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_第1頁
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_第2頁
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_第3頁
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_第4頁
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從時代背景看李白詩歌風格形成的因素摘要: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時事著就英雄”。生活在唐朝盛世,特殊的時代(歷史)背景,鑄就了一代巨擎——“詩仙”。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王朝,但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改變由盛轉(zhuǎn)衰終至滅亡的命運。在強盛的唐王朝走向衰敗的同時,也誕生了一代文學巨擎——“詩仙”李白。李白作為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見證者,其文學地位以及對文學的貢獻是無可厚非的。自李白成名一來,對李白風格的論作是多之又多,但都基本上是言其詩歌風格的“飄逸”、“豪放”,“飄逸”、“豪放”固然是李白的詩歌風格,但只是其中之一,其詩歌風格除了“飄逸”、“豪放”之外還有其他風格。對此,安旗先生也曾經(jīng)發(fā)表過專題論述,且言李白的詩歌風格不是“飄逸”、“豪放”就能夠括的,學術(shù)界對此也是頗為關(guān)注的,但目前新興的對李白的“論述”也大多是論述李白詩歌風格的“飄逸”、“豪放”。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時事著就英雄”??梢姡⑿郾旧淼囊蛩毓滩豢缮?,但其外在的時代背景也是無比重要的,李白獨特的詩歌風格與其個性密切相關(guān),但其時代背景的影響也是不可分割的。在不同的時期,也顯示出其不同的風格特色??偟恼f來,其詩歌風格可分為早期的“飄逸”,中期的“豪放”,以及晚期的“悲壯”。一、少年的“飄逸”與“浪漫”李白的生世是撲朔迷離的:有的說他是隴西人(今甘肅),有的說他是四川人,有的說他是山東人,也有人說他是外國人(今吉爾吉斯碎葉城)。李白的出生是個迷,沒有具體的史料能確切說明他的生世,就是李白本人在不同的場合都會說出不同的籍貫;但可以證實的是李白從五歲以后的二十年里都是生活在四川,其父李客在其五歲時遷居到四川綿陽,當時的綿陽青蓮鄉(xiāng);因此,李白在后來也有了“青蓮居士”的稱號。李白的父親是個商人,曾經(jīng)幾次遷居,其名“客”也值得人們深為探討;李白曾自稱是飛將軍李廣之后,但也有人認為李白祖上可能與皇室有關(guān),在武則天當政時期,曾大肆屠殺李姓宗嗣,而使李客幾次遷居,其名也改一“客”字。李白年少時很好學,讀遍諸子百家,又習劍術(shù),是其自己的愛好呢,還是其家世的關(guān)系?這就無從得之了。李白的出生雖然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年幼時是生活在“開元盛世”的時代,安寧的社會也帶給人們安寧的生活,李白對老子、莊子的道是有很深見解的,從其一生的創(chuàng)作和生活都可以明顯的看出。而四川也不缺乏名山大川,李白的成長之路是從四川開始的,四川雄奇壯麗的自然山水和特殊的人文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李白“飄逸”和“浪漫”的氣質(zhì),他行俠仗義,煉丹求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李白成就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四川,當時最為人們傳誦的人物莫過于司馬相如;每個少年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偶像,我想李白心中的偶像便是這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在蜀地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文氣縱云,還拐走富家千金卓文君,可以說司馬相如是要才有才,要錢有錢,要權(quán)有權(quán),又得美女青睞,這又怎能叫人不羨慕呢?少年的李白便向著司馬相如的方向發(fā)展,模仿司馬相如的賦寫下了《明堂賦》《大獵賦》等作品,其中我們可以看出李白的天縱奇才。對于李白的“飄逸”和“浪漫”,人們都一致認為是天生的,別人是學不來的;正如唐寅的《桃花庵歌》所言:“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崩畎资怯兄癜恋馁Y本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边@是一種傲視天下舍我其誰的狂。巴山蜀水養(yǎng)育了“飄逸”、“浪漫”的李白,李白在二十五歲出穿以后,便再也沒有回到過四川。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春,他帶著一名隨從離開了生活過二十年的地方,他先是在蜀中游走了大半年,重登峨眉山。次年春天才真正出川,巴蜀的險山涉水、崇山峻嶺被拋到身后,李白曾有詩《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說到此,可以說李白還是一個沒接觸到社會,沒接觸到官場,身居世外的單純青年,他狂傲不、滿懷抱負,他希望將自己的滿腔熱血灑向大唐王朝,他描繪自己說:“身不滿七尺,而心胸萬丈?!倍ⅰ昂婪拧辈⒆孕诺幕潞暝畎鬃噪x開巴蜀以后,一路順江而下,并且向著自己的仕途邁進。對于李白而言,他不愿意參加科舉考試,考上了還得從小官一步步往上怕;在漢朝有舉孝廉,在唐朝則有取詩士,以詩取士成為了詩人踏入仕途的一條捷徑。在唐朝,這個開放的朝代,各種社會風氣流行,只要有所為便能出名,就想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時代,網(wǎng)絡(luò)名人也是很多的,真正有才學的人是會被認知的。李白便是以詩出名的人,他游覽到楚地時,已經(jīng)成就了其名氣,李白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仕途定能有所成就。他的詩歌風格仍然保持著“飄逸”,但此時,給人感覺更多的是“豪放”,還有“浪漫”。朝鮮詩家李認為李白的“浪漫”風格正是在這一時期形成,李白的“浪漫”是受到屈原《》的影響。此外,李白在楚地認識了一個朋友吳指南,吳指南也是四川人,在旅途中染病身亡,李白出錢安葬了他,后來過了幾年,李白又將其遷葬于城(今武昌)之東;經(jīng)此一事,人們都稱贊李白很講義氣,但也有人認為李白有借此揚名之嫌,就像現(xiàn)在的一些名人總愛搞點八卦新聞出來,以此引起別人的關(guān)注來增加人氣。李白講義氣埋葬了朋友,但為何又要多此一舉,過了幾年又來遷葬。李白經(jīng)楚到了揚州,在揚州后的一年里,李白廣交朋友揮金如土,過的都是豪放不的浪漫生活;在塵世瀟灑夠了還進到天姥山,留下了其尋仙求道的見證《夢游天姥呤留別》(有的詩學家認為這首詩歌是后期李白被唐玄宗罷去,李白游覽眾山后而作)。待其飄渺夠后,回到揚州,李白病倒了,而原來一起瀟灑揮霍的朋友都不來看他,一個個都躲了起來,李白飽償了人間冷暖,寫下了《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也許是李白出家外游以來第一次思想之作。就在李白最危難之時,他的一個朋友還記得他,那就是同是偉大詩人的,孟浩然請郎中為他看病,并為他張羅了一門婚事,女家的祖父曾做過宰相,窮困潦倒的李白應(yīng)下了婚事,并且是倒插門;此后李白又有了錢,又過上了豪放不的生活。后來孟浩然去了揚州,李白作詩送其上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敝蟊阍僖矝]有和孟浩然相見。李白有著任俠的風格,對于一個俠客來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真正的情誼是存在心間的,這也表現(xiàn)出李白豪放不的個性。李白入贅宰相家,又有了錢,但許家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是“人去茶涼”,不足以讓李白踏上仕途之路。李白為了踏入仕途不停地與地方官交接,但其狂傲不的性格又注定李白不可能以此踏入仕途階層。李白以:“高冠佩雄劍,長揖韓荊州?!钡淖藨B(tài)來拜會官員,又怎么能得到官員們的好眼,這樣的狂傲,注定李白的仕途之路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為了踏上仕途,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第一次來到了長安這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雖然李白進了長安,但又因其狂傲不的性格得罪了當朝權(quán)貴,權(quán)貴們從中作梗,使李白空懷抱負而不得施展,李白的希望也化為泡影。李白原抱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希望來到長安,有望成就一番事業(yè),結(jié)果卻出呼意料。這時候的唐王朝仍然處于開元盛世的,全國還是一片榮的局面;李白也正處于旭日動升的狀態(tài),正是生命力最為強勁的時候,加之這是李白在唐王朝政治中心的第一次挫折,可以說并沒有真正觸動李白的信心。李白“豪放”、“飄逸”的個性,他寫下了《長相思》《》等巨作。他懷才不遇,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有結(jié)綠珍,久藏濁水泥。”、“寶刀隱玉匣,銹澀空莓苔。”但他仍然豪情不倒,仍向著理想的高峰沖擊,說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理想抱負,這時的李白還是滿懷豪情壯志的。就這樣,李白在宦海摸爬滾打了十年。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終在機緣之下結(jié)識了玉真公主,通過玉真公主的推薦,唐玄宗召見了李白,李白一躍成為了天子近臣。李白接到詔令只身騎馬飛奔赴長安,他說:“遭逢圣明主,敢進興亡言。”(《書情贈舍人言》),“早懷經(jīng)濟策,特受龍顏顧。”(《贈陽宋少府陟》),“昔騎天子大宛馬,今乘款段諸侯門。”(《江夏贈韋南韓陵冰》),“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jīng)為近臣?!?《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他到晚年都還在回憶:“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青瑣賢。朝天數(shù)換飛龍馬,賜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玉壺吟》)在李白進長安時,所謂是“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他終于如愿以償,就像司馬相如一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在京城里,受到皇帝召見之人又豈會是無名之輩,李太白的名字也不脛而走,可謂是門庭若市,拜訪他的人很多;李白最終憑其才華得到唐玄宗的賞識,被奉為供奉翰林??梢哉f李白實現(xiàn)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豪言。李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他在長安一待三年,作為供奉就必須贊譽皇帝及有權(quán)勢的人,他有三首詩贊譽楊貴妃,就是《清平調(diào)》: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桿。其中《李白大辭典》言:李白的三首《清平調(diào)》是對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諷刺。不過大部分人不這么認為,結(ji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再結(jié)合李白的心境和他急于仕途的心情,李白對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贊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李白生性狂傲,加上他那“豪放”的作風,不免得罪一些小人,從楊國忠捧硯、高力士脫鞋這兩個事件來看,李白的本性可見其然。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楊國忠捧硯,有后人說是楊國忠尊重人才,因為楊國忠的種種劣行,人們才把此事當作是李白在教訓楊國忠;但是高力士呢?太監(jiān)是封建王朝的特殊產(chǎn)物,尤其是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這個太監(jiān)總管也許就懷恨在心,讒陷李白,加之李白那“豪放”的酒鬼形象,最終也使唐玄宗對李白產(chǎn)生了厭惡,以“非廊廟器”和“此人固窮相”為借口,“賜金放還”打發(fā)李白走人,實際上就是把李白放逐出京城。李白一下子從天上掉到了人間,長安這個讓李白風華三年的城市也成了李白的傷心之地。此時,李白的詩歌風格也出現(xiàn)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轉(zhuǎn)變,“一別蹉跎朝市間,青云之高不可攀?!?、“前門長揖后門關(guān),今日結(jié)交明日改。”李白對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有了更深的體會,這也激起了李白的憤慨之情,同時也反映出唐王朝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日中則移,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經(jīng)過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唐王朝最終也由光明走向黑暗,由興盛走向衰弱,由高峰走向低谷。在一時期,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見證者“李白”,這個偉大詩人的創(chuàng)作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李白對自己被小人讒言離間而離開長安,使自己的理想抱負真正化為泡影而憤慨,同時也對賢人受到迫害而抗議。李白往后的詩歌作品也常常喊屈叫冤,為自己鳴不平,并自比于屈原,如同屈原一樣,把權(quán)貴、小人比作是:“鼠虎”、“無鹽”、“東施”、“蕭艾”、“浮云”、“燕雀”、“群雞”等等;而把自己比作“松柏”、“芳草”、“天馬”、“大鵬”、“鸞鳳”、“明珠”等等。這些在李白此間的許多作品中都經(jīng)常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李白憤慨、郁悶的心情。同時,也展現(xiàn)了這一時代的風貌,唐玄宗從開始的勵精圖治到貪奢淫欲、腐敗昏庸,聽信小人的讒言,使得一批真正的文人治士離開了黑暗的官場,忠仁之士慘遭小人毒害,這在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頤事玉階。達也不足貴,窮也不足悲。韓信羞將絳比,彌衡恥逐屠沽兒。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北憩F(xiàn)的淋漓盡至。這些都表現(xiàn)出李白對自己鳴不平,對時世的變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