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課程觀后感_第1頁
《馬原》課程觀后感_第2頁
《馬原》課程觀后感_第3頁
《馬原》課程觀后感_第4頁
《馬原》課程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實踐教學·觀后感讀書報告題目:蘇聯之死——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第31集影片有感小組代表人:鄧佳院系專業(yè)班級:水利建筑工程學院12級給水排水工程2班聯系電話導教師:龍群填表日期:2014.4.7《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組2014年2月20日填寫說明1.觀后感的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認真填寫。2.觀后感以3000——3500字為宜,觀點正確,段落分明,結構合理,內容充分。3.嚴禁抄襲,一經發(fā)現0分處理。4.按各指導教師規(guī)定時間和要求提交(提交電子版或紙制)。5.封皮為4號宋體;表格為5號宋體,表格控制在當頁。6.封皮填寫:小組成員不超過5人,小組代表人為1人,院系班級和聯系電話均為小組代表人資料。7.觀后感正文格式:題目(主和副標題40個漢字以內、4號宋體、加粗、劇中)摘要(200字左右、小4宋體、1.5倍行距)關鍵詞(3-6個、小4宋體,詞與詞之間用“;”)正文內容(3000-3500字、小4宋體、1.5倍行距)參考文獻(6個以內、5號宋體、1.5倍行距)觀后感題目蘇聯之死完成時間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7日小組成員院、系、班級學號姓名具體分工水建12給排2班2012510035鄧佳全部觀后感內容簡介(200字左右)本集影片主要介紹了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的過程與原因,由蘇共二十大入手,敘述了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三位蘇聯領導人的改革路線和一系列的調整措施。美蘇兩國之間的政治集團于歐洲展開全面對峙,歷史進入“冷戰(zhàn)時期”。在冷戰(zhàn)后期,東歐各國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內因上:在經濟方面,東歐襲用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在政治方面,東歐各國的執(zhí)政黨和政府因為缺乏監(jiān)督和選舉,貪污腐敗、踐踏法律和人權的行為層出不窮。在外因上:蘇聯在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推行的建設“民主社會主義”綱領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同時戈爾巴喬夫采取“辛納屈主義”減少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梢哉f,東歐劇變是東歐各國在冷戰(zhàn)期間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fā)。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行和平演變和民主化。觀后感自我評價100字左右看了影片后我將蘇聯的改革方向與中國所走的道路進行了深入對比,總結出中國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最正確的選擇。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只有正視,了解歷史,尊重歷史,從歷史中總結經驗,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師評語教師綜合評分題目10分結構30分總評分蘇聯之死——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第31集有感摘要:蘇聯在發(fā)展道路上可謂是一波三折,這條風雨之路也最終導致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軍事上的軍備競賽,經濟上的不平衡發(fā)展,政治上的思想混亂,與不同領導人的改革措施調整,讓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強國最終轟然倒塌。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曾走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然而中國走出了符合本國國情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鍵詞:風雨之路;中共二十大;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不平衡發(fā)展正文:本集影片名為《風雨之路》,從1956年2月24日的蘇共二十大會議開始講起,在大會正式會議結束之后,時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又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赫魯曉夫發(fā)表了一份震驚世界的報告,這就秘密報告。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批判個人迷信和斯大林,這也是蘇聯自斯大林時代之后的頭等大事,造成了極其重大的影響和后果。赫魯曉夫主要在報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錯誤:1、個人迷信。2、破壞法治,發(fā)動大清洗。3、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錯誤。4、在民族問題上的錯誤。5、在和南斯拉夫關系上的錯誤。6、在經濟政策方面的錯誤。7、實行個人獨裁。要理解這次報告的重要性,就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下“蘇聯模式”。所謂蘇聯模式,即指蘇聯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的制度、體制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的方針、政策。這個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時期,并不斷得到強化和固化,延續(xù)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于蘇聯模式的內涵,有各種各樣的概括??偲饋砜矗瑧瑑蓚€層面:一是社會基本制度的層面,一是具體體制、機制的層面。社會基本制度是一種社會制度區(qū)別于另一種社會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種社會制度內在所固有的質的規(guī)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領域。而具體體制、機制則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的具體實現形式,是為基本制度的完善與發(fā)展服務的。兩者之間既有區(qū)別也有聯系?;局贫染佑谥饕姆矫妫⒄紦鲗У匚?,而體制、機制與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處于從屬地位。從狀態(tài)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對穩(wěn)定的,而體制與機制則是靈活易變的,要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和更新。從社會基本制度的層面看,在經濟領域,蘇聯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這兩種形式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之在國民經濟中占統(tǒng)治地位,并在此基礎上實行了按勞分配原則;在政治領域,蘇聯確立并堅持蘇聯共產黨在蘇聯社會中的領導地位,形成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蘇維埃政權,對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實行廣泛的民主,依靠無產階級專政來保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蘇共堅持無產階級世界觀--馬克思列寧主義在蘇聯意識形態(tài)中的指導地位。可以說在這次會議上,赫魯曉夫從全盤否定了斯大林的政治理念,并且極力宣揚個人崇拜的危害性。這讓我不禁聯想起了上個世紀的中國,在一段時間內也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在中國國內對毛澤東的崇拜也幾乎狂熱。對比起來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毛澤東與斯大林一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為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兩人同為國家領導人。中國與蘇聯走的都是社會主義道路,造就了早期相同的國情。新中國早期也是沿著蘇聯的老路走。盲目的個人崇拜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中國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都與之有著深遠的聯系。不難看出,個人崇拜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和蘇聯的社會經濟正常發(fā)展。在進入和平時期后,蘇聯依照舊模式發(fā)展,不遵守客觀經濟規(guī)律,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高度中央集權,過分強調階級斗爭。這些問題也導致了蘇聯人民生活質量下降。所以赫魯曉夫在二十大會議上才會極力否定人民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并且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我覺得赫魯曉夫進行改革與調整是正確的,但不應該全盤否定。這就可以拿中國來作對比,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經濟停滯,百廢待興,大家都在討論姓資與姓社的問題。就在這關鍵的時候,鄧小平英明的提出“摸著石頭過河”,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創(chuàng)造性的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一方面我們并沒有否定毛澤東對于中國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發(fā)展由計劃經濟改為了市場經濟。這樣的舉措搞活了市場,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這次秘密會議上,赫魯曉夫強調說,不能把這次會議的內容傳出去。想必他也應該想到這次會議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會造成西方社會拿此來動搖自己的根基。但是,這次會議的全部內容被刊登在了紐約時報上,西方社會以此為基礎打起了宣傳戰(zhàn)。毛澤東曾指出這次會議是“揭了蓋子,也捅了簍子”。這就表明,毛澤東認為這次會議的起始點是好的,能夠總結出當前蘇聯所面對的社會矛盾,并尋求解決方法。但方式不對,給與了西方社會在輿論方面攻擊自己的武器。從結果上來看,消極的影響遠大于積極的影響,這使得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陷于被動。在這次會議之后,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陷入了政治危機。在此次危機之后,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均實行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改革。將國家發(fā)展逐步轉向經濟方面,實現市場自由化,農民承包制度,并調整對外政策。蘇聯也進行調整,但一些基本矛盾并未解決,輕工業(yè)與重工業(yè)比重嚴重失調,而且連年的蘇美軍備競賽使蘇聯承受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勃列日涅夫上臺后又發(fā)動了一系列軍事行動,使蘇聯的經濟發(fā)展更加受阻。最終導致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再度下降,日常生活用品無法保障。戈爾巴喬夫上臺后,又進行了經濟改革,但收效甚微,最終他決定將蘇聯的改革重心由經濟轉為政治,也因此他把蘇聯推向歧途。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導致了黨內思想混亂,也引起了社會動蕩。至此,我想起了上學期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老師給我們放的一段視頻。主講人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國祚教授,他說到,朝鮮是不改革,蘇聯是亂改革。而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看,改革必須按照自己國家的國情來實行。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教條主義。因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就算兩個國家的體制一樣,也不能實施相同的改革措施。而改革的實行,也必須遵循客觀規(guī)律,由淺入深,先試驗后推廣,一蹴而就是不現實的。要做到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適合自己的國情才是上策。由此可看出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非常正確的。波蘭:圓桌會議和團結工會上臺,匈牙利:多黨制帶來的急劇變化,民主德國:柏林墻的倒塌和統(tǒng)一浪潮的興起,保加利亞:從日夫科夫辭職到社會黨大選獲勝,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平反前后,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政權的崩潰。東歐各國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逐漸發(fā)生了改變。正是因為“新思維”的內部原因,和西方社會“和平演變”的措施,最終導致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蘇聯的解體,為從波蘭開始的東歐劇變大潮畫上了句號。蘇聯解體后,世界上只剩下美國這一唯一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對各個前加盟共和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以俄羅斯為例,1985年蘇聯官方比價為1美元約合0.87盧布,然而至解體后的1992年7月1日,官方匯率已成為1美元換125.26盧布,而1993年5月31日的匯率已達到1美元換1012盧布。俄羅斯政府進行的盧布改值仍然不能阻擋匯率貶值的浪潮,到2000年1月1日時,1美元已可兌換28.5新盧布,即28500舊盧布。許多俄羅斯老百姓畢生積蓄化為泡影,只得蜂擁銀行搶兌外幣?!の幕婵沼捎谥肮伯a主義的教育突然抽去,而傳統(tǒng)的俄羅斯東正教又不能迅速填補空白,使得原蘇聯這一代青年形成思想真空。俄羅斯青年中甚至產生了新納粹主義團體“光頭黨”。對于中國而言,蘇聯的解體和前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的沒落,這一活生生的事實和當中的經驗教訓,給中國共產黨就如何建設黨、如何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如何保持先進性等方面,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從外部環(huán)境而言,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的崩潰,使中國第一次面臨沒有直接軍事威脅的安全環(huán)境,中國的北部、西北部安全環(huán)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我們可以總結出,以前的蘇聯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