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章外匯與匯率制度第五篇國際金融與經濟均衡第二十章外匯與匯率制度第一節(jié)外匯與匯率第二節(jié)匯率的決定及影響因素第三節(jié)匯率制度;教學目的和要求本篇主要研究關于貨幣國際間流通的基本理論,即外匯與匯率理論。這一理論主要由幾方面的內容構成:重點掌握外匯的概念和種類;重點掌握外匯匯率的概念、標價方法和種類;掌握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了解我國外匯管理體制、匯率制度;第一節(jié)外匯與匯率第五篇國際金融與經濟均衡假設目前:美元與人民幣的比價為100美元:622.30人民幣;與日元的比價為1美元:80.23日元.確定這個比價的根據是什么?為什么它們之間的比價不斷地變動?在講敘這些根本理論問題之前,首先應掌握外匯與匯率的基本概念。一、外匯(ForeignExchange)(一)外匯的概念:外匯有動態(tài)、靜態(tài)之分。動態(tài)的外匯概念:是指把一國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國的貨幣,借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經營活動,通稱為國際匯兌。靜態(tài)的外匯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靜態(tài)外匯:它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于進行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按這一概念,只有外幣資金以及以外幣表示的銀行匯票、支票、銀行存款等才屬于外匯,而以外幣表示的有價證券由于不能直接用于國際間的支付,故不屬于外匯。人們通常使用的外匯概念就是指這一狹義概念。
廣義的靜態(tài)外匯概念:通常用于國家的管理法令之中,它是指一切用外幣表示的資產。我國于2008年8月修訂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條對外匯的范圍作了這樣的規(guī)定:“本條例所稱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廣義的靜態(tài)外匯內容構成,(一)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二)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四)特別提款權;(五)其他外匯資產。在國際金融學術領域,通常使用的“外匯”是靜態(tài)意義的概念,此時在把握外匯這一概念時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國際性:即外匯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國外資產,用本國貨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是不能視為外匯的。第二,可償性:即外匯必須是在國外能得到補償的債權,而空頭支票和拒付的匯票是不能視為外匯的。第三,可兌換性:即外匯必須是能兌換為其它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而不可兌換貨幣表示的支付手段是不能視為外匯的。外匯的種類1、根據可否自由兌換來區(qū)分,外匯有自由外匯和記帳外匯兩類。自由外匯(FreeConvertib1eExchange):指不需要貨幣發(fā)行國當局批準,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可以向第三者辦理支付的外國貨幣及其支付手段。記帳外匯(ExchangeofAccount)是自由外匯的對稱。這種外匯是指未經貨幣發(fā)行國批準,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者對第三者進行支付的外匯。記帳外匯只能根據兩國政府間的清算協(xié)定,在雙方銀行開立專門帳戶記載使用。2、根據外匯收支來區(qū)分,外匯有經常項目外匯收支和資本、金融項目外匯收支兩類。外匯收支有經常項目收支、資本與金融項目外匯收支。經常項目外匯:包括貨物和服務貿易外匯、收益和經常轉移外匯。資本與金融項目外匯:有資本項目外匯、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貿易信貸和各種國際信貸的外匯等。外匯的作用1、外匯可促進國際貿易的發(fā)展,擴大國際經濟合作。用外匯清償國際間的債權債務,可節(jié)省運送現金的費用、避免風險、縮短支付時間、加速資金周轉、并能擴大資金融通的范圍,因而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fā)展;由于世界各國的貨幣制度不同,各國家的貨幣不能在對方國內流通,除非用黃金清償國際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同國家的購買力不能轉移,而使用代表外匯的各種信用工具,就可能使不同國家間的貨幣購買力得以實現,從而擴大了商品流通的范圍與速度,促進了國際經濟合作。2、調節(jié)各國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所造成的資金供求不平衡。利用外匯這種支付手段,通過辦理國際長短期信貸,促進投資活動與資本移動,從而就可以調節(jié)由于各國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所造成的資金供求不平衡。
3、外匯多少可衡量一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一般說來,一國外匯收入持續(xù)減少,將使該國國際收支壓力加大,幣值降低,匯率下降,這表明該國的對外經濟地位將會削弱。相反,一國外匯收入的增加,對增加外匯儲備,調節(jié)國際收支,提高幣值,穩(wěn)定匯率,增強對外經濟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匯多少可衡量一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二、匯率及其標示方法匯率(ExchangeRate)又稱匯價、外匯牌價或外匯行市;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即用一國貨幣所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兌換比率。換言之,匯率就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相互兌換的比率,它反映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即外匯買賣的價格。外匯標價方法與商品不同,商品的標價以貨幣來表示;外匯標價將A國貨幣看成商品,用B國的貨幣來表示,有兩種基本標價方法。(一)直接標價直接標價(DirectQuotation)又稱歐式標價法或應付標價(GivingQuotation),是指一國以整數單位(如1、100、1萬等)的外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若干單位本幣的標價。以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外幣數額固定,并以本幣的數額增減變化來反映匯率的升降。例我國外匯市場:1美元=6.95元人民幣,100美元=695元人民幣;外幣為固定數額,當匯率上升,本幣則貶值,匯率下降本幣則升值。序號幣種名稱升降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最高價最低價1澳大利亞元/港幣
8.04128.05328.04728.04268.01222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
1.03901.04201.04051.04031.03673澳大利亞元/美元
1.03671.03971.03821.03691.03304澳大利亞元/日元
83.120083.420083.270083.150082.81005澳大利亞元/瑞士法郎
0.97950.98250.98100.97960.97696澳大利亞元/新加坡元
1.26821.27121.26971.26871.2644發(fā)布日期:2012年11月15日交易幣交易幣單位基本幣中間價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港幣100人民幣80.2980.4580.1379.57澳大利亞元100人民幣646.13648.71643.55623.19美元100人民幣622.30623.54621.06616.08歐元100人民幣792.75795.92789.58764.61加拿大元100人民幣620.93623.41618.45598.89英鎊100人民幣986.41990.36982.46951.39日元100人民幣7.75747.78847.72647.4820新加坡元100人民幣508.83510.87506.79490.77瑞士法郎100人民幣658.45661.08655.82635.08交易幣交易幣單位基本幣中間價賣出價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港幣100人民幣89.7289.9089.5488.91澳大利亞元100人民幣657.44660.07654.81634.10美元100人民幣699.70701.10698.30692.70歐元100人民幣1081.671086.001077.341043.27
以1993年我國人民幣匯率為例,它的貶值或下浮可以用這佯一組數字來說明(在直接標價法下):下述例子顯示,人民幣匯率是固定了外幣(美元)的單位數量(1美元),以人民幣單位數量的變動來表示外幣(美元)的價格。當人民幣從5月7日的6元增加到6月6日的6.6元時,稱美元升值(上浮),人民幣貶值(下浮)。匯率上升,本幣則貶值5月7日5月21日6月6日1美元=6元人民幣1美元=6.5元人民幣1美元=6.6元人民幣(二)間接標價間接標價(IndirectQuotation)又稱也稱美式標價法或應收標價(ReceivingQuotation),是指一國以整數單位的本國貨幣(如1、100、1萬等)為標準,折算為若干數額的外國貨幣的標價法。以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本幣數額固定,并以外幣的數額增減變化來反映匯率的升降。例倫敦外匯市場:1英鎊=1.156美元;我國外匯市場:100元人民幣=14.39美元;本國貨幣是固定數額,當匯率上升,本幣則升值,當匯率下降,本幣則貶值。如果單位本幣折算的外幣數量增加,說明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幣值增加或外幣幣值下降。反之,則本幣幣值下降或外幣幣值增加。3、美元標價法(U.S.DollarQuotation)以一定單位的美元為標準,折算成一定數額的各國貨幣的方法。例外匯市場:1美元=111.07日元;1美元=0.9735加拿大元;1美元=1.1175瑞士法郎;1美元=7.7842港元當匯率上升,美元則升值美元標價法14美元/港幣
7.74817.75417.75117.74817.747415美元/加拿大元
1.00071.00371.00221.00281.000416美元/日元
80.060080.360080.210080.130079.980017美元/瑞士法郎
0.94340.94640.94490.94490.942818美元/新加坡元
1.22151.22451.22301.22251.2206序號幣種名稱升降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最高價最低價匯率的分類1、按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分為買入匯率、賣出匯率、中間匯率、現鈔匯率買入匯率(買入價):指銀行從同業(yè)或客戶那里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賣出匯率(賣出價):指銀行從同業(yè)或客戶那里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額一般為1‰—5‰。中間匯率(中間價):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例:紐約市場1美元=1.2210-1.2220瑞士法郎,在中間價為1.2215現鈔匯率: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幣現鈔或賣出外幣現鈔時使用的匯率。外匯市場采用雙向報價方式:在直接標價法下,較低價為買入價,較高價為賣出價例:1美元7.3542元--7.4434元銀行從客戶手中買入價7.3542元,銀行賣給客戶價為7.4434元
外匯市場采用雙向報價方式:在間接標價法下,較低價為賣出價,較高價為買入價例:紐約市場1美元=1.2210-1.2220瑞士法郎,銀行賣出1.2210瑞士法郎收進1美元,銀行買入1.2220瑞士法郎付出1美元外匯市場采用雙向報價方式:在直接標價法下,較低價為買入價,較高價為賣出價例:1美元6.30元—6.32元銀行從客戶手中買入價6.30元,銀行賣給客戶價為6.32元
外匯市場采用雙向報價方式:在間接標價法下,較低價為賣出價,較高價為買入價例:市場價格1元人民幣=0.1587-0.1582美元,銀行賣出0.1587美元收進1元人民幣,銀行買入0.1582美元付出1元人民幣按外匯交易中支付方式: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票匯匯率電匯匯率:外匯買賣時以電匯方式支付所使用的匯率;電匯方式銀行以電報、電傳等方式通知國外分支行付款,占款短匯率較高。信匯匯率:銀行用信函方式通知給付外匯匯率。信匯方式銀行以信函方式通知國外分支行付款,占款長匯率較電匯低。票匯匯率:銀行買賣外匯票據時所采用的匯率。匯票由人攜帶或郵寄,時間長于電匯,匯率較電匯低。按外匯買賣交割期限:分為即期匯率、遠期匯率即期匯率: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xié)議后在兩個營業(yè)日內辦理交割時所采用的匯率。又稱現匯價或現匯匯率遠期匯率: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xié)議后,約定在將來某一時間進行實際交割時所采用的匯率。期匯價或期匯匯率、預約匯率按匯率的計算方式不同:分為基礎匯率、套算匯率基礎匯率:是一國所制定的本國貨幣與基準貨幣(一般指關鍵貨幣)之間的匯率。許多國家將本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定為基礎匯率套算匯率(交叉匯率):在各國基礎匯率之上換算出來的各種貨幣之間的匯率;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匯率(交叉匯率)計算中間匯率計算:已知1美元=6.997元,1美元=0.64695歐元;計算1單位歐幣:1歐元=6.997/0.64695=10.815元計算1單位人民幣:1元=0.64695/6.997=0.09246歐元交叉相除法:已知1美元=1.5715/1.5725馬克,1美元=140.50/140.60日元,求馬克兌日元銀行收進馬克賣出日元(收進馬克以低價,賣出日元以高價)1馬克=140.5/1.5725=89.35日元;銀行收進日元賣出馬克(收進日元以低價,賣出歐元以高價)1馬克=140.6/1.5715=89.47日元;收進日元以低價89.47日元換1馬克,賣出日元以高價89.35換回1馬克。同邊相乘法:已知1美元=1.5715/1.5725馬克,1英鎊=1.632/1.633美元,求英鎊兌馬克銀行收進英鎊賣出馬克1英鎊=1.5715*1.632=2.5647馬克銀行收進馬克賣出英鎊1英鎊=1.5725*1.633=2.5679馬克銀行收進英鎊以低價2.5647馬克銀行賣出英鎊以高價2.5679馬克按國際匯率制度:分為固定匯率、浮動匯率、釘住匯率、聯(lián)系匯率固定匯率:兩國貨幣比價基本固定,只允許在規(guī)定的幅度內波動。超過當局干預匯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浮動匯率:政府對匯率不固定,不規(guī)定下上波動的幅度,受外匯供求關系的影響而產生的外匯匯率。大多數國家采用有管理浮動匯率盯住匯率:一國貨幣與某種外幣保持基本固定比價關系。1997年1美元=25泰銖聯(lián)系匯率:是一種特殊的釘住匯率,政府規(guī)定官方匯率,使市場匯率接近官方匯率如$1=7.8港元,政府向發(fā)行銀行發(fā)負債證明,發(fā)行銀行向政府上繳美元發(fā)行港幣,銀行可向發(fā)行銀行按此匯率換取美元或美元換港幣。6.按外匯管制程度不同:分為官方匯率、市場匯率官方匯率:是一國貨幣當局人為某種目的而規(guī)定并維持的匯率,又稱法定匯率。市場匯率:在自由外匯市場上,受外匯供求關系的影響而產生的外匯匯率。7.按外匯交易的起訖時間:開盤匯率:指外匯市場上每日開市后某種貨幣首次成交所報出的匯率。收盤匯率:指外匯市場上每日即將結束時某種貨幣最后一筆成交所報出的匯率。實際匯率和有效匯率實際匯率(RealExchangeRate)和有效匯率(EffectiveExchangeRate)是國際金融研究和決策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實際匯率便是名義匯率與這些補貼和稅收的之和或之差,用公式表示:實際匯率=名義匯率+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有效匯率是指某種加權平均匯率。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期公布17個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若干種有效匯率指數。從70年代末起,人們開始使用有效匯率來觀察某種貨幣的總體波動幅度及其在國際經貿和金融領域中的總體地位。第二節(jié)匯率的決定及影響因素第五篇國際金融與經濟均衡一、國際金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基礎金幣本位制度亦稱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黃金為貨幣制度的基礎,黃金直接參與流通的貨幣制度。在金幣本位制度下,黃金可自由鑄造;自由流通;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國境,可進行國際間結算。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充當世界貨幣。在金幣本位制度下,鑄幣平價是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鑄幣平價:兩種貨幣的含金量的對比。鑄幣平價:兩種貨幣的含金量的對比。在金幣本位制下,兩國的貨幣單位可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兩者之間的比價。例:1925-1931年,英國規(guī)定1英鎊的含金量為7.32238克純金,美國規(guī)定1美元的含金量為1.50463克純金。英鎊對美元的鑄幣平價=7.32238/1.50463=4.8665說明1英鎊的含金量是1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其含金量不變,則法定匯率不變。*在國際金本位制度,尤其是金幣本位制度下,各國均規(guī)定了每一單位貨幣所包含的黃金重量與成色,即含金量。這樣,兩國貨幣間的價值就可以用共同的尺度,即各自含金量的多寡來進行比較。金本位條件下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稱為鑄幣平價(MintPar)。鑄幣平價是決定兩種貨幣匯率的基礎。在金幣本位制下,貨幣的市場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上的貨幣供求變化來調節(jié),但匯率總是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并且受黃金輸送點的制約,最高不超過黃金輸出點,最低不低于黃金輸入點。黃金輸出點=鑄幣平價+1個單位的黃金運費當外匯匯率過高,購買外匯支付貨款的成本高于購買黃金+運費的時,就會有黃金輸出點。黃金輸入點=鑄幣平價-1個單位的黃金運費當外匯匯率下降,購買外匯支付貨款的成本低于購買黃金-運費的時,就會有黃金輸入點。例:美國向英國進口商品,鑄幣平價為1英鎊=4.8665美元,價值1英鎊的黃金從美國輸送到英國所需的運費為0.03美元(包括包裝費、運費、保險費、運送期的利息等各項費用)黃金輸出點為4.8965;當1英鎊=4.99美元時,美進口商愿意支付黃金;美國黃金流出。黃金輸入點為4.8365,當1英鎊=4.83美元時,美出口商愿意收取英鎊購買黃金運回美國,黃金流入美國,美國黃金流入點4.8365>4.86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在這兩種貨幣制度下,貨幣匯率由紙幣所代表的金量之比決定,稱為法定平價。法定平價也是金平價的一種表現形式。政府參照金本位制時規(guī)定的貨幣的含金量,用法令規(guī)定紙幣的含金量,又稱紙幣的金平價。紙幣不能同黃金自由兌換。各國的紙幣金平價是決定各國貨幣匯率的基礎。兩國紙幣金平價的比率是兩國貨幣的法定平價。如1946年12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美元和英鎊的紙幣金平價是:1美元的含金量=0.888672克1英鎊的含金量=3.58134克美元對英鎊的法定平價=3.58134/0.888671=4.03實際匯率因供求關系圍繞法定平價上下波動。但匯率浮動的幅度則由政府來規(guī)定和維護。政府通過設立外匯平準基金來維護匯率的穩(wěn)定。當外匯匯率上升,便出售外匯;當外匯匯率下降,便買進外匯,以此使匯率的波動局限在允許的幅度內。在這個時期允許的幅度一般在+1%到+2.25%二、紙幣流通制度下的匯率決定理論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以及1929一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期間,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籌集資金以應付戰(zhàn)爭和刺激經濟,大量發(fā)行紙幣,導致紙幣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價無法維持,金匯兌本位制在幾經反復后終于瓦解,各國普遍實行紙幣本位制度。紙幣是價值的符號,在金本位制度下,因黃金不足紙幣代替金幣流通。在與黃金脫鉤了的紙幣本位制度下,紙幣不再代表或代替金幣流通,相應地,金平價(鑄幣平價和法定平價)也不再成為決定匯率的基礎。(一)國際借貸論英國喬治.葛遜于1861在其《外匯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國際借貸論(TheoryofInternationalIndebtedness)。他認為:外匯匯率由外匯的供求關系決定,而外匯的供求又是由國際借貸引起的。商品的進出口、債券的買賣、利潤與捐贈支付、旅游支出和資本交易等都會引起借貸關系。在國際借貸關系中,只有已經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即流動借貸,才會影響外匯的供求關系。未進入支付階段的借貸即固定借貸,不會影響。他認為流動債權和流動債務實際上是國際收支,所以該理論又稱國際收支論。當一國的流動債權(外匯收入)>流動債務(外匯支出)時,外匯供給>外匯需求,因而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升值當一國的流動債權(外匯收入)<流動債務(外匯支出)時,外匯供給<外匯需求,因而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當一國的流動債權(外匯收入)=流動債務(外匯支出)時,外匯供給=外匯需求,因而外匯匯率處于均衡。該理論說明了匯率短期變動的原因,沒有解釋均衡時匯率為何處于這一點位,更未揭示長期匯率的決定因素。(二)匯兌心理論法國阿夫達里昂在其1927年《貨幣、價格與外匯》書中提出了匯兌心理論(PsychologicalTheoryofExchange)該理論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除了需要購買外國商品之外,還有滿足支付、投資、外匯投機、資本外逃等需要,這種外國貨幣所帶來的效用構成了其價值基礎。因此,外國貨幣的價值決定于外匯供求雙方對外幣所作的主觀評價,即外幣價值的高低是以人們主觀評價中邊際效用的大小為轉移。該理論認為:市場上的外匯匯率取決于外匯的邊際效用與邊際成本之比。在一定匯率水平下,如果人們認為外匯提供的邊際效用大于邊際成本,就會大量買入外匯,導致匯率上升,直至邊際效用等于邊際成本;反之邊際效用小于邊際成本會拋出外匯,導致匯率下降。人們對外匯的效用和成本的主觀評價會隨各種情況發(fā)生變化,因此匯率也會相應變動。(三)購買力平價論瑞典古斯塔夫.卡塞爾在其1922年《1914年以后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提出購買力平價論(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3P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需要外國貨幣,是因為它在外國有購買力,兩種貨幣的匯率主要由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即購買力平價決定。貨幣購買力是價格水平的倒數。上述公式是以兩國在某一時點上的價格水平,即貨幣的購買力水平比計算的,又稱為絕對購買力平價。例:假定一組商品,在英國購買時需要1英鎊,在美國購買時需要10美元,兩國的購買力平價為10:1,則匯率為1英鎊=10美元由于難以找到適用于兩個國家的代表性商品,可用相對購買力平價。相對購買力平價是兩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的比率。例:美國的物價指數為120,英國的物價指數為110,以美元表示的英鎊的基期匯率是1英鎊=2美元,則當期匯率=2×120/110=2.1818該理論是建立在“一價定律(LOOP)”基礎上。一價定律:在同一個市場上,由于自由競爭的結果,同一種商品只能有一個價格。上述假設并不存在,因有些物品如旅游資源等非貿易品,勞動力在國際間不能自由轉移;再基期匯率難以確定;忽視了資本項目的影響。(四)資產市場論資產市場論(AssetMarketThrory)又稱資產選擇論,認為:外匯不僅是貨幣,而是一種金融資產,人們需要外匯不僅是為了購買外國商品和服務,還可以從事金融投資。由于利率、國際收支、通脹和經濟增長等各種因素的變化,不同的金融資產的風險和收益會發(fā)生變化,資產持有人會相應調整自己的資產組合,直至各種資產的預期邊際收益率相等為止。資產組合的調整會導致匯率的變動。預期收益率(包括匯率)或相對風險的變動是匯率變動的根本原因。(五)貨幣論貨幣學派強調貨幣市場在匯率決定中的作用,認為匯率是兩國貨幣的相對價格,而不是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匯率由貨幣市場的貨幣存量決定。當貨幣存量>貨幣需求時,價格上升,匯率下跌。當貨幣需求>貨幣存量時,價格下跌,匯率上升。當兩國的貨幣存量和貨幣需求都發(fā)生變化時,則比較其增減速度。例如當貨幣需求不變時,貨幣存量增長較快的貨幣匯率會下跌。三、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一)利率利率作為使用資金的代價或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也會影響到匯率水平。當利率較高時,使用本國貨幣資金成本上升,在外匯市場上本國貨幣的供應相對減少,因投資減少存款增加;當利率較高時,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吸收外資流入,使外匯市場上外國貨幣的供應相對增加。這樣,從兩個方面,利率的上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二)國際收支國際收支,非嚴格他說,是指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所發(fā)生的收入和支出。順差:當一國的國際收入大于支出時。表現在外匯市場上,可以說是外匯(幣)的供應大于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逆差:當一國的國際收入小于支出時。表現在外匯市場上,可以說是外匯(幣)的供應小于需求,因而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外國貨幣匯率上升。國際收支狀況并非一定會影響到匯率。主要要看國際收支順(逆)差的性質。短期的、臨時性的、小規(guī)模的國際收支差額,可以輕易地被國際資金的流動、相對利率和通貨膨脹率、政府在外匯市場上的干預和其他等等因素所抵消。長期的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一般必定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的下降。(三)價格水平一國價格水平的上升,會削弱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出口不利;但對進口有利,造成進口增加,使得國際收支出現逆差,逆差會造成對外國貨幣的需求增加,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價格水平的變動須通過國際收支影響外匯供求進而對匯率產生長期的影響,價格水平成為影響匯率變動趨勢的因素。(三)價格水平一國價格水平的上升,會削弱該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出口不利;但對進口有利,造成進口增加,使得國際收支出現逆差,逆差會造成對外國貨幣的需求增加,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價格水平的變動須通過國際收支影響外匯供求進而對匯率產生長期的影響,價格水平成為影響匯率變動趨勢的因素。(四)經濟政策及央行干預無論是在固定匯率制下,還是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各國貨幣當局或為保持匯率穩(wěn)定,或有意識地操縱匯率的變動以服務于某種經濟政策目的,都會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干預,買賣外匯,這種通過干預直接影響外匯市場供求的情況,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匯率的長期走勢,但對匯率的短期走向會有一定的影響。*(五)、通貨膨脹率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決定兩國貨幣匯率的基礎是貨幣的購買力。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貨幣的購買力就會下降。因此兩國通貨膨脹率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匯率發(fā)生變動。一般說來,甲國的通貨膨脹率若超過乙國的通貨膨脹率,則甲國貨幣的匯率就要下跌;反之,甲國貨幣的匯率就要上升。通貨膨脹率對匯率的影響,現在越來越不是直接地、明顯地表現出來的,而是通過間接的渠道長期地表現出來的。*(六)、總需求與總供給總需求與總供給增長中的結構不一致和數量不一致,也會影響匯率。1、總需求中對進口的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中出口供給的增長,本國貨幣匯率將下降。2、總需求的整體增長快于總供給的整體增長,滿足不了的那部分總需求將轉向國外,引起進口增長,從而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降。當總需求的增長從整體上快于總供給的增加時,還會導致貨幣的超額發(fā)行和赤字的增加,從而間接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降。因此,簡單他說,當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時,本國貨幣匯率一般呈下降趨勢。*(七)、市場預期市場預期因素是影響國際間資本流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短期性資金(所謂游資)達到了十分龐大的數字。這些巨額資金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受著預期因素的支配。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就到處流竄,這就常常給外匯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預期因素是短期內影響匯率變動的最主要因素。*(八)、新聞效應新聞效應是與心理預期相聯(lián)系的一個因素,其影響會立即反映在即期匯率的變化上。所謂“新聞”,實際上是指那些來被預期到的新信息,眾所周知,匯率變化中的相當部分內容是不確定的,其運行是沿著由新事件和新信息所形成的無法預測的路徑進行的。例如,1982年美國總統(tǒng)里根遇刺的突發(fā)事件,使外匯市場上對當時政府采取的反通脹的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持續(xù)性與成功可能性產生懷疑,從而導致美元匯率下跌。*(九)、財政赤字—一般財政赤字匯率自動下浮
政府的財政赤字常常用作匯率預測的變化指標。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其貨幣匯率將會下降,因為龐大的財政赤字意味著政府支出過度,從而導致通貨膨脹率的加劇和經常項目收支的惡化,于是匯率自動下浮。但這一結果也不是十分確定的,因為龐大的財政赤字將促使利率上升,而較高的利率又會吸引資金流入,使貨幣趨向堅挺。*(十)、外匯儲備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可以表明一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的能力,所以它對穩(wěn)定匯率有一定的作用。當然,外匯干預只能在短期內對匯率產生有限的影響,它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決定匯率的基本因素。*(十一)、經濟增長率實際經濟增長率同未來的匯率變動有著更為復雜的關系。主要有兩種情形:如果一國的出口保持不變,經濟增長加速,國內需求水平提高,將增加該國的進口從而導致經常項目逆差。如果一國經濟是以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是為了生產更多的出口貨,在這種情形下,經濟增長率的提高,可以使出口的增長彌補進口的增加。一般說,高增長率會引起更多的進口,從而造成本國貨幣匯率下降的壓力。但是經濟增長率的變化也反映一國經濟實力的變化,經濟增長快、經濟實力強的國家可以加強外匯市場上對其貨幣的信心,因而貨幣匯率也有上升的可能。實際上,由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周期變動的同周期性,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是在各國同時發(fā)生的,對匯率不會產生多大影響,只有各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同,才會影響對外貿易和外匯市場交易活動。(十二)、外匯投機活動當投機者預測某種貨幣匯價將要上升,即在市場上買進該種外匯,等到匯價真的上升后,即在市場上賣出;當預測到某種貨幣匯價將要下跌,即在市場上賣出該種外匯,等到真的下跌后,即在市場上買進,從中獲取投機利益。投機者為了從匯率的漲跌中獲得利潤,往往制造假象,對匯率變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匯率變動因素分析應注意的問題(一)、前述因素對匯率的影響不是絕對的孤立的。它們本身可能反方向地交叉起來對匯率發(fā)生影響,加之匯率變動還受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分析匯率變動的任務困難化和復雜化。上述因素對匯率的實際影響,只有在假定“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才能顯示出來。(二)、從根本上講,勞動生產率才是決定本國貨幣對外價值的基礎。勞動生產率的相對快速增長,使單位貨幣包含的價值相對增加,從而使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相應上升,不過,勞動生產率對貨幣匯率的影響是緩慢而長期的,它不易被馬上察覺出來。第三節(jié)匯率制度第五篇國際金融與經濟均衡一、固定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度(FixedExchangeRateSystem)是以某些相對穩(wěn)定的標準或尺度,如貨幣的含金量作為依據,以確定匯率水平的一種制度。(一)布雷頓森林體系概述1944年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lián)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決定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國際貨幣體系,尤其是穩(wěn)定的匯率制度,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這一制度或體系后來就稱作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基本內容與會各國確認1934年1月美國規(guī)定的1美元含純金0.888671克的含金量,即35美元1盎司的黃金官價。美國則承諾美元對黃金的可兌性,即參與這一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的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各國可為本國貨幣也規(guī)定一個含金量,這一含金量與美元的含金量之比稱作黃金平價,用作與美元的匯率基準。各國也可不規(guī)定本國貨幣的含金量,而只規(guī)定與美元的比價,稱作中心匯率。同時還規(guī)定,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黃金平價或中心匯率上下各l%的幅度內波動,各國的中央銀行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保持外匯行市的穩(wěn)定,使它不至偏離規(guī)定的波動幅度。(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該體系在建立之初就已經具有重大的內在缺陷。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特里芬在的1960年《黃金和美元危機》指出:由于美元成為各國貨幣釘住的對象,美元衍生為具有干預貨幣、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功能的國際貨幣。為滿足世界經濟對國際貨幣(美元)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美國就必須通過國際收支逆差不斷對外輸出美元,隨著美元的大量外流,美國的黃金儲備量不足以滿足美元的兌付需求,一旦各國發(fā)現美元不能全部兌換黃金,就會不愿意接受美元,美元末日來臨。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美國若大量對外輸出美元,則會導致美元自身的危機,若限制輸出美元,國際貨幣體系就會面臨國際貨幣的數量短缺。此內在缺陷稱作“特里芬難題”。1971年8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付,失去黃金支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于解體。二、浮動匯率制度(一)匯率浮動的方式1.自由浮動和管理浮動自由浮動(FreeFloat):又稱不干預浮動,指貨幣當局對匯率上下浮動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完全聽任外匯市場供求變化,自由漲落。管理浮動(ManagedFloat):又稱干預浮動,指貨幣當局采取各種方式干預外匯市場,使匯率水平與當局的目標保持一致。各國普遍實行的浮動匯率制度都屬于管理浮動。(一)匯率浮動的方式2.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和聯(lián)合浮動單獨浮動(SingleFloat):指一國貨幣的匯率不與其他國家貨幣發(fā)生固定聯(lián)系,其匯率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而自動調整。釘住浮動(PeggedFloat):(1)釘住單一貨幣:將本國貨幣釘住某一發(fā)達國貨幣,稱作為“貨幣錨”,使本國貨幣與貨幣錨保持穩(wěn)定的匯率,其他國家的貨幣的匯率則隨貨幣錨浮動。(2)釘住一籃子貨幣:選擇若干種與本國經濟關系密切和對外支付最多的貨幣,以加權平均的方法組成一個貨幣籃,或直接以特別提款權或歐洲貨幣單位作為貨幣籃,使本國貨幣與貨幣籃外匯的匯率保持穩(wěn)定的匯率,其他國家的貨幣的匯率則隨貨幣籃浮動。聯(lián)合浮動(JointFloat):多國組成聯(lián)合經濟體,在經濟體區(qū)內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規(guī)定一個比值和上下波動幅度,對區(qū)外國家貨幣的匯率采取聯(lián)合浮動。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曾實行聯(lián)合浮動。(二)浮動匯率制度的利弊1.浮動匯率制度的有利方面(1)有助于發(fā)揮匯率對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在出現逆差或順差時,匯率可自動調節(jié)。(2)防止國際游資的沖擊,減少國際儲備需求。在浮動匯率制下,當受沖擊時軟貨幣匯率會及時下跌,硬貨幣匯率會上升。在固定匯率制,政府為維持穩(wěn)定匯率,要保持一定的國際儲備。(3)內外均衡易于協(xié)調。國際收支可由匯率來調節(jié)。當匯率急劇下跌,可抑制外匯流入,反之匯率上升可抑制外匯流出。(二)浮動匯率制度的利弊2.浮動匯率制度的弊端(1)不利于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fā)展。經常波動,使國際貿易和投資成本收益有不確定性。(2)助長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投機活動。匯率波動的頻率和幅度的加大為日常投機提供了機會。(3)可能引發(fā)競相貶值。一國可通過本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會引起其他國家競相貶值。(4)誘發(fā)通貨膨脹。本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引起國外商品價格上揚,帶動本國商品價格上漲。(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金融市場行業(yè)金融體系改革與風險防范研究報告
- 2025年數字化營銷行業(yè)發(fā)展策略與趨勢研究報告
- 2025年數字化營銷行業(yè)發(fā)展路徑及趨勢研究報告
- 2025年數字貨幣行業(yè)加密數字貨幣投資趨勢研究報告
- 2025年區(qū)塊鏈技術在金融業(yè)的應用市場報告
- 2025年時尚產業(yè)數字化趨勢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25年人工智能客戶服務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市場應用案例研究報告
- 湖北課件音頻配音公司
- 湖北知識付費培訓課件
- 2025年金昌事業(yè)單位真題
- 2025年“10.13建隊日”分批入隊活動總結:強國復興有我爭當新時代好少年
- 2024年服裝時裝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施工三方協(xié)議7篇
- 2025年數字娛樂行業(yè)數字化娛樂內容與虛擬現實體驗研究報告
- 法學專業(yè)考試題型及答案
- 2.1流水地貌課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 外科學考試大綱
- 使用吹風機勞動課件
- 2024版2025秋貴州黔教版綜合實踐活動二年級上冊全冊教案教學設計
- 3D打印簡介課件
- 2025年貴州省貴陽市輔警考試題庫(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