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及答案-高中歷史必修第三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1頁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及答案-高中歷史必修第三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2頁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及答案-高中歷史必修第三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3頁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及答案-高中歷史必修第三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4頁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及答案-高中歷史必修第三冊-人民版-2024-2025學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七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19世紀60年代,用于改善蒸汽機效率的最重要發(fā)明是?A、改良的煉鋼技術B、卡諾循環(huán)C、煤氣機D、熱機效率改進機制2、以下哪位科學家被認為是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者?A、尼古拉·特斯拉B、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C、邁克爾·法拉第D、亨利·奧斯特3、題干: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以下哪項技術的發(fā)明標志著電力時代的到來?A.電話B.電動機C.摩托車D.電燈4、題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主要解決了以下哪個領域的問題?A.物理學的時空觀B.生物學的遺傳問題C.地球物理學的板塊構造理論D.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完善5、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這一發(fā)現對現代電力工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下關于電磁感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后,立即將其應用于發(fā)電領域B.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是法拉第個人的孤獨努力,沒有其他科學家的參與C.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使得電報和電話技術得到了迅速發(fā)展D.法拉第在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之前,就已經完成了電磁學的所有基本理論6、20世紀40年代,美國科學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這一發(fā)現對生物學和醫(yī)學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以下關于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揭示了遺傳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機制B.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是基于X射線衍射實驗的結果C.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使得基因工程成為可能D.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提出后,人類對生命的認識發(fā)生了革命性變化7、英國工業(yè)革命期間,最早使用的動力機器是?A、蒸汽機B、電動機C、水車D、內燃機8、下列哪位科學家因其在光電效應方面的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A、馬克斯·普朗克B、愛因斯坦C、尼爾斯·玻爾D、羅森布拉特9、在19世紀末期,下列哪位科學家被譽為“無線電之父”?A.馬可尼B.貝爾C.諾貝爾D.愛迪生1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下列哪個國家成為了世界工業(yè)生產中心?A.中國B.法國C.英國D.德國11、19世紀末,下列哪一項不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主要科技成果?A.電力B.內燃機C.摩擦生熱D.鋼鐵12、以下哪一項不是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特點?A.高速發(fā)展B.應用廣泛C.橫向聯(lián)系緊密D.重視基礎理論研究13、科學理論往往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推動了科學本身的發(fā)展,還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下面哪一個科學理論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A、細胞學說B、進化論C、相對論D、量子理論14、自工業(yè)革命以來,技術進步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下面哪一項技術的應用最直接提升了20世紀初的工業(yè)生產效率,同時也對社會結構和經濟分布產生了重大影響?A、蒸汽機B、電力C、內燃機D、計算機15、1846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當斯基于萬有引力定律預測了()這顆新行星的存在。A.土星B.天王星C.海王星D.冥王星16、下列哪項技術是在19世紀90年代之后,通過電報、電話、無線電等通信工具迅速傳播開來的?A.蒸汽機車B.輪船C.電影D.電力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葉,英國人斯蒂芬森發(fā)明了蒸汽機車,標志著人類進入了鐵路時代。此后,火車迅速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為火車普及后的一幅插圖。材料二:20世紀中葉,美國人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人類進入了航空時代。飛機的發(fā)明使得遠距離旅行變得可能,極大地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時空距離,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1)根據材料一,簡述蒸汽機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2)結合材料二,分析飛機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二題【題目】近現代以來,科學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圍繞以電力為核心的科技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電力在哪些主要領域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試舉出兩個具體事例說明電力技術在交通、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0分)(2)電力作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標志,為何能夠引發(fā)如此廣泛的社會變革?試從工業(yè)、交通、通訊、生活等方面進行分析。(15分)第三題請結合材料,分析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原因和特點。材料一:“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辈牧隙骸靶梁ジ锩?,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受到了一系列的刺激和挑戰(zhàn),許多科學家紛紛開展科學研究,推動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20世紀20年代,中國科技事業(yè)進入了一個短暫的黃金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科學家和科技成就?!辈牧先骸靶轮袊闪⒑?,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fā)展,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培養(yǎng)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力推動科學技術研究?!瘍蓮椧恍恰难兄瞥晒?,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钡谒念}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這一發(fā)現為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0世紀初,馬可尼等人成功實現了無線電通信,無線電報、無線電廣播、電視等逐漸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材料二:20世紀40-5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研發(fā)計算機。經過多年的努力,計算機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出現了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此后,計算機技術迅速發(fā)展,逐漸從軍事領域走向民用,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1)根據材料一,簡述電磁波發(fā)現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40-50年代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特點及其影響?!秾n}七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19世紀60年代,用于改善蒸汽機效率的最重要發(fā)明是?A、改良的煉鋼技術B、卡諾循環(huán)C、煤氣機D、熱機效率改進機制答案:D解析:熱機效率改進是19世紀60年代蒸汽機技術進步的關鍵方面,這一時期的技術革新顯著提高了蒸汽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范圍。而卡諾循環(huán)、煤氣機等概念是后來發(fā)展的。2、以下哪位科學家被認為是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者?A、尼古拉·特斯拉B、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C、邁克爾·法拉第D、亨利·奧斯特答案:C解析:邁克爾·法拉第在1831年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這是電磁學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尼古拉·特斯拉雖然在電磁技術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者是法拉第。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則是電磁學理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亨利·奧斯特在1820年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但電磁感應的發(fā)現比他晚。3、題干: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以下哪項技術的發(fā)明標志著電力時代的到來?A.電話B.電動機C.摩托車D.電燈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電動機的發(fā)明和應用,使得電力的廣泛應用成為可能,標志著電力時代的到來。電話、摩托車和電燈雖然也是重要的發(fā)明,但它們并不是電力時代到來的直接標志。因此,正確答案是B.電動機。4、題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主要解決了以下哪個領域的問題?A.物理學的時空觀B.生物學的遺傳問題C.地球物理學的板塊構造理論D.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完善答案:A解析: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主要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它們主要解決了物理學中的時空觀問題,揭示了時空和物質的關系,以及引力對時間的影響。生物學、地球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重大問題分別涉及遺傳學、板塊構造理論以及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構建,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無關。因此,正確答案是A.物理學的時空觀。5、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這一發(fā)現對現代電力工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下關于電磁感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后,立即將其應用于發(fā)電領域B.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是法拉第個人的孤獨努力,沒有其他科學家的參與C.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使得電報和電話技術得到了迅速發(fā)展D.法拉第在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之前,就已經完成了電磁學的所有基本理論答案:C解析: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確實推動了電報和電話技術的發(fā)展。選項A錯誤,因為法拉第在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后,并未立即應用于發(fā)電領域。選項B錯誤,因為電磁感應現象的發(fā)現是法拉第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成果,并非孤獨努力。選項D錯誤,因為法拉第在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之前,電磁學的基本理論尚未完全建立。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6、20世紀40年代,美國科學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這一發(fā)現對生物學和醫(yī)學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以下關于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揭示了遺傳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機制B.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是基于X射線衍射實驗的結果C.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使得基因工程成為可能D.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提出后,人類對生命的認識發(fā)生了革命性變化答案:D解析: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確實對人類對生命的認識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并非是革命性變化。選項A、B和C都是正確的描述。選項D過于絕對,因此是不正確的描述。所以,正確答案是D。7、英國工業(yè)革命期間,最早使用的動力機器是?A、蒸汽機B、電動機C、水車D、內燃機答案:C解析:早期的英國工業(yè)革命主要依靠水力作為動力來源,最常見的就是水車。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是在后來,特別是在詹姆斯·瓦特改進蒸汽機之后。8、下列哪位科學家因其在光電效應方面的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A、馬克斯·普朗克B、愛因斯坦C、尼爾斯·玻爾D、羅森布拉特答案:B解析: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論解釋了光電效應,這項理論為他贏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9、在19世紀末期,下列哪位科學家被譽為“無線電之父”?A.馬可尼B.貝爾C.諾貝爾D.愛迪生答案:A解析:馬可尼是意大利的發(fā)明家和企業(yè)家,他被普遍認為是無線電通信技術的先驅,被譽為“無線電之父”。他的工作為后來無線電廣播和電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下列哪個國家成為了世界工業(yè)生產中心?A.中國B.法國C.英國D.德國答案:C解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主要發(fā)生在大約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英國,由于英國的工業(yè)化進程加速,英國迅速成為了世界工業(yè)生產中心。這一時期的英國在煤炭、紡織、鐵路等行業(yè)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對全球工業(yè)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1、19世紀末,下列哪一項不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的主要科技成果?A.電力B.內燃機C.摩擦生熱D.鋼鐵答案:C解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電力、內燃機、鋼鐵等都是重要的科技成果,而摩擦生熱并不是一項科技成果,因此選C。12、以下哪一項不是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特點?A.高速發(fā)展B.應用廣泛C.橫向聯(lián)系緊密D.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答案:D解析: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特點包括高速發(fā)展、應用廣泛、橫向聯(lián)系緊密等,而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并不是這一時期的特點,因此選D。13、科學理論往往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推動了科學本身的發(fā)展,還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下面哪一個科學理論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A、細胞學說B、進化論C、相對論D、量子理論答案:C解析:相對論是由愛因斯坦在1905年和1915年分別提出的,它改變了人類對時間、空間和重力的理解,對現代物理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4、自工業(yè)革命以來,技術進步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下面哪一項技術的應用最直接提升了20世紀初的工業(yè)生產效率,同時也對社會結構和經濟分布產生了重大影響?A、蒸汽機B、電力C、內燃機D、計算機答案:B解析:電力的廣泛應用開啟了電氣時代,大幅度提高了工業(yè)生產效率,同時也促進了電力設備、電氣化鐵路等的快速發(fā)展,對工業(yè)布局和社會經濟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15、1846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當斯基于萬有引力定律預測了()這顆新行星的存在。A.土星B.天王星C.海王星D.冥王星答案:C解析:1846年德國天文學家加勒根據英國天文學家亞當斯和法國天文學家勒維耶計算出的軌道,發(fā)現了海王星,驗證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因此,正確答案是C。16、下列哪項技術是在19世紀90年代之后,通過電報、電話、無線電等通信工具迅速傳播開來的?A.蒸汽機車B.輪船C.電影D.電力答案:C解析:19世紀90年代電影技術逐漸成熟,并通過電報、電話、無線電等通信工具迅速傳播開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蒸汽機車和輪船在19世紀初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電力雖然在后期開始普及,但電影技術的迅速傳播更為突出。因此,正確答案是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葉,英國人斯蒂芬森發(fā)明了蒸汽機車,標志著人類進入了鐵路時代。此后,火車迅速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為火車普及后的一幅插圖。材料二:20世紀中葉,美國人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人類進入了航空時代。飛機的發(fā)明使得遠距離旅行變得可能,極大地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時空距離,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1)根據材料一,簡述蒸汽機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2)結合材料二,分析飛機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答案:(1)蒸汽機車的發(fā)明使得交通運輸更加迅速、便捷,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2)飛機的發(fā)明使得遠距離旅行變得可能,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時空距離,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蒸汽機車和飛機發(fā)明對社會影響的理解。通過閱讀材料,學生需要分析蒸汽機車和飛機分別對交通運輸、時空距離、國際交流和經濟發(fā)展的作用,從而得出蒸汽機車和飛機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在回答時,要注意結合所學知識,準確描述蒸汽機車和飛機對社會發(fā)展的具體影響。第二題【題目】近現代以來,科學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圍繞以電力為核心的科技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電力在哪些主要領域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試舉出兩個具體事例說明電力技術在交通、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0分)(2)電力作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標志,為何能夠引發(fā)如此廣泛的社會變革?試從工業(yè)、交通、通訊、生活等方面進行分析。(15分)【答案】(1)電力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交通領域:電力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了交通工具的發(fā)展和革新。例如,1879年,德國工程師哥特利布·戴姆勒發(fā)明了第一輛內燃機驅動的三輪汽車,這標志著汽車時代的開始。到了20世紀初期,以電力為動力源的鐵路更加廣泛地應用于城市交通和貨物運輸,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日常生活:電力使得電燈、電扇、洗衣機等一系列電器產品進入家庭,簡化了家務勞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照明方面,電燈的出現不僅使得夜晚的城市更加明亮,還在很大程度上延長了工作和學習時間,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例如,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力考古研究團隊發(fā)現,美國電燈安裝數量的增加直接相關于教育水平的提高。(2)電力之所以能夠引發(fā)廣泛的社會變革,原因如下:工業(yè)生產:電力的引入使得工業(y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電機的使用使得車間的運轉更加流暢,提高了生產力,降低了成本。交通運輸:電力驅動的引擎被應用在火車站的運營中,減少了人力依賴,使運輸更加便捷和高效。通訊:電力驅動的無線電廣播被廣泛使用,為信息傳播開辟了新的途徑,使得消息傳播得更快更廣。生活便捷:電力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各種家用電器得以普及,如電燈、電扇、洗衣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質。社會結構:電力推動了城市化進程,促進了新工業(yè)區(qū)的形成,大量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導致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能源結構:電力的使用替代了以往傳統(tǒng)的煤炭等燃料,推動了能源結構的變革,促進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和實踐?!窘馕觥勘绢}旨在通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電力的應用實例和影響,理解科技進步對社會的全面推動作用。答題時需結合具體事例,從多個角度分析電力技術對工業(yè)、交通、通信、日常生活乃至社會結構的廣泛影響。第三題請結合材料,分析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原因和特點。材料一:“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辈牧隙骸靶梁ジ锩?,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受到了一系列的刺激和挑戰(zhàn),許多科學家紛紛開展科學研究,推動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20世紀20年代,中國科技事業(yè)進入了一個短暫的黃金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科學家和科技成就?!辈牧先骸靶轮袊闪⒑螅覈叨戎匾暱茖W技術發(fā)展,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培養(yǎng)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力推動科學技術研究?!瘍蓮椧恍恰难兄瞥晒?,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贝鸢福涸蚍治觯?.傳入西方先進技術和思想:如材料一所述,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辛亥革命后的社會變革:辛亥革命后,社會政治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土壤。3.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如材料三所述,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fā)展,制定規(guī)劃和培養(yǎng)人才,促進了科技的快速發(fā)展。特點分析:1.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從洋務運動的借鑒學習到辛亥革命后的自主探索,再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快速發(fā)展,呈現出漸進性特點。2.中國近代科學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