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最終機電科修改樣本_第1頁
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最終機電科修改樣本_第2頁
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最終機電科修改樣本_第3頁
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最終機電科修改樣本_第4頁
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最終機電科修改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永龍金鑫煤礦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審核:總工程師:礦長:金鑫煤礦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八日礦長批示總工批示會審意見會審人員簽字單位姓名日期備注技術中心生產科機電科安檢科調度室通風科通風副總生產礦長安全礦長永龍金鑫煤礦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為做好雨季“三防”工作,特成立永龍金鑫煤礦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礦長副組長: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后勤副礦長成員:生產副總機電副總通風副總技術副總采掘副總調度室主任生產科長機電科長安全科長企管科長供應科長保衛(wèi)科科機修車間主任各生產區(qū)隊隊長救護大隊領導小組重要職責:1.負責制定永龍金鑫礦雨季“三防”期間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統(tǒng)一協(xié)調指揮雨季“三防”期間重特大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工作,調動多方面力量迅速有效解決,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3.督促各單位對干部職工進行雨季“三防”應急救援知識貫徹學習和演習,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應對突發(fā)安全事故防范能力4.依照事故現場狀況,對搶險救災方案進行決策指揮,相應急救援工作中發(fā)生爭議問題進行裁決和緊急解決。5.指揮、調度礦山救護、醫(yī)療救護、后勤增援、信息發(fā)布等工作。組織解決搶險救災所需人力、資金、物資、設備等資源。6.對事故善后解決、礦區(qū)秩序維護、事故調查解決、恢復生產等項工作進行安排督促貫徹。7.分析事故因素,吸取事故教訓,配合事故調查,貫徹責任追究。永龍金鑫煤礦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表指揮部姓名單位名稱職務辦公電話手機號總指揮張善魁永龍金鑫煤礦礦長6666副總指揮張宏斌永龍金鑫煤礦總工程師6077張自立永龍金鑫煤礦生產副礦長6069張存良永龍金鑫煤礦安全副礦長6073付四清永龍金鑫煤礦機電副礦長6090陳效力永龍金鑫煤礦后勤副礦長6071成員唐五對永龍金鑫煤礦生產副總(兼調度室主任)6120王增超永龍金鑫煤礦機電副總(兼機電科科長)6095唐進濤永龍金鑫煤礦通風副總(兼通風科科長)6127樣喜峰永龍金鑫煤礦技術副總(兼生產科科長)6094喬濤森永龍金鑫煤礦采掘副總(兼生產科主任工程師)6121呂鵬磊安檢科科長6092宋亞輝企管科科長6086魯濤供銷科科長6078蔡東偉保衛(wèi)科科長6079趙曉東機修車間主任6116盧長春機運隊隊長6111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為了加強對雨季“三防”期間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組織領導,永龍金鑫煤礦設立雨季“三防”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如下簡稱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1、永龍金鑫煤礦雨季“三防”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張善魁副總指揮:張善斌張自立張存良付四清陳效力成員:唐五對王增超唐進濤楊喜峰喬濤森宋亞輝魯濤呂鵬磊蔡東偉趙曉東盧長春2、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地點在永龍金鑫煤礦調度室:辦公室主任:唐五對(兼)辦公室每天24小時值班,并有一名副礦級以上領導干部值班。聯系電話:9、6128、6129外線、一、指揮部下設9個組,各組重要職責如下:1、現場指揮組。由礦山救護隊、礦井重要負責人和關于部門負責人構成(煤礦事故設在井下救護基地),重要負責指揮現場急救工作,及時解決突發(fā)災變。2、搶險救災組。由礦山救護隊、應急救援指揮部緊急調集關于單位人員構成,詳細負責實行指揮部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辦法。3、技術專家組。由關于集團公司技術專家和礦技術負責人構成,重要研究制定急救技術方案和辦法,解決事故急救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4、物資供應組。由供應科和礦關于人員構成,重要負責保證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及時調度和供應。5、警戒保衛(wèi)組。由礦保衛(wèi)科為主構成,重要負責事故發(fā)生后人員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交通等工作。6、醫(yī)療救護組。由礦醫(yī)院和集團公司總醫(yī)院構成,重要負責對受傷人員醫(yī)療救護和檢測檢疫工作。7、后勤保障組。由礦行政辦公室構成,重要負責食宿接待、車輛調度等工作。8、動力保障組。由礦機電科、機修車間、機運隊構成,重要負責應急供電工作。9、善后解決組。由工會、企管科等部門構成,負責傷亡人員家屬安撫、撫恤、理賠等善后解決工作。二、指揮部重要職責:1、總指揮:是解決災害事故全權指揮者。在礦總工程師、公司副總指揮和礦山救護大隊隊長協(xié)助下,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解決事故作戰(zhàn)籌劃。2、礦總工程師:是礦長解決災害事故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解決事故作戰(zhàn)籌劃。3、各關于副礦長:依照營救遇難人員和解決事故作戰(zhàn)籌劃,負責組織解決事故所必須人員,及時調集救災必須設備材料,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fā)急救事故所用入井特別允許證。4、礦副總工程師:協(xié)助總工程師解決災變,并依照總工程師命令,負責指揮分管范疇內急救工作。5、安檢科科長:依照批準營救遇難人員和解決事故作戰(zhàn)籌劃,按照《規(guī)程》規(guī)定對搶險救災工作安全和入井人員控制實行有效監(jiān)督。6、通風科科長:按照礦長命令負責改進礦井通風狀況,組織完畢必要通風工程,制定并執(zhí)行與一通三防關于其他辦法。8、生產科科長:按照礦長命令負責協(xié)調各方面工作,協(xié)助礦長進行急救和災害解決,并負責準備各類圖紙和資料,依照礦長命令完畢測量打鉆工作。9、供銷科科長:及時準備好必須急救器材,并依照礦長命令,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10、機電科科長:依照礦長命令,負責指揮礦井內停送電工作,及時急救或安裝機電設備。同步,為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及時運送到事故地點或遇難人員及時運送上井提供快捷安全提高運送條件,滿足救災需要。協(xié)同機電隊依照入井人員領取礦燈燈牌,查清在井下人數和姓名,并及時報告調度室。11、礦醫(yī)院院長: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急救治療、護理和藥物供應。12、監(jiān)測隊隊長:負責在災變期間保證全礦井生產、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運轉以及災變后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訊系統(tǒng)恢復,為組織事故急救、救援恢復工作提供保障。13、企管科科長:保證對遇難人員妥善安頓和救災人員住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14、保衛(wèi)科科長:負責事故急救和解決過程中治安保衛(wèi)工作,維持礦區(qū)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井口附近設專人警戒,禁止閑雜人員逗留、圍觀。三、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科學高效,成立應急救援專家組(如下簡稱專家組)。組長:王利偉成員:礦關于專業(yè)技術人員以及集團公司技術專家?guī)烊藛T構成,必要時聘請省內外專家。雨季“三防”應急預案啟動程序因雨季雷雨、大風較多,也許導致全礦井大范疇停電、停風和井下水災、重特大洪澇災害、雷擊火災等事故。調度員在接到關于事故信息后,應及時報告值班礦領導和礦長,值班礦領導或礦長到調度室后,由值班礦領導或礦長決定與否啟動應急預案。如果狀況特別緊急,調度員用電話請示值班礦領導或礦長后,可在值班礦領導和礦長未到調度室前,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啟動后,調度員要及時按相應應急預案事故報告程序,協(xié)助礦領導做好事故急救解決工作,同步做好事故記錄。附:金鑫煤礦雨季“三防”應急救援預案HYPERLINK附件一:礦井大范疇停電應急救援預案HYPERLINK附件二:礦井停風應急救援預案HYPERLINK附件三: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HYPERLINK附件四:重特大洪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HYPERLINK附件五:雷擊引起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HYPERLINK附件一礦井大范疇停電應急救援預案永龍金鑫(登封)煤業(yè)有限公司供電線路共兩條,分別來自楊家門變電站(=1\*ROMANI回路)19板,線路截面95mm2,線路敷設長度4km;新新變電站(=2\*ROMANII回路)8板,線路截面95mm2,線路敷設長度3km。為使礦井發(fā)生大范疇停電時可以及時有效地實行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一步控制事故范疇擴大,依照關于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救援范疇:合用于礦山發(fā)生普通事故(Ⅳ級)響應及以上級別因大范疇停電導致生產安全事故。二、危險源分布(一)危險性概述:重要危險性有重要開關設備回絕合閘或回絕跳閘、互感器或其二次回路故障、礦井架空線路線桿傾倒、大面積停電、觸電、雷擊等。(二)重要危險源分布:地面10kv變電所和井下變電所。三、預案啟動程序1、應急預案啟動礦調度室接到礦井大范疇停電信息后,及時告知礦值班領導及礦長,迅速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指揮發(fā)布啟動應急預案指令。2、報告程序(1)礦井一旦發(fā)生大范疇停電,現場人員應盡量理解和弄清事故性質、地點、發(fā)展限度和影響范疇;然后迅速運用工作地點附近電話(按“緊呼”以便其他一切電話都給事故電話讓路)向礦調度室如實報告上述內容。(2)調度室接到報告電話后,要問清事故地點、類型、嚴重限度及人員撤離狀況,在指揮搶險同步,及時向礦值班人員和公司調度室報告事故狀況。及時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表告知所列各單位人員到礦調度室報到待命。3、預案解決流程:大范疇停電信息→礦調度室→值班領導、礦長→其她救援小組人員→公司調度室→逐級啟動應急預案。四、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一)安全技術辦法在礦井突然停電和供電未恢復之前,應及時采用應急解決辦法:1、礦區(qū)停電導致風井重要通風機均停電停風時,風機房值班人員要及時打開風井防爆蓋,運用自然風壓通風。2、礦井突發(fā)大范疇停電事故后,礦10kV變電所值班配電工應及時向礦生產調度報告,并向上級35KV變電站或登封電力調度聯系;礦調度室及時告知礦值班領導和礦應急救援領導小構成員,并盡快查明停電因素。(1)調度室及時告知井下所有受停電停風影響地點人員停止工作,工作面由里向外依次切斷電源,撤離人員。①依照停電災情狀況和井下瓦斯涌出狀況,預測停電時間在30分鐘之內時告知井下撤離工作地點人員在進風巷中待命。②預測停電時間在30分鐘以上時,應及時告知井下人員盡快由礦井安全出口撤至地面。③在人員由安全出口撤出時,所有在井下各級干部、班組長,必要以高度責任感組織工人有秩序撤出,防止在撤退時浮現混亂,發(fā)生意外事故。④人員撤出井后所有人員必要到本單位報到,各單位及時指定專人記錄升井人數,并上報調度室。機運隊、監(jiān)測組和調度室要及時分別記錄井下在冊人數,隨時掌握人員升井狀況。(2)調度室告知中央變電所,采區(qū)變電所,配電點值班人員把開關置到停電位置,其他有電氣設備地點在人員撤退時也必要把開關置到停電位置。(3)停電時在井下安檢員、瓦檢員,在當班班長領導下,依照救災指揮部規(guī)定,隨時檢查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濃度及井下安全狀況,精確及時地向救災指揮部報告。(4)主、副井司機將絞車制動手柄置于合閘狀態(tài),主令手把置于零位,并堅守崗位。(5)停電時間預測在30分鐘以上時,若有人員滯留在懸吊罐籠中時,必要盡快制定辦法,營救罐籠內人員。在沒有營救之前罐籠內人員不準擅自出入罐籠,防止事故發(fā)生。(6)停電時礦井主水泵房值班人員必要做到:①樹立高度責任感,時刻觀測抽水小井水位變化狀況并及時向調度室報告。②在水量超過警戒水位,井下其她人員已撤離險區(qū),經救災總指揮批準后才可關閉主泵房,中央變電所防水門和水倉與配水道之間閘門。③只有當水沉沒泵座時,主泵房及中央變電所工作人員才干從副井撤離。3、若重要通風機運轉正常,井下一種或各種變電所停電,導致一種或各種工作面(采區(qū))停風,受停風影響地點,必要及時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工作人員先撤到進風巷中待命。受涌水影響地點,工作人員應及時撤到安全地點待命。4、一旦應急預案啟動,各單位必要及時向調度室報告井下入井人員狀況,同步運用燈房、井口信息站等各種方式、手段,迅速查清井下人數和組織急救。各單位當班電工、水泵司機以及瓦斯檢查員升井后不準離開,在各單位值班室待命。5、監(jiān)測組要保證井上下通訊系統(tǒng)暢通,保證井下電話臺臺完好。(二)井上恢復供電程序A、變電所失壓解決:(1)全面檢查繼電保護信號及儀表批示狀況。(2)檢查母線及所有連接設備狀況。(3)斷開10kV配電室Ⅰ、Ⅱ段母線總開關及1#、2#主變開關,并向調度室報告狀況,查明停電因素。(4)經全面檢查本變電所設備無端障后,按下述原則解決:及時檢查兩趟電源進線,若上級變電站供電正常,送上1#、2#主變開關,然后送上風井一、二回路總開關,聽調度指令送井下一、二回路總開關。(5)若兩趟電源進線只有一種回路有電,按下列順序送電:若新送線電源有電,斷開門煤線總開關,合上Ⅰ、Ⅱ段10kV母線聯系開關,送上1#、2#主變開關,然后送上風井一、二回路總開關,聽調度指令送井下一、二回路總開關;若門煤線電源有電,斷開新送線總開關,合上Ⅰ、Ⅱ段10kV母線聯系開關,送上1#、2#主變開關,然后送上風井一、二回路總開關,聽調度指令送井下一、二回路總開關。(6)復電后,及時按順序送風井、副井絞車、中央變電所排水電源。(7)井下停風時間超過10分鐘時,采區(qū)變電所送電,需經礦調度批準后逐回路送電。(8)經檢查確屬上級電源故障,等待上級送電。(9)經檢查屬本變電所設備事故或出線故障越級,應迅速隔離故障設備和線路,按上述原則恢復供電。B、10kV變電所落雷解決。(1)10kV變電站落雷也許導致避雷器、瓷瓶套管破裂爆炸,雷擊放電后引線嚴重繞傷、斷線、設備損壞,從而導致全所失壓和系統(tǒng)接地。(2)檢查落雷位置及故障設備,設法隔離故障點,恢復礦井供電。(3)及時組織人員解決故障。(三)井下恢復送電程序1、礦井恢復正常供電,應一方面關閉風井口防爆蓋,及時啟動重要通風機,恢復通風。副井提高系統(tǒng)正常運營后,井下救災指揮部人員及時入井,按照救災指揮部制定井下送電辦法、瓦斯排放辦法、排水方案,有條不紊地恢復全礦井通風和生產準備。第一批下井人員:副井底把鉤工、瓦斯檢查工、各變電所配電工。第二批下井人員:采掘單位機電隊長、水泵司機、機電工、跟班隊長。2、重要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后,井下恢復通風時遵循由近到遠先檢查瓦斯后送電原則,由10kV變電站到中央變電所和采區(qū)變電所逐漸恢復送電,禁止瓦斯超限送電。3、各配電點經瓦斯檢查工檢查符合送電條件者,由總指揮下令送電,其她人員無權下令送電。如果瓦斯檢查工發(fā)既有瓦斯積聚或超限狀況,應及時把積聚或超限狀況如實報告給指揮部,然后由礦總工程師做出決定,采用辦法進行解決。瓦斯排放嚴格按礦制定專項辦法。(四)礦井特殊供電狀況下調峰、拉閘限電及送電需要調節(jié)用電負荷,其順序見附表:礦井特殊狀況下調峰、拉閘限電及送電順序表第一種情況礦井單回路供電及特殊供電方式下需要調峰、拉閘限電時,可保證重要通風機、中央主排水泵、主副井及重要急救或安全設備(涉及采區(qū)下山排水及局部通風機)正常供電。屆時調度室接到上級供電部門調峰、拉閘限電告知后,按如下順序指揮礦屬各單位停電。停電順序1依照生產狀況停一種或兩個采煤工作面設備用電。2依照生產狀況停掘進工作面設備3告知機修車間地面空壓機房只開一臺壓風機。4依照生產狀況停主井絞車。5依照生產狀況停其他生產設備。第二種情況礦井供電浮現緊急狀況,大面積停電時,必要保證中央大泵、副井絞車正常供電(必要時不斷采區(qū)下山排水水泵及局部通風機),按如下順序指揮礦屬各單位停電。停電順序1停地面生活用電變電所負荷。2停各開拓、掘進工作面生產負荷,不斷風機及排水水泵。3停采煤工作面設備。4停西風井壓風機。5停機運隊12運送下山、主皮帶負荷。6停機電隊主井絞車。第三種情況井上10kV變電所復電后,按如下順序告知10kV變電所和井下各變電所及各單位送電,恢復生產。停電順序1送井上10kV變電所風井一、二回路電源。2送井上10kV變電所井下一、二回路電源,中央變電所送1102、1203高壓開關并同步開主排水泵。3送井上10kV變電所1#、2#主變及副井絞車、空壓機電源,恢復副井絞車、空壓機供電。4中央變電所送1103、1202開關,采區(qū)變電所供電正常后,執(zhí)行如下環(huán)節(jié)。5機運隊送各采區(qū)(12081、12071配電點、軌道下山)電源開關。6送采區(qū)泵房電源。7送開拓、掘進隊設備電源。8井上10kV變電所送主井絞車電源,恢復絞車正常供電。9井上10kV變電所送地面生活用電變電所電源。10井上10kV變電所送地面其他負荷電源。備注1調度室調度電話應有備用電源,全礦停電時能及時啟用,保證井上、井下、采掘工作面、機房、峒室之間通訊正常,防止重大事故發(fā)生。2送各掘進工作面電源時,先送電至風機開關處,按瓦斯管理關于規(guī)定進行瓦斯排放,當巷道瓦斯?jié)舛确弦?guī)定期方可恢復正常供電。附件二礦井停風應急救援預案因雨季容易發(fā)生大面積停電導致礦井重要通風機停電、停風,為使礦井在發(fā)生停風時能及時有效實行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一步控制事故范疇擴大,同步為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對礦井突發(fā)災變事故時應變和指揮能力,依照關于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救援范疇:合用于礦山發(fā)生普通事故(Ⅳ級)響應及以上級別因礦井重要通風機停風導致生產安全事故。二、預案啟動程序1、應急預案啟動礦調度室接到礦井停風信息后,及時告知礦值班領導及礦長,迅速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指揮發(fā)布啟動應急預案指令。2、報告程序(1)礦井一旦發(fā)生事故,現場人員應盡量理解和弄清事故性質、地點、發(fā)展限度和影響范疇;然后迅速地用工作地點附近程控電話(按“緊呼”以便其他一切電話都給事故電話讓路)向礦調度室如實報告上述內容。(2)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后,要問清事故地點、類型、嚴重限度及人員撤離狀況,在指揮搶險同步,及時向礦值班人員和公司調度室報告事故狀況。及時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表告知所列各單位人員到礦調度室報到待命。3、預案解決流程:礦井重要通風機停風信息→礦調度室→值班領導、礦長→其她救援小組人員→公司調度室→逐級啟動應急預案。三、防止與應急救援辦法(一)也許發(fā)生重要通風機停運事故預測金鑫礦為中央分列式通風,風井肩負全礦通風,風井安裝兩臺BDK638-NO18型軸流式風機,一運一備。運營過程中有也許發(fā)生重大事故預測如下:1、風井浮現單臺風機發(fā)生機械或電氣故障,不能運轉。2、風井浮現兩臺風機同步發(fā)生機械或電氣故障,不能運轉。(二)防止發(fā)生重要通風機停運辦法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及各種規(guī)定,使管理工作正規(guī)化、原則化、制度化。2、檢修時做到:2小時以上檢修項目必要有籌劃,必要有單風機運營安全技術辦法。3、重要通風機應有專職重要通風機操作司機進行操作。專職重要通風機操作司機必要通過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獲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證后持證上崗操作。4、重要通風機操作司機必要熟悉重要通風機普通構造、動作原理、技術特性、各部性能、供電系統(tǒng)、控制回路以及地面風道系統(tǒng)和風門用途。5、啟動前做到:(1)檢查各轉動部位及機件有無裂紋,檢查各部位螺栓與否緊固,風道、風門與否有漏風現象。(2)檢查電氣部位與否正常,負壓計、溫度傳感器與否完好。(3)長時間停運或檢修完畢風機,要測量主電機絕緣電阻不不大于20兆歐姆。(4)檢查電動機連接部位、接地裝置與否可靠。(5)必要檢查所有風門、風閘和井口防爆門位置與否對的,風道內與否有雜物。6、每月風井要嚴格按照籌劃進行倒機并對電氣和機械設備進行詳細檢查,并作好詳實檢修記錄。7、機修車間作好重要通風機備件工作,當需要備件時,能及時找到。(三)正常啟動及停車操作重要通風機正常啟停必要接到上級命令,依照上級命令按照操作規(guī)程內容進行操作。(四)重要通風機運營中巡回檢查1、巡回檢查時間為每小時一次。2、巡回檢查內容涉及:(1)各運轉部位應無異常響聲;(2)軸承溫度滾動不超過75℃;(3)電機定子繞組溫升不超過120℃;(4)各儀表批示正常;(5)電機和電氣接地系統(tǒng)符合規(guī)定;(6)供電電壓應在規(guī)定期+5%-—10%;(7)風道及風門絞車不漏風;(8)電機運營電流不超過額定值;(9)風機運營風壓值正常。(五)重要通風機緊急停車操作1、重要通風機遇到下列狀況時,容許先停機后報告:(1)各重要傳動部件有異響或意外震動。(2)電機單相運營或冒煙著火。(3)風門突然關閉無法及時恢復。(4)突然停電或電源故障導致停機。(5)其她緊急故障或事故。2、緊急停機操作如下:(1)及時切斷風機電源。(2)及時啟動備用風機。(3)備用風機正常通風后及時報告調度室及關于部門。(六)運營及其她注意事項1、重要通風機必要持續(xù)運轉。2、運營風機停止后備用風機必要在十分鐘內投入正常運營。3、反風操作必要在十分鐘內完畢,達到風流反向,且反風有效風量不少于正常風量40%。4、操作高壓電器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5、停用風機控制柜和保護柜,開關和手柄都應放在停止位置。6、正常狀況下聯系柜處在斷開狀態(tài),兩電源柜處在合閘狀態(tài)。(熱備用)四、事故應急救援方案1、當重要通風機停運時,司機啟動備用風機正常后,及時報告至礦調度,闡明停運時間、故障現象和因素。2、關于單位現場分析停運因素。故障因素未查清和消除前啟動單風機運轉辦法。因素查清后,機修車間和關于單位共同研究解決事故辦法和辦法。3、當浮現單回路停電時,應及時啟動另一回路備用風機。報告調度室和機修車間值班主任,并迅速查明因素恢復供電。4、當浮現雙回路停電或兩臺風機都不能正常運轉時,司機及時報告調度室。調度室接到報告后,必要按照應急預案啟動程序,告知救災指揮部,并迅速組織井下人員撤離災區(qū)和受威脅區(qū)域。5、依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124條規(guī)定:重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受停風影響地點,必要及時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工作人員先撤到進風巷道中,由值班礦長迅速決定全礦井與否停止生產、工作人員與否所有撤出。重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期間,必要打開井口防爆門和關于風門,運用自然風壓通風。若重要通風機10分鐘之內不能恢復運轉,由指揮部告知地面10kV變電所切斷通往井下中央變電所高壓電源,同步告知各工作地點停電撤人。井下采區(qū)變電所由配電工負責、各工作地點由跟班干部負責把所有電氣開關打到“零”位,井下中央變電所停止向災區(qū)供電。6、指揮部成員到達后:(1)查詢停風地點、類型、因素、風量及瓦斯?jié)舛茸兓癄顩r。(2)向礦長建議須撤出人員范疇、采用什么樣急救方案等。(3)礦長作為救災總指揮,依照災情和總工程師提出意見作出決策,發(fā)布如下命令:(a)組織安全撤離人員;(b)組織急救遇難人員;(c)采用辦法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d)命令各單位執(zhí)行應變任務。7、發(fā)生全礦井停風重大事故后,若有人未及時撤出,救護隊必要一方面應進行全面?zhèn)刹欤_探明遇險人員數量和所在位置。指揮部查明停風地點、范疇后,應依照事故性質和地點,迅速擬定出井下人員避災路線,選定礦山救護隊員和急救人員行動路線、辦法和辦法,運用有效傳報辦法,告知和引導停風區(qū)域人員及受威脅區(qū)域人員迅速安全撤出。五、人員撤退安全技術辦法1、事故發(fā)生后,處在停風區(qū)人員一定要保持頭腦蘇醒,對事故類型和發(fā)生地點作出科學分析和對的判斷,然后要及時采用自救與互救辦法,位于災區(qū)人員先要盡快撤離災區(qū);波及區(qū)域人員在接到告知后也要及時撤離。2、重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期間,井下各施工地點工作人員應停止工作,撤入進風巷。對于掘進工作面,由瓦斯檢查工和局部通風機管理人共同對局部通風機與否浮現循環(huán)風進行檢查,如果浮現循環(huán)風,應及時切斷巷道內動力電源及風機電源,按停風工作面進行管理。對于采煤工作面,若采面風量小,瓦斯超限,遇險人員必要在本班跟班隊長(跟班隊長不在,由班長或有經驗老工人負責)組織與帶領下,按避災路線迅速地進入新風流中,撤離危險區(qū)。當撤離人員中最后一種通過風門時,應隨手將門關上,以防風流短路,通風系統(tǒng)紊亂。(1)南翼人員撤退路線:各工作地點人員就近進入進風巷,沿南翼采區(qū)軌道下山—南翼軌道大巷—副井升井。(2)北翼人員撤退路線:各工作地點就近進入進風巷,到達北翼采區(qū)軌道下山,進入北翼軌道大巷—副井升井。3、實現自然通風辦法應急預案啟動后,在指揮部指揮下及時打開防爆蓋,以便充分運用自然通風。4、入井人員考勤及清點制度一旦應急預案啟動,各單位必要及時向調度室報告井下入井人員狀況,同步運用燈房、井口信息站、虹膜考勤機等各種方式、手段,迅速查清井下人數和組織急救。各單位當班電工、局部通風機和水泵司機以及瓦斯檢查員升井后不準離開,在調度室待命。六、恢復正常狀態(tài)原則和程序1、井下恢復通風時遵循由近到遠、先查瓦斯后送電原則,由副井到大巷、采區(qū)上、中、下部變電所逐漸恢復送電。由指揮部下令送電,其她人員無權下送命令。如果瓦檢員發(fā)既有瓦斯積聚或超限狀況,應及時把積聚或超限狀況如實報告給指揮部,然后由礦總工程師做出決定,采用辦法進行解決。瓦斯排放嚴格按礦制定專項排放辦法執(zhí)行。2、重要通風機恢復運營后,采區(qū)內各工作地點送電前應檢查瓦斯,所有安裝電動機及開關地點附近20m內都必要檢查瓦斯,經瓦檢員檢查,證明恢復通風巷道中瓦斯?jié)舛炔怀^1%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恢復該巷道一切電氣設備供電。3、恢復局部通風時,一方面必要檢查瓦斯,證明停風區(qū)瓦斯?jié)舛炔怀^1%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還必要檢查局部通風機及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瓦斯?jié)舛?,當不超過O.5%時,方向人工啟動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如果停風區(qū)中瓦斯?jié)舛瘸^1%,但不超過2%,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要嚴格執(zhí)行瓦斯就地排放辦法;如果停風區(qū)中瓦斯?jié)舛瘸^2%以上時,必要嚴格執(zhí)行礦制定瓦斯專項排放辦法。4、重要通風機恢復運轉后,關于單位按礦總工程師命令安排送電,協(xié)助排放瓦斯。當井下各地點均恢復正常通風后,其她工作人員方可下井。5、恢復正常通風后,所有受到停風影響地點,都必要通過瓦檢員檢查,證明無危險后方可恢復工作。附件三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使礦井浮現水災事故時及時有效實行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一步控制事故范疇擴大,依照關于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救援范疇:合用于礦山發(fā)生普通事故(Ⅳ級)響應及以上級別因礦井水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二、預案啟動程序1、應急預案啟動礦調度室接到礦井水災信息后,及時告知礦值班領導及礦長,迅速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指揮發(fā)布啟動應急預案指令。2、報告程序(1)礦井一旦發(fā)生事故,現場人員應盡量理解和弄清事故性質、地點、發(fā)展限度和影響范疇;然后迅速地用工作地點附近程控電話(按“緊呼”以便其他一切電話都給事故電話讓路)向礦調度室如實報告上述內容。(2)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后,要問清事故地點、類型、嚴重限度及人員撤離狀況,在指揮搶險同步,及時向礦值班人員和公司調度室報告事故狀況。及時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表告知所列各單位人員到礦調度室報到待命。3、預案解決流程:礦井水災信息→礦調度室→值班領導、礦長→其她救援小組人員→公司調度室→逐級啟動應急預案。三、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一)主排水系統(tǒng)也許發(fā)生事故預測及救援方案事故預想:1、主排水泵同步不能運轉。2、水倉向泵房內配水小井進水口堵塞,水不能正常進入吸水井。3、供電系統(tǒng)故障與排水設備檢修或故障發(fā)生交叉浮現多臺排水設備不能運轉。4、水泵電動機進水或電動機受潮絕緣低不能正常運轉水泵。5、排水管路或閘門漏水故障。6、地面水發(fā)生虹吸進入井下。7、射流泵堵塞不能正常引水導致水泵不能啟動。8、水泵效率低不能滿足《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一)防止上述事故發(fā)生重要辦法1、共用辦法(1)要有完善礦井排水系統(tǒng)和排水供電系統(tǒng)圖、控制柜原理圖和接線圖,圖紙與現場實際相符,圖紙編號要與實際現場設備編號相對照。礦井排水系統(tǒng)圖、排水供電系統(tǒng)圖存儲在礦調度室或張掛,控制柜原理圖和接線圖在現場保管存儲,并能隨時提供。以上圖紙由礦機電科依照現場實際變化狀況隨時修改提供,始終保持與現場實際相符。(2)由機電科、機電隊共同負責指定專人對主排水泵司機、維修鉗工、電工進行培訓,使每個人員熟知整個排水系統(tǒng)構造,各部元件原理作用,可以具備獨立調節(jié)排水系統(tǒng)和排除普通性故障能力。機電隊長、機電科長和分管人員必要熟悉排水系統(tǒng)構造、元件原理作用。(3)在現場要備齊專用工具、材料、配件、安全用品,設專人保管。(4)陳四樓煤礦主排水設備為9臺D580-60*9型水泵,4臺工作,3臺備用,2臺檢修。配有三趟直徑426mm排水管,正常使用二趟,一趟備用。(5)三個水倉要始終有一種空倉備用,此外兩個水倉要保持一種使用,另一種清倉。每年雨季前必要清挖水倉一次。(6)水倉入口要安裝不少于兩道箅子,每班清理不少于兩次,清除雜物不準在倒入水倉內,必要裝車運走。三個水倉入口標高應一致,水可自由流入任何一種水倉。(7)加強排水設備維護檢修,保證工作水泵、備用水泵和供電系統(tǒng)臺臺完好。設備要包機到人。(8)每年雨季之前,對排水系統(tǒng)所有設備、管路以及供電線路全面檢查一次,對所有零配件應補充齊全,并對所有水泵進行一次同步聯合試運轉,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9)主排水泵房密閉門、進水閘門要經常檢查,保持完好。(10)在供應科倉庫內備足兩套D580-60*9型水泵葉輪、泵軸等重要配件,可以滿足應急大泵搶修需要。在機電科設備庫內至少要有一臺完好備用主排水泵。(11)水泵司機每班要對備用水泵盤車一次,做好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報告單位領導進行解決。2、分項辦法1)主排水泵同步不能運轉。(1)主排水泵排水要堅持低水位排水,為突發(fā)故障創(chuàng)造盡量長緩沖時間。(2)減小各采區(qū)向外排水量,緩沖主排水系統(tǒng)壓力。(3)當具備排水條件后,要盡快啟動水泵到最大排水能力,把風險降到最低。(4)供電系統(tǒng)正常狀況下禁止并聯運營,故障狀況下并聯運營必要制定辦法經批準后方可進行,但要盡快恢復正常狀態(tài)。2)主、副水倉等向泵房內配水小井進水口堵塞,水不能正常進入吸水井。(1)始終保持一種空倉作為應急水倉使用,不是緊急狀況任何時候都不得使用。(2)要從源頭把住雜物關,不準雜物進入水溝和水倉。(3)積極組織清倉工作,創(chuàng)新清倉工藝,組建專業(yè)迅速清倉隊伍,縮短清倉時間,經常性保持水倉最大容積。配足清倉設備和工具。3)供電系統(tǒng)故障與排水設備檢修或故障發(fā)生交叉浮現多臺排水設備不能工作。(1)要加強信息溝通,及時理解掌握外部和內部檢修狀況。(2)在檢修排水設備時要有效進行組織協(xié)調,錯開交叉檢修,不能錯開也要制定專項辦法,把交叉時間壓縮到最短時間內。(3)發(fā)現設備故障要及時進行搶修,不準遲延檢修,致使故障設備積累增多,檢修人力、物力局限性導致交叉故障檢修。(4)當不可必免浮現交叉故障導致多臺排水設備不能工作時,要迅速組織力量將正常設備與正常供電系統(tǒng)、故障供電系統(tǒng)與故障設備進行重新整合,減少故障排水設備臺數。4)水泵電動機進水或電動機受潮絕緣低不能正常啟動。(1)在用水泵(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要不斷交替循環(huán)使用,不準固定開泵。(2)維修電工至少每周對電動機電氣設備絕緣阻值進行測試,并做好記錄進行分析,發(fā)現問題及時查找因素采用辦法解決。(3)防止因檢修管路、閘門或其他意外因素致使大范疇電動機進水,要超前防止,依照電動機尺寸定做專用防水雨衣,停運和備用水泵電動機都穿上防水雨衣。(4)在主排水泵房內運用平板車裝一臺或兩臺水泵電動機備用,車在軌道上可隨時移動,停放地點要遠離進水危險地點,保證在特殊狀況下及時更換水泵電動機。要定期測試電動機絕緣。5)排水管路或閘門漏水故障。(1)要加強管路和閘門維護防腐工作。(2)浮現排水管路或閘門漏水故障時,水泵司機要依照漏水位置不同狀況迅速調節(jié)排水系統(tǒng),切斷漏水點供水水源,啟用備用排水管路,地面關閉排水口處相應漏水點管路閘門。(3)泵房內在排水系統(tǒng)調節(jié)完后,對故障點管路進行放水,在確認放空,無任何問題時,方可依照實際狀況采用對的解決辦法解決,盡快恢復系統(tǒng)。6)地面水通過虹吸進入井下事故。(1)本地面排水管出口處閘門關閉不嚴狀況下,很大限度會浮現虹吸現象,使故障點無法解決,因而要加強地面出水口處閘門維護檢修工作。(2)要掌握主排水泵房排水管路與地面排水管路相應關系,有助于精確操作關閉相應閘門,泵房A管相應地面出水口西側管路,B管相應地面出水口東側管路,C管相應地面出水口進入洗煤廠院后出礦院西側露在蓋板上面一某些管路。(3)在礦院外出水口處依照水溝狀況備足一定數量沙袋。出水口水溝蓋板不準用水泥固定,在蓋板上要裝有便于起吊或打開裝置。(4)本地面排水管出口處閘門關閉不嚴時,要迅速采用辦法封堵相應出水管口,排除虹吸故障。當洗煤廠水池出水管閘門關閉不嚴,虹吸水池內水時要及時與洗煤廠聯系,通過洗煤系統(tǒng)將水池內水排至出水管口如下。7)射流泵堵塞不能正常引水導致水泵不能啟動。(1)在泵房內要有齊全備用射流泵。(2)使用外部風源或井下供水水源作為正常射流泵動力,防止射流泵因煤泥堵塞。8)水泵效率低不能滿足《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1)增長主排水泵效率在線監(jiān)測裝置,發(fā)現水泵效率低要及時更換。(2)對水泵運轉狀況要做好記錄,依照運轉周期,安排大泵大、中修和更換工作。二)主排水事故發(fā)生后應急預案1、現場人員依照主排水事故狀況,及時向礦調度室報告詳細。2、礦調度室接到主排水事故信息,及時按程序告知到各級領導。3、礦值班領導或礦長發(fā)布啟動應急預案命令。4、礦長指揮救援,總工程師協(xié)助。5、依照狀況組織人員撤離升井。同步組織人員迅速查明狀況,制定辦法組織故障搶修。依照實際決定井下供電和停電范疇。6、當水泵不能在短時間內啟動狀況下,要迅速指揮啟用備用水倉,設法延長礦井被淹時間,為恢復排水系統(tǒng)創(chuàng)造時間。7、本著先放棄局部采區(qū)最后放棄礦井原則組織救援。8、所有參加搶險救災人員必要聽從指揮,沉著冷靜,想方設法恢復排水系統(tǒng)。9、大泵司機、維修人員、搶修人員不到最后一刻,沒有接到救援指揮部撤離告知,均不得撤離搶修現場。10、當水進入礦井大巷時,泵工和現場人員要迅速關閉通道內所有防水鐵門,并盡量采用辦法封堵嚴密?,F場人員可依照現場實際狀況決定與否關閉水倉進水閘門,原則是設法保住主排水泵房設備不被淹。11、當最后無法恢復排水系統(tǒng)時,大泵司機、維修人員、搶修人員接到指揮部撤離命令后,所有人員要有續(xù)通過管子道進入副井罐籠或梯子間升井。(二)井下采掘工作面突水時災區(qū)人員救援方案1、采掘工作面一旦發(fā)生突水,如有也許,現場人員一方面應在隊長或班組長指揮下,盡量就地取材,采用加固工作面等辦法,堵住出水地點,防止事故擴大;并及時向礦調度室報告突水地點水量和時間等狀況。2、若水勢過猛,無法急救,凡受到水災威脅所有地區(qū)人員都必要在本班跟班隊干帶領下撤出危險區(qū)域,撤離時應有組織地避開壓力水頭,沿著規(guī)定避災路線迅速撤退;同步迅速告知有也許受到水害威脅區(qū)域人員停止工作,切斷電源,迅速撤離。3、撤離時,若迷失方向應朝著風流通過上山巷道,向水平大巷至地面撤退。4、當災區(qū)內人員無法撤離時,要沉著冷靜,分析水情,理解周邊巷道狀況,然后沿著附近巷道向上撤離,若上山巷道頂板完好,支護牢固時,可在此處等待救援。5、在待救援期間,要樹立戰(zhàn)勝災害信心,不要驚慌失措,盡量少活動或不活動,以減少體力消耗,延長待救時間;沒有食物供應,可適量喝些干凈水,并注意觀測水位狀況,如果沒有電話,可以通過敲打管道等辦法,間斷地發(fā)出求救信號,及早地讓救援人員發(fā)現。6、若突水系老空或巷道積水,還應采用辦法,防止涌出有害氣體中毒。7、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及時告知救護大隊前去救護。8、礦井發(fā)生重大水災事故后,救護隊必要一方面應對災區(qū)進行全面?zhèn)刹?,精確探明事故性質、因素、范疇、遇難人員數量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狀況,為指揮部制定急救方案提供可靠根據。救災指揮部應依照事故性質和地點,迅速擬定出井下人員避災路線,選定礦山救護隊員和急救人員行動路線、辦法和辦法,運用有效傳報辦法,告知和引導災區(qū)人員及受災威脅區(qū)域人員迅速從災區(qū)安全撤出。9、如果通風系統(tǒng)遭到破壞,應積極恢復事故地點正常通風。如果暫時不能恢復,可運用水管、壓風管路等向被水堵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當瓦斯和其她有害氣體威脅到急救人員安全時,救護隊應獨立肩負急救人員和恢復通風工作。10、急救人員時,要用呼喊、敲擊等辦法,判斷遇險人員位置,與遇險人員保持聯系,勉勵她們配合工作。必要時,可開掘向遇險人員專用巷道。11、恢復被水淹巷道時,必要始終堅持由外向里、由高到低原則,并由專人檢查瓦斯和頂板狀況,發(fā)現異常,及時撤出人員,加強巷道支護。三、恢復正常狀態(tài)原則和程序1、事故解決完畢后,必要由礦安檢部門組織關于科室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對事故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解決,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生產。2、災區(qū)恢復正常后,由指揮部安排下井送電電工、局部通風機和水泵司機以及機電隊長、跟班隊長、班長及瓦斯檢查員分批下井,進行送電、排瓦斯、排水工作。3、井下遵循由近到遠、先查瓦斯后送電原則,由副井到大巷、采區(qū)上、中、下部變電所逐漸恢復送電。禁止超限作業(yè)。各供電點經瓦檢員檢查符合送電條件者,由總指揮下令送電,其她人員無權下送電命令。如果瓦檢員發(fā)既有瓦斯積聚或超限狀況,應及時把積聚或超限狀況如實報告給指揮部,然后由礦總工程師作出決定,采用辦法進行解決。瓦斯排放嚴格按礦制定專項排放辦法執(zhí)行。4、施工單位電工、通風隊瓦檢員要堅守崗位,絕對聽從調度室指揮,分別進行停送電操作和瓦斯檢查工作。四、也許發(fā)生水災事故地區(qū)和防水辦法1、2408工作面位于深部采區(qū)高后口向斜軸部,底板太原組灰?guī)r水水壓較高,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2208工作面位于北二采區(qū)向斜軸部,底板裂隙發(fā)育,在裂隙發(fā)育處和富水區(qū)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2402工作面位于2401工作面下部,而2401工作面老空積水達3萬m3,也許發(fā)生透水;21303工作面處在21301工作面南側,該處斷層發(fā)育地應力集中、底板裂隙發(fā)育,底板太原組灰?guī)r水水壓較高,在裂隙發(fā)育處和富水區(qū)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2505工作面處在南五采區(qū),底板裂隙發(fā)育,底板太原組上段灰?guī)r水壓高,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2509工作面處南五采區(qū)下部,底板裂隙發(fā)育,底板太原組上段灰?guī)r水壓高,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2、2408工作面(外):該面處在北四深部采區(qū)高后口向斜軸部,上部為落差65mFd1斷層,切眼里部發(fā)育巖漿巖及天然焦,工作面里段揭露落差0.6~4.0m斷層8條,工作面在掘進期間煤層頂板淋水較大,底板也有滲水現象,煤層頂底板裂隙發(fā)育,底板太原組灰?guī)r水水壓較高,在裂隙發(fā)育處和富水區(qū)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預測最大涌水量為200m3/h,在回采前要進行物探,探測富水異常區(qū),并進行底板注漿改造;清挖水溝,在工作面上、下順槽向斜軸部建水倉安泵排水,完善排水系統(tǒng)。3、2208工作面:該面位于北二采區(qū)向斜軸部,在掘進過程中底板裂隙發(fā)育,在裂隙發(fā)育處和富水區(qū)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預測最大涌水量為180m3/h,在回采前要進行物探,探測富水異常區(qū),并進行底板注漿改造;清挖水溝,在低洼處安泵排水,完善排水系統(tǒng)。4、2402工作面:該面位于2401工作面下部,而2401工作面老空積水達3萬m3,水壓為0.1MPa,對掘進有一定影響,施工時要編制好探放水辦法,并對老空水進行探放。5、21303工作面:該面處在21301工作面南側,該處斷層發(fā)育地應力集中、底板裂隙發(fā)育,底板太原組灰?guī)r水水壓較高,在裂隙發(fā)育處和富水區(qū)也許發(fā)生底板突水,預測最大涌水量為200m3/h,在回采前要進行物探,探測富水異常區(qū),并進行底板注漿改造;清挖水溝,在低洼處安泵排水,完善排水系統(tǒng)。6、2505工作面:該面處南五采區(qū),上部為2503采空區(qū),下部為2507采空區(qū),2503、2507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均浮現過不同限度底板灰?guī)r突水,該面底板裂隙發(fā)育,底板太原組上段灰?guī)r水壓高,在回采前要進行物探,探測富水異常區(qū),并進行底板注漿改造,預測最大涌水量為300m3/h。巷道清理干凈,健全建立排水系統(tǒng)。附件四重特大洪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為在洪澇災害發(fā)生后及時、有效地實行應急救援,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依照關于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救援范疇本預案合用于陳四樓煤礦發(fā)生受河堤決口、礦內積水等嚴重威脅礦生產安全重特大洪澇災害。二、預案啟動程序1、應急預案啟動礦調度室接到重大洪澇災害信息后,及時告知礦值班領導及礦長,迅速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指揮發(fā)布啟動應急預案指令。2、報告程序(1)一旦發(fā)生重大洪澇災害,現場人員應盡量理解和弄清事故性質、地點、發(fā)展限度和影響范疇,然后迅速向礦調度室如實報告上述內容。(2)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后,要問清災害地點、類型、嚴重限度及人員撤離狀況,在指揮搶險同步,及時向礦值班人員和公司調度室報告事故狀況。及時按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表告知所列各單位人員到礦調度室報到待命。3、預案解決流程:礦井重大洪澇災害信息→礦調度室→值班領導、礦長→其她救援小組人員→公司調度室→逐級啟動應急預案。三、危險目的擬定及危險性評估(一)危險目的擬定。針對陳四樓煤礦特點,洪澇災害危險重要來自:1.礦區(qū)內持續(xù)浮現大降雨,礦內積水嚴重,威脅礦安全生產。2.礦區(qū)內河堤決口,嚴重威脅礦安全。(二)危險性評估。陳四樓煤礦受洪澇災害威脅重要主井井筒、副井井筒、工業(yè)廣場、變電所等。四、災害報告和現場保護(一)災害報告。1、洪澇災害發(fā)生后,發(fā)生單位應按照關于規(guī)定,及時將事故狀況上報調度室,調度室及時向礦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2、礦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事故發(fā)生后12小時內寫出災害書面報告,逐級上報。報告應涉及如下內容:(1)發(fā)生災害單位及事故發(fā)生時間、地點;(2)災害簡要通過、遇險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初步預計;(3)災害因素、性質初步判斷;(4)災害急救解決狀況和采用辦法,并附示意圖;(5)需要關于部門、單位協(xié)助急救和解決關于事宜;(6)災害報告單位、簽發(fā)人和報告時間。(二)災害現場治安保護。災害發(fā)生后,保衛(wèi)科負責做好警戒保衛(wèi)和維護治安秩序。集團公司保衛(wèi)處應迅速趕赴災害現場,負責做好警戒和治安。五、應急救援體系及演習礦應急救援體系礦應急救援隊伍和公司救護隊構成,救護隊實行軍事化管理,應依照礦井防洪特點,制定訓練籌劃,定期進行演習。六、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一)礦山事故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儲備,由礦供應科、機電科儲備。集團公司供應部門建立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信息庫,形成信息網絡,保障救災物資、設備足額儲備,狀態(tài)完好。(二)救援物資設備調運。依照救援需要,由應急救援指揮部隨時調集儲備庫物資和設備。七、應急救援辦法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及時向礦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由領導小組依照事故狀況擬定與否啟動本預案及與否祈求公司救護隊增援。確需啟動本預案,及時按本預案構成指揮部現場實行指揮,并告知各救濟力量趕赴現場實行救護。搶險救災原則:統(tǒng)一指揮原則、自救互救原則、安全急救原則、通訊暢通原則。八、現場醫(yī)療救護緊急辦法災害發(fā)生后,礦醫(yī)院應及時啟動創(chuàng)傷急救預案。應急醫(yī)療救護,重要運用礦醫(yī)院醫(yī)療隊伍進行緊急救護。需要時,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緊急聯系其她醫(yī)療救護隊伍和醫(yī)療器械參加救護。附件五雷擊引起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防止雨季突發(fā)雷擊,致使地面建筑物發(fā)生火災事故,使礦井發(fā)生火災事故后及時、有效實行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迅速有序地組織實行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進一步控制事故范疇擴大,依照關于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救援范疇:合用于一次傷亡(遇險)3人及以上;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其她社會影響重大火災事故。礦區(qū)內如下要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