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高考試題_第1頁
基因工程高考試題_第2頁
基因工程高考試題_第3頁
基因工程高考試題_第4頁
基因工程高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因工程高考

2011基因工程

(2011年江蘇卷)33.(8分)請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關問題:

(I)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其原理與細胞內DNA復

制類似(如下圖所示)。圖中引物為單牘性鏈DNA片段,它

是子鏈合成延伸的基礎。

①從理論上推測,第四輪循環(huán)產物中含有退火引物A的DNA片

段所占的比例為▲。第一輪循環(huán)《fl

引物B—

②在第▲輪循環(huán)產物中開始出現兩條3幡卜脫氧核苜酸鏈等

長的DNA片段。g延伸

⑵設計引物是PCR技術關鍵步驟之一。某同學設計的兩

組引物(只標注了部分堿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圖),

請分別說明理由。

|■弓|物I,?|~1|~I

第1組引物,CAGGCT

弓I物U,?~?~?-?~~?~~?

AGCCTG

(■弓I物I,??~?~r-??~~??~~?~?

第2組引物AACTGCAGTT

弓I物H*i~I~I_I_II_I_I~I_I

CGACTGATTA

①第1組:▲;②第2組:▲。

(3)PCR反應體系中含有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達式不能正確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這是因為▲。

(4)用限制酶EcoRV、Mbol單獨或聯合切割同一種質粒,得到的DNA片段長度如下圖(1kb

即1000個堿基對),請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畫出質粒上EcoRV、Mbol的切割位點。

14kb

2.5kbll.Skb

8888888SS888888SMbo\

2.5kb

(2)①引物I和引物II局部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而失效

②引物I'自身折疊后會出現局部堿基互補配對而失效

(3)DNA聚合酶只能將單個脫氧核苜酸連續(xù)結

合到雙鏈DNA片段的引物鏈上

(4)見右圖

(11年北京卷)31.(16分)

T-DNA可能隨機插入植物基因組內,導致被插入基因發(fā)生突變。用此方法誘導擬南芥產生突變體的過程如下:

種植野生型擬南芥,待植物形成花蕾時,將地上部分浸入農桿菌(其中的T-DNA上帶有抗除草劑基因)懸浮液中

以實現轉化。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收獲種子(稱為T1代)。

(1)為促進植株側枝發(fā)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因為后者產生的

會抑制側芽的生長。

(2)為篩選出已轉化的個體,需將T1代播種在含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成熟后自交,收獲種子(稱為

丁2代)。

(3)為篩選出具有抗鹽性狀的突變體,需將丁2代播種在含的培養(yǎng)基上,獲得所需個體。

(4)經過多代種植獲得能穩(wěn)定遺傳的抗鹽突變體。為確定抗鹽性狀是否由單基因突變引起,需將該突變體與

植株進行雜交,再自交代后統計性狀分離比。

(5)若上述T-DNA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喪失,

從該突變體的表現型可以推測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導致植物的抗鹽性。

(6)根據T-DNA的已知序列,利用PCR技術可以擴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

其過程是:提取植株的DNA,用限制酶處理后,再用將獲得

的DNA片段連接成環(huán)(如右圖)以此為模板,從圖中A、B、C、D四種單鏈

DNA片斷中選取—作為引物進行擴增,得到的片斷將用于獲取該基因的全序列信息。

答案:31(16分)

(1)頂芽生長素—

⑵(一定濃度的)除草劑/

(3)(一定濃度的)鹽//\

(4)野生型14/\\

(降低]JL

(6)突變體DNA連接酶B、C鼠人>X/

入的任因吵/

(2011年安徽卷)31.(21分)II.(9分)家蠶細胞具有高效表達外源基因

能力。將人干擾素基因導入家蠶細胞并大規(guī)模培養(yǎng),可以提取A、B、C、D&小能;DNA鉆干擾素用于制

藥。巾補、氏度相等的單健DNA片段;

(1)進行轉基因操作前,需用酶短時處理幼蠶組織,后央將小DNA金成”向以便獲得單個

細胞。

(2)為使干擾素基因在家蠶細胞中高效表達,需要把來自cDNA文庫的干擾素基因片段正確插入表達載體的

和之間。

(3)采用PCR技術可驗證干擾素基因是否已經導入家蠶細胞。改PCR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應該包含:擴增緩沖液

(含Mg?,)、水,4種脫氧核糖甘酸、模板DNA、和?

(4)利用生物反應器培養(yǎng)家蠶細胞時,的細胞會產生接觸抑制。通常將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應器中,

這樣可以增加培養(yǎng)的細胞數量,也有利于空氣交換。

答案:(1)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2)啟動子終止子(3)T叫DNA聚合酶對干擾素基因特異性的

DNA引物對(4)增大細胞貼壁生長的附著面積

解析:考查的知識點為動物細胞培養(yǎng)和基因工程.

(1)為了使組織分散開為單個細胞通常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

(2)啟動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終止子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

(3)PCR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應擴增緩沖液(含Mg")、水,4種脫氧核糖甘酸、模板DNA、T叫DNA聚合酶、

兩種引物。

(4)細胞離體培養(yǎng)時通常表現出:貼壁生長和接觸抑制,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能增大貼壁生長的附著面積,

增加培養(yǎng)的細胞數量.

(11天津理綜卷)6、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體上,該基因和正?;騂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ell酶切后,可

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1,bp表示堿基對),據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2為某家庭病的遺傳系譜。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el1酶切位點的消失是堿基序列改變的結果

BIIT的基因診斷中只出現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來自母親

CH-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142bp,99bp和43bp三個片段,其基因型為XN

Dn-3的丈夫表現型正常,其兒子的基因診斷中出現142bp片段的概率為1/2.

答案:D

(11年四川卷)5」匕極比目魚中有抗凍基因,其編碼的抗凍蛋白具有11個氨基酸的重復序列,該序列重復次數

越多,抗凍能力越強,下圖是獲取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的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獲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魚基因組測序

B多個抗凍基因編碼區(qū)依次相連成能表達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凍性增強的抗凍蛋白,

C過程②構成的重組質粒缺乏標記基因,需要轉入農桿菌才能進行篩選

D應用DNA探針技術,可以檢測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達

答案:B

I比目魚目前而目的基因k.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農桿腐k、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過程

?番茄組徽一[獲得的目

的基因已

不含非編碼區(qū)和內含子,因此不能用于比目魚基因組測序,因此A錯。導入農桿菌是為了擴增和更易導入蕃

茄細胞,C錯。DNA探針技術不能檢測基因是否完全表達,目的基因的完全表達應該檢測表達產物蛋白質,D

錯。

(2011年浙江卷)6、ada(酸脫氨酶基因)通過質粒pET28b導入大腸桿菌并成功表達腺甘酸脫氨酶。下列敘述

縉送的是

A.每個大腸桿菌細胞至少含一個重組質粒

B.每個重組質粒至少含一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識別位點

C.每個限制性核酸內切能識別位點至少插入一個ada

D.每個人的ada至少表達一個腺甘酸脫氨酶分子

答案:C

(11年重慶卷)31.(16分)擬南芥是遺傳學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變體可用于驗證相關的基因的功能。野生

型擬南芥的種皮為深褐色(TT),某突變體的種皮為黃色(tt),下圖是利用該突變體驗證油菜種皮顏色基因(Tn)

功能的流程示意圖。

修切后的普因和質的農行菌推南芥突變體③轉抽推南力

(1)與擬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0基因的mRNA中UGA變?yōu)锳GA,其末端序列成為“一AGCGC

GACCAGAACUCUAA”,則T“比t多編碼個氨基酸(起始密碼子位置相同,UGA、U

AA為終止密碼子)。

(2)圖中①應為。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則原因是.若③的種皮

顏色為,則說明油菜7;基因與擬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設該油菜7;基因連接到擬南芥染色體并替換其中一個t基因,則③中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在聯會時的基

因為;同時,③的葉片卷曲(葉片正常對葉片卷曲為顯性,且與種皮性狀獨立遺傳),用它與種皮深褐色、

葉片正常的雙雜合體擬南芥雜交,其后代中所占比列最小的個體表現為;取③的莖尖培養(yǎng)成16顆植珠,

其性狀通常(填不變或改變)。

(4)所得的轉基因擬南芥與野生型擬南芥(填是或者不是)同一個物種。

答案:31.(16分)

(1)2

(2)重組質粒(重組DNA分子)重組質粒未導入深褐色

(3)TnTntt;黃色正常、黃色卷曲;不變

(4)是

解析:

通過對基因工程和遺傳知識相結合來考查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屬中檔題,較難。

油菜T”基因的mRNA中UGA變?yōu)锳GA,而末端序列為“——AGCGCGACCAGACUCUAA——",在

擬南芥中的UGA本是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而在油菜中變?yōu)锳GA可編碼一個氨基酸,而CUC還可編碼

一個氨基酸,直到UAA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

假設油菜Tn基因連接到擬南芥染色體并替換其是一個t基因,注意擬南芥是指實驗有的突變體tt,所以③

轉基因擬南芥基因型為T“t,減數分裂聯會時形成四分體是由于染色體進行了復制,基因也進行了復制,因而基

因型為TnTntt。

設③轉基因擬南芥的葉片卷曲與正常葉是由B、b基因控制,正常葉為顯性,而該對性狀與種皮性狀為獨立遺傳,

則這兩對性狀遵循基因的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貝(I:

③轉基因擬南芥X雙雜合擬南芥

TntbbTtBb

進行逐對分析:TntXTt——t^T,1/40、1/4Tt、l/4tt

由于T,,和T的功能相同,所以表示為3/4T一(深褐色)、l/4tt(黃色)

bbXBb-------U2出b(正常葉)、1/2bb(卷曲葉)

所以后代中有四種表現型;

3/8種皮深褐色正常葉;3/8種皮深褐色卷曲葉

1/8種皮黃色正常葉;1/8種皮黃色卷曲葉

取③轉基因擬南芥的莖尖培養(yǎng)為植物組織培養(yǎng)為無性生殖,所以后代性一般不變。(排除基因突變)

由上可知所得③轉基因擬南芥T“t和野生型擬南芥TT兩個品種相當于發(fā)生基因突變,沒有隔離,能雜交產

生可育后代,因此是同一個種。

此套題難度不大,考查識記的偏多,理解推理分析較少,而填空題中類似判斷題型的填空又多,降低了難

度,而不能很好考查學生能力,區(qū)分度不明顯。

(11年廣東卷)27.(16分)

登革熱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時將病毒傳染給人,可引起病人發(fā)熱、

出血甚至休克。科學家用以F方法控制病毒的傳播。

(1)將S基因轉入蚊子體內,使蚊子的唾液腺細胞大量表達S蛋白,該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熱病毒的復制。為了

獲得轉基因蚊子,需要將攜帶S基因的載體導入蚊子的

細胞。如果轉基因成功,在轉基因蚊子體內可檢測出、和。

(2)科學家獲得一種顯性突變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純合的雄蚊(AABB)與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體中A基因頻率是,F2群體中A

基因頻率是。

(3)將S基因分別插入到A、B基因的緊鄰位

置(如圖11),將該純合的轉基因雄蚊釋放U|\Q

到野生群體中,群體中蚊子體內病毒的

平均數目會逐代—,原因是—。

27、答案:(1)受精卵S基因、由S基因轉錄的mRNAS蛋白

(2)50%60%四||

(3)減少S基因表達的S蛋白會抑制登革熱病毒復制

(11年山東卷)35.(8分)【生物一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人類疾病的轉基因動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機理的探討及治療藥物的篩選。利用正常大鼠制備遺傳性高血壓轉基

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圖所示。

高血壓相關基因

(1)卵母細胞除從活體輸卵管中采集外,還可以從處死的雌鼠中獲取。

(2)圖中的高血壓相關基因作為,質粒作為,二者需用切割后連接成重組載體,

該過程與質粒上含有有關。

(3)子代大鼠如果和,即可分別在水平上說明高血壓相關基因已成功表達,然后可用其

建立高血壓轉基因動物模型。

(4)在上述轉基因大鼠的培育過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胚胎工程技術是、早期胚胎培養(yǎng)和胚胎移

植。

答案:(1)卵巢

(2)目的基因載體同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或同種限制酶)

限制酶切割位點

(3)檢測到體內有相關蛋白出現高血壓

(4)體外受精

2010年高考生物試題各地高考試題分章匯總

基因工程、生物技術的安全和倫理問題

(10浙江卷)2.在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抗除草劑的轉基因煙草過程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A)

A.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煙草茶葉病毒的核酸

B.用DNA連接酶連接經切割的抗除草劑基因和載體

C.將重組DNA分子導入原生質體

D.用含除草劑的培養(yǎng)基篩選轉基因煙草細胞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有關知識,基因工程的一般過程:①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分

子(除草劑基因)和運載體(質粒),②用DNA連接酶連接切割好的目的基因和運載體③重組DNA分子導入

受體細胞,因為是植物可以說是原生質體④用相應的試劑和病原體帥選轉基因細胞⑤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抗除草

劑的轉基因煙草(表達)。所以答案A。

(10福建卷)32.[生物一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0分)

紅細胞生成素(EP0)是體內促進紅細胞生成的?種糖蛋白,可用于治療腎哀性貧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來源

極為有限,目前臨床使用的紅細胞生成素主要來自于基因工程技術生

產的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期間要生產流程如右圖

(1)圖中①所指的是技術。

(2)圖中②所指的物質是,③所指的物質

是。

(3)培養(yǎng)重組CHO細胞時,為便于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嚴物

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應定期更

換o

(4)檢測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單克隆抗體。分泌單克隆抗

體的細胞,可由rhEPO免疫過的小鼠B淋巴細胞與

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而成

1分離純化“

rhEPO"

答案:(1)PCR(2)mRNArhEPO(3)培養(yǎng)液(4)雜交瘤

解析:本題主要以人紅細胞生成素生產為材料來考查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中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制備單克隆

抗體技術。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四種(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用PCR擴增技術、用反轉錄法、用化學合成法)由

圖以核DNA為模板獲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可知①為PCR技術。進行反轉錄的模板是mRNA,由題意可知重組CHO細

胞適用于生產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所以重組CHO細胞能過表達出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或者紅

細胞生成素。培養(yǎng)動物細胞是用液體培養(yǎng)基——即培養(yǎng)液,細胞從培養(yǎng)液中吸收營養(yǎng),并同時向培養(yǎng)液中排放代

謝廢物,當代謝廢物積累時會危害細胞,因此要不斷更新培養(yǎng)液。制備單克隆抗體是讓淋巴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

融合成雜交瘤細胞,然后由雜交瘤細胞來分泌抗體。

(10全國2)5.下列敘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細胞與腫瘤細胞融合,雜交瘤細胞中含有B淋巴細胞中的抗體基因

B,將人的干擾素基因重組到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能產生人干擾素的菌株

C.用紫外線照射青霉菌,使其DNA發(fā)生改變,通過篩選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

【解析】A:屬于動物細胞工程的內容

C:屬于微生物的發(fā)酵工程的內容

D: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不能自行形成重組DNA分子

(10廣東卷)22.新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對生物學發(fā)展至關重要。下列技術(或儀器)與應用匹配正確的是

A.PCR技術——擴增蛋白質

B.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

C.光學顯微鏡——觀察葉綠體的基粒

D.花粉離體培養(yǎng)——培育單倍體植物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PCR技術只能用來擴增核酸,不能用來擴增蛋白質;利用光學顯微鏡

無法觀察到葉綠體。

【答案】BD

(10天津卷)7.(26分)

I.(14分)下圖是培育表達人乳鐵蛋白的乳腺生物反應器的技術路線。圖中tetR表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ampR

表示氨節(jié)青霉素抗性金銀,BamHLHindllhSmal直線所示為三種限制酶的酶切位點。

據圖回答:

(1)圖中將人乳鐵蛋白基因插入載體,需用限制酶同時酶切載體和人乳鐵蛋白基因。篩選含有重

組載體的大腸桿菌首先需要在含的培養(yǎng)基上進行。

(2)能使人乳鐵蛋白基因在乳腺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調控序列是(填字母代號)。

A.啟動子B.tetRC.復制原點D.ampR

(3)過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填字母代號)。

A.農桿菌轉化B.大腸桿菌轉化C.顯微注射D.細胞融合

(4)過程②可采用的生物技術是。

(5)對早期胚胎進行切割,經過程②可獲得多個新個體。這利用了細胞的性。

(6)為檢測人乳鐵蛋白是否成功表達,可采用(填字母代號)技術。

A.核酸分子雜交B.基因序列分析C.抗原一抗體雜交D.PCR

I.(14分)

(1)Hindlll和BamllI;氨節(jié)青霉素

(2)A

(3)C

(4)胚胎移植技術

(5)全能

(6)C

I(1)據圖,僅將人乳鐵蛋白基因切割出來,需要在人乳鐵蛋白基因的左側用BanHI切割,右側用Hindlll切害心

當人乳鐵蛋白基因和質粒連接成重組質粒后,TET基因被人乳鐵蛋白基因隔開,不是完整的,而and基因是完整

的,所以篩選含有重組載體的大腸肝菌首先需要字含氨葦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進行。

(2)基因表達的調控序列在啟動子上。

(3)將重組質粒導入動物細胞,常采用顯微鏡的方法。

(4)過程②的左側是早期胚胎,右側是代孕牛,過程②采用的生物技術是胚胎移植。

(5)將細胞培養(yǎng)為個體,利用了細胞的全能性。

(6)檢測目的基因在手提細胞中是否表達,常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10江蘇卷)18.卜列關于轉基因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轉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可能通過花粉傳人環(huán)境中

B.轉抗蟲基因的植物.不會導致昆蟲群體抗性基因擷率增加

C.動物的生長激素基因轉人植物后不能表達

D.如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來源于自然界,則不存在安全性問題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了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問題。轉入到油菜的基因,可以通過花粉傳入環(huán)境中,A項正確;由于

植物與害蟲間是相互選擇的,轉抗蟲基因植物可使昆蟲群體抗性基因頻率增加,B項錯誤;動物生長素基因轉入

植物后也能表達,C項錯誤;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問題,要通過驗證才能得到證實,D項錯誤。

(10江蘇卷)27.(8分)下表中列出了幾種限制酶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圈I、圈2中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

的酶切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限制他BamH1HindIIIEcvR1Sma1

G^KATTCCCaGG

識別序列及G'GATCCAGCTT

切割位點CCTAGrGTTCGAACTTAA,GGGfCC

(1)一個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SmaI切割前后,分別含有▲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2)若對圖中質粒進行改造,插入的SmaI酶切位點越多,質粒的熱穩(wěn)定性越▲。

(3)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I切割,原因是▲。

(4)與只使用EcoRI相比較,使用BamH1和Hind川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外源DNA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

防止▲。

(5)為了獲取重組質粒,將切割后的質粒與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酶。

(6)重組質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為了▲。

(7)為了從cDNA文庫中分離獲取蔗糖轉運蛋白基因,將重組質粒導入喪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腸桿菌突變體,

然后在▲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以完成目的基因表達的初步檢測。

【答案】(1)0、2

(2)高

(3)Smal會破壞質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

(5)DNA連接

(6)鑒別和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

(7)蔗糖為唯?含碳營養(yǎng)物質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限制性內切酶的作用特點

(1)質粒切割前是雙鏈環(huán)狀DNA分子,所有磷酸基團參與形成磷酸二酯鍵,故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從圖1

可以看出,質粒上只含有一個SmaI的切點,因此被改酶切割后,質粒變?yōu)榫€性雙鏈DNA分子,因每

條鏈上含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團,因此切割后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2)由題目可知,Smal識別的DNA序列只有G利C,而G和C之間可以形成三個氫鍵,A和T之間可以

形成二個氫鍵,所以Smal酶切位點越多,熱穩(wěn)定性就越高

(3)質??股乜剐曰驗闃擞浕?,由圖2可知,標記基因和外源DNA目的基因中均含有SmaI酶切位

點,都可以被Smal破壞,故不能使用該酶剪切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4)只使用EcoRI,則質粒和目的基因兩端的粘性末端相同,用連接酶連接時;會產生

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連接物,而利用BamHI和HindIII剪切時,質粒和目的基因兩端的粘性末端不同,用DNA

連接酶連接時,不會產生自身連接產物。

(5)質粒和目的基因連接后獲得重組質粒,該過程需要連接酶作用,故混合后加入DNA連接酶。

(6)質粒上的抗性基因為標記基因,用于鑒別和篩選含有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

(7)將重組質粒導入喪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腸桿菌突變體后,含有重組質粒的個體才能吸收蔗糖,因此可利用

蔗糖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受體細胞,含有重組質粒的細胞才能存活,不含有重組質粒的因不能獲得碳

源而死亡,從而達到篩選目的。

(10海南卷)26.(18分)[選修模塊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請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問題:

(1)應用胚胎工程技術可以培育出“試管牛”。試管牛的培育需經過體外受精、、以及在

母體中發(fā)育和產出等過程。

(2)在“試管牛”的培育過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細胞在體外成功結合,需要對精子進行處理,使其

_?另外,培養(yǎng)的卵母細胞需要發(fā)育至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該時期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次級卵母細胞和—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細胞,采用激素處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細胞,常使用的激素是

(4)利用基因工程可以獲得轉基因牛,從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狀?;蚬こ痰乃膫€基本操作步驟是一

—、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和?若要獲得的轉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擾

素,則所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必須包括:某種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啟動子、、、

和復制原點等。將該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受體細胞所采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農桿菌轉化法),為

獲得能大量產生人干擾素的轉基因牛,該基因表達載體應導入的受體細胞是(受精卵、乳腺細胞)。

26.(18分)

(1)早期胚胎培養(yǎng)(1分)胚胎移植(2分)

(2)獲能第極體(每空1分,共2分)

(3)促性腺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2分)

(4)獲取目的基因(2分)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2分)

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2分)人干擾素基因(或目的基因)(1分)

終止子(1分)標記基因(1分)顯微注射法(1分)受精卵(1分)

(10浙江卷)4.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敘述,正確的是(D)

A.培養(yǎng)保留接觸抵制的細胞在培養(yǎng)瓶壁上可形成多層細胞

B.克隆培養(yǎng)法培養(yǎng)過程上多數細胞的基因型會發(fā)生改變

C.二倍體細胞的傳代培養(yǎng)次數通常是無限的

D.惡性細胞系的細胞可進行付代培養(yǎng)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細胞工程的有關知識,動物細胞培養(yǎng)可以分為原代培養(yǎng),原代培養(yǎng)到一定程度后要進行傳代,

因為細胞有接觸抑制現象,當細胞接觸時就會停止分裂(在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進行的為有絲分裂,所以培養(yǎng)出來的多

數細胞基因型相同),但是細胞在培養(yǎng)過程中,傳代次數也是有限的,一般為50次就會死亡,留下來的細胞就是發(fā)生了

癌變的細胞,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具有不死性,但是仍保留接觸抑制現象,所以還是要傳代培養(yǎng),這個也就是人體中癌

細胞會轉移的原因,所以答案為D.

(10浙江卷)30.蘇云金芽抱桿菌產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蟲死亡。研究人員將表達這種毒蛋白的抗螟蟲基因轉入

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組中,培育出一批轉基因抗螟水稻。請回答:

(1)染色體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組成,若要確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體上,方法之

一是測定該染色體的o

(2)選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與不抗螟糯性水稻雜交得到F1,從F1中選取一株進行自交得到F2,F2的結

果如下表:

表現型抗螟非糯性抗螟糯性不抗螟非糯性不抗螟糯性

個體數142485016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所選F1植株的表現型為。

親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種。

(3)現欲試種這種抗螟水稻,需檢驗其是否為純合子,請用遺傳圖解表示檢驗過程(顯、隱性基因分別用

B、b表示),并作簡要說明。

(4)卜一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沟疚敛轱@性性狀),請簡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

②o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遺傳方面的知識,需要掌握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性狀和遺傳圖解的規(guī)范書寫,該題從染色體

的組成開始,借助轉基因的相關知識,然后就研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性、(9:3:3:1),但是特別需要弄清出在

這個題目中有三個相對性狀抗螟蟲和不抗螟蟲、非糯性和糯性、抗稻瘟病和不抗稻瘟病,審題仔細了第(4)小

題就不會做錯。

(3)

P抗螟X不抗螟P抗蟆X不抗螟

BBbbBbbb

111!

配子Bb配子Bb、b

/

F1BbBbbb

抗螟抗螟不抗螟

把改抗螟水稻和不抗螟水稻進行雜交,若出現性狀分離則為雜合子,若沒有性狀分離,則為純合子。

(1)抗螟蟲基因能夠抑制稻瘟病的病原體的表達抗螟蟲基因表達產生的毒蛋白也能殺死稻瘟病的病原

(10福建卷)32.[生物一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0分)

紅細胞生成素(EP0)是體內促進紅細胞生成的一種糖蛋白,可用

于治療腎衰性貧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來源極為有限,目前臨床使

用的紅細胞生成素主要來自于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重組人紅細胞生

成素(rhEPO)期間要生產流程如右圖

(1)圖中①所指的是技術。

(2)圖中②所指的物質

是,③所指的物質

是o

(3)培養(yǎng)重組CHO細胞時,為便于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嚴

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危害,應定期更

換。

(4)檢測rhEPO外活性需用抗rhEPO單克隆抗體。分泌單克隆抗體的細胞,可由rhEPO

免疫過的小鼠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而成

答案:(1)PCR(2)mRNArhEPO(3)培養(yǎng)液(4)雜交瘤

解析:本題主要以人紅細胞生成素生產為材料來考查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中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制備單克隆

抗體技術。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四種(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用PCR擴增技術、用反轉錄法、用化學合成法)由

圖以核DNA為模板獲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可知①為PCR技術。進行反轉錄的模板是mRNA。由題意可知重組CHO細

胞適用于生產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所以重組CHO細胞能過表達出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或者紅

細胞生成素。培養(yǎng)動物細胞是用液體培養(yǎng)基——即培養(yǎng)液,細胞從培養(yǎng)液中吸收營養(yǎng),并同時向培養(yǎng)液中排放代

謝廢物,當代謝廢物積累時會危害細胞,因此要不斷更新培養(yǎng)液。制備單克隆抗體是讓淋巴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

融合成雜交瘤細胞,然后由雜交瘤細胞來分泌抗體。

2009年高考生物試題各地高考試題分章匯總

基因工程、生物技術的安全和倫理問題

(09安徽卷)4.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發(fā)現和發(fā)展了水母綠色熒光蛋白“的三位科學家。將綠色熒光蛋

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再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表達出的蛋白質就

會帶有綠色熒光。綠色熒光蛋白在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蹤目的基因在細胞內的復制過程

B.追蹤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體上的位置

C.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

D.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答案:C

解析: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片段與目的基因連接起來組成一個融合基因,將該融合基因轉入真核生物細胞內,

表達出的蛋白質帶有綠色熒光,從而可以追蹤目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分布。故C正確。

(09浙江卷)3.卜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體細胞均可來自動、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是兩類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島素原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胰島素原無生物活性

I).我體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篩選含重組DNA的細胞和促進目的基因的表達

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和受體細胞均可來自動、植物或微生物;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內切能和DNA

連接酶:人胰島素原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胰島素原無生物活性,只有經過一定的物質激活以后,才有生物活

性。載體上的抗性基因主要是有利于篩選含重組DNA的細胞,不能促進目的基因的表達。所以D錯誤。

(09廣東理基)45.錢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綠色熒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獲2008年諾貝爾獎。在某種生物中檢

測不到綠色熒光,將水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轉入該生物體內后,結果可以檢測到綠色熒光。由此可知

A.該生物的基因型是雜合的

B.該生物與水母有很近的親緣關系

C.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在該生物體內得到了表達

D.改變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1個核甘酸對,就不能檢測到綠色熒光

答案:C

解析:某種生物中檢測不到綠色熒光,將水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轉入該生物體內后,結果可以檢測到綠色熒光,

說明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在該生物體內得到了表達。

(09重慶卷)2.下表有關基因表達的選項中,不可能的是

基因表達的細胞表達產物

A細菌抗蟲蛋白基因抗蟲棉葉肉細胞細菌抗蟲蛋白

B人酪氨酸酶基因正常人皮膚細胞人酪氨酸酶

C動物胰島素基因大腸桿菌工程菌細胞動物胰島素

D兔血紅蛋白基因兔成熟紅細胞兔血紅蛋白

答案:D

解析:抗蟲棉葉肉細胞中存在細菌抗蟲蛋白基因,細菌抗蟲蛋白基因能夠表達產生細菌抗蟲蛋白:正常人皮膚細

胞中含有人酪氨酸酶基因,人酪氨酸酶基因能夠表達產生人酪氨酸酶;大腸桿菌工程菌細胞存在動物胰島素基因,

動物胰島素基因能夠表達產生動物胰島素;兔成熟紅細胞中無細胞核,所以無兔血紅蛋白基因不能表達產生兔血

紅蛋白。此題為容易題,識記理解類。

(09上海理綜卷)20.科學家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胰島素基因與大腸桿菌的質粒DNA分子重組,并且在大腸

桿菌體內獲得成功表達。圖示a處為胰島素基因與大腸桿菌質粒DNA結合的位置,它

們彼此能結合的依據是C

人的

A.基因自由組合定律B.半保留復制原則DQ

C.基因分離定律D.堿基互補配對原則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重組質粒依據的是粘性末端的堿基互補配對原

則。

(09天津卷)8.(30分)水稻種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鐵、鈣等金屬離子或蛋白質結合排

出體外,是多種動物的抗營養(yǎng)因子,同時,排出的大量磷進入水體易引起水華。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還可以出現在下列分子或結構中(多選)。

A.核糖B.ATPC.核糖體D.核膜

(2)種植蘆葦能有效抑制水華的發(fā)生,表明蘆葦與引起水華的藻類關系是。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類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較高。下圖是從不同類型酵母菌的發(fā)酵液中提取植酸醐的工藝流程。

發(fā)酵液i產3上清液|—~』金流1

發(fā)酵液口產汩沉淀物性名頭)上清液凄惠》|植酸卸I

據圖回答:

①植酸酶(I/II)屬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I和n的肽鏈組成不同,其差異體現在__。

③提純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條件測定。右圖為測定結果。

圖中的自變量可為(答一種);

因變量可以通過測定來表示。

(5)為從根本上解決水稻中的高植酸問題,可將植酸酶基因導入水稻,培育低

自孌好

植酸轉基因水稻品

種。下圖是獲取植

酸酶基因的流程。

據圖回答:

①圖中基因組文庫(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庫。

②B過程需要的酶是;A、C過程中(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種探針篩選含目的基

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I和n除從構建的文庫中分離外,還可以分別利用圖中。和為模板直接進

行PCR擴增,該過程中所用酶的顯著特點是o

(6)已獲得的轉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圖為選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種的過程。圖中兩

對相對性形狀分別由兩對基因控制,并獨立遺傳。

p高植酸、抗病x因植酸、易感?。?/p>

.

Fi怖植酸、抗病

_________*_________

Fz低植酸、抗??;高植酸、易感病.….?|

采用上圖育種過程,需從代開始篩選,經篩選淘汰后,在選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純合體

所占的比例是選留植株多代自交,經篩選可獲得低植酸抗病性狀穩(wěn)定的品性。

答案:

(1)BCD

(2)競爭關系

(3)營養(yǎng)成分

(4)①I

②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

③溫度(或PH)單位時間內植酸的降解量(或植酸降解產物的生成量)

(5)①大于

②逆轉錄前可以

③DNAcDNA耐高溫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