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全國新高考n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I.在復平面內(nèi),°+3I)(3T)對應的點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zhuǎn).第四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據(jù)復數(shù)的乘法結(jié)合復數(shù)的幾何意義分析判斷.

【詳解】因為(l+3i)(3—i)=3+8i—3i?=6+8i,

則所求復數(shù)對應的點為(6,8),位于第一象限.

故選:A.

2.設集合/={0,-4,5=-2,,若A三B,則。=().

2

A.2B.1C.-D.-1

3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據(jù)包含關系分a-2=0和2a-2=0兩種情況討論,運算求解即可.

【詳解】因為2=8,則有:

若"2=0,解得a=2,此時/={0,—2},5={1,0,2},不符合題意;

若2a—2=0,解得a=l,此時Z={0,—1},5={1,-1,0},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a=l.

故選:B.

3.某學校為了解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情況,用比例分配的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作抽樣調(diào)查,

擬從初中部和高中部兩層共抽取60名學生,己知該校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別有400名和200

名學生,則不同的抽樣結(jié)果共有().

A-C:QC來種B.C篇種

c.C/c短種D.種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分層抽樣的原理和組合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第1頁/共21頁

【詳解】根據(jù)分層抽樣的定義知初中部共抽取60x處=40人,高中部共抽取

600

6。義翁20,

根據(jù)組合公式和分步計數(shù)原理則不同的抽樣結(jié)果共有C:;0?C北種.

故選:D.

4.若/(x)=(x+a)ln-----為偶函數(shù),貝().

2x+1

A.-1B.0C.yD.1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據(jù)偶函數(shù)性質(zhì),利用特殊值法求出。值,再檢驗即可.

【詳解】因為了⑴為偶函數(shù),貝U/(I)=/(-I),(1+?)In|=(-1+a)In3,解得。=0,

當a=0時,/(x)=xln|^,(2x-l)(2x+l)>0,解得或x<—g,

則其定義域為或x<-關于原點對稱.

/(-x)=(f)ln手需=(r)ln||^=(T)ln||1m|==/(x),

故此時/(x)為偶函數(shù).

故選:B.

2

5.已知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片,F(xiàn)],直線>=X+加與。交于aB

兩點,若△片48面積是△鳥45面積的2倍,則加=().

22

A.-D.---------V/.-----------------D.——

3333

【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聯(lián)立直線方程與橢圓方程,利用A>0,求出加范圍,再根據(jù)三角形面積比得

到關于加的方程,解出即可.

y=x+m

222

【詳解】將直線>=x+加與橢圓聯(lián)立《x21,消去了可得4x+61nx+3m-3=0,

——+y=1

〔3-

第2頁/共21頁

因為直線與橢圓相交于48點,則A=36加2_4x4(3加2_3)〉0,解得-2〈加<2,

片卜亞,0),巴(板,0),

設片到AB的距離4國到28距離B,易知

I-yfl+mI

SdF\AB__亞_I-&+M

=2,解得/〃=——二或—3A/5(舍去),

3F2AB|C+m||虎+m|

6

a的最小值為().

A.e2B.eC.「D.e-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據(jù)/'(x)=ae「在(1,2)上恒成立,再根據(jù)分參求最值即可求出.

X

【詳解】依題可知,/'(x)=ae=在(1,2)上恒成立,顯然a>0,所以xe^L

xa

設g(x)=xe*,xe(1,2),所以g'(x)=(x+l)e、>0,所以g(x)在(1,2)上單調(diào)遞增,

g(x)>g(l)=e,故即。21=eT,即0的最小值為f上

ae

故選:C.

7.已知a為銳角,cosa=5巨,貝Usinq=().

42

3—\/5—1+V5r3—yJ'5

884

-1+君

4

【答案】D

第3頁/共21頁

【解析】

【分析】根據(jù)二倍角公式(或者半角公式)即可求出.

【詳解】因為cosa=l—2sin2q=95,而戊為銳角,

24

解得:sin—=

2

故選:D.

8.記S”為等比數(shù)列{%}的前〃項和,若兄=-5,S6=21S2,則及=(),

A.120B.85C.-85D.-120

【答案】C

【解析】

【分析】方法一:根據(jù)等比數(shù)列的前〃項和公式求出公比,再根據(jù)凡,尺的關系即可解出;

方法二:根據(jù)等比數(shù)列的前〃項和的性質(zhì)求解.

【詳解】方法一;設等比數(shù)列{4}的公比為%首項為%,

若^=1,貝iJSe=6q=3x2q=302,與題意不符,所以qwl;

由S「5,$6=2電可得,"So,""Lx""①,

\-q1-q1-q

由①可得,1+d+/=21,解得:/=4,

所以Sg==)x(i+q4)=_5x(l+]6)=_85.

故選:C.

方法二:設等比數(shù)列{4}的公比為以

因為邑=—5,$6=21邑,所以qw—1,否則邑=0,

從而,82,84—$2,56—84,Sg—$6成等比數(shù)列,

5

所以有,(—5—§2)9=S2(21S2+5),解得:S?二-1或邑=“

當S2=-l時,52?54-52?56-54958-56,即為—1,—4,—16應+21,

易知,+21=—64,即S&=—85;

當邑=*時,=q+%+%+為=(q+出)(1+/)=(1+/凡>0,

與S4=-5矛盾,舍去.

第4頁/共21頁

故選: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等比數(shù)列的前"項和公式的應用,以及整體思想的應用,解題關鍵是

把握S4,Sg的關系,從而減少相關量的求解,簡化運算.

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有多項符合

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部分選對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分。

9.已知圓錐的頂點為尸,底面圓心為O,為底面直徑,ZAPB=120°,PA=2,點C

在底面圓周上,且二面角P—為45。,則().

A.該圓錐的體積為兀B.該圓錐的側(cè)面積為4百兀

C.AC=242D.△P/C的面積為G

【答案】AC

【解析】

【分析】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側(cè)面積判斷A、B選項的正確性,利用二面角的知識判斷C、D

選項的正確性.

【詳解】依題意,ZAPB=120°,PA=2,所以。尸=1,04=08=G,

A選項,圓錐的體積為:X7TX(百)Xl=7T,A選項正確;

B選項,圓錐的側(cè)面積為71x6x2=2671,B選項錯誤;

C選項,設。是ZC的中點,連接

則/C_LZC_LPD,所以ZPDO是二面角P-AC-0的平面角,

則/尸00=45°,所以0P=?!?gt;=1,

故4D=CD=?二1=&,則ZC=2正,C選項正確;

D選項,PD=<2+]2=五,所以S^PAC=;乂26乂亞=2,D選項錯誤.

故選:AC.

10.設0為坐標原點,直線y=—G(x—1)過拋物線=2/(夕〉0)的焦點,且與C

第5頁/共21頁

交于",N兩點,/為C的準線,貝!I().

Q

A.p=2B.\MN\=-

C.以MV為直徑的圓與/相切D.AOAW為等腰三角形

【答案】AC

【解析】

【分析】先求得焦點坐標,從而求得。,根據(jù)弦長公式求得|〃乂|,根據(jù)圓與等腰三角形的

知識確定正確答案.

【詳解】A選項:直線y=-G(x-1)過點(1,0),所以拋物線C:/=2px(p>0)的焦

點廠(1,0),

所以曰=1,7=2,27=4,則A選項正確,且拋物線。的方程為「=4x.

B選項:設M(XI,%),N(X2,%),

〉=一6(》—1)消去了并化簡得緘2―10》+3=(》_3)(3-1)=0,

由<

J=4x

=

解得Xj=3,x2—>所以[MN]=X]+X2+p=3+]+2=,B選項錯誤.

C選項:設上W的中點為A,MN,/到直線/的距離分別為4,4,d,

因為d=g(4+d2)=;(|^|+pvF|)=;|w|,

即A到直線/的距離等于"N的一半,所以以跖V為直徑的圓與直線/相切,C選項正確.

D選項:直線y=——1),BPy/3x+y—A/3=0,

。到直線底+了-百=0的距離為[=等,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為工X3X《3=4G

232

由上述分析可知必=-6(3-1)=-2VI,必

所以10M=

所以三角形(WN不是等腰三角形,D選項錯誤.

故選:AC.

第6頁/共21頁

^=-73(%-1)

11.若函數(shù)/(%?=。1!1》+9+與(4/0)既有極大值也有極小值,則().

A.be>0B.ab>QC.b~+8?c>0D.ac<0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求出函數(shù)的導數(shù)/'(x),由已知可得/(X)在(0,+8)上有兩個變號零點,轉(zhuǎn)

化為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等的正根判斷作答.

bc

【詳解】函數(shù)/(x)=alnx+—+f的定義域為(0,+8),求導得

XX

,4b2c_ax2-bx-2c

J(X)_2r_3'

XXXX

因為函數(shù)4工)既有極大值也有極小值,則函數(shù)/(X)在(0,+8)上有兩個變號零點,而QW0,

因此方程ax?-bx-2c=0有兩個不等的正根玉,%2,

△=/+8a。>0

于是《Xj+x——>0即有/+8ac〉0,ab>Qac<0,顯然a1be<0,即Ac<0,

2a

2c

再%2-....>0

一a

A錯誤,BCD正確.

故選:BCD

12.在信道內(nèi)傳輸0,1信號,信號的傳輸相互獨立.發(fā)送0時,收到1的概率為a(0<a<l),

收至IJ0的概率為1—a;發(fā)送1時,收至U0的概率為夕(0(萬<1),收至IJ1的概率為1一萬.考

慮兩種傳輸方案:單次傳輸和三次傳輸.單次傳輸是指每個信號只發(fā)送1次,三次傳輸是

指每個信號重復發(fā)送3次.收到的信號需要譯碼,譯碼規(guī)則如下:單次傳輸時,收到的信號

第7頁/共21頁

即為譯碼;三次傳輸時,收到的信號中出現(xiàn)次數(shù)多的即為譯碼(例如,若依次收到1,0,1,

則譯碼為1).

A.采用單次傳輸方案,若依次發(fā)送1,0,1,則依次收到1,0,1的概率為(1-a)(l-")2

B.采用三次傳輸方案,若發(fā)送1,則依次收到1,0,1的概率為6(1-萬月

C.采用三次傳輸方案,若發(fā)送1,則譯碼為1的概率為,(1-夕)2+(1-/)3

D.當0<a<0.5時,若發(fā)送0,則采用三次傳輸方案譯碼為0的概率大于采用單次傳輸方

案譯碼為0的概率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利用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計算判斷AB;利用相互獨立事件及互斥事件的概率

計算判斷C;求出兩種傳輸方案的概率并作差比較判斷D作答.

【詳解】對于A,依次發(fā)送1,0,1,則依次收到1,0,1的事件是發(fā)送1接收1、發(fā)送。

接收0、發(fā)送1接收1的3個事件的積,

它們相互獨立,所以所求概率為(1—萬)(1—a)(l—尸)=(1—a)(l—£)2,A正確;

對于B,三次傳輸,發(fā)送1,相當于依次發(fā)送1,1,1,則依次收到1,0,1的事件,

是發(fā)送1接收1、發(fā)送1接收0、發(fā)送1接收1的3個事件的積,

它們相互獨立,所以所求概率為(1—夕)?夕?—力)=/?(1—£)2,B正確;

對于C,三次傳輸,發(fā)送1,則譯碼為1的事件是依次收到1,1,0、1,0,1、0,1,1和

1,1,1的事件和,

它們互斥,由選項B知,所以所求的概率為C/(l—尸)2+(1—尸)3=(1—02(1+2萬),?

錯誤;

對于D,由選項C知,三次傳輸,發(fā)送0,則譯碼為0的概率尸=(1-tz)2(l+2tz),

單次傳輸發(fā)送0,則譯碼為0的概率P=l-a,而0<a<0.5,

因此尸—P'=(l—a)2(l+2a)—(1—a)=a(l—a)(l—2a)〉0,即P〉P',D正確.

故選:ABD

【點睛】關鍵點睛:利用概率加法公式及乘法公式求概率,把要求概率的事件分拆成兩兩互

斥事件的和,相互獨立事件的積是解題的關鍵.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向,[滿足.=6,5+司=|2._可,則問=.

【答案】拒

【解析】

【分析】法一:根據(jù)題意結(jié)合向量數(shù)量積的運算律運算求解;法二:換元令:=[—力,結(jié)

第8頁/共21頁

合數(shù)量積的運算律運算求解.

【詳解】法一:因為B+,=|2M—可,即+=(21—

nrrnQrr?—2一—

則a+2。?/?+/?=4。-4a-b+b'整理得Q-2a-b=Q9

又因為歸一同=5即(2—0=3,

則2;3+£/2=3,所以W=G.

xr_LIrirrrrrrrr

法一:設C=Q—人,則c=J3,a+Z)=c+2b,2a-b=2c+b

r2rrr2r2rrr2

由題意可得:(c+2b)=(2c+b)c+4c?b+46=4。+4。?/7+力'

整理得:£=”,即力=,=G.

故答案為:拒.

14.底面邊長為4的正四棱錐被平行于其底面的平面所截,截去一個底面邊長為2,高為3

的正四棱錐,所得棱臺的體積為.

【答案】28

【解析】

【分析】方法一二割補法,根據(jù)正四棱錐的幾何性質(zhì)以及棱錐體積公式求得正確答案;方法

二;根據(jù)臺體的體積公式直接運算求解.

21

【詳解】方法一:由于一=—,而截去的正四棱錐的高為3,所以原正四棱錐的高為6,

42

所以正四棱錐的體積為:x(4x4)x6=32,

截去的正四棱錐的體積為:x(2x2)x3=4,

所以棱臺的體積為32-4=28.

方法二:棱臺的體積為;x3x(16+4+J16x4)=28.

故答案為:28.

第9頁/共21頁

15.已知直線/:x-叼+1=0與?!?y2=4交于兩點,寫出滿足“AZ8C面

Q

積為一”的加的一個值.

5--------

【答案】2(2,—2,工,—工中任意一個皆可以)

22

【解析】

【分析】根據(jù)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求出弦長以同,以及點。到直線48的距離,結(jié)合面

積公式即可解出.

【詳解】設點C到直線N3的距離為d,由弦長公式得14sl=2"—/,

所以解得:d=警或4=孚,

11+11224-J522-J5

由d=7=1,所以一=----或0==----,解得:加=±2或

Vl+m*+mVl+m25Vl+m25

1

m=±—.

2

故答案為:2(2,-2,',-工中任意一個皆可以).

22

16.已知函數(shù)/(x)=sin3x+0),如圖/,8是直線y=g與曲線y=/(x)的兩個交點,

若[48|=四,則/(兀)=.

第10頁/共21頁

【答案】

2

【解析】

【分析】設,依題可得,%一西=;,結(jié)合sinx=g的解可得,

。(馬一司)=會,從而得到①的值,再根據(jù)/1[兀]=0以及/(0)<°,即可得

/(x)=sin^4%一g兀],進而求得了(兀).

【詳解]設,X],g),5卜,由|叫=:■可得/_石=1,

I兀、5TI

由sinx=—可知,1=一+2左?;颍?---卜2kn,左eZ,由圖可知,

266

69%+0一(g玉+0)=k兀-%,即69(%2—-.CD—A.

所以8弓兀+0=左兀,即9=一*8|兀+左兀,keZ.

因為/

I33

所以/(x)=sin14x-g兀+ATI=sin|4x--7i+bi

I3J

所以/(x)=sin(4x_|■兀]或/(x)=_..2

sin4x——7i

I3

又因為/(0)<0,所以/(X)=sin|4x--7i,/(兀)=sin|47T--7T

I3I32

故答案為一(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根據(jù)圖象求出⑦以及函數(shù)/(x)的表達式,從而解出,熟練掌握三角

函數(shù)的有關性質(zhì),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是解題關鍵.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

驟。

第11頁/共21頁

17.記AABC的內(nèi)角4民C的對邊分別為“C,已知AABC的面積為石,。為中點,

且/£>=1.

71

(1)若AADC--,求tanB;

3

(2)若〃+。2=8,求瓦c.

【答案】(1)立;

5

(2)b=c=2.

【解析】

【分析】(1)方法1,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出。,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作答;方法2,利

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出。,作出5C邊上的高,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作答.

(2)方法1,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再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出NNDC即可求解作答;方

法2,利用向量運算律建立關系求出a,再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出NZDC即可求解作答.

【小問1詳解】

7T

方法1:在AASC中,因為。為5c中點,/ADC=—,AD=1,

3

則SADDCsinZADC=-xlx-ax—==-S,解得〃=4,

:2222822

2兀

在△NBD中,ZADB=—,由余弦定理得C?=AQ2+402—28。?40cosN4D8,

、1「7+4—1

即。2=4+1—2義2義1義(一一)=7,解得c=g,則cos八二二",

2277x214

sin5

所以tanB=

cos5

jr

方法2:在中,因為。為中點,ZADC=-,40=1,

3

則SAnc==AD.DCsinZADC=Uax5=&=.RC=—,解得a=4,

"De2222822

在“CD中,由余弦定理得b2=CD2+AD2-2CDADcosZADB,

第12頁/共21頁

即〃=4+l-2x2xlx;=3,解得b=G,有2。2+32=4=c°2,則“/。言,

JI3

C=7,過A作/ELBC于E,于是CE=/CcosC=±,/E=/CsinC=,BE=-

6222

所以tan3='f=方

【小問2詳解】

,1,1

c——(2+1-2x5axlxcos(兀-//DC)

方法1:在AABD與AACD中,由余弦定理得《

11

b——a9+1—2x—tzx1xcos^.A.DC

42

整理得:/+2=〃+°2,而〃+°2=8,則a=2百,

1%

又S/*=—xgxlxsinNADC=2-,解得sin/4DC=l,而°<44℃<兀,于是

2、2

2

所以b=c=^AD-+CD=2-

方法2:在中,因為。為中點,則27萬=刀+元,又無=方一4,

于是4赤2+屈2=(方+%>+(方—%)2=2(62+02)=16,即4+/=16,解得

a=2V3,

又S=L><GxlxsinNXDC=立,解得sin/4DC=l,而0<44。。<兀,于是

△ADC2、2

所以A=c=^AD2+CD2=2-

%-6,〃為奇數(shù)((x

18.{4}為等差數(shù)列,bn=<2a“〃為偶數(shù)'記S〃,I分別為數(shù)列{%},也}的前"

項和,S4=32,4=16.

(1)求{4}的通項公式;

(2)證明:當〃>5時,Tn>Sn.

【答案】(1)an=2?+3;

(2)證明見解析.

第13頁/共21頁

【解析】

【分析】(1)設等差數(shù)列{4}的公差為d,用4,d表示S“及北,即可求解作答.

(2)方法1,利用(1)的結(jié)論求出S“,bn,再分奇偶結(jié)合分組求和法求出7;,并與S“作

差比較作答;方法2,利用(1)的結(jié)論求出S”,bn,再分奇偶借助等差數(shù)列前〃項和公式

求出北,并與S“作差比較作答.

【小問1詳解】

a-6,n-2k-\

設等差數(shù)列{%}的公差為d,而“=<n,左。*,

2an,n-2k

貝!jbx-ax-6。-2a2~24+2d%-6=q+2d—6,

S=4%+6d-32

于是《4解得a1=5,d=2,%=%+(〃一l)d=2〃+3,

工=4q+4d—12=16

所以數(shù)列{4}的通項公式是%=2〃+3.

【小問2詳解】

.,.,,c”(5+2〃+3)z.2n-3,n=2k-1*

萬法1:由(z1x)知,s=---------乙=九22+4幾b水£N*,

〃2n4〃+6,”=2左

當〃為偶數(shù)時,bn_x+bn=2(〃-1)-3+4〃+6=6〃+1,

13+(6w+l)n

2222

32721

當〃>5時,Tn-Sn=(-n+-?)-(?+4?)=-n(n-1)>0,因此北〉S“,

3735

22

當n為奇數(shù)時,T,,=Tn+l-bn+l=-(n+I)+-(n+1)—[4(〃+1)+6]=-n+-n-5,

3,5,1

當〃>5時,7;,-5?=(-//2+-/7-5)-(?2+4?)=-(?+2)(?-5)>0,因此北〉5“,

所以當〃>5時,Tn>Sn.

、4,,c”(5+2〃+3)2n—3,n=2k—1

萬法2:由(z1x)知,S=----------=/+2,%N*,

nbn

24〃+6/=2左

當〃為偶數(shù)時,

-1+2(〃-1)一3n14+4〃+6n3工

T"=(4+4+…+£_])+(&+仇+???+4)=---------------------------------1--------------------

222222

371

當〃〉5時,(―S"(5〃2+a〃)—(/+4〃)=5〃(〃—1)>0,因此、>S〃,

第14頁/共21頁

當〃為奇數(shù)時,若〃之3,則

一1+2〃-3〃+114+4(〃-1)+6n-1

〈(------------------1----------------?-----

=4+4+…+%)+(d+"+…+%)=2222

3535

22

=-n+-n-5,顯然7;=4=-1滿足上式,因此當〃為奇數(shù)時,Tn=-n+-n-5,

351

當〃>5時,7;,-5?=(1/?2+j?-5)-(?2+4?)=-(n+2)(n-5)>0,因此北〉色,

所以當〃>5時,Tn>Sn.

19.某研究小組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某種疾病的患病者與未患病者的某項醫(yī)學指標有明顯差異,經(jīng)

利用該指標制定一個檢測標準,需要確定臨界值c,將該指標大于c的人判定為陽性,小于

或等于。的人判定為陰性.此檢測標準的漏診率是將患病者判定為陰性的概率,記為0(c);

誤診率是將未患病者判定為陽性的概率,記為q(c).假設數(shù)據(jù)在組內(nèi)均勻分布,以事件發(fā)

生的頻率作為相應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1)當漏診率0(c)=0.5%時,求臨界值c和誤診率4(c);

⑵設函數(shù)/(c)=夕(c)+q(c),當ce[95/05]時,求/(c)的解析式,并求/(c)在區(qū)

間[95,105]的最小值.

【答案】(1)c=97.5,

-0.008c+0.82,95<c<100

(2)/⑹=0.01c-0.98,100<c<105,取小值為。皿

【解析】

【分析】(1)根據(jù)題意由第一個圖可先求出c,再根據(jù)第二個圖求出c?97.5的矩形面積即

可解出;

第15頁/共21頁

(2)根據(jù)題意確定分段點100,即可得出/(c)的解析式,再根據(jù)分段函數(shù)的最值求法即

可解出.

【小問1詳解】

依題可知,左邊圖形第一個小矩形的面積為5x0.002>0.5%,所以95<c<100,

所以(0—95)x0.002=0.5%,解得:c=97.5,

q(c)=0.01x(97.5-95)+5x0.002=0.035=3.5%.

【小問2詳解】

當ce[95,100]時,

/(c)=p(c)+q(c)=(c—95)x0.002+(100-c)x0.01+5x0,002

=-0.008c+0.82>0.02;

當ce(100,105]時,

/(c)=M。)+q(c)=5x0.002+(c-100)x0.012+(105-c)x0.002

=0.01c—0.98>0.02,

-0.008c+0.82,95<c<100

故/(c)=1,

t0.01c-0.98,100<c<105

所以/(c)在區(qū)間[95,105]的最小值為0.02.

20.如圖,三棱錐/—BCD中,DA=DB=DC,BDLCD,NADB=NADC=60°,

(2)點下滿足麗=方彳,求二面角。一45-b的正弦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⑵亙

3

【解析】

【分析】(1)根據(jù)題意易證1平面從而證得5CLD4;

(2)由題可證/£_£平面BCD,所以以點E為原點,所在直線分別為x,y,z

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再求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根據(jù)二面角的向量公式

以及同角三角函數(shù)關系即可解出.

第16頁/共21頁

【小問1詳解】

連接ZE,DE,因為£為8C中點,DB=DC,所以。①,

因為DA=DB=DC,NADB=NADC=60°,所以AZCD與△25。均為等邊三角形,

AC=AB,從而/E_LBC②,由①②,AEPlDE=E,NE,DEu平面ADE,

所以,5c工平面4DE,而4Du平面4DE,所以5CJ_D4.

【小問2詳解】

不妨設DA=DB=DC=2,?:BDLCD,:.BC=2O,DE=AE=柩.

:.AE?+DE?=4=AD?,:.4ELDE,又?;4E_LBC,DECBC=E,DE,BCu平

面BCDAE±平面BCD.

以點E為原點,切,£8,區(qū)4所在直線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

設Z>(V2,0,0),A(0,0,V2),5(0,A/2,0),£(0,0,0),

設平面與平面/AF的一?個法向量分別為〃1=(X1,%,Z]),〃2=(》2,%/2),

二面角D-AB-F平面角為,,而方=(0,也,-枝),

因為麗=百=卜血,0,逝),所以川-亞,0,行),即有萬=卜后,0,0卜

,取玉=1,所以神=(LLD;

取士=1,所以'=(0,1,1),

=0

2,從而sin6=立

所以,|cos^|=7_jj—,■

73x72-3V93

所以二面角D-AB-F的正弦值為由.

3

21.已知雙曲線C的中心為坐標原點,左焦點為卜26,0),離心率為6.

(1)求C的方程;

第17頁/共21頁

(2)記C的左、右頂點分別為4,4,過點(-4,0)的直線與C的左支交于M,N兩點,

M在第二象限,直線與私交于點P.證明:點P在定直線上.

22

【答案】(1)—-^-=1

416

(2)證明見解析.

【解析】

【分析】(1)由題意求得。力的值即可確定雙曲線方程;

(2)設出直線方程,與雙曲線方程聯(lián)立,然后由點的坐標分別寫出直線與處的方程,

Y+21

聯(lián)立直線方程,消去了,結(jié)合韋達定理計算可得一即交點的橫坐標為定值,據(jù)

x-23

此可證得點P在定直線x=-1上.

【小問1詳解】

22_

設雙曲線方程為%=1(。>0,b>0),由焦點坐標可知C=2下,

則由e二£=石可得。=2,b=\lc2-a2=4,

a

22

雙曲線方程為二-匕=1.

416

【小問2詳解】

由⑴可得4(—2,0),4(2,0),設/(XQJ,N(X2/2),

顯然直線的斜率不為0,所以設直線"N的方程為》=叩-4,且-工(加<工,

22

與?—裔=1聯(lián)立可得(4加2—1)/—32即+48=0,且A=64(4加2+3)〉0,

第18頁/共21頁

直線MA,的方程為>=』彳(x+2),直線N4的方程為J=上;(x-2),

X]+2-2

聯(lián)立直線MAX與直線N4的方程可得:

x+2=%(玉+2)=町-2)=/肛I-2(必+.%)+2%

x-2j1(x2-2)J](w2-6)myxy2-6yx

4832m-16m.

m----5----2---5——+2y,————+2y.

=4加2]4加2].1=4加2-1-1]=_1

x+21

由----=—可得x=-1,即Xp=-1,

x—23

據(jù)此可得點P在定直線x=-1上運動.

【點睛】關鍵點點睛:求雙曲線方程的定直線問題,意在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轉(zhuǎn)化能力和

綜合應用能力,其中根據(jù)設而不求的思想,利用韋達定理得到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可以簡化運算,

是解題的關鍵.

22.(1)證明:當0<x<l時,x-x2<sinx<x;

(2)已知函數(shù)/(x)=cosax-ln(l-必),若》=0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