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高考語文(人教版)高考分類題庫:考點11《文言文閱讀》2_第1頁
2015屆高考語文(人教版)高考分類題庫:考點11《文言文閱讀》2_第2頁
2015屆高考語文(人教版)高考分類題庫:考點11《文言文閱讀》2_第3頁
2015屆高考語文(人教版)高考分類題庫:考點11《文言文閱讀》2_第4頁
2015屆高考語文(人教版)高考分類題庫:考點11《文言文閱讀》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點11文言文閱讀

1.(2012?新課標全國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燧生而穎異,幼能屬文。紹興十八年,擢進

士高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密告燧,秋試必主文①

漕臺,燧詰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用公。"燧怒曰:“初仕敢欺

心耶!”檜怦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則員溢,就院易一員往漕闈,秦嬉果中

前列。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輪對,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

官”。上喜,制《用人論》賜大臣。淳熙二年,進起居郎。先是,察官圜,

朝論多屬燧,以未歷縣,遂除左司諫。時宦官甘昇之客胡與可、都承旨

王拄之族叔和皆持節(jié)于外,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時復(fù)議進取,

上以問燧,對曰:“今賢否雜糅,風(fēng)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

以圖內(nèi)治。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上日:“忠言也?!币騽裆险?/p>

紀綱,容直言,親君子,遠小人;近習(xí)有勞可賞以祿,不可假以權(quán)。上皆嘉

納。出知嚴州。嚴地狹財匱,始至,官鐲②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二年

之間,以其羨補積逋,諸邑皆寬。上方靳職名,非功不予,詔燧治郡有勞,

除敷文閣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兒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數(shù)。婺與

嚴鄰,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歲旱,浙西常平司請移粟于嚴,燧謂:“東

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八年,

召還,言:“江、浙再歲水旱,愿下詔求言,仍令諸司通融郡縣財賦,毋但

督迫?!笔?,上言廣西諸郡民身丁錢之弊。事多施行。慶典需澤,丁錢

減半,亦自燧發(fā)之。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節(jié)選自《宋史?蕭燧傳》)

【注】①主文:主持考試。②鐲:成串的錢。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屬:托付

B.檜呼之,既而被檄秀州懷:銜恨

C.就院易一員往漕闈易:更換

D.察官網(wǎng),朝論多屬燧闕:失職

【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詞義的理解能力。D項,闕,空缺、

空額的意思。

(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蕭燧恪盡職守的一組是()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論“官當擇人,不當為人擇官”

③有所依憑,無善狀,燧皆奏罷之

④若恃小康,萌驕心,非臣所知

⑤官鐲不滿三千,燧儉以足用

⑥為請諸朝,發(fā)太倉米振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解析】選C。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恪盡職守”應(yīng)是謹慎

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關(guān)鍵是“本職工作”。①蕭燧還未在“主文”的

職位上,只是表達自己對秦檜親黨作為的憤怒,表現(xiàn)他的正直,不能說

是盡職;⑤是說蕭燧到嚴州后勤儉理政;⑥從蕭燧“東西異路,不當與,

然安忍于舊治坐視?”這句話可以看出,此時此事已非其職責(zé)范圍之事,

他只是不忍坐視“舊治”鬧災(zāi)荒,而向朝廷請示之后,進行援救,表現(xiàn)的

是他的仁愛之心。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燧天分很高,為官不畏權(quán)貴。他自幼能文,進士及第后進入仕途;其

時秦檜當權(quán),與其親黨密告蕭,要他主持秋試錄用其子秦嬉,遭到蕭的

拒絕。

B.蕭燧剛直敢言,所奏切中時弊?;噬舷蛩髟円庖姡吮阒S勸皇上

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親信有功可賞賜財物卻不可賦予權(quán)力,得到皇上贊

許采納。

C.蕭燧政績卓著,受到皇上嘉勉。嚴州面積狹小財物匱乏,他勤儉理政,

以盈余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皇上升遷蕭燧的職位,調(diào)他去治理

婺州。

D.蕭燧回到朝廷,仍關(guān)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間,江浙兩年水澇干旱,他奏

請下詔諸司協(xié)助解決,又奏言廣西百姓深受身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

施行。

【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比對選項,排除錯誤。歸納內(nèi)容要點,

概括中心意思,常常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放在同一個題

目中考查。做這類題目要理解文章內(nèi)容,抓住人、物、時、地、事、理

六要素回歸原文。還要細讀選項將總體認識和細節(jié)分析結(jié)合起來對比

閱讀。本題A項中“與其親黨密告蕭”,比原文多一個“與”字,意義

全變了。

【解析】選A。本題重點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項中“與其親黨密告蕭”,比原文多加一個“與”字,主語就變了,好像

是秦檜與其親黨一起告訴蕭燧他的想法;“要他主持秋試”在原文也沒

有說是秦檜所說。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賢否雜糅,風(fēng)俗澆浮,兵未強,財未裕,宜臥薪嘗膽以圖內(nèi)治。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包括對詞的理解和特殊

句式的考查。著重理解“賢否”“澆浮”“宜”“內(nèi)治”。

答案: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fēng)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

力未富,應(yīng)當臥薪嘗膽以求國內(nèi)安定太平。

②燧謂:“東西異路,不當與,然安忍于舊治坐視?”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著重理解“異路”“坐視”以及狀語后置句式和反問語氣。

答案: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

管轄地區(qū)不管不問呢?”

附【譯文】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蕭燧生來就特別聰明,很小就能做文章。

紹興十八年,以優(yōu)秀成績進士及第。授為平江府觀察推官。當時秦檜把

持朝政,他的親信秘密地告訴蕭燧,秋天考試時你必定在漕臺當主考官,

蕭燧詢問原因,說:“丞相有個兒子參加考試,想把他托付給您?!笔掛?/p>

發(fā)怒說:“我剛做官就敢昧良心嗎!”秦檜銜恨他。過后接到文書到秀

州,到達那里時名額已經(jīng)滿了,從考官中換一名到漕試考場,秦嬉果然

考中了前兒名。孝宗初年,授為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輪流覲見,議論說

“應(yīng)當按官職選擇人才,不應(yīng)當因人選擇官位”?;噬细吲d,作《用人論》

賞賜大臣。淳熙二年,進為起居郎。在此之前,察官有了空缺,朝廷言論

很多傾向蕭燧,因他沒做過縣官,就任他做了左司諫。當時宦官甘昇的

門客胡與可、都承旨王拄的族叔王和都在外做地方官,因為有所倚仗,

沒有好的表現(xiàn),蕭燧都上奏罷免了他們。當時又商議對外敵繼續(xù)進攻,

以擴大戰(zhàn)果,皇上拿這問蕭燧,回答說:“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

一道,風(fēng)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yīng)當臥薪嘗膽以求國內(nèi)安定

太平。如果自恃一點小富裕,萌生驕奢之心,不是臣能知道的?!被噬险f:

“是忠言?!庇谑莿窕噬隙苏芍贫?接納正直言論,親近正人君子,

疏遠奸邪小人;身邊近臣有功勞的可以賞給俸祿,不可以分給權(quán)力?;?/p>

上都欣然接受。出朝為嚴州知州。嚴州地窄財缺,剛到那里,公家的錢

不滿三千,蕭燧節(jié)省使之夠用。兩年內(nèi),用積蓄富余的錢補上拖欠的,各

縣都寬裕了?;噬险诹呦毭?,沒有功勞的不授給,下詔因蕭燧治理

地方有成績,授為敷文閣待制,移為婺州知州。父老攔路,兒乎無法行走,

送出州境的人要按千數(shù)計算。婺州和嚴州相鄰,人民熟知條令教化,不

費力而達到治理的目的。年成遇旱災(zāi),浙西常平司請求撥糧食到嚴州,

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

區(qū)不管不問呢?”為此到朝廷請求,打開太倉的米賑濟他們。八年,召回

朝,進言:“江、浙連年遭受水旱,希望下詔征求意見,再命令各部門通

融收取郡縣的賦稅,不要只是督責(zé)逼迫?!笔?上奏談?wù)搹V西各郡百姓

身丁錢的弊病,事情很多都施行了。慶典時的施恩,丁錢的減免一半,也

是從蕭燧發(fā)起的。紹熙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歲。

2.(2012?遼寧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周①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徹。司徒掾賁嵩有清操,見,嘆曰:

“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年,今復(fù)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fēng),清我邦族

矣J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__二」陶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弱冠,襲父爵武城侯。中興建,位至吏部尚書。頃之,以醉酒,復(fù)舉門生

斫傷人,免官。太興初,更拜太子少傅,尚書如故。上疏讓曰:“臣退

自循省,學(xué)不通一經(jīng),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難,未能守分,遂忝顯任,名位

過量?!惫剔o不受。帝詔不許。

庾亮嘗謂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②?!睂υ唬骸昂文丝坍嫙o鹽,唐

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從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邪?”

因醉厲聲曰:“今雖同人主,何得復(fù)比圣世!”帝大怒,手詔付廷尉,將

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zé)。

寬裕友愛。弟嵩嘗醉謂曰:“君才不及弟,何乃帙得重名!”以

燃燭投之。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導(dǎo)甚重之。

嘗于導(dǎo)坐傲然嘯詠,導(dǎo)云:“卿欲希嵇、阮邪?”曰:“何敢近舍明

公,遠希嵇、阮?!?/p>

及王敦構(gòu)逆,溫解謂曰:“大將軍此舉似有所在,當無濫邪?”曰:

“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堯舜,何能無失,人臣豈可舉兵脅主!共相推戴,

未能數(shù)年,一旦如此,豈云非亂乎!彼狼抗無上,其意寧有限邪!”既而王

師敗績,奉詔詣敦,敦曰:“卿負我!”曰:“公戎車犯順,下官親率

六軍,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以此負公?!倍貞勂滢o正,不知所答。帝召

,謂之曰:“近日大事,二宮無恙,諸人平安,大將軍故副所望邪?”S:

“二宮自如明詔,于臣等故未可知?!被騽衿浔芏兀唬骸拔醾湮淮蟪?,

朝廷喪敗,寧可復(fù)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經(jīng)太廟,大言詈賊

不絕,祈速殺敦。語未終,收人以戟傷其口,血流至踵,顏色不變,容止自

若,觀者皆為流涕。遂遇害,時年五十四。

(摘編自《晉書?列傳第三十九》)

【注】①:yl,多用于人名。②樂廣:晉賢士,《晉書》云其“名

重于時”。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頃雅道阿學(xué)陵遲:衰落

B.復(fù)坐門生斫傷人坐:因……犯罪

C.諸人咸以君方樂廣方:比擬

D.何乃橫得重名橫:強行

【解題指南】推斷文言文中實詞含義的兒種方法:

1.從字形結(jié)構(gòu)入手。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

可以通過字形結(jié)構(gòu)來推斷詞義。例如:“夫子將焉適?”“適”字的形旁

是“1_",它與“走”“到”“往”有關(guān),聯(lián)系上下文,可推斷為“到”的

意思。

2.從讀音入手。根據(jù)讀音,可以發(fā)現(xiàn)通假關(guān)系,然后根據(jù)本義推斷

通假字的意思。例如:"或至涂而反。”“涂”與“途”讀音相同,“涂”

是“途”的通假字,“途”的意思是“路途”“道路”,聯(lián)系上下文,可

以推斷“涂”的意思是“道路二

3.從成語入手。學(xué)生對成語的意思比較熟悉,借助成語的意思可以

幫助推斷實詞的含義。例如:”猶矢之中的?!逼渲械摹暗摹笨梢愿鶕?jù)

“有的放矢”中“的”的意思推斷為“箭靶”。

4.從結(jié)構(gòu)位置入手。在古代漢語中,大多數(shù)詞組和句子結(jié)構(gòu)整齊

(相似),處于對應(yīng)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

這一特點,可以推斷實詞的含義。例如:“選置師傅,鏗簡秀士?!边@兩

句結(jié)構(gòu)整齊、對稱,“選置”是“選拔”的意思,可以推斷“錢簡”也

是“選拔”的意思。

5.從語法入手。語法是遣詞造句的規(guī)則,借助語法,可以迅速地推

斷出實詞的含義。例如:本題C項“諸人咸以君方樂廣”中的“方”

字后面跟了賓語,顯然不能再作名詞,應(yīng)該理解為名詞作動詞,“比擬”。

【解析】選D。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具體

考查考生對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的理解把握。從四個實詞所

在的語境可以推斷,A、B、C三項的解釋是符合文意的。D項,“橫”在

語境中的意思應(yīng)該是“意外地”。

(2)以下各組句子中,能夠體現(xiàn)周性格同一側(cè)面的一組是()

「學(xué)不通一經(jīng),智不效一官

A乂

二宮自如明詔,于臣等故未可知

「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B]何敢近舍明公,遠希嵇、阮

「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

「嘗于導(dǎo)坐傲然嘯詠

i寧可復(fù)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

【解析】選B。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具體考查判斷信息所

屬的性質(zhì)的能力。A項,第一句表現(xiàn)周的謙恭,第二句表現(xiàn)周的剛

正。B項,兩句都表現(xiàn)周的謙遜。C項,第一句表現(xiàn)周的寬厚仁愛,

第二句表現(xiàn)周的忠君愛國。D項第一句表現(xiàn)周不拘小節(jié),第二句表

現(xiàn)周耿直忠君愛國。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在當時以雅望獲海內(nèi)盛名。文中賁嵩和庾亮的話都表現(xiàn)了這一

點。其中,賁嵩認為周能夠使國家風(fēng)氣清正。

B.文中周在不同場合中兩次以堯舜比況皇帝,對皇帝進行批評,反映

了周雖身處官場但敢于直言的性格。

C.周奉詔去見王敦時,王敦認為周辜負了自己,這主要是因為王敦

舉兵犯上時,周曾親自率軍與他對抗。

D.王敦構(gòu)逆,周審時度勢,深知自己身處險境。周被捕后,在經(jīng)過太

廟時,痛罵奸逆,觸怒王敦,招來殺身之禍。

【解析】選Bo本題考查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重點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概括分析正誤的判斷。這就要求考生必須讀懂

文章大意,然后根據(jù)傳主周的具體言行分析判斷。B項,對文章內(nèi)容把

握有誤,周并沒有“兩次以堯舜比況皇帝”,而是只有一次反駁了皇

帝把自己比況堯舜。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陶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因酒過為有司所糾,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責(zé)。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指南】文言文翻譯六字訣:

文言文句子翻譯,是高考必考考點,掌握以下秘訣可以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1.錄?!颁洝?,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譯的詞抄錄下來。文言

文中不必翻譯的詞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特殊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

年號、日期等;一類是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不必翻譯的詞,如山、石、

高、遠等。這些詞均不必翻譯,抄錄即可。

2.釋?!搬尅?,就是把需要翻譯的詞加以解釋。這些詞大致分兩類:

一類是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但要翻譯的古代漢語詞,這一類詞很多可

以用“單音節(jié)變雙音節(jié)”的方法解釋;另一類是古今異義的詞。如本題

兩個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陵折”“宗附”“糾”“黜”,都必須準確解釋。

3.補?!把a”,就是在翻譯文言文省略句時,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

補充進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語、賓語、謂語、

介詞,翻譯時應(yīng)把省略成分補充進去。

4.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說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

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xí)慣要添加一些詞語,譯句才能連貫通順。

5.冊I)。“刪",就是刪除原文有而翻譯句可省略的字眼。例如:“孔

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句中“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不翻譯。

這種省略原文不翻譯的情況雖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6.調(diào)。“調(diào)”,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語序不同,翻譯時必須按照

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xí)慣,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diào)整過來。文言文中比較

常見的是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這樣的文言句子在翻譯時

必須調(diào)整過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要抓住每句

話的得分點,這些得分點一是關(guān)鍵實詞虛詞,一是特殊句式。第①句中

關(guān)鍵詞“陵折”應(yīng)譯為壓倒,使折服,“宗附”應(yīng)譯為尊崇依附。第②

句中的“為……所”這一被動句要翻譯正確,關(guān)鍵詞“糾”應(yīng)譯為檢舉,

“亮”應(yīng)譯為諒解,“黜”應(yīng)譯為罷黜免官。

答案:①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聲譽,想壓倒折服周,周態(tài)度和悅,

不與他計較,于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

②后來周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

他貶斥責(zé)罰。

附【譯文】

周,字伯仁,年少時已極有名氣,神采飛揚,清秀聰明。司徒掾賁

嵩操守清俊高雅,見到周,嘆息說:“汝潁之地本來就多奇異的人士!

自從國家正道衰落,今天又見到了周伯仁,他將會重振國家雄風(fēng),使國

家得到清正之名?!碧玫苤苣乱灿忻篮玫穆曌u,想壓倒折服周,周態(tài)

度和悅,不與他計較,于是人們更加尊崇依附周。成年后承襲父親武

城侯爵位。中興建國時(東晉建立時),遷為吏部尚書。不久,因為喝醉

酒,又因為自己的門生砍傷了人,被連坐免官。太興元年(318),周改

拜太子少傅,像以前一樣任吏部尚書。周上疏推辭說:“我曾因為被

考察失職罷官,沒有通曉一部經(jīng)書的學(xué)問,智慧也不能稱職地為官,止

步都很難辦到,又不能安分守己竟然被任命顯要的官職,名聲地位過

高了?!敝軋詻Q推辭不接受任命。晉元帝下詔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

庾亮曾對周說:“大家都拿你跟樂廣相比呢。”周回答說:“這

不是以丑比美嗎?我怎么能跟樂廣相提并論呢?”一次晉元帝大宴群臣,

正是酒酣之際,元帝高興地說:“今日名臣共聚一堂,縱使是堯舜之時也

不過如此吧?”周乘著醉意高聲答道:“如今的世道怎么能跟堯舜盛

世相比呢!”元帝大怒,下詔書交付給廷尉(將周下獄),將要處死周

若干天后元帝憤怒平息,才將周放出。后來周因為醉酒的過失被官

吏檢舉,皇帝諒解他的情況,也沒有對他貶斥責(zé)罰。

周天性寬厚仁愛。他的弟弟周嵩曾經(jīng)有一次因為喝醉了酒拿蠟

燭擲打他并說:“你的才氣比不上我,為什么竟然意外地獲得了崇高的

聲望!”周不動聲色,然后慢慢地說:“周嵩你實施火攻,這本來是使

出了一個下策呀。”當時的宰輔王導(dǎo)非常器重周。周曾經(jīng)坐在王導(dǎo)

的座位上高傲地長嘯吟誦,王導(dǎo)說:“你想要效法嵇康、阮籍嗎?”周

說:“我哪敢舍棄近處的你,而效法遠處的嵇康、阮籍呢?!?/p>

等到王敦叛亂,溫矯對周說:“大將軍這次用兵好像是有原因的,

應(yīng)該不會濫殺無辜?”周說:“我們的君主年少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事。

君主不是堯舜,怎能沒有過失呢,作為臣子怎么能發(fā)動兵力威脅君主呢!

共同推舉擁戴君主,還沒有兒年,一旦王敦舉兵,天下怎能不大亂呢!他

傲慢暴戾,不把君主放在眼里,他的野心不會滿足的!”不久朝廷的軍隊

被打敗,周奉詔去拜見王敦,王敦向周說:“伯仁,你有負于我!”周

說:“你舉兵叛逆,我親率六軍而不能抵抗,令朝廷軍隊潰敗,因而有

負于你?!蓖醵丶蓱勊难赞o剛正,不能回答?;实壅僖娭?,對他說:

“近日的大事是,兩宮(皇帝和太子)安然無恙,各人平平安安,大將軍

真如眾人所望嗎?”周回答說:“兩宮自覺遵從英明的詔示,對于我們

來說無法知道。”有人勸他躲避著王敦,周回答說:“我輩作為大臣,

面對朝廷的喪亂衰敗,怎么能茍且偷生,投奔外邦呢?”不久周被收捕,

經(jīng)過太廟時,大聲罵王敦是賊臣,應(yīng)當快點殺死王敦(,以免晉室被王敦

推翻)。話未說完,周就被收押的人用戟插傷他的口,傷口流血至腳后

跟,但仍然面色不變,舉止自若,旁觀的人見此都傷感流涕。周于是被

殺,享年五十四歲。

3.(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陰興,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為黃門侍郎,典將武

騎,從征伐,平定郡國。興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fēng)雨,身.弓履途泥,

率先期門。光武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與同郡張宗、上谷

鮮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猶稱所長而達之;友人張汜、杜禽與興厚善,

以為華加少實,但私之以財,終不為言。是以世稱其忠平。

九年,遷侍中,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帝后召興,欲封之,置印綬于前,興固讓

曰:“臣未有先登陷陣之功,而一家數(shù)人并蒙爵士,誠為盈溢。臣蒙陛下、

貴人陶恩澤至厚,富貴已極,不可復(fù)加,至誠不愿?!钡奂闻d之讓,不奪其

志。貴人問其故,興曰:“貴人不讀書記邪?'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

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富貴有極,人

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貴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為宗親求位。

十九年,拜衛(wèi)尉,亦輔導(dǎo)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風(fēng)眩疾甚,后以興領(lǐng)侍中,

受顧命于云臺廣室。會疾疹,召見興,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興叩頭流

涕,困讓曰:“臣不敢惜身,誠虧損圣德,不可茍冒?!敝琳\發(fā)中,感動左

右,帝遂聽之。

二十三年,卒,時年三十九。興素與從兄嵩不相熊,然敬其威重。興

疾病,帝親臨,問以政事及群臣能不。興頓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并經(jīng)行明深,逾于公卿。”興沒后,帝思其

言,遂擢廣為光祿勛,嵩為中郎將。嵩監(jiān)羽林十余年,以謹敕見幸。明帝

即位,拜長樂衛(wèi)尉,遷執(zhí)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詔曰:“故侍中衛(wèi)尉關(guān)內(nèi)侯興,典領(lǐng)禁兵,從平天下,

當以軍功顯受封爵,又諸舅比例,應(yīng)蒙恩澤,興皆固讓,安平里巷。輔導(dǎo)

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閔之行。不幸早卒,朕甚傷之。賢

者子孫,宜加優(yōu)異。封興子慶為陽侯,慶弟博為強侯?!睉c卒,子琴

嗣。琴卒,子萬全嗣。萬全卒,子桂嗣。

(節(jié)選自《后漢書?陰興傳》,有刪改)

【注】貴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弓履途泥,率先期門躬:彎腰

B.猶稱所長而達之稱:稱贊

C.興叩頭流涕,屈讓曰固:堅決

D.興素與從兄嵩不相熊能:和睦

【解題指南】

解答本題,需要做好以下兩點:

1.知故事。讀懂故事是解讀文言實虛詞的關(guān)鍵。如本題D項,抓住

語境中的關(guān)鍵詞“然”,可知兩人關(guān)系不好,進而推測兩人相處不和睦。

2.巧代入。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將詞語的意思代入語境,分析語

意、詞性等是否符合。

【解析】選A。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

語境中是說陰興隨從并親自侍奉光武帝;“躬”應(yīng)為“親自”的意思。

B項,根據(jù)文中的信息“不相好,知其有用”,可知雖然他和他們并不相

好,但仍然稱贊他們的長處并推薦其任官;“稱”為“稱贊”的意思。C

項,根據(jù)文中的信息“不敢惜身”“不可茍冒”,可知陰興執(zhí)意拒絕皇帝

的加封;“固”為“堅決”的意思。D項,根據(jù)文中的信息“然敬其威重”,

可知雖然兩者關(guān)系不好,但陰興對其兄嵩的優(yōu)點仍然贊賞有加;“能”

為“和睦、融洽”的意思。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以為華而少實

I我騰躍畫上

r卒不為宗親求位

B1為擊破沛公軍

r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

c[但以劉日薄西山

「興皆固讓,安乎里巷

〔其聞道也固先乎君

【解析】選B。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項,分別為表轉(zhuǎn)折和表修飾的連詞;B項,均可譯為介詞“替”;C項,

分別為介詞“用”和連詞“因為”;D項,相當于介詞“于",分別譯為

“在”和“比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體現(xiàn)陰興美德的一組是

()

①興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fēng)雨

②是以世稱其忠平

③富貴已極,不可復(fù)加,至誠不愿

④人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

⑤臣不敢惜身,誠虧損圣德,不可茍冒

⑥應(yīng)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zhuǎn).②④⑤

【解析】選Ao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從題干上看,“全都”

“直接”“陰興”三個關(guān)鍵詞點明題目的要求和范圍,“美德”點明話

題;從內(nèi)容上看,②是世人稱贊,⑥是明帝說的,排除②⑥即可確定答

案。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陰興跟隨光武帝平定天下,隨從護駕恪盡職守,舉薦人才不以個人好

惡,得到了光武帝的認可和世人的稱贊。

B.陰興認為自己蒙受皇上、貴人的恩寵已經(jīng)非常多了,身為皇親國戚應(yīng)

該知足、謙讓,因此謝絕了皇帝的封賞。

C.光武帝答應(yīng)了陰興的請求,在陰興去世后,提拔席廣為光祿勛,陰嵩

為中郎將。陰嵩監(jiān)管羽林軍十多年。

D.明帝認為陰興軍功顯著,為人正直,仁義孝順,于是封他的兩個兒子

為侯。陰興后代相繼為侯數(shù)世。

【解題指南】

做好這類題,要注意以下三點:

1.巧提要素。這類題一般考查故事的敘述要素,做好這類題首先要

有明確選項中敘事要素的習(xí)慣。

2.細讀語境。細讀原文,明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的原委等敘事要素。

3.認真比對。認真比對題目選項與原文的異同,進而做出選擇。

【解析】選Co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項,根據(jù)原文信息“興沒后,帝思其言,遂擢廣為光祿勛”,抓住關(guān)鍵詞

“后”“思”“遂”,可知明帝當時沒有答應(yīng)陰興的請求。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光武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帝嘉興之讓,不奪其志。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至誠發(fā)中,感動左右,帝遂聽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①注意句中的“輒”

“清”“見②注意句中的“讓”“奪③注意句中的“中”“感動”。

答案:①光武帝親臨的地方,(陰興)總是事先進入清理(或“清查”)宮

室,很受親近信任。

②光武帝稱許陰興謙讓,沒有改變他的心愿。

③最真摯的語言發(fā)自肺腑(或“內(nèi)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動了(或“感

動了身邊的人”),光武帝就答應(yīng)(或“聽從”)了他。

附【譯文】

陰興,字君陵,光武帝陰皇后的同母兄弟。建武二年,為黃門侍郎,

他率領(lǐng)武騎,隨光武帝征伐,平定許多地方。陰興每次隨從出入,常親手

持傘蓋,遮蔽風(fēng)雨,腳踩泥路,做期門(官)的表率。光武帝親臨的地

方,(陰興)總是事先進入清理宮室,很受親近信任。他和同郡的張宗、

上谷的鮮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樣稱贊他們的長處而推薦他們

任官;友人張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認為二人華而少實,只給他們錢

財,始終不給推薦。因此世人都贊揚他的忠誠公允。

建武九年,改任侍中,賜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光武帝后來召請陰興,準

備封賞他,把印綬都擺出來了,陰興堅決不接受,說:“我并沒有沖鋒陷

陣之功,而一家數(shù)人都蒙恩受封,實在是過于滿溢了。我蒙皇上及貴人

的深恩,富貴已經(jīng)到頭了,不能再加了,我誠懇地請求您不要加封。”光

武帝稱許陰興謙讓,沒有改變他的心愿。陰貴人問他什么原因,他說:

“您沒有讀過書嗎?'亢龍有悔’,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進退,嫁女

就要配侯王,娶婦就盼著得公主,我心下實在不安。富貴總有個頭,人應(yīng)

當知足,夸奢更為輿論所反對?!标庂F人對這番話深有感觸,自覺地克制

自己,始終不替家族親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衛(wèi)尉,并輔導(dǎo)皇太子。次

年夏季,光武帝風(fēng)眩病很重,后就以陰興為侍中,他在云臺的廣室里接

受光武帝臨終囑托。很巧的是光武帝病好了,召見陰興,想讓他代替吳

漢任大司馬。陰興叩頭流涕,堅決辭讓說:“我不敢愛惜生命,只是實在

害怕?lián)p傷了圣德,不敢隨便冒領(lǐng)高位。”最真摯的語言發(fā)自肺腑,使左右

的人都感動了,光武帝就答應(yīng)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時年三十九歲。陰興和堂兄陰嵩平時不友好,

不過敬重陰嵩的嚴肅有威。他病了,皇帝親自看望,問他政治得失及群

臣勝任與否。他叩頭回答說:“臣下愚笨,不足以知道這一切。不過我

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學(xué)識修養(yǎng),超過了公卿?!标幣d

死后,光武帝回想他的話,就提拔席廣為光祿勛,陰嵩為中郎將。陰嵩監(jiān)

領(lǐng)羽林軍十多年,以謹慎勤敏受器重。明帝即位,任他為長樂衛(wèi)尉,后改

任執(zhí)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詔書說:”已故的侍中、衛(wèi)尉、關(guān)內(nèi)侯陰興,管領(lǐng)禁

軍,隨先帝平定天下,應(yīng)以軍功光榮地受到封爵獎賞,同時各位國舅也

應(yīng)按成例蒙受恩澤,都被陰興堅決推讓了,安居于里巷之中。他曾輔導(dǎo)

于我,體現(xiàn)了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備曾子、閔子騫等人的品

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傷悼。賢人子孫,應(yīng)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現(xiàn)在

決定:)封陰興之子陰慶為陽侯,陰慶之弟陰博為強侯?!标帒c死后,

子陰琴繼承爵位。陰琴死后,子陰萬全繼承爵位。萬全死后,子陰桂繼

承爵位。

4.I(2012?江蘇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伯父墓表

蘇轍

公諱渙,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穎悟,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天

圣元年,始就鄉(xiāng)試,明年登科,為鳳翔寶雞主簿。

未兒,移鳳州司法。王蒙正為鳳州,以章獻太后姻家,怙勢驕橫。知

公之賢,屈意禮之,以郡委公。公雖以職事之,而鄙其為人。蒙正嘗薦公

于朝,復(fù)以書抵要官,論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書。未兒,

蒙正敗,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憂去官。起為開封士曹。雍丘民有獄死者,縣畏罪,以疾

告。府遣吏治之,閱數(shù)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邊,府當市

民馬以至騎士,尹以諉公,馬盡得而民不擾。通判闞州。雖為政極寬,而

用法必當,吏民畏而安之。闔人鮮于快,少而好學(xué)篤行,公禮之甚厚,以

備鄉(xiāng)舉,件以獲仕進。其始為吏,公復(fù)以循吏件之,件仕至諫議大夫,號

為名臣。

選知祥符。鄉(xiāng)書手張宗久為奸利,畏公,托疾滿百日去,而引其子為

代。公曰:“書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弊谒厥聶?quán)貴,訴于府。

府為符縣,公杖之。已而中貴人至府,傳上旨,以宗為書手,公據(jù)法不奉

詔。復(fù)一中貴人至曰:“必于法外與之?!惫^尹李絢曰:“一匹夫能亂

法如此,府亦不可為矣,公何不以縣不可故爭之?”絢愧公言,明日入言

之。上稱善,命內(nèi)侍省推之。蓋宗以賂請于溫成之族,不復(fù)窮治,杖期命

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肅公拯見公,嘆曰:“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

事官遠矣!"擢提點利州路刑獄,公至逾年,劾城固縣令一人妄殺人者,

一道震恐,遂以無事。

公沒二十七年,不危狀公遺事,以授轍曰:“先君既沒,惟小子僅存,

不時記錄,久益散滅,則不孝大矣。"轍幼侍伯父,聞其言曰:“予少而讀

書,少長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規(guī)矩。入居室,無惰

容。故當是吐不聞有過行。爾曹才不逮人,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p>

轍懼子弟之日怠也,故記其所聞以警焉。

(選自《蘇轍集》,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蒙正敗,士以此多公多:稱贊

B.府當市民馬以燕騎士益:有利

C.公復(fù)以循吏部之許:期望

D.杖矯命者,逐之矯:假傳

【解析】選B?!耙妗甭?lián)系上下文看應(yīng)該是“增加”之義。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蘇渙為官公正的一組是()

①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②公雖以職事之,而鄙其為人③雖為政極

寬,而用法必當④公禮之甚厚,以備鄉(xiāng)舉⑤傳上旨,以宗為書手,公

據(jù)法不奉詔⑥劾城固縣令一人妄殺人者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解析】選D。第①句是講蘇渙交往的都是當時德高望重的人,第②句

講蘇渙雖然在王蒙正手下任職,但鄙視他的為人,第③句是說蘇渙雖然

為政比較寬松,但執(zhí)行法令一定適當,第④句講蘇渙對待鮮于件很優(yōu)厚,

第⑤句講蘇渙依法不奉詔,不循私情,第⑥句講蘇渙彈劾城固縣令胡亂

殺人。分析可知③⑤⑥三句表現(xiàn)蘇渙為官公正。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渙擔(dān)任風(fēng)州司法時一,知州王蒙正很賞識他,曾經(jīng)把他推薦給朝廷,

又給要官寫信,認為他可以擔(dān)當大任。

B.雍丘縣有百姓死在獄中,縣官報告說是因病而死。開封府多次派人處

理而沒能查明真相,蘇渙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縣張宗長期作奸營私,因畏懼蘇渙,稱病辭職,讓兒子來接替自

己。蘇渙認為他兒子不合書手的要求,加以杖責(zé)。

D.蘇渙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兒子蘇不危記敘了父親遺事,交給蘇轍;蘇

轍又補充了他所聽到的伯父言談,寫成這篇墓表。

【解析】選C。聯(lián)系上下文看,蘇渙認為張宗不適合做書手,杖責(zé)的是

張宗,而不是他的兒子。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知公之賢,屈意禮之,以郡委公。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以一縣令能此,賢于言事官遠矣!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爾曹才不逮人,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

文:

【解題指南】

如何準確翻譯文言句子

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

不離篇”。

②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xiàn)象,對這些文言現(xiàn)象的正確

理解和把握,是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如第①句中的“禮”和第③

句中的“過二

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tǒng)翻譯的辦法去逃避,

而應(yīng)該前后推導(dǎo),認真理解。如第③句的“姑亦師吾之寡過焉可也二

④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對偶句等并列結(jié)構(gòu)把握句意。也就是

說,在理解文言句子時,要充分利用文言文中與這些語句相對應(yīng)的語句

的用法和意義。

⑤對于復(fù)雜的不好梳理的句子,最好進行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

看枝葉;或抓住關(guān)鍵詞語,分析句間關(guān)系。

⑥要善于調(diào)動已學(xué)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

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

和含義。如第①句中的“屈意”和第③句中的“爾曹”。

【解析】①首先補出本句的主語,其次重點落實“知”“屈意”“禮”“委”

兒個詞,它們分別是“了解、懂得”“降低身份”“以禮相待”“托付”

的意思。②本句抓住兩個虛詞“以”“于”,它們分別是“憑著”和“比”

的意思。③本句中的“爾曹”意為“你們、你們這些人”,在杜甫的名

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中出現(xiàn)過,“不逮”意為“比

不上”,“姑”意為“姑且”,“師”意為“效法、學(xué)習(xí)”,“寡”意為

“少”,“過”這里是用作動詞“犯錯”。這里比較難的是對“不逮”

和“過”的準確理解。

答案:①(王蒙正)了解蘇渙的賢能,降低身份以禮相待,把郡里的事務(wù)

托付給他。

②你作為一個縣令能夠這樣,比言事的官員好多了!

③你們才能趕不上別人,姑且學(xué)習(xí)我少犯錯誤就可以了。

附【譯文】

公名渙,開始字公群,晚年字文父。年少時聰慧,和他交游的人,都

是當時德高望重的人。天圣元年,開始參加鄉(xiāng)試,第二年考中進士,擔(dān)任

鳳翔寶雞主簿。

不久,調(diào)任鳳州司法。王蒙正擔(dān)任鳳州知州,因為他和章獻太后家

是姻親關(guān)系,依仗權(quán)勢驕縱蠻橫。(王蒙正)了解蘇渙的賢能,降低身份

以禮相待,把郡里的事務(wù)托付給他。蘇渙雖然因為職位侍奉他,但鄙視

他的為人。王蒙正曾經(jīng)把他推薦給朝廷,又給權(quán)要大官寫信,說他可以

擔(dān)當大任。蘇渙告訴郡邸的官員,壓下他的奏折并且藏起他的書信。不

久,王蒙正失勢,士人因為這件事稱贊他。

因為太夫人去世離職。起用為開封士曹。雍丘有百姓死在獄中,縣

里害怕罪責(zé),報告說因病而死。開封府派官吏查辦,派了多人也沒能查

明真相。等到蘇渙去后,便洗雪了冤情。西夏人侵犯邊境,府里抵押百

姓的馬來增加騎兵,府尹把這件事委托給蘇渙,馬全部得到而百姓不被

侵擾。改任闿州通判。蘇渙雖然執(zhí)政極為寬松,但執(zhí)法一定適當,官吏

百姓既害怕又感到安心。闿州人鮮于伏,小時好學(xué)且行為純正踏實,蘇

渙禮待他很優(yōu)厚,把他作為地方舉薦的人選,鮮于件因此得以出來做

官。他開始擔(dān)任官吏,蘇渙又以守法官吏期望他,鮮于件官至諫議大夫,

號稱為名臣。

被選任為祥符知縣。鄉(xiāng)書手(從事抄寫工作的吏員)張宗長期作奸

犯科,害怕他,稱病滿一百天離開了,而推薦他的兒子代替。蘇渙說:“書

手按照法律用三等人,你的等次是第二,不可以?!睆堊谙騺硎谭顧?quán)貴,

到州府訴訟。州府發(fā)文書到縣里,蘇渙杖打了他。不久中貴人到了府,

傳皇上的圣旨,任用張宗為書手,蘇渙依據(jù)法律不遵循詔令。又一個中

貴人到了說:“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給予他這個職位。”蘇渙對府尹李

絢說:“一個匹夫能像這樣擾亂法律,府也不可以做了,你為什么不以縣

里不肯的緣故來爭論這件事?”李絢對蘇渙的話感到慚愧,第二天入朝

說這件事。皇上說好,命內(nèi)侍省推查這件事。原來張宗賄賂了溫成等人

求情,不再窮究,杖責(zé)假傳命令的人,放逐他們,全府都震懾。包拯見到

了蘇渙,嘆息說:“你作為一個縣令能夠這樣,比言事的官員好多了!”

提拔他為提點利州路刑獄,蘇渙到了超過一年,彈劾城固縣令一人胡亂

殺人,一道都震懾畏懼,于是以后相安無事。

蘇渙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兒子蘇不危記敘了父親遺事,交給我說:

“先父已經(jīng)死了,只有我僅存于世,不及時加以記錄,時間長了更加散

佚湮滅,那么我不孝就大了?!蔽易杂资谭畈?,聽他說:“我年幼時讀

書,長大后寫文章,每天都有所長進,沒有長進就不停止學(xué)習(xí)。出游于

途中,行動符合規(guī)矩。進入住處,沒有懈怠的儀容。所以在這時,沒有聽

說過有過錯的行為。你們才能趕不上別人,姑且學(xué)習(xí)我少犯錯誤就可以

了。"我害怕后輩做事一天天懈怠,所以記錄下所聽到的來告誡。

II(2012?江蘇卷)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

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

章不群,辭采精拔。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

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自非大賢篤志與

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

時。

(節(jié)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對本段文字斷句主要應(yīng)抓住兩組

對仗比較工整的句子,“橫素波而傍流”與“干青云而直上”,“語時

事則指而可想”與“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同時注意“自非”和“孰”

是在句首,然后根據(jù)意思進行判斷。

答案: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

且真/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附【譯文】

有人說陶公的詩篇篇都有酒字。我認為他本意并不在酒,而是把自

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與一般文章不一樣,辭藻精簡。文章意

境或恬靜婉約如小橋流水,或氣勢磅礴直沖云霄,談時事則有針對性且

值得人深思,論抱負則遠大而真切。如果不是圣賢,沒有不渝的志向,無

論世道盛衰或政治興替都安于道義,誰能像他這樣呢?我愛好他的文章,

不能放下,又想到他的品德,恨不能與他處在同一時代。

5.(2012?安徽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松江府通判許君傳

[清]劉大槌

許君諱曾裕,字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牽有大志,年甫

六齡,值母病箏,即知長跪祖廟之前,禱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長,從塾師

受學(xué),聰穎出其輩類,于書無所不讀。然其尊府以直諒為族人所怨怒,興

起獄訟,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遂發(fā)憤以卒。君抱痛于中,復(fù)控于有司,又

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壯志已消亡其過半矣。不獲已,乃入

費補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濱海,舊設(shè)巡海之船,其名曰烏

船。回者,通判監(jiān)修,上下多侵漁其船遇風(fēng)輒壞。君獨親自驗試,而其

弊始除。先是,遠人負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貨,而負其價直不還。君

至,懲其尤狡黠者數(shù)人,而負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細狹,易至填淤。

填淤則舟楫不通,而民田亦無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費皆

出自民間,積至巨萬。有司粗為興筑,而浮消其費大半。君獨以私一己

之相載①有限,而取萬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親量度深廣,使其工

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為數(shù)十年來所未有,因即河渭立石以紀其

事。濱海失業(yè)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等巡察,而海船之

私貨浮于口糧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窮民非有大奸究,徒以無知嗜利而

自致干紀之誅。必加詳報,則己雖有獲賊之譽,而死者不可復(fù)生。因潛

請于布政辰公,懇其寬貴。辰公察君愛民出中心之誠,深為激賞。將議

遷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

君少時,懷奇負異,欲有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與君相知者,咸廖君當為

朝廷顯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為。及其筮仕,秩居閑散,徒奔趨

抑郁于群眾之中。既為方伯所知,庶幾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豈其信

有命邪?雖然,以君之施設(shè)與夫世之貴顯而力足有為者較焉,豈其有歉

于彼邪?嗚呼,可悲也已!

(選自《續(xù)修四庫全書?海峰文集》,有刪節(jié))

【注】①稠(En)載:滿載,這里指牟利多。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值母病箏篤:嚴重

B.何者,通判監(jiān)修向:先前

C.君奉等巡察委:委派

D.咸麼君當為朝廷顯用度:打算

【解析】選D。度:揣測。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遂發(fā)憤以卒r填淤則舟楫不通

A.<B.<

、木欣欣以向榮〔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因潛請于布政辰公r既為方伯所知

C.JD.<

、月出于東山之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解題指南】第一步:審讀題干,確定選擇答案的方向,即選相同還是不

相同的一組。第二步:首先確定選自教材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然后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斷材料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最后判斷每組加

點詞的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斷時,可結(jié)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語法

分析、句位分析、代入檢驗等方法,以確保判斷的正確性。第三步:綜

合檢查,確定答案。

【解析】選A。均為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B.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連詞,表轉(zhuǎn)

折關(guān)系。C.介詞,向;介詞,從。D.介詞,表被動,被;介詞,替。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曾裕從小聰穎異常,酷愛讀書,志向遠大;但年輕時由于家庭變故

消耗了過多的精力,耽誤了仕途。

B.許曾裕出任通判之職以后,清正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

執(zhí)法嚴明,讓外來商人感激涕零。

C.許曾裕在一些人因無知貪利而違禁出海時,為使他們得到寬大處理

而奔走,表現(xiàn)出愛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許曾??释üαI(yè),但是命運不濟,有機會升遷時卻病故,未能盡

展才華,作者對他充滿了同情與惋惜。

【解析】選B?!肮接谩北硎鲇姓`,原文“上下多侵漁”,是指上下

官員從監(jiān)修船只中侵吞錢物。

(4)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民咸呼舞,以為數(shù)十年來所未有,因即河澹立石以紀其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雖然,以君之施設(shè)與夫世之貴顯而力足有為者較焉,豈其有歉于彼

邪?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指南】第一步:將古今漢語義基本一致的字詞標示出來,將比較

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譯出來,然后將現(xiàn)代漢語無法對譯或無須翻譯的地方

排除,以便將完全不懂的地方突顯出來。第二步:將不懂的詞語放到原

文中去揣測,大致推斷出它們的意思。第三步:統(tǒng)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

協(xié)調(diào)和語句通順流暢。

答案:①老百姓都稱道歡舞,認為這是兒十年來沒有過的事,于是就在

河邊立碑來記下這件事。

②即使這樣,把許曾裕的施政(功績)與當世那些地位顯赫、憑其權(quán)力足

以有所作為的官員相比,(許曾裕的)難道比他們少嗎?

附【譯文】

許君名叫曾裕,字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許君年少時就卓越出

眾,心存大志,年齡剛剛六歲時一,正趕上母親生病嚴重,他就知道在祖廟

前長久跪立,為母親祈禱十多天也不倦怠。年紀稍大,(他)跟從私塾的

老師學(xué)習(xí),天資聰穎超出與他同齡的人,對書籍沒有不想閱讀的??墒?/p>

他的父親因為正直誠信而被家族的人怨恨惱怒,打起了官司,十多年過

去冤屈也得不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