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 配套練習-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1頁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 配套練習-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2頁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 配套練習-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3頁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 配套練習-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一輪復習配套練習(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編號: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三單元檢測配套練習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試卷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22頁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三單元(9-12課)檢測配套練習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北宋歐陽修評論當時的社會狀況說:“財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驕于內,制度不可為萬世法而日益叢雜,一切茍且,不異五代之時?!痹斐蛇@種社會狀況的根源是北宋(

)A.積貧積弱的局面 B.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C.王安石改革的弊端 D.少數(shù)民族政權對北宋的威脅2.北宋設置了許多路級機構,主要有轉運司、安撫司、提舉常平司和提點刑獄司等。四司中的轉運司又稱“漕司”,主管一路的財政;安撫司又稱“帥司”,主管一路的軍政,除安撫司外,其余統(tǒng)稱“監(jiān)司”。此外,各司都有一個職能,即分別監(jiān)察本路官員,又彼此監(jiān)督,互不統(tǒng)攝。這說明宋初體制的特點是()A.分化事權,加強集權 B.強干弱枝,專制頂峰C.設置禁軍,效率提升 D.吸取教訓,重文輕武3.宋代以來,歷代王朝的官修史書基本上都認為王安石變法亂祖宗法度,“禍國殃民”,最終導致北宋亡國,并把王安石的諸項新法稱作聚斂之術,“聚斂害民”,還把王安石的理財思想斥為“剝民興利”。這些觀點均(

)A.忽視了北宋的統(tǒng)治危機 B.背離了求變求新的歷史傳統(tǒng)C.沒有全面評價變法影響 D.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立場之上4.蘇洵描述:“吾宋制治,有縣令,有郡守,有轉運使,以大系小,絲牽繩聯(lián),總合于上。雖其地在萬里外,方數(shù)千里,擁兵百萬,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間,三尺豎子馳傳捧詔,召而歸之京師,則解印趨走,惟恐不及?!痹摬牧希?/p>

)A.反映宋代地方機構臃腫官員冗濫 B.反映宋代解除了節(jié)度使的統(tǒng)兵權C.說明宋代地方機構之間相互牽制 D.說明宋初措施在維護統(tǒng)治穩(wěn)定方面效果顯著5.宋朝時期皇帝經常性舉辦的曲宴是君臣同樂的重要場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籠絡”之功用。據史料記載,宋太祖年間:“宴宰臣……節(jié)度使、防御使、團練使、刺史、統(tǒng)軍、侍衛(wèi)諸軍將校及外國使于廣政殿”,到了真宗時期,宴請之臣多為宰執(zhí)、宗親等官員。這一轉變反映出宋代(

)A.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動 B.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善C.政治變革的基本方向 D.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6.元朝時期,漢族官僚精熟蒙古語,取蒙古名字等蒙古化傾向已成為常見之事。蒙古語的語法、詞法滲入漢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元代白話”文體。漢語文對蒙古貴族的影響并不突出,宮廷中主要使用蒙語。大多數(shù)皇帝雖有一定程度的漢語水平,但仍不能完全脫離翻譯。這種現(xiàn)象說明元代(

)A.游牧生活影響深遠 B.民族分化現(xiàn)象嚴重C.皇權專制得到加強 D.統(tǒng)治者漢化程度低7.元初,關于如何修撰遼、金、宋三史出現(xiàn)了兩種主張:一種以宋為正統(tǒng);另一種以北宋為宋史,南宋為南宋史,遼、金為北史。統(tǒng)治者最終確定了“三國各與正統(tǒng),各系其年號”的修史方案。這一方案(

)A.摒棄了王朝正統(tǒng)觀念 B.利于中華民族整體意識發(fā)展C.體現(xiàn)了因俗而治理念 D.推動邊疆管理與內地一體化8.遼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jié)等居住之所。這樣的都城布局體現(xiàn)了(

)A.因俗而治的統(tǒng)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 D.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9.元代,行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行省轄區(qū)內宣慰司、路府州縣、漢軍萬戶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遷調、考課等管理。行省官朝覲述職和不定期遷調,朝廷遣官鉤考、巡察等,或經常舉行,或成為定制。該設置有利于(

)A.實現(xiàn)對少數(shù)民族的直接管理 B.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C.基本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D.完善了因俗而治的政策10.元宣政院“秩從一品,掌釋教僧徒及吐藩之境而隸治之。”它具有薦舉官員,增減改易在藏族地區(qū)的行政機構,管理驛站,審理藏族地區(qū)的重大案件,負責該地區(qū)的軍事行動,負責佛教事務等職能。這些職能的行使顯示出,元代(

)A.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再度統(tǒng)一 B.對不同民族實行差別對待C.政教分離局面得以初步實現(xiàn) D.邊疆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11.宋朝的瓷器溫潤如玉,沒有任何花紋;而元青花瓷造型大氣磅礴,帶有伊斯蘭風情的纏枝紋裝飾,繁復滿密的構圖,崇藍尚白的色彩,豐富多樣的植物題材,無始無終的‘S’形骨骼,優(yōu)游不迫的線條。元瓷器的變化(

)A.與民族融合平等共存的歷史休戚相關 B.使繪畫成為瓷器裝飾的主要手法之一C.是深受外國文化影響的特殊藝術產物 D.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粉彩瓷器的發(fā)展源頭12.如表所示為宋神宗元豐元年礦產品稅課情況。由此可知,當時采冶業(yè)(

)項目總收入北方坑冶收入及所占百分數(shù)南方坑冶收入及所占百分數(shù)金10710(兩)969690.510249.5銀215385(兩)3508716.318029883.7銅14605969(斤)154110.11459055899.9鐵5501097(斤)529913496.32018633.7A.技術實現(xiàn)了較大突破 B.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C.布局及發(fā)展的不平衡 D.扶植了貴金屬行業(yè)的發(fā)展13.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李存勖令:“都市嚴備盜火,止絕夜行?!北彼纬?,“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三日,詔開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更以來,不得禁止”。由此可知宋代(

)A.開始突破市的時間限制 B.城市治安得到明顯改善C.開啟市發(fā)展的法制進程 D.松弛禁令推動商業(yè)發(fā)展14.與唐代相比,兩宋對外貿易發(fā)展迅速,貿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廣大區(qū)域,且不再是零星點狀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多層次結構;貿易范圍也遠超唐代,遠至紅海沿岸及非洲東海岸。材料說明(

)A.宋代貿易發(fā)展與經濟重心轉移相適應 B.宋代政府較唐代更加重視海外貿易C.宋代海外貿易在國家經濟中居于主導 D.海外貿易稅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財源15.唐宋時期,言利的思想主張日益抬頭,一批思想家對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進行了猛烈的批判。這一時期,社會價值取向從注重形式轉向注重實效和注重功利,整個社會煥發(fā)出一種新的精神生活面貌。這反映出該歷史時期(

)A.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綱常已被完全拋棄 B.平民文化和市井文化的發(fā)展和興盛C.商品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導致財富力量崛起 D.商品經濟發(fā)展導致價值觀念發(fā)生變化16.元代初年,“初制國字”,引來大量的儒生關注,“人知國字之足以進身而競習之”,一時“近風化自北而南,新學尚之”。如張士杰“習其書又精其言”;許師義“尤精于國字與言”。這種現(xiàn)象(

)A.推動了政治統(tǒng)一 B.維護了漢語純潔C.有利于民族融合 D.造成了逐利之風17.宋代儒學家興起一股研究《易經》熱,北宋時期的周敦頤專門寫有《太極圖說》主題,程頤和朱熹都專門為《周易》作注。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A.使儒學成為官方正統(tǒng)思想 B.反映佛教與儒家有相通之處C.促進了儒學的哲學思辨化 D.導致宋代儒學地位受到沖擊18.朱弁《曲洧舊聞》稱:“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于是化身千萬,廣泛傳播,擴大了作家在文壇的影響力,提高了作品的聲譽與地位,造就了士林之閱讀期待。這可用于說明宋代(

)A.雕版印刷促進文化繁榮 B.詞的創(chuàng)作滿足了社會文化需求C.豪放詞成為文學的主流 D.活字印刷術提高了印刷業(yè)效率19.程顥、程頤在義利之辯方面提出“凡順理無害處便是利,君子未嘗不欲利?!薄叭藷o利,直是生不得,安得無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較論,但不至妨義耳?!倍痰纳鲜鏊枷耄?/p>

)A.適應了社會發(fā)展需要 B.否定了傳統(tǒng)儒家思想C.批評了人的自然欲望 D.代表工商業(yè)者的利益20.《宋史》中描寫的楊業(yè)一再表示:“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元雜劇中楊六郎更是唱到:“似這等盡忠的和那報國的是從天命,博一個青史內去標名?!睋丝芍髡咚茉斓臈罴覍⑿蜗螅?/p>

)A.展現(xiàn)了南宋遺民的民族氣節(jié) B.迎合了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C.凸顯了士人群體的憂患意識 D.彰顯了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規(guī)范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晝夜時間分配在早期中國是一個有關“秩序”的事情?!叭粘龆?,日入而息”“明而動,晦而休”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狀態(tài)。在人們的觀念中,夜不僅是惡人犯案的時間也是傷風敗俗的機會。為防止盜賊,中國古代一直都有“夜禁”的傳統(tǒng),《唐律疏議》和《宋刑統(tǒng)》中多有“諸犯夜者,笞二十”等夜間行為規(guī)定。宋代以后,人們對于時間分配的習慣逐漸淡化,官府的“夜禁”也成為一紙空文。南宋杭州的夜市三四更閉,五更又起,元代的大都熱鬧非凡。明清之際,江南不夜城越來越多,夜間活動也越來越頻繁。——摘編自葛兆光《古代中國關于白天與夜晚觀念的思想史分析》材料二

夜生活是近代歐洲城市的伴生物。16、17世紀,化妝舞會、跳舞等娛樂活動成為貴族生活的一部分,那時,宵禁還在,大多數(shù)市民還沒有介入夜生活。18世紀,餐廳、咖啡館、小酒館生意興隆;娛樂,賭博、跳舞等活動布滿城市的大街小巷。到19世紀,英國依然引領世界潮流。19世紀60年代,英國出臺了一個“許可法”,規(guī)定供應酒水的娛樂場所午夜前必須關門,后來又延至0:30分。到19世紀末,夜生活已在歐洲社會逐漸流行起來。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勞動時間的延長,更是為夜生活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18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開始贊美黃昏,在詩人眼中,“傍晚”成為了一段美妙的時光?!幾杂峤饒颉顿Y本擴張與近代歐洲的黑夜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晝夜秩序的變化,并分析變化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歐洲夜生活的特點,并說明夜生活豐富的影響。三、論述題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是中世紀的結束,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從政治上來說,是貴族政治廢弛,君主獨裁政治興起……——[日]內藤湖南《概括性的唐宋時代觀》,1910材料二

內藤湖南套用歐洲歷史分期法,將中國歷史劃分為“上古(上世)”“中古(中世)”“近古(近世)”……“唐宋變革論”以胡漢對立視角割裂中國歷史……“宋代近世說”實質上是企圖為日本“溫情”入侵中國張目。——李華瑞《走出“唐宋變革論”》,2021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唐宋變革論”,自行擬定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闡述充分,論據準確,邏輯清晰)答案第=page33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44頁,共=sectionpages22頁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三單元檢測配套練習參考答案:1.B【詳解】材料“財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驕于內”體現(xiàn)的是宋朝時期出現(xiàn)的積貧積弱的現(xiàn)象,這種社會狀況出現(xiàn)的根源是北宋初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B項正確;積貧積弱是材料反映的現(xiàn)象,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北宋出現(xiàn)積貧積弱的局面是王安石變法的背景,排除C項;D項不是出現(xiàn)積貧積弱局面的根源,排除D項。故選B項。2.A【詳解】據材料“各司都有一個職能,即分別監(jiān)察本路官員,又彼此監(jiān)督,互不統(tǒng)攝”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實行地方分權,而且各部門分工明確,相互監(jiān)督和制約,這體現(xiàn)了事權分化的特點,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A項正確;據所學可知,北宋通過兵權錢三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收到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是在雍正皇帝設置軍機處之時,排除B項;北宋的確將地方精兵收入中央組成禁兵,但軍政分離、冗官冗兵影響效率的提高,排除C項;據材料可知,材料主要說的是北宋的地方分權問題,沒有涉及到“重文輕武”,排除D項。故選A項。3.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觀點都夸大了王安石變法的不利影響,沒有客觀公正地評價王安石變法,C項正確;材料中的觀點貶低了王安石變法,但不能就此認為其忽視了北宋的統(tǒng)治危機,排除A項;材料強調王安石變法中的變革,并未背離求變求新的歷史傳統(tǒng),排除B項;材料中觀點無法說明期其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立場之上,排除D項。故選C項。4.D【詳解】根據材料“……以大系小,絲牽繩聯(lián),總合于上。雖其地在萬里外,方數(shù)千里,擁兵百萬,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間,三尺豎子馳傳捧詔,召而歸之京師,則解印趨走,惟恐不及”,可知,蘇洵描述了宋代中央能有效統(tǒng)領地方,表明宋制有利于防范內部動亂,維護統(tǒng)治穩(wěn)定,進而說明宋初措施在維護統(tǒng)治穩(wěn)定方面效果顯著,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地方不敢對抗中央,未體現(xiàn)宋代地方機構臃腫官員冗濫,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節(jié)度使的統(tǒng)兵權問題,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沒有反映地方機構之間相互牽制,排除C項。故選D項。5.C【詳解】從“宴宰臣……節(jié)度使、防御使、團練使、刺史、統(tǒng)軍、侍衛(wèi)諸軍將校及外國使于廣政殿”到“宴請之臣多為宰執(zhí)、宗親等官員”可得出這是要架空節(jié)度使等地方武將的權力,從而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權,反映出政治變革的基本方向,C項一紫砂鍋;材料沒有體現(xiàn)社會結構的變化,排除A項;材料與科舉并沒有關系,排除B項;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間的矛盾,排除D項。故選C項。6.D【詳解】根據材料“漢語文對蒙古貴族的影響并不突出,宮廷中主要使用蒙語。大多數(shù)皇帝雖有一定程度的漢語水平,但仍不能完全脫離翻譯?!保梢缘贸鲈ɑ实墼趦鹊拿晒刨F族接受漢族文明比較緩慢,元代統(tǒng)治者漢化程度比較低,D項正確;材料現(xiàn)象與游牧生活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漢族官僚精熟蒙古語,取蒙古名字等蒙古化傾向已成為常見之事。蒙古語的語法、詞法滲入漢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元代白話’文體?!辈荒苷f明民族分化現(xiàn)象嚴重,排除B項;“漢語文對蒙古貴族的影響并不突出”“宮廷中主要使用蒙語”等現(xiàn)象不能反映出皇權的加強,排除C項。故選D項。7.B【詳解】根據材料“統(tǒng)治者最終確定了‘三國各與正統(tǒng),各系其年號’的修史方案”并結合所學可知,元朝結束了多民族政權并立局面,形成了空前統(tǒng)一,為確立元朝正統(tǒng)地位,按“三國各與正統(tǒng)”的方案編修了遼、宋、金三史,這有利于中華民族整體意識發(fā)展,B項正確;根據材料可知,這一方案延續(xù)了王朝正統(tǒng)觀念,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各政權的治理措施,不能體現(xiàn)因俗而治理念,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邊疆管理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8.A【詳解】根據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貴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內除宮城外還有官署、孔廟和佛寺;漢城為漢人、商人、使節(jié)等居住之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采取漢人和契丹人分開治理的措施,體現(xiàn)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點,A項正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儒家文化的全面影響,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稱霸中原的強盛國力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9.B【詳解】根據材料中行省“無不領之”“接受朝廷的任用、遷調、考課等管理”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元朝行省掌管地方大權,但行省官員由中央管理,受中央節(jié)制,這樣的設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行省制加強了地方管理,強化了中央集權,沒有體現(xiàn)行省制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制下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未涉及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排除C項;行省制是元朝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對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沒有完善作用,排除D項。故選B項。10.D【詳解】根據材料中的“元宣政院‘秩從一品,掌釋教僧徒及吐藩之境而隸治之’”信息可知,宣政院具有薦舉官員,增減改易在藏族地區(qū)的行政機構,管理驛站,審理藏族地區(qū)的重大案件,負責該地區(qū)的軍事行動,負責佛教事務等職能,實現(xiàn)了對邊疆有效的行政管理,D項正確;僅從宣政院的秩階及其對吐蕃的治理職能,無法得出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再度統(tǒng)一”,排除A項;材料僅提到了對“藏族”治理,并未體現(xiàn)對“不同民族”實行差別對待,排除B項;題干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政教分離”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11.B【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先比宋瓷,元青花瓷器中含有豐富多樣的植物體裁,使繪畫成為瓷器裝飾的主要手法之一,B項正確;元朝實行民族歧視的“四等人制”,不是民族平等共存,排除A項;元青花帶有外域伊斯蘭風格的裝飾,但不能得出元青花深受外國文化的影響,排除C項;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影響演變而來的,與元青花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2.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北方在金、鐵生產中占優(yōu)勢,而南方在銀、銅、鉛生產中超過北方,這體現(xiàn)出南北采掘冶煉手工業(yè)布局與發(fā)展的不平衡,C項正確;材料沒有關于采掘冶煉技術方面的信息,且沒有以往發(fā)展狀況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采冶手工業(yè)稅收在財政總收入中的比重,排除B項;材料能夠說明政府對采冶手工業(yè)收稅,但是體現(xiàn)不出其他的政策,排除D項。故選C項。13.D【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對比后唐時期,北宋政府對京城夜市時間限制松弛了,有利于商業(yè)發(fā)展,D項正確;唐朝后期城市就出現(xiàn)夜市,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城市治安、開始法制進程,排除BC項。故選D項。14.A【詳解】根據材料,題中主要涉及兩宋的海外貿易發(fā)展迅速、地理分布格局和貿易范圍,再結合所學知識,這些都與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即將完畢相適應,A項正確;材料沒有描述政府對海外貿易的態(tài)度,排除B項;海外貿易在國家經濟中占主導不符合史實,兩宋時期國家經濟中占主導的還是小農經濟,排除C項;材料中不涉及貿易稅的相關情況,更看不出在政府財稅中的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15.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宋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迅猛,市民階層價值觀發(fā)生變化,整個社會逐利風氣盛行,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導致價值觀念發(fā)生變化,D項正確;中國整個封建社會,儒家綱常倫理一直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對價值觀念的沖擊,非平民文化和市井文化的發(fā)展和興盛,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財富力量崛起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16.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材料所述的國字應是元代政權推行的八思巴文,元代統(tǒng)治者是蒙古族,而儒生積極學習國字有利于漢族與蒙古族文化的交融,C項正確;元朝此時已經完成統(tǒng)一,并非國字推動,排除A項;國字為八思巴文,并非漢語,排除B項;國字的學習與逐利沒有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17.C【詳解】根據“北宋時期的周敦頤專門寫有《太極圖說》主題,程頤和朱熹都專門為《周易》作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宋代儒學家吸收道教思想,為理學的建立開辟了道路,促進了儒學的哲學思辨化,C項正確;儒學成為官方思想是在西漢,排除A項;材料中的《易經》《周易》和《太極圖說》并不是佛教經典,排除B項;材料中的現(xiàn)象有利于儒學的復興和發(fā)展,并不會導致宋代儒學地位受到沖擊,排除D項。故選C項。18.A【詳解】根據“于是化身千萬,廣泛傳播,擴大了作家在文壇的影響力”,根據所學可知,唐代時出現(xiàn)雕版印刷術,宋代雕版印刷很普及,材料反映印刷技術進步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A項正確;B項“滿足了”表述太絕對,錯誤,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豪放詞成為文學的主流”,排除C項;宋代,雕版印刷很普及,排除D項。故選A項。19.A【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程強調圣人對于利,不能全不計較,但不至妨害義。人若無利,連生活都不能維持,怎么能沒有利呢,因此二程所反對的是嗜欲,是非分的欲望,這一思想適應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A項正確;否定了傳統(tǒng)儒家思想說法錯誤,排除B項;批評了人的自然欲望與材料信息不符,二程認為普通人可以追求正當?shù)睦?,排除C項;二程代表的是地主階層的利益,排除D項。故選A項。20.D【詳解】根據“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似這等盡忠的和那報國的是從天命”可知,作者強調忠君報國思想,彰顯了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規(guī)范,D項正確;楊家將在北宋時期抗遼,排除A項;忠君報國思想不屬于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士人群體的憂患意識,排除C項。故選D項。21.(1)變化:從晝夜分明到夜生活豐富,晝夜秩序逐漸瓦解。原因:政府放松夜間管理;商品經濟發(fā)展;城市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壯大;思想觀念的變化。(2)特點:范圍廣,從英國發(fā)展到歐洲;涉及階層多,從貴族到民間;形式豐富多樣;政府管理逐漸放松。影響:推動城市管理制度的變革;活躍城市經濟,加快城市化進程;適應了工業(yè)化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展了人文精神;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驹斀狻浚?)變化:根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明而動,晦而休”“南宋杭州的夜市三四更閉,五更又起,元代的大都熱鬧非凡。明清之際,江南不夜城越來越多,夜間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得出從晝夜分明到夜生活豐富,晝夜秩序逐漸瓦解。原因:根據“宋代以后,人們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