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學情評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1頁
第四單元 學情評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2頁
第四單元 學情評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3頁
第四單元 學情評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4頁
第四單元 學情評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學情評估卷

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

第一部分(1?2題14分)

1.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在全球熱映,影片中所融入的大量文物元素也引起了

大家的關注。同學們給影片中的部分文物制作了卡片,請你閱讀,回答問題。

供12分)

結(jié)界獸

打卡地:三星堆博物館

參考文物: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青銅大面具、

青銅鷹形鈴等

守護結(jié)界的“粗眉”與“卷鼻子”二獸是影片的搞笑擔當,其形象甲(融合/聚合)

了三星堆文物的經(jīng)典元素。在《哪吒之魔童鬧?!分?,他們一改第一部中(jud

nddi)懶惰、遇事互相推諉的形象,成為守護陳塘關的“最強輔助”,其威嚴而又

不失滑稽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色寶蓮

打卡地:河北博物院

參考文物:錯金銅博山爐

作為影片中的核心法寶之一,七色寶蓮承擔了重任。它的造型靈感來自漢

代至晉代流行的博山爐,這種爐具格調(diào)高雅,焚香時煙霧繚繞,乙(接二連

三/連綿不斷),與七色寶蓮的靈光流轉(zhuǎn)異曲同工。電影把實用的博山爐變成神

話里的法寶,①保留了文物的古典美,②賦予了它奇幻的故事功能,讓觀眾對

傳統(tǒng)文化的興味大增。

龍牙刀

打卡地:殷墟博物館

參考文物:商代青銅刀、商代玉刀等

影片中東海龍王敖光使用的“龍牙刀”是一把非常獨特的武器,其設計融合了

商代青銅刀、殷墟玉刀與關刀的元素。前半段像商代青銅刀,粗獷有力□后半

段的“龍吞口”設計,來自唐代到明代時期的關刀,象征權力威嚴。這種設計,

既符合敖光的身份,也凸顯出他渴望(zhUzbi)龍族命運的復雜性格。

(1)根據(jù)卡片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2分)

(D(juandai)(2)(zhuzai)

(2)給卡片中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格調(diào)(tiao)興味(xing)B.格調(diào)(diao)興味(xing)

C.格調(diào)(tiao)興味(xing)D.格調(diào)(diao)興味(xing)

(3)從卡片中的括號內(nèi)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2分)

甲乙

(4)卡片文字中①②兩處應填入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因為所以B.盡管但是

C.既然那么D.既又

(5)請在卡片中的方框內(nèi)填入恰當?shù)臉它c符號。(2分)

(6)同學們想將這組卡片編入班刊,請你給這組卡片起一個醒目的標題。(2分)

2.初中生小冀想帶著65歲的外婆和身高1.18米的七歲小外甥到河北博物院,去

打卡“光影河博——數(shù)字藝術沉浸體驗”展廳。請你結(jié)合他在河北博物院公眾號

搜索到的相關信息,判斷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信息一:60周歲(含)一70周歲(不含)老年人,憑老年證或身份證可享受優(yōu)待票。

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學生證可享受優(yōu)待票。

信息二:7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憑老年證或身份證可享受免票。身高1.2米

(不含)以下或6周歲(不含)以下兒童可享受免票。

信息三:優(yōu)待票58元/張,親子票(一位成年人+一位未成年人)110元/張,家庭

票(兩位成年人+一位未成年人)150元/張。

信息四: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開放(16:3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

日另行公告),特殊活動期間,開閉館時間或有所調(diào)整,敬請留意最新公告。

A.如果要享受優(yōu)惠,小冀需要攜帶學生證,外婆需要攜帶老年證或身份證。

B.小冀的外甥年齡超過了6歲,因此他不能享受免票。

C.小冀及家人不能選擇周一到博物館,如果下午去,他們最晚要在16:30前入館。

D.此次出行,小冀他們購買門票總共需要花費116元。

第二部分(3?19題56分)

一、古詩文閱讀

(一)默寫(共6分)

3.閱讀下面文字,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6分)

古往今來,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向我們描繪了中華大地上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王維在《使至塞上》中用“,”描繪了

雄奇壯觀的塞外風光;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

”描繪了一幅花兒漸放、草兒初長的早春花草圖;李白在

《渡荊門送別》中用“,”描繪了江上

月下的奇特美景。

(二)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回答4?6題。(共6分)

【甲】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采菊

陸游

秋花莫插鬢,雖好亦凄涼。

采菊還接卻,空余滿袖香。

4.甲、乙兩首詩的作者在寫作時均調(diào)動了感官。甲詩第七、八句,主要從

覺角度描繪景物,展現(xiàn)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圖;乙詩最后一句,則從

覺角度來寫“采菊”的心境。(2分)

5.請說說你從甲詩中領會到的“真意”是什么。(2分)

6.小冀與你圍繞甲、乙兩首詩進行交流,請你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將對話補充完整。

(2分)

小冀:甲、乙兩首詩都寫至U“采菊”,表達了相同的情感。

我:小冀,我不認同你的看法。兩首詩雖然都寫到詩人“采菊”,但寄寓的情思

卻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題。(共14分)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

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

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

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乙】貞觀五年,康國①請歸附。時太宗②謂侍臣日:“前代帝王,大有務廣

土地,以求身后之虛名,無益于身,其人甚困。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損朕必不

為,況求虛名而損百姓乎?康國既來歸朝,有急難不得不救。兵行萬里,豈得無

勞于人?若勞人求名,非朕所欲,所請歸附,不須納也?!?/p>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論征伐》,有刪改)

①康國:當時的西域大國。②太宗:指唐太宗。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

(1)時太宗謂侍臣日時:

(2)無益于身益:

(3)若勞人求名若:

8.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2)兵行萬里,豈得無勞于人?

9.請用“/”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損朕必不為

10.閱讀選文,回答問題。(5分)

⑴甲文的中心句是“,”。孟子

借討論戰(zhàn)爭,闡述了的主張。

(2)乙文中通過唐太宗的言語,可以看出他是一位

“"(用甲文中的詞語填空)。唐太宗拒絕康國歸

附的原因是:“”(用原文填空)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1?13題。(共9分)

又見白楊[注]

張偉忠

①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楊樹,我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贅》。

②第一次看見白楊是在2001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馳的火車上看到“平

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我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腦中一次次閃過《白楊

禮贊》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誦其中的詞句。同行的一位老教師說:“教了一輩

子《白楊禮贊》,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楊和平常所見的枝葉,婆娑,的楊樹不一樣?!?/p>

并即興背出了《白楊禮贅》中描寫白楊的句子:“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我

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和布局謀篇的精妙,腦海中的語

言積累和眼中所見的現(xiàn)實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產(chǎn)生了心理和視覺上的雙重沖

擊力,我被這種莊嚴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③再次見到白楊,則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關,而且是近距離的。在酒泉中

學、西漢酒泉勝跡公園和嘉峪關長城內(nèi),都有成片的白楊樹。在冬日耀眼的陽光

下,在積雪覆蓋的黃土地上,在北國單調(diào)的景色中,它們雖然落盡了葉子,可淡

青色的樹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蘊著勃勃生機,那些“緊緊靠攏”的“丫枝''直刺向

蔚藍的天空,成為冬日美麗的風景。我站在白楊樹下,仰視著它們,又想起茅盾

先生對它們的贊譽:“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

④《白楊禮贊》中的意象和現(xiàn)實所見的白楊樹重疊在一起,讓我感受到作為

一個北方人乃至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也在一剎那間真正感受到白楊樹所代表的

那種“樸質(zhì)、嚴肅、堅強不屈”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而仍然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的一種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它激勵人心的功能,半個多世紀后仍未減

退。茅盾先生發(fā)現(xiàn)并發(fā)掘了白楊精神,白楊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象征意義和激勵

功能。從此白楊樹就不僅僅是一種自然之物,而是和古詩中的月亮一樣成為一種

文學意象,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和形象的契合,又

是那么自然。

⑤《白楊禮贅》寫于1941年。1947年3月,葉圣陶等主編的《開明新編國

文讀本》(甲種)第三冊就收錄了這篇文章,題為《白楊樹》。1949年,由葉圣陶校

訂、文化供應社出版的《新編初中精讀文選?語體文選》第二冊又選入了這篇文章,

并改名為《白楊禮贊》。在該書前的“編輯例言”中,說明了這本教材選文的標準,

如:“符合新民主主義的精神”“切合現(xiàn)代學生的思想與生活”“為初中學生所能理解

和接受”“注重國文的教學價值''等。顯然,《白楊禮贊》是完全符合這幾條標準的。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白楊禮贊》的文學價值、教學價值仍然不可低估。

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語文教材一直選入這篇散

文,并在教學參考書中把教學重點定為“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和象征手法。不過從

2001年開始的語文教材中,《白楊禮贊》已被刪去。

⑦站在嘉峪關長城遺址內(nèi)的白楊林中,撫摸著白楊粗大而光滑的枝干,任由

它們把我的目光引向碧空。四處遠望,則見黃土壘就的高大城墻,遠處是連綿起

伏的山脈。在黃土、遠山、碧空組成的背景下,白楊卓然挺立的身姿讓我迷醉。

我在想:一叢白楊,一篇文章,一個時代,它們之間建立起了一種多么奇妙的聯(lián)

系啊。西北有很多代表性樹種,比如胡楊、紅柳等,為什么茅盾先生單單選中了

白楊來加以禮贊呢?原因似乎并不難找:挺拔的身軀、靠攏的樹枝、哨兵似的姿

態(tài),以及樸質(zhì)外表下的堅強個性。這使得從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發(fā)現(xiàn)了一

種時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審美對應物,從而為白楊樹寫下了熱情洋溢的贅歌。一

種樹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個時代。我相信,當茅盾先生在重慶

發(fā)表這篇文章后,一定給當時的國統(tǒng)區(qū)乃至全國人民傳達了一種積極、樂觀、明

朗的信號,使得處在抗戰(zhàn)最艱難時刻的中國人民獲得了極大鼓舞。

⑧在去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路上,當曙光初現(xiàn)時,太陽從蜿蜒的長河東側(cè)冉

冉上升,大地呈現(xiàn)出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矗立于原野中的白楊林披上了一層動

人的紅光。我趕緊用力擦去汽車玻璃上的冰霜,有些貪婪地凝望著這美麗的景色。

善解人意的司機停下了車,車上的游客全跑到了外面,凜冽而清新的空氣一下子

包圍了我們。那些生長在岸邊地頭英姿颯爽的白楊,就像《風景談》里面站在晨

曦中吹號的號兵。當年教室里的瑯瑯讀書聲又一次回蕩: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

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

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zhì),嚴肅,也

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⑨我希望教科書中再見《白楊禮贅》這樣的紅色經(jīng)典。(有刪改)

【注】本文發(fā)表于《語文學習》2009年第4期。從2017年開始,在全國推行使

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中,重又收錄了《白楊禮贊》。

11.請用恰當?shù)脑~語概括作者兩次見到白楊樹的感受。(2分)

12.作者兩次見到白楊樹,描寫角度有什么不同?(4分)

13.第④?⑥段刪除后文章仍然完整,為什么不能刪除?(3分)

(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14—17題。(共15分)

點燈的人

趙春燕

①有事晚歸。(1)走在無人的街巷里,路兩旁的房屋默然聳立,一片靜寂。突

然,嗖的一聲,前方竄出一只野貓,往鄰家的屋后跑去?;椟S的路燈下,我發(fā)現(xiàn)

自己的影子又瘦又小,立馬渾身冷汗,一身的雞皮疙瘩。趕緊加快腳步,往家走去。

②到了家門口,我望見了二樓客廳那開得很亮的燈,心中的緊張稍微舒緩了

一下。摸出留在門邊的鑰匙,輕輕打開門進入屋內(nèi)。父親的房門虛掩,客廳的燈

開得很亮,我心中的恐懼全然散去,緊提著的心完全放松下來。我明白,父親知

道我怕黑,是故意給我點著燈的。

③想想這個假期,我已在家待了二十多天了,父親精心安排我的衣食住行,

生怕我受到一點委屈。那天,我說膝蓋有些疼,父親很著急,立馬拿出他為自己

準備的止痛膏給我貼上。(2)膏藥貼上,父親知道膝蓋位置不好粘貼,叮囑我不要

動,用手按了又按,拍了又拍。感覺粘得還不結(jié)實,父親又拿出一塊紗布,幫我

把膝蓋包了起來,讓我躺在沙發(fā)上烤著理療燈。忙活半天,父親的汗順著臉頰往

下淌。我怕熱著父親,想開空調(diào)。父親說我膝蓋疼,不能吹空調(diào),要我忍著。怕

我熱,他坐在邊上給我扇扇子。父親似乎忘了我早已成年,似乎也忘了自己已是

耄耋之年。我知道,在他眼里,我永遠是那個要他呵護的、弱不禁風的小姑娘。

在父親的照顧下,我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

④等我醒來,烤燈已關,卻不見父親的蹤影。我趴在窗口向外望,正值中午,

烈日似火。一個身影由遠而近,他的步履很緩慢,右腿微跛,蹣跚在炙陽里。我

知道,那是我的父親,急忙下樓去迎接。走進院中,父親的身影漸近。他一手提

著一大包藥,一手提著一大袋蔬菜和零食。兩袋東西,使得他的背更彎,腳步更

緩。我急步向前,搶過袋子。袋子到手,壓得我一個趣趣。好沉??!父親見狀,

趕緊扶住蔬菜袋子,責備我道:“這么熱的天,你出來干啥?腿不舒服,不要多

跑。''看見他臉上那肆意橫流的汗水,我既心疼又感動。父親啊,您是不是忘了您

的腿剛剛做完手術?您是不是也忘了您一曬就容易過敏?

⑤和父親進了家門,父親來不及擦汗就讓我躺下,他感覺理療的時間有些短,

就再次打開了烤燈??緹裟羌t紅的、暖暖的光照在我的膝蓋上,疼痛馬上得到了

緩解。半睡半醒間,我仿佛回到了過去。

⑥兒時,我和父母住在山村里。村里沒有電,夜晚靠一盞煤油燈來照明。山

村的夜晚來得格外早,夜色也格外濃。四周一片靜寂,透過窗口望向屋外,髏黑

的山矗立在天幕下顯得格外高遠。屋內(nèi)一片漆黑,我的心內(nèi)一片恐慌,覺得巨大

的黑幕要吞噬掉小小的我,右手緊緊抓住父親的衣角。父親見狀,摸出一根火柴,

摸索著在火柴盒左側(cè)用力摩擦?!袄钡囊幌?火柴頭被點燃,一個巨大的光圈出現(xiàn),

屋子瞬間亮堂起來。繼而,父親用火柴點燃了煤油燈,拉著我從堂屋去廚房吃飯。

⑦煤油燈下,一家人圍桌而坐,家常便飯也吃出饕餐大餐的感覺來。其實那

時,最常吃的晚餐是玉米糊湯煮洋芋。有一次我被糊湯燙傷胳膊,胳膊很快就起

了水泡,火辣辣地疼。父親趕緊點燃家中的另一盞煤油燈,背起我,舉著燈,出

門找村醫(yī)去抹藥。

⑧山路崎嶇,夜色迷蒙。父親手中的燈,照亮了前行的路,陪著我慢慢長大。

⑨從小到大,無論我多晚回家,也無論我遇到什么傷痛,父親永遠是那個為我點

燈的人。漫漫人生路,我們一定要深愛那個為我們點燈的人,并努力為他人點燈。

(有刪改)

14.文章①②段記敘了什么內(nèi)容?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2分)

15.請簡要賞析選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以《點燈的人》為題有什么妙處?(4分)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打動人心的是真情故事的

敘述。

B.第①段中“立馬渾身冷汗,一身的雞皮疙瘩”寫出了“我”走夜路時的恐懼心

理。

C.第④段畫波浪線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蹣跚”寫出了父親走路之艱難,表現(xiàn)

了“我”愧疚的心理。

D.第⑨段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感激及感恩,升華了文章的感情,深化了文章

的主題。

三、整本書閱讀

結(jié)合整本書的閱讀,回答18?19題。(共6分)

18.《紅巖》中,劉思揚在渣滓洞時,食物是“混合著焦糊與霉臭的味道”的“烏黑

的碎石似的硬飯?!?;被二哥帶回家中,有牛奶和銀耳補身體。在這兩種物質(zhì)

環(huán)境下劉思揚分別是如何做的?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談談劉思揚的品質(zhì)。(3分)

19.小冀認為《紅巖》的書名可以改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請說明理由。(3分)

第三部分(20題50分)

20.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作。(50分)

你可曾看到過陡峭山頂上生長著的松樹?你可曾眺望過懸掛在高山上的

瀑布?你可曾留戀過一望無際的大海?你可曾感嘆過巍峨的遠山?

大自然中,到處都是美景,一棵樹、一眼泉、一座山,都讓人充滿無限

的遐想...

請描寫一處令你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觀,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自擬標題;②內(nèi)容健康積極;③表達真情實感;④除詩歌外,文體

不限;⑤不要套寫、抄襲;⑥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1)①倦?、谥髟祝靠?分)(2)B(2分)(3)甲融合乙連綿不斷(每空1分)

(4)D(2分)(5);(2分)(6)示例:文物與電影的奇妙碰撞(2分)

2.B(2分)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月下飛天鏡云生

結(jié)海樓(每空1分,有錯該空不給分)

4.視嗅(每空1分)

5.示例:“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既表現(xiàn)為山水自然的具體之美,又指悠

然自得的心境。(2分)

6.示例:甲詩通過寫在南山采菊時的所見所感,襯托出詩人悠然閑適的心境;(1

分)乙詩通過寫日常采菊的細節(jié)和感受,展現(xiàn)出詩人內(nèi)心淡淡的哀傷。(1分)

7.(1)當時,那時(2)益處,好處(3)如果(每空1分)

8.(1)用天下人都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

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2分)

(2)(到那里)要行軍萬里,怎么可能不勞役百姓呢?(2分)

9.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損/朕必不為(每處1分)

10.(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推行仁政,贏得民心(每空1分)

(2)得道者康國既來歸朝,有急難不得不救。兵行萬里,豈得無勞于人?若勞

人求名,非朕所欲。(每空1分)

【參考譯文】

【乙】貞觀五年,康國請求歸附唐朝。當時唐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前代

的帝王,大多致力于擴大疆土,以求得身后的虛名,這對自身并沒有好處,反而

使百姓疲憊不堪。假如對自身有好處,卻對百姓有損害,我一定不會這么做,更

何況是為了追求虛名而損害百姓呢?康國既然前來歸附朝廷,(他們)如果有危難,

(我們)就不能不救援。(到那里)要行軍萬里,怎么可能不勞役百姓呢?如果使百姓

勞苦來追求虛名,這不是我想栗的。(康國)請求歸附的事,不需栗接受?!?/p>

11.第一次:激動、震撼。(1分)第二次:贊美、尊崇。(1分)

12.第一次:側(cè)面描寫,借老教師的言語與《白楊禮贊》中對白楊樹的描寫,展

現(xiàn)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姿態(tài);第二次:直接描寫,描寫白楊樹的樹干、身姿、丫

枝,展現(xiàn)白楊樹富有生機、不畏艱苦的特點。(4分)

13.第④?⑥段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與后文提出的作者的想法相照應;作者兩次看

到西北的白楊樹,切實地感受到了文章《白楊禮贊》中白楊樹象征的精神,這

種精神激勵后人不斷奮斗應該被傳承下去;作者的感受與文章《白楊禮贊》聯(lián)

系起來,立意深遠,引人深思。(3分)

14.記敘了“我”有事晚歸,父親知道“我”怕黑,故意給,我”亮著客廳的燈的事。(2分)

15.(1)運用環(huán)境描寫,寫出了夜晚的冷清、寂靜,烘托靜謐的氣氛,襯托了“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