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主題_第1頁
鄭和下西洋主題_第2頁
鄭和下西洋主題_第3頁
鄭和下西洋主題_第4頁
鄭和下西洋主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ZhengHe'svoyagesintheSouthSeasasfarasAfrica匯報人:XX

鄭和,本姓馬,名字不詳,小名三寶,云南人,回族。12歲入王府為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賜他姓鄭,升為內宮監(jiān)太監(jiān),世稱三寶太監(jiān)。大家不要小瞧他是個太監(jiān),他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人物簡介

鄭和是什么人?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文萊1.西洋在哪里?明代把今天文萊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帶稱為“西洋”。明朝國家統一,國力強盛宋代以來造船業(yè)發(fā)達航海技術先進(指南針)鄭和的個人魅力統治者的支持條件下西洋的航海裝備:1.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2.馬船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3.糧船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4.水船第四種叫“水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5.戰(zhàn)船第五種叫"戰(zhàn)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guī)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戰(zhàn)船水船糧船座船馬船大寶船這就是當時鄭和的船隊,像不像今天的航母艦隊!航程介紹

鄭和下西洋,從南京出發(fā),在江蘇太倉劉家港集結,沿海南下,在福建長樂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風,11—12月,季風來了,便穿過臺灣海峽和南海,第一站到達占城,再到東南亞各國,進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東,最遠到達古里。它是古代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開始到達西亞、東非地區(qū)。有學者對航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鄭和重要航線有56條,航線總長15000英里。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劉家港紅海紅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

1405年—1433年,鄭和先后7次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每到一國,就向該地國王、酋長贈送珍貴禮品,表示通好的誠意,因而受到所到國家的普遍歡迎。5、鄭和下西洋的意義1、增強了中國的威望,增進了與外國的友誼2、促進了中國與西洋各國的經濟交流3、宣揚了中國文化,豐富了海外地理知識,開闊了國人眼界,使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處于世界頂峰。龐大的艦隊到達了西洋,展現強大國力中國同亞非各國進行了貿易向外介紹了中國文化,也豐富中國人的見聞人物鄭和哥倫布達·伽馬比較結果地區(qū)西洋美洲印度

航海情況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數7次4次1次人數27800人1500人60人船數大船62艘(連小船共計200多艘)17艘4艘(一說3艘)船只大小大船長151.8米,寬61.6米船長24.5米,寬6米120噸,100噸,50噸到達范圍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到達美洲到達印度材料:鄭和下西洋與歐洲航海家遠航比較表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時間最早次數最多人員最多船只最多海船最大范圍最廣蘇祿王墓

所以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仍有很多紀念館紀念鄭和成就馬來西亞三保公廟馬六甲歷史博物館庭院內的鄭和像

印度尼西亞泗水市的鄭和清真寺,是當地唯一以中國風格建筑的清真寺,用以紀念鄭和下西洋路過此地。三寶廟(馬來西亞)三寶廟(泰國)三寶廟(印尼爪哇島)鄭和下西洋的啟示1.和平背后應有軍事實力的支撐!2.持久外交應以經濟外交為保證!我想這也是我們國家現在努力發(fā)展海軍的重要意義吧!問答互動1、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是()

A.1433B.1533C.1405D.15732、鄭和下西洋到達過哪些大洲?()

A.亞洲B.亞洲和非洲

C.亞洲和歐洲D.歐洲和非洲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①宣揚國威②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③滿足統治者的奢侈生活需要④加強明朝的中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