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_第1頁
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_第2頁
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_第3頁
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_第4頁
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語文教案范文錦集8篇語文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駕馭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動聲色,而實際情感真摯,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駕馭本文對人物的刻畫方法:因小見大,通過詳細事例的具體描述再現人物全貌。

3.駕馭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性:待人寬、律己嚴,及體現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4.駕馭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的語文方面的兩項重要主見“寫話”和“簡潔”及其詳細內涵。

[考核要求]

1.領悟:行文平易、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領悟與簡潔應用:以小見大,通過詳細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寫人方法。

3.領悟:所記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典型事例。

4.領悟: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練習]

一、填空題

1.葉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紀聞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中行是當代知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順生論》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方面的兩個主要主見是_________、_________。

6.葉先生認為,“做”的意思是行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學而不厭,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見仁,_________。

9.《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選擇題

10.葉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發(fā)起組織者之一()

a.新月社b.未名社c.創(chuàng)建社d.文學探討會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張中行先生的作品()

a.《順生論》b.《倪煥之》c.《流年碎影》d.《佛教與中國文學》

12.《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舉“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說明葉圣陶先生()

a.寬厚b.禮讓c.律己嚴d.虛心

13.本文選自()a.《流年碎影》b.《順生論》c.《文言與白話》d.《談文論語集》

三、解詞題

14.高文典冊15.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16.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17.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8.皇天無親,惟德是輔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達而達人20.著作等身21足以沾溉后人的。22.努力爭取不愧于屋漏23.不即不離的文就會發(fā)榮滋長24.余然之

四、簡答題

25.本文是記人散文,為什么用許多篇幅記述葉圣陶先生語文方面的主見?

26.作者寫葉先生語文方面的主見,對刻畫葉先生的形象有何好處?

27.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試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29.葉先生寫話主見的內容是什么?

五、閱讀分析題

30.閱讀本文第五段(文革的大風景--越少了),回答下面的問題。

本段反映了葉先生什么品德?本段主要采納了什么描寫方法?本段在語言方面有何特點?

語文教案篇2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fā)愛好。

俺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有誰情愿來背一背你記住的古詩?有沒有李白寫的呢?(靜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fā)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詩還真多呀!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號稱詩仙現存詩900多首風格飄逸、豪放想像豐富、氣魄宏偉)

二、緊扣題眼,品詞析句。

師:李白五歲時就起先讀書習字,讀了許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xiāng)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今日,俺們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他暢游廬山后寫下的。

1、師范讀全詩。全班自由讀。

2、學習生字,分別是廬、瀑、爐。

3、全班齊讀這首詩。

師:讀題目,誰能用這個“望”字組詞?你覺得在這兒應當用哪個詞更精確些?說明題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師:俺們來看看廬山,看看廬山的瀑布。(看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師:這些都是靜止的圖片,現代科技的發(fā)展,讓俺們在課堂里了能領會到廬山和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請看光碟。

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特別宏偉壯美。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覆蓋,在陽光照射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催@就是聞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美麗……

看完后,請你來夸夸它。(觀看后指名回答)

師:對,夸得真好!俺們來看看李白是怎樣夸的?

4、指組讀第一句詩。讀注釋①和②。除了這兩個詞,詩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說整句詩的意思。讀。

5、總結學法:讀詩句、看注釋、說意思。

6、依據以上學法自學二、三、四句詩。

7、匯報自學狀況。

為什么要遙看?

“飛流”、“直下”說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師:學到這,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zhí)岢鰜?。(質疑解答)

師:現在誰來說說全詩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讀自悟,深化理解。

師:你覺得詩中哪些字用得妙?為什么?(生、掛、飛、落……)

師:輕聲背誦詩,想象自身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什么?背誦、留意重音,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指導默寫。

四、總結學法:(出示小黑板)

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1、讀詩題,介紹作者

2、讀詩句,理解詩意

3、再讀詩,體會感情

4、背誦默寫

五、支配作業(yè)。

板書設計: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駕馭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嚴凜凜、優(yōu)哉游哉、蒼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駕馭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終一頭戰(zhàn)象在死前的改變及它所做的事情。

3、接著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詳細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zhàn)象的友好、戰(zhàn)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zhàn)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深意重。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駕馭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意。

教學難點:

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zhàn)象以及戰(zhàn)象對戰(zhàn)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打算:

1、了解作者相關學問,寫作背景,對戰(zhàn)象有肯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能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復習導入,溝通對大象的了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fā)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摯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zhàn)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zhàn)象(板書:戰(zhàn)象),今日咱們一起相識一頭經驗過戰(zhàn)斗洗禮的最終一頭戰(zhàn)象(補充完課題:最終一頭戰(zhàn)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驗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如:為什么只有最終一頭戰(zhàn)象?最終一頭戰(zhàn)象怎么來的?最終一頭戰(zhàn)象怎么樣了?寫了最終一頭戰(zhàn)象的哪些事情?)孩子們剛才很會思索,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索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后解決簡潔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zhàn)象的那些事情。

依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zhàn)甲──重返舊地──自掘墳墓。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愛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嘎羧為什么不搬東西,成天優(yōu)哉游哉的?)

3、溝通自己喜愛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溝通感受特殊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探討解決,打算匯報自主合作。

四、作業(yè)設計

1、接著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23、最終一頭戰(zhàn)象

英雄垂老重披戰(zhàn)甲重返舊地自掘墳墓

其次課時

教學內容:

細致品讀,感悟戰(zhàn)象的情感。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依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問題,并一起解決了問題。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和善”“懷舊”“堅毅”“忠誠”“英勇”等,依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潔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文中哪些語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學生自由研讀,老師巡察,了解學習狀況,參加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溝通,匯報自己的學習狀況。

3、集體溝通

(1)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和善”?

生讀相應句子匯報

“其次天早晨,嘎羧突然非??簥^,兩只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寧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摯友。”

“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圍著村子走了三圈?!?/p>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視著清波蕩漾的江面?!薄八戎鴩W嘩流淌的江水──發(fā)出響徹云霄的吼叫?!?/p>

(2)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

“象鞍上留著彈孔,好像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p>

為什么戰(zhàn)象見到戰(zhàn)斗過的象鞍那么激烈?為什么戰(zhàn)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很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頸項上系了一條雪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p>

(3)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zhàn)象的“忠誠”?

生匯報“戰(zhàn)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4)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三、拓展延長,促升華

1、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真誠的贊頌吧。(學生練筆,集體溝通)

2、這篇課文與我們剛剛學習過的《老人與海鷗》一課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導學生從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和課文都有詳細的描寫兩方面進行比較,再次體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寫真實寫詳細的方法。

四、舉薦作品

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故事的文章還有許多,孩子們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義犬報仇》

五、作業(yè)設計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小練筆:嘎羧告辭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非常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最終一頭戰(zhàn)象

和善忠誠英勇堅毅

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學問與實力:相識8個字,會寫3個字。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

3、情感看法價值觀:酷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學重點:

識字

教學難點:

缶字旁,在詳細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學習第一段的三個生字

同學們,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里你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改變了嗎?對于北方來說,春天來得比較晚,進入四月,春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你們聽,(播放流水的聲音)看畫面(泉水從山上流下來),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文第一段,自由讀,貼誕生字:哦

股縫

1、讀準字音

2、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哦”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嗎?這個詞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該怎樣讀呢?個別讀。師生對讀。

怎樣記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體有關,“股”指的'是大腿,在這句話中指什么呢?讀一讀,用“一股”說話。指導書寫。

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縫,縫,就是物體間的空隙,誰還能用這個字組詞?貼卡片:石縫。

過渡語:泉水就是從巖石的裂縫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泉水》。齊讀課題。泉字大家已經相識了,怎樣寫呢?老師范寫。

二、初讀課文

畫誕生字

1、老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比照屏幕畫誕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狀況

(1)讀音節(jié),訂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節(jié)去掉,找摯友。

(3)齊讀生字

三、隨文識字

1、請大家借助小組內的生字卡片,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看哪個小組最會合作。

2、小組匯報生字

“塔”我們用三種方法記住了“塔”字,(換一換)(加一加)(想象記字),指導書寫??纯磮D片,發(fā)覺塔有什么特點了嗎?誰能用這個字組幾個詞?指導書寫。理解“水塔”的意思,“自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泉水從山上源源不斷的流淌下來,整個樣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見,泉水真的是許多許多。怎樣讀出泉水的多呢?指導讀文。

“罐”泉水許多許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著瓦罐來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圖片,怎樣記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知道缶是一種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帶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關。

泉水從山腰流向平地,他又望見了誰呢?指讀第三段。

出示“杜鵑花”的圖片,由鵑字的鳥字邊,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鵑鳥”的圖片。可見,鵑字也是形聲字。師生對讀第三段。

小組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誰,說了什么?

讓我們來聽聽畫眉鳥的叫聲吧?。úシ耪n件)學習“脆”字。在哪里見過這個字?還能用“嘹亮”說話嗎?

四、鞏固練習

1、這些字跑到別的地方,相識嗎?嬉戲,點擊花朵,讀出句子或詞語。

2、配樂讀全文

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用音序查字法;能嫻熟拼讀音節(jié),寫出相應的詞語。

2、能寫出“抓緊”“贊揚”的近義詞;能正確搭配詞語。

3、能背誦兩句格言,并知道他們的意思。

4、能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遙遙領先”和“得才兼?zhèn)洹钡囊馑肌?/p>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第一題

1、復習音序查字法。

2、學生獨立查字典。

3、同桌溝通、集體核對。

二、其次題(略)

三、第三題

1、理解“同意”的意思就是贊同別人的看法和看法。

2、看看“要求、學校、看法、主見”四個詞語是不是都是表示看法、看法的,從而解除“學?!币辉~。

3、用同樣的方法完成題目。

四、第四題

1、嘗試練習。用自己認為意思相同的詞,代替句中帶點的詞。

2、讀一讀句子。看意思是否有所改變。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第六題

1、分析兩句格言的異同。

2、前后兩部分的內容。前部分:生活常識打比方。后部分:要說明的道理。

3、說說兩句格言的意思,讀讀,背背。

三、第七題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獨立閱讀短文,完成文后的習題。

語文教案篇6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安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

2、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結構: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部分來寫文章。

3、重點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能讀懂些什么。

二、教學打算

1、生字、詞認讀幻燈片。

2、錢塘江潮的錄像片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看課題《觀潮》,你能想到什么問題。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觀潮的地點、時間、簡潔概括當時的情形)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已經學會了哪些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重點溝通的幾個字:

若為上下結構,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區(qū)分,嘣,蹦,繃,漰等;

震留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課文看看文中有沒有自己不理解的詞,提出來集體溝通。

4、用上課文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話。

(三)了解文章結構

再讀課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讀課文。集體評議哪種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幾種狀況:1、四人小組朗讀,每一個自然段,對此種讀法加以確定。

2、三個小組朗讀,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分工,對此方法要表揚,是正真的讀懂了課文。

老師點撥,這篇文章就是根據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時間依次寫的。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潮來前)

1、明確錢塘江大潮的時間是農歷八月十八;最佳的觀潮地點是在海寧市鹽官鎮(zhèn);這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2、潮來前的情形是怎樣的,作者從兩方面進行描寫。

一是四周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觀潮臺、遠處的小山(特點特別安靜);

二是當時的人們(人山人海、昂首、等著、盼著)

3、指導朗讀該段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課本以外有關于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3、復習學過的生字新詞

其次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其次、三自然段,體會錢塘江大潮來臨時的壯麗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該部分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一讀課文,初步感知

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其次、三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對錢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學生自由發(fā)揮,一個詞、一句話等等都可以)

(二)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1、聽到的:(研讀句子,同時落實感情朗讀)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似乎悶雷滾動。(分析:這是一個比方句,把潮水來時的聲音比作悶雷。請學生體會悶雷一詞,播放悶雷的聲音與潮水來時的聲音,之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說明潮水越來越近)

(3)人們的反應:人聲鼎沸、沸騰起來(反襯出潮來時的壯麗景象)

(4)那聲音猶如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動起來。(夸張的用法,的把潮水的聲音與山崩地裂時發(fā)出的聲音相比較,說明聲音之響,氣概之大,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動起來說明潮水給人們的一種沖擊力。)

2、看到的:(研讀句子,同時落實感情朗讀)

(1)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重點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與潮水來時的關系。明白白線指的就是潮水。)

(2)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漸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越來越近,越來越急,越來越高)

(3)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比方,把翻滾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墻)

(4)浪潮越來越近,如同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比方,給浪潮以特寫鏡頭,比作白色戰(zhàn)馬,這就是文章開頭所寫到的天下奇觀)

(三)三讀,看誰讀得好

感情朗讀,綻開各種形式的朗讀競賽。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其次、三自然段

2、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抓住表示時間的詞給課文分段。

2、觀賞錢塘江大潮的錄像片段,試著用自己的話描繪潮來時的壯麗景象,并與課文比一比,看誰寫得更好。

二、教學過程

(一)指導分段

1、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早上,午后一點左右,霎時)

2、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各段的也許意思。

(二)觀看錄像,進一步了解錢塘江大潮

1、觀看錄像,結合課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寫得好。

2、試著用自己的話給錄像配上解說詞

3、集體溝通,看誰的描述最精確,最能吸引人。

(三)作業(yè):

1、檢查課文背誦狀況

2、聽寫詞語

3、完成作業(yè)本相關作業(yè)

語文教案篇7

【課前透視】

本文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勘探隊員溝通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奇妙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學問寶庫。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融地質學問于課文之中,字里行間充溢兒童對大自然的新奇與酷愛。通過學習培育同學從小關注科學,探究自然的意識。

對小同學來講,這篇課文的內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教學中,老師應加強對同學朗讀課文的指導,特殊要指導同學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同學在對話中發(fā)覺,體會,在對話的朗讀中引發(fā)對自然科學學問發(fā)生深厚的愛好,發(fā)生探討、探究的愿望。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新奇與酷愛,培育從小關注科學、探究自然的愛好和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關地殼改變、化石等相關學問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依題激疑:你們讀過書嗎?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么樣嗎?(板題)課題中的“書”為什么加上引號?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老師出示化石標本或相關的圖片資料,啟發(fā):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們原委是怎樣得來的呢?今日俺給大家?guī)硪槐尽皶保纯催@本“書”是怎樣介紹的?。ò孱})

〖對話平臺

一、初讀

1、用自身喜愛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識字生字。

出示“俺會認”的內容,引導同學進行識字溝通,可以實行組內溝通的形式,說說自身已經認知了哪些字,是怎樣認知的?同時溝通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換偏旁、組詞語以及同學特性化的記字方法。同時把自身不懂的詞語作一標記與組內的同學進行溝通。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相互檢查識字狀況。分段合作讀文,相互檢查讀文狀況。老師巡察汲取反饋。

3、老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相機引導同學溝通識記重點字的方法。同時,老師強調重點字讀音、字形等相關內容。如:“冊”是平舌音;“質”讀第四聲;“巖”和“印”的聲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識字實力是培育是一個按部就班的過程,老師要有意識地去組織引導同學溝通識字閱歷,培育同學自主識字的實力。

二、寫字

1、出示“俺會寫”中的“巖、冊、寶、刨、痕、質”。

2、引導同學從筆劃、結構等方面視察這些字的特點。組織同學進行溝通,老師相機強調。

如:“厚”字上下都無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

3、“挑戰(zhàn)難點字”。啟發(fā)同學到板前書寫大家認為不好寫的字,師生評議。

4、同學臨寫,老師巡察指導,同桌相互評議。展示優(yōu)秀的作品。

視察、溝通是寫好字的一個重要前提,引導同學到板前范寫難點字,激發(fā)同學寫字的主動性,培育同學大膽嘗試,向困難挑戰(zhàn)的精神。相互溝通與評議,促進了同學觀賞水平的提高。

三、質疑

1、快速讀文,考慮: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或者提出問題考考大家?

2、組織溝通,解決疑難。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有效地發(fā)展同學的問題意識,培育讀書實力。解決同學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剛好地了解了同學對于課文內容的駕馭狀況。但要留意字詞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當場解決,其他涉及課文內容的問題,可以簡略處置,為下節(jié)課作打算。

其次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1、聽寫(指讀)詞語:

地質隊員勘探巖石波痕煤炭仔細

驚奇閃光透亮寶藏蹤跡創(chuàng)根問底

2、接讀課文,引導同學回顧課文,進一步檢查同學的讀文狀況。

二、研讀

針對上節(jié)課提出的問題,讓同學在讀中感悟,在溝通互動中有所得。

問題假設:

1、文題中的“書”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2、這本書里有什么?有字嗎?有圖畫嗎?

3、讀了這本書,俺們能知道什么?

4、這本書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同學實行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看看從讀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如:自由讀、小組溝通讀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進行溝通,相互補充,老師相機點撥。在溝通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同學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化理解。如:寶藏、刨根問底等。

閱讀是同學特性化行為,引導同學讀中考慮,讀中探究,讀中感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突出了同學的主體地位。

三、演讀

1、小組合作演讀課文。

角色選定。

熟讀對話。

分角色朗讀,熟識人物的語言特點。

創(chuàng)編動作。

2、朗讀展示,師生一起評議,加強對話的朗讀指導。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嗎?說說你的依據。你能揣測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學問的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

結合文章以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的特點,組織同學進行角色扮演,進而深化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心理,促進了同學閱讀實力的提高。同時通過“演、創(chuàng)、猜”活動,也培育了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理解實力。激發(fā)了同學們探究自然的愛好,發(fā)奮學習的熱忱。

四、寫字

1、出示“俺會寫”中的“埋、陸、鐵、底、趴”。組織同學視察其筆劃、結構等方面的特點。

2、老師范寫同學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留意的問題。

3、同學練寫,師生評議。

五、拓展

1、通過課外的閱讀和收集,你還知道其他相關的資料嗎?組織同學溝通展示。

2、支配課外收集活動,打算一次規(guī)模適當的的“自然界的奧妙”展。

課內外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同學愛好地培育和良好特性的發(fā)展。

【伴教錦囊】

〖詞語說明

勘探:查明礦藏分布狀況,測定礦床的位置、形態(tài)、大小以及地質構造等狀況。

寶藏:貯藏的珍寶或財寶,多指礦產。

刨根問底:追究事情的底細。

語文教案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相識八個生字,寫好說、話兩個漢字。

2、正確朗讀課文,學習背誦。

3、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感悟春天的漂亮。

課前打算: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自備田字格,嬉戲題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1.小摯友,你們喜愛春天嗎?板書春字,說說你望見這個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開花嬉戲,看誰說得多。

3.出示課文插圖,老師這兒也有一幅漂亮的圖畫,想看看嗎?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復蘇的情景)。

(二)初讀,了解短文

1.同學們,春天來了,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你們看這幅圖上的小摯友們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找尋春天;有的在唱歌。)

師總結:是的,他們唱呀跳呀,在歌頌春天,歌頌美妙的大自然,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課文第1課。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字詞卡片,反饋讀音。

(1)板書課題:1.柳樹了

(2)誰來讀課題,柳樹怎么啦?(醒)誰能從字卡中找到醒字貼上去?(補題后讓這位學生帶著大家再讀課題)

(3)除醒字外,你們還會認兒歌中的哪些漢字?下面老師考考大家,請看字卡。(老師出示字卡,請學生讀字并組詞)

3.分節(jié)讀文,了解內容。

(1)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樹說話,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