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規(guī)定培訓_第1頁
交叉口規(guī)定培訓_第2頁
交叉口規(guī)定培訓_第3頁
交叉口規(guī)定培訓_第4頁
交叉口規(guī)定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一般規(guī)定(12項)

相交于平面交叉口的城市道路性質、等級、型式劃分平面交叉口等級劃分※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控制方式劃分※平面交叉口平面形式劃分※平面交叉口計算行車速度機動車在交叉口的加、減速度平面交叉口設計車輛尺寸平面交叉口設計交通量非機動車通過平面交叉口的方式行人通過平面交叉口的方式排水設計重現期交叉口處城市道路照明標準★★★★★★相交于平面交叉口的城市道路性質、

等級、型式劃分性質:交通性、生活性、景觀性、綜合性等級: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分兩級)型式:一幅路、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和非對稱型式平面交叉口等級劃分(6個級別)

相交道路主要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I級支路II級支路快速路/特級特級//主干路特級一一、二三/次干道特級一、二二、三三、四四支路I級/三三、四五五II級//四五五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控制方式劃分I類無控制平面交叉口II類次路讓行平面交叉口III類主路優(yōu)先燈控平面交叉口IV類普通燈控平面交叉口V類環(huán)交路口VI類渠化展寬燈控平面交叉口VII類立交橋下(下)平面交叉口VIII類遠引平面交叉口設計車輛外廓外尺寸車輛類型項目總長總寬總高機動車小型汽車51.81.6普通汽車122.54.0鉸接車182.54.0自行車1.930.602.25非機動車通過平面交叉口的方式在機動車右側與機動車同步放行通過交叉口;單獨為非機動車設置色燈放行相位通過交叉口;非機動車與過街行人同步放行通過交叉口;設過街天橋(地道)組織非機動車通過交叉口。行人通過平面交叉口的方式采取相位重疊法,與直行車流同步放行通過交叉口;為過街行人專設色燈相位放行通過交叉口;設置安全島,組織行人通過兩次綠燈放行通過交叉口;設置天橋(或地道)組織行人通過交叉口。交叉口處城市道路照明標準城市道路類別等級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平均照度Ea(lx)2015108照明均勻度Emin/Ea0.400.350.330.30眩光限制嚴禁采用非截光型燈具同左同左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燈具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規(guī)劃設計

(12項)城市總體規(guī)劃、分區(qū)規(guī)劃階段應明確交叉口的等級劃分城市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階段及交通專項規(guī)劃中應明確交叉口的控制方式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階段及道路交通管理規(guī)劃中應明確交叉口的平面型式各級道路平面交叉口應保持合理的間距相交于平面交叉口的路段數不宜超過5條相交于平面交通的路段夾角以接近90°為宜,應盡量避免小于30°的銳角交叉平面交叉口視距三角形的規(guī)定車道拓寬(增加車道數)進出口道規(guī)劃紅線寬度增加值及展寬長度鄰近燈控平面交叉口的建筑物或街坊的機動車出入口的設置平面交叉口轉角處路緣石轉彎半徑平面交叉口用地應按遠景規(guī)劃充分預留★★★★★平面交叉口管理控制方式規(guī)劃

相交道路主要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I級支路II級支路快速路/VIIVII//主干路VIIVI、VIIVI、VII、IVVIII、IIIVIII、III次干路VIIⅥ、VII、IVVIVIVIII、IIIII、II支路I級支路/VIII、IIIIII、IIII、III、III級支路/VIII、IIIIII、IIII、II平面交叉口平面型式規(guī)劃

相交道路主要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I級支路II級支路快速路/FF//主干路FF、D、CC、BE、BE、B次干路FC、BB、DB、AB、A支路I級支路/E、BB、AA、BAII級支路/E、BB、AAA道路平面交叉口合理間距(m)

(根據路網密度反推的經驗值)

交叉口等級交叉口等級特一二三四五特>2000800~1200400~600///一800~1200800~1200400~600200~300//二400~600400~600400~600200~300100~150/三/200~300200~300200~300100~15075~100四//100~150100~15075~10075~100五///75~10075~10075~100交叉口視距三角形

平面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不得有任何妨礙駕駛人員視線的障礙物,道路交叉口轉角處的道路紅線要在視距三角形斜邊以外至少1.0米。停車視距車道拓寬取消或壓縮分隔帶車道中線偏移拓寬道路紅線寬度一般情況下,不宜壓縮非機動車和人行道寬度。

屬于IV類(普通)和VI類(渠化展寬)燈控平面交叉口的進出口道都應考慮增加車道數,VI類燈控平面交叉口進口停車候駛車道數應達到路段進入車道數的2--3倍,出口車道數不小于同一相位時最大流入車道數減1。車道數的增加可采取下列三種措施:進出口道規(guī)劃紅線寬度增加值及展寬長度項目相交道路進口道展寬出口道展寬寬度增加值(m)展寬段長(m)展寬漸變段長(m)漸變段斜率寬度增加值(m)展寬段長(m)展寬漸變段長(m)漸變段斜率主干路6-1280-12030-60<1/5370-8040-50<1/12次干路5-850-8020-40<1/4360-7030-40<1/10

對于無分隔帶可供壓縮或采取壓縮分隔帶、中線偏移等措施后仍不能達到增加進出口車道要求時,要局部加寬規(guī)劃紅線,以展寬進出口車道。

燈控路口進出口展寬圖示建筑物、街坊出入口中線至緣石曲線終點的最小距離(m)道路類別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距離(m)100805030

鄰近燈控平面交叉口的建筑物或街坊的機動車出入口應設在進出口車道展寬段和展寬漸變段之外鄰近燈控平面交叉口的建筑物或街坊的機動車出入口的設置機動車道緣石轉彎半徑右轉車設計車速(km/h)30252015無非機動車時緣石轉彎半徑(m)35~4025~3015~2010~15有非機動車時緣石轉彎半徑(m)30~3520~2510~155~10

平面交叉口轉角處路緣石轉彎半徑應滿足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行駛要求。機動車道緣石轉彎半徑值可參考下表選用,無機動車行駛的緣石轉彎半徑值也不宜小于5米。4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平面設計

(7項)平面交叉口范圍平面交叉口平面設計的內容平面交叉口轉角處緣石設計交通渠化設計交通島的設置環(huán)形交叉口的設計上跨或下穿立交交叉口地面層設計★★★平面交叉口范圍之一

平面交叉口平面設計范圍為:車行道展寬漸變段末端5米或道路規(guī)劃紅線展寬漸變段末端5米開始的規(guī)劃道路紅線所圍合的平面區(qū)域平面交叉口范圍之二

無車行道展寬或道路規(guī)劃紅線展寬時,交叉口范圍為自轉角緣石曲線終點外10米左右開始規(guī)劃道路紅線所圍合的平面區(qū)域平面交叉口平面設計的內容轉角處緣石曲線設計車行道和規(guī)劃紅線加寬設計交叉口范圍內的分隔帶、交通島以及車道線和人行過街橫道線設計等在上跨式立交橋下的平面交叉口的平面設計還需要增加限定立交橋墩臺位置和形狀尺寸設計等內容平面交叉口轉角處緣石設計

平面交叉口轉角處緣石曲線的線型與曲率半徑大小應滿足右轉機動車或非機動車的行駛要求,宜采用單圓曲線、雙圓曲線或三圓曲線,必要時也可采用插入緩和曲線的圓曲線等線型。緣石半徑標準計算圖式二圓心復曲線

為適應右轉彎機動車進出交叉口減速和加速的行駛要求,可將轉角處路緣石作成二圓心復曲線、三圓心復曲線或兩端插入緩和曲線的復曲線。采用多圓復曲線時,入口處的曲線半徑應小于出口處的曲線半徑。平面交叉口轉角處緣石設計三圓心復曲線兩端插入緩和曲線交叉口轉角處緣石曲線最小半徑右轉車道計算行車速度(km/h)30252015交叉口緣石曲線最小半徑(m)30~4020~3010~205~15

平面交叉口轉角處緣石曲線最小半徑可根據右轉車道計算行車速度和機動車道右側非機動車道的寬度,按下表所列數值用內插法求得。右轉專用道的設計

三級以上(含三級)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應增設機動車右轉專用車道,右轉專用車道的入口端設減速車道,出口端設加速車道。計算圖式如下:車道數與車道寬設計城市平面交叉口進口車道的寬度應取3.0~3.25米,出口車道的寬度應取3.25~3.50米,在條件困難時,允許減窄0.25米。有條件時應采取劃線或設施隔離的方法設置非機動車右轉專用道。單獨設置非機動車道時,其寬度以3~4.5米為宜。平面交叉口范圍內行人過街橫道線方向宜垂直相交路段中心線或平行原路段中心線,寬度以3~5米為宜。行人過街橫道長度超過6條車道(包括6條)時應設行人過街安全島,安全島寬度須大于1.5米。平面交叉口范圍內的公交專用道宜布設在右轉專用道的左側、直行車道的右側;公交??空緫x開交叉口范圍不小于15米,離開停車線不小于50米,宜選擇布置在交叉口較近的上游或下游的合適路段處。在交叉口同一側對向布設時,應保證??抗卉囕v迎頭錯開距離不小于10米。交通島的設計

交通島按材質構成可分為劃線交通島、硬質鋪裝交通島、綠化鋪裝交通島與混合鋪裝交通島等四種形式;按交通功能可分為隔離帶、導向島、安全島、環(huán)島和帶人行道的組合式交通島等五種。作分隔交通用的隔離帶寬度一般可為1.0~7.0米,窄于1.0米者采用隔離護欄為宜,組織車輛調頭候駛的分隔帶寬度應大于7.0米(結合燈控設置的可不受此限制)。導向島為引導交通流的異形小島,導向島各頂端處應做圓弧狀,其半徑R一般為0.5~1.0米;導向島與車道外側應保持一定的偏移距S,其值一般可取0.25~0.50米。導流島僅作交通分流時,其小頭端部最小半徑R為0.3~0.5米,導流島最小長度L為3.0~5.0米,大頭寬度最小值W為1.0~1.5米;若導流島兼作行人安全島時,則其小頭端部最小半徑值R應為0.5米,其最小長度L應為4.0~5.0米,其大頭寬度最小值W為1.5~2.0米,同時交通島的面積不應小于5.0m2~7.0m2。當交通島上需安裝燈柱、標志柱等設施時,要保證設施的基座邊緣離交通島邊緣的距離不小于0.5米,交通島至少需要有一條邊長L不小于5.0米。在大型導向島中可設置過街人行橫道,此時一個導向島形成了由被人行橫道分割為2~3個小島構成的組合式交通島,其中每個小島均成為行人過街的安全島。組合式交通島中人行橫道的寬度b為等寬,一般為3~5米,組合式交通島中各個小型安全島的最小邊長L應大于1.5米。依據交通流特征,環(huán)形交叉口可選用圓形、橢圓形或卵形等各種形式。環(huán)形交叉口分為自行控制式環(huán)形交叉口、讓行控制式環(huán)形交叉口和色燈控制交通式環(huán)形交叉口三種。同一個環(huán)形交叉口也可以在不同的交通時段采取不同的控制管理方式。自控式環(huán)交路口的中心島半徑值、交織段長度要滿足環(huán)道計算行車速度的要求(公式計算)。自控式環(huán)交路口的環(huán)道數一般應為3~4條,每條車道的寬度要適當考慮小半徑彎道上的車道加寬值。一般情況下環(huán)道的機動車道寬可按15~20米設置,必要時還可在機動車道右側增設4.5~6.0米的非機動車道,此時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以護欄或分隔帶隔開為宜。環(huán)形交叉口的設計

自控式燈控式剖環(huán)式5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豎向設計

(4項)豎向設計要同時考慮交通、排水和街道景觀的要求(規(guī)定對縱橫坡度、豎向高差作出了要求)平面交叉口的豎向型式與排水設計平面交叉的豎向設計方法(等高線網格設計法、縱橫斷面法、網絡法,提倡使用計算機輔助軟件進行設計)平面交叉口場地平整填挖方工程量的計算(三角棱柱體法、四角棱柱體法)★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

豎向型式與排水設計圖式

覆盆式交叉口盆式交叉口山谷式交叉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

豎向型式與排水設計山脊式交叉口斜坡式交叉口馬鞍式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照明及安全工程設計

(7項)道路平面交叉口照明標準(滿足平均照度、照度均勻度、眩光限制三項指標)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燈具安裝設計平面交叉口照明的布設要求照明設施的布設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設計交叉口無障礙通行設計天橋或地道設置★★★★★★★

燈具安裝設計交叉口照明布燈方式丁字路口布燈方式十字路口布燈方式

交叉口照明布燈方式

典型布燈方式高桿燈布置在環(huán)道邊緣高桿燈布置在環(huán)道中心

交叉口安全防護布設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綠化與景觀設計

(5項)平面交叉口環(huán)境設計平面交叉口交通島鋪裝環(huán)島綠化設計人行道設計平面交叉口景觀設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交通控制與管理設計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管理設計平面交叉口交通標線設計平面交叉口交通標志設計(3項)★★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管理設計

第Ⅰ類無控制平面交叉口

城市支路相交時采用,交叉口進入交通量通常在600Pcu/h以下,需在距離過街人行橫道20~50米處的適當位置設置必要的標志標線。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管理設計

第Ⅱ類次路讓行平面交叉口

城市支路與次干路相交或主要支路與次要支路相交時采用,適宜交通量為600~1100Pcu/h。在次要道路進口處設置減速讓行標志或停車讓行標志及停車線。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管理設計

第Ⅲ類主路優(yōu)先燈控平面交叉口

在交通量較大的主路與支路相交的交叉口中采用,適宜交通量為600~2000Pcu/h。此類交叉口在次要道路進口前適當位置設置車輛檢測器,當相交次要道路無來車時,相交主要道路方向一直顯示綠燈放行,而只有當相交次要道路有來車時,信號燈自動按周期控制模式運行,依次放行主次道路車輛,平面交叉口交通標線設計標線材料、種類菱形過渡區(qū)標線設置停車線設計左轉彎導向標線設置過街人行橫道線設計菱形過渡區(qū)標線交叉口階梯狀停車線左轉彎導向標線平面交叉口交通標志設計平面交叉口交通標志的種類(主標志、輔標志兩大類,主標志含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交通標志的設置位置(警告標志設于支路距路口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