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歐洲的宗教改革 專題5二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歐洲的宗教改革 專題5二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歐洲的宗教改革 專題5二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歐洲的宗教改革 專題5二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民版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歐洲的宗教改革 專題5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學習目標:1.知道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理解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2.簡述歐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分析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1.重點:理解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及歷史作用。2.難點:理解改革的必要性。教材整理1“奶牛”的憤怒1.背景:整個德國與天主教會的矛盾非常尖銳(1)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礙德國的發(fā)展,天主教會極力阻撓德國的統(tǒng)一。(2)主要原因:羅馬教廷大肆掠奪德國的財富,德國被稱為“教皇的奶?!?。(3)直接原因(導火線):羅馬教皇派特使到各地銷售贖罪券。2.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發(fā)表《九十五條論綱》,反對推銷贖罪券。3.內容思想核心:因信稱義①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會組織②《圣經》地位至高無上③否定了教皇和教會的特權地位建立廉儉教會①取消不必要的宗教節(jié)日,只保留洗禮和圣餐禮②撤銷多余的宗教職務,允許神職人員結婚③從事一切正當手藝和職業(yè)皆為善功④主張建立民族教會,提高世俗當局的權力4.影響(1)點燃了德國人民反對教會的烈焰。(2)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簽訂,確立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深度點撥]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實質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實質上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社會運動,為德意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解除了精神枷鎖。教材整理2日內瓦的“教皇”1.內容(1)理論:信奉“因信稱義”。(2)核心:提出先定論,為資產階級的剝削提供了理論辯護。(3)改組教會:建立民主教會和更加廉儉的教會。(4)國家體制:在日內瓦建立共和性質的神權國家。2.影響(1)卡爾文的思想被奉為新政權的指導思想,與之相左的思想都被嚴厲禁止。(2)卡爾文被稱為“新教的教皇”,日內瓦則成為“新教的羅馬”。(3)卡爾文教更好地適應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課中思考]閱讀教材P60“學習思考”,為什么說路德、卡爾文倡導的新教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提示】①馬丁·路德和卡爾文都信奉“因信稱義”,否定了教皇和教會作為上帝代言人的特殊地位。②主張建立廉儉和民主的教會都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教材整理3國王領導的英國宗教改革1.背景(1)新興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支持。(2)王權比較強大,但英國教會仍然從屬于羅馬教廷。2.內容(1)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2)成立專門機構,對現行教規(guī)進行審查。3.影響(1)英國民族教會產生。(2)改革很不徹底,天主教的基本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基本保持不變。(3)出現了激進的清教運動,清教徒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力量。[深度點撥]英國宗教改革的特點英國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國王為首的中央政府推動,自上而下進行,國王在改革中成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有權任免教職和決定教義。雖不再從屬于羅馬教廷,但改革沒有觸動天主教的教義和儀式,英國國教會成為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御用工具。教材整理4帶來民族獨立的尼德蘭宗教改革1.背景(1)經濟上:新航路開辟之后,尼德蘭地區(qū)工商業(yè)發(fā)展較快,較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2)思想上:卡爾文教在這里贏得眾多信徒。(3)政治上:統(tǒng)治尼德蘭的西班牙國王極端仇視新教,建立宗教裁判所,殘酷迫害所謂異端分子。2.性質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性質的宗教改革運動。3.概況(1)1566年4月,尼德蘭愛國貴族發(fā)動請愿活動,要求西班牙當局停止迫害新教徒,召開三級會議。(2)1566年8月,尼德蘭人民發(fā)動起義。(3)尼德蘭全境爆發(fā)了反對西班牙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4.影響(1)尼德蘭北部贏得了獨立,建立了荷蘭共和國,成為歐洲的經濟強國。(2)荷蘭海外貿易迅速增長,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教材整理5歐洲各國宗教改革的影響1.天主教會的改革(1)原因①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使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的社會政治地位受到嚴重威脅。②天主教會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嚴厲抨擊教會內部的腐敗,紛紛倡議實行改革。(2)內容①清除內部積弊,重新審定教義、教規(guī)。②繼續(xù)強化異端裁判所,加強思想控制。③網羅各種狂熱的信徒,組建反對新教改革的團體,如耶穌會。(3)作用:通過內部改革,羅馬天主教會暫時擺脫了困境。2.改革沖擊波(1)性質: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之后歐洲又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消極影響:帶有宗教的局限性,如宗教迫害、宗教紛爭不斷。(3)積極影響①思想上:否定了天主教權威,有助于人們的思想解放。②政治上:為尼德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卡爾文教在日內瓦的政治實踐提供了未來資產階級政權的雛形;促進歐洲民族國家的成長。③經濟上: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荷蘭、英國、法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起來。知識網絡史論要旨1.卡爾文和路德都主張“因信稱義”,不過卡爾文比路德更激進,其所解釋的“先定論”為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提供了理論依據。2.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開展的旨在挑戰(zhàn)教皇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體現了一定時期的思想狀況是一定時期社會存在的反映。3.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之后歐洲又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是對天主教權威的否定,有助于人們的思想解放。探究點歐洲宗教改革的特點和作用史料史料一英國和美國這股爭取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奮斗精神,是卡爾文主義孕育出的;而實踐這個精神,使它成為具體制度的,也多半是卡爾文主義者。卡爾文成為歷史上最英勇的法國胡格諾派、荷蘭乞丐派、英格蘭清教徒、蘇格蘭誓約派和美國新英格地區(qū)清教徒前輩移民之父,他們都以為為了良心自由的緣故可以犧牲世界上任何東西而聞名于世?!省ぱ鸥骱徒芾ぜ~康《如果沒有耶穌》解讀史料一中的首句是中心句,充分說明了卡爾文主義的影響。史料二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導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體系的大分化和大組合。雖然各地、各個宗教派別有所不同,但總的說來,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國讓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組織;有形的宗教儀式崇拜,讓位于無形的精神信仰崇拜?!x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史料二中的首句分析了宗教改革的影響;關鍵信息“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組織”“有形的宗教儀式崇拜,讓位于無形的精神信仰崇拜”則體現了宗教改革后宗教世界的特點?!臼妨蠎谩?1)概括指出史料一是如何評價卡爾文的?!咎崾尽空J為卡爾文孕育了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奮斗精神,并成為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和制度建設的理論基礎。(2)結合史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歐洲宗教世界呈現出哪些特點?【提示】出現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會組織和宗教儀式簡化;人們普遍接受“信仰得救”的主張?!臼氛撏卣埂孔诮谈母锏奶攸c和作用1.特點(1)歐洲宗教改革是一場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反封建統(tǒng)治和羅馬神權統(tǒng)治的政治運動。(2)改革是披著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異端”的形式,把斗爭矛頭指向天主教會,建立起適應本民族的宗教。2.作用(1)政治上: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tǒng)治,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fā)展。(2)經濟上:宗教改革運動中,資產階級獲得天主教會被剝奪的很大一部分財產,卡爾文派又為資產階級的經濟活動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這些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3)思想上①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②卡爾文派成為尼德蘭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為資產階級革命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職位都應該脫離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復地方主教的職權”;“應該規(guī)定,凡屬世俗的事都不應該送到羅馬判決,只應該由世俗當局處理”?!R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貴族公開書》(1520年)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貴族公開書》第一版印了4000冊,不到一周便銷售一空。這本書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死固埂蹲诮谈母铩凡牧先毒攀鍡l論綱》原本只是那個時代教會改革聲中的一聲……就像一個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劃著一根火柴本來是為了看清腳下的路,卻點燃了整片森林?!獎⑿吕稓W洲文藝復興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馬丁·路德的主張。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開書”銷量這么大?(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劃著一根火柴本來是為了看清腳下的路,卻點燃了整片森林”?推動“點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還有哪些?【規(guī)范解答】第(1)問,根據材料一可知,馬丁·路德主張各國教會脫離教皇的控制,建立民族教會。世俗政治與教會分離,司法獨立,不受教會干預。銷量大的原因主觀上是馬丁·路德的主張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愿望;客觀上是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第(2)問,《九十五條論綱》原本為反對教皇兜售贖罪券,但卻引發(fā)了歐洲的宗教改革,并演變?yōu)橐粓龇捶饨ǖ纳鐣芜\動。推動運動發(fā)展的力量不僅有國王、諸侯等世俗貴族,也有社會下層民眾,更有卡爾文等宗教人士?!敬鸢浮?1)主張:建立民族教會;司法權實行政教分離。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術的廣泛應用;文藝復興運動對人們思想的解放。(2)理解:馬丁·路德原本反對羅馬教會兜售贖罪券,結果引發(fā)了西歐宗教和世俗社會的改革。力量:國王、諸侯等;人民群眾;卡爾文等教會人士。1.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稱義”,主張只要直接閱讀《圣經》,有虔誠信仰,靈魂便可得救?!耙蛐欧Q義”的提出()A.加強了教皇的宗教權威B.鞏固了民眾的宗教信仰C.摧毀了教會的思想專制D.擴大了基督教會的影響【解析】“只要直接閱讀《圣經》,有虔誠信仰,靈魂便可得救”是對教皇統(tǒng)治宗教信仰方式的嚴厲打擊,故C項正確。中世紀只有教士才有閱讀《圣經》的權利,教皇以此來加強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顯然是打擊了教皇的宗教權威,故A項錯誤;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變了信仰的方式,不可能鞏固民眾的宗教信仰,故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及基督教會的信息,故D項錯誤?!敬鸢浮緾2.卡爾文曾說:“有兩種力量管理著人,其一主管他的靈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體和人生。同樣世上有兩種權力機構:國家與教會。二者不應混同……因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開的?!睘榇耍栁闹鲝?)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B.沒收教會的財產C.反對基督教的權威D.確定公民的等級【解析】卡爾文認為主管人的靈魂的應是教會,主管人肉體的應是國家。由此可推理,要真正實現對人的有效管理,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故選A項。B、D兩項與題干無關,排除;無論卡爾文教、路德教還是天主教,都屬于基督教,卡爾文只是反對羅馬教會,并不反對基督教,故C項錯誤?!敬鸢浮緼3.關于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fā)橫財。自此之后,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A.主張廢除教階制度與宗教儀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揚《圣經》至高無上D.挑戰(zhàn)教會權威【解析】題干材料認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會壟斷宗教信仰,具有絕對的權威。宗教改革后,人們繞開了教會直接與“上帝”對話,不再迷信傳統(tǒng)、陳規(guī),即挑戰(zhàn)以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敬鸢浮緿4.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這是因為改革()①打擊了各國的封建王權和割據勢力②沖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tǒng)治③剝奪了教會財產,這些財產很大一部分落到新興資產階級手里④否定教會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宗教改革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借助宗教外衣進行的一場反封建革命。政治上,它在加強各國王權的同時,也有利于資產階級的成長;經濟上,天主教會被剝奪的財產很大一部分落到新興資產階級手中,成為早期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思想上,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枷鎖,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敬鸢浮緽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他開始,基督教的信仰的根基開始回到圣經當中,不再是教會的公會議。他對“人如何得救”、“宗教權威性何在”……等幾個問題,給予了鼓舞人心的嶄新答案?!都o念馬丁·路德誕辰526周年》材料二自此以后,上帝又從壁壘森嚴的神龕之中回到了人們的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