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診療指導_第1頁
鼻竇炎診療指導_第2頁
鼻竇炎診療指導_第3頁
鼻竇炎診療指導_第4頁
鼻竇炎診療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疾病簡介:一個或多個鼻竇發(fā)生炎癥稱為鼻竇炎(sinusitis),累及的鼻竇包括:上頜竇、篩竇、慢性鼻竇炎2種。急性鼻竇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細菌與病毒感染可同時并發(fā)。慢性鼻竇炎較急性者多見,常為多個鼻竇同時受累。疾病分類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包括鼻堵、膿涕、頭痛等。慢性鼻竇炎的病程>12周。根據嚴重度的視覺模擬刻度(VAS)評分(10cm),將這種疾病分為輕度和中/重度:輕度=VAS0-4cm急性鼻竇炎(Acutesinusitis)疾病簡介急性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癥,常繼發(fā)于急性鼻炎。致病原因多屬厭氧菌感染,膿液常帶惡臭。真菌及過敏也有可能是致病因素。急性鼻竇炎的感染常來自于:竇源性感染、鼻腔源性感染、鄰近組織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創(chuàng)傷源性感染,還有全身因素和中毒因素導致的。發(fā)病機制改變等均易誘發(fā)鼻竇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齒源性上頜竇炎。2見,其后依次是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炎癥。上頜竇因竇腔較大,竇底較低,而竇口較高,易竇炎可伴發(fā)相應骨髓炎或眼眶、顱內感染等并發(fā)癥,重者甚至可以致命。鼻竇炎可以單發(fā),病理生理轉入化膿期,竇腔粘膜水腫及血管擴張加重,炎性細胞浸潤更為明顯,分泌物變?yōu)檎衬撔裕瑫r間越久,充血越重,毛細血管可破裂出血,由于水腫壓迫,使血液供應不足,可發(fā)生纖毛所有人群均易發(fā)生,低齡、年老體弱者更多見。2.疾病癥狀1)全身癥狀:常在急性鼻炎病程中患側癥狀加重,繼而出現(xiàn)畏寒發(fā)熱、周身不適、精神抽搐、嘔吐和腹瀉等全身癥狀。前額、內眥及面頰部,后組鼻竇在頭顱深處,其頭痛多在頭頂部、后枕部。急性上頜竇炎:部。蝶竇炎表現(xiàn)為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可出現(xiàn)早晨輕、午后重的枕部頭痛。但是有些人的疼痛癥狀不典型,無法單純根據頭痛的特點來確定受累的鼻竇。④嗅覺下降。3.疾病危害3診斷鑒別鼻竇炎由于位置較深,表面無紅腫或壓痛。2)鼻腔檢查:鼻腔粘膜充血腫脹,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處為明顯。前組鼻竇炎可見中鼻道積膿,后組鼻竇炎可見嗅裂積膿,或膿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3.輔助檢查1)鼻內鏡檢查:鼻腔內可見膿液,鼻腔粘膜充血水腫。2)體位引流:如疑為鼻竇炎,鼻道未查見膿液,可行體位引流試驗,以助診斷。腫脹,竇腔混濁、透光度減弱,有時可見液平面。因顱骨重疊,觀察效果欠佳。4)鼻竇CT:可見鼻竇內液平面或軟組織密度影。CT由于其分致和全面,是目前診斷急性鼻竇炎的較好指標。5)鼻竇MRI:可見鼻竇內長T2信號,可以與鼻竇軟組織影相鑒別。慢性鼻竇炎疾病簡介慢性鼻竇炎(chornicsinusitis)為鼻竇的慢性化膿性炎癥。較急性者多見,常為多個疾病分類1、單純型慢性鼻竇炎(Simpletypechronicsinusitis)1期:單發(fā)鼻竇炎(Single-shotsinusitis);42期:多發(fā)鼻竇炎(Multiplesinusitis);3期:全組鼻竇炎(Fullsetofsinusitis)。2、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1期:單發(fā)鼻竇炎伴單發(fā)性鼻息肉;2期:多發(fā)鼻竇炎伴多發(fā)性鼻息肉;3期:全組鼻竇炎伴多發(fā)性鼻息肉。3、多發(fā)性鼻竇炎或全組鼻竇炎伴多發(fā)性、復發(fā)性鼻息肉和/或篩竇骨質增生。致病原因1、急性鼻竇炎多因對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對其未予徹底治療以致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使之轉為慢性。此為本病之首要病因。2、阻塞性病因鼻腔內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結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腫瘤、鼻腔填塞等阻礙鼻腔鼻竇通氣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3、致病菌毒力強某些毒力較強的致病菌,如患猩紅熱時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竇炎,極易轉為慢性。4、牙源性感染因上列磨牙的牙根與上頜竇底部毗鄰,若牙疾未獲根治,易成為牙源5、外傷和異物如外傷骨折、異物存留或血塊感染等,導致慢性鼻竇炎。6、鼻竇解剖因素由于各個鼻竇特殊的或異常的解剖構造,不利于通氣引流,亦為不7、全身性因素包括各種慢性疾病、營養(yǎng)不良、疲勞過度而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低下。同時,還有各種變應性因素及支氣管擴張所誘發(fā)的病因。發(fā)病機制慢性鼻竇炎常與慢性鼻炎同時存在并稱為鼻鼻竇炎。鼻鼻竇炎是涉及鼻腔和一個或以上有很少是由鼻腔或鼻竇形態(tài)學/解剖學變異導致的物理阻塞所引起的。竇口鼻道復合體是由上頜竇口、前組篩竇及其開口、篩漏斗、半月裂和中鼻道組成的功能性結構,在鼻鼻竇炎發(fā)病機理中占主要地位。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保持最佳的鼻腔通氣和清潔。竇口的開放能有效地5影響粘液的合成和分泌;而且,它使粘液纖毛系統(tǒng)容易清除微粒和細菌。損,問題就產生了。分泌物淤滯,細菌排出停止,會引起或加劇黏膜的炎癥反應,同時黏膜的通氣減少,導致纖毛功能障礙。這些惡性循環(huán)很難停止,而且情況持續(xù)下去,將導致慢性病理生理急性化膿性鼻竇炎轉入慢性期后,部分粘膜被破壞,常伴有鱗狀上皮化生和肉芽組織形成,固有膜明顯增厚,其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局部可有息肉形成。鼻竇炎性病變嚴膜炎和腦膿腫等,甚至導致敗血癥。慢性鼻竇炎中又以鼻息肉最引人注意,而既往研究顯示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竇炎和伴有鼻竇炎組織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而絕大多數(shù)鼻息肉組織則以大量嗜酸粒細胞(EOS)浸潤為其主要特征。故有專家將慢性鼻竇炎分為伴鼻息肉和非鼻息肉兩類。兩者在主觀癥狀方面黏膜局部更為顯著的EOS浸潤狀態(tài)有關。所有人群均易發(fā)生,低齡、年老體弱者更多見。2.疾病癥狀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于牙源性上頜竇炎或真菌感染。②鼻塞:輕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有慢性咽炎癥狀,如痰多、異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響咽鼓管,也可有耳鳴、耳聾等癥狀。2)其他癥狀:眼部有壓迫感,亦可引起視力障礙,但少見。頭部沉重壓迫感,或僅有鈍6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癥狀。極少數(shù)病例若已成為病灶者,可3.輔助檢查1)鼻內鏡檢查:即前、后鼻孔鏡檢查,用麻黃素收縮鼻粘膜,然后仔細檢查鼻腔各部,可見水腫、膿涕或息肉。2)體位引流:疑有慢性鼻竇炎而中鼻道或嗅裂無膿液存留時,可行體位引流檢查。措施。沖出液宜作需氧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4)X線鼻竇攝片:對診斷不明確或懷疑有其他病變者,可協(xié)助診斷。5)牙的檢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頜竇炎時,應進行有關牙的??茩z查。與鼻腔腫瘤相鑒別。CT由于其較高的分辨率,7)鼻竇MRI:MRI對鼻竇內軟組織和液體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對術前制定完備的手術方案注意事項1、在秋冬季或感冒流行期間,外出應該戴口罩,應該避免公眾集會,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對發(fā)病者要做好隔離工作,對污染的室內可用白醋熏蒸進行空氣消毒。2、鼻炎大多是著涼感冒引起的,所以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浴、冷水洗臉等都可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寒冷的耐受力。3、鼻竇炎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應避免過度疲勞、睡眠不足、受涼、吸煙、飲酒等,因為這些因素能使人體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調節(jié)功能變差,病毒乘虛而入而導致發(fā)病。4、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或使用空氣過濾器,不要讓鼻子太干燥,及時更換、清洗寢具,防止螨蟲及其分泌物誘發(fā)變應性鼻炎。5、鼻竇炎患者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鼻涕過濃時以鹽水洗鼻,避免傷及鼻粘膜。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注意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77、鼻竇炎急性發(fā)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8、鼻竇炎久治不愈時應向醫(yī)生咨詢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若接受手術務必遵醫(yī)囑按時復查,避免手術復查不及時引起的手術失敗和疾病復發(fā)。/bdy/2013/0520/133224.html治療細則抗生素:Macrolides(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雖然不可以清除細菌,但可以減少慢性細菌感染的毒性和減少細胞損害。在激素治療失敗的病例中,選擇性的應用長期低劑量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藥物治療2使用,會有引起繼發(fā)藥物性鼻炎之虞。藥物治療3主要是可以減少治療時間。國,一項研究顯示在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中,抗組胺藥還是經常被使用,可以明顯減輕噴嚏、流涕和鼻塞癥狀,但對鼻息肉的大小無明顯影響。藥物治療5水在咳嗽、流涕、鼻后滴漏癥狀各個評價指標中均有明顯效果。一般用超短波透熱療法,以輔助治療。充分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