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醫(yī)經絡腧穴試題及答案本文借鑒了近年相關經典試題創(chuàng)作而成,力求幫助考生深入理解測試題型,掌握答題技巧,提升應試能力。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1.下列哪條經脈不經過頭部?A.手少陽三焦經B.足陽明胃經C.手厥陰心包經D.足太陰脾經2.百會穴位于:A.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7寸B.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5寸C.頭頂正中線,后發(fā)際正中上7寸D.頭頂正中線,后發(fā)際正中上5寸3.神門穴屬于:A.心經B.肝經C.腎經D.膽經4.太沖穴位于:A.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B.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C.足背,第3、4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D.足背,第4、5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5.曲池穴屬于:A.手陽明大腸經B.手厥陰心包經C.手少陽三焦經D.手太陰肺經6.合谷穴位于:A.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中點B.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尺側中點C.手背,第2、3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中點D.手背,第2、3掌骨間,當第二掌骨尺側中點7.內關穴屬于:A.手厥陰心包經B.手少陰心經C.手太陽小腸經D.手陽明大腸經8.足三里穴位于:A.脛骨前嵴外緣,距脛骨前嵴一橫指(中指)B.脛骨前嵴外緣,距脛骨前嵴二橫指(中指)C.脛骨后嵴外緣,距脛骨后嵴一橫指(中指)D.脛骨后嵴外緣,距脛骨后嵴二橫指(中指)9.三陰交穴位于:A.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B.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前方C.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緣后方D.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緣前方10.血海穴位于:A.膝關節(jié)內側,髕底內側端下方2寸B.膝關節(jié)內側,髕底內側端下方3寸C.膝關節(jié)外側,髕底外側端下方2寸D.膝關節(jié)外側,髕底外側端下方3寸11.素髎穴位于:A.鼻尖B.鼻翼旁開0.5寸C.鼻唇溝中D.額頭正中,入前發(fā)際0.5寸12.承泣穴位于:A.眼球外側,眶上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B.眼球內側,眶上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C.眼球外側,眶下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D.眼球內側,眶下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13.支正穴屬于:A.手太陽小腸經B.手少陽三焦經C.手厥陰心包經D.手少陰心經14.腰陽關穴位于:A.腰部,后正中線上,第1腰椎棘突下B.腰部,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C.腰部,后正中線上,第3腰椎棘突下D.腰部,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15.命門穴位于:A.腰部,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B.腰部,后正中線上,第3腰椎棘突下C.腰部,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D.腰部,后正中線上,第5腰椎棘突下16.氣海穴位于:A.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寸B.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2寸C.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D.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1寸17.關元穴位于:A.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B.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4寸C.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5寸D.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6寸18.照海穴屬于:A.足太陰脾經B.足厥陰肝經C.足少陰腎經D.足陽明胃經19.涌泉穴位于:A.足底部,足前部凹陷,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B.足底部,足前部凹陷,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2與后1/2交點上C.足底部,足前部凹陷,約當足底第3、4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D.足底部,足前部凹陷,約當足底第3、4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2與后1/2交點上20.印堂穴位于:A.眉頭中間B.眉頭中間,入前發(fā)際0.5寸C.眉頭中間,入前發(fā)際1寸D.眉頭中間,入前發(fā)際1.5寸21.聽宮穴位于:A.顳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B.顳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緣,張口有凹陷處C.顳部,耳屏后,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D.顳部,耳屏后,下頜骨髁狀突前緣,張口有凹陷處22.聽會穴位于:A.顳部,耳屏前,聽宮穴前0.5寸B.顳部,耳屏前,聽宮穴后0.5寸C.顳部,耳屏后,聽宮穴前0.5寸D.顳部,耳屏后,聽宮穴后0.5寸23.上星穴位于:A.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1寸B.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2寸C.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3寸D.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4寸24.百會穴后1.5寸是:A.曲差穴B.上星穴C.神庭穴D.腦空穴25.足臨泣穴屬于:A.足厥陰肝經B.足少陽膽經C.足太陰脾經D.足陽明胃經26.俠溪穴屬于:A.足厥陰肝經B.足少陽膽經C.足太陰脾經D.足陽明胃經27.足竅陰穴屬于:A.足厥陰肝經B.足少陽膽經C.足太陰脾經D.足陽明胃經28.風池穴位于:A.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B.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C.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D.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29.天宗穴位于:A.背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B.背部,肩胛骨岡下窩中央C.背部,肩胛骨岡上窩內側D.背部,肩胛骨岡下窩內側30.膏肓穴位于:A.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4寸B.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4寸C.背部,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4寸D.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4寸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下列哪些經脈經過頭部?A.手少陽三焦經B.足陽明胃經C.手厥陰心包經D.足太陰脾經2.百會穴的定位方法包括:A.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7寸B.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5寸C.頭頂正中線,后發(fā)際正中上7寸D.頭頂正中線,后發(fā)際正中上5寸3.神門穴的主治包括:A.心痛B.眩暈C.失眠D.咳嗽4.太沖穴的主治包括:A.頭痛B.眩暈C.疑悶D.咳嗽5.曲池穴的主治包括:A.目赤腫痛B.疔瘡C.癱瘓D.咳嗽6.合谷穴的主治包括:A.頭痛B.面腫C.目赤腫痛D.疔瘡7.內關穴的主治包括:A.心痛B.眩暈C.嘔吐D.咳嗽8.足三里穴的主治包括:A.胃痛B.嘔吐C.泄瀉D.癱瘓9.三陰交穴的主治包括:A.月經不調B.崩漏C.帶下D.痢疾10.血海穴的主治包括:A.月經不調B.崩漏C.癮疹D.疔瘡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十二經脈的走向規(guī)律是:手三陰經從______走向______,手三陽經從______走向______,足三陽經從______走向______,足三陰經從______走向______。2.督脈循行于______,稱為“陽脈之?!?。3.任脈循行于______,稱為“陰脈之?!?。4.手太陰肺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5.手陽明大腸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6.足陽明胃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7.足太陰脾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8.足少陰腎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9.足厥陰肝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10.足少陽膽經起于______,止于______。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2.簡述奇經八脈的特點。3.簡述經穴的概念及其分類。4.簡述毫針刺法的注意事項。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1.論述手太陰肺經的循行路線及其主要穴位。2.論述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及其主要穴位。---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D解析:足太陰脾經不經過頭部。2.A解析: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7寸。3.A解析:神門穴屬于心經。4.B解析:太沖穴位于足背,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5.A解析:曲池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6.A解析: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中點。7.A解析:內關穴屬于手厥陰心包經。8.B解析:足三里穴位于脛骨前嵴外緣,距脛骨前嵴二橫指(中指)。9.D解析:三陰交穴位于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緣前方。10.B解析:血海穴位于膝關節(jié)內側,髕底內側端下方3寸。11.A解析:素髎穴位于鼻尖。12.A解析:承泣穴位于眼球外側,眶上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13.D解析:支正穴屬于手少陰心經。14.B解析:腰陽關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15.A解析:命門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16.B解析:氣海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2寸。17.A解析:關元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18.C解析:照海穴屬于足少陰腎經。19.A解析: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足前部凹陷,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20.B解析:印堂穴位于眉頭中間,入前發(fā)際0.5寸。21.A解析:聽宮穴位于顳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22.A解析:聽會穴位于顳部,耳屏前,聽宮穴前0.5寸。23.B解析:上星穴位于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2寸。24.A解析:百會穴后1.5寸是曲差穴。25.B解析:足臨泣穴屬于足少陽膽經。26.B解析:俠溪穴屬于足少陽膽經。27.B解析:足竅陰穴屬于足少陽膽經。28.B解析:風池穴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29.B解析:天宗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岡下窩中央。30.C解析:膏肓穴位于背部,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4寸。二、多項選擇題1.AB解析:手少陽三焦經和足陽明胃經經過頭部。2.AB解析:百會穴的定位方法是頭頂正中線,前發(fā)際正中上7寸和5寸。3.AC解析:神門穴的主治包括心痛和失眠。4.ABC解析:太沖穴的主治包括頭痛、眩暈和胸悶。5.ABC解析:曲池穴的主治包括目赤腫痛、瘡瘍和癱瘓。6.ABC解析:合谷穴的主治包括頭痛、面腫和目赤腫痛。7.ABC解析:內關穴的主治包括心痛、眩暈和嘔吐。8.ABC解析:足三里穴的主治包括胃痛、嘔吐和腹瀉。9.ABC解析:三陰交穴的主治包括月經不調、崩漏和帶下。10.ABC解析:血海穴的主治包括月經不調、癮疹和瘡瘍。三、填空題1.胸中,手太陰經;手背,手陽明經;足背,足陽明經;足心,足太陰經2.背部正中3.腹部正中4.胸中,止于手指橈側端5.手背,止于鼻翼旁6.胃脘部,止于鼻翼旁7.臍部,止于大趾末端8.足心,止于舌下9.大趾末端,止于目內眥10.目外眥,止于耳屏前四、簡答題1.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是:手三陰經從胸中走向手,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走向頭,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走向足,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走向腹胸,交手三陰經。2.奇經八脈的特點是:不直接與臟腑相連,相互聯絡,調節(jié)十二經脈氣血。3.經穴的概念是指人體經絡循行線上的特定穴位。經穴的分類包括:穴位、特殊穴位、阿是穴等。4.毫針刺法的注意事項包括:選擇合適的穴位和針具,掌握正確的進針手法,注意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避免刺傷重要臟器和血管。五、論述題1.手太陰肺經的循行路線是:起于中焦,下絡大腸,回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經之前,至肘中,上循臂內,出寸口,絡大腸,上膈,挾咽,入缺盆,穿過膈肌,止于喉中,與天氣相合。主要穴位包括:肺俞、中府、尺澤、列缺、少商等。2.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是:起于鼻旁,上交額中,下至鼻唇溝,環(huán)繞口唇,止于頦唇溝。分支從口角循下頜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經上關,會手少陽經于顳角,下至額前。分支從眼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旁。分支從頰部分出,下行大迎,入下頜關節(jié),下循頰車,上耳前,過聽會,會手少陽經于顳角。分支從耳前進入耳中,出走耳后,經上關,會手少陽經于顳角。直行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夾食道,下行膈,屬胃,絡脾。分支從胃上膈,通過膈肌,分布于胸膈部。分支從胃下脘,至大陵,入兩脅,穿過膈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師招聘真題及答案
- 《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課件-k3價值工程
- 2025年中信銀行會計競賽題庫
- 2025年臺灣主播測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平安咨詢顧問ai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excel上機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興縣村官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切診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鄉(xiāng)村閱讀面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文學形象考試題及答案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泰州市聯盟五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中俄公司治理模式對比研究
- 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編制、審核入庫類服務方案
- 工程量審核申報表
- STK基礎教程完整
- 公共廁所新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投標方案
- 醫(yī)療設備采購計劃申請論證表(空)
- 水土保持防治工真題模擬匯編(共508題)
- 肩手綜合征(SHS)課件
- WD-1500機組故障處理指導手冊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鑄鐵管、管件和附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