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閱讀強化訓練:《宋史•蘇轍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強化訓練:《宋史•蘇轍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強化訓練:《宋史•蘇轍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
高考文言文閱讀強化訓練:《宋史•蘇轍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文閱讀強化訓練:《宋史·蘇轍傳》(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蘇轍,字子由,年十九,與兄軾同登進士科,又同策制舉。仁宗春秋高,轍慮或倦于勤,因極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為切至。策入,轍自謂必見黜??脊偎抉R光第以三等,范鎮(zhèn)難之。考官胡宿以為不遜,請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入,而以直言棄之,天下其謂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軍事推官。王安石以執(zhí)政與陳升之領(lǐng)三司條例,命轍為之屬。安石出《青苗書》使轍熟議,轍盡言其弊。會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奏乞度僧牒數(shù)千為本錢,于陜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斂,與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陳升之止之,以為河南推官。宣仁后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設《詩》、《書新義》考試天下士,欲改科舉,別為新格。轍言:“進士來年秋試,日月無幾,而議不時決。詩賦雖小技,比次聲律,用功不淺。至于治經(jīng),誦讀講解,尤不輕易。要之,來年皆未可施行。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仍罷律義,令舉人知有定論,一意為學,以待選試,然后徐議元佑五年以后科舉格式,未為晚也?!惫饨圆荒軓?。自元祐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豐舊黨分布中外,多起邪說以搖撼在位,呂大防、劉摯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謂之“調(diào)停”。宣仁后疑不決,轍面斥其非,復上疏曰:“親君子,遠小人,則主尊國安;疏君子,任小人,則主憂國殆。且君子小人,勢同冰炭,同處必爭。一爭之后,小人必勝,君子必敗?!笔枞?,宣仁后命宰執(zhí)讀于簾前,曰:“轍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極中理?!敝T臣從而和之,“調(diào)停”之說遂已。

(節(jié)選自《宋史·蘇轍傳》)10.下列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B.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C.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D.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轍/以書抵安石/力陳其不可/安石怒將/加以罪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司,文中指唐、宋時戶部、度支、鹽鐵三個財政部門的統(tǒng)稱。至宋而專掌財賦,皆以重臣領(lǐng)之。B.漕司,亦稱"漕運司"。指管理催征稅賦﹑出納錢糧﹑辦理上供以及漕運等事的官署或官員。C.臨朝,古代中國在君主制時代由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tǒng)治者攝政稱制,稱為“臨朝”。D.秋試,又稱秋闈,是對科舉考試制度中會試的借代性叫法。因考期在秋季八月而得名。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轍富有才華,科考優(yōu)異。十九歲時,他就和兄長蘇軾一同考中進士科。在制舉的策論考試中受到考官司馬光的賞識。

B.蘇轍富有膽識,忠君直言。他在參加制舉的策論考試時,大膽議論宮禁朝廷之事,言辭激切。不因為可能被免黜而畏縮不言。C.蘇轍體恤士人,愛護人才。司馬光想要對科舉考試加以改革,蘇轍認為考試時間將近,建議來年的考試不做變動,后面再慢慢討論科舉的條例。D.蘇轍處事果斷,有政治主見。宣仁太后在是否任用元豐黨人的事情上猶豫不決。蘇轍堅決反對任用元豐舊黨。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仁宗春秋高,轍慮或倦于勤,因極言得失。(5分)譯文:(2)呂大防、劉摯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謂之“調(diào)?!?。(5分)譯文:【答案】(1)B。(2)D。(3)C。(4)①宋仁宗年歲已高,蘇轍想他或許會對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詳盡地論說為政的得失。②呂大防、劉摯很擔心這件事情,想逐漸推舉任用(他們),來平息(他們)先前的仇恨,稱之為“調(diào)?!??!窘馕觥浚?)“八使”作“之”的主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四方”作“之”的賓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C.“轍”作“以書抵”的主語,在其前斷開,排除D。譯文:王安石派八位官員到四方各地,尋求尚未收取的財利。朝廷內(nèi)外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說。蘇轍將書信送給王安石,竭力陳說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給他。故選:B。(2)D.“是對科舉考試制度中會試的借代性叫法”錯誤;鄉(xiāng)試在秋季舉行,叫做秋試。(3)C.“建議來年的考試不做變動”錯誤;原文“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仍罷的義”,意思是可見,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惟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可見還是改變了一部分考試規(guī)則。(4)①春秋,年歲。倦于勤,狀語后置。極言,詳盡地論說。譯文:宋仁宗年歲已高,蘇轍想他或許會對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詳盡地論說為政的得失。②患,意動用法或譯為“擔心”。稍,逐漸。夙,先前的,舊有的。譯文:呂大防、劉摯很擔心這件事情,想逐漸推舉任用(他們),來平息(他們)先前的仇恨,稱之為“調(diào)?!??!緟⒖甲g文】

蘇轍,字子由,十九歲時,和哥哥蘇軾一同考中進士科,又一同參加制舉的策論考試。宋仁宗年歲已高,蘇轍想他或許會對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詳盡地論說為政的得失,而對宮禁朝廷的事,論述得尤為激切。策論文章送達皇帝后,蘇轍自認為一定會被黜免??脊偎抉R光將他置于第三等,(注:制舉考試的合格者分為五等,因一、二等為虛設,所以三等為最高。)范鎮(zhèn)感到為難??脊俸拚J為對皇上不恭,要求黜落他。仁宗說:“本來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卻因直言而拋棄他,天下人會怎么說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軍事推官。當時王安石以宰相身份與陳升之管三司條例司,叫蘇轍入三司條例司作為屬員。王安石拿《青苗書》出來讓蘇轍仔細說說意見,蘇轍詳盡地說了它的不足之處。河北轉(zhuǎn)運判官王廣廉上奏請求發(fā)給幾千份度僧牒作為本錢,在陜西轉(zhuǎn)運司私自實行青苗法,春天發(fā)放秋天收還,和王安石意見相合,于是青苗法實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員到四方各地,尋求尚未收取的財利。朝廷內(nèi)外知道這些人一定會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說。蘇轍將書信送給王安石,竭力陳說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給他。陳升之勸阻,任為河南推官。宣仁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馬光因王安石私自設《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于是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說:“進士來年秋天考試,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沒有及時決定。詩賦雖然是小技,但要講究聲律,用的功夫不淺。至于治經(jīng)書,誦讀和講解,尤其不是輕易的事。總之,來年都還不能實行。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惟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舉的人知道有定論,一心一意做學問,以待選拔考試,然后慢慢地議論元祐五年以后科舉的條例,也不算晚?!彼抉R光都不聽。

從元佑初年開始,國家政治煥然一新,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五年了。人心已經(jīng)安定,只是元豐舊黨,分布在朝廷內(nèi)外,常常興起一些邪說來動搖皇上,呂大防、劉摯很擔心這件事情,想逐漸推舉任用(他們),來平息(他們)先前得仇恨,稱之為“調(diào)停”。宣仁皇后猶豫不決,蘇轍當面指出她的不對,又再次上疏說:“親近君子,疏遠小人,那么國君就尊貴,國家就安定;疏遠君子,親近小人,那么國君就會擔憂,國家就危險。況且,君子、小人在形勢上如同冰和炭,相處必然相爭。一爭之后,小人必勝,君子必敗。”奏疏送入宮中,宣仁皇后讓宰相在簾前讀(給她聽),(然后)說道:“蘇轍擔心我們君臣正邪兼容,他說的話很符合道理?!北姶蟪级柬槒牟⒎咸蟮脑?,“調(diào)?!钡闹鲝埥K于停止?!军c評】文言文翻譯記清兩原則,一是直譯為主,字字落實。所謂“直譯”就是字字落實,不可憑大意去翻譯。所謂“字字落實”,就是在翻譯時,要將文言語句中的每個字都落實到譯文中去,這是文言文翻譯的最基本的要求?!爸弊g為主”是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證達到“字字落實”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爸弊g為主”是說對于大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