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仕進家國仕三題_第1頁
陶淵明仕進家國仕三題_第2頁
陶淵明仕進家國仕三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陶淵明仕進家國仕三題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為“元英”,姓吳柳祖生,晚后改名陶謙。去世后,他的朋友死后,他的頭銜是靜節(jié)遠征。我來自東晉荀陽市柴桑人。他出生于一個破落的仕宦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父親早死,因家貧曾做過幾年不得志的小官,最終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而解綬去職,過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園生活。日子雖然過得很艱苦,他卻能安貧守賤,忘懷得失。他在六十三歲左右去世,在留下的作品中,田園文學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包括《桃花源詩并記》、《歸園田居》等名作,成為東晉時期的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多為2,一為“歸去來吾辭”的官陶淵明八歲時父親早亡,家世開始衰微。便經(jīng)常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而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也早早地壓在陶淵明身上,“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足見其年少時的生活艱難。孟嘉是當時名士,對陶淵明的個性、修養(yǎng)影響都很大。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即公元393年,陶淵明在29歲時初次出仕,出任江州祭酒。這可能與其曾受儒家思想熏陶有關,早年的陶淵明固然曾有幾分“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壯志,而親老家貧的現(xiàn)實也是他不得不躋身亂世求仕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次出仕不久,即以不堪吏職而自解歸。后來江州又召他為主簿,他也未就任。此后十三年中,陶淵明在仕與隱的矛盾中又陸陸續(xù)續(xù)做了幾次官,但官越做越小,時間也越來越短。在這時官時隱的十三年中,陶淵明看穿了官場內(nèi)外的黑暗無道,到晉安帝義熙元年秋,即公元405年,叔父陶逵介紹陶淵明出任彭澤縣令,不過八十余天,便因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遂授印去職,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仕。陶淵明在這時寫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作為自己仕途的終結,同時抒發(fā)了歸田的決心和愉快心情。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對此文推崇備至,他認為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關于陶淵明為何最終選擇隱逸生活,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不同的觀點?!稌x書陶淵明傳》認為陶淵明是自以為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因此不肯復仕。但從陶淵明入仕十三年的經(jīng)歷看,還是與他自身的性格和思想有關。陶淵明的個性非常剛直、坦率,受魏晉時期老莊思想的影響,他如同大部分文人一樣追求心靈自由,崇尚自由,反對虛偽矯飾。這種性格可以是一種高尚的品行,同時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弱點,有其不合群不適世的一面,往往會與之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相沖突。而東晉時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現(xiàn)狀使陶淵明從希望到失望,再由失望到絕望,最終選擇了一條隱逸田園以求潔身自好的道路。陶淵明最值得后人稱道之處就在于,當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卑污與他率真的天性發(fā)生沖突時,他選擇“寧固窮以濟意,不委曲而累己”。他的貧困與饑餓是時代造就的,同時也是自己選擇的。他本可以選擇和其他士人一樣一面清淡,一面招權納貨。但他卻始終堅持著“君子固窮,獨善其身”的艱辛道路。這一點便高于晉宋時期自許清高的諸多名士。不僅是晉宋時期,便是后來歷代文人,也絕少能夠像他那樣真正擺脫名利的束縛,安貧守賤。因此,陶淵明是歷代文人心中高風亮節(jié)的象征,以一種特立獨行、固窮守拙的姿態(tài)為后世文人所景仰和推崇。二、活性的生活貧困陶淵明歸田之初家有僮仆,其妻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勞動余閑時間較多,生活上不愁溫飽。然而好景不長,義熙四年陶淵明44歲這年的夏天,他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被一場大火完全摧毀,作為農(nóng)民最簡單的心愿衣食無憂也從此變得遙不可及了。全家老小只能暫時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日子,生活漸漸變得艱辛。半年之后遷至栗里重整田園,豐收之年尚可“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欠收之年只能“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了。陶淵明的晚年生活愈發(fā)貧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有時朋友會主動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幫助。然而,他的求助或是接受周濟都是有原則的。江州刺史檀道濟曾親自到他家拜訪,勸他出仕,被他斷然拒絕,雖然已經(jīng)又病又餓多日,卻依然將檀道濟饋贈的粱肉揮而去之。辭官歸田的二十多年中,陶淵明大半的日子都在饑餓貧困中度過,身體也越來越差了。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他的病情加劇,在九月神志還清醒的時候,陶淵明便給自己寫下《擬挽歌辭》三首,“以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來表明他對死亡的淡泊。同年11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黯然離世。他大半生的愿望不過是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有衣御寒、有食充饑、上有片瓦、下有寸土。但事實上,雖然陶淵明半世躬耕不輟,卻依然難以維持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就這樣在饑餓和貧困交加中離開了人世16。三、安寧平靜,心情重整家園陶淵明所留的文學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隱逸之后創(chuàng)作的,反映了當時的鄉(xiāng)村風光與田園勞動生活,抒發(fā)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這樣的文學內(nèi)容在陶淵明之前是非常少見的,開田園文學之先河。陶淵明的田園詩,包括《懷古田舍》、《勸農(nóng)》、《歸園田居》、《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西田獲早稻》、《桃花源詩并記》等等代表作?!稓w園田居五首》是陶淵明田園詩中最著名的代表作。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后的第二年寫下這五首著名的詩篇,用五個場景來描述其重歸田園時的新鮮感和鄉(xiāng)間充實的生活31。由于此時陶淵明有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其田園生活尚能維持衣食無憂,因此詩篇中充滿了由衷的喜悅。即使描寫了勞動的艱辛,但因為精神上的愉快,這種艱辛也是快樂的。這五首詩用語平淡自然樸素,沒有刻意的修飾,詩意醇美悠揚。但不久之后,這樣安靜恬淡的生活被一場大火徹底摧毀,陶淵明提筆寫下了《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反映了當時不平靜的心情。詩人描述了這幾年甘居窮巷的平靜生活,雖然清貧,但也怡然自得??蓻]想到,容身的草屋被大火毀得一干二凈,全家只能寄居在船上。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陶淵明都經(jīng)受了沉重的打擊。但他認為自己“貞剛自有質(zhì),玉石乃非堅”,不會被天災擊倒,雖然羨慕東戶時代的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的生活,卻仍然要打起精神,重整家園,畢竟總要努力地活下去。生存才是最永恒的主題。義熙十五年,即公元419年7月,經(jīng)過多年殺伐混戰(zhàn),劉裕代晉稱帝已成定局。局勢漸明,戰(zhàn)火漸息,每個人都渴望平靜安寧的生活,陶淵明同樣如此。在歸隱十六年后,依然在貧困交加的生活中掙扎的陶淵明,寫下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桃花源詩并記》。講述一個捕魚者無意中闖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世界,見到一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安寧平靜的桃花源。里面人和人之間和睦相處,自由自在,“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過著“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生活。再通過桃花源中人自敘其來歷,原來是祖先為避戰(zhàn)亂,于秦時與妻子族人來到此處。由秦到晉,桃花源中人在此整整隱居了五百年,古風不改,令人心向往之。桃花源中人在送捕魚者離開時一再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可惜捕魚者言而無信,離開桃花源后便向太守報告這樣一處所在。太守遣人隨其往,尋找這個神仙般的境界,卻最終不復得路。桃花源從此又深深地隱藏起來了。《桃花源詩并記》作為陶淵明的巔峰之作,語言簡練質(zhì)樸、人物刻畫鮮明自然、景色描寫生動逼真。其中的桃花源不僅是一種反映廣大民眾的愿望的烏托邦似的理想社會,還作為一種信念上的需要,給后世人們以精神上的安慰?!短一ㄔ丛姴⒂洝芬惨虼顺蔀橹袊膶W史上的名篇典范。雖然留下了許多著名篇章,但作為一個文學家,陶淵明的作品在生前和死后一直受到冷落,在其死后百多年的時間里,人們更多地是強調(diào)他恥復屈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