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藐葭》
—、選擇
1、《詩經(jīng)》中用于祭祀宗廟的樂歌,稱為(2)
①風(fēng)②頌③大雅④小雅
2、在《詩經(jīng)》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1)
①風(fēng)②頌③大雅④小雅
3、《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中"興"的句子是()
①淇水湯湯,漸車惟裳②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③于嗟鳩兮,無食桑意④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4、《詩經(jīng)?秦風(fēng)?兼葭》中"興"的句子是(1)
①紫葭蒼蒼,白露為霜。②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③溯河從之,道阻且長。④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二、填空
1、《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原名《詩》或"詩三百
2、《詩經(jīng)》約遍成于春秋中葉,相傳由孔子刪定。
3、《詩經(jīng)》在句式上以四言為主,多用賦比興手法。
4、《詩經(jīng)》按其內(nèi)容分為三部分,其中多為民歌的是風(fēng);多為貴族、士大夫
所作的是雅;多用于宗廟祭祀的是頌。
5、"兼葭"意指蘆葦,"溯河從之道阻且長"中"溯澗"的含義是逆流而上;
"溯澗從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義是迂回曲折。
三、名詞解釋
《詩經(jīng)》
賦比興
賦:鋪陳直敘,開門見山
比:比喻,以一物比另一物
興:托物起興
風(fēng)雅頌
風(fēng):多為地方民歌
雅:王族正歌,多為貴族、士大夫所做
頌:多宗廟樂歌,用于宗廟祭祀
四、翻譯
1、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
在水中央。
2、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城。
3、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淮。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
在水中;止。
五、分析
1、《蒸葭》意境朦朧,含蓄不盡,由此產(chǎn)生不同解讀方式:有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招賢詩,
有人認(rèn)為這是一首情歌。對此,你是如何解讀的?
其實兩者皆可說通,只要把‘在水一方’視為一種象征,它就蘊含了各種人間的可望
而不可及的人生境遇,這樣賢才難覓、情人難得的惆悵,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
失望等等心靈的回響,也就都可能從蒸葭的意境中得到了。
2、《兼葭》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如何體現(xiàn)時間的推移?又如何體現(xiàn)空間的轉(zhuǎn)換?
本詩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不僅有回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之美,而且有層層推進、步
步深化詩歌意境的作用。白露的‘為霜‘、’未晞‘、‘未已’,體現(xiàn)了時間的推移,暗示了追
求時間的漫長以及追求者的執(zhí)著;而彳尹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矣體
現(xiàn)了空間的轉(zhuǎn)移,暗示了追求對象的飄渺難覓。
3、《兼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義?
六、作文
《秦葭》一詩道盡了世間多少追尋而不可得的情境,所謂伊人,或許是美麗的心上人,
或許是品格高尚的賢士,或許是理想的目標(biāo),或許是……,朦朧的詩境,引人生發(fā)無盡遐思,
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或許,也有如同伊人般的美好在召喚著我們,雖然這追尋之路是艱
難曲折的,請以《在水一方》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湘夫人》
一、選擇
1、在楚辭中,原為戰(zhàn)國時楚地的民間祭歌,后經(jīng)屈原加工而成的是(3)
①《離騷》②《九章》③《九歌》④《天問》
2、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最宏偉壯麗的長篇抒情詩是(2)
①《孔雀東南飛》②《離騷》③《長恨歌》④《行路難》
二、填空
1、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有巨大成就的詩人。
2、《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和《楚辭》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兩
大源頭。
3、戰(zhàn)國后期產(chǎn)生的一種新詩體是楚辭。
4、《湘夫人》選自屈原根據(jù)楚國民間巫歌改寫的組詩‘典型地反映
了楚辭的以景顯情,寓情于景風(fēng)格特色。
5、《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種"帝子"指
的是湘夫人。
6、楚辭具有濃郁的楚國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為主,句中多用語氣詞
"兮"字。
7、《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水神的樂歌。
三、名詞解釋
楚辭
四、翻譯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婿婿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螃兮騁望,
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頻中?曾何為兮木上?沅有苣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暮?/p>
兮遠(yuǎn)望,觀流水兮潺潑。
2、糜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筮。聞佳人兮召予,
將騰駕兮偕逝。——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裸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yuǎn)者。時不
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五、分析
1、《湘夫人》表達(dá)了湘君對于湘夫人深切的懷念之情,詩中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2、湘君對于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在表達(dá)上可分幾個層次?
《論語》選讀
一、選擇
我國先秦時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語錄體散文集是(1)
①《論語》②《孟子》③《莊子》④《戰(zhàn)國策》
二、填空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____仁—,《論語》是一部—語錄一體散文集。
2、《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經(jīng)典,是一部—語錄體散文
集。
3、宋代,《論語》、《孟子》以及《大學(xué)》、《中庸》被合稱為
《四書》。
三、翻譯
1、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
怨。"仲弓日:"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樊遲未達(dá)。子日:"舉直措諸枉,
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向也吾見于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
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yuǎn)矣。湯有
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yuǎn)矣」
3、樊遲問仁。子日:「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四、分析
1.簡述孔子仁學(xué)思想的主要內(nèi)涵。
2.從本文節(jié)選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論語》的語言具有哪些特色?
3.《論語》對于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學(xué)習(xí)、擇取的價值?
《齊桓晉文之事》
一、選擇
1、孟子的思想核心是(2)
①仁與禮②民本和王道③順應(yīng)自然④嚴(yán)刑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縱,引君入毅”論辯手法的是(2)
①《論語》②《孟子》③《莊子》④《戰(zhàn)國策》
二、填空
1、孟子繼承孔子的學(xué)說,把孔子"仁”的理念發(fā)展為仁政思想,提倡王
道______,主張性善論
2、《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jīng)典,它與《論語》及《大學(xué)》、《中庸》
被合稱為“四書
3、《齊桓晉文之事》在文體上屬于以對話形式展開的議論文。
4、《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向齊宣王提出了一系列實行“仁政"的措施,
其中之一是"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這句話中"庠序”一詞的意思是古代學(xué)
校_0
5、《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向齊宣王宣揚自己的仁政理論,是其思想
的具體體現(xiàn)。本文開頭,孟子巧妙地把話題引到“王道”上來,鮮明地提出了—保
民而王的觀點。
三、名詞解釋
明察秋毫
緣木求魚
四、翻譯
1、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
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
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
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
2、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
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3、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
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業(yè)?是
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
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五、分析
1、閱讀文中”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段話,請回
絞口?
(1)這段話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這些措施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政治理想?
(3)這段議論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2、本文開頭,齊宣王是向孟子打聽齊桓、晉文之事,孟子是如何巧妙地把話題引到
"王道”上來?請作具體分析。
《秋水》
一、選擇
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3)
①《論語》②《孟子》③《莊子》④《戰(zhàn)國策》
二、填空
1、莊子是老子之后」1^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們并稱為"老莊
2、先秦諸子散文中文學(xué)性最強的是《道德經(jīng)》,它亦稱《老子》。
3、《秋水》一文中,北海海神向河伯闡明大道,以"井蛙"、"夏蟲"、
"曲士”類比,說明人的認(rèn)識會受到空間、時間和禮教條件的局限。
5、河伯感嘆自己若不來到北海,將"長見笑于大方之家",這"大方之家"意思是一見
識廣博或?qū)W有專長的人。
6、"望洋興嘆”這一成語出于《秋水》,它的本來意思是在偉大事物面前
感嘆自己的渺小。
7、《秋水》通過寓言形式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宇宙無限,人的認(rèn)識和作用因為受客觀限
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滿自足,要不斷開拓進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莊子散文的特點是一筆調(diào)恣肆,詞藻瑰麗_____,并多采用__寓言__形式,富
有浪漫色彩。
9、《秋水》記述了一河伯_與_北海若_的對話。
10、《秋水》中,北海若向一河伯一闡述大理,以"井蛙"一夏蟲一、_曲士一類比,
說明人的認(rèn)識會受到空間、時間和教育的局限。
1L"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嘆日"一句中,"旋"的意思是一調(diào)轉(zhuǎn)_____,"望
洋"的意思是__看著北海一
12、"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一句中"面"的意思是一面向_____,"端"的意思是
一盡頭_________。
13、"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一句中,"自多"的意思是__自滿______。
三、名詞解釋
望洋興嘆
大方之家
四、翻譯
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
喜,以為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日:"野語有之日:’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者?!抑^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3、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淺,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
矣。
4、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J11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
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
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
奚以自多!
5、號物之?dāng)?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
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
五、分析
1.閱讀《秋水》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日:’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
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焙H羧眨骸懿豢梢哉Z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
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浜,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
可與語大理矣。
1.通過河伯和北海若的對話,文章說明了什么道理?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說明其喻義。
3.文中的河水和海景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2、《秋水》一文的主旨是什么?對我們今人有什么啟示?
3、本文首段描寫了哪兩種自然景物?本文開頭的景物描寫對全文說理有什么作用?
4.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哲理轉(zhuǎn)化成具體的形象?
5.舉例說明本文善于援譬設(shè)喻的特點。
6.本篇是如何逐層推進地論證其觀點的?
《諫逐客書》
一、填空
1、《諫逐客書》的作者是一李斯_____________秦朝__著名政治家。
2、李斯曾跟隨儒學(xué)大師一荀子_____學(xué)過"帝王之術(shù)",與一韓非_____同學(xué)。
3、《諫逐客書》是_______________中保存下來的。
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現(xiàn)代白話來說,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諫逐客書》的"書"是_____書信_________,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意見的一
種文體。
6、《諫逐客書》第三段鋪陳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說明__用人與
重物理應(yīng)一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一句中,"樂用"的意思是一一樂意效力_____
-O
8、"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一句中,"散"的意思是_________
一,"從"的意思是一通"縱"合縱__________"施"的意思是一延續(xù)__________。
9、"棄黔首以資敵國"中,"黔首”一詞的意思是__老百姓_______。
10、把"蠶食諸侯"一句翻譯成現(xiàn)代白話文_____________蠶食諸侯國的領(lǐng)土_____
二、翻譯
1、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zé)o四方,民無異國,四
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令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2、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fù)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
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zé)o強大之名也。
三、分析
1、本文第二段大肆鋪陳秦國歷史上四位君王的事跡,是為了說明什么問題?
2、分析文章一開篇"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的寫作策略
3、本文意在論述逐客之過,作者不直斥秦王逐客之非,而用很大篇幅詳敘秦國歷代君
主的納客之功,這是出于何種考慮?
4、文章的中心議題是客卿問題,但作者始終不談客卿的利益,卻處處從秦國的危亡著
眼,為秦王的統(tǒng)一大業(yè)著想,你認(rèn)為作者在策略上有何高明之處?
5、清李兆洛在《駢體文鈔》中尊本文為“駢文之祖",你認(rèn)同這一說法嗎?請結(jié)合本
文略作闡析。
6、閱讀本篇,對于不同國家民族地區(qū)之間建立一種海納百川的科學(xué)人才觀,有何歷史
的啟示意義?
《報任安書》
一、選擇
1、"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兩句贊頌的著作是(史記)
①《左傳》②《戰(zhàn)國策》③《史記》④《漢書》
2、《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其中占篇幅最多的是(列傳)
①本記②世家③列傳④書
3、《史記》一百三十多篇中,記諸侯的是(列傳)
①本紀(jì)②世家③列傳④書
二、填空
L《報任安書》的作者是一司馬遷______他編寫的一《史記》_________是第一部
__紀(jì)傳__體通史,魯迅先生評價_"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0
2、《史記》共一130______篇,其中一本紀(jì)_____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
一世家_____三十篇,一列傳_________七十篇。
3、《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偉大的________文學(xué)作品,在史學(xué)和
文學(xué)方面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
4、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自述創(chuàng)作《史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今古之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暢一家之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報任安書》之所以激動人心,主要原因在于這封書信自始至終充溢著_________
之情、___________之情、___________之情。
6、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闡述對生死的觀點,其中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輕于鴻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格言流傳了兩千多
年。
7、"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一句翻譯成白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則仆償前辱之責(zé),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根據(jù)歷史上偉人的事跡,概括出"_____"說,這是一種進
步的文學(xué)思想。
三、名詞解釋
《史紀(jì)》
"發(fā)憤著書"
四、翻譯
1、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
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
《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
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2、乃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
壞之紀(jì),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jì)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
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五、分析
1、通過學(xué)習(xí)《報任安書》,請就司馬遷的人格、思想及其勇敢的選擇,發(fā)表些感想。
2、為什么一封書信能產(chǎn)生如此深遠(yuǎn)巨大的思想震撼力?
3.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含意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其生
死觀
4.古諺有云:"士可殺而不可辱",司馬遷為什么忍受"宮刑"的奇恥大辱?
5.請對"發(fā)憤著書說"進行簡要的評論。
六、作文
1、司馬遷自遭受非人的刑罰之后,對人生有了進一步痛徹的感悟。在《報任安書》中,
他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又說:"仆誠已著此
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嘗前辱之責(zé),雖被萬戮,豈有悔哉!"聯(lián)系《左傳》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之不朽"等儒家傳統(tǒng)思想,則體現(xiàn)了
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價值觀。請結(jié)合現(xiàn)實,以《生命的份量》為題,寫一篇800字的
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司馬遷自遭受非人的刑罰之后,對人生有了進一步痛徹的感悟。在《報任安書》中,
他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又說:"仆誠已著此
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嘗前辱之責(zé),雖被萬戮,豈有悔哉!"兩相權(quán)衡,
他選擇了隱忍茍活,完成著述。請以《選擇》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
體不限。
《嬰寧》
一、填空
1、《嬰寧》選自《聊齋志異》,它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齡0
2、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在《嬰寧》一文中,通過狐仙嬰寧與王子服兩
人的愛情故事,刻畫出了一個天真浪漫、生動可爰的女妖形象。
3、著名作家郭沫若以“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來概括清代著名小說
家—
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
4、嬰寧爰笑
二、分析
1、嬰寧是個怎樣的女性?她有哪些特點?
2、作品中是怎樣描寫嬰寧"笑"的音容姿態(tài)的?
3、作品中是怎樣描寫圍繞著嬰寧的鮮花的?這些筆墨藝術(shù)效果如何?
4、嬰寧爰笑,為什么后來不笑了?
《斷魂槍》
一、填空
1、《斷魂槍》的作者是_老舍一,原名_舒慶春_。
2、試再寫出老舍的兩部代表作一駱駝祥子___________四世同堂___________。
3、老舍在《斷魂槍》中,主要刻畫了以下幾個人物的心態(tài):沙子龍、_王三勝_、孫
老者一一。
4、老舍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fēng)格和濃郁的北京味,語言簡潔傳神,富有表現(xiàn)力,北
京市人民政府曾授予他_人民藝術(shù)家_________稱號。
5、沙子龍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三勝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7、孫老者是個_______________的人。
8、沙子龍空懷___________________的絕技而孤芳自賞。
9、《斷魂槍》中,作者通過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描,來刻畫人物性
格,達(dá)到了傳神的藝術(shù)境界。
二、分析
1、沙子龍不傳斷魂槍說明了什么?
2、比較沙子龍、王三勝、孫老者的性格特征。
3、分析小說烘托對比的手法和白描的手法。
《飲酒》
一、選擇
對唐代山水田園詩派有直接影響的詩人是(陶淵明)
①屈原②曹操③陶淵明④李白
二、填空
1、陶淵明名_潛_,字一元亮
2、陶淵明是中國最早大量創(chuàng)作_田園詩_____________的詩人。
3、陶淵明的詩最大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也有部分作品呈現(xiàn)出"____________
的特點。
4、《飲酒》主要描摹詩人棄官歸隱后___________的心態(tài)。
5、_心遠(yuǎn)_______"為全篇綱領(lǐng)。
6、《飲酒》體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層心態(tài)。
7、"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8、"心遠(yuǎn)"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詩前四句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__,一悠然見南山______________兩句寄情于景。
三、翻譯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
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四、分析
1、閱讀《飲酒》全詩: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
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試分析《飲酒》詩融抒情、說理、寫景于一體的特點。
2、蘇軾評價"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
則此一篇神氣索然矣。"試作分析。
3、簡析詩中所體現(xiàn)的"忘世"、"忘言"、"忘我"三層心態(tài)。
《別賦》
一、填空
1.南朝—江淹——的《別賦》以"—黯然銷魂"四字為全篇抒情定下了基
調(diào)。
2.南朝江淹的《別賦》以“黯然銷魂"四字為全文情感基調(diào),分
別描寫了富貴之別、—俠客—之別、從軍之別、絕國之別、—情人__之別、求仙之別、
情人之別等七種類型的離愁別緒,曲折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
3.南朝江淹的《別賦》以"黯然銷魂"四字為全文情感基調(diào),其
中"情人之別”一段,寫道",春水潦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如溪
流山中,珠落玉盤,千古傳誦。
4.成語江郎才盡源自南朝文學(xué)家典故。
5.江淹的《別賦》以“割慈忍愛,瀝泣共訣,我血相視"描繪刺客與家人悲壯的離別,
其中"我"一字意思是拭去。
6.江淹的《別賦》結(jié)尾,感嘆既便最高明的文學(xué)家也難以寫盡離別之愁苦,其中提到
的"賦有凌云之稱"的文學(xué)家是漢代以賦著稱的文學(xué)家」o
二、名詞解釋
江郎才盡
結(jié)綬千里
黯然銷魂
三、翻譯:
1、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fù)燕、趙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
秋風(fēng)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fēng)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
車逶遲于山側(cè)。棹容與而詛前,馬寒鳴而不息。
2、居人愁臥,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
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那躅,意別魂之飛揚。
3、或乃邊郡未和,負(fù)羽從軍。遼水無極,雁山參云。閨中風(fēng)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
曜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氯,攀桃李兮不忍別,送爰子兮沾羅裙。
4、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佩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君結(jié)綬兮千里,惜瑤草
之徒芳。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春宮閉此青苔色,秋帳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晝
不暮,冬缸凝兮夜何長!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
5、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wèi)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淙波,送君南浦,
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四、簡答
1.《別賦》所寫,都是類型人物的共同心理,為什么讀者仍能感到生動、具體而形象
呢?
2.今天我們?nèi)绾螌Υx別?
五、作文
江淹的《別賦》以“黯然銷魂"為抒情基調(diào),選取了七種類型的離別,曲折反映了南
北朝時戰(zhàn)亂頻仍、聚散不定的社會狀況。今天的我們經(jīng)歷過什么樣的離別,又該如何看待
人生中的離別呢?試以《別離》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一、填空
1.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開頭以一氣鼓蕩的兩個排偶長句
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噴射出胸中的抑郁之氣。
2、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稱贊對方文風(fēng)的詩句是蓬萊文章建安
#,以前人詩風(fēng)自比的詩句是中間小謝又清
發(fā)。
3、詩仙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樓書叔云》中,分寫主客雙方才氣縱橫的兩句是
4、李白,字太白,號百蓬____________。《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敘述主客
雙方在壯闊秋景中登高送別,開懷暢飲的兩句是“萬里長風(fēng)送秋
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5、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贊美文章風(fēng)格剛健的詩句是
""的「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一句,"小謝"即_____謝
B,作者以其自比,表現(xiàn)了對自己才華的自信。
6、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形象地表現(xiàn)愁思難遣的詩句是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
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表現(xiàn)屢遭磨難,欲歸隱江湖的兩句詩是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
\
二、分析
1、概括本詩的情感內(nèi)容?
2、為什么說本詩表現(xiàn)的情感活動大起大落,變化劇烈?請結(jié)合原文進行分析。
3、如何理解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翠翠》
一、填空
1、《翠翠》節(jié)選自京派小說家沈從文的中篇小說《—邊城____》,文章描寫的翠翠的
故事,寄予著作者"爰"與"美"的思想,是他表現(xiàn)人性美的代表作。
2、京派作家—沈從文的《翠翠》,通過描寫老船夫和翠翠的生活,翠翠和二老
—儺送—的愛情故事,展現(xiàn)了湘西的人情美。
二、分析
試分析《邊城》中翠翠與爺爺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作文
1、沈從文的《邊城》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湘西世界",那里山水美、風(fēng)情美和人情美,
而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生命中的美又從何來?請以《行走在山水間》為題,寫一篇文
章。
2、沈從文的《邊城》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湘西世界",那里山水美、風(fēng)情美和人情美,
而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生命中的美又從何來?面對生命中的山、水,又有何情思?請
以《思源湖畔的遐想》為題,寫一篇文章。
《苦惱》
一、填空
1、《苦惱》的作者是俄國著名小說家契坷夫,小說主人公名叫_姚
.
2、俄國作家契科夫的《苦惱》,講述了一個死了JL子的老馬夫姚納想
向別人傾訴心中的痛苦卻屢遭拒絕的故事,揭示了小人物悲慘的處境。
二、分析
1、契訶夫的小說《苦惱》通過一個什么事件,揭示了怎樣的深刻主題?
2、小說主人公姚納的苦惱是什么,請談?wù)勀愕睦斫狻?/p>
3、分析小說中運用的描寫、對比的手法。
三、作文
契訶夫的《苦惱》,雖然所寫的是19世紀(jì)俄國沙皇統(tǒng)治下小人物悲慘的命運,但主人
公所感受到的無處訴說的孤獨卻是20以來現(xiàn)代文學(xué)的一個重要主題,城市生活節(jié)奏的加
快,人與人距離的疏遠(yuǎn),使現(xiàn)代人常常身陷孤獨苦悶:空巢的老人,留守的兒童,疲憊的
上班族…,你又有過什么樣的苦惱呢?請以《苦惱》為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除詩歌
外,文體不限。
《始得西山宴游記》
一、選擇
1.《始得西山宴游記》的基本抒情方法是(2)
①直抒胸臆②寓情于景③寓情于理④敘事抒情
2.《永州八記》的作者是(2)
①韓愈②柳宗元③歐陽修④蘇軾
二、填空
1、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是“一永州八記____________"之首,作者以自然山
水之美與之美互相映照,體現(xiàn)出作者在深受貶謫后依然特立獨行的思想品格。文
章開頭一句"自余為修人……",其中"修人”一詞的含義是—罪人。
2、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全文緊扣"始得—"二字,一是因為本文
是"—永州八記"之首,二是因為作者在游覽完西山后才發(fā)現(xiàn)了永州山水的
真正樂趣所在。
3、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全文緊扣"—始得_____"二字,將眾山作為鋪墊,
發(fā)現(xiàn)西山并游覽,引發(fā)了真正的宴游之樂。
三、名詞解釋
“永州八記"
四、翻譯
1、自余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yuǎn)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
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呀然,洼然,
若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
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博為類。悠悠乎與穎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
其所窮。
3、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yuǎn)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五、分析
1、《始得西山宴游記》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名篇,該篇作于什么特殊時期?該時期作
者寄情山水,創(chuàng)作了一批游記自成體系,極富盛名,名稱是什么?本文的題目為什么要加
"始得"二字?
2、閱讀《始得西山宴游記》一段文字: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
溪,斫榛莽,焚茅茂,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
之下。其高下之勢,呀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
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壤為類。"
請回答:
①.具體說明作者如何采用側(cè)面襯托的手法描繪西山的高峻?
②.文中哪些地方寓托了作者的人格之美?
3.本文中是如何以始得二字點題,并貫穿全文的?
4.為何說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與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
5.找出文中寓情于景的語句,說明它們的寓意。
六、作文
孟子早就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
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在文學(xué)史上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文學(xué)家盡管才華橫溢,
作品被廣為傳誦,但仕途之路卻屢遭挫折,有的甚至窮愁潦倒到生活都難以維持,人們用
"詩窮而后工"、"不平則鳴”來解釋這一悖論,人生的逆境對創(chuàng)作來說不一定是件壞事,
相反,它還會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靈感的源泉。有人認(rèn)為90后一代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裕,但恰
恰欠缺了挫折教育這一課,請自擬題目,談?wù)勀愕目捶ā?/p>
《上樞密韓太尉書》
一、填空
1、與其父蘇洵,兄并稱"三蘇
2、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誠懇而謙恭地希望得到韓太尉的教誨,"太尉茍以
為可教而辱教"之中"辱"一字意思是O
3、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中,提到的翰林歐陽公是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
4、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中,論述了"養(yǎng)氣"與""的關(guān)系,作者
提出"養(yǎng)氣”的途徑,一是的"養(yǎng)浩然之氣",一是的"周覽四海
名山大川"。
5、蘇轍在《》中,重點論述了和"作文"的關(guān)系。
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重點論述了和的關(guān)系。文中的韓太
尉是指宋初名臣0
二、名詞解釋
文氣說
二、翻譯
1、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xué)而能,氣可以養(yǎng)而致。
孟子日:"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
子者,豈嘗執(zhí)筆學(xué)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
自知也。
2、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xiāng)黨之人;所見不過數(shù)百里之間,
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fā)其志氣。
恐遂汨沒,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3、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
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縻、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麗。
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
文章聚乎此也。
4、且夫人之學(xué)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高,于
水見黃河之大且深,于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愿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
以自壯,然后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四、分析
1、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中認(rèn)為"文"與"氣"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養(yǎng)氣”
主要有哪些途徑?
五、作文
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中提出,要寫好文章,先要提升自己的氣質(zhì)修養(yǎng),其
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象司馬遷那樣,去豐富自己的閱歷,開闊自己的眼界,對于今天的我
們來說,這一觀點仍然具有借鑒意義。請以《眼界》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詩歌
外,文體不限。
《前赤壁賦》
一、選擇
蘇軾的《前赤壁賦》是一篇()
①大賦②抒情小賦③駢賦④文賦
二、填空題
1、蘇軾的《赤壁賦》全文以風(fēng)、水、月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的情感起伏為主線,
運用了賦家常用的","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隨遇而安
的人生態(tài)度。
2、蘇軾的《赤壁賦》是一篇賦,全文以風(fēng)、水、月為主景,表現(xiàn)了作者隨
遇而安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起伏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
(各用一個字概括X
3、《前赤壁賦》中,作者從三個角度描寫了洞簫聲:"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
訴"運用手法寫出了簫聲的音調(diào)之哀怨悲涼「‘余音裊裊,不絕如縷"運用
手法寫出了簫聲的余音綿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整婦"用、夸張手法寫
出了簫聲蕩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4、《前赤壁賦》中,作者從三個角度描寫了洞簫聲:"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
訴"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簫聲的音調(diào)之哀怨悲涼「‘余音裊裊,不絕如縷"運用手
法寫出了簫聲的余音綿長;";"兩句用對
偶、夸張手法寫出了簫聲蕩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三、翻譯題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
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
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
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
蟒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3、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
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四、簡答題
1、《前赤壁賦》表現(xiàn)出蘇軾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2、作為一篇文賦,《前赤壁賦》在行文上有什么特點?主客對話的實質(zhì)是什么?
3、指出《前赤壁賦》中描寫江水、明月、清風(fēng)的地方,說明這些景物描寫在文章的抒
情、議論方面有什么作用。
4、《前赤壁賦》中,作者是如何描繪簫聲的?
5、《前赤壁賦》在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矛盾時,繼承了賦家常用的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
析。
6、"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
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婺婦。"
(11這里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21"余音裊裊,不絕如縷"這個比喻有什么特點?
(31這段簫聲的描寫中灌注了怎樣的情感基調(diào)?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生物制藥研發(fā)項目保密及成果轉(zhuǎn)化合同
- 2025年高端住宅墻面防水保溫工程勞務(wù)分包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高端金融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shù)授權(quán)與銷售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醫(yī)療機構(gòu)麻醉藥品及醫(yī)療器械全面配送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網(wǎng)絡(luò)安全事件保密及快速響應(yīng)處理服務(wù)協(xié)議
- 2025年高??蒲袑嶒炇疑壐脑炫c精密儀器采購專項合同
- 2025年度高端汽車維修設(shè)備購置與租賃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室內(nèi)設(shè)計及特色裝飾材料供應(yīng)合同
- 2025年智慧醫(yī)療信息安全保密合作框架協(xié)議
- 2025年度智能采購平臺下采購合同自動化審核與優(yōu)化培訓(xùn)合同
- 7s管理工作匯報
- 金融科技推動新質(zhì)生產(chǎn)力發(fā)展
- 肝膿腫合并糖尿病業(yè)務(wù)查房
- 實驗室安全教育考試題庫實驗室安全考試題庫及答案
- 企業(yè)員工職業(yè)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隱患內(nèi)部舉報、報告獎勵制度
- 【初中物理】質(zhì)量與密度練習(xí)題 2024-2025學(xué)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 南外初中小語種課程設(shè)計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業(yè)員工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探析(論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必刷題】2024五年級英語上冊一般過去時專項專題訓(xùn)練(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