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重慶市萬州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重慶市萬州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重慶市萬州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重慶市萬州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重慶市萬州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重慶市萬州區(qū)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關于質量和密度,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質量的大小與位置有關B.體積越大,物質密度越小C.質量越大,物質密度越大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物質的質量大于乙物質的質量 B.甲物質的密度大于乙物質的密度C.甲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關系 D.乙物質的密度為0.5×103Kg/m33.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天平和量筒測出了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并描繪出V―m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則m甲<m乙D.若m甲=m乙,則V甲<V乙4.遠看淺淺的河水,一旦涉入其中后,會發(fā)現(xiàn)水的實際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許多.造成這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發(fā)生了折射C.光發(fā)生了反射 D.某些人的幻覺5.如圖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的大小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有關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實像6.下列現(xiàn)象中文明的是()A.深夜在居民樓下放聲歌唱B.課下某同學用平面鏡晃人眼睛C.快速路兩旁靠近居民的地方加隔音板D.游客在山上亂扔礦泉水瓶7.下列有關紅外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用紅外線拍出的“熱譜圖”,有助于對疾病做出診斷B.在步槍的瞄準器上安裝夜視儀,在夜間能捕捉到敵人C.在醫(yī)院的手術室、病房里,??梢钥吹接眉t外燈來滅菌D.紅外線可以用來對儀器設備進行遙控8.如圖所示,下面幾幅交通標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聲,保護環(huán)境的是:()A. B.C. D.9.下列現(xiàn)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B.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會出現(xiàn)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10.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可快速登錄網頁,訪問網絡數據,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

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B.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以內C.二維碼是光源D.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1.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B.4-8s內,甲、乙兩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0-8s內,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12.下列對圖中四幅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甲圖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用無線電才能對話,說明真空不能傳聲B.乙圖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變響度C.丙圖道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減弱噪聲D.丁圖B超檢查身體應用聲能傳遞信息13.小剛同學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與他相關的一些估測數據,不合理的是()A.他的質量大約是55kgB.他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C.他穿的鞋的長度大約是26cmD.他的脈搏跳動50次大約需要2min14.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A.千克(kg) B.牛頓(N)C.帕斯卡(Pa) D.千克/米3(kg/m3)15.下列關于運動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運動速度越小B.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大,運動速度越大C.在運動相同路程情況下,物體所用的時間越長,運動速度越大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大小與運動路程成正比,與運動時間成反比16.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B.因為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所以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C.聲音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D.歌唱家唱出的歌聲是由的他的聲帶振動而產生的17.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4s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B.4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C.0~4s內乙的平均速度為2m/sD.3s時甲在乙的前方18.聲音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提琴能演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B.市區(qū)內“禁止鳴笛”是在聲音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C.用“B超”查看胎兒的發(fā)育情況,利用了聲波可以傳遞能量D.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是因為超聲波比次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19.用鏡頭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給某同學拍照時,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現(xiàn)要改拍全身像,則應該使()A.照相機遠離該同學,將鏡頭往前伸B.照相機靠近該同學,將鏡頭往前伸C.照相機遠離該同學,將鏡頭往后縮D.照相機靠近該同學,將鏡頭往后縮20.2017年11月,深圳北站也終于迎來“刷臉進站”消息,新增設置了16臺自助核驗閘機,一名客可以在35秒內成功刷驗進站,效率比人工核驗更高,每臺自助驗證機上都安裝了一個攝像機,當旅客進入“人臉識別區(qū)”,大概0.5m處時,攝像機就可以對其面部特征進行快速核對,由此判斷,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的鏡頭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是 B.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是C.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是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是21.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向右水平拉力而保持靜止,已知F1=7N,G=5N那么物體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A.2N B.12N C.5N D.7N22.要想一次盡可能準確地量出120克酒精,應使用下列哪種量筒?(兩個數據分別表示量程和最小刻度)(ρ酒精=0.8×103kg/m3)()A.250ml、5ml B.100ml、2mlC.250ml、2ml D.500ml、10ml23.如圖所示的四種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燒開時冒出“白氣”C.草葉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將手烘干24.老師對小芳說:“請你發(fā)言時大聲一點?!逼渲校按舐曇稽c”主要是指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聲速25.如圖是一根直樹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張照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OB是樹枝反射形成的虛像B.OB是樹枝折射形成的實像C.OC是樹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樹枝折射形成的實像26.如圖所示,相鄰兩室,一明一暗,在兩室之間的墻壁上有一平面鏡M,且∠AOC=∠BOC,甲、乙兩人分別站在A、B兩點,面向平面鏡張望,則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27.“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電視節(jié)目深受觀眾的青睞,對下列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其中正確的是A.“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彼男纬墒悄A現(xiàn)象B.“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淞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甭对谌粘龊笾饾u消失是升華現(xiàn)象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膘F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28.在課堂上“大聲”回答問題才能讓老師和同學都聽清楚,這里的“大聲”是指聲音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29.小芳吃雪糕時,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由此她聯(lián)想到了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的情景.以下是她對“冷氣”和“熱氣”的思考,其中正確的是()A.“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氣化成的水蒸氣B.“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氣C.“冷氣”和“熱氣”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氣”和“熱氣”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30.如圖所示,戶外溫泉是人們喜愛的一種休閑方式。下列有關冬季戶外溫泉的一些描述正確的是()A.溫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氣”是泉水吸收熱量汽化形成的B.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頭涉及光發(fā)生了折射C.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涉及光發(fā)生了折射D.溫泉池邊樹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凝固形成的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如圖中盒裝純牛奶的體積約為_____cm3,牛奶的質量是_____g。(ρ牛奶=1.02g/cm3)32.小剛做家務時發(fā)現(xiàn),切成正方體的豆腐塊放入電冰箱的冷凍室,一天后取出,其形狀與下圖的第______幅相似,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_,其密度與放入時相比將變______(選填“大”或“小”)。33.一個空瓶質量為200g,裝滿水后總質量為700g。若先將瓶內裝一些金屬粒使瓶和金屬粒的總質量為878g,然后將瓶內再裝水至滿瓶,稱出瓶的總質量為1318g。則空瓶的容積為_______mL;金屬粒的質量為________g;金屬粒的體積為_________cm3,金屬粒的密度為________g/cm3.34.如圖是量筒倒入液體后,量筒和液體總質量和液體體積的關系圖象,根據圖象可知量筒的質量是_____g,液體的密度是_____kg/m3。35.如圖所示,將遠視眼鏡放到凸透鏡的前面,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____(選填“虛”或“實”)像。拿走遠視眼鏡,保持燭焰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清晰,應將光屏向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拿走遠視眼鏡,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清晰,應將燭焰向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36.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應將砝碼放在天平的_______盤,天平平衡時使用砝碼的情況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_______g。37.發(fā)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如圖所示,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發(fā)聲體在______;我們僅憑聲音就可判斷對方是誰,這是通過聲音的______進行判斷的,多數人能夠聽到聲音頻率范圍約為______。39.在探究固體熔化特點時,圖甲是小剛和同學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固體物質加熱時的裝置,并描繪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由此可知,此固體是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當加熱到5—10分鐘時此物質處于______狀態(tài)。40.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高鐵已然成為一張有重量的“中國名片”.小明乘坐高鐵時看到路旁的樹木疾速向后退去,這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若列車時速為180km/h,合________m/s.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小明用圖甲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數據記錄如下.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溫度/℃

90

92.4

94.4

95.6

96.8

98

98

98

(1)分折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低于l00℃.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當地大氣壓強(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圖(填“乙”或“丙”)內能反映水沸騰前產生氣泡的情形.42.水果電池被稱為最天然也是最沒有污染的電池。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并保持兩塊極板間的距離、極板與水果的接觸面積不變,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兩塊極板之間的電壓,結果如下表一:(1)水果電池實現(xiàn)的是______能轉化為電能;(2)根據表一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水果電池電壓與______和______有關;(3)用水果電池給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供電且亮度明顯些,做法是:______;表一鐵鋅鐵銅銅鋅蘋果0.25V0.26V0.28V梨0.40V0.50V0.90V菠蘿0.50V0.55V1.00V橙0.75V0.78V1.05V表二蘋果大小1測得的電壓0.27V0.28V0.26V0.28V(4)將蘋果依次切去一部分,其他保持不變,將數據記錄表二。實驗說明:______。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駛4000m,緊接著在模擬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100s.求:(1)該汽車在模擬山路上行駛的時間.(2)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44.一次張先生出門去辦事,如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車上電腦自動計費器上打印出的車費發(fā)票。試求:(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3)如果仍按照當前的速度行駛,則這輛出租車從相隔40km的甲地到乙地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D【詳解】A.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一個物體質量大小決定于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都無關,故A錯誤;B.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大的密度小,故B錯誤;C.體積相等的不同物質,質量大的密度大,故C錯誤;D.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僅與物質的種類和所處的狀態(tài)有關,不隨質量和體積的變化而變化,故D正確。故選D。2、A【詳解】由圖示圖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質的體積關系,無法判斷質量關系,故A錯誤;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確;C.由圖象可知,甲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C正確;D.乙物質的密度為0.5×103kg/m3,故D正確;本題選錯誤的,故選A.3、C【詳解】AB.由圖象可知,兩物質體積V相同時,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B錯誤;C.由圖象可知,V甲=V乙時,m甲<m乙,故C正確;D.由圖象可知,m甲=m乙時,V甲>V乙,故D錯誤;4、B【解析】站立在河邊看到河內的水深度要比實際的深度淺;這是水底反射的光線經水進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向下偏折,所以看到的河內的水深度要比實際的深度淺些.5、B【解析】AB.通過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虛像,只要物體大小不變,像就不變,像的大小只與物體本身有關,所以A選項是錯誤的;B是正確的;C.因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則C選項是錯誤的;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與大小,并不會成實像,所以D選項是錯誤的。故選B。6、C【詳解】A.深夜在居民樓下放聲歌唱,影響了居民正常的休息,是不文明的表現(xiàn),故A不符合題意;B.課下某同學用平面鏡晃人眼睛,容易對別人的眼睛造成傷害,是不文明的表現(xiàn),故B不符合題意C.快速路兩旁靠近居民的地方加隔音板,使噪音在傳播過程中減小,防止了噪音對兩旁靠近居民的影響,是文明的表現(xiàn),故C符合題意;D.游客在山上亂扔礦泉水瓶,下雨后,水進入瓶子中,相當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容易引起火災,故游客在山上亂扔礦泉水瓶是不文明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7、C【分析】在太陽光譜上,紅光以外有一種不可見光,叫紅外線,它的主要特性是熱效應。溫度不同的物體輻射紅外線的能力不同,在照相機里裝上對紅外線敏感的膠片,給皮膚拍照并與健康人的照片對比,有助于醫(yī)生對疾病作出判斷,另外可以做成紅外線夜視儀;【詳解】A.紅外線的熱作用強,拍出的“熱譜圖”,有助于對疾病做出診斷。故正確,不合題意;B.夜間人的體溫比野外草木、巖石的溫度高,人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強,人們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夜視儀。故正確,不合題意;C.紫外線可以殺死微生物,所以醫(yī)院用紫外線來殺菌。故錯誤,符合題意;D.紅外線可以用來進行遙控,遙控器的前端有一個發(fā)光二極管,按下不同的鍵時,可以發(fā)出不同的紅外線,來實現(xiàn)遙控。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此題考查學生對紅外線和紫外線具體應用的了解情況,關鍵是要根據實例進行解釋。8、C【詳解】A.選項中的標志牌表示禁止自行車通行;故A不符合題意;B.選項中的標志牌是禁止20t以上的車輛通過;故B不符合題意;C.選項中的標志牌是禁止鳴笛,可以有效防止噪聲;故C符合題意;D.選項中標志牌表示從該標志牌到江寧距離為20km;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9、D【詳解】A.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會出現(xiàn)影子都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選項是D.10、A【詳解】A.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故A正確;B.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規(guī)律制成的,因此,“掃入”二維碼時鏡頭和二維碼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故B錯誤;C.二維碼本身不發(fā)光,不是光源,故C錯誤;D.當掃描黑白相間的條紋時,黑色條紋吸收所有光線,故黑色條紋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條紋能夠反射所有色光。故D錯誤。故選A。11、D【詳解】A.由圖可知,甲同學是在4s時才開始行走,他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4s~8s內,甲、乙的圖象都是一條直線,表明他們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0s~8s內,甲、乙通過的路程都是5m,則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甲同學從4s開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時4s;乙同學從0s開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時8s,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不同,因此它們的速度不相等,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12、B【詳解】因為太空中是沒有空氣的,宇航員需要靠無線電來對話交談,說明真空中不能傳播,故A正確;調節(jié)琴弦的松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所以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這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道路兩旁建有隔音墻,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正確;利用超聲波檢查人體疾病就是利用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的,故D正確.13、D【詳解】A.男生的質量大約是55kg,故A符合實際;B.正常體溫大約是37℃,故B符合實際;C.他穿的鞋的長度大約是26cm,故C符合實際;D.人正常脈搏1min約70次,所以他的脈搏跳動50次大約需要50s左右,故D不合理。故選D。14、B【詳解】A.千克是質量的國際單位,不符合題意;B.牛頓是力的國際單位,符合題意;C.帕斯卡是壓強的國際單位,不符合題意;D.千克/米3是密度的國際單位,不符合題意。故選B。15、B【詳解】A.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由可知,運動速度越大,故A錯誤;B.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大,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故B正確;C.在運動相同路程情況下,物體所用的時間越長,運動速度越小,故C錯誤;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大小是不變的,故D錯誤。故選B。16、D【詳解】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C.聲音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故C錯誤;D.歌唱家唱出的歌聲是由的他的聲帶振動而產生的,故D正確。故選D?!军c睛】解決此題要知道(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的傳播速度稍慢,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最慢;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17、C【詳解】此圖像為s-t圖像,先明確甲乙的運動狀態(tài),甲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A.2~4s內,乙是靜止狀態(tài),故A錯誤;B.4s時甲有一定的速度,乙是靜止狀態(tài),速度不同,故B錯誤;C.0~4s乙運動的路程是8m,時間是4s,平均速度為==2m/s,故C正確;D.3s時,乙運動的路程是8m,甲運動的路程是6m,乙在甲前方,故D錯誤.18、A【詳解】A.小提琴能演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B.市區(qū)內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故B錯誤;C.用“B超”查看胎兒的發(fā)育情況,利用了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故C錯誤;D.超聲波與次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A。19、C【分析】考查凸透鏡成像時物距、像距變化問題【詳解】用照相機給某人拍完半身像以后,改為全身像,像變小,需要增大物距,同時減小像距。所以要照相機遠離該同學,增大鏡頭與人之間的距離,鏡頭向后調,減小鏡頭和底片之間的距離。故選C。20、B【解析】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利用的是凸透鏡成實像的原理,相當于照相機,利用的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物體一般都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這樣有利于捕捉目標.【詳解】攝像機的鏡頭應是凸透鏡,而且所成的像應是縮小、倒立的實像,人到鏡頭的距離應遠遠大于二倍焦距,即0.5m>2f,解得f<0.25m,所以B選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應用是測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是投影儀;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是放大鏡.21、D【詳解】物體水平方向受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故選D。22、C【詳解】酒精的體積V=150cm3=150mL為了一次盡可能準確地量出120克酒精的體積,應選擇量程比150mL大,且分度值較小的量筒,應選量程為250ml,最小刻度為2ml的量筒。故選C。23、B【分析】物質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做做汽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詳解】A.冰雪消融是固態(tài)冰變?yōu)橐簯B(tài)水的熔化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白汽”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題意;C.“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凝華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干手機將手烘干的過程是液態(tài)水變?yōu)闅鈶B(tài)水蒸氣的汽化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4、A【詳解】“大聲一點”指聲音的大小,即響度,故選A。25、A【詳解】AB.樹枝斜插在湖水中,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樹枝在平面鏡中成像,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所以OB是樹枝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正確,B錯誤;CD.斜插在湖水中的樹枝由于光的折射成像,看起來向上偏折,OC是樹枝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D錯誤。故選A。26、D【詳解】甲乙兩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發(fā)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們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內,有外來的光線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體表面又能將這些光線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線射到平面鏡M上,又會被平面鏡反射.由于∠AOC=∠BOC,所以從甲身上射向平面鏡M的光線會沿OB方向反射,而乙處在B點,故乙能接收到來自甲的光線,即看到了甲.乙在暗室中,外界沒有光線射到他的身體表面,他本身又不能發(fā)光,因此不會有從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鏡M上,更不會進入到甲的眼鏡,所以甲不能看到乙.故D正確27、A【解析】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A正確;B.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B錯誤;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漸消失是汽化現(xiàn)象,故C錯誤;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故D錯誤。28、B【解析】“大聲”都是指聲音大小、強弱,也就是聲音的響度,故選B。29、D【詳解】人眼看得見的是小水珠,水蒸氣是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所以凡是看得見的就絕不是水蒸氣,看到雪糕周圍冒“冷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時碗里冒“熱氣”,是碗里蒸發(fā)出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們兩者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確符合題意.30、B【詳解】A.溫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錯誤;B.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頭,是光線從水折射到空氣,說明該過程涉及光的折射,故B正確;C.人們在溫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成因是白云的光線通過水面反射到人的眼睛,該過程涉及光的反射,故C錯誤;D.溫泉池邊樹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凝華形成的,故D錯誤。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250255【詳解】[1]奶的體積;[2]∵,∴牛奶的質量是。32、③凝固小【詳解】[1]豆腐中有大量水分,水結成冰后質量不變,密度減小,由可知豆腐的體積將變大,與圖中第③幅相似。[2]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所以這一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凝固。[3]豆腐塊質量不變,體積變大,由可知,密度變小。33、5006786011.3【詳解】[1]瓶子裝滿水后水的質量由可得,瓶子的體積為[2]金屬顆粒的質量[3]在裝金屬顆粒的瓶中再加滿水后水的質量加入水的體積金屬顆粒的體積[4]金屬顆粒的密度34、401×103【詳解】[1]由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液體與量筒總質量是40g,則量筒的質量為;[2]當液體的體積,時,液體與量筒總質量為60g,則液體的質量,液體的密度:。35、實遠離遠離【詳解】[1]如圖所示,將遠視眼鏡放到凸透鏡的前面,光屏能夠承接到燭焰的像,所以是實像;[2]將遠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面,在如圖所示位置,光屏相當于視網膜成的是清晰的像,則此時凸透鏡跟遠視眼的視物原理相同,即將遠視眼鏡拿走后,燭焰發(fā)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成像在光屏的后面,所以將光屏遠離凸透鏡;[3]拿走遠視眼鏡,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清晰,則應該使像距縮短,所以應該使物體遠離凸透鏡即可。36、右32.2【詳解】[1]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砝碼應放在天平的右盤。[2]天平的測量結果等于游碼和砝碼之和。砝碼的質量是30g,游碼的示數是2.2g,所以被測物體的質量是32.2g。37、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8m/s?!驹斀狻堪l(fā)生雷電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原因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8、振動音色Hz【詳解】[1]發(fā)聲的音叉將泡沫塑料球被彈起,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不同的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們通過僅聲音的音色就可以判斷對方是誰。[3]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