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真模擬歷史試題_第1頁
202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真模擬歷史試題_第2頁
202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真模擬歷史試題_第3頁
202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真模擬歷史試題_第4頁
202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真模擬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真模擬

歷史

(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

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

意。

1.有學者提出:“秦時還有另外一種制度,凡是地方上雜居有蠻夷的,就不設郡縣,而設置

道。它原來有什么風俗習慣,有什么領袖都得以保存此外還有所謂的屬邦,凡臣屬于

秦的國家,因其故俗而治,只要順服,秦對其內部也不加干涉?!币韵屡c該學者觀點無關的

A.該制度有利于維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

B.該制度下屬邦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力

C.該制度反映出秦朝地方行政制度因時而變

D.該制度目的是為了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2.官營手工業(yè)在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生產中占有優(yōu)勢,以下不屬于它的主要特點的是

A.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大規(guī)模手工工場生產

B.主要生產供官府、貴族消費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據(jù)技術、人才和原料優(yōu)勢,生產不計成本

D.產品精美商品,主要是冶金、制瓷等行業(yè)

3.明代洪武三十年科舉春榜所錄51人全系南方人,故稱南榜,這招致北方落榜舉人聯(lián)名上

疏,告主考南方人劉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殺主考官并親自策問,增錄夏榜61人,

全系北方人,故稱北榜?!澳媳卑癜浮睆膫让娣从吵霎敃r()

A.明朝南北方區(qū)域矛盾突出B.籠絡平衡南北方政治勢力

C.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D.科舉制度走向了僵化腐敗

4.西方學者認為大約從10世紀前后開始,中國出現(xiàn)了“城市革命”。下列屬于這種“革命”

的是

①運河沿岸城市興起②商販可沿街開設攤點

③酒樓可以晝夜經營④官府不直接監(jiān)視商業(yè)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元代的行省長官掌握地方軍政大權,但是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fā)的詔旨,行省長官既

不能更改賦稅,也不能調動軍隊。這說明元代

A.重視對地方官員的監(jiān)察B.行省權力受到中央節(jié)制

C.行省長官有較大自主性D.君主專制統(tǒng)治達到頂峰

6.黃宗羲將君臣倫理比擬成后天的、可進退的“師友之道”,為臣者"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

仆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由此可知黃宗羲

A.力圖沖破封建制度的束縛

B.開始對傳統(tǒng)倫理進行反思

C.否定君主制追求民主平等

D.主張構建新型的君臣關系

7.1895年嚴復在《原強》中指出:“吾欲富強,西洋富強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于

是其于朝也,則建民主,開議院,其于野也,則合公司,用公舉……。于是而期之以十年,

吾知中國之貧與弱有彌甚者?!辈牧媳砻髯髡?/p>

A.主張積極學習西方B.反對因循守舊保守落后

C.批評盲目仿效西方D.認為變法圖強迫在眉睫

8.“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此比喻民眾,知辛亥革命之不足?!棒斞高@段話

揭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

A.革命黨人脫離群眾B.革命缺乏物質保障

C.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D.民眾缺乏革命覺悟

9.民國某年元旦,彭芳草在《東方雜志》上表述了對于未來中國的夢想:“我夢想著未來的

中國,政府不守無抵抗主義,也不向國際聯(lián)盟求救”?!懊駠衬辍睉?/p>

A.1929年B.1931年C.1933年D.1937年

10.1777年1月,華盛頓給戰(zhàn)地醫(yī)生寫信:“由于天花的廣泛傳播,而在我軍中又無法防止,

我已決定在部隊中進行預防接種。因為如果天花繼續(xù)傳播,疾病將比敵人的刺刀更令人恐怖。

如果接種能立即開始并獲得成功,我們的軍隊將能免于這種災難性的威脅?!辈牧戏从沉颂?/p>

花疫病流行()

A.為打敗英軍提供了時機B.影響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進程

C.促使美國現(xiàn)代醫(yī)療體系建立D.表明接種牛痘戰(zhàn)勝了疫病

11.下表是1953—1985年中國農業(yè)總產值平均增長率,其中1963—1965年增長最快,主要原

因是()

時間年均增長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A.優(yōu)先發(fā)展農業(yè)的政策B.工農業(yè)生產平衡發(fā)展

C.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D.蘇聯(lián)經濟援助和扶持

12.有學者指出:“由于特別的地緣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間一直存在一種特殊的相互關聯(lián)性,

此不僅表現(xiàn)在雙邊關系的發(fā)展常常以第三國為考慮出發(fā)點……而且表現(xiàn)在雙邊關系的變化

自然而然會對第三國產生影響?!睂Υ死斫庹_的是

A.中俄關系的發(fā)展取決于美國

B.中美關系的發(fā)展以俄羅斯為出發(fā)點

C.中美俄之間存在著三邊互動關系

D.中俄關系的變化是影響中美關系的主要因素

13.美國前總統(tǒng)喬治?布什國慶日演說:“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

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xiàn)了對統(tǒng)治者的馴

服,實現(xiàn)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把他們關起來,才不會害人,

我現(xiàn)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边@里的"籠子”喻指

A.《獨立宣言》B.《人權宣言》C.1787年憲法D.《權利法案》

14.觀察《二戰(zhàn)后初期的美、蘇、歐關系》的漫畫,對此解釋正確的是

A.美蘇對峙嚴重威脅戰(zhàn)后歐洲安全B.歐洲在美蘇對峙中立場搖擺不定

C.整個歐洲在美蘇對峙中倒向美國D.美國控制了歐洲建立起單極世界

15.1945年7月英國舉行大選,被視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爾及其所在的保

守黨慘敗,工黨獲勝組閣。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戰(zhàn)爭已經接近最后勝利B.工黨提出了實行社會福利等改革綱領

C.人們擔心丘吉爾強烈反蘇導致戰(zhàn)爭再起D.英國大國地位的衰落引起選民強烈不滿

16.如圖是二戰(zhàn)后美國經濟發(fā)展的曲線圖,對此圖理解正確的是

增長率(%)

B.階段②一出現(xiàn)“滯脹”、物價下跌

C.階段③一國家大規(guī)模增加福利支出

D.階段④一一處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xiàn)。閱讀材料,回

答問題。

材料一漢朝建立之初,統(tǒng)治者以黃老思想指導治理國家,休養(yǎng)生息,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

是無法適應專制集權的國家治理。董仲舒的貢獻在于,”上承孔子,下啟朱熹,始推陰陽,

為群儒首,前對漢武,后相江都,初倡統(tǒng)一,罷百家書?!皬亩鵀槿鍖W和儒者找到用武之地。

——摘編自曹影《董仲舒的四大歷史貢獻》

材料二在漢代,政府首次作為對外交往與開放的主體在官方層面上積極地開展了與域

外的廣泛聯(lián)系。由于兩漢政府卓越的努力與經營,使得中華社會由此邁開了走向世界的歷程,

開啟了此后古代中國近2,000年之久的開放局面。這不僅使中華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對世

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摘引自周尚兵、王洪軍《走向世界;漢代開放對古代中國的影響》

材料三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從歷史上的佛教東傳、

"佛儒會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

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

——摘引自2019年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講話

(1)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黃老思想”無法適應專制集權的國家治理"的原因,簡析

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是如何"上承孔子”的。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從“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漢代對世界文明所做的貢獻,根據(jù)”

政府卓越的努力與經營"的提示,列舉相關史實說明漢代促成”開展與域外廣泛聯(lián)系”的舉措。

(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指出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佛儒會通”的典型事

例,用唐太宗時期的史實簡述”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的表現(xiàn)。②"北曲南唱”、

兼收并蓄是昆曲形成的重要途徑,以明代中期藝術家對北曲的改造為例論證此觀點。指出昆

曲屬于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哪一類別?

1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宮的大殿內,天皇率領群臣宣讀誓詞:“廣興會議,

決萬機于公議;上下一心,以盛行經論;文武一途,下及庶民,使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p>

破除舊來之陋習,秉持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以振漢基。將實現(xiàn)我城市前所未有之變革

這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五條誓文從此,日本勵精圖治,開始了近代化的進程。

材料二日本明治維新時……依據(jù)英國模式建設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

業(yè)等;參照法國模式變革法制,改革軍事(后來采用普魯士模式),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

大學則歸功于美國。1889年頒布的《日本帝國憲法》以《德意志帝國憲法》為藍本,確立

了同歐美各國民主政體大相徑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三19世紀末,年輕皇帝光緒意識到必要對帝國進行一切徹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頒

發(fā)了系列的改革法令,該段日子被稱為“百日維新他們將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領導之下,

建立新學校傳播歐洲的學風,鼓勵西方式的生產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軍隊。

材料四史學界有的專家認為,在中國近代化歷史進程中,“戊戌變法具有特殊意義”,為此

后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其功不可沒

請回答:

(1)依據(jù)材料一,“五條誓文”給日本政治近代化提出了什么方向?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天

皇政府在政治上是如何革新的?

(2)據(jù)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學習的特點和局限性。

(3)據(jù)材料三概括“百日維新”學習西方的主要措施,與材料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你認為材料4中的“特殊意義”是指什么?結合材料4中的觀點談談你對戊戌變法的認

識。

1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雖然率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殖民主義侵略,但是也經受了西方

工業(yè)文明的洗禮。他審時度勢,認識到“應向西方尋找發(fā)展的鑰匙”,“真正的獨立需要有

一支能夠抵抗西方入侵的現(xiàn)代化軍隊,而現(xiàn)代化軍隊需要建立起現(xiàn)代化工業(yè),以提供必要的

軍事裝備”。

材料二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中國地主階級抵抗派,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評價很高。林則

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國圖志》,對埃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做了全面介紹,對

穆罕默德?阿里內政和對外擴張做了評述。魏源說,穆罕默德?阿里“甚聰明,尤滅弄權之

驍騎”;招士通商,訓練陣法與列國無異。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性質的認識。

(2)材料二中魏源對穆罕默德?阿里的評價中所說的,“尤滅弄權之驍騎,;招士通商,訓

練陣法與列國無異'’分別指的是什么?

(3)舉例說明材料二中的“招士通商,訓練陣法與列國無異”。

20.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無計劃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來,面對生育高潮,

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但后來對馬寅初控制人口理論的錯誤批判使得全國人口迅速增長,

出現(xiàn)了新的生育高峰,導致國家正式把計劃生育作為國策提出并全面闡述。1964年,國務

院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I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

信》中公開提出了“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號召,由此在全國掀起了計劃生育工

作的高潮,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1982年,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

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1

年12月,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