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劑模擬現(xiàn)場和現(xiàn)場消毒鑒定試驗_第1頁
消毒劑模擬現(xiàn)場和現(xiàn)場消毒鑒定試驗_第2頁
消毒劑模擬現(xiàn)場和現(xiàn)場消毒鑒定試驗_第3頁
消毒劑模擬現(xiàn)場和現(xiàn)場消毒鑒定試驗_第4頁
消毒劑模擬現(xiàn)場和現(xiàn)場消毒鑒定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毒劑模擬現(xiàn)場和現(xiàn)場消毒鑒定試驗1消毒劑對食(飲)具消毒效果的模擬現(xiàn)場鑒定試驗1.1目的鑒定消毒劑對食(飲)具上細菌的殺滅作用,以驗證該消毒劑對食(飲)具消毒的實用劑量。1.2試驗器材(1)大腸桿菌(8099)。對尚需用于殺滅其他特定細菌者,可增用該特定細菌進行試驗。菌懸液制備按2.1.1.2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2))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3)稀釋液:見附錄A。(4)中和劑(按2.1.1.5方法鑒定合格者)(5)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6)無菌棉拭(7)規(guī)格板(用可略彎曲的軟性材料制備,中央留一大小為5.0cm×5.0cm空格作為采樣部位)。(8)試驗用食(飲)具樣本瓷碗(盤)或竹(木)筷前端(周長2.0cm,長度為12.5cm。1.3操作程序(1)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的用法,選定本試驗擬用濃度和作用時間,分別進行大腸桿菌殺滅試驗。(2)用無菌規(guī)格板在試驗用瓷碗(盤)中間標出染菌區(qū)(5.0cm×5.0cm)。用無菌吸管吸取菌懸液,分別滴加于染菌區(qū),每區(qū)0.1ml,用無菌L棒在區(qū)內(nèi)涂勻,置37℃恒溫箱干燥。對筷子取前端12.5cm長度,蘸染預定量菌液后,并置37℃或室溫干燥。(3)試驗組:將30個染菌碗或30個筷子樣本,依次定時放入含消毒劑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完全浸沒。作用至規(guī)定時間后取出,棄掉消毒劑,向瓷碗(盤)內(nèi)的染菌區(qū)加入5ml中和劑,用L棒刮洗染菌區(qū),作用10min后,分別取1.0ml樣液傾注接種2塊平皿。將筷子放入含20ml~25ml中和劑的試管中,使其完全浸沒在中和劑中,電動混勻器震蕩60s或振敲200次,作用10min后,分別取1.0ml樣液傾注接種2塊平皿。將接種好的平皿放37℃恒溫箱培養(yǎng)48h,計數(shù)菌落數(shù),作為試驗組。(4)陽性對照組:將3個染菌碗或3只筷子樣本不浸泡消毒劑,直接向瓷碗(盤)內(nèi)的染菌區(qū)加入5ml中和劑,或直接將筷子放入含20ml~25ml中和劑的試管中。待試驗組消毒處理完畢后,隨試驗組進行采樣和檢測。陽性對照組菌量應為1.25×107cfu/樣本~1.25×108cfu/樣本(相當于5×105cfu/cm2~5×106cfu/cm2)。(5)陰性對照組:待試驗組與陽性對照組試驗結束后,將未用過的同批次中和劑、PBS接種培養(yǎng)基和未種菌的培養(yǎng)基等與上述兩組樣本同時進行培養(yǎng),作為陰性對照。(6)按下式計算每件食具上的生長菌落數(shù)。每件食具樣本生長菌落數(shù)(cfu/樣本)=平板上平均菌落數(shù)×檢測時樣本稀釋倍數(shù)(7)計算殺滅對數(shù)值。1.4評價規(guī)定以每種食(飲)具30個樣本中大腸桿菌殺滅對數(shù)值均≥3.00所用消毒劑的濃度和作用時間為消毒合格劑量。1.5注意事項(1)試驗操作過程必須采取嚴格的無菌技術。直接或間接接觸樣本的器材必須經(jīng)滅菌后使用。模擬現(xiàn)場試驗所用食(飲)具在染菌前亦必須經(jīng)滅菌處理。(2)每次試驗必須設置陽性和陰性對照,絕不可省略。2消毒劑對醫(yī)療器械的消毒模擬現(xiàn)場試驗2.1目的鑒定消毒劑對人工污染于醫(yī)療器械上細菌芽孢的殺滅作用作用,以驗證對醫(yī)療器械處理的實用劑量。2.2試驗器材(1)枯草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芽孢(下簡稱芽孢,其懸液的制備按2.1.1.2.3(2)規(guī)定進行)(2)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3)中和劑溶液(經(jīng)按2.1.1.5規(guī)定方法鑒定合格者)(4)含中和劑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yǎng)基(5)模擬現(xiàn)場試驗用樣本(將醫(yī)用止血鉗截斷,取其由軸至齒端部分,參照2.1.1.2.4(2)規(guī)定方法進行脫脂處理。經(jīng)壓力蒸汽滅菌后,烤干備用)。(6)塑料試管(1.8cm×18cm)。2.3操作程序(1)以載體浸泡定量殺菌試驗進行消毒效果的測定。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的劑量,選定本試驗擬用濃度和和作用時間。(2)染菌時,用無菌鑷子將止血鉗樣本齒面朝上,并固定在無菌支撐物上。用0.1ml無菌吸管或定量無菌移液器,將0.02ml芽孢懸液滴染于齒部,用無菌L型鉑金絲涂勻,置37℃恒溫箱內(nèi)干燥備用。(3)取無菌平皿,按每個載體10ml用量加入消毒液,置20℃±2℃水浴中保溫5min。(4)將30個染菌樣本浸沒于消毒液中進行消毒處理。(5)作用至規(guī)定時間,取出樣本,分別移入含10ml中和劑溶液的塑料試管內(nèi)。在手掌上振敲200次,分別取樣液1.0ml傾注接種兩個無菌平皿,放37℃恒溫箱培養(yǎng)72h,計數(shù)菌落數(shù),作為試驗組。(6)以無菌蒸餾水代替消毒液,將3個染菌樣同樣條件處理,然后與試驗組樣本同法進行活菌培養(yǎng)計數(shù),作為陽性對照組,其菌量應在5×105cfu/樣本~5×106cfu/樣本。(7)試驗結束后,將用過的同批次中和劑、采樣液、稀釋液接種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另將未用過的同批培養(yǎng)基亦放入恒溫箱內(nèi)培養(yǎng),作為陰性對照。2.4評價規(guī)定在規(guī)定作用時間內(nèi),陽性對照組均有菌生長,活菌培養(yǎng)計數(shù)達到規(guī)定的數(shù)量,陰性對照均無菌生長時,以對試驗組30個樣本上人工污染芽孢的殺滅率對數(shù)均值≥3.00,可判為消毒合格。2.5注意事項與本試驗有關的其它試驗中的注意事項亦適用于本試驗。3消毒劑對醫(yī)療器械的模擬現(xiàn)場滅菌試驗目的用于驗證消毒劑對人工染有芽孢的醫(yī)療器械滅菌效果。3.2試驗器材(1)枯草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芽孢(下簡稱芽孢,其懸液的制備按2.1.1.2.3(2)規(guī)定進行)(2)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3)中和劑溶液(經(jīng)按2.1.1.5規(guī)定方法鑒定合格者)(4)含中和劑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yǎng)基(5)模擬現(xiàn)場試驗用樣本(將醫(yī)用止血鉗截斷,取其由軸至齒端部分,參照2.1.1.2.4(2)規(guī)定方法進行脫脂處理。經(jīng)壓力蒸汽滅菌后,烤干備用)。(6)塑料試管(1.8cm×18cm)3.3操作程序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中的最低使用濃度與0.5倍最短作用時間。25個(2)規(guī)定進行。(3)無菌平皿,按每個載體10ml用量加入消毒液,置20℃±2℃水浴中保溫5min。(4)將20個染菌樣本浸沒于消毒液中進行滅菌處理,作用至規(guī)定時間,將樣本取出,分別放于含10ml中和劑肉湯的試管內(nèi)(共20支),置37℃培養(yǎng)箱中定性培養(yǎng)7d,觀察最終結果,作為試驗組。有菌生長者,肉湯培養(yǎng)基呈輕度渾濁,有皺褶狀菌菌膜,輕輕振搖可見絮狀沉淀,無菌生長者肉湯清澈透明。(5)以標準硬水代替消毒液,將2個染菌載體依上同樣條件處理,然后與試驗組載體同法接種、培養(yǎng)、觀察結果,作為陽性對照組。(6)另取3個染菌樣本,分別放入10ml中和劑溶液塑料試管內(nèi)。振蕩1min,或在手掌上振敲200次,取樣液進行活菌培養(yǎng)計數(shù)。培養(yǎng)72h計數(shù)菌落。作為菌數(shù)對照組,其菌量應為5×105cfu/樣本~5×106cfu/樣本。(7)試驗結束后,將用過的同批次中和劑、采樣液和稀釋液接種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另將未用過的同批培養(yǎng)基亦放入恒溫箱內(nèi)培養(yǎng),作為陰性對照。(8)試驗重復3次。3.4評價規(guī)定各次試驗組所有60個樣本均無菌生長,同時陽性對照組均有菌生長,菌數(shù)對照組活菌培養(yǎng)計數(shù)達到規(guī)定的數(shù)量,陰性對照組均無菌生長時,可判定為滅菌合格。3.5注意事項(1)滅菌效果觀察時,應嚴格無菌操作,否則可將滅菌合格誤判為失敗。(2)于本試驗有關的其它試驗中的注意事項亦適用于本試驗。4連續(xù)使用穩(wěn)定性試驗4.1目的驗證消毒劑在反復取放浸泡醫(yī)療器械條件下的使用有效期。4.2試驗器材(1)枯草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芽孢(下簡稱芽孢,其懸液的制備按2.1.1.2.3(2)規(guī)定進行)(2)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3)中和劑溶液(經(jīng)按2.1.1.5規(guī)定方法鑒定合格者)(4)含中和劑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yǎng)基:見附錄A。(5)試驗樣本[參照2.1.1.2.4(2)]。(6)滿載用醫(yī)療器械(選用醫(yī)用剪刀、止血鉗等小型器械,或根據(jù)需要選用其他器械。(7)無菌帶蓋搪瓷盤。4.3操作程序(1)以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為試驗菌。(2)試驗時,配制雙份2000ml消毒液,分別盛裝于2個無菌帶蓋搪瓷盤中。各放入清潔的試驗用醫(yī)療器械,使達滿載要求。每次試驗,同時分別對2個搪瓷盤中的消毒液進行檢測。(3)搪瓷盤內(nèi)放入器械后,每日將器械取出,用清水洗滌,瀝干,再回放入消毒液中。連續(xù)每日將器械取出、洗滌、瀝干、再放入,直至試驗結束。(4)放入器械至說明書上連續(xù)使用的最長時間,吸取消毒液樣本,醫(yī)療器械消毒按消毒劑對醫(yī)療器械的消毒模擬現(xiàn)場試驗(2),醫(yī)療器械滅菌按消毒劑對醫(yī)療器械的模擬現(xiàn)場滅菌試驗(3)的方法,測定該消毒液對芽孢的殺滅效果。4.4評價規(guī)定試驗重復3次,以3次試驗均達到合格要求,可判為連續(xù)使用穩(wěn)定性試驗合格。4.5注意事項盛裝消毒液的搪瓷盤,在每次操作完畢后應加蓋。滅菌效果觀察時,應嚴格無菌操作,否則可將滅菌合格誤判為失敗。(3)本試驗有關的其它試驗中的注意事項亦適用于本試驗。5消毒劑對手消毒模擬現(xiàn)場試驗5.1目的用于測定消毒劑對人工污染于手表面細菌的殺滅作用,并作為確定該消毒劑對手消毒實用劑量的參考。5.2試驗器材(1)大腸桿菌8099或NCTC10538,對尚需用于殺滅其他特定細菌目的者,可增用該特定細菌進行試驗。菌懸液制備按2.1.1.2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2)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TSA):見附錄A。(3)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yǎng)基(TSB):見附錄A。(4)中和劑(以TSB為溶劑,經(jīng)鑒定合格)。(5)液體肥皂200g/L。(6)參考樣品:正丙醇60%(V/V)與異丙醇60%(V/V)。(7)標準硬水:見附錄A。(8)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9)無菌紗布巾。(10)吸管、試管、平皿若干。(11)振蕩混合器。5.3試驗步驟(1)菌懸液的制備取2支在TSB中培養(yǎng)18h~24h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物分別接種于1LTSB大三角燒瓶中,在36℃±1℃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h~24h,用TSB將其稀釋為2×108cfu/ml~2×109cfu/ml菌懸液。(2)將12名~15名志愿者隨機分為兩組,第一組使用參考樣品,第二組使用試驗樣品(3)使用液體肥皂洗手1min去除手表面污染的自然菌,然后用無菌紗布將手擦干。(4)將2×108cfu/ml-2×109cfu/ml大腸桿菌的菌懸液放入一無菌容器中,(5)將手掌中間到指尖部位浸入菌懸液中,手指分開,停留5s,將手離開菌懸液,在空氣中干燥3min。(6)干燥后立即將拇指與其他手指尖在含10mlTSB的平皿中搓洗1min,取適當稀釋度接種平皿。計數(shù)菌落數(shù),作為試驗前菌數(shù)。(7)不再重復污染手,立即進行消毒處理。(8)試驗樣品組:按說明書介紹的用量、作用時間和使用頻率以標準的洗手方法(如圖2-1)搓擦30s~60s(衛(wèi)生手消毒)或最長5min(外科手消毒)。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5s,抖掉手上殘留的水。立刻將拇指與其它手指尖在含10ml中和劑的平皿中搓洗1min,做適當稀釋后,分別取樣液1.0ml以傾注法接種兩個無菌平皿,放37℃恒溫箱培養(yǎng)48h,計數(shù)菌落數(shù)。(9)參考樣品組:對于衛(wèi)生手消毒,取60%異丙醇3ml到入手心中,按標準的洗手方法用力搓擦30s。以確保手的所有部位均勻接觸異丙醇。重復使用異丙醇按上述方法搓擦使總的搓擦時間為60s。對于外科手消毒,使用60%正丙醇3ml,按標準的洗手方法用力搓擦,當接近干燥時,再加3ml正丙醇搓擦。以保持作用3min。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5s,抖掉手上殘留的水。其余步驟與試驗樣品組相同。1.掌心對掌心搓擦2.手指交錯掌心對手背搓擦3.手指交錯掌心對掌心搓擦4.兩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長中轉動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摩擦圖2-1標準的洗手方法(10)在試驗當日,第一組與第二組樣品對換,重復上述試驗。(11)分別計算參考樣品組和試驗樣品組的菌數(shù)減少的對數(shù)值。5.4評價規(guī)定(1)試驗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大于或等于參考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為合格。(2)若試驗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小于參考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應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以確定差異是否顯著。(3)若試驗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不顯著小于參考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可判為消毒合格。若試驗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顯著小于參考樣品的殺滅對數(shù)值,表明該試驗樣品不符合本規(guī)范的要求。5.5注意事項(1)試驗必須在同一受試者、同一天、相同環(huán)境、同樣條件下進行,使試驗樣品和參考樣品的結果具有可比性。(2)所有受試者應年滿18歲,身體健康。手部皮膚應無破損、無皮膚病,手指甲短而干凈。(3)試驗用菌懸液應在第1只手浸入后3h內(nèi)使用。在1次試驗中,無論使用試驗樣品還是參照樣品,所有受試者手的染菌都應使用同一批菌懸液。(4)對受試者,在每次試驗結束時,應及時對雙手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6消毒劑對手消毒現(xiàn)場試驗6.1目的測定消毒劑對手表面自然菌消毒所需使用的劑量,以驗證該消毒劑對手消毒實用劑量。6.2試驗器材(1)中和劑(中和劑經(jīng)鑒定合格)(2)無菌棉拭(3)稀釋液0.1%吐溫80的0.03mol/L磷酸鹽緩沖液pH7.2(4)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5)標準硬水:見附錄A。(6)無菌紗布巾(7)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yǎng)基(TSB):見附錄A。(8)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TSA):見附錄A。(9)振蕩混合器(10)吸管、試管、平皿若干。6.3試驗步驟(1)在使用現(xiàn)場,隨機選定受試者。試驗不少于30人次。(2)消毒前,在受試者雙手相互充分搓擦后,讓受試者左手指并攏,用無菌棉拭在含10ml稀釋液試管中浸濕,于管壁上擠干后,在五指屈面指尖至指根,往返涂擦2遍,每涂擦一遍,將棉拭轉動一次。采樣后,以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采樣端剪入中和劑試管內(nèi),作為陽性對照組樣本。(3)根據(jù)消毒劑使用說明書的方法對右手進行消毒,對手的衛(wèi)生消毒一般設定作用時間為1min,對外科洗手后的泡手一般設定作用時間為3min。消毒后用中和劑代替稀釋液,與陽性對照組同樣的方法對受試者右手上殘留的自然菌采樣一次,作為試驗組樣本。(4)分別將未用過的同批中和劑、稀釋液各1.0ml、棉拭1份~2份作為陰性對照組樣本。(5)分別取試驗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樣本各1ml,以瓊脂傾注法接種平皿,每個樣本接種2個平皿,放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h,觀察最終結果。(6)計算殺滅對數(shù)值6.4評價規(guī)定陽性對照組應有較多細菌生長,陰性對照組應無菌生長,以對30人次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殺滅對數(shù)值≥1.00可判為消毒合格。6.5注意事項(1)本試驗需有志愿者參與,重復人次較多,一人可多次受試,但不得在一批試驗或同日反復參與,否則可影響結果的準確性。(2)受試者接受試驗時,不得觸摸任何表面,以免使手的試驗部位沾染雜菌。(3)棉拭涂抹采樣,較難標準化,為此應盡量使棉拭的大小,用力的均勻,吸取采樣液的量,以及洗菌時敲打的輕重等先后保持一致。(4)擦拭消毒時,涂藥量要適宜,涂抹要均勻。(5)現(xiàn)場樣本須及時檢測,室溫存放不得超過2h。否則應放4℃冰箱內(nèi),但亦不得超過4h。77.1目的測定消毒劑對人工污染于皮膚表面細菌的殺滅作用,以驗證該消毒劑對皮膚消毒實用劑量。7.2試驗器材(1)試驗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7217,對尚需用于殺滅其他特定細菌者,可增用該特定細菌進行試驗。(2)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TSA),見附錄A。(3)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4)中和劑(中和劑經(jīng)鑒定合格)。(5)液體肥皂200g/L。(6)金屬筒(直徑2.2cm、高度3cm)。(7)尼龍刮菌棒。(8)無菌紗布巾。(9)吸管、試管、平皿若干。(10)振蕩混合器。(11)一次性接種環(huán)(直徑4mm)。(12)抗生素軟膏。(13)皮膚消毒劑。(14)恒溫箱。7.3試驗步驟(1)菌懸液的制備按2.1.1.2.3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2)使用液體肥皂清洗受試者前臂內(nèi)側1min,用自來水沖凈殘留皂液,然后用無菌紗布擦干,以去除前臂內(nèi)側表面污染的自然菌。(3)用一端醮有印墨直徑為3.0cm的玻璃筒扣印在受試者的每只前臂中段(不要在手腕和肘皺褶處),劃分出一個試驗區(qū)。(4)使用加樣器取10μl上述菌懸液,接種于前臂試驗區(qū)(使回收菌落數(shù)為2×106cfu/試驗區(qū)~1×107cfu/試驗區(qū)),用一次性接種環(huán),把菌懸液涂成一圓形,與試驗區(qū)邊緣應有4mm~5mm的距離,在空氣中自然干燥。(5)根據(jù)消毒劑使用說明書的方法對右前臂內(nèi)側進行消毒,一般設定作用時間為1min~3min。(6)消毒后用中和劑對前臂上接種的區(qū)域進行取樣。采樣時,將金屬筒放置于試驗區(qū)中間部位,罩住染菌區(qū),不要接觸到蓋有印墨的邊緣。將1.0ml中和劑吸移至金屬筒內(nèi),用尼龍刮菌棒刮洗金屬筒罩住區(qū)域內(nèi)的皮膚60s,將筒內(nèi)液體吸移至試管內(nèi),再加1.0ml中和劑對該區(qū)域內(nèi)的皮膚進行第二次刮洗30s,將第二次擦洗的液體,注入含第一次刮洗液體的試管中,作為試驗組樣本。(7)以蒸餾水代替消毒劑對左前臂中段做同樣處理,作為對照組樣本。(8)每次試驗分別將未用過的同批中和劑、稀釋液各1.0ml作為陰性對照組樣本。(9)分別取適宜稀釋度試驗組、對照組樣本和陰性對照組樣本各1.0ml,以瓊脂傾注法接種平皿,每個樣本接種2個平皿,放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h,觀察最終結果。(10)計算殺滅對數(shù)值。(11)試驗不得少于15人次。7.4.評價規(guī)定對照組回收菌落數(shù)為2×106cfu/試驗區(qū)~1×107cfu/試驗區(qū),陰性對照組應無菌生長,且對每一人次皮膚表面人工污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對數(shù)值均≥3.00可判為消毒合格。7.5注意事項(1)受試者錄用標準1)年齡介于18歲至65歲的男性或女性;2)受試者應身體健康;3)前臂皮膚應完好無損且沒有皮膚病及其它皮膚問題。(2)排除受試者的標準,如果受試者有下列情況之一,不能被錄用參加試驗1)懷孕婦女;2)診斷患有糖尿病、肝炎、艾滋?。℉IV陽性)、器官移植者。(3)試驗采樣結束后,先用70%的酒精對受試者前臂進行消毒,然后用皮膚消毒劑對兩只前臂進行消毒處理,處理后清水沖洗,擦干,再涂少量的抗生素軟膏于試驗區(qū),以防皮膚感染。(4)在試驗完成后的48h至72h內(nèi),受試者如發(fā)現(xiàn)前臂上有小膿皰、水皰,隆起的紅色癢皰,應及時通知檢驗單位。8消毒劑對皮膚消毒現(xiàn)場試驗8.1目的測定消毒劑對皮膚表面自然菌消毒所需使用的劑量,以驗證該消毒劑對手消毒的實用劑量。8.2試驗器材(1)中和劑(中和劑經(jīng)鑒定合格)。(2)無菌棉拭。(3)稀釋液0.1%吐溫80的0.03mol/L磷酸鹽緩沖液pH7.2。(4)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5)標準硬水:見附錄A。(6)無菌紗布巾。(7)規(guī)格板(用牛皮紙制備,中央留一3.0cm×10.0cm的空格作為采樣部位)121℃15min滅菌備用。(8)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TSA)。(9)振蕩混合器。(10)吸管、試管、平皿若干。8.3試驗步驟(1)在使用現(xiàn)場,隨機選定受試者。試驗不少于30人次。(2)消毒前,讓受試者將左右前臂內(nèi)側中段相互充分對搓后,將規(guī)格板放于受試者左前臂內(nèi)側中段表面,用無菌棉拭在含10ml稀釋液試管中浸濕,于管壁上擠干后,在規(guī)格板框定的區(qū)域內(nèi),橫向往返涂擦10遍,縱向往返涂擦3遍,每涂擦一遍,將棉拭轉動一次。采樣后,以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采樣端剪入采樣液試管內(nèi),振打200次。(3)根據(jù)消毒劑使用說明書的方法對右前臂內(nèi)側進行消毒,一般設定作用時間為1min~3min。消毒后用中和劑代替稀釋液,與陽性對照組同樣的方法對受試者右前臂內(nèi)側表面殘留的自然菌采樣一次,作為試驗組樣本。(4)分別將未用過的同批中和劑、稀釋液和棉拭作為陰性對照組樣本。(5)分別取適宜稀釋度的試驗組、陽性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樣本各1.0ml,以瓊脂傾注法接種平皿,每個樣本接種2個平皿,放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h,觀察最終結果。(6)計算殺滅對數(shù)值8.4評價規(guī)定陽性對照組應有較多細菌生長,陰性對組應無菌生長,以對30人次批皮膚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殺滅對數(shù)值≥1.00,可判為消毒合格。8.5注意事項(1)本試驗需有志愿者參與,重復人次較多,一人可多次受試,但不得在一批試驗或同日反復參與,否則可影響結果的準確性。(2)受試者接受試驗時,不得觸摸任何表面,以免使試驗部位沾染雜菌。(3)棉拭涂抹采樣,較難標準化,為此應盡量使棉拭的大小,用力的均勻,吸取采樣液的量,以及洗菌時敲打的輕重等先后保持一致。(4)擦拭消毒時,涂藥量要適宜,涂抹要均勻。(5)現(xiàn)場樣本須及時檢測,室溫存放不得超過2h。否則應放4℃冰箱內(nèi),但亦不得超過4h。9消毒劑對其它表面消毒模擬現(xiàn)場鑒定試驗9.1目的用于鑒定消毒劑對人工污染于一般物體[指除本規(guī)范已有專門規(guī)定如食(飲)具、醫(yī)療器械等以外的物體]表面細菌的殺滅作用,以驗證該消毒劑對上述表面消毒的實用劑量。9.2試驗器材(1)大腸桿菌(8099)與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如需用于殺滅其特定微生物者,可增用該特定微生物進行試驗。菌懸液制備,按2.1.1.2規(guī)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檢測菌量應在1.25×107cfu/樣本~1.25×108cfu/樣本(相當于5×105cfu/cm2~5×106cfu/cm2)。(2)磷酸鹽緩沖液(PBS,0.03mol/L,pH7.2)(3)稀釋液(含0.1%吐溫80的PBS溶液)(4)中和劑(按2.1.1.5方法鑒定合格者)(5)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6)無菌棉拭(7)規(guī)格板(用不銹鋼材料制備,中央留一5.0cm×5.0cm的空格作為采樣部位)9.3試驗步驟(1)以人工染菌實物如桌面、地面、墻壁等為消毒對象。在無特殊要求情況下,可用木制桌面為代表,進行消毒效果觀察。(2)每次試驗,各類物品表面測試30個樣本。(3)染菌時,選物品較平的部位,于規(guī)格板中央空格內(nèi)用無菌棉拭沾以菌懸液均勻涂抹被試表面的60個區(qū)塊(各為25cm2)。待自然干燥后進行試驗。30個區(qū)塊作為陽性對照區(qū),30個區(qū)塊為試驗區(qū)。(4)陽性對照組:將無菌棉拭于含5ml稀釋液試管中沾濕,對30個對照組區(qū)塊涂抹采樣,每區(qū)塊橫豎往返各8次。采樣后,以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采樣端剪入原稀釋液試管內(nèi),振打200次,作用10min。用稀釋液做適當稀釋。(5)試驗組:根據(jù)說明書中介紹的使用劑量將消毒劑噴霧或涂擦于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消毒后,將無菌棉拭于含5ml中和劑試管中沾濕,分別對30個消毒區(qū)塊進行涂抹采樣,每區(qū)塊橫豎往返各8次。采樣后,以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采樣端剪入原中和劑試管內(nèi),振打200次,作用10min。必要時用中和劑作適當稀釋。(6)試驗結束后,將用過的同批次中和劑、稀釋液各1.0ml接種培養(yǎng)基,作為陰性對照組樣本。(7)將陽性對照組、陰性對照組和消毒組樣本,每份吸取1.0ml,以瓊脂傾注法接種平皿,每個樣本接種2個平皿,放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48h,觀察最終結果。(8)9.4評價規(guī)定試驗重復3次,陽性對照組菌數(shù)符合要求,陰性對組無菌生長,所有樣本的殺滅對數(shù)值均≥3.00,可判為消毒合格。9.5注意事項(1)試驗操作必須采取嚴格的無菌技術。(2)每次試驗均需設陽性和陰性對照,絕不可省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