(xì)微的芳香,不象在風(fēng)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fā),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偸且饍煞N感情:孤芳自賞與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別于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jié),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第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fā)展,揭示環(huán)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fù)。統(tǒng)觀全詩,寓意是比較明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dāng)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于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fēng)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nóng)民革命政權(quán)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還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yīng)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rèn)為,這是詩化了的農(nóng)民平等思想。這里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qū)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階級領(lǐng)袖人物推翻舊政權(quán)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xué)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fù)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創(chuàng)作背景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記載:“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lián)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應(yīng)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仓腹钟麚舫?,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矐?yīng)之曰:‘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边@里說這首詩作于黃巢五歲時,不可信。此詩當(dāng)作于黃巢年青時,發(fā)動起義之前。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7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盡借一作:借人)譯文老舊園子里的小路旁已經(jīng)長出了幽幽的花叢,一夜之間白霜從天空墜下落在花上。有多少遠在他方為客的未歸人啊,只能借著籬笆看看秋天的景色。注釋故園:古舊的林苑,也借指故鄉(xiāng)。三徑:借指歸隱者的家園。幽叢:幽幽的花叢,這里指菊花。玄露:這里指霜?;h落:即籬笆。柳宗元《田家》籬落隔煙火,農(nóng)談四鄰夕。賞析這是一首托物寄興的詩,沒有什么艱澀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淺近直白。詩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詩詞中屬于香草美人筆法。首聯(lián)詩人先描寫故園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開得并不張揚,而是淡淡的'幽然的開放,而且開得那么突然,所以頷聯(lián)寫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從天空墜落一般。寫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質(zhì),不鋪排張揚,但是卻內(nèi)涵豐沛,在單淡然中凸現(xiàn)其品質(zhì)。后兩句是詩人的托物起興,以菊花自比。頸聯(lián)寫到多少淪落天涯的文人騷客,估計詩人自己也在內(nèi)吧,尾聯(lián)寫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籬落是指籬笆,記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詩中提到籬落,“日長籬落無人問”。淪落天涯的文人騷客從這籬笆里面的開放的秋菊中看盡了濃濃衰颯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淵明以來,菊花就是隱士、高潔的象征,詩人就是借菊花表現(xiàn)自己的高潔品格。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8菊花唐元稹秋叢繞舍似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譯文:一叢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這家農(nóng)舍,好像到了陶淵明先生的家。我繞著這家的籬笆墻賞菊,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覺中,竟已西斜。百花之中,不是我最菊,而是因為菊花凋零得最晚,如果它開謝了,后面也就無花可賞了。注釋:1、秋叢:指叢叢秋菊。2、舍:居住的房子。3、陶家:陶淵明的家。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4、遍繞:環(huán)繞一遍。5、籬:籬笆。6、日漸斜:太陽漸漸落山。斜,傾斜。7、盡:完。8、更:再。洛城:今河南洛陽。賞析: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寫的'是詠菊這個尋常的題材,但用筆巧妙,別具一格,詩人獨特的愛菊花理由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并且發(fā)人思考。詩人沒有正面寫菊花,卻通過愛菊,側(cè)面烘托它的優(yōu)秀品格,美妙靈動,意趣盎然。該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shù)感染力。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9愁絕行人天易暮,行向鷓鴣聲里住。渺渺洞庭波,木葉下,楚天何處。折殘楊柳應(yīng)無數(shù),趁離亭笛聲吹度。有幾個征鴻,相伴也,送君南去。翻譯世間別離最無奈,總到離別時,方恨相聚少。你我二人.意氣相投,此一別,好時光將少。我是多么不情愿,與你在日暮黃昏中告別,此時此刻的心情,想必我們彼此明了。楊柳折了無數(shù),仍道不出珍重,笛聲陣陣,扣人心弦。你終究還是成為落日中的遠影,我駐足難移,惟愿鴻雁伴君行,一路順風(fēng)順?biāo)W⑨尦罱^:極度的憂愁。易:改變。鷓鴣聲里,借指見陽將去的江華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渺渺:遙遠。楚天:古時長江中下游一帶屬楚國,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吹度:吹送。征鴻:征雁,大雁秋來南飛,春來北往,但詩詞中多指南飛之雁。創(chuàng)作背景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納蘭容若的好友張純修(號見陽)離京赴任湖南江華縣,容若作此詞以送別。賞析上片寫想像之景,描寫見陽將赴任之地的.蒼茫凄清之景?!俺罱^行人天易暮”,人要走,留不住的盡是相思情,仿佛知道容若內(nèi)心的凄苦,連上天都不忍再看,暮色深重,愁煞趕路人。“行向鵬鴣聲里住”,“鷓鴣聲里”一語雙關(guān),既指友人沿途之景,又用鷓鴣特殊的鳴叫聲“行不得也哥哥”來表達挽留和思念。“渺渺洞庭波,木葉下、楚天何處?”既然清楚了友人要去的地方,但是自己無法相陪,這真是哀愁的一件事情。下片接著寫送別之情,依依惜別,不忍分離,可是離別總是要面對的,容若只得化悲痛為安慰,對自己說,朋友不過是遠去,來日方長,總有見面的一天?!罢蹥垪盍鴳?yīng)無數(shù),趁離亭笛聲催度?!痹掚m如此,依然是舍不得離開,不知道送過了多少路程,不知道走過了多少亭子,就是舍不得說分手。但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自己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能將朋友送到他要去的地方。折柳送別是古人的傳統(tǒng),而“折殘”二字道盡了分離時的難舍難分。但是友人這一路上是否安全,他依然擔(dān)心。正巧頭頂上盤旋幾只大雁,那就讓大雁為自己護送友人,一路南下。詞人巧設(shè)“征鴻”來陪伴友人南下,以解其路途的寂寞,亦隱隱表現(xiàn)出對友人的關(guān)懷。情感的真摯到最后陡然升起,友人之間的情誼無須再多說,彼此心意了然。一般人描寫送別,總是從眼下的依依惜別講起,但容若另辟蹊徑,直接描寫旅途中的各種蕭瑟意象,仿佛已經(jīng)親眼見劍一般。到了下片才拉回現(xiàn)實,說到當(dāng)下正在長亭餞別,在笛聲中送好友踏上征途。白己不能隨好友例土,只有大邊的兒只孤雁,陪伴好友向著一路向南。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0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原文: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譯文一叢一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詩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后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注釋⑴秋叢:指叢叢秋菊。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⑶陶家:陶淵明的家。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⑷遍繞:環(huán)繞一遍。⑸籬(lí):籬笆。⑹日漸斜(xiá):太陽漸漸落山。斜,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yīng)讀xiá。⑺盡:完。⑻更(gèng):再。1、雅瑟.《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xx:327-328頁賞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第一句“秋叢繞舍似陶家”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詩人將種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見秋菊之多,花開之盛。這么多美麗的菊花,讓人心情愉悅。第二句“遍繞籬邊日漸斜”表現(xiàn)了詩人專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繞”字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表現(xiàn)了詩人賞菊時悠閑的情態(tài)。詩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氨槔@”“日漸斜”,把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態(tài)和詩人對菊花的由衷喜愛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字里行間充滿了喜悅的.心情。前兩句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lián)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面。三四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點明了詩人愛菊的原因。這兩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zhuǎn),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fēng)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詩人從菊花凋謝最晚這個角度出發(fā),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愛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對菊花歷盡寒冷最后凋零的堅強品格的贊美之情。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是這種寫作手法,寓有深意。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寫的是詠菊這個尋常的題材,但用筆巧妙,別具一格,詩人獨特的愛菊花理由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并且發(fā)人思考。詩人沒有正面寫菊花,卻通過愛菊,側(cè)面烘托它的優(yōu)秀品格,美妙靈動,意趣盎然。該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shù)感染力。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1原文:愁絕行人天易暮,行向鷓鴣聲里住。渺渺洞庭波,木葉下,楚天何處。折殘楊柳應(yīng)無數(shù),趁離亭笛聲吹度。有幾個征鴻,相伴也,送君南去。譯文世間別離最無奈,總到離別時,方恨相聚少。你我二人.意中相投,此一別,好時光將少。我是多么不情愿,與你在日暮黃昏中告別,此時此刻的心情,想必我們彼此明了。楊柳折了無數(shù),仍道不出珍重,笛聲陣陣,扣人心弦。你終究還是成為自日中的遠影,我駐足難移,惟愿鴻雁伴君行,一路順風(fēng)順?biāo)?。賞析:送別總是令人傷感的.,故詩詞中舉凡送別題材的作品也總是傷離怨別者居多。本篇亦為送別之作,其感傷之情也是瀉灑滿紙。唯其作法別見特色,即用筆有虛有實,上片出之以虛,是寫想象之景,寫見陽將赴任之地的蒼茫凄清之景;下片是實筆出之,寫此時此地之景。一虛一實,輕靈而不失深婉,將送別、惜別的深摯情意表達得盡致淋漓。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2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熳開何益?;h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xì)瑣升中堂。念茲空長大枝葉,結(jié)根失所纏風(fēng)霜。譯文庭前的甘菊花因為移載得晚,到重陽節(jié)時花蕊還是青的沒有開花,不能摘來觀賞。等到明天秋景蕭瑟人們從酒醉中清醒了,你再開出些殘花來有什么用呢?籬笆邊的野地里開了許多雜花,人們將這些細(xì)碎瑣屑的花采了擺在中堂中觀賞。感念你空長了大大的枝葉,只因跟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為風(fēng)霜所侵。賞析:此詩當(dāng)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重陽節(jié),時杜甫居長安下杜城。詩人看到庭前遲開的甘菊花,不禁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作。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3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譯文一叢一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后再無花可賞。注釋秋叢:指叢叢秋菊。舍(shè):居住的房子。陶家:陶淵明的家。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遍繞:環(huán)繞一遍?;h(lí):籬笆。日漸斜(xiá):太陽漸漸落山。斜,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yīng)讀xiá。盡:完。更(gèng):再。賞析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zhì),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的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第一句“秋叢繞舍似陶家”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詩人將種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見秋菊之多,花開之盛。這么多美麗的菊花,讓人心情愉悅。第二句“遍繞籬邊日漸斜”表現(xiàn)了詩人專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繞”字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表現(xiàn)了詩人賞菊時悠閑的情態(tài)。詩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氨槔@”“日漸斜”,把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態(tài)和詩人對菊花的由衷喜愛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字里行間充滿了喜悅的心情。前兩句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lián)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面?!安皇腔ㄖ衅珢劬?,此花開盡更無花”,點明了詩人愛菊的原因。這兩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zhuǎn),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后凋者,它得天獨厚的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xiàn)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其中,當(dāng)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fēng)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題材,發(fā)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fā),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用語淡雅樸素,饒有趣味。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為渲染愛菊的氣氛做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轉(zhuǎn),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shù)感染力。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于公元796年(唐元和二年)作于長安。元稹元?。?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菊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4原文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來惟有酒偏香。自從來住云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處避重陽?要知爛熳開時節(jié),直待西風(fēng)一夜霜。翻譯從古到今人間都是“腐臭場”,只有酒是香的。自從隱居在云煙畔,每天都過的閑適瀟灑。重陽時節(jié),呼朋喚友共享美麗秋色,只這菊花竟還未開放??磥硪刖栈ㄩ_的熱烈絢爛,還得等待刮一陣秋風(fēng),落一夜嚴(yán)霜。注釋云煙畔:詞人閑居的鉛山鄉(xiāng)間別墅。黃花:菊花。重陽:即農(nóng)歷九月初九,古人常在這天登高賞菊。賞析辛棄疾的詞,大多借景抒情、詠物言志,他的這首《鷓鴣天》也不例外。自從南歸之后,他本希望能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務(wù)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含解析)-2025湘教版高一地理下冊必修第二冊
- 2026屆云南省彝良縣民族中學(xué)化學(xué)高三第一學(xué)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甘肅省玉門一中2026屆化學(xué)高二第一學(xué)期期末達標(biāo)檢測試題含答案
-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第八中學(xué)2026屆化學(xué)高一上期中質(zhì)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數(shù)字化供應(yīng)鏈管理(微課版)-課件 項目9 供應(yīng)鏈信息管理和風(fēng)險管理
- 打造趣味學(xué)習(xí)路徑情感引導(dǎo)與教育游戲的融合
- 小學(xué)生作文格式
- 貴州省遵義求是中學(xué)2026屆化學(xué)高二上期中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6屆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闞疃金石中學(xué)化學(xué)高二上期中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
- 2026屆湖南省寧鄉(xiāng)一中等部分中學(xué)化學(xué)高二上期末達標(biāo)測試試題含答案
- 口腔科主任述職報告
- 公司航測無人機管理制度
- 營養(yǎng)科專案管理制度
- 2025屆山東省濟南市部分學(xué)校八年級英語第二學(xué)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達州國企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勞動合同書
- 危險廢物規(guī)范化省級評估指標(biāo)體系
- 電力工程施工應(yīng)急預(yù)案及安全措施
- (高清版)DB62∕T 3258-2023 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驗收標(biāo)準(zhǔn)
- 2025-2030年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浙江花園營養(yǎng)科技有限公司 年產(chǎn)750噸飼料級VD3油劑項目環(huán)評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