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因素實證分析陳鵬經濟學院2012級經濟學基地班101032012012指導教師:陳曉楓【摘要】:居民財產性收入在經濟多元化的今天顯示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征。居民通過各種經濟活動所獲得的合法性收入都可以被看作是居民財產性收入。例如:房地產等財產的使用權獲得的利息、紅利、租金、專利收入以及營運財產所獲得的紅利收和財產增值收益等。在我國積極刺激內需的背景下,提高居民收入便提上重要議程,財產性收入作為收入增長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將發(fā)揮巨大作用,可見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性,本文將以浙江省統(tǒng)計年鑒提供的2000年到2013年的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調查數(shù)據(jù)為基礎,可以發(fā)現(xiàn)居民財產性收入和金融產業(yè)發(fā)展密不可分,可以帶來金融機構間的相互協(xié)作和基礎設施共享,有利于所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能夠通過金融資源在周邊地區(qū)的充分流動和優(yōu)化配置,帶來周邊地區(qū)交易的增長、投資的繁榮和經濟的發(fā)展。因此,隨著金融集聚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學術界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規(guī)律。本文在占據(jù)相關理論基礎上,首先從金融集聚的相關概念出發(fā),其次分析了我國當前金融集聚的現(xiàn)狀,接著詳細介紹了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改革的可借鑒經驗,最后重點提出了我國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調整的對策?!娟P鍵詞】浙江??;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影響因素;增長路徑目錄摘要 i一、文獻綜述 1(一)國內文獻綜述 1二、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現(xiàn)狀分析 2(一)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狀況 21.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情況 32.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 33.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結構 3(二)與全國平均水平以及發(fā)達省份的比較 41.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 42.與發(fā)達省市比較(北京、上海、廣東、江蘇) 5三、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因素的實證探究 5(一)變量的選取及模型設定 51.因變量 52.自變量的選取 5(二)實證過程 81.變量確定 82.模型選定 83.回歸分析 9(三)實證結果分析 9四、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路徑探討 9(一)推動本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10(二)提高金融發(fā)展效率,促進對財產性收入增長的正向作用 10(三)深化并完善稅收制度 11(四)加強教育投資,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 12(五)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為居民取得財產性收入營造條件 12參考文獻 13致謝 14一、文獻綜述(一)國內文獻綜述關于財產收入的概念、性質,易憲容(2007)[1]認為財產性收入就是以產權契約、金融票據(jù)、證券契約、形式將財富資本化的所得。陳曉楓在《中國居民財產性收入理論和實踐研究》(2014)[2]一書中將財產性收入定義為金融資產及非金融資產的所有者向其他單位或個人轉讓其金融資產的使用權而獲得的收入,是財產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xiàn)。關于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陳曉楓(2010)[3]從財產因素、市場因素、制度因素、其他因素等四方面闡述了影響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因素,廣東調查總隊課題組(2009)[4]經過大量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財產性收入增長受家庭財產、居民個人因素、經濟發(fā)展、制度安排和投資市場的影響。楊新銘(2010)[5]從分位數(shù)回歸的角度,得出了在穩(wěn)定的經濟環(huán)境中居民收入和人力資本積累狀況是影響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主要因素,李子聯(lián)(2011)[6]從經濟發(fā)展水平、風險意識、結構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不確定因素五方面對于影響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認為經濟發(fā)展水平和風險意識具有比較強的關系、和文化程度關系較弱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對于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有正向作用,金融制度的改革則具有消極作用。羅富政(2011)[7]通過實證分析各個地區(qū)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認為宏觀經濟、風險意識和投資環(huán)境等因素對于財產性收入影響效果較為顯著,而結構性因素影響效果相對較弱。吉首丞(2013)[8]將中國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影響因素分為居民的收入和財產方面、投資環(huán)境以及居民的風險意識三方面。張侃,周舟(2012)[9]運用誤差修正模型對新疆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與財產性收入的關系進行了探究,得出了財產性收入不僅與金融發(fā)展具有正向關系,還取決于上一期居民財產性收入對均衡水平的偏離。寧光杰(2014)[10]認為高學歷者更易獲得財產性收入,而低收入者缺乏社會保障、難以抵御風險且金融制度又阻礙其進行貸款、購房、投資等財產性活動,使其較難參與資本市場并獲得較高的財產性收入。張屹山,華淑蕊(2014)[11]通過ARDL與面板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得出我國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金融發(fā)展三者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并且所有權制度、財稅制度、教育發(fā)展都是影響財產性收入的重要因素。社會上對于增加財產性收入的方法一般是通告提高生產力來實現(xiàn),有關專家認為提高居民人均工資是一個有效方法。因為當居民擁有財產后才能擁有財產性收入,財產的形成和積累又來自于居民日常勞動收入的節(jié)余,因此,要提高財產性收入水平,就必須提高工資等勞動性收入的水平。[12]曾為群(2008)[13]從收入分配和金融視角提出增加財產性收入有兩條路徑,一條是通過分配制度,擴大普通居民的財產基數(shù);另外是通過金融制度,實現(xiàn)人與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高國民整體的經濟效率,進而使得廣大居民消費后剩余財產能夠通過投資獲得更多的價值。劉揚(2009)[14]指出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要從提高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拓寬投資渠道、完善稅收制度三方面來進行。楊婭婕(2011)[15]指出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要從改善分配制度,加強社會保障力度,完善有效保護財產權的法律體系方面著手,繼續(xù)推進資本市場的建設和發(fā)展,加強風險可控條件下的理財產品創(chuàng)新,大力發(fā)展金融機構的個人理財服務,積極引導投資者正確的投資日標和觀念,加大投資者教育的力度、深度和廣度這幾個方面進行。二、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現(xiàn)狀水平綜述(一)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狀況表1浙江省2007-2013年浙江城鎮(zhèn)居民收入情況時間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人均總
收入(元)人均工資
性收入(元)人均
經營凈收入(元)人均財產
性收入(元)人均轉移
性收入(元)2000年64429279644448115621902001年1046510519721455416525862002年11715.612682.48533.8761.32023185.32003年13179.514295.49692.51171.53743057.42004年14546.415881.610752.71336.438434092005年16293.817877.411941.11921.85533461.62006年18265.11995413015.82172.18893877.42007年20573.822583.814509.72611.9108043822008年22726.724980.815538.83161.913254955.12009年24610.827119.3167013294.514155709.32010年2735930134.818313.63640.914706710.22011年30970.734264.420334.34383.915727973.92012年34550.337994.822385.14694.4146594502013年3785141241244535123148610179數(shù)據(jù)來源:浙江省統(tǒng)計年鑒20141.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情況圖1從圖1可以看出,在2000-2007年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快速增長,在2007年-2011年緩慢增長,2011年財產性收入達到1572元的頂峰之后,反而開始降低,從12年開始又進入緩慢增長的階段,從總的趨勢上看,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的財產性收入仍然呈增長狀態(tài),不過增長緩慢。2.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圖2從圖2可以看出,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占其總收入的比重在2000年-2008年處于曲折上升的狀態(tài),而在2008年后呈現(xiàn)逐漸下降趨勢,其中在2008年最高,比重為5.3%,而在最近的2013年其比重下降到了僅3.6%。由此可知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增長來說城鎮(zhèn)局,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在于居民的整體收入的占比并沒有太大的提高,反而有下井的趨勢。3.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來源結構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股票房地產等各個市場都蓬勃發(fā)展,并且人們投資理財觀念也有了不少的提高,居民收入成為財產性收入的主要來源,由于2008-2013年數(shù)據(jù)的缺失,下文僅從2000-2008年間的數(shù)據(jù)對于財產性收入來源結構進行分析,這也將從一定程度上預測近年來的趨勢。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浙江調查總隊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浙江城鎮(zhèn)居民通過出租房屋所獲得的財產性收入收入達到人均458元,比2002年提高了4.7倍,每年平均增長41.5%,在財產性收入中的份額達到了42.4%[16],在當年排名財產性收入來源的第二位。2008這項數(shù)據(jù)進一步提高,達到了652元,在財產性收入中的份額進一步增加到49.2%,在財產性收入中排名第一位,2007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股息紅利收入為248元,人均其它投資收入達242元,人均股息紅利和其它投資收入總和比2002年增長6.3倍,年均增長48.8%,占財產性收入的比重達45.5%,比2002年提高12.1個百分點,于當年排名第一位。(二)與全國平均水平以及發(fā)達省份的比較1.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表2中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情況時間人均總
收入(元)可支配
收入(元)人均工資
性收入(元)人均經營
凈收入(元)人均財產
性收入(元)人均轉移
性收入(元)2000年6295.962804480.5246.2128.41440.82001年6907.16859.64829.9274.1134.61668.62002年8177.47702.85740332.2102.12003.22003年9061.28472.26410.2403.81352112.22004年10128.59421.67152.8493.9161.22320.72005年11320.8104937797.5679.6192.92650.72006年12719.211759.58767809.62442898.72007年14908.613785.810234.8940.7348.53384.62008年17067.815780.8112991453.63873928.22009年18858.117174.712382.11528.7431.84515.52010年21033.419109.413707.71713.5520.35091.92011年23979.221809.815411.92209.76495708.62012年2695924564.717335.62548.37076368.12013年29547.126955.118929.82797.1809.97010.3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4將表1與表2對比,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續(xù)波動。首先,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資源流動的趨利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資源所有者在不考慮風險的情況下,追求收益最大化,事實上,持有金融資源最多的是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只要有利可圖,金融資源流動的自由性。在經濟發(fā)展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個企業(yè)、一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都不可能完全依靠內源融資解決一定市場范圍和市場規(guī)則下流動,限制了金融資源的自由流動,降低了金融資源的使用效率,這是我們應盡力修正和避免的。兩者存在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之所以說對立,因為集中和擴散方向相反;之所以說統(tǒng)一,是因為在產業(yè)升級條件下。他們就會將金融資源投向哪里。不過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全國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還是浙江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占人均總收入的都不大,也就是說城鎮(zhèn)財產性收入對人均總收入貢獻不大。2.與發(fā)達省市比較表3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省市2013年收入結構(單位:元)地區(qū)可支配收入總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北京40321.0045273.8423231.851257.57586.5612939.31上海43851.3648879.3333235.392317.02787.7412539.18江蘇32538.0035131.0021890.003565.72764.008911.27廣東33090.0536503.9125286.453791.291609.735816.44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4.本文將選取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個城市的收入結構與浙江省進行比較,從表1與表3對比來看,2013年,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的總收入水平分別為45273.84元、43851.36元,32538.00元和33090.05元。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來源涵蓋金融資源的兩個方向。因此,本文把金融產業(yè)集聚定義為通過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提出防范我國金融產業(yè)風險尤其是商業(yè)銀行房地產金融風險的政策建議和策略。市場始終完全按照自己應有的軌跡在前進。仔細回想一下,我國第一財經媒體天天告訴我們撲朔迷離,迷惘,不知所措這些詞,人為的主觀因素對它的影響只是很少的,改變了某一個階段的方向。最終國內的房價要漲得多高,房地產金融需求最終有多大,完全不取決于房地產從業(yè)者和政府出臺的政策?,F(xiàn)階段,我國正在進行市場化方向改革,中國經濟已進入轉型期,我國城鎮(zhèn)居民總體已達到小康水平,主要任務是如何進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三、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因素的實證探究(一)變量的選取及模型設定1.因變量2000-2013年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2.自變量的選取(1)經濟發(fā)展程度從宏觀層面來看,財產性收入增加的前提在于總體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因此帶來的勞動者工資收入的增加。因此,宏觀經濟長期穩(wěn)定的增長是財產性收入的源泉。[18]國家經濟的穩(wěn)固增長將提供給居民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當人們的財富積累越來越多,將通過投資等方式獲取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因此,居民財產性收入與經濟發(fā)展程度密切相關,此外,在經濟景氣時,人們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反之,人們的財產性收入也會縮水,而最能代表經濟發(fā)展程度的變量是一個地區(qū)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在此,以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C為自變量,代表經濟的發(fā)展程度。(2)金融發(fā)展在歷年來的學者研究當中大都認為金融市場的發(fā)展是財產性收入增加的重要前提,金融的發(fā)展與財產性收入的增長存在著長期協(xié)整關系[19],并且金融發(fā)展對于財產性收入的增長具有正向的作用且不依附于居民財產的多少,同時財產性收入是財產通過市場交易而被貨幣化的結果,金融發(fā)展的廣度和深度越低,居民獲得財產性收入的機會便越少[20],因此金融發(fā)展是影響財產性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實證過程中一般運用替代指標進行替代,本文選取一個地區(qū)存款貸款總額與GDP的比值,也就是金融相關比率來進行分析。故選擇金融發(fā)展的相關因素有金融相關比率FIN為自變量。(3)教育程度如今,許多人將眼下的社會看作是知識性經濟社會。因此許多人將受教育程度看作是影響勞動報酬的重要因素。首先,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適應各種各樣的工作,也更容易獲得更高的工資水平,從而增加財富的積累,促進財產性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在財產性投資方面將會更加科學理性,這有助于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4)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影響財產性收入增長。二次分配中,公共財政轉移支付乏力是眾所周知的,因此大部分的居民不得不面對眾多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沒有辦法再無后顧之憂的情況下選擇風險性較大,回報較多的投資手段獲取財產性收入,一般是采取儲蓄獲取利息。深層次是指各類金融資源向一個國家凝聚或者從該國向外部發(fā)散,最終導致金融資源的國際配置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的演變。微觀層面上眾多金融企業(yè)云集于城市內某一地區(qū),形成金融產業(yè)園區(qū),企業(yè)數(shù)量、規(guī)模不斷增加、擴大,導致近年來,房地產和股票等金融投資成為老百姓的關注。因為并不像我們前兩位主持人說的,中國的城鎮(zhèn)化是由于人向城市聚集,所以產生了房地產,這是之一,但不是全部。因此,將地方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占GDP比重SCI作為自變量。(5)風險意識財產性收入的來源就面臨著一定的風險,由此決定財產性收入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風險。為了應對這種風險,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推出了各種各樣的財產保險。由于眼下社會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激化,相關的財產保險費用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本文將人均財產險保費收入INS代表風險意識作為自變量。(二)實證過程1.變量確定因變量: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PRO自變量: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NC,金融相關比率FIN,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占總人口比重EDU,地方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占GDP比重SCI,由于06年前后年限統(tǒng)計名稱的不同,因此筆者將撫恤以及當?shù)氐木蜆I(yè)率看作是重要的依據(jù)。表42000年-2013年各變量數(shù)據(jù)變動年份人均財產性
收入(元)可支配收入大專以上學
歷人口占比金融相關比率社會保障
支出占比人均財產險
保費收入(元)200015692794.69%3.3080969450.00505119192.77782001165104655.07%1.5575631240.002733991109.28312002202117165.45%1.7300238520.003642079128.68512003374131805.83%1.9027771190.004131882147.93082004384145467.06%7.2577449490.016467521189.03552005553162945.11%8.1604800110.01930172222.22002006889182657.98%9.6543951230.027833992267.527620071080205748.13%10.433326190.031712095340.407420081325227279.04%18.288897560.040590501390.234120091415246119.53%22.921750680.042617164468.9348201014702735910.72%27.153183980.056762614597.8887201115723097111.88%30.212636530.079426038709.5186201214653455014.16%33.015712880.093583728811.4844201314863785116.45%36.288470720.107060908931.2295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以及浙江統(tǒng)計年鑒2.模型選定本文選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上述變量進行回歸,設定模型lnPRO=a1*lnINC+a2*lnEDU+a3*lnFIN+a4*lnSCI+a5*lnINS+u,其中a1、a2、a3、a4、a5為各個自變量的系數(shù),u為隨機誤差項。3.回歸分析多元回歸結果如下:DependentVariable:LNPROMethod:LeastSquaresDate:02/21/16Time:11:42Sample:20002013Includedobservations:14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LNINC4.5135512.2798782.0545980.0324LNEDU0.9720590.747004-1.9812770.0436LNSCI0.1685450.6047681.8686940.0775LNFIN0.1697270.6371561.6563830.0967LNAINS-1.5717751.620370-1.8943260.0652C-31.203647.043275-2.0353310.0352R-squared0.938716
Meandependentvar6.508555AdjustedR-squared0.900414
S.D.dependentvar0.882962S.E.ofregression0.278638
Akaikeinfocriterion0.579724Sumsquaredresid0.621115
Schwarzcriterion0.853606Loglikelihood1.941933
Hannan-Quinncriter.0.554371F-statistic24.50811
Durbin-Watsonstat2.177165Prob(F-statistic)0.000118由此結果可以看出方程R-squared值較高,說明客觀冷靜即使是已經上市的房地產公司,當今天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問該不該買房子,該不該交給投資者幫我們炒房子,房地產股票是不是到了一個合理的投資區(qū)間。有7成以上動機不是因為他們需要金融理財產品,或者房子改善,因為他們需要私人財富的累積。因此得出最終估計方程為:lnpro=4.513551*lninc+0.972059*lnedu+0.168545*lnsci+0.169727*lnfin-1.571775*lnains-31.20364(三)實證結果分析由回歸系數(shù)值和檢驗值可以看出:(1)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占總人口比重對人均財產性收入有顯著正面影響。這說明浙江應當實行一系列政策提高教育水平,由此間接地促進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加。(2)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浙江省的社會保障水平仍然未達到發(fā)達國家的標準,金融股票市場發(fā)展步履艱難。從發(fā)展階段來看金融債券市場已經走過了一個偉大的階段,從最初滿足基本需求到私人財富累積的階段。大多數(shù)人們沒有辦法在無后顧之憂的情況下將財富投資獲取財產性收入,因此浙江省應當完善當?shù)厣鐣U现贫?,提高人民福利。?)金融相關比率與人均財產性收入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浙江省金融的發(fā)展提高了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因此浙江省應當繼續(xù)促進當?shù)亟鹑诎l(fā)展進一步往廣度和深度發(fā)展,提高金融發(fā)展效率,規(guī)范市場秩序。(4)人均財產險保費與人均財產性收入呈較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說明當?shù)厝嗣竦娘L險意識仍然不夠強,浙江省應當加大宣傳教育,強化人們的風險意識,讓人們做到合理投資,分散風險,從而提高財產性收入。四、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路徑探討經過上文研究,發(fā)現(xiàn)浙江省的財產性收入雖然在2000-2013年的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過下降態(tài)勢,但總體上保持著增長的趨勢,并且其財產性收入的增長速度是高于其他收入來源的。從財產性收入在家庭中的占比來看,其呈現(xiàn)著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2013年達到最低。從收入來源結構來看,股息紅利和出租房屋取得的收入占據(jù)了主要地位,利息收入和保險收入則占據(jù)較少的份額。雖然浙江省財產性收入水平在全國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但是還是需要克服其在家庭總收入占比逐年下降的問題,因此結合文中描述統(tǒng)計以及實證部分的分析結果,對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路徑進行探討。(一)推動本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fā)展和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是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根本保證,而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則是確保居民財產性收入的直接前提。[21]通過發(fā)展經濟,帶動居民收入的增長,從而能累積更多的財產,為財產性收入的增加創(chuàng)造機會。在加快經濟發(fā)展、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時,應繼續(x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財產性收入比重的高低與工資收入具有密切關系,要提高財產性收入水平,就必須提高工資等勞動收入的水平。如果改革開放前20年主要利益訴求是增加收入,城市職工希望獎金上不封頂,金融企業(yè)家要求減政放權,國有企業(yè)說要國企改革,我們哪一個階段的任務是社會利益訴求增加人們的收入。銀行唯有審慎經營才能立足和適應于中國債券市場的發(fā)展。其次由于勞動者在初次分配中投資參與分配的比重很低,因此浙江省可以鼓勵企業(yè)將部分股權出售給員工,或是用股權激勵的方式獎勵員工,提高人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浙江省作為較發(fā)達的省份,更應該積極優(yōu)化經濟結構,進行經濟發(fā)展模式的轉型,從而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二)提高金融發(fā)展效率,促進對財產性收入增長的正向作用(1)加大浙江省與其他省份的區(qū)間金融合作。目前在浙江省內其區(qū)域內的金融合作程度還是相對高,而浙江省與其他省份的金融合作程度暫時比較低,由于金融發(fā)展具有空間外溢作用[22],浙江省應當抓緊機遇,加快金融資源在浙江省與合作省份之間的省際流動,在更大程度和范圍上促進金融的發(fā)展,從而促進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提高。(2)不斷加強股票市場的監(jiān)管。股票市場的監(jiān)管包括貨幣監(jiān)管。因為貨幣資金是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源,主要表現(xiàn)為庫存現(xiàn)金等。貨幣形式的不斷演化,需要具備一定的時空條件和地理因素。貨幣資金與金融工具接受利率或價格的引導,地域差異性和運動的特征十分明顯。。(3)日益提高理財服務的專業(yè)化和個性化,加快培養(yǎng)本土理財師和專業(yè)理財服務工作人員,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理財門檻,讓中低收入階層也能買的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財產性收入。(三)促進居民學習正確的投資知識,采用較為合理的投資方式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城鎮(zhèn)居民有投資的意愿,但很多的居民由于投資知識匱乏、風險意識弱,在投資過程中容易遭受損失。政府應作為引導者,督促各大金融機構重視對居民理財觀念和知識的普及。各大金融機構聯(lián)合各媒體部門,通過開展公益性的理財知識講座或培訓等,向居民宣傳理財知識。金融機構也可以直接進入社區(qū)開辦講座,為廣大居民講授投資股票、基金、黃金、保險、期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相關知識。金融機構在其網(wǎng)站上設立理財知識專欄,作為理財教育的窗口,定期更新內容。作為理財產品的設計者和銷售者,金融機構必須肩負起投資者理財教育的這一重要責任,將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將其收益、風險情況詳盡告知地區(qū)基于長期沉淀形成的金融基礎懸殊,因此各地區(qū)在金融工具的研究開發(fā)、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吸收消化、金融電子化應用程度等方面明顯不同,金融工具的創(chuàng)新能力、投資融資的主體偏好、市場利率等方面地域特征顯著,導致各地金融工具的供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別。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監(jiān)督工作,保護投資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四)加強教育投資,發(fā)展高等教育對教育的投資,其著力點在于強調通過對居民的基本素質、基本技能的傾斜性支出,特別是對城鎮(zhèn)相對貧困的居民及子女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性支出。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配因素研究中,已經明確顯示出受教育程度對收入差距的重要性,并且它的影響性會越來越顯著。所以政府應當發(fā)揮國家財政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增加財政教育經費投入,普及基礎教育,發(fā)展高等教育,引導和促進企業(yè)增加對教育的投資,以符合現(xiàn)代化建設對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需求。使更多的居民接受高等教育,增加地區(qū)的吸引力,實施更多的人才引進和優(yōu)秀企業(yè)進駐計劃,增加人力資本存量,為進一步提高財產性收入創(chuàng)造條件。(五)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為居民取得財產性收入營造條件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居民缺乏安全感,將資金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從而擠占了用于投資的資本,減少居民財產性收入的獲得。而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會使居民放心地將資金用于投資,增加財產性收入。提高扶貧標準,完善社會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住房等福利,降低廣大居民的生活成本支出和風險,使其有更多的財產用于投資獲取財產性收入,通過經濟杠桿的調節(jié)使收入的增加更加均衡。(1)建立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將更多的沒有享受保障的職工和靈活就業(yè)人員納入到覆蓋范圍,不斷提高居民社會保障水平,重點關注和研究進城農民工、城鎮(zhèn)困難群體、無工作的老年人的保障。(2)加強社會保險的擴面和征繳工作。社會商業(yè)性金融機構通常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因此如何進一步擴大征繳工作是一個難點。通常而言可以根據(jù)實際業(yè)務需要及其市場發(fā)展程度等,對不同地域的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和配置;我國的社會保險業(yè)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存在,可以說是始于晴天打傘,社會保險機構,銀行的本份是持續(xù)經營。越來越多的城鎮(zhèn)居民擁有作為家庭資產的房子,并且通過持有房子的產權分享大上海國際化、市場化、經濟發(fā)展的好處來獲取財富收入,這是社會保險業(yè)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參考文獻[1]易憲容.民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國考北京財監(jiān)行測數(shù)量關系預測卷及答案
- 廠房環(huán)境保護措施方案
- 面向關系類型的重疊實體關系聯(lián)合抽取方法研究
- 刑事訴訟專門性證據(jù)的擴張所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機制
- 2025國考包頭市韓語翻譯崗位行測預測卷及答案
- 難點詳解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xiàn)象《光的直線傳播》定向攻克試題(含答案解析)
- 廠房排水系統(tǒng)規(guī)劃方案
- 考點攻克人教版九年級物理《電流和電路》專題攻克試題(含答案解析)
- 考點解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的利用》專題測評練習題(含答案詳解)
- YH-0623-生命科學試劑-MCE
- 2025年貴州高考生物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版)
- 第4章工程活動中的環(huán)境倫理
- 2010-2022年高考英語全國I卷完形填空試題真題及答案匯編
- 安東尼奧高迪設計大師
- 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第三冊Unit-4-Emerging-Adulthood
- 第四章農產品貯藏實例課件
- 5.1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概述(全國導游基礎知識 第五版 )
- 初中勵志英語諺語
- 2023年云南曲靖市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鋼纖維混凝土》課件
- DB37-T 4310-2021 地熱尾水回灌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