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5716-1997《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堿斑色牢度》是一項國家標準,用于評估紡織品在特定條件下對堿性物質的抵抗能力。根據該標準,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定紡織品顏色在受到堿性溶液作用后是否會發(fā)生變化以及變化的程度。

試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準備試樣和對照樣品;其次,將一定量的堿性溶液滴加到試樣上,并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讓其作用;之后,清洗并干燥處理過的試樣;最后,通過比較處理前后試樣的顏色差異來評價其耐堿斑色牢度。評價依據是顏色變化的程度,通常使用灰卡進行評級。

對于不同類型的紡織品,可能需要調整具體的測試條件(如堿液濃度、作用時間等),以確保結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此外,標準還提供了詳細的儀器設備要求、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以指導實驗室正確執(zhí)行試驗程序。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5716-2013
  • 1997-06-09 頒布
  • 1997-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5716-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堿斑色牢度_第1頁
GB/T 5716-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堿斑色牢度_第2頁
GB/T 5716-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堿斑色牢度_第3頁
GB/T 5716-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堿斑色牢度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5716-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堿斑色牢度-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T5716-1997eqvIso105-E06:1589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堿斑色牢度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ColourfastnesstoSpotting:Alkali1997-06-09發(fā)布1997-12-01實施家技術監(jiān)督局國發(fā)布

GB/T5716-1997本標準是根據IS0)105-E06:1989《紡織品色牢度試驗第E06部分:耐斑滴色年度:堿》對GB5716-85進行修訂的,修訂后的文本等效于ISO105-E06:1989。根據(B/T1.1規(guī)定,修改了封面及題頭編寫格式,采用了ISO前言,增加了前言,取消了附加說明,將其內容井入前言中本標準對GB5716-85修改了如下內容:1.試驗用水改為三級水。2.長度單位改為mm。3.試駿報告要求內容按ISO增加對使用標準編號說明.試樣規(guī)格說明、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代替GB5716-85.本標準由中國紡織總會提出。本標準由中國紡織總會標準化研究所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紡織總會標準化研究所、上海紡織標準計量研究所、上海毛麻紡織科學技術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陸文寶、析敏、鄭志俊、齊亞民、徐介壽本標準于1985年首次發(fā)布。本標準委托中國紡織總會標準化研究所負責解釋

GB/T5716-1997ISO前IS(國際標準化組織)為各國標準組織的國際聯盟(ISO成員)。國際標準的準備工作通常由IS()技術委員會完成。各成員對技術委員會已建立的項目感興趣,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官方與非官方的國際組織,與ISO)取得聯系,亦可參與工作。ISO在電工技術標準化的一切事項中均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取得緊密聯系。技術委員會采納的國際標準草案向成員傳遞投票.75%以上贊成方作為國際標準發(fā)布。國際標準IS()105-E06是由ISO)/TC38紡織品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本第3版對第2版作了技術修改,取消和代替了第2版(ISO105-EO6:1987)。ISC)105發(fā)行了13個“都分"。每部分由一個字母代表(如:A部分),出版年份在1978和1985年間。每部分包括一系列的"篇”,用相應字母及二位數字代表(如"AO1篇")。這些篇現稱“部分",以單行本出版,但保留了原來的字母和數字,在IS()105-A01中有完整目錄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紡織品色牢度試驗GB/T5716-1997eqvIsO105-E06:1989耐堿斑色牢度代替GB5716-85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Colourfastnesstospotting:Alkali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一種方法以測定各類紡織品的顏色耐稀堿溶液的能力、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B250—1995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idtlS()105-A02:1993)GB/T6151—1997紡織品色華度試驗試驗通則(eqvISO105-A01:1994)3原理將數滴碳酸鈉溶液滴在試樣上,用玻璃棒輕擦表面,使之充分滲透。用變色灰卡評定試樣的變色。設備和試劑4.1吸管或滴管4.22圓頭玻璃棒。43!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符合于GB250.4.4酸鈉溶液,每升水(按4.5)含無水碳酸鈉100g-4.5三級水(按GB/T6151-1997,8.1)5試樣5.1如樣品是織物,取40mm×100mm試樣一塊。5.2如樣品是紗線,將它編成織物,取40mm×100mm的試樣一塊,或制成平行長度為100mm,直徑約5mm的紗線束,近兩端扎緊。5.3如樣品為散纖維,取足夠量,梳壓成40mm×100mm的薄層。6操作程序6.1在室溫下,將規(guī)定的碳酸鈉溶液滴在試樣上,用玻璃棒輕輕摩擦試樣表面,使之滲入,形成直徑約20mm的堿斑。對拒水織物,溶液用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