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火防爆技術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一節(jié)防火防爆基礎知識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定義:燃燒是可燃物與助燃物相互作用,同時伴有發(fā)光、放熱效應的激烈的化學反應。一、燃燒基本概念1.燃燒的定義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1)生成新的物質;
(2)發(fā)光;
(3)放熱思考:(1)鐵與稀硝酸反應,是不是燃燒?(2)電燈在照明時是否是燃燒?(3)氫氣在氯氣中反應,是不是燃燒?燃燒特征的是什么?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火災的定義定義: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災的燃燒現(xiàn)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圍的燃燒。通常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人員和財產損失較輕時,有時也稱火警或未遂火災事故。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燃燒發(fā)生的必要條件燃燒的三要素(必要條件):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構成火三角:
三個基本條件同時具備,并且相互作用(即構成燃燒系統(tǒng)),才能發(fā)生。
在火災防治中,阻斷火三角的任何一個要素就可以滅火??扇嘉镏嘉稂c火源防火防爆安全技術4、燃燒過程、形成可燃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不同,其受熱后所發(fā)生的燃燒過程也不同。除了結構簡單的可燃氣外,大多數(shù)可燃物質的燃燒并非物質本身在燃燒,而是物質受熱分解出的氣體或液體蒸汽在氣相中的燃燒。防火防爆安全技術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氣態(tài)可燃物:
——通常為擴散燃燒,即可燃物與氧氣邊混合邊燃燒。
可燃氣體燃燒所需的熱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在火源作用下被加熱到著火點(燃點)就能氧化分解燃燒,是最容易燃燒的。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液態(tài)可燃物:——通常為先蒸發(fā)為可燃蒸氣,可燃蒸氣再與氧化劑發(fā)生燃燒。
可燃液體首先蒸發(fā)成蒸氣,其蒸氣進行氧化分解后達到自燃點而燃燒。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固態(tài)可燃物:——簡單固體物質,受熱后首先熔化,蒸發(fā)成蒸氣進行燃燒,沒有分解過程。如硫、磷等;——復雜物質,受熱后受限分解為氣態(tài)或液態(tài)產物,其蒸氣進行氧化分解燃燒;如塑料等;有的可燃固體,不能分解為氣態(tài)物質,在燃燒時呈炙熱狀態(tài),沒有火焰,如焦炭等防火防爆安全技術5、閃燃、陰燃、爆燃、自燃的概念(1)閃燃
——可燃液體揮發(fā)的蒸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遇明火發(fā)生一閃即逝的燃燒,或者將可燃固體加熱到一定溫度后,遇明火會發(fā)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xiàn)象。閃燃往往是持續(xù)燃燒的先兆。由于可燃液體在閃點溫度下,蒸發(fā)速度還不太快,蒸發(fā)出來的氣體僅能維持一剎那的燃燒,而來不及補充新的蒸氣以維持穩(wěn)定的燃燒,因而一下就滅了。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陰燃——沒有火焰和可見光的緩慢燃燒。很多固體物質,如紙張、鋸末、纖維織物、纖維素板、膠乳橡膠以及某些多孔熱固性塑料等,都有可能發(fā)生陰燃,特別是當它們堆積起來的時候。陰燃通常產生煙和溫度上升等現(xiàn)象,能分解出可燃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有焰燃燒。陰燃發(fā)生的條件:(1)內部條件:可燃物必須是受熱分解后能產生剛性結構的多孔碳的固體物質。(2)外部條件:有一個適合供熱強度的熱源。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爆燃
——伴隨爆炸的燃燒波。以亞音速傳播。爆燃產生的三個必要條件(即爆燃三要素)(1)有燃料和助燃空氣的積存;(2)是燃料和空氣混合物達到了爆燃的濃度;(3)有足夠的點火能源。爆燃由于發(fā)生在瞬間,加上火焰?zhèn)鞑ニ俣确浅??,達每秒數(shù)百米至數(shù)千米,火焰的球狀向四方傳播,在百分之幾至十分之幾秒內燃燼,這就等于燃料同時被點燃,煙氣容積突然增大,這樣造成的煙氣阻力也非常大,因而來不及泄出而發(fā)生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4)自燃
——可燃物質在沒有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fā)熱并蓄熱所產生的自行燃燒現(xiàn)象。根據(jù)熱源的不同,分為自熱自燃和受熱自燃兩種。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根據(jù)發(fā)生的機理,自燃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七種類型氧化發(fā)熱自燃。如褐煤、黃磷等;分解放熱自燃。如硝化棉、硝化甘油等;聚合放熱自燃。如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吸附放熱自燃。如活性炭粉、木粉等發(fā)酵放熱自燃。如稻草、樹葉、鋸末等。活性物質遇水自燃。如堿金屬、保險粉等。物質混合接觸自燃。如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混合,產生具有分解爆炸特性或強氧化性的不穩(wěn)定物,都能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6、閃點、燃點、自燃點的定義(1)
閃點
——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加熱試樣,當試樣達到某溫度時,試樣的蒸汽和周圍空氣的混合氣,一旦與火焰接觸,即發(fā)生閃燃現(xiàn)象,發(fā)生閃燃時試樣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閃點越低,發(fā)生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越大。按照《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160-2008)可燃液體的分類如下:甲類液體:閃點<28℃的液體(液化烴除外)乙類液體:28℃≤閃點<60℃的液體丙類液體:閃點≥60℃的液體。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燃點——將物質在空氣中加熱時,開始并繼續(xù)燃燒的最低溫度叫做燃點(著火點)。燃點對可燃固體和閃點較高的液體具有重要意義,在控制燃燒時,需將可燃物的溫度降至其燃點以下。如:紙130℃,木材295℃等。在不同大氣壓下燃點也會有所變化,一般氣壓越低,燃點越高,如柴油機。柴油機正是通過將空氣壓縮,降低柴油的燃點,達到燃燒的目的。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自燃點——在規(guī)定條件下,可燃物質發(fā)生自燃的最低溫度。如:黃磷30℃,煤320℃。液體和固體可燃物受熱分解并析出來的可燃氣體揮發(fā)物越多,其自燃點越低。固體可燃物粉碎得越細,其自燃點越低。自燃點越低,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越大。防火防爆安全技術7、引燃能、著火延滯期、引燃源(1)引燃能(最小點火能)——指釋放能夠觸發(fā)初始燃燒化學反應的能量。影響其反應發(fā)生的因素:溫度、釋放的能量、熱量、加熱時間它是表達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的爆炸危險性的重要參數(shù)。如氫氣的最小點火能為0.02mJ。正庚烷為0.7mJ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著火延滯期(誘導期)——指可燃性物質和助燃氣體的混合物在高溫下從開始暴露到起火的時間?;旌蠚庵鹎白詣蛹訜岬臅r間稱為誘導期,在燃燒過程中又稱為著火延滯期或著火落后期。單位用ms標識。從安全角度考慮,希望作為引燃源的金屬表面溫度在某可燃氣體的誘導期內能降低到其能量小于最小點火能,使存在于環(huán)境內的某可燃氣體混合物不能著火。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引燃源主要的引燃源有:焊接、敲擊、噴砂、切割和類似的操作;危險區(qū)域內吸煙、使用火柴、打火機等;鐵器摩擦、撞擊等摩擦熱,電氣設備火化,靜電火花,雷擊,聚光或光電效應;熱射線能,高溫表面、絕熱壓縮、高壓氣體壓縮分解、自燃、自燃性硫化鐵等。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思考:水會成為引燃源嗎?防火防爆安全技術二、爆炸基本概念防火防爆安全技術1、爆炸定義——是物質的一種非常急劇的物理、化學變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時間內迅速釋放或急劇轉化成機械功的現(xiàn)象。它通常借助于氣體的膨脹來實現(xiàn)。2、爆炸的4個特征爆炸過程進行得很快;爆炸點附近壓力急劇升高;發(fā)出或大或小的響聲;周圍介質發(fā)生震動或鄰近物質遭到破壞。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爆炸過程:第一階段:
物質的能量以一定形式(定容、絕熱)轉變?yōu)閺妷嚎s能;第二階段:
強壓縮能急劇絕熱膨脹對外做功,引起被作用介質的變形、移動和破壞。防火防爆安全技術4、爆炸分類
一般分為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原子爆炸。物理爆炸:物質狀態(tài)參數(shù)迅速發(fā)生變化,在瞬間放出大量能量并對外做功的現(xiàn)象。如種氣體或液化氣體鋼瓶、鍋爐和壓力容器超壓爆炸等化學爆炸:物質由一種化學結構迅速轉變?yōu)榱硪环N化學結構,在瞬間放出大量能量并對外做功的現(xiàn)象。如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質的爆炸。原子爆炸(核爆炸):核爆炸的能量相當于數(shù)萬噸到數(shù)千萬噸TNT(黑色炸藥)的爆炸的能量,可形成數(shù)百萬到數(shù)千萬度的高溫,爆炸中心產生數(shù)百萬兆帕的的高壓。防火防爆安全技術5、常見爆炸類型(1)混合氣體爆炸(2)氣體分解爆炸(3)粉塵爆炸(4)危險性混合物質的爆炸(5)爆炸性化合物的爆炸(6)蒸汽爆炸(7)霧滴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1)混合氣體爆炸——指可燃氣體和可燃液體蒸發(fā)出的蒸氣,與助燃氣體在密封的容器內發(fā)生的爆炸。
石油化工企業(yè)中,常見的混合氣體爆炸有以下以下8中情況:1)容器內的可燃氣體、液化氣體以及易燃液體泄漏于空氣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2)容器內可燃液體遇高溫變?yōu)檎魵忪F進入大氣;
3)負壓容器密封不嚴,外部空氣被吸入而與可燃氣體混合;防火防爆安全技術4)容器內殘存易燃液體的蒸發(fā),可燃性物質的熱分解,洗滌用鹽酸和特制容器的化學反應等產生可燃氣體;5)貯存在密閉容器中的易燃液體,在高于閃點和爆炸溫度上限之間的危險溫度下保持蒸汽平衡時;6)在容器內的混合氣體,因某一成分被液化或被反應掉而進入爆炸范圍;7)因容器的內壓降低,而使被其他物質吸附或溶解的可燃性氣體釋放時;8)容器內由于空氣量的減少而減壓,使可燃性液體的蒸汽分壓在整個混合氣體中占的比例增大而達到爆炸范圍。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氣體分解爆炸氣體分子分解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熱而發(fā)生分解爆炸。如純凈的壓縮乙炔,不與空氣混合,若有火源,則分解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同時也會發(fā)熱而發(fā)生爆炸。除乙炔外,環(huán)氧乙烷、乙烯、疊氮化氫、臭氧等(3)粉塵爆炸指可燃性固體的細微粉塵分散在空氣等助燃性氣體中,當達到一定濃度時,被引火源引爆。如鎂粉、鋁粉、面粉、煤粉、木粉、塑料粉等。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粉塵著火爆炸的條件1)可燃性2)微粉塵狀態(tài);3)在助燃性氣體(空氣)中攪拌和流動;4)存在點火源;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粉塵爆炸的特征
A、燃燒時間長,產生的能量大,破壞力和燒毀程度大;
B、產生的能量是氣體爆炸的數(shù)倍,溫度可上升到2000-3000℃左右,這是因為單位體積內碳氫化合物多。粉塵爆炸首先出現(xiàn)爆炸,過0.1-0.2s后,形成火焰,在常溫常壓下,火焰波初期速度為2-3m/s,因燃燒粉塵的膨脹,繼而壓力上升,其速度以加速度增加。由爆炸引起的沖擊波傳播速度約為300m/s,并且隨火焰速度的上升而上升,比火焰速度快得多。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C、爆炸粒子四面飛散燃燒,受其作用的可燃物產生局部的嚴重炭化,特別是碰到人體時造成嚴重燒傷;
D、最初局部性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使得周圍粉塵飛舞,會造成二次、三次爆炸,增大了損害;
E、與氣體相比,粉塵易引起不完全燃燒,含不完全燃燒的氣體里,存在大量一氧化碳,最有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影響粉塵爆炸的因素粉塵的化學性質和組成。發(fā)熱量大、揮發(fā)性大的粉塵爆炸性大。粒度及粒度分布。平均粒子直徑越小,密度越小,比表面積越大,表面能越大,爆炸性越大。粒子形狀和表面狀態(tài)。水分。粉塵中存在的水分抑制了粉塵的浮游性。防火防爆安全技術(4)危險性混合物質的爆炸——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或接觸時,由于受到沖擊或加熱,或是混合物相互進行化學反應而發(fā)生的爆炸,如黑火藥等(5)爆炸性化合物的爆炸——指化學合成炸藥在制造、加工或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6)蒸氣爆炸
——指液體(包括液化氣體)處于過熱狀態(tài)時,瞬間急劇蒸發(fā)汽化引起的爆炸。液體的過熱狀態(tài)有兩種:當液體接觸高溫物體時,兩者的溫差使得大量熱從高溫物體的表面移至液體,導致液體瞬間變?yōu)檫^熱狀態(tài);高壓容器內的液體,由于泄漏而使得內壓急劇下降時,打破了液體的蒸氣壓平衡,瞬時變成不穩(wěn)定的過熱狀態(tài)容易引起蒸氣爆炸。(7)霧滴爆炸——可燃液體的霧滴和蒸氣-空氣混合物濃度極限是近似相等的。防火防爆安全技術6、化學爆炸三要素1、反應的放熱性;2、反應的快速性;3、生成氣體產物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防火防爆安全技術7、燃燒與爆炸的區(qū)別燃燒和爆炸都是迅速的氧化過程,它們有以下區(qū)別:1、一般燃料的燃燒需要外界提供助燃的氧,而炸藥的化學組成或混合組分中含有較豐富的氧元素或氧化劑,發(fā)生爆炸變化時無需外界的氧參與反應,爆炸就是瞬間的劇烈燃燒反應。2、燃燒的傳播是依靠傳熱進行的,而爆炸的傳播是依靠沖擊波進行的。防火防爆安全技術8、燃燒轉化為爆炸的條件固體或液體炸藥由燃燒轉化為爆炸的主要條件有以下三條:1、炸藥處于密閉狀態(tài)下,燃燒產生的高溫氣體增大了壓力,使燃燒轉化為爆炸;
2、燃燒面積不斷增大,使燃速加快,形成沖擊波,從而使燃燒轉化為爆炸。3、藥量較大時,炸藥燃燒形成的高溫反應區(qū)將熱量傳給了尚未反應的炸藥,使其余的炸藥受熱而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9、爆炸極限爆炸極限定義:
——可燃物質(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氧氣)的混合物,遇著火源能夠發(fā)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簡稱爆炸極限。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CO空氣混合物<12.5%不燃不爆=12.5%輕度燃爆燃爆逐漸增強=30%左右燃爆最強烈燃爆逐漸減弱=80%輕度燃爆>80%不燃不爆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發(fā)生爆炸的最低濃度.爆炸下限越小,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COH2C2H2NH312.5%4%2.2%15%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發(fā)生爆炸的最高濃度。爆炸上限越高,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COH2C2H2NH380%75%81%28%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如:NH3—空氣:15~28%CO—空氣混合的爆炸極限為:12.5%~80%H2—空氣:4~75%C2H2—空氣:2.2~81%可燃物質的爆炸極限越寬,則爆炸危險性越大。防火防爆安全技術據(jù)此,可燃物質(燃氣,蒸氣,粉塵)化學性爆炸的條件為:⑴可燃物質(燃氣,蒸氣,粉塵)⑵可燃物質與空氣或氧氣均勻混合,濃度達到爆炸極限⑶在火源作用下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二節(jié)防火防爆安全技術防火防爆安全技術(一)防火防爆通用技術措施1、防火技術措施(1)以不燃溶劑代替可燃溶劑;(2)密閉和負壓操作;(3)通風除塵;(4)惰性氣體保護;(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6)嚴格控制火源;(7)阻止火焰的蔓延;(8)抑制火災可能發(fā)展的規(guī)模。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防爆技術措施根據(jù)爆炸過程特點,防爆應以阻止第一過程出現(xiàn),限制第二過程發(fā)展,防止第三過程為基本原則,主要措施如下:(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2)嚴格控制點火源能;(3)及時泄出燃爆開始時的壓力;(4)切斷爆炸傳播途徑;(5)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筑物的破壞。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建筑技術易燃易爆場所的建筑物如廠房、裝置、倉庫等,必須按照《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或《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等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防火防爆建筑物能限制火災、爆炸的擴散蔓延。防火防爆安全技術4、工藝安全(1)溫度控制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的生產過程中,伴隨著熱量的變化,為了使過程能正常進行,必須對系統(tǒng)換熱,進行加熱或冷卻,使得系統(tǒng)的反應溫度控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取#?)壓力控制許多反應需要在一定壓力下才能進行,或者要用加壓方法來加速反應速度,提高效率,正確操作,為此壓力穩(wěn)定,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投料控制主要控制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順序和原料純度等。(4)流量、液位控制物料的流量是石油化工生產中很重要的工藝參數(shù)。對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過程,控制物料流量尤為重要。為保障安全生產,在液體控制上要設有液位低報警、高報警,對于危險物料,還要設置危險液位報警和自動切除進料或出料聯(lián)鎖控制。防火防爆安全技術(5)防止跑冒滴漏生產過程中跑冒滴漏往往導致易燃、可燃液體和氣體向環(huán)境中擴散,這是造成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6)防止誤操作對比較重要的管線應涂不同的顏色予以區(qū)別,對重要的閥門采取掛牌、上鎖等措施。防火防爆安全技術(二)防火防爆管理措施1、建立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如《用火作業(y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生產禁令》等。2、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管理。3、火源管理:生產中的火源主要有爐火、反應熱、電熱、電火花、機械摩擦熱、撞擊火星、高溫表面等,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質燃燒爆炸的常見原因。控制火源,嚴格動火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防火防爆安全技術(三)爆炸控制措施防止爆炸的一般原則1、控制混合氣體中的可燃物質含量處在爆炸極限以外;2、使用惰性氣體取代空氣;3、使得氧氣濃度處于極限值以下。在實際生產過程應做到:防止可燃氣體向空氣中泄漏或防止空氣進入可燃氣體中;應控制、監(jiān)視混合氣體組分濃度;裝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另外控制點火能源。防火防爆安全技術防爆的主要通用措施1、惰性介質保護化工生產中,采用的惰性氣體主要有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一般以下情況需要考慮采用惰性介質保護:(1)易燃固體物質的粉碎、篩選處理及其粉末輸送時,采用惰性氣體進行保護;(2)處理可燃易爆物料系統(tǒng),在進料前,用惰性氣體進行置換,以排除系統(tǒng)中原有的氣體,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將惰性氣體通過管線與有火災爆炸危險的設備、儲罐等連接起來,在發(fā)生危險時使用。(4)易燃液體用惰性氣體充壓輸送。(5)在有爆炸性危險的生產場所,對有可能引起火災危險的電器、儀表等采用充氮增壓保護。(6)易燃易爆系統(tǒng)檢修前,用氮氣等惰性氣體進行吹掃置換。(7)發(fā)現(xiàn)易燃易爆氣體泄漏時,用惰性氣體(如水蒸氣)沖淡。發(fā)生火災時,用惰性氣體進行滅火。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系統(tǒng)密閉和負壓操作為防止易燃氣體、蒸氣或可燃性粉塵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應設法使設備密閉。為了保證設備的密閉性,對危險設備及系統(tǒng)應盡量少用法蘭接連。為防止有毒或爆炸性危險氣體向容器外逸散,科采用負壓操作,對于在負壓下生產的設備,應防止空氣吸入。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通風置換通過通風置換可以有效的防止易燃易爆氣體積聚而達到爆炸極限。排出含有燃燒爆炸危險物質的粉塵的排風系統(tǒng),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含有爆炸性粉塵的空氣,在進入風機前,應進行凈化處理。4.阻止容器或室內爆炸的安全措施(1)抗爆容器。這種結構形式的設備在劇烈爆炸情況下沒有被炸碎,而只產生部分變形,操作人員就可以安全了。(2)爆炸泄壓。通過固定的開口及時進行泄壓,則容器內部就不會產生不可容納的高爆炸壓力,把沒有燃燒的的混合物和燃燒的氣體排放到大氣中。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房間卸壓。主要用來保護容器和裝置。房間里的設備必須是遙控的,并在運行期間嚴禁人員進入房間,一般可以通過窗戶、外墻和建筑物的房頂來進行卸壓。5.爆炸遏制。爆炸遏制系統(tǒng)由能檢測初始爆炸的傳感器和壓力式的滅火劑罐組成,滅火劑罐通過傳感裝置動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把滅火劑均勻地噴射到應保護的容器里,爆炸燃燒被撲滅,控制住爆炸的發(fā)生。防火防爆安全技術(四)火源的控制與消除1、明火主要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加熱用火、維修焊割用火及其他火源。屬于明火范圍的有以下幾種情況:(1)加熱用火的控制。加熱易燃物料時應用蒸汽或其他載熱體加熱,不應用明火。明火加熱設備的布置,應遠離可能泄漏易燃氣體或蒸氣的工藝設備和儲罐區(qū)。應布置在其上風向或側風向,并且布置在裝置的邊緣。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維修焊割用火的控制金屬切割時,飛散的火花及金屬熔融物的溫度高達1500-2000℃,高空作業(yè)時飛散距離可達20m。因此焊割用火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輸送、盛裝易燃物料的設備、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區(qū)域內動火時,將用火系統(tǒng)與其他設備隔離或加盲板隔絕,對用火系統(tǒng)進行進行徹底的清洗、吹掃和置換,并且進行用火分析合格后方能用火。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將動火點周圍的可燃物清理干凈,現(xiàn)場配備消防器材或水源。對用火點周圍的可燃物進行清理,30米內無可燃氣體排放,15米內無可燃液體排放,對動火點周圍的地溝、電纜溝、下水道等用防火布、石棉布等覆蓋。3、電氣焊的工機具要完好。乙炔氣瓶禁止臥放,要有回火器,電源線要完好。不得利用與易燃易爆生產設備有聯(lián)系的金屬構件作為電焊接地線,防止在電路接觸不良的地方能夠產生高溫或電火花。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其它明火用明火熬瀝青等固體可燃物時,要選擇在安全地點進行,防止煙道飛灰、熱鍋破損、過滿外溢。
禁止在生產現(xiàn)場抽煙。點燃的煙頭的溫度為650-800℃。
機動車輛排氣管噴火、電瓶車打火,都會引燃可燃氣體。2、摩擦與沖擊機器中軸承等轉動的摩擦、鐵器的相互撞擊或鐵制工具打擊混凝土等都可能發(fā)生火花。危險場所要用銅制工具。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其它火源(1)高溫表面可燃物的排放口應遠離高溫表面,高溫表面要有完好的隔熱保溫措施。(2)自然發(fā)熱自然發(fā)熱指可燃物本身內部發(fā)生化學、物理、生化作用放出氧化熱、吸附熱、聚合熱并且積蓄熱能,當溫度超過自然點時,就會自行燃燒。這些物質不能堆積過多,要放置在安全地點及時進行處理。防火防爆安全技術(3)絕熱壓縮氣體絕熱壓縮使溫度高,也可導致可燃物著火。(4)熱射線紅外線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有溫度效應,長時間局部加熱也會使可燃物著火。直射陽光通過凸透鏡等會發(fā)生聚焦作用,其焦點可稱為火源。防火防爆安全技術(五)危險化學物的防火防爆1.按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
(1)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了解各種物料的理化特性,并根據(jù)不同的性質采取相應的防火、防爆和防止火災蔓延的措施。從本質安全出發(fā),應通過工藝改進,以危險性小的物質代替危險性大的物質。
(2)對于具有自燃能力的物質、遇空氣能自燃的物質、遇水能燃燒爆炸的物質等,應采取隔絕空氣,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風、換熱、降溫等措施,以防止物質的自燃和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3)不能將兩種互相接觸會引起燃燒爆炸的物質混存;遇酸堿有分解爆炸燃燒的物質應防止與酸堿接觸;對撞擊、摩擦敏感的物質要輕拿輕放。
(4)易燃可燃氣體和液體蒸氣要根據(jù)它們與空氣的相對密度,采取相應的排污方法。根據(jù)物質的沸點、飽和蒸汽壓,考慮容器的耐壓強度、貯存溫度、保溫降溫措施等。
(5)對于不穩(wěn)定的物質,在儲存中應添加穩(wěn)定劑。例如丙烯腈在貯存中易發(fā)生聚合,因此必須添加穩(wěn)定劑對苯二酚。
(6)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要考慮到容器損壞后液體流散和火災蔓延,尤其是流淌火,因此要設置防火堤。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按生產工藝特點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1)系統(tǒng)密閉及負壓操作。經常對現(xiàn)場設備進行檢查,防止跑冒滴漏的發(fā)生。在負壓下生產的設備,應防止吸入空氣。(2)惰性氣體保護。(3)通風置換。
在有可燃氣較多的場所,常用敞開式框架結構或露天布置,保持良好的通風自然擴散。(4)嚴格遵守工藝紀律。
操作人員掌握工藝操作和應急處置,一旦發(fā)生異常,能夠迅速處理,避免事故擴大。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第三節(jié)防靜電知識防火防爆安全技術一、靜電的危害1、產生危害的原因靜電能夠引起各種危害的根本原因,在于靜電放電火花具有點燃能量(電火花能量WH),其大小為WH=0.5CV2(焦)因此客觀存在常常成為引起燃燒、爆炸的能源。但靜電火花能必須大于爆炸性混合物點燃所需要的最小能量,WH>WIWI-周圍物質的最小點火能如汽油類蒸汽混合物,最小點火能量為0.26mJ,而人體靜電電壓為2000V,人體對地電容為200μμF時,放電火花的能量為WH=0.5CV2=0.5×200×10-12×20002=0.4×10-3=0.4mJ即:放電火花能量約為混合物引燃能量的兩倍,有可能引起燃燒或爆炸.防火防爆安全技術2、靜電的危害(1)爆炸或火災靜電放電可引起可燃、易燃液體蒸氣、可燃性氣體以及可燃性粉塵著火、爆炸。在化工生產中,物料泄漏噴出、磨擦攪拌、液體以及粉體物料的輸送均可因產生靜電而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的發(fā)生。1)泄漏噴出引起爆炸事故。某高壓聚乙烯裝置的乙烯壓縮機在恢復供電后重新啟動,由于壓進管道的新鮮乙烯氣體使管道冷卻,壓縮機第三噴出端檢測閥、過濾閥產生間隙,高壓乙烯氣體泄漏噴出,產生靜電導致乙烯與空氣爆炸性混合物爆炸。2)摩擦攪拌引起的爆炸事故。某樹脂廠攪拌槽,當加入礦物松節(jié)油和樹脂白光粉后,攪拌2小時發(fā)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現(xiàn)攪拌軸發(fā)紅隨即發(fā)生爆炸,槽蓋炸開,火焰高達3米。因為加入槽中的樹脂是預先輥壓過的,在輥壓過程中樹脂帶上靜電,攪拌操作中,可測得槽壁靜電壓為20千伏,槽中心部分靜電壓為60千伏。3)液體物料輸送帶電引起爆炸。有一內存25噸航空煤油有貯罐,將存油泵入槽車,剛輸進不久槽車突然爆炸,死傷5人。因為油槽車原裝過汽油,殘存有汽油蒸氣。煤油是通過30米長的聚乙烯軟管輸送的,流速過高產生靜電導致槽車內汽油蒸氣混合物爆炸。4)粉體物料輸送帶電引起爆炸。某化工廠,ABS塑料粉末在干燥過程中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作協(xié)議書范文錦集十篇
- 2025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招聘高層次人才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年溴氨藍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云南事業(yè)單位真題
- 2025年浸漬、涂布或包覆處理紡織物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徽商銀行宣城分行社會招聘模擬試卷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年河北承德平泉市公開招聘社區(qū)工作者97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完整參考答案詳解
- 2025貴州金沙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模擬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北京建筑大學第二批招聘24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歷年真題)
- 2025安徽淮南高新區(qū)部分學校引進緊缺專業(yè)人才招聘39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帶答案詳解
- 小學音樂趣味教學講座
- (正式版)DB35∕T 2242-2025 《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安裝技術規(guī)范》
- 苗木栽培養(yǎng)護技術
- 汽車車窗系統(tǒng)檢測與維修
- 公安機關危險品管理辦法
- 倉庫借用歸還管理制度
- 電工入場安全教育試卷(含答案)
- 中醫(yī)理論培訓課件大全
- GB/T 19024-2025質量管理體系面向質量結果的組織管理實現(xiàn)財務和經濟效益的指南
- T/NAHIEM 109-2024醫(yī)用氣體系統(tǒng)竣工驗收和智慧運維管理標準
- 工地禁酒免責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