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設備檢修規(guī)程_第1頁
2023年設備檢修規(guī)程_第2頁
2023年設備檢修規(guī)程_第3頁
2023年設備檢修規(guī)程_第4頁
2023年設備檢修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備檢修規(guī)程

目錄

第一章設備檢修通用規(guī)程....................................................3

第二章雙梁電動抓斗吊車檢修規(guī)程............................................25

第三章皮帶運輸機檢修規(guī)程..................................................29

第四章離心式鼓風機、通風機檢修規(guī)程........................................32

第五章液力偶合器檢修規(guī)程..................................................38

第六章余熱爐鍋檢修規(guī)程....................................................40

第七章單吸離心式多級泵檢修規(guī)程............................................47

第八章高壓靜電除塵器檢修規(guī)程..............................................51

第九章螺旋運輸機檢修規(guī)程..................................................54

第十章圓筒冷卻機檢修規(guī)程..................................................56

第十一章球磨機檢修規(guī)程.....................................................58

第十二章布袋收塵器檢修規(guī)程.................................................61

第十三章攪拌機檢修規(guī)程.....................................................63

第十四章濃密機檢修規(guī)程.....................................................65

第十五章離心式水泵檢修規(guī)程.................................................67

第十六章廂式壓濾機檢修規(guī)程.................................................69

第十七章電動單梁起重機、電動葫蘆檢修規(guī)程...................................71

第十八章回轉窯檢修規(guī)程.....................................................75

第十九章羅茨風機檢修規(guī)程...................................................80

第二十章剪板機檢修規(guī)程.....................................................83

第二H-一章工頻感應電爐檢修規(guī)程..............................................85

第二十二章鋅直線鑄錠機檢修規(guī)程.............................................87

第二十三章螺桿式空氣壓縮機檢修規(guī)程.........................................89

第二十四章活塞式空壓機檢修規(guī)程92

第一章設備檢修通用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設備檢修的總則、檢修裝配質量標準、零件修理、更換標準和試運行與驗收。

本標準適用于設備檢修。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

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

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

用于本標準。

GB1095-1101-79平鍵及半圓鍵公差

GB50231-9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uī)程

GBJ211-87工業(yè)爐窯砌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電氣設備檢修規(guī)程

3總則

3.1本標準包括檢修通用技術規(guī)定標準及分類設備的專業(yè)技術規(guī)定標準。在檢修中除應執(zhí)行本

標準通用規(guī)定標準外,尚應按分類設備各篇的技術規(guī)定標準執(zhí)行。

3.2本標準未提到的技術要求,如零件制造,部件配合等均應按有關設備的技術文件(出廠說

明書、制造圖、裝配圖和技術要求等)的規(guī)定執(zhí)行。

3.3本標準在應用中如發(fā)現(xiàn)錯誤或不切實際之處可提出修改意見,以便修正。

3.4本標準規(guī)定的檢修周期,一般是指設備實際開動臺時的累計數。

3.5本標準規(guī)定的檢修內容,小修應包括維護內容,中修應包括小修內容,大修應包括中修內

容。

3.6在大修時應有計劃地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3.7設備檢修的施工除應按本標準規(guī)定執(zhí)行外并應執(zhí)行有關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

3.8利用建筑結構作為起吊搬運設備的承力點時,必須符合結構允許的負荷量。

3.9設備檢修施工過程中,應對每道工序進行檢驗和記錄,作為驗收依據。

3.10本標準中爐窯的耐火材料砌筑的檢修內容和檢修質量標準未列出,請參照GBJ211-87《工

業(yè)爐窯砌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2

3.11供電設備的檢修規(guī)程按《電氣設備檢修規(guī)程》執(zhí)行。

3.12分類設備檢修規(guī)程中未包括電動機的檢修周期與內容,請參照本通用規(guī)程4.16執(zhí)行。

4檢修裝配質量標準

4.1基礎、設備找正

4.1.1設備基礎的尺寸、位置等應符合文件要求,其施工質量應符合GB50231—98《機械設備

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uī)程》(見表1)。

表1

項次項目內容允許偏差(mm)

1基礎坐標位置(縱、橫軸線)±20

2基礎各不同平面的標高+0

-20

3基礎上平面外形尺寸±20

凸臺上平面外形尺寸-20

凹穴尺寸+20

4基礎上平面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裝設備部分):

每米5

全高10

5豎向偏差:每米5

全高20

6預埋地腳螺栓孔:標高+20

中心距:(在根部和頂部測量)-0

±2

7預埋地腳螺栓孔:中心位置±10

深度卑

孔壁的鉛垂度10

8預埋地腳螺栓錨板:標高+20

中心位置-0

水平度(帶槽的錨板)±5

水平度(帶螺紋孔的錨板)5

2

4.1.22基礎應緊固、無裂紋、油浸及腐蝕等現(xiàn)象。

4.1.3平面位置安裝基準線對基礎實際軸線距離的允差為20mm。

4.1.4設備吊裝前,必須將設備底座面的油污、泥土等臟物和地腳螺栓預留孔的雜物除去。灌

漿處的基礎或地坪表面應鑿成麻面,被油沾污的混凝土應鑿除,以保證灌漿質量。

4.1.5設備上定位基準的面、線或點對安裝基準線平面位置和標高允差,一般應符合表2規(guī)定。

表2定位基準對安裝基準的位置和標高允差

3

允許偏差(mm)

項次項目

平面位置標rWj

1

與其它設備無機械上的聯(lián)系±10+20

-10

2與其它設備有機械上的聯(lián)系±2±1

4.2地腳螺栓、墊鐵和灌漿

4.2.1安設地腳螺栓應符合下列要求:

4.2.1.1地腳螺栓的鉛垂度不應超過

4.2.1.2地腳螺栓離灌漿孔壁的距離應大于45mm。

4.2.1.3地腳螺栓的底端不應觸及孔底。

4.2.1.4地腳螺栓上的油污應清除干凈,但螺紋部分應涂油脂。

4.2.1.5螺母與墊圈間和墊圈與設備底座間的接觸應良好。

4.2.1.6擰緊螺母后,螺栓必須露出螺母1.5個?5個螺距。

4.2.2擰緊地腳螺栓應在混凝土達到規(guī)定強度的75%后進行。

4.2.3采用帶槽錨板的活動地腳螺栓應符合下列要求:

4.2.3.1活動錨板設置應平正穩(wěn)固。

4.2.3.2螺栓末端的端面上應標注螺栓矩形頭的方向。

4.2.3.3基礎表面上應標明錨板容納螺栓矩形頭的槽的方向。

4.2.3.4擰緊螺母前,應依據標記將螺栓矩形頭正確地放入錨板槽內。

4.2.4如設備負荷由墊鐵組承受,墊鐵組的位置和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4.2.4.1每個螺栓近旁至少應有一組墊鐵。

4.2.4.2相鄰兩墊鐵組的距離不超過500mm。每一墊鐵組的面積應能夠承受設備的負荷。其面

積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R

式中:A-----墊鐵面積,cm';

C-----安全系數,可采用1.5~3;

Q,——由于設備等的重量加在該墊鐵組上的負荷,N;

Q,——由于地腳螺栓擰緊后,所分布在該墊鐵組上的壓力,N(可采用地腳螺栓的許可

抗拉強度);

R一—基礎或地坪混凝(土)的單位面積抗壓強度,MPa(可采用混凝土設計強度)。

4.2.5使用斜墊鐵或平墊鐵找平,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4.2,5.1承受主要負荷的墊鐵組,應使用成對斜墊鐵,并牢固固定。

4.2.5.2承受主要負荷和較強連續(xù)振動的墊鐵組,宜使用平墊鐵,安全系數必須取大值。

4.2.6每一墊鐵組應盡量減少墊鐵塊數,一般不超過3塊,并少用薄墊鐵,放置平墊鐵時,最

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間,互相焊牢(鑄鐵的可不焊)。

4.2.7每一組墊鐵應放置平穩(wěn),接觸良好。設備找正后每組墊鐵均應被壓緊,不得松動。

4.2.8設備找平后,墊鐵應露出設備底座底面邊緣,平墊鐵露出10mm?30mm,斜墊鐵露出10mm-

50mm。墊鐵組(不包括單塊斜墊鐵)伸入設備底座底面的長度應超過地腳螺栓預留孔。

4.2.9安裝在金屬結構上的設備找平后,其墊鐵應與金屬結構件焊牢。但中間帶孔套在地腳螺

栓上的墊鐵可考慮不焊。

4.2.10設備若用調整螺釘找平時,調整螺釘支承板的厚度宜大于螺釘直徑,支承板應水平和

穩(wěn)固地安裝在基礎表面上。不作為永久性支承的調節(jié)螺釘,設備找平后,應用墊鐵墊實后松開

4

調節(jié)鑼釘;作為永久性支承的調節(jié)螺釘伸出底座底面的長度,應小于螺釘直徑。

4.3拆卸、裝配與清洗

4.3.1設備拆卸時,應測量被拆卸件必要的裝配間隙和有關零部件的相對位置,并作出標記和

記錄。

4.3.2設備裝配時,應先檢查零部件與裝配有關的外表形狀和尺寸精度,確認符合要求后,方

得裝配。

4.3.3設備需要裝配和清洗的零部件,應認真清洗潔凈,并涂以適當的潤滑脂。

4.4螺栓、鍵、定位銷

4.4.1螺栓連接件裝配時,螺栓頭、螺母與連接件應緊密,可用手錘輕擊聽音或用塞尺檢查。

4.4.2螺栓上的防松裝置應當齊全,不得遺漏或任意使用代用品。

4.4.3平鍵或半圓鍵與鍵槽配合,應符合GB1095?1101—79《平鍵及半圓鍵公差》或表3的規(guī)

定。

表3平鍵及半圓鍵的裝配間隙單位mm

平鍵半圓鍵

公稱高度頂間隙公稱高度頂間隙

2-30.1~0.41.4~2.60.1~0.4

4-60.1~0.53.7~5.00.1~0.5

7-100.1~0.66.5—100.1~0.6

11-120.1~0.711-170.1~0.7

表3(續(xù))平鍵及半圓鍵的裝配間隙單位皿

平鍵半圓鍵

公稱高度頂間隙公稱高度頂間隙

14-180.1~0.819?240.1~0.8

20-300.2~0.9——

32-500.2-1.05——

55~600.2~1.2——

楔鍵與輪轂鍵槽的斜面、每對切向鍵的兩斜面,均應相吻合,打入深度應適當,不得在鍵

槽內加墊片。

4.4.4受沖擊負荷或精密的設備上裝配的定位銷,銷與銷孔之間的接觸面積不應小于65%,裝

入銷孔的深度應符合圖紙規(guī)定,并能順利取出。圓錐銷大頭有螺母者,不得將螺母擰緊。若連

接件銷孔位置有偏差時,應擴大銷孔(絞孔),另配新銷。

4.5聯(lián)軸器

4.5.1凸緣聯(lián)軸節(jié)裝配時,兩個半聯(lián)軸節(jié)端面間(包括半圓配合圈)應緊密接觸,兩軸的徑向

位移不應超過0.03mmo

4.5.2十字滑塊聯(lián)軸節(jié),撓性爪型聯(lián)軸節(jié)裝配時,其同軸度及端面間隙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4.5.3

蛇形彈簧聯(lián)軸節(jié)裝配時,其同軸度和端面間隙應符合表5規(guī)定。

4.5.4齒輪聯(lián)軸節(jié)裝配時兩軸的同軸度和外齒軸套端面處的間隙應符合表6規(guī)定,并在各齒輪

面上加注足夠量的潤滑油。

表4十字滑塊和撓性爪形聯(lián)軸節(jié)兩軸的同軸度

聯(lián)軸節(jié)外形最大直徑兩軸的同軸度不應超過

端面

(mm)徑向位移(mm)傾斜

5

W3000.10.8%o0.5~1.5

>300-6000.21.2%。1-2

表5蛇形彈簧聯(lián)軸節(jié)兩軸的同軸度和端面間隙

聯(lián)軸節(jié)外形最大直徑兩軸的同軸度不應超過端面間隙

(mm)徑向位移(mm)傾斜(mm)

<2000.11.0%01.0~4.0

>200-4000.21.0%。1.5?6.0

>400-7000.31.5%。2.0?8.0

>700-13500.51.5%。2.5-10

>1350-25000.72.0%o3.0?12

表6齒輪聯(lián)軸節(jié)兩軸的同軸度和外齒軸套端面處的間隙

聯(lián)軸節(jié)外形最大直徑兩軸的同軸度,不應超過

端面間隙(mm)

(mm)徑向位移(mm)傾斜

170~1850.30

0.5%2-4

220-2500.450

290~4300.651.0%05-7

490~5900.905-7

1.5%

680~7801.2007-10

900—11001.50

2.0%3-12

12501.500

4.5.5彈簧圈柱銷聯(lián)軸節(jié)裝配時,兩軸的同軸度應符合表7規(guī)定。兩個半聯(lián)軸節(jié)端面間的間隙

應符合表8的規(guī)定,并不應小于實測的軸向竄動。

4.5.6圓片摩擦離合器裝配后,摩擦片組應能靈活地沿花鍵軸移動。在接合位置不應有打滑現(xiàn)

象;在脫開位置不應有阻滯現(xiàn)象。

表7彈性圈柱銷聯(lián)軸節(jié)兩軸的同軸度

兩軸的同軸度,不應超過

聯(lián)軸節(jié)外形最大直徑(mm)

徑向位移(mm)傾斜

105—2600.05

0.2%

290-5900.100

表8彈性圈柱銷聯(lián)軸節(jié)端面間隙單位:mm

標準型輕型

軸孔直徑

型號外形最大直徑間隙型號外形最大直徑間隙

6

25-28B11201-5Q11021~4

30?38B21401-5Q21201~4

35-45B31702-6Q31451~4

45?55B41902?6Q41701?5

45~65B52202?6Q52001~5

50-75B62602?8Q62402-6

70?95B73302-10Q72902?6

80~120B84102-12Q83502?8

100—150B95002-15Q94402-10

4.5.7梅花形彈性聯(lián)軸器裝配質量應符合表9的要求。

表9梅花形彈性聯(lián)軸器裝配允許偏差

聯(lián)軸器外形最大直徑(mm)兩軸心徑向位移(mm)兩軸線傾斜端面間隙(mm)

500.10

2-4

70~1050.15

125~1700.201%0

3?6

200—2300.30

2600.306?8

300~4000.350.5%。7-9

4.5.8滾子鏈聯(lián)軸器裝配質量要求:

4.5.8.1裝配時,兩軸心徑向位移、兩軸線傾斜和端面間隙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0的規(guī)定。

表10滾子鏈聯(lián)軸器裝配允許偏差

聯(lián)軸器外形最大直徑,mm兩軸心徑向位移,mm兩軸線傾斜端面間隙,mm

51.06?57.080.041.9

68.8-76.90.056.7

94.46~116.570.069.2

127.780.0610.9

154.33-186.500.1014.3

0.5%

213.020.12017.8

231.490.1421.5

270.080.1624.9

340.80?405.330.2028.6

466.250.2535.6

4.5.8.2聯(lián)軸器的滾子鏈應按要求加注潤滑油。

4.5.9輪胎式聯(lián)軸器裝配時,兩軸心的徑向位移,兩軸線傾斜和端面間隙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

11的規(guī)定。

表11輪胎式聯(lián)軸器裝配允許偏差

聯(lián)軸器外形最大直徑,mm兩軸心徑向位移,mm兩軸線傾斜端面間隙,mm

208-10

14010-13

0.51.0%o

16013-15

18015-18

2001.01.5%。18?22

7

22018?22

25022-26

28022-26

320-36026?30

4.5.10十字軸式萬向聯(lián)軸器裝配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4.5.10.1半圓滑塊與叉頭的虎口面或扁頭平面的接觸應均勻,接觸面積應大于60%o

4.5.10.2在半圓滑塊與扁頭之間所測得的總間隙s值,應符合產品標準和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

當聯(lián)軸器可逆轉時,間隙應取小值。

4.6靜配合件

4.6.1靜配合件裝配前,應測量孔與軸配合部分兩端和中間的直徑,每處在同一徑向平面上互

成90°位置各測一次,每一裝配件所測六個直徑的平均值與每處所測直徑的偏差不得超過

0.05mm.0

4.6.2靜配合件加熱裝配的溫度應安下述公式計算:

t=(8max+8?)/ad+th

式中:

t——加熱溫度,℃;

8max---實際測得的最大過盈,mm;

th---室溫,℃;

d---被加熱件直徑,mm;

a---被加熱件膨脹系數,1/℃;

6。一一裝配所需的最小間隙(見表12)o注:碳素鋼加熱溫度不應超過400C。

4.6.3靜配合件加熱時,溫度上升應緩慢均勻,加熱裝配后,應檢查裝配件相互位置是否符合

設備技術文件的規(guī)定;冷卻應均勻,防止局部冷卻過快。

注:本節(jié)亦適用于有過盈的過渡配合。

表12加熱裝配最小間隙

被加熱件直徑(mm)

零件重量

80~120>120-180>180-260>260-360>360-500

(kg)

最小間隙(mm)

W160.050.060.07

>16~500.070.090.100.12

>50-1000.120.150.170.200.24

>100-5000.170.200.240.280.32

>500-10000.230.270.310.36

>10000.300.360.40

4.7滑動軸承

4.7.1軸瓦(或軸套)與軸承座的結合面應緊密接觸,不受力的軸瓦的接觸面積應不小于40%,

受力軸瓦的接觸面積應不小于50%,并應分布均勻。

4.7.2軸與受力軸瓦的接觸角度一般應為60°~90°,重型設備為90°?110°。其接觸面上

研刮的接觸點數應符合表13的要求。

表13軸瓦與軸頸在每平方厘米上接觸點數

機械類別接觸點數

8

重負荷和高速運轉的機械3-4

中等負荷和連續(xù)運轉的機械2-3

低速和間歇運轉的機械1-1.5

4.7.3軸頸與軸瓦的側間隙一般應等于或略大于頂間隙的1/2。其頂間隙一般應為軸徑的

1.5%。?2.5%。,或符合表14的規(guī)定。

4.7.4固定端軸承與兩端軸肩間的軸向間隙之和不應大于0.15mm?0.20mm;自由端軸承與軸肩

間的間隙不得小于熱膨脹的伸長量。

4.7.5軸瓦合縫處放置墊片時,兩邊墊片的總厚度應相等,單邊的墊片數一般不超過2片,墊

片不應與軸接觸,但離軸瓦內徑邊緣一般不宜超過1mm。

4.7.6含油軸套裝入軸承座時,軸套端部應均勻受力,并不得直接敲打軸套。軸套與軸頸間的

間隙,一般為軸頸直徑的0.07%?0.2%o

4.7.7尼龍軸套與軸頸間的間隙一般應為軸承直徑的0.5%?0.6%,裝配時應涂以較多的潤滑

脂。

4.8滾動軸承

4.8.1滾動軸承裝在對開式軸承座上時,軸承蓋與軸承底座的結合面應無間隙;軸承外圈與軸

承座兩側間為防止卡緊而留出的楔形間隙的寬度及深度,一般應符合表15的規(guī)定。

表15滾動軸承與對開式軸承座間的楔形間隙單位:mm

軸承外徑寬深

W1200.1

0.11

>260-4000.22

鈿1承半刑

>30?分所>80?〉120?>180?〉260?0.23

1月?的An-Finn

4.8.2裝配滾動軸承時,若用油t川熱釉j乂,8軸話1不瘡超過8?00。C?6馳我用軸日1或軸承1亳擋肩

剛緊翻賺期:£聊整,井期名地孰?的邵將Wt.如郵$技乘文:件現(xiàn)定彳F間隙,

應按搬留出,極限間隙0.250.350.500.801.201.602.002.40

4.8.3在裝配1周境器滾Z葭儼動0財也於b承和側靛間應有

W0.14

間限:低速礴翎i高卞伸長而產生軸向移動,彳更小圈位才蚱住之£珠或滾,主。軸承

和根穩(wěn)間隙a1讖貿'?

?0.130.160.200.250.300.400.500.60

<1000r/min間隙a=12X102tXL+O.15

a正昌嵬蓋I'可隙,mn;

巾筮騎溫E之最關口情,“0.060.070.080.10

輪戊動等皤ft睡度碓融?

主軸承一軸承J四mmo

0.070.090.120.150.200.250.300.36

要一般情況1,).2mm?0.1mm

傳表14滑動軸7阿耐口隙0.25?0.30?0.35?0.45?0.60?0.70?

載荷一軸£

動高速軸承轉隙勺霰徑《mm)0.350.450.600.700.80

<

軸動的軸軸承類別極限18~30~50~01.1I0b20?1.407,Q:80~的030?26?&?

3MPa

的>1000r/min間隙3050801.U031.4D801.8)2(:02.30360.503000

軸群輪翦鈉搬初間族[初晅X070.100.15().00220.處3()0.207).40.25、).(5?5—0).605-

承心瞬和皮理極限|1II?D.250.350.500D1B00.2Q2()0.250.600.35>.(W452.01055

傳動的軸承極限0.35歹0.50?0.75?0.90?1.40-

3MPa——1.80~2.2

間隙0.500.700.901.401.80

0.07?0.09?0.13-0.15?0.23?0.28?

低速初間

轉動隙0.040.050.060.070.080.100.120.14

的軸載

(小荷

于小

1000于極限

r/min3間隙0.130.160.200.250.300.400.500.60

的減M

速機P

主和齒a

要輪傳

初間

傳動等

隙0.020.030.040.050.060.070.080.10

動的軸

軸承)

軸極限

承間隙0.070.090.120.150.200.250.300.36

3

M

P

a

高速初間

轉動隙————0.25~0.30~0.35~0.45?0.60~0.70?

的軸載0.300.350.450.600.700.80

(小荷極限

于小間隙——0.90~1.20-1.40-1.80-2.30-2.50~

1000r于1.201.401.802.302.502.80

/min3

的齒M

輪傳P

動離a

心泵初間

和皮隙——0.10~0.15-0.20-0.25~0.35-0.45~

帶傳載0.150.200.250.350.450.55

動的荷極限

軸承)大間隙——0.35?0.50-0.75-0.90-1.40-1.80-

于0.500.700.901.401.802.20

3

M

P

a

空壓——0.07~0.09?0.13-0.15?0.23-0.28?

機軸初間隙0.080.110.150.200.260.42

10

承等極限間隙——0.25-0.30-0.45-0.55-0.80-1.00-

0.300.400.550.700.901.40

初間隙0.050.600.070.08一一——

其他軸承極限間隙0.160.200.250.30————

11

編號:

時間:2021年x月x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頁碼:第12頁共101頁

4.8.4各種可調整間隙的軸承,其軸向間隙值應符合表16、表17、表18、表19的規(guī)

7Eo

表16單列徑向止推滾珠軸承(6000)之軸向間隙單位:mm

軸向間隙

軸承內圈內徑

輕型中型、重型

30以下0.02-0.060.03-0.09

>30-500.03-0.090.04-0.10

>50-800.04-0.100.05~0.12

>80-1200.05-0.120.07-0.15

表17單列徑向止推圓錐滾珠軸承(7000)之軸向間隙單位:mm

軸向間隙

軸承內圈內徑

輕型中型、重型

30以下0.03-0.090.04-0.10

>30-500.04-0.100.05-0.12

>50-800.05-0.120.06-0.14

>80-1200.06-0.150.07-0.17

表18雙列徑向止推圓錐滾柱軸承(37000)之軸向間隙單位:mm

軸向間隙

軸承內圈內徑

一般情況內圈溫度比外圈溫度高25?30°C時

80以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