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量檢測與儀器操作作業(yè)指導書TOC\o"1-2"\h\u18162第1章計量檢測基礎理論 3110881.1計量學概述 326791.2計量單位制與量值傳遞 3151541.3測量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 49631第2章通用計量檢測方法 4314642.1長度測量 4240762.1.1測量工具 4270282.1.2測量方法 4200512.1.3測量注意事項 5224082.2角度測量 5279702.2.1測量工具 5207272.2.2測量方法 5195472.2.3測量注意事項 5263832.3重量測量 5120362.3.1測量工具 548382.3.2測量方法 5266742.3.3測量注意事項 52279第3章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668263.1傳感器概述 6186003.2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分類 661543.2.1工作原理 6215713.2.2分類 6156593.3常用傳感器及其應用 650363.3.1力傳感器 6242333.3.2溫度傳感器 6193643.3.3濕度傳感器 7119183.3.4光電傳感器 733713.3.5氣體傳感器 731903.3.6磁傳感器 7270423.3.7聲波傳感器 7316503.3.8生物傳感器 722792第4章檢測儀器概述 758444.1檢測儀器分類與組成 7273694.2檢測儀器的功能指標 8225114.3檢測儀器的選用與維護 824571第5章電子天平操作 8311505.1電子天平的結構與原理 8311065.1.1結構描述 8112445.1.2工作原理 9299345.2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9223555.2.1開機與預熱 975085.2.2稱量操作 9213635.2.3清零與去皮 9270475.2.4稱量結果記錄與數(shù)據(jù)處理 9190775.3電子天平的校準與維護 956105.3.1校準方法 983055.3.2維護注意事項 1022184第6章萬用表操作 1078846.1萬用表的結構與功能 103746.1.1結構概述 10301786.1.2功能介紹 1067396.2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10253616.2.1測量前的準備 10299746.2.2測量操作步驟 1038376.3萬用表的校準與故障處理 11213306.3.1校準 1126636.3.2故障處理 1127223第7章示波器操作 11180917.1示波器的原理與分類 11230947.1.1原理 1138847.1.2分類 1197207.2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12295027.2.1開機準備 12323507.2.2基本操作 12195377.2.3測量操作 12317287.3示波器在實際測量中的應用 12108487.3.1信號觀察 1225877.3.2故障診斷 122467.3.3諧波分析 1252977.3.4信號調(diào)制與解調(diào) 123297.3.5數(shù)字信號分析 12210097.3.6其他應用 1312858第8章頻譜分析儀操作 1360638.1頻譜分析儀的原理與結構 1374788.1.1原理概述 13214738.1.2結構組成 13244018.2頻譜分析儀的使用方法 13243488.2.1開機準備 13102628.2.2參數(shù)設置 13102458.2.3信號接入 13153198.2.4頻譜分析 1363908.2.5數(shù)據(jù)記錄與輸出 13321348.3頻譜分析儀在信號測量中的應用 14191958.3.1信號識別 14256998.3.2信號監(jiān)測 14310448.3.3信號分析 1492158.3.4故障診斷 144218.3.5產(chǎn)品研發(fā)與測試 1416736第9章激光測距儀操作 14249899.1激光測距儀的原理與分類 14261909.1.1原理 14237929.1.2分類 1430969.2激光測距儀的使用方法 1586819.2.1開機與校準 1585179.2.2測量操作 1583729.2.3關閉與存儲 15107709.3激光測距儀的維護與故障處理 15139329.3.1日常維護 1565779.3.2故障處理 154571第10章計量檢測質量控制 152115010.1計量檢測質量管理體系 15998410.1.1質量管理體系構建 152830010.1.2質量管理體系運行 162861410.2計量檢測質量控制方法 161297410.2.1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 162755310.2.2質量控制指標 163160310.3計量檢測質量改進措施與實踐 16740410.3.1質量改進策略 1674310.3.2質量改進實踐 16第1章計量檢測基礎理論1.1計量學概述計量學是一門研究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的科學。它包括測量理論、測量技術、測量方法和測量誤差分析等方面內(nèi)容。計量學旨在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和統(tǒng)一,為科學技術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提供基礎保障。1.2計量單位制與量值傳遞計量單位制是量度某一物理量的標準體系。國際單位制(SI)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計量單位制。我國已全面采用國際單位制,為量值傳遞提供統(tǒng)一和準確的基礎。量值傳遞是指通過計量標準和儀器設備,將已知量值傳遞到被測量對象的過程。量值傳遞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1)計量基準:是國家或國際承認的某一量的最高準確度標準。(2)計量標準:是根據(jù)計量基準建立的,用于檢定或校準工作計量器具的測量標準。(3)工作計量器具:是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測量儀器和設備。(4)測量過程:是將計量標準傳遞到被測量對象的過程。1.3測量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測量誤差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實值之間的差異。測量誤差分為系統(tǒng)誤差、隨機誤差和粗大誤差。(1)系統(tǒng)誤差:在一定的測量條件下,測量結果偏離真實值的程度和符號保持不變或按一定規(guī)律變化的誤差。(2)隨機誤差:在相同的測量條件下,多次測量結果相互不一致的誤差。(3)粗大誤差:由于操作失誤、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明顯偏離真實值的誤差。數(shù)據(jù)處理是對測量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和表達的過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減小測量誤差,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數(shù)據(jù)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1)數(shù)據(jù)篩選:排除粗大誤差,保留可靠的數(shù)據(jù)。(2)數(shù)據(jù)修約: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數(shù)據(jù)進行四舍五入處理。(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算測量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標準差等統(tǒng)計量,分析測量結果的可靠性。(4)誤差分析:分析測量誤差的來源、性質和大小,為改進測量方法和提高測量準確度提供依據(jù)。第2章通用計量檢測方法2.1長度測量2.1.1測量工具長度測量主要采用鋼直尺、卷尺、游標卡尺、千分尺等工具。根據(jù)測量精度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2.1.2測量方法(1)直接測量:將被測物體放置在測量工具上,直接讀取測量值。(2)間接測量:通過測量與被測長度相關的其他長度,然后計算得到被測長度的值。2.1.3測量注意事項(1)保持測量工具的清潔、干燥,避免因污染、潮濕等原因影響測量精度。(2)使用測量工具時,避免用力過猛,以免損壞工具或影響測量精度。(3)測量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測量工具的刻度線,保證讀取準確的測量值。2.2角度測量2.2.1測量工具角度測量主要采用量角器、萬能角度尺、電子角度儀等工具。根據(jù)測量范圍和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2.2.2測量方法(1)直接測量:將測量工具與被測角度對齊,直接讀取測量值。(2)間接測量:通過測量與被測角度相關的其他角度或長度,然后計算得到被測角度的值。2.2.3測量注意事項(1)保證測量工具的穩(wěn)定,避免因工具晃動導致測量誤差。(2)讀取測量值時,視線應垂直于測量工具的刻度線,以減小視差誤差。(3)在測量過程中,注意觀察測量工具的零位,防止因工具偏移導致測量誤差。2.3重量測量2.3.1測量工具重量測量主要采用天平、電子秤、吊秤等工具。根據(jù)測量范圍和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2.3.2測量方法(1)直接測量:將被測物體放置在測量工具上,直接讀取重量值。(2)間接測量:通過測量與被測物體相關的其他重量,然后計算得到被測物體的重量。2.3.3測量注意事項(1)保證測量工具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避免因工具誤差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2)在測量過程中,注意避免振動、風力等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3)使用電子秤等數(shù)字顯示式測量工具時,要待數(shù)值穩(wěn)定后再讀取重量值。第3章傳感器技術與應用3.1傳感器概述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感知指定量的物理或化學信息,并將其轉換成可用信號的裝置。在現(xiàn)代計量檢測與儀器操作領域,傳感器技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傳感器能夠實現(xiàn)對待測參數(shù)的實時監(jiān)測,為各種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支持。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傳感器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3.2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分類3.2.1工作原理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和信號處理電路三個部分。敏感元件負責感知被測量的物理或化學信息,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轉換元件將敏感元件輸出的電信號轉換為便于傳輸和處理的信號形式;信號處理電路對轉換后的信號進行放大、濾波、線性化等處理,使其滿足實際應用需求。3.2.2分類根據(jù)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敏感元件的不同,傳感器可分為以下幾類:(1)物理傳感器:利用物理效應(如力、熱、光、磁等)進行測量,如應變片、熱敏電阻、光敏電阻等。(2)化學傳感器:利用化學效應(如電化學反應、氣體分子吸附等)進行測量,如氣敏傳感器、濕敏傳感器等。(3)生物傳感器:利用生物材料(如酶、抗體、細胞等)進行測量,如酶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等。(4)光電傳感器:利用光電效應進行測量,如光敏二極管、光電開關等。3.3常用傳感器及其應用3.3.1力傳感器力傳感器主要用于測量各種力的大小,如拉力、壓力、扭矩等。常見力傳感器包括應變片式力傳感器、壓電式力傳感器和磁電式力傳感器等。力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建筑結構監(jiān)測、醫(yī)療設備等領域。3.3.2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用于測量溫度,常見類型有熱敏電阻、熱電偶、集成溫度傳感器等。溫度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控制、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3.3.3濕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用于測量環(huán)境中的濕度,主要有電容式濕度傳感器、電阻式濕度傳感器等。濕度傳感器在氣象、農(nóng)業(yè)、實驗室環(huán)境控制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3.3.4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利用光電效應,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常見光電傳感器有光敏二極管、光電開關、光電池等。光電傳感器廣泛應用于自動控制、視覺、安全檢測等領域。3.3.5氣體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用于檢測環(huán)境中的氣體成分和濃度,主要有氣敏電阻、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等。氣體傳感器在環(huán)保、工業(yè)安全、醫(yī)療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3.3.6磁傳感器磁傳感器用于檢測磁場強度、方向等參數(shù),常見類型有霍爾效應傳感器、磁阻傳感器等。磁傳感器在汽車、通信、導航等領域有廣泛應用。3.3.7聲波傳感器聲波傳感器利用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特性進行測量,如超聲波傳感器、聲阻抗傳感器等。聲波傳感器在醫(yī)療、工業(yè)檢測、地質勘探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3.3.8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利用生物材料對待測物進行識別和檢測,如酶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等。生物傳感器在生物醫(yī)學、食品安全、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第4章檢測儀器概述4.1檢測儀器分類與組成檢測儀器根據(jù)其功能、測量原理及適用范圍,可分為以下幾類:電子測量儀器、光學測量儀器、機械測量儀器、熱學測量儀器等。各類檢測儀器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傳感器:將待測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是檢測儀器的基礎和關鍵部分。(2)信號處理電路:對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進行處理,包括放大、濾波、線性化等。(3)顯示與輸出裝置:將處理后的信號以數(shù)字、圖形等形式顯示出來,或輸出至其他設備。(4)控制器:對整個檢測儀器進行控制,實現(xiàn)測量、數(shù)據(jù)處理等功能。4.2檢測儀器的功能指標評價檢測儀器功能的主要指標有以下幾方面:(1)測量范圍:儀器能夠測量的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分辨率:儀器能夠區(qū)分的最小物理量變化。(3)精度:儀器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偏差。(4)穩(wěn)定性:儀器在長時間內(nèi)能保持其功能指標不變的程度。(5)重復性:在相同條件下,儀器多次測量同一物理量時,測量結果的一致性。(6)響應時間:儀器從接收信號到輸出穩(wěn)定測量結果所需的時間。4.3檢測儀器的選用與維護選用檢測儀器時,應根據(jù)以下原則進行:(1)測量需求:根據(jù)實際測量需求,選擇適用于所需測量范圍的儀器。(2)功能指標:考慮儀器的分辨率、精度、穩(wěn)定性等功能指標,以滿足測量要求。(3)使用環(huán)境:考慮儀器使用環(huán)境,如溫度、濕度、電磁干擾等,保證儀器正常工作。(4)操作簡便性:選擇操作簡便、易于維護的儀器,提高工作效率。檢測儀器的維護應遵循以下措施:(1)定期檢查:對儀器進行定期檢查,保證各部件正常工作。(2)清潔保養(yǎng):保持儀器清潔,防止灰塵、污垢等影響儀器功能。(3)防潮防震:避免將儀器置于潮濕、震動環(huán)境中,以免影響儀器功能。(4)規(guī)范操作: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的儀器損壞。(5)及時維修:發(fā)覺儀器故障時,及時進行維修,避免影響正常使用。第5章電子天平操作5.1電子天平的結構與原理5.1.1結構描述電子天平主要由稱重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顯示單元、操作面板、防風罩等部分組成。其中,稱重傳感器是將物品的質量轉換成電信號的核心部件;信號處理電路負責對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進行處理,以實現(xiàn)高精度測量;顯示單元用于直觀顯示測量結果;操作面板供用戶進行各項操作設置;防風罩則有效降低環(huán)境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5.1.2工作原理電子天平采用電磁力平衡原理進行測量。當物體放置在稱重傳感器上時,傳感器會受到力的作用,產(chǎn)生相應的電信號。信號處理電路將這個電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通過微處理器進行放大、濾波、校準等處理,最終得到物體的質量值,并在顯示單元上顯示。5.2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5.2.1開機與預熱(1)將電子天平放置在穩(wěn)定、水平的臺面上。(2)接通電源,打開電子天平。(3)根據(jù)說明書要求進行預熱,預熱時間視具體型號而定。5.2.2稱量操作(1)待電子天平預熱完畢,將待測物品放置在電子天平的稱盤上。(2)等待電子天平顯示穩(wěn)定后,讀取測量結果。(3)稱量過程中避免振動、氣流等外界因素干擾。5.2.3清零與去皮(1)在進行下一次稱量前,保證電子天平已清零。(2)如需去除容器重量,可使用去皮功能。5.2.4稱量結果記錄與數(shù)據(jù)處理(1)記錄稱量結果,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2)根據(jù)需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求平均值、計算相對誤差等。5.3電子天平的校準與維護5.3.1校準方法(1)使用前校準:將標準砝碼放置在電子天平的稱盤上,檢查顯示值與砝碼標稱值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需進行校準。(2)定期校準:根據(jù)使用頻率和說明書要求,定期進行校準。5.3.2維護注意事項(1)保持電子天平清潔,避免水、灰塵等進入內(nèi)部。(2)使用過程中,避免劇烈振動和沖擊。(3)遵循電子天平的使用壽命,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4)定期檢查電子天平的功能,保證測量精度。第6章萬用表操作6.1萬用表的結構與功能6.1.1結構概述萬用表是一種多功能的電氣測量儀器,主要由顯示屏、功能旋鈕、測量探頭、電路板、電池倉等部分組成。其設計緊湊,便于攜帶和操作。6.1.2功能介紹萬用表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電壓測量:可測量直流電壓(DC)和交流電壓(AC);(2)電流測量:可測量直流電流(DC)和交流電流(AC);(3)電阻測量:可測量各種電阻值;(4)二極管測試:檢測二極管的導通功能;(5)通斷測試:判斷電路的通斷狀態(tài);(6)電容測量:測量電容器的容量;(7)溫度測量:測量物體的溫度。6.2萬用表的使用方法6.2.1測量前的準備(1)檢查萬用表外觀是否完好,連接線是否完好;(2)確認電池電量充足,保證萬用表正常工作;(3)了解被測電路或元件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測量功能和量程。6.2.2測量操作步驟(1)將功能旋鈕轉到所需的測量功能;(2)根據(jù)被測對象選擇合適的量程;(3)將測量探頭連接到被測電路或元件;(4)讀取顯示屏上的測量值;(5)測量完成后,將功能旋鈕轉到“關閉”位置,關閉萬用表。6.3萬用表的校準與故障處理6.3.1校準為保證測量精度,萬用表需定期進行校準。校準方法如下:(1)準備標準電阻、電壓源等標準設備;(2)將功能旋鈕轉到電阻、電壓等測量功能,按照標準設備的數(shù)值進行校準;(3)若測量值與標準值存在偏差,可調(diào)整萬用表的校準電位器,直至測量值與標準值相符。6.3.2故障處理萬用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以下故障,可根據(jù)以下方法進行處理:(1)顯示屏無顯示:檢查電池電量,若電量不足,更換電池;若仍無顯示,考慮萬用表內(nèi)部故障,需送修;(2)測量值不準確:檢查量程選擇是否合適,進行校準;(3)測量功能失效:檢查功能旋鈕是否損壞,若損壞,更換旋鈕;(4)測量探頭損壞:更換測量探頭;(5)其他故障:根據(jù)萬用表說明書和實際狀況,進行相應處理或送修。第7章示波器操作7.1示波器的原理與分類7.1.1原理示波器是一種電子測量儀器,用于觀察各種電壓信號的波形。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屏幕,將輸入的電壓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從而直觀地顯示電壓波形。7.1.2分類根據(jù)示波器的功能和特點,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1)模擬示波器:通過陰極射線管直接顯示電壓波形,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但測量精度較低。(2)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采用數(shù)字信號處理技術,將輸入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具有更高的測量精度和更多的功能。(3)數(shù)字熒光示波器:結合了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和模擬示波器的特點,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和實時性。(4)手持式示波器:便攜式設計,適用于現(xiàn)場測試。7.2示波器的使用方法7.2.1開機準備(1)將示波器連接至交流電源。(2)打開示波器,進行自檢。(3)檢查示波器探頭是否完好,連接探頭至示波器。7.2.2基本操作(1)調(diào)整示波器探頭衰減系數(shù)。(2)設置示波器通道,選擇合適的觸發(fā)方式。(3)調(diào)整示波器的時間基準和垂直增益。(4)觀察并調(diào)整波形至合適位置。7.2.3測量操作(1)將示波器探頭接觸被測電路。(2)觀察波形,分析信號特性。(3)根據(jù)需要,進行波形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等操作。7.3示波器在實際測量中的應用7.3.1信號觀察利用示波器觀察電路中的信號波形,分析信號的頻率、幅度、相位等參數(shù)。7.3.2故障診斷通過觀察電路中異常波形,定位故障點,為維修提供依據(jù)。7.3.3諧波分析對信號進行諧波分析,了解信號失真程度,為信號處理提供參考。7.3.4信號調(diào)制與解調(diào)利用示波器觀察調(diào)制信號和解調(diào)信號,分析調(diào)制解調(diào)過程。7.3.5數(shù)字信號分析對數(shù)字信號進行觀察,分析信號邊沿、脈寬等參數(shù),評估信號質量。7.3.6其他應用根據(jù)實際需求,利用示波器進行功率測量、噪聲分析等。第8章頻譜分析儀操作8.1頻譜分析儀的原理與結構8.1.1原理概述頻譜分析儀是一種測量設備,用于分析信號的頻譜特性。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對信號進行快速傅里葉變換(FFT),將時域信號轉換為頻域信號,從而獲得信號的頻譜分布。頻譜分析儀主要由模擬前端、數(shù)字信號處理單元、顯示單元等組成。8.1.2結構組成(1)模擬前端:包括輸入放大器、濾波器、混頻器等,負責對輸入信號進行放大、濾波和混頻處理。(2)數(shù)字信號處理單元:主要包括ADC(模數(shù)轉換器)、DSP(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等,用于實現(xiàn)信號的數(shù)字化處理和快速傅里葉變換。(3)顯示單元:采用液晶顯示屏或其他顯示設備,直觀地展示信號的頻譜特性。8.2頻譜分析儀的使用方法8.2.1開機準備(1)保證頻譜分析儀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檢查電源、連接線等是否完好。(2)開啟頻譜分析儀,等待設備自檢完成。8.2.2參數(shù)設置(1)根據(jù)被測信號的特點,設置合適的中心頻率、帶寬、參考電平等參數(shù)。(2)選擇合適的觸發(fā)方式,如自由運行、邊沿觸發(fā)等。8.2.3信號接入將待測信號通過合適的連接線接入頻譜分析儀的輸入端口。8.2.4頻譜分析(1)觀察頻譜分析儀顯示的頻譜波形,了解信號的頻譜特性。(2)根據(jù)需要,可進行峰值搜索、最大保持等操作,以便更準確地分析信號。8.2.5數(shù)據(jù)記錄與輸出將分析結果保存為數(shù)據(jù)文件,如有需要,可通過打印機、USB等接口輸出。8.3頻譜分析儀在信號測量中的應用8.3.1信號識別通過對信號的頻譜分析,可以識別出信號中的各個頻率分量,從而判斷信號的類型和特性。8.3.2信號監(jiān)測實時監(jiān)測信號的頻譜變化,以便及時發(fā)覺異常情況,如信號干擾、頻率偏移等。8.3.3信號分析對信號的頻譜進行分析,可以獲得信號的幅度、相位、頻率等參數(shù),為信號處理提供依據(jù)。8.3.4故障診斷通過對比正常信號與故障信號的頻譜差異,可以定位故障原因,為設備維護提供參考。8.3.5產(chǎn)品研發(fā)與測試在產(chǎn)品研發(fā)和測試過程中,頻譜分析儀可用于評估信號的頻譜功能,保證產(chǎn)品符合設計要求。第9章激光測距儀操作9.1激光測距儀的原理與分類9.1.1原理激光測距儀是利用激光束進行距離測量的儀器。其基本原理是:激光發(fā)射器發(fā)出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目標物體上后,反射回測距儀的接收器。通過計算激光發(fā)射與接收之間的時間差,乘以光速,即可得到激光測距儀與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9.1.2分類激光測距儀主要分為以下幾種:(1)脈沖式激光測距儀:通過發(fā)射脈沖激光,測量激光往返時間,從而計算距離。(2)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事業(yè)單位工勤技能-山西-山西電工三級(高級工)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業(yè)單位工勤技能-山西-山西放射技術員三級(高級工)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
- 單位食堂組建流程方案(3篇)
- 項目實施施工方案(3篇)
- 集體活動現(xiàn)場處置方案(3篇)
- 全球市場概述課件
- 2025年食品安全知識在線考試考試試題集(附答案)
- 全民閱讀條例課件
- 2025年城市燃氣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城市燃氣安全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活動策劃合同協(xié)議范本
- 花卉學 二年生花卉
- 附件1:中國聯(lián)通動環(huán)監(jiān)控系統(tǒng)B接口技術規(guī)范(V3.0)
- 箱變設備臺賬
- GB/T 1185-2006光學零件表面疵病
- 微課(比喻句)講課教案課件
- 銀行間本幣市場業(yè)務簡介
- 2023年廈門東海職業(yè)技術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遼陽市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yè)資格區(qū)域科目考試題庫(含答案)
- (完整版)劍橋通用五級PET考試練習題
- DB32- 4385-2022《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鋼絲繩課件-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