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1氣門組零件的檢測與修復一、氣門的檢測與修復1.氣門的損傷與檢測氣門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氣門頭部錐形工作面在高溫下不斷與氣門座工作面發(fā)生撞擊,不但會發(fā)生正常的磨損,還會產(chǎn)生斑痕、裂紋或燒蝕。這些損傷通過檢視即可發(fā)現(xiàn)。由于氣門桿的工作溫度較高,潤滑條件差,導致氣門桿的磨損;另外,當氣門桿與導管間隙過大或發(fā)生氣門與活塞碰撞的事故時,氣門桿會發(fā)生彎曲變形。氣門桿的磨損情況可直接用分厘卡測量,氣門桿的彎曲情況可用圖4-1所示的方法檢測。項目四配氣機構(gòu)的檢測與修復氣門桿變形測量(1)將百分表觸頭與氣門桿中部接觸,轉(zhuǎn)動氣門桿一周,百分表指針的最大偏轉(zhuǎn)量即為氣門桿的彎曲度,氣門桿的彎曲度不得超過0.03mm。(2)將百分表與氣門工作面接觸,轉(zhuǎn)動氣門桿一周,指針的最大偏轉(zhuǎn)量即為氣門工作面對氣門桿的徑向跳動量,其數(shù)值不得大于0.05mm。氣門桿的彎曲檢查氣門桿的磨損可用外徑千分尺在磨損最大部位和桿尾部未磨損部位進行對比測量,氣門桿的允許磨損量不得超過0.04mm,如果磨損過大,可鍍鉻修復或更換氣門。修復后氣門桿的圓柱度公差不得超過0.01mm,直線度公差不得超過0.02mm,氣門桿下端應平整,否則應磨平。氣門桿的磨損檢查①用外徑千分尺對氣門桿上、中、下三個部位直徑測量,可用分厘卡或外徑千分尺測出氣門桿的磨損程度,用百分表測氣門桿彎曲和徑向跳動,若超過0.05mm或用手觸摸有明顯的階梯形感覺時,應更換氣門。②用百分表檢查氣門頭相對于氣門桿的擺差,若超過0.05mm或?qū)忾T桿放在平板上滾動有彎曲,且彎曲超過0.03mm時,均應進行校正或更換。③氣門桿磨損量超過0.04mm,應鍍鉻或更換;修復后圓柱度公差不超過0.01mm,直線度公差不超過0.02mm。2、氣門工作面光磨氣門的工作面磨損起槽或燒蝕時,應在氣門光磨機上按規(guī)定角度進行光磨。氣門磨光機的結(jié)構(gòu)如圖4-2所示,它由機座、車頭座、拖板、水泵、和砂輪等部件組成。光磨時氣門頭伸出長度為30~40mm,砂輪緩慢接觸氣門工作面;光磨后氣門頭部圓柱面高度不小于0.8mm。(1)氣門光磨前,要先將氣門桿校直,然后檢查砂輪工作面是否平整,根據(jù)氣門桿直徑選擇合適的夾頭,氣門頭的伸出長度為30~40mm,根據(jù)氣門工作面的錐度,調(diào)整好車頭座的角度。(2)搖動左手輪使氣門移近砂輪,但不要使氣門與砂輪面接觸,先開動車頭電動機,再開動砂輪電動機,以檢查砂輪工作面是否平整,如不平整應重新裝夾。若正常即可進行試磨。氣門光磨機1-電刷架;2-車頭電機;3-加油孔;4-油窗;5-出風口;6-磨頭體;7-注油孔;8-扳桿;9-電刷架;10-定位螺釘;11-縱導軌面;12-插銷;13-磨頭開關;14-車頭開關;15-玻璃罩;16-車頭;17-手輪;18-橫向?qū)嬖嚹r,先使砂輪輕輕接觸氣門,以查看砂輪與氣門工作錐面的接觸情況。若磨削痕跡與工作錐面在素線上全長接觸或略偏向內(nèi)端,表示夾架的角度符合要求。(3)移動右手輪,使砂輪緩慢接觸氣門工作面,然后停止砂輪的進給,來回轉(zhuǎn)動左手輪,使氣門工作面在砂輪面上磨削。注意,此時氣門不可移出砂輪面,以防打壞砂輪和磨壞氣門,直到磨去全部麻點和缺陷后,再進行3~5次空進給,直到?jīng)]有火花為止,然后搖退砂輪,關閉電動機。光磨氣門時切削量不能太大,以免影響表面粗糙度。為延長氣門的使用壽命,磨削量應盡可能小。光磨后氣門頭部圓柱面的高度應不小于0.8mm,如小于此數(shù)值,氣門應予更換。見圖4-3。氣門頭部圓柱面高度氣門座鉸刀1-鉸刀手柄;2-刀桿;3-30°鉸刀;4-導桿;5-15°細刃鉸刀;6-45°鉸刀;7-75°鉸刀二、氣門座的檢測與修復
氣門座的工作面過度磨損變寬超過2mm,工作面燒蝕出現(xiàn)斑點、凹坑時,應進行絞削或磨削。通常在發(fā)動機中修、大修時均應對氣門座修理。
1.氣門座的鉸削鉸削氣門座,通常使用如圖4-4所示的氣門座鉸刀。鉸削時,將鉸刀插入氣門導管內(nèi),以導桿定中心,以保證鉸出的氣門座中心線與氣門導管的中心線相重合,氣門座鉸削工藝如下:
(1)選擇刀桿。鉸削氣門座時,利用氣門導管作為定位基準,因此,要根據(jù)氣門導管的內(nèi)徑選擇相適應的刀桿直徑,刀桿插入氣門導管內(nèi)應無松曠,保證鉸削的氣門座與氣門導管中心線重合。
(2)粗鉸。選用與氣門工作面角度相同的粗鉸刀粗鉸工作面。鉸削時兩手要均勻用力。如果由于工作面硬化層使鉸刀打滑,可用砂布墊于鉸刀下砂磨工作面,然后進行鉸削,直至將表面的凹陷斑點全部去掉。(3)試配。粗鉸后,用光磨過的同一組氣門進行試配,在氣門工作面上涂一層紅丹油,將氣門桿插進氣門導管,使氣門工作面在氣門座上輕輕下壓,并相對轉(zhuǎn)動一個角度,然后取出氣門,檢查氣門與氣門座的接觸位置及接觸面的寬度。要求接觸面應位于氣門工作面的中下部,接觸面寬度為進氣門1.00~2.20mm,排氣門1.50~2.50mm,保證進氣門的密封性和排氣門的散熱作用。若接觸位置偏于氣門工作面上部,用15?鉸刀鉸削氣門座上口,使接觸面下移;若接觸面偏于氣門工作面下部,用75?鉸刀鉸削氣門座下口,使接觸面上移。如果接觸面的位置過于偏上或偏下用鉸刀無法修正時,應更換氣門或氣門座圈。(4)精鉸。選用與氣門工作面角度相同的細刃鉸刀進行精鉸,或在鉸刀下面墊以細砂布進行光磨,保證工作面平整光滑。氣門座的鉸削方法見圖4-5。氣門座的鉸削方法A-粗鉸;B-接觸面偏上,鉸上口;C-接觸面偏下,鉸下口;D-精鉸
氣門座的鉸削
氣門座的鉸削
2.氣門座的磨削
氣門座除鉸削外,還可用光磨機的砂輪進行修磨。在修磨前,砂輪應在砂輪修整器上,按工作面角度要求,修正砂輪工作面,然后進行磨削。氣門磨削后其工作面與氣門導管孔的同軸度誤差不超過0.05mm。
3.氣門座的鑲配
(1)鏜削氣門座圈座孔。如果基體上未鑲過氣門座,要利用鏜床以氣門導管中心線為基準進行鏜削,其座孔深度和孔徑應符合座圈的尺寸要求。如原基體已鑲有氣門座圈,則應用專用工具將舊座圈拉出。
(2)鑲?cè)胱?。座圈與座孔為過盈配合,一般應有0.07~0.17mm的過盈量,鑲?cè)胱r可采用冷縮座圈或熱脹座圈孔兩種方法進行,一般采用后者,即將氣缸蓋在烘箱中加熱到373~423K,保溫2h,然后將座圈涂上甘油和黃丹粉混合的密封劑后迅速壓入座圈孔。壓入后,如上端面高出基體平面,應予修平。研磨氣門:研磨氣門的方法有機磨和手磨兩種(如圖所示)。氣門研磨研磨氣門(1)清潔氣門、氣門座及氣門導管,并在氣門上按順序做好記號,以免錯亂。(2)在氣門工作面上涂抹一層薄薄的粗研磨膏,同時在氣門桿上涂以機油,將氣門桿插入導管中,用橡皮捻子吸住氣門上平面進行研磨。(3)研磨時應不時地提起和旋轉(zhuǎn)氣門,使氣門與氣門座不斷改變接觸位置。上下和旋轉(zhuǎn)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過猛,氣門不要在氣門座上猛烈敲擊。當氣門接觸面上出現(xiàn)一條整齊、無斑痕的接觸帶時,可將粗研磨膏擦去,換用細研磨膏進行精磨,直至出現(xiàn)一條整齊、灰色無光澤環(huán)帶時,再洗去細研磨膏,涂上機油,繼續(xù)研磨幾分鐘即可。三、氣門與氣門座的配合研磨及密封性檢測
1.氣門與氣門座的手工配合研磨2.氣門與氣門座配合密封性檢驗方法一:用帶有氣壓表的專門檢驗氣門密封性的檢驗器來檢查。方法二:可在氣門工作面上涂一層紅丹粉,將氣門壓在氣門座上旋轉(zhuǎn)l/4圈,查看接觸情況。方法三:可用鉛筆在氣門工作面上均勻地劃上線條,與相配的氣門座接觸以后,轉(zhuǎn)動氣門1/8~1/4圈,使氣門在氣門座上拍擊數(shù)次,取出氣門,觀看鉛筆線。(如圖所示)方法四:在工作面上部澆煤油,查看滲漏情況。
用鉛筆劃線檢查氣門密封檢驗儀檢查氣門密封1-氣門;2-氣壓表;3-空氣室;4-與橡皮球相通的氣孔;5-壓氣橡皮球四、氣門桿與氣門導管的檢測與修復1、氣門桿與導管內(nèi)孔間隙的檢測
(1)將氣門提起至離氣缸蓋平面15mm左右,百分表測桿觸頭與氣門頭部邊緣緊靠,擺動氣門,百分表指針擺差即為氣門桿與導管的配合間隙
(如圖所示)。(2)通過測量氣門導管的內(nèi)徑,將測得的內(nèi)徑減去氣門桿的實際直徑,所得差值即為氣門與導管的配合間隙。檢查氣門桿與導管的配合間隙
(3)經(jīng)驗法:將氣門提起至離氣缸蓋平面10mm,沿發(fā)動機軸向或垂直發(fā)動機軸方向搖擺氣門,根據(jù)經(jīng)驗來判斷氣門與氣門導管的間隙(如圖所示)。氣門與氣門導管配合間隙的檢測測量氣門導管內(nèi)徑2、氣門導管的鑲?cè)肱c鑲配(1)用直徑小于導管外徑并具有臺階的銃頭銃出舊導管,清潔導管孔,在新導管外涂潤滑油并銃入或壓入導管孔,用專用導管鉸刀鉸削內(nèi)孔,邊鉸削邊試配,每次鉸削量為0.03~0.04mm。(2)氣門桿與導管內(nèi)孔配合間隙檢驗:經(jīng)驗法(將氣門桿和導管擦凈,在氣門桿上涂一層機油,放入導管孔內(nèi)上下拉動數(shù)次,提起氣門,若氣門能因自重徐徐下降,則間隙合適。
銃出氣門導管
①氣門導管的選擇:新導管的選擇,要求導管孔的內(nèi)徑與氣門桿的尺寸相適應,其外徑與導管的安裝孔應有一定的過盈配合,過盈量一般為0.03~0.07mm。導管的過盈量大小可采用新舊對比方法進行測量。新導管要比壓出的舊導管粗0.01~0.02mm為合適。②氣門導管的更換方法:(如圖所示)五、氣門彈簧的檢測與修復
在修理中,氣門彈簧的垂直度,在全長上允許偏差±1~±2mm,否則應當更換(如下圖所示)彈簧的自由長度允許縮短3%~4%,如果超過應予以更換(如下圖所示)。
氣門彈簧自由長度的檢測氣門彈簧垂直度的檢測檢查氣門彈簧的表面是否光潔,有無裂紋。檢查氣門彈簧的彎曲和扭轉(zhuǎn)變形情況,可在平板上用角尺檢查垂直度,其垂直度誤差不得大于2mm。用游標卡尺檢測氣門彈簧在自由狀態(tài)下的長度,自由長度不得小于標準長度3mm。用彈簧檢測儀檢測氣門彈簧在自由長度和壓力負荷下的彈簧張力,均應符合原廠規(guī)定。氣門彈簧的檢查
氣門彈簧的彈力可用專用的彈簧拉壓試驗器來檢驗(如下圖所示),也可用新舊彈簧的對比檢驗,比較新舊彈簧的自由長度,并將新舊彈簧疊加后一起放在臺虎鉗上,壓縮后比較長度。如舊彈簧長度遠小于新彈簧,說明舊彈簧彈力太弱,應該更換。氣門彈簧彈力的檢測任務2氣門傳動組零件的檢測與修復
一、凸輪軸的檢測與修復
1、凸輪軸的常見缺陷:凸輪軸彎扭變形、軸頸和凸輪工作面磨損、擦傷和疲勞剝落。
2、凸輪軸的檢測:凸輪外形磨損用樣板檢查或用外徑千分尺測量,彎曲變形(如下圖所示),先用外徑千分卡分別測量各道軸頸的圓度和圓柱度(如下圖所示)。徑向圓跳動大于0.10mm,應冷壓校正。三個軸頸,測中間軸頸,四個軸頸測中間兩道軸頸。凸輪軸彎曲度的檢測凸輪軸軸頸的檢測將凸輪軸兩端軸頸置于平臺上的V型墊塊上,將千分表觸頭與中間軸頸的表面接觸,緩慢轉(zhuǎn)動凸輪軸一周,當其徑向圓跳動量大于0.10mm時,應予以冷壓校正。對于只有三個軸頸的凸輪軸,應檢測中間軸頸,有四個軸頸時,則應檢測中間兩道軸頸。凸輪軸的徑向圓跳動量應不大于0.03mm,如徑向圓跳動量在0.05~0.10mm范圍內(nèi),可以結(jié)合凸輪軸軸頸磨修加以修整,若大于0.1mm,可用冷壓法校正。
凸輪軸的彎曲變形檢查3、凸輪軸的修復凸輪升程減小量小于0.40mm、凸輪表面無明顯傷痕直接用專用磨床修磨,修磨后基圓高度高出軸頸0.15mm以上,凸輪表面剩余滲碳厚度不應小于0.6mm。凸輪升程減小量大于0.40mm,應采用堆焊、刷鍍及鍍鉻修復后再在凸輪磨床上修磨。凸輪軸軸頸磨損后圓柱度誤差超過0.015mm,應按分級修理尺寸光磨軸頸,再按同級修理尺寸選配與鏜削軸承。二、凸輪軸軸承的修配修配方法:鏜削、鉸削、刮削凸輪軸軸頸與軸承間配合間隙0.03~0.07mm,最多不超過0.15mm。用量缸表或游標卡尺測量軸承與座孔的實際過盈量,一般在0.15mm。鏜削軸承內(nèi)孔尺寸:軸頸尺寸+軸頸與軸承配合間隙+軸承與座孔過盈量。凸輪軸安裝要求:接觸面積在75%以上;用經(jīng)驗法檢查軸承與軸頸配合;用手扳轉(zhuǎn)其正時齒輪,凸輪軸能靈活轉(zhuǎn)動,無明顯軸向間隙。1.拆下舊軸承。2.根據(jù)凸輪軸軸頸的實際尺寸選配同一級修理尺寸的軸承。3.用量缸表或游標卡尺測量軸承與座孔的實際過盈量。過盈量一般在0.05~0.13mm之間。4.在鏜床上加工軸承內(nèi)孔,加工后軸承內(nèi)孔尺寸應為:軸頸尺寸+軸頸與軸承配合間隙+軸承與座孔的過盈量。5.將軸承壓入座孔,應注意對正油孔并防止將軸承打毛。6.將凸輪軸裝入軸承內(nèi),轉(zhuǎn)動數(shù)圈,檢查接觸情況,要求接觸面積要75%以上。這時可用經(jīng)驗法檢查軸頸與軸承的配合情況:用手扳轉(zhuǎn)凸輪軸正時齒輪,凸輪軸應能靈活轉(zhuǎn)動,沒有卡滯現(xiàn)象,沿徑向移動凸輪軸時,應沒有明顯的徑向間隙感覺。凸輪軸軸承鏜削工藝
凸輪的檢修用肉眼檢查凸輪工作面,應無斑痕,用標準樣板檢查凸輪輪廓變化情況,用外徑千分尺測量凸輪的高度(如左圖所示)。凸輪軸軸向間隙的檢查與修理(如右圖所示)。凸輪軸高度的檢測凸輪軸軸向間隙的檢修
檢查凸輪軸軸向間隙
凸輪軸軸向間隙的檢修:下圖為用厚薄規(guī)檢查軸向間隙方法。標致發(fā)動機凸輪軸軸向間隙為0.05~0.14mm,最大不得超過0.30mm,若間隙過大,則可加厚止推凸緣;間隙過小,可減薄止推凸緣,也可在凸輪軸前端臺肩上加上墊圈。三、氣門挺桿和導孔的檢測與修復
1、氣門挺桿常見缺陷:圓柱面磨損、挺桿與導孔間隙增大、球面磨損拉毛。
2、圓柱面磨損用千分尺測量,圓柱度誤差應不大于0.01mm。
3、球面磨損用樣板檢驗,漏光大于0.2mm應更換或修復。
4、挺桿與導孔配合間隙0.02~0.07mm。
5、液壓挺桿與導孔配合間隙的檢查見左圖。
6、液壓挺桿偶合件密封性檢查見右圖。測量液壓挺桿與導孔間隙液壓挺桿的降漏測試挺桿圓柱面的磨損情況可用千分尺測量,其圓柱度誤差應不大于0.01mm,表面應光潔。挺桿球面對挺桿中心線的擺差應符合規(guī)定,檢查方法見圖4-10。挺桿的球面磨損情況可用樣板進行檢驗,當漏光大于0.2mm時,應更換挺桿或進行修復,如圖4-11所示。挺桿與導孔的配合間隙應符合規(guī)定,一般為0.02~0.07mm。檢驗時,可不加機油,用拇指將挺桿推入導孔內(nèi),應稍有阻力。當挺桿完全推入后再提起稍許用手搖動,應無或稍有間隙感覺。如果加了機油,挺桿應能自由的上下運動和轉(zhuǎn)動,搖動時應無間隙感覺。挺桿球面的修磨,一般應在專用磨床上進行。挺桿球面對外圓中心線擺差檢查1-座架;2-挺桿;3-百分表
挺桿球面的檢驗1-挺桿;2-球頭面;3-樣板
四、氣門推桿的檢測與修復1、損傷:彎曲、凹球端面和凸球端面磨損。2、檢修:將推桿放在平板上,在平板上滾動推桿,用塞尺測量推桿與平板之間的間隙,直線度誤差不超過0.03mm(彎曲),否則更換或冷壓校正;凹球端面和凸球磨損應用彈簧鋼絲堆焊球面后修磨。五、搖臂和搖臂軸的檢測與修復
1、損傷:搖臂---搖臂頭磨損、搖臂襯套磨損;搖臂軸---軸頸磨損、彎曲變形
2、氣門搖臂的檢測①檢測搖臂與搖臂軸的配合情況。將搖臂沿搖臂軸徑向推拉,如左圖所示。測量搖臂與搖臂軸配合間隙如右圖所示。②檢測搖臂與凸輪接觸面的磨損情況。若接觸面有嚴重磨損,應進行修磨或金屬粉末噴鍍Cr60后修磨。必要時更換新的搖臂。檢測搖臂與搖臂軸的配合情況測量搖臂與搖臂軸間隙任務3配氣機構(gòu)的裝配與調(diào)整
一、裝配注意事項
1、徹底清洗各零件,涂上潤滑油;
2、凸輪軸正時齒輪記號與曲軸正時齒輪記號對準,檢查凸輪軸軸向間隙;
3、安裝不等距氣門彈簧,使螺距小的一端靠近氣門頭部;
4、安裝氣門、氣門彈簧及座、鎖銷或鎖塊時,應按順序用專用工具安裝,裝好后再在氣門桿頂端錘擊幾下,確保安裝到位。
二、氣門間隙測量和調(diào)整
將規(guī)定厚度的塞尺,插入氣門腳與搖臂或挺桿與凸輪之間,來回拉動,當感覺有輕微阻力即為合適,否則應先擰松調(diào)整螺栓上的鎖緊螺母,然后轉(zhuǎn)動調(diào)整螺栓,直到合適后擰緊鎖緊螺母,再復查一次,如間隙變化,需重復上述工作(如圖4-12)。逐缸調(diào)整法或兩次調(diào)整法。
調(diào)整氣門間隙,可采用逐缸調(diào)整法或兩次調(diào)整法。所謂逐缸調(diào)整法就是轉(zhuǎn)動曲軸,當某一缸活塞處于壓縮行程終了時,即調(diào)整該缸的進排氣門間隙,然后按工作方向轉(zhuǎn)動曲軸,按發(fā)火次序逐缸進行調(diào)整。兩次調(diào)整法是根據(jù)發(fā)動機的工作循環(huán)、發(fā)火次序和配氣相位,當某缸處于壓縮終了時,除調(diào)整該缸的進、排氣門外,把其余各缸可以調(diào)整的氣門間隙同時進行調(diào)整,這樣,一臺發(fā)動機只要兩次就可以把全部氣門間隙調(diào)整完畢。氣門間隙的檢查調(diào)整a)檢查氣門間隙;b)扭緊鎖緊螺母1-調(diào)整螺釘;2-鎖緊螺母;3-厚薄規(guī)氣門間隙的檢查
檢查氣門間隙任務4配氣機構(gòu)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一、氣門漏氣
1.故障現(xiàn)象發(fā)生該故障時,柴油機會出現(xiàn)啟動困難,排氣管放炮、冒煙,燃油消耗增加,以及出現(xiàn)異響等現(xiàn)象。2.故障原因
(1)氣門與氣門座工作面磨蝕、燒蝕、密封不良而漏氣。
(2)氣門與氣門座工作面有積炭,氣門關閉不嚴而漏氣。
(3)氣門與氣門導管間間隙過大,氣門桿晃動,導致節(jié)氣門關閉不嚴而漏氣。
(4)氣門桿在氣門導管內(nèi)發(fā)澀或卡住,氣門不能上、下移動。
(5)氣門彈簧失去彈性或彈簧折斷。
3.診斷與排除在排除燃料系統(tǒng)故障原因后,還不能確定故障時,測量汽缸壓力或進氣歧管的真空度,可以比較準確地確定該故障。測量汽缸壓力時,氣門漏氣的汽缸壓力較其他汽缸偏低。二、氣門響
1.與轉(zhuǎn)速無關的氣門響(1)故障現(xiàn)象①柴油機冷車發(fā)動時,響聲易出現(xiàn)。②聲響與轉(zhuǎn)速無關,只是偶爾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很快就會消失,嚴重時,此聲響將頻繁出現(xiàn)。③聲響出現(xiàn),伴隨出現(xiàn)個別汽缸不工作,聲響消失后復正常。
(2)故障原因①氣門座圈與汽缸體鑲配過盈量過小造成松曠。②選用氣門座圈的材料不當,熱膨脹系數(shù)太小。(3)診斷與排除①當聲響出現(xiàn)時,伴隨有個別汽缸不工作現(xiàn)象;聲響消失,柴油機又恢復正常,則可診斷為工作汽缸的氣門座圈松脫。②利用汽缸壓力表逐缸測量汽缸壓力,壓力低的汽缸即為異響汽缸。2.隨轉(zhuǎn)速變化而變化的氣門響(1)故障現(xiàn)象①發(fā)動機在怠速時,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嗒、嗒、嗒”聲響。②發(fā)動機轉(zhuǎn)速增高,聲響也隨之變大,在中速以上時,聲響變得模糊嘈雜。(2)故障原因①氣門桿端搖臂磨損或螺釘調(diào)整不當,使其氣門間隙過大,導致側(cè)置式氣門挺桿端與調(diào)整螺釘碰擊,或頂置式氣門的搖臂頭部與氣門端部碰擊。②凸輪磨損過量,在運轉(zhuǎn)中挺桿產(chǎn)生跳動。③氣門彈簧座脫落。④氣門挺桿固定螺母松動或調(diào)整螺栓端面不平。⑤氣門導管因積炭過多而咬住氣門。(3)故障診斷①在氣門室一側(cè)或氣門室罩處聽察,若聲響隨發(fā)動機轉(zhuǎn)速的不同而改變頻率,且高、中、低速時均有聲響(與點火過早的聲響有明顯區(qū)別)。同時,發(fā)動機在溫度變化或斷火試驗時聲響并不隨之變化,可診斷為氣門響。②為查明是哪一只氣門響,可將氣門室蓋(罩)拆下,使發(fā)動機怠速運轉(zhuǎn),并交替將塞尺插入氣門與挺桿的間隙中,逐個試驗。當插入某個氣門間隙時,聲響減弱或消失,即可將之診斷為因該氣門間隙過大而發(fā)響。若在塞尺插入后,聲響減輕但未消除,再用螺釘旋具撬住氣門桿,若聲響消除,則說明是因氣門桿與導管磨損過量而發(fā)響。三、氣門挺桿響
l.故障現(xiàn)象(l)發(fā)動機在怠速運轉(zhuǎn)時,在機體凸輪軸一側(cè)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殖人工管理辦法
- 養(yǎng)蜂管理辦法細則
- 內(nèi)業(yè)中心管理辦法
- 內(nèi)部定價管理辦法
- 內(nèi)鏡檢查管理辦法
- 軍人緩刑管理辦法
- 軍隊醫(yī)院管理辦法
- 農(nóng)廁改造管理辦法
- 農(nóng)委宿舍管理辦法
- 農(nóng)村墳地管理辦法
- 熱電偶基礎知識介紹
- 農(nóng)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方案整體系統(tǒng)運作及設施維護管理方案
- 2025屆浙江省9+1聯(lián)盟高三11月期中考-物理試卷(含答案)
- 資產(chǎn)內(nèi)部劃轉(zhuǎn)協(xié)議書
- 制造業(yè)客戶投訴處理流程
- 2025年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專業(yè)知識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共五套)
- 如何做工程資料
- 初中學生學籍信息采集表
- 2024-2025北師版七下數(shù)學-第五章 圖形的軸對稱-章末復習【課件】
- 中藥五味子簡介
- 《《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jié)》導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