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命題: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審題:海寧市教師進修學??聵騾^(qū)教師發(fā)展中心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核對條形碼信息;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4.參加聯批學校的學生可關注“啟望教育”公眾號查詢個人成績分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5小題。材料一: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很直接來自鄉(xiāng)村生活現場,具有獨特的聲景意境。千百年來,人們每每吟誦這些詩句,往往會燃起內心的田園夢。于很多人而言,鄉(xiāng)村不僅是一個居住場所,更是品鑒和寄情的對象,是精神的歸屬。在中國古典文學中,雖未形成城鄉(xiāng)對立格局,卻有一種“廟堂與江湖”“官場與田園”的二元表述。晉宋之際,陶淵明歸隱田園,躬耕于原野,他在抒寫田園時的對照,是所謂“誤落塵網中”的經歷。他將廟堂和官場比作“塵網”和“樊籠”。當津津樂道于“歸園田”和“返自然”時,他所期待的顯然不是棲身現實意義上的鄉(xiāng)村空間,而是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簡單概括,即放浪于山水,垂釣于江湖,在長河落日、細雨微風之間感悟自然與人生,獲得生命的撫慰。盡管陶淵明的鄉(xiāng)間生活其實是艱難的,有時衣食難以為繼,甚至還曾乞討。但這些并不妨礙至少自唐代始,無論是處尊居顯還是地位卑微,文人在尋找心靈的棲息之地時,總是繞不過陶淵明的田園。只不過由于時代語境和個人際遇的差異,每個人在承襲陶氏田園志趣的同時,也形成了個人的風格特征。盛唐時期,生活優(yōu)渥者如王維,購置鄉(xiāng)間別墅,遠眺孤煙遠村、獨樹高原,靜觀桃紅含宿雨、柳綠在鄉(xiāng)間友人家里做客后寫下“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圍,把酒話桑麻”。盡管沒有做到“忘我”,卻也獲得了某種超脫現實窘境的意趣。北宋時期,被貶至黃州的蘇軾,“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以陶淵明自比,寫下“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在“歸去來”想象中找到了人生的平衡點,抵達了生命的澄澈。南宋時期,因病辭官還鄉(xiāng)者范成大創(chuàng)作了大型田園組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中“童孫未解供耕單純地展現了農家的質樸和風物的淳美,回到了生活本身??v觀中國古代文化史,幾乎所有的文人都傾向于把鄉(xiāng)村視為精神家園,即使一些非鄉(xiāng)村出身、亦無耕種經驗的文人也是如此。如前述的王維,出身于官宦之家,狀元及第后,投身官場,最高官職曾至尚書右丞。其早年經歷與鄉(xiāng)村并無交集,四十歲后卻移情鄉(xiāng)野,隱居藍田。一個初夏的黃昏,王維漫步于渭水岸微,式微,胡不歸?”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歸途,其對鄉(xiāng)村的情感顯而易見。這種狀況的形成當然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由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特點決定的。費孝通認為,中國的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在他看來,“土”不是貶義詞,而是我們的民族特征。區(qū)別于游牧民族和工業(yè)社會,中華文明是靠土地的產出來維系的,“人是高三語文試題第1頁(共7頁)黏著在土地上的”,因此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極強的“鄉(xiāng)土情結”,無論遷徙到哪里,都期盼落葉歸根。此外,還有道家文化的深刻影響。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目標是讓人類回到無為無爭的“自然狀態(tài)”。這雖然是一廂情愿的空想,但已成為很多文人的終極追求,他們愿意想象一種“自然”“和諧”的田團生活來抵抗現實世界的紛擾。此時,一畝小園便幻化為心中的宇宙。(摘編自徐志偉《把酒話桑麻——古典文學中的鄉(xiāng)村空間》)隨著歷史的演進,鄉(xiāng)村文化空間因自然環(huán)境變化、時代發(fā)展以及社會變遷而逐漸分化為物質空間、精神空間和社會空間,形成了人們進行審美感知的三個維度:物質空間維度。物質空間是鄉(xiāng)村文化空間審美感知的外在表現形式,是人們可視、可感的物體。從空間的視角和功能劃分,外部宏觀空間是鄉(xiāng)村文化孕育的場所,包括自然地理條件、氣候土壤和居住建筑等;中層過渡空間主要包括具有公共服務功能的鄉(xiāng)村生產生活空間,是開展審美活動的重要保障;內部核心空間是人們能夠直接感受和體驗到的物質實體,包括景觀小品、傳統(tǒng)建筑等。精神空間維度。精神空間是鄉(xiāng)村文化空間審美感知的主要體現形式,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是一種無形的空間。其反映的是文化的精神內涵,是民族精神和信念的表象化體現。精神空間通過地域宗教信仰、節(jié)慶活動、民俗技藝等方式,引起人們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深化人們在審美感知中對鄉(xiāng)村文化空間的理解和認同。社會空間維度。社會空間是物質空間和精神空間之間聯系的紐帶,由人際關系網絡、社會規(guī)則制度、生產關系等構成。社會空間不僅塑造了社會結構,也深刻地影響人們的審美活動,為精神空間的構建提供了必要的支撐和補充。同時,社會空間也作為人的感知空間,反映了人們對所處社會的印象,是人們在互動交往中的情感維系與認知連接。(摘編自葛丹東趙昊琳尹遜之《審美感知視角下鄉(xiāng)村文化空間評價體系探討》)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陶淵明將廟堂和官場比作“塵網”“樊籠”,表現了他對“歸園田”的期待。B.王維在田園風物中抵達物我相容、物我兩忘之境,單純承襲了陶氏的田園志趣。C.孟詩“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通過清晰的視覺層次構建鄉(xiāng)村空間輪廓,奠定了審美感知基礎。D.范詩“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既有物質空間的場景,也有社會規(guī)則的無意識傳遞。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典文學中并未形成城鄉(xiāng)對立格局,卻有“官場與田園”“廟堂與江湖”的二元表述B.縱觀中國古代文化史,絕大多數文人傾向于把鄉(xiāng)村視為精神家園,這主要是由中國傳統(tǒng)社會特點決定的。C.鄉(xiāng)村文化空間的三個審美感知維度,是因自然環(huán)境變化、時代發(fā)展以及社會變遷逐漸分化而成的。D.精神空間是鄉(xiāng)村文化空間審美感知的主要體現形式,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所以是無形的空間。3.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材料一中關于文人與鄉(xiāng)村精神關系論述的一項是(3分)A.李白在游歷時寫過許多描繪壯麗景色的詩句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卻少有提及鄉(xiāng)村生活號:凹凸學長B.白居易被貶江州后,在“豈無山歌與村笛”的潯陽鄉(xiāng)村生活中,借詩表達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皈依。C.張志和《漁歌子》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通過漁父的形象描寫將鄉(xiāng)村水域幻化為精神道場。D.“莫笑農家臘酒渾”渲染豐收之年農村寧靜、歡悅的氣象,表達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4.材料一在闡述中國古代文人構建鄉(xiāng)村精神意義的過程中運用了大量例證,請概括材料一所舉例子的特點并分析。(4分)5.某中學計劃舉辦一場以“鄉(xiāng)村文化空間與生活現代性重構”為主題的研討會,邀請你作為代表發(fā)言。請結合材料二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鄉(xiāng)村文化空間在重構現代精神世界方面的積極意義。 ▲高三語文試題第2頁(共7頁)(二)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催糧差趙樹理崔九孩當了一輩子司法警察差,在那年雖是五十多了可還能說能跑。有一次南鄉(xiāng)的催糧差使派到他頭上,他不想去——雖然能說能跑,可總得有點油水跑得才有勁——差使多了跑不過來。就雇個人吧!他莊了煎餅鋪里一個伙計。這人是從鎮(zhèn)上來的,才到城里沒有幾天,雖說沒有催過糧,可是見過別的差人到他家去催糧,他覺著這事也沒有什么不好辦按單找戶口、吃飯、要盤費。這有什么難辦?他答應了,九孩就把票子、鐵繩、鎖子和自己的藤條手杖都交給他。走路比賣煎餅還輕快,不慌不忙走了十五里,取出票來看看,眼前村子里有一戶叫張?zhí)戾a。他走進了村,到了村公所一打聽,村警說:“催糧啦?張?zhí)戾a是張局長的老爺爺,早就不在了?!彼謫柎寰f:“他住在哪一院?”村警說:“在南頭槐樹底那黑漆大門里?!钡搅舜迥项^,找著了槐樹,又找著黑漆大門,一進去就有個大白花狗叫起來,有個人正擔著水在院里澆花,見他進去,便擋住狗問他是哪里來的。他說從城里來。那人又問:“送信嗎?”他說:“不是!有個事啦!”二先生在家里聽見了,隔著窗問:“什么事?”說著就到門邊,揭開竹簾用手一點說:“過來,我問問你!”他便走到門邊。二先生問:“說吧!什么事?是不是財政局打發(fā)你來的?”他說:“不是!我是催糧的!”二先生問:“催糧的?給我捎著信啦?”他說:“沒有!”二先生說:“那你來做什么?”他說:“票上有你的名字。”二先生看了看他,又問:“你是新來的吧?”他說:“是!”二先生搖了一下頭,似乎笑了一笑說:“走吧!我已經打發(fā)人點糧去了!”他覺得奇怪了。他想:這先生怎么這樣不講面子?不給錢吧也不管頓飯?不管飯吧連屋子也不叫進去坐坐?他還沒有想完,二先生追他道:“走吧!”說了就放下簾子把頭縮回去。他生了氣,就向門里喊道:“這是拘票啊!”二先生也生了氣,隔著門嘆氣道:“哪這么不通竅的差人來!”又揭開簾道:“你叫什么名?”他更氣極了:“我拿著票找你找錯了?”澆花那個人也趕上階臺,推了他一把道:“你這人真不識高低!跟二先生說話還敢那么喊叫?”白花狗也央攙在中間叫起來。二先生這會兒可真生了氣:“我沒有見過票,拿出來我看!”他在這種局面下,一時拿不定主意,也不知是拿票好還是不拿好。澆花的勸他趕緊走開算了,可是二先生認真要他取出票來,他也只好取出來。二先生不是沒有見過票,他是要看看這差人叫什么名字。二先生一看見崔九孩這個名字便問道:“你就是崔九孩?”他拿著票,也只好頂住這個名,便答道:“是!”才說出個“是”字來,就挨了二先生一耳光。二先生說:“回去吧!叫崔九孩親自來拿票來!”看樣子是不便再商量了,只好返回城里去。來回跑了三十里,吃了一個耳光,滿肚冤枉向崔九孩去訴苦。崔九孩問明了原因,使嘆氣道:“誰叫你到他那里去?算了算了!這是我的路途債,非自己跑一趟不行!你挨了打還不算到底,我還得給人家說好話賠情去,要不,連票也拿不出來了!”他滿以為回來見了崔九孩可以給自己拿個主意,誰知崔九孩也這么稀松?他便問道:“這家有多大勢頭?”崔九孩道:“勢頭也不大,只是咱惹不起;他哥哥就是現在咱財政局的張局長,咱得伺候人家。算了!你回去歇歇吧!還是得我去!”二先生家是他常去的.送信、捎東西,雖不是法警分內的事,可是局長說出來就得去,路是熟的,爬到玻璃窗子上一看,嬉皮笑臉揭開簾子道:“二爺!我來給你老人家賠情來了!”說了就嘻嘻笑著,走進來蹲到窗下。二先生老婆笑著說:“老九孩!你怎么弄了那么個鬼?差一點把你二爺拴上走!”九孩說:“不用說他了,太太!都只怨我!我不該偷懶!二爺知道,催糧是苦差!我老了,不想多跑,才雇了那么一個人。”二先生也開了口:“雇人也看是什么人啦!像那樣一個土包子,一點禮體也沒有,要對上個外面來的客人,那像個什么樣子?”崔九孩自然是一溜“是”字答應下去。答應完了,又道:“二爺!不要計較他,都是我的過!你罵我兩句好了!”他停了一下,見二先生沒有說什么,就請求道:“我走吧二爺?”二先生道:“走吧!票在桌上那書央子里!”他從書央子里翻出票來看一看問道:“二爺!這村里有一戶叫孫二則的住在哪里?”二先生道:“那高三語文試題第3頁(共7頁)是個種山地的,住在紅沙嶺!那可能給你趕個盤費!你們這些人還不是一進了山,就為了王了?”九孩笑道:“對對對!二爺是明白人!”崔九孩辭了二先生,便望著紅沙嶺走。快到上山的地方,他拿出一副紅玻璃眼鏡戴上,這眼鏡戴上不如不戴,玻璃也不平,顏色又紅得刺眼,直直一棵樹能看成一條曲曲彎彎的紅蛇,齊齊一座房能看成一堵再配上這副眼鏡,他覺著夠味了。(有刪改)【注】催糧差,是指舊時地方政府派遣差役到農戶家中催繳糧食稅款的行為。具體來說,縣政府會將未完糧的農戶名單寫在一張單子上,并出具拘票,然后派遣差役(即催糧差)前往農戶家中催繳稅款。這種行為在民間俗稱為“催糧”。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崔九孩不愿接催糧差使,除了年紀大不想多跑,更重要的是他覺得這差使沒有油水可撈,可見他行事帶有明顯的功利性。B.煎餅鋪伙計被二先生斥責并挨打,主要原因是他不了解二先生的特殊身份,以常規(guī)催糧方式對待,還言語沖撞,凸顯其在復雜社會關系中的懵懂無知。C.崔九孩親自向二先生賠罪時,二先生雖表面責備,但仍將催糧票交給他,這體現出二先生在維護自D.煎餅鋪伙計挨了二先生的耳光回城后,向崔九孩訴苦,他是把崔九孩當作能依靠的人,認為崔九孩有辦法解決此事,同時也反映出他對自己遭遇的憤憤不平。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以“催糧”為線索,通過崔九孩雇人、伙計碰壁、崔九孩賠罪等情節(jié),串聯起差役、權貴、百姓等不同階層的互動,線索單一但敘事視角混亂,削弱了主題表現力。B.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如煎餅鋪伙計初催糧時的自信與面對二先生時的窘迫對比,崔九孩在二先生面前的謙卑和去山里百姓路上的“威風”對比,增強了諷刺效果。C.崔九孩戴上紅玻璃眼鏡這一情節(jié)中,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賦予看似簡單的動作以豐富的社會內涵;同時,也將其滑稽可笑的形象鮮明地展現出來。D.小說語言風格詼諧中蘊含尖銳批判,既讓讀者在輕松中感受到趣味,又深刻揭示了官僚腐敗、權力壓迫等社會問題,體現了趙樹理“山藥蛋派”的創(chuàng)作特色。8.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紅玻璃眼鏡”在小說中的作用。(4分)9.趙樹理晚年在《回憶歷史,認識自己》一文中寫道:《催糧差》是為“恐我們有些新同志不清楚”舊日衙門的人員而寫的。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這篇小說對“新同志”們的啟示。(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兩端爭勝,而徒為無益之論者,辨封建1者是也??たh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郡縣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滅者六國耳,非盡滅三代之所封也。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皆居民上以盡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為而非天下之公乎?古者諸侯世國,而后大夫緣之以世官,勢所必濫也。士之子恒為士,農之子恒為農,而天之生才也無擇,則士有頑而農有秀;秀不能終屈于頑,而相乘以興,又勢所必激也。封建毀而選舉行,守令席諸侯之權,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雖有元德顯功,而無所庇其不令之子孫。勢相激而理隨以易,意者其天乎!選舉之不慎而守令殘民,世德之不終而諸侯亂紀兩俱有害而民于守令之貪殘有所藉于黜陟以蘇其困。高三語文試題第4頁(共7頁)郡縣者,非天子之利也,國祚所以不長也;而為天下計,則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嗚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測。有如是夫!選舉不慎,而賊民之吏代作, 天地不能任咎,而況圣人!未可為郡縣咎也。秦之所以獲罪于萬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以長存,又豈天下之大公哉!(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一)昔夏、殷、周之歷世數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則?三代之君.與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憂:秦王獨制其民,故傾危而莫救。先王知獨治之不能久也,故與人共治之:知獨守之不能固也,故與人共守之。秦觀周之弊,將以為以弱見奪。于是廢五等之爵,立郡縣之官,棄禮樂之教,任苛刻之政。子弟無尺封子弟功臣,千有余歲。今陛下君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無輔弼,何以相救?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笔蓟事犂钏蛊f,而絀其義。向使始皇納淳于之策,抑李斯之論,割裂州國,分王子弟,封三代之后,報功臣之勞。士有常君,民有定主,枝葉相扶,首尾為用,雖使子孫有失道之行,時人無湯、武之賢,奸謀未發(fā),而身已屠戮。何區(qū)區(qū)之陳、項,而復得措其手足哉!(節(jié)選自曹冏《六代論》)【注】封建,一種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給宗室和功臣,讓他們在這土地上建國。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賦分。(3分)世德之不終A而諸侯B亂紀C兩俱有害D而民于守E令之貪殘F有所藉于黜陟G以蘇其困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俾,使,與《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的B.祚,福,福分,與《陳情表》“門衰祚薄”的“祚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關封建、郡縣的爭論完全是枉費心機,毫無實際意義。王夫之認為,郡縣制延續(xù)兩千年且不可B.士人中有愚頑之輩而農夫中不乏杰出之才,杰出之才不可能永遠屈居于愚頑之輩之下,王夫之認為這樣的結構性矛盾,必然引起底層精英反抗。C.曹冏認為秦朝棄用禮樂教化,推行嚴刑峻法破壞文化根基,未繼承三代制度精髓。這導致社會認D.淳于越以殷、周分封子弟和功臣,治理天下一千多年為例規(guī)勸秦始皇,若秦朝的君王獨自管理天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選舉不慎,而賊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況圣人!(4分)▲(2)秦王獨制其民,故傾危而莫救。(4分)14.在封建、郡縣之爭中,有關何者為公的討論層出不窮,請結合材料概括兩位作者的主張。(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6題。高三語文試題第5頁(共7頁)宋王沂孫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的開頭描寫長滿綠苔的梅樹層層疊疊,點點白梅如皎皎細玉,素潔典雅。B.“盈盈褪妝晚”情景兼具,梅花久開不敗,好像盛妝的美人遲遲不愿卸妝。C.面對聚景亭中的梅花,作者發(fā)出“應忘卻”的感嘆,情緒也隨之漸趨昂揚。D.作者工于詠物,善于使用典故,擅長運用擬人手法,使物象具有豐富意蘊。16.本詞副標題是詠梅,作者的情感變化都通過這淺淡幽香的生命表達出來,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大學之道》強調治國需以修身為本,在闡述“修齊治平”的層級關系時,指出只有先實現 ▲,才能進一步達成▲,最終達到天下平的理想境界。(2)高三月考結束后,小林和好友相約傍晚登山。站在山頂眺望,遠處秋山層疊,江面倒映著初升的月色。小林感嘆道:“這景色就像《登快閣》里寫的',,暫時放下壓力,天地都開闊了。”(3)中國乃“禮樂之邦”,樂器始終與人心共鳴,或寄情明志,或詠懷言思。古詩詞中,琴瑟之諧、鐘鼓之壯、羌笛之幽,皆浸潤于字里行間,如:“.▲,▲”。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近年來,抗炎飲食概念走紅,羽衣甘藍、奇亞籽、姜黃、巴西莓等食物被商家和博主標榜為“抗炎神器”,聲稱具有治療痤瘡、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功效。其實,抗炎就是抑制持續(xù)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慢性低度炎癥。通過抗炎來促進身體健康,不能說沒有科學依據。比如,知名期刊《Nature》曾刊載一項研究,指出促炎因子可能會促進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并縮短壽命。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一味照搬網紅食譜,就能有A的效果。一方面,抗炎飲食研究遠未成熟,缺乏權威共識證明特定食物的顯著功效。另一方面,慢性炎癥本身也受作息、運動、精神等多種因素影響。社交平臺上,抗炎食品的避雷帖也不少。深究起來,多數網紅抗炎食物都是未經精細加工的植物性食品,從食用體驗來說遠遠稱不上美味。而且,是個食物都“超級”、沾上“抗炎”就升咖,往往定價也B_◎效果不確定,“苦”還沒少吃,為何人們還樂于買單?理性來看,抗炎食譜的走紅,治的與其說是“身病”,(甲)。相比給生活來個舍方位“體檢”、誠除不良習慣、通過飲食調理身體顯然更容易說到做到。加上許多網紅抗炎食物本就是泊來品,阻生的名字自帶一層神秘慮鏡、方便了商家的營鎧、(乙),而非一定要追求某些看似神乎其神的“明星單品”。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日最好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搭配好一日三餐,均衡攝入身體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少吃“超加工食品”,其實就已經在健康上邁出了一大步。乘著全國兩會的東風,“體重管理”一夜之間成為時下熱議的健康話題。①全社會健康意識的覺醒是積極的信號,②但那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噱頭經濟之下,③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健康,高三語文試題第6頁(共7頁)說到底是一個伴隨終生的議題,④少些急功近利的跟風,多些長期主義的堅持,⑤才能有健康的真正獲得感。這正是:健康無捷徑須恒守,強體有真經在久持。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19.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甲乙20.文中劃波浪線處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4分)▲21.文中最后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刪去?請結合語段闡述你的理由。(4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曾經,“明天會更好”是時代的主旋律,也是人們生活的指引。如今,“今天就很好”逐漸成為年輕一代的精神底色與情緒注腳。對此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語文試題第7頁(共7頁)第1頁(共4頁)語文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單純承襲了陶氏田園志趣”錯誤,原文是:“每個人在承襲陶氏田園志趣的同時,也形成了個人的風格特征”。2.【答案】D【解析】強加因果,“精神空間是鄉(xiāng)村文化空間審美感知的主要體現形式,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是3.【答案】C【解析】選項C正確。材料一的核心觀點是鄉(xiāng)村作為文人的“精神歸屬”,通過田園意象構建精神空間。張志和《漁歌子》中漁父形象將鄉(xiāng)村水域升華為“精神道場”,契合道家自然觀與文人超脫現實的精神追求(材料一末尾“一畝小園幻化為心中宇宙”)。A項錯誤,李白詩句多寫壯麗景色,未涉及4.①列舉的文人境遇不同。如:隱士陶淵明、官僚王維、貶謫者蘇軾等,論述鄉(xiāng)村精神意義的發(fā)展具有多重路徑;有力地打破“田園”就是“隱逸”的刻板印象,展現鄉(xiāng)村精神空間的豐富性。②列舉的文人時間跨度大。如晉宋時期、唐代、北宋、南宋不同朝代的文人,論述鄉(xiāng)村精神意義的發(fā)展具有延續(xù)性和發(fā)展性,論證過程更加嚴密,增強了文章的論證力度。③列舉文人詩句數量多。列舉了大量的文人和文人創(chuàng)作的田園詩,讓原本抽象的鄉(xiāng)村空間精神意義的闡述變得形象生動,可觸可感,使得文章極富文化底蘊。(特點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4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5.①鄉(xiāng)村的自然條件、建筑和具有公共服務功能的生產生活空間等可視、可感的物體可以喚醒我們的審可以喚醒現代人的集體記憶,增強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③鄉(xiāng)村社會空間是人們在互動交往(圍繞材料二文化空間的三個維度,聯系生活實際,言之成理即可。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滿分。)6.【答案】C【解析】C項錯誤。二先生交還催糧票是因為崔九孩主動賠罪,且二先生知道崔7.【答案】A【解析】A項對結構的評價錯誤,小說以“催糧”為線索,敘事視角集中于差役群體,從雇人到賠罪8.①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凹t玻璃眼鏡”是崔九孩進山催糧的重要道具,標志著他從“低聲下氣”到“狐假虎威”的轉變。帶上“紅玻璃眼鏡”這一舉動為后續(xù)可能的催糧情節(jié)埋下伏筆,預示他將用威嚇手段逼迫孫二則繳納錢糧,使未呈現的故事向更尖銳的方向發(fā)展。②豐富人物形象。眼鏡的“不平”和“刺眼”象征他扭曲的執(zhí)法心態(tài)既可笑又可悲。他不敢在城里戴,怕人笑話;卻敢在山里戴,因為山里人好欺負。這一細節(jié)生動刻畫第2頁(共4頁)③凸顯小說主旨。小說通過“紅玻璃眼鏡”諷刺舊社會差役的腐敗與虛偽。崔九孩④增加閱讀興趣。眼鏡的荒誕效果(把樹看成蛇、把房看成墻)增添了黑色幽默,使崔九孩的丑態(tài)更(結論1分,結合文本分析1分,答出任意2點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9.①小說展現了以孫二則為代表的底層農民在苛捐雜稅下的悲慘處境,作品呼吁新同志關注弱勢群體,強調社會公平正義,。③小說用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情節(jié),向讀者展示了舊社會中人在現實面前的掙扎與沉淪,作者用(答出1點得2分,答出3點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10.【答案】CDF11.【答案】D【解析】“抑李斯之論”的“抑”是“抑制”,《伶官傳序》“抑本其成敗之跡”的“抑”是表示選12.【答案】C【解析】“這導致社會認同缺失,動搖了秦朝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性”錯,以偏概全,在曹囧看來,秦朝傾危13.(1)選舉如果不慎重,就會使得殘害百姓的官吏一批又一批地出現,天地也不能承擔這樣的責任,更何況是圣人呢!(給分點:賊、作、任咎,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4分)(2)秦朝的君王獨自管理天下百姓,所以天下有難,沒有人前來幫助拯救。(給分點:制、傾危、莫,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4分)14.①王夫之以郡縣制為公。(1分)他認為雖然秦始皇一舉顛覆封建,動機是集權一人的“私”,但隨后逐漸打破一姓之私的名位、權力與財富的世襲,不盲目以宗法私情庇護,合理流動的官僚體制,這才是“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2分)②曹冏以封建制為公。(1分)他認為分封使內有宗室輔佐,外有諸侯藩衛(wèi),上則分土列爵以建國,下則分田畫野以居民,成天下一家。(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兩派爭論不休,卻只是徒勞無益地空談,那些可更改,無論古今上下都安于這種制度,這是大勢所趨,若不是合乎天理,又怎能如此呢?實際上,郡縣制在秦始皇之前早就存在。秦始皇所滅亡的,已,并不是把夏、商、周三代所封的諸侯國全部滅掉。那么,秦朝把天下分為郡、分為縣,讓那些有治民才能的人去治理這些郡縣,以盡其才,如此的治民之道難道不算是天下為公嗎?士的兒子永遠做士,農夫的兒子永遠是農夫,然而上天降生人才時是不偏不農夫中不乏杰出之才;杰出之才不可能永遠屈居于愚頑之輩之下,于是不斷有人應時的處境,這種情形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激烈,乃是勢所勢相激而理隨之改變,這莫非是天意?實行選舉制如果擇人不慎,就會造成郡縣守令等地方官殘害百姓的侯王,設置郡守、縣令,但是老天卻用其私心而大行公道,其中的奧妙連鬼神也難以預測,這實第3頁(共4頁)不應該把,一切過錯都歸咎于郡縣制。至于享國不久,乃是為一家的利益考慮著想。秦始皇之所以留下方世罵名,乃是因為太過自私自利了。有些人一方面指責秦始皇的一方面卻又想讓他的子孫永享國位,長治久安,這難道能算是為整個天下考慮的大公無私之心嗎?周三代的君王,封建諸侯,與諸侯共同管理百姓,所以天下有難,則諸侯共同煩憂;秦天下百姓,所以天下有難,沒有人前來幫助拯救。古代賢王都知道一個人秦朝看到周室衰敗,就以為周是因為自身勢力削弱,而被諸侯奪其國。于是廢除也無立錐之地。內無皇族子弟自相輔佐,外無諸侯作為屏障進行保衛(wèi)。當時淳說殷、周他們治理天下,分封子弟和功臣有一千多年。如今陛下統(tǒng)治全國領土,而子弟卻是民。要是突然有春秋時齊國田常、晉國六卿那般作亂的臣子,沒有諸侯屏藩輔助,怎么能拯救敗亂呢?治理國家不效法古人而能保持長久的,是從來沒聽見過的?!鼻厥蓟事爮睦钏沟钠惹凹偈骨厥蓟什杉{淳于越的策略,抑制屏退李斯的意見,割裂國土,分侯就如大樹那樣枝葉相互扶持,首尾相互照應,一方有難八方相救。雖然個別子孫出現無道行為人不可能有商湯與周武王的賢能,可是要想作亂,當其陰謀尚未暴發(fā)時,作亂者就會被殺死,小的陳勝、項羽,又怎么能得以施展身手呢!15.【答案】C【解析】“情緒也隨之漸趨昂揚”錯,如今國家已屬他人,往昔的盛事當然應該“忘卻”,可是想忘卻的東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托福模擬題測試題及答案
-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規(guī)范考核試題
- 2025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擬演練試題(十)
- 模擬試題及題庫導出答案
- 社區(qū)醫(yī)院臨床筆試題及答案
- 工會婦聯考試題及答案
- 高中水循環(huán)考試題及答案
- 高空知識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申論有關民生真題及答案
- 高考改錯考試題目及答案
- 森林防火智能預警監(jiān)測系統(tǒng)方案
- 1200噸黑水虻養(yǎng)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13《黃鶴樓》公開課課件
- 申辦餐飲食品經營許可證:14項管理制度清單
- 為什么籃球可以彈起來
- 第2課 第一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
- 魚池凈化系統(tǒng)施工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冊語法匯總
- 第八屆全國小動物醫(yī)師技能大賽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表式(變電工程土建專業(yè))
- 公司職級職務管理辦法RL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