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采血標準化_第1頁
靜脈采血標準化_第2頁
靜脈采血標準化_第3頁
靜脈采血標準化_第4頁
靜脈采血標準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脈采血標準化第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靜脈采血時間標準化

二、采血時體位標準化

三、靜脈采血操作步驟標準化

四、特殊項目采血流程標準化第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靜脈采血時間標準化人體內血液中的許多成份受季節(jié)、月經周期、晝夜節(jié)律等因素影響。季節(jié)影響:

25羥基維生素D3夏天比冬天高,T3夏天比冬天低20%;月經周期影響:膽固醇、無機鹽和鐵在經期下降,血漿蛋白在排卵時減少,纖維蛋白原在經前期最高;第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晝夜節(jié)律影響:膽紅素以清晨最高生長激素入睡后會出現(xiàn)短時高峰血漿蛋白在夜間降低血鈣往往中午出現(xiàn)最低值腎上腺皮質激素在清晨5-8時達峰值,而夜晚21-3時處于低值期,其變化幅度可達180-200%。一、靜脈采血時間標準化第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為保證測定結果的相對穩(wěn)定,采血時間應標準化,尤其是對于需要每天或定期檢測的患者更應定時采血,采血盡可能在上午7-9點之間進行,如不得不在其它時間急查一些項目,評價檢驗結果時應注意上述影響因素。一、靜脈采血時間標準化第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

某些與生殖有關的激素,如黃體激素(LH)、卵泡刺激激素(FSH)和睪酮,因為它們每2分鐘釋放一次需間隔采血,測定結果取均值;在進行臨床治療藥物監(jiān)測(TDM)時,應在藥物的穩(wěn)定期采血,各種藥物的穩(wěn)定期不同,但通常是該藥物的五個半衰期左右。一、靜脈采血時間標準化第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靜脈采血時間標準化多數(shù)試驗要求采血前禁食12小時,因為飲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響實驗結果。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均可升高,進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樣本,其血清會出現(xiàn)渾濁,可影響許多檢驗測定的正確性;高蛋白質使血漿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響肌酐的含量;高比例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可降低膽固醇含量;第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長期飲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平均血細胞體積增加;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使血漿游離脂肪酸增加,并使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兒茶酚胺;長期吸煙者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可達8%,白細胞數(shù)增加,嗜酸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減少,血紅蛋白偏高。第八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采血時體位標準化

坐立位與臥位相比,靜脈滲透壓增加,一部分水從心血管系統(tǒng)轉移到組織中。直立位時血漿總量比臥位減少12%左右(相當于血液濃縮)。血管內大分子(顆粒大于4nm)物質不能透過血管壁轉移到組織中,使血管內大分子濃度增加,其血漿含量可升高5-15%。膽紅素等與白蛋白結合的小分子物質也不能透過血管壁,測定值坐位時高于臥位。第九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二、采血時體位標準化患者取臥位時,組織液從血管外向血管內轉移,使血容量增加,蛋白質和與其結合的物質相對被稀釋,它們的濃度勢必減少,與蛋白結合的激素、藥物濃度也會降低。第十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采集靜脈血標本時應注意體位的一致性,比較檢驗結果時,要考慮到體位的影響。建議采血體位標準化,門診病人取血時以坐位5分鐘后取血為宜,住院病人以臥位為宜,以保證血液相對平衡,避免體位的影響。二、采血時體位標準化第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一般需要在安靜狀態(tài)下采集樣本,運動能影響許多項目的測定結果暫時性影響,如使血漿脂肪酸含量減少,乳酸含量增高持續(xù)性影響,如激烈運動后使CK、LDH、ALT、AST、GLU等增高,ALT在停止運動1h后,其值仍可偏高30%-50%第十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三、靜脈采血操作步驟標準化普通注射器采血步驟:選擇、消毒、系帶、穿刺、松帶、抽血、拔針、整理真空采血步驟:選擇、消毒、安裝、系帶、穿刺、插管、松帶、拔管、拔針、整理第十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止血帶使用2.防止標本溶血3.準確使用抗凝劑4.輸液時采血部位的選擇5.減少標本在室溫下放置時間第十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止血帶使用時間止血帶使用時間應少于1分鐘(建議在針頭穿刺進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帶)如止血帶使用3分鐘,Alb、Ca、ALP、AST、chol、Fe等濃度可分別升高5-10%,BUN濃度下降4%。三、靜脈采血操作步驟標準化第十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止血帶使用時間使用時間長,使血液淤滯,局部出現(xiàn)缺氧

使無氧酵解增加,造成乳酸測定值增高,血pH值下降;

導致細胞內鉀外移,引起假性血清鉀升高血pH值下降可導致Ca、Mg從結合蛋白中游離,使游離Ca、Mg增加,同時導致與蛋白結合的藥物游離,而使游離藥物濃度增加第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止血帶使用時間病人反復攥拳會使血鉀上升0.8mol/L,如果運動幅度很大或從深靜脈采血時,上升幅度會更大,禁止檢驗血鉀時反復攥拳。第十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防止標本溶血血液中細胞內外成分有很大差異,很多生化成分在血細胞中的濃度比在血漿中高許多,例如血細胞中乳酸脫氫酶、鉀和鎂的濃度分別比血漿中高160倍、22倍和3倍,溶血后細胞內的物質向細胞外轉移,使測定結果偏高,類似的生化項目還有AST、ALT、ACP等等;第十八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防止標本溶血血細胞釋放的某些化學物質對結果也產生影響,例如溶血釋放出來的腺苷酸激酶可以影響CK總活力的測定,同時還能干擾CK同工酶電泳測定,受化學物質干擾的測定還有β-HB、TBIL、DBIL、TC等第十九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防止標本溶血肉眼可見溶血,是由于紅細胞被破壞,血漿中的血紅蛋白濃度已達20mg/dl,稱為顯性溶血血小板和白細胞破壞時沒有血紅蛋白釋放,稱為非顯性溶血血小板破壞可使血清鉀、鎂、酸性磷酸酶升高,粒細胞破壞可釋放多種酶當肉眼未見溶血,而上述指標出現(xiàn)異常增高時,應警惕非顯性溶血的發(fā)生。第二十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防止標本溶血造成溶血的原因真空管負壓過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過快,紅細胞相互撞擊而致溶血采血時定位或進針不準,針尖在靜脈中探來探去,造成血腫而溶血混勻含添加劑的試管時用力過猛或運輸時動作過大從已有血腫的靜脈采血,血樣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細胞;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防止標本溶血用止血帶時間過長,引起血管內溶血血液和抗凝劑比例失調(血量不足),由于滲透壓的改變發(fā)生溶血靜脈穿刺處用酒精消毒,酒精未干即開始采血真空采血管帶水或被污染采血時空氣進入,產生泡沫,發(fā)生溶血。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準確使用抗凝劑正確選擇抗凝劑嚴格掌握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注意抗凝劑劑量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正確選擇抗凝劑常用的抗凝劑有3.準確使用抗凝劑草酸鹽枸櫞酸鹽EDTA肝素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正確選擇抗凝劑含有K+、Na+的抗凝劑不能用于測定K+、Na+的標本;EDTA、氟化物、草酸鹽等不能用于測定Ca2+的標本,因為Ca2+可與它們形成不溶性物質。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草酸鹽、氟化物不能用于測定酶和用酶法測定的標本。因為它們有激活或抑制某些酶活性的作用,如草酸鹽可抑制淀粉酶、ACP、LDH的活性,氟化物則有激活尿素酶、淀粉酶的作用。因此正確選擇抗凝劑并避免抗凝劑污染,才能得到準確的檢驗結果。正確選擇抗凝劑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嚴格掌握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標本的質量。血液比例過高時(采血過量),由于抗凝劑相對不足。血漿中出現(xiàn)微凝血塊的可能性增加,阻塞檢驗儀器,影響檢驗指標。血液比例過低

(采血不足),抗凝劑相對過剩對許多檢驗指標會造成嚴重影響。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嚴格掌握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對凝血實驗來說,當血液與0.105M枸櫞酸鈉的比例由9:1降至7:1時,APTT(凝血酶原消耗時間)試驗的結果就會有顯著升高,降至4.5:1時,PT(凝血酶原時間)試驗結果就會有顯著改變。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對血常規(guī)實驗來說,EDTA的最佳濃度是1.5mg/ml血,當EDTA濃度達2.5mg/ml血時,中性粒細胞會腫脹、分葉消失。血小板腫脹、崩解,使常規(guī)檢驗得出錯誤結果。嚴格掌握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注意抗凝劑劑量同種抗凝劑的不同劑量用于不同實驗。如枸櫞酸鈉可用于凝血實驗也可用于血沉檢測,但其用量不同,凝血實驗:0.105M或0.129M枸櫞酸鈉與血比例為1:9,而血沉實驗其比例為1:4。第三十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4.輸液時采血部位的選擇

一側手臂靜脈輸液時應從對側手臂取血,以免血液被稀釋或輸入的液體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如兩側手臂同時進行靜脈輸液,應選擇輸液穿刺點的遠心端取血,且避免采血部位距輸液處太近。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減少標本在室溫下放置時間影響標本質量的因素細胞的代謝蒸發(fā)化學反應微生物降解滲透作用氣體逸散溫度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減少標本在室溫下放置時間20份標本室溫下放置不同時間后結果比較放置時間(h)K+

Na+

Cl-

CO2

0.5 ↑1.15% ↑1.87% ↑1.64% ↓2.5%

1 ↑3.91% ↑2.81% ↑2.83% ↓5.0%

4 ↑6.7%↑6.4% ↑7.5% ↓14.1%說明標本水份蒸發(fā),標本濃縮,K+、Na+、Cl-測定結果明顯增高;二氧化碳可迅速逸出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減少標本在室溫下放置時間

48份標本加入樣品杯后不同時間測定結果比較(mmol/L,x±S)

時間 K+

Na+

Cl-

P值立即 4.00139.5 104.110min 4.04 140.6 105.3 <0.0520min 4.12 141.6 106.2 <0.01 40min 4.19143.3 107.3<0.001 60min 4.27144.8 109.0 <0.001 90min 4.36148.4 112.3<0.001表中結果顯示:血清標本加入樣品杯中,10min后測定K+、Na+、Cl-與立即測定結果有顯著性差異;20min后測定結果有非常顯著性差異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5.減少標本在室溫下放置時間上述結果表明,標本放置時間的長短對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因此,從臨床到實驗室應盡量減少標本放置時間。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四、特殊項目采血流程標準化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高血壓三項病人準備:β-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利尿劑、甾體激動劑等影響體內腎素水平,一般要停藥兩周再測定AT-ⅠAT-Ⅱ;鈉攝入量會影響AT-ⅠAT-Ⅱ水平,故測定前三天應適當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樣本的采集:采肘靜脈血5ml,迅速放入抗凝管中,此操作應于15分鐘內完成注意事項:樣本需注明立臥位(臥位: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